CN110944490A -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 Google Patents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4490A
CN110944490A CN201911165134.8A CN201911165134A CN110944490A CN 110944490 A CN110944490 A CN 110944490A CN 201911165134 A CN201911165134 A CN 201911165134A CN 110944490 A CN110944490 A CN 110944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binet
air inlet
window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5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4490B (zh
Inventor
郑波
黄梦彬
曹佛清
张松
杨群
张竞涛
涂娟
刘道钱
张任
周益明
王军
聂补
余琳
段先科
管思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Ship Communication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No 722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11651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4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4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4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72Fan mounting or fan spec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属于机柜技术领域。机柜:柜体、气液交换器和控制模块,柜体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柜体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气液交换器包括密封罩、以及位于密封罩内的第一轴流风机和冷却水管,密封罩与柜体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进风窗和出风窗均位于冷却腔内,密封罩上设有应急风门,柜体的背板与应急风门相对,第一轴流风机安装在进风窗和出风窗之间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口朝向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设有压差开关,控制模块用于,当压差开关检测到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且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时,将应急风门打开。

Description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背景技术
在构建通信系统时,常采用机柜来安装配置各种通信设备,以便于通信设备的整体防护和操作使用及维修。
在散热方面,机柜大多采用自然散热,即机柜内各通信设备释放出的热量,通过传感、对流、辐射直接传递到机柜外面,再散发到大气中去。对于安装有发热量大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自然散热的效率较低,可采用强迫风冷散热,即抽风散热,直接用风机向外排热风。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强迫风冷散热时,风机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同时也会将一些电子灰尘散发到空气中污染房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能够减少风机对机柜外环境的噪音影响,并且避免电子灰尘散发到机柜外环境中污染环境。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包括柜体、气液交换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柜体内设用于容纳大功率设备的安装腔,所述柜体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所述柜体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所述气液交换器包括密封罩、以及位于所述密封罩内的第一轴流风机和冷却水管,所述密封罩固定于所述柜体的背板,所述密封罩与所述柜体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均位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密封罩上设有应急风门,所述柜体的背板与所述应急风门相对,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安装在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至少分布于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设有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进水压力,以判断所述冷却水管内是否有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和所述压差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压差开关检测到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保持所述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当所述压差开关检测到的压力低于所述预设压力且所述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打开。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背板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罩内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空气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打开。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轴流风机的转速为第二转速,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可选地,所述柜体的背板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罩内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湿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且所述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打开。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且所述应急风门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打开,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可选地,所述冷却水管上安装有散热片。
可选地,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轴流风机,所述第二轴流风机安装在所述进风窗和所述出风窗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二轴流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二轴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比所述第二轴流风机更加靠近所述进风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应急风门包括出风门和进风门,所述出风门和所述进风门均位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之间,所述出风门位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与所述进风门之间,所述进风门位于所述出风门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之间。
可选地,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安装于所述柜体的底板。
可选地,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安装于所述柜体的背板且位于所述气液交换器的上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柜体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柜体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密封罩与柜体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进风窗和出风窗均位于冷却腔内,这样,通过进风窗和出风窗将连通柜体内设的安装腔与冷却腔;第一轴流风机安装在进风窗和出风窗之间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口朝向进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那么,在第一轴流风机运转后,安装腔内的热空气将被第一轴流风机的进风口从出风窗抽出至冷却腔内,由于冷却腔内布置有冷却水管、且进水口位于出风窗相对的冷却腔区域,进水口所在的冷却腔区域的温度最低,抽出的热空气沿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先经过温度最低的冷却腔区域再逐渐经过冷却水管填充的冷却腔,并与冷却水管不断进行冷热交换,温度降低成为冷空气,冷空气将沿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从进风窗吹入安装腔内,从而完成安装腔内热空气至冷空气的转换,散去安装腔内大功率设备散发的热量;同时,第一轴流风机密封在冷却腔内,其发出的噪音限于冷却腔内,减少对机柜外环境的噪音影响,并且安装腔内的电子灰尘散发至密封罩内,避免散发到机柜外环境中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风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柜体、11进风窗、12出风窗、13电缆连接器、2气液交换器、21密封罩、21a应急风门、21a-1出风门、21a-2进风门、22第一轴流风机、23冷却水管、23a压差开关、23b散热片、24第二轴流风机、25第一温度传感器、26湿度传感器、27第二温度传感器、28a第一减震器、28b第二减震器、29控制盒、29a LCD、29b第一开关、29c第二开关、29d第一指示灯、29e第二指示灯、29f第三指示灯、30第三温度传感器、31转轴、32风门板、33执行器、34轴承座、35托架、36风门开口、41第一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2上安装板、43下安装板、43a第一凹口、44第二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5内安装板、46外安装板、46a第二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4,该功率设备的机柜包括:柜体1、气液交换器2和控制模块。柜体1内设用于容纳大功率设备的安装腔,柜体1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11,柜体1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12。气液交换器2包括密封罩21、以及位于密封罩21内的第一轴流风机22和冷却水管23。密封罩21固定于柜体1的背板,密封罩21与柜体1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均位于冷却腔内。密封罩21上设有应急风门21a,柜体1的背板与应急风门21a相对。第一轴流风机22安装在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口朝向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22的进风口朝向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冷却水管23至少分布于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位于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设有压差开关23a。压差开关23a用于检测进水压力,以判断冷却水管23内是否有水。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轴流风机22和压差开关23a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保持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当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且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应急风门21a打开。
冷却腔中风的流向为,从进风窗11流向出风窗12,具体地,安装腔内热风通过进风窗11进入冷却腔,冷却后形成冷风,冷风通过出风窗12从冷却腔出再进入安装腔,以此不断循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柜体1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11,柜体1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12,密封罩21与柜体1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均位于冷却腔内,这样,通过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将连通柜体1内设的安装腔与冷却腔;第一轴流风机22安装在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口朝向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22的进风口朝向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那么,在第一轴流风机22运转后,安装腔内的热空气将被第一轴流风机22的进风口从进风窗11抽出至冷却腔内,由于冷却腔内布置有冷却水管23、且进水口位于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进水口所在的冷却腔区域的温度最低,抽出的热空气沿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方向先经过温度最低的冷却腔区域再逐渐经过冷却水管23填充的冷却腔,并与冷却水管23不断进行冷热交换,温度降低成为冷空气,冷空气将沿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方向从出风窗12吹入安装腔内,从而完成安装腔内热空气至冷空气的转换,散去安装腔内大功率设备散发的热量;同时,第一轴流风机22密封在冷却腔内,其发出的噪音限于冷却腔内,减少对机柜外环境的噪音影响,并且安装腔内的电子灰尘散发至密封罩21内,避免散发到机柜外环境中污染环境。
此外,当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确定冷却水管23中水流流量达到降温要求,这时依靠冷却水管23能够对安装腔进行降温,保持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当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且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确定冷却水管23中水流流量未达到降温要求或者断水,这时依靠冷却水管23不能够对安装腔进行降温,将应急风门21a打开,确保对安装腔进行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大功率设备可以是,安装有大功率器件的电子设备。大功率器件在工作时,发热量较大。
对于柜体1,柜体1可以由底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围成。底板用于支撑整个柜体,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顶板与底板相对。可选地,底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顶板可以相互固定形成敞口的柜体1,通过敞口向柜体1内的安装腔安装大功率设备,然后将电气设备安装在敞口处形成密闭柜体1。电气设备可以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可拆卸连接,其相当于柜体1的“前面板”。这样,用户可方便对安装腔内的大功率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
机柜装入电气设备后,大功率设备的外壳与电气设备的外壳之间可以有0.8mm的缝隙,机柜可近似为一封闭箱体,轴流风机(包括第一轴流风机22)的空气噪声封在机柜中,没有散发到周围环境中去,降低环境噪声。
示例性地,柜体1可以为铝合金铸造柜体。具体地,上述柜体1的组成部件可以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具有整体刚性好,可最大限度避免机柜在使用中产生共振和噪音。
对于密封罩21,可以采用铝合金铸造而成。通过密封罩21固定于柜体1的背板,即气液交换器2位于柜体1的背板处,一方面不对电气设备遮挡,方便用户拆卸电气设备后对安装腔内的大功率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另一方面,背板往往面对墙面,气液交换器2位于背板和墙面之间,对气液交换器2起防护作用。
对于第一轴流风机22,第一轴流风机22可以固定于柜体1的背板。由于进风窗11在柜体1的背板上方,出风窗12在柜体1的背板下方,第一轴流风机22的进风口朝背板上方,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口朝背板下方,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方向从背板上方向背板下方延伸。
示例性地,为了加快冷却腔内气液交换速度,可以布置更多的轴流风机。基于此,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可以包括:第二轴流风机24。第二轴流风机24安装在进风窗11和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第二轴流风机24的出风口朝向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二轴流风机24的进风口朝向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第一轴流风机22比第二轴流风机24更加靠近进风窗11,控制模块与第二轴流风机24电连接。
对于应急风门21a,示例性地,图5和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应急风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和图6,应急风门21a包括转轴31、风门板32、执行器33、轴承座34和托架35。风门板32焊接在转轴31上,转轴31的两端分别安装执行器33和轴承座34,执行器33控制转轴31正、反向转动,以带动风门板32正、反向转动;轴承座34固定在密封罩21上,转轴31与轴承座34可转动连接。托架35的一端固定在密封罩21上,用于对风门板32进行限位和支撑。托架35的另一端伸出悬空。当转轴31转动时,风门板32在密封罩21和托架35的另一端之间转动,风门板32转到密封罩21上并与密封罩21贴合时,应急风门21a关闭;风门板32转到托架35的另一端并与托架35贴合时,应急风门21a打开。控制模块与执行器33电连接。执行器33可以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31连接。
示例性地,参见图4,密封罩21上对应风门板32的贴合位置处可以开设若干风门开口36。
示例性地,参见图4,应急风门21a包括出风门21a-1和进风门21a-2,出风门21a-1和进风门21a-2均位于第一轴流风机22与第二轴流风机24之间,出风门21a-1位于第一轴流风机22与进风门21a-2之间,进风门21a-2位于出风门21a-1与第二轴流风机24之间。
出风门21a-1的结构和进风门21a-2的结构可以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出风门21a-1中风门板32打开后,出风门21a-1的开口朝柜体1上方(如图5所示),进风门21a-2中风门板32打开后,进风门21a-2的开口朝柜体1下方。这样,当无供水或设定的温度超标或设定的湿度超标,出风门21a-1和进风门21a-2均打开,出风门21a-1排热风,进风门21a-2进舱室空气;工作常态时出风门21a-1和进风门21a-2闭合。
对于冷却水管23,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布置在背板下方,冷却水管23的出水口也可以布置在背板下方。冷却水管23可以填充整个冷却腔,从进水口所在的背板下方开始,冷却水管23可以来回地呈U型爬伸至背板上方,再沿密封罩21的边缘位置回到背板下方,这样,冷却水管23的出水口也位于背板下方。
示例性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可以通过软管和快速接头分别与机柜外部水源进、出水接口联接。
示例性地,冷却水管23可以通过支架安装在冷却腔内。
示例性地,冷却水管23上安装有散热片23b。
示例性地,柜体1的背板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5,第一温度传感器25位于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控制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5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密封罩21内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空气温度。
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应急风门21a打开。
第一预设温度可以是55℃。
示例性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第一轴流风机22的转速为第一转速,第一预设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第一轴流风机22的转速为第二转速,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35℃。
第一转速可以是满速,第二转速可以是满速的1/3。例如,轴流风机选用可调速的风机,依据进风窗11的温度进行调速,当温度>35℃,轴流风机满转运行;当温度≤35℃,风机以1/3转速运行,低速工作状态下可进一步降低噪声。
示例性地,柜体1的背板上设有湿度传感器26,湿度传感器26位于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控制模块与湿度传感器26电连接,湿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密封罩21内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湿度。
控制模块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湿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且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应急风门21a打开。
预设湿度可以是90%。
示例性地,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7。
控制模块与第二温度传感器27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27用于检测进水水温。
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且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应急风门21a打开,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
第三预设温度可以是25℃。
经过验证,当安装腔内的换热量为1500W时,气液交换器2在进水水温≤25℃、进水流量≥5L/min条件下,能够保证机柜进风窗11温度≤55℃。
示例性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一减震器28a,第一减震器28a安装于柜体1的底板。
图7和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和图8,第一减震器28a安装于柜体1的底板下部,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1、上安装板42和下安装板43。各个第一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1均安装在上安装板42和下安装板43之间,上安装板42与柜体1的底板连接,下安装板43用于与地面马脚连接。示例性地,上安装板42和下安装板43均为方形框,下安装板43的尺寸大于上安装板42的尺寸。参见图7,下安装板43的四边设有与地面马脚相配合的第一凹口43a。第一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1的型号可以是GH700,数量可以是5个,具体可以是上安装板42和下安装板43的两侧各安装2个,上安装板42和下安装板43的两侧之间安装1个。
示例性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减震器28b,第二减震器28b安装于柜体1的背板、且悬于气液交换器2的上方。
图9和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和图10,第二减震器28b安装于柜体1的背板,且位于气液交换器2的上方,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4、内安装板45和外安装板46。第二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4在内安装板45和外安装板46之间,内安装板45与柜体1的背板连接,外安装板46与墙面马脚连接。示例性地,内安装板45和外安装板46均为矩形板,内安装板45的尺寸小于外安装板46的尺寸。参见图9,外安装板46的两端设有与墙面马脚相配合的第二凹口46a。第二金属钢丝绳隔振器44的型号可以是GH300,数量可以是2个。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具有温、湿度超标警示的功能。基于此,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LCD 29a(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在LCD29a上进行机柜高温的报警;当湿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时,在LCD 29a上进行机柜高湿度的报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在LCD 29a上进行水温高温的报警。
报警方式可以是直接显示警示信息。
例如,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温度≥55℃或湿度传感器26检测的湿度≥90°,LCD 29a显示并警示,并自动启动应急风门21a;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的水温≥25℃,LCD 29a显示并警示。具体地,当压差开关23a检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且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的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如25°C),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如55℃),和湿度传感器26检测的湿度≤预设湿度(如90°)时,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当压差开关23a检测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且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的温度>25°C;或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的温度>55℃;或湿度传感器26检测的湿度>90°时,应急风门21a为打开状态。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30,第三温度传感器30设置在出风窗12上,用于检测出风窗12区域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30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将控制LCD 29a显示第三温度传感器30检测到的温度,以使机柜使用人员了解机柜的内部的冷却温度。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ACDC电源和滤波器。供电可以是220V AC电源,滤波器用来净化220V AC电源。ACDC电源给第一轴流风机22、第二轴流风机24、执行器33、前述各传感器、LED 29a等提供电源支撑。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一开关29b。第一开关29b用于启动或关闭电源。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开关29c。第二开关29c用于打开或关闭应急风门21a。
示例性地,该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指示灯29d、29e、29f。
控制模块还用于,当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点亮第一指示灯29d;当应急风门21a为打开状态时,点亮第二指示灯29e;当第一轴流风机22或第二轴流风机24故障时,点亮第三指示灯29f。
轴流风机故障,可以是轴流风机断电。这时,通过检测轴流风机的工作电流可以确定轴流风机是否断电。
对于控制模块、各个指示灯、各开关和LCD 29a,可以采用控制盒29统一安装,控制盒29可以安装在柜体1“前面板”的上方。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参见图1,柜体1顶部设有多个电缆连接器13,电缆连接器13用于连接柜体1内的各设备的电缆。
冷却腔内置第一和第二轴流风机,将机柜内的热风抽入气液交换器,与循环冷却水管及散热片进行热风冷水的热量交换,将冷却后空气吹入机柜,实现机柜内空气冷却自循环,避免废气直接排入舱室,有利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包括柜体(1)、气液交换器(2)和控制模块,所述柜体(1)内设用于容纳大功率设备的安装腔,所述柜体(1)的背板上方设有进风窗(11),所述柜体(1)的背板下方设有出风窗(12),所述气液交换器(2)包括密封罩(21)、以及位于所述密封罩(21)内的第一轴流风机(22)和冷却水管(23),所述密封罩(21)固定于所述柜体(1)的背板,所述密封罩(21)与所述柜体(1)的背板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进风窗(11)和所述出风窗(12)均位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密封罩(21)上设有应急风门(21a),所述柜体(1)的背板与所述应急风门(21a)相对,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安装在所述进风窗(11)和所述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23)至少分布于所述进风窗(11)和所述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设有压差开关(23a),所述压差开关(23a)用于检测进水压力,以判断所述冷却水管(23)内是否有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和所述压差开关(23a)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高于预设压力时,保持所述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当所述压差开关(23a)检测到的压力低于所述预设压力且所述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21a)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背板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位于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罩(21)内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空气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且所述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21a)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的转速为第一转速,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保持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的转速为第二转速,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背板上设有湿度传感器(26),所述湿度传感器(26)位于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湿度传感器(26)电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26)用于检测所述密封罩(21)内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的湿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湿度传感器(26)检测到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且所述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21a)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23)的进水口还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7),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7)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7)用于检测进水水温,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7)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且所述应急风门(21a)为关闭状态时,将所述应急风门(21a)打开,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23)上安装有散热片(23b)。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轴流风机(24),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安装在所述进风窗(11)和所述出风窗(12)之间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窗(12)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进风窗(11)相对的冷却腔区域,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比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更加靠近所述进风窗(11),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风门(21a)包括出风门(21a-1)和进风门(21a-2),所述出风门(21a-1)和所述进风门(21a-2)均位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之间,所述出风门(21a-1)位于所述第一轴流风机(22)与所述进风门(21a-2)之间,所述进风门(21a-2)位于所述出风门(21a-1)与所述第二轴流风机(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一减震器(28a),所述第一减震器(28a)安装于所述柜体(1)的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功率设备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设备的机柜还包括:第二减震器(28b),所述第二减震器(28b)安装于所述柜体(1)的背板且位于所述气液交换器(2)的上方。
CN201911165134.8A 2019-11-25 2019-11-25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Active CN110944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5134.8A CN11094449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5134.8A CN11094449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490A true CN110944490A (zh) 2020-03-31
CN110944490B CN110944490B (zh) 2021-07-27

Family

ID=6990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5134.8A Active CN110944490B (zh) 2019-11-25 2019-11-25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44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1905A (zh) * 2022-06-29 2022-09-23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通道低损耗的滤波器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544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机柜专用空调器
CN203912435U (zh) * 2014-06-04 2014-10-29 杭州精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强力换热通风机构的服务器机柜
CN205566966U (zh) * 2016-04-27 2016-09-07 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热管一体化机柜
CN208338174U (zh) * 2018-06-26 2019-01-04 深圳云海技术有限公司 机柜级数据中心的应急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544A (zh) * 2010-08-09 2012-03-14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机柜专用空调器
CN203912435U (zh) * 2014-06-04 2014-10-29 杭州精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强力换热通风机构的服务器机柜
CN205566966U (zh) * 2016-04-27 2016-09-07 长沙麦融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板热管一体化机柜
CN208338174U (zh) * 2018-06-26 2019-01-04 深圳云海技术有限公司 机柜级数据中心的应急散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1905A (zh) * 2022-06-29 2022-09-23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通道低损耗的滤波器组件
CN115101905B (zh) * 2022-06-29 2023-07-14 北京中科飞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通道低损耗的滤波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490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4490B (zh) 大功率设备的机柜
CN112788925B (zh) 一种智能控制散热器
CN110505796A (zh) 一种用于提高交换机散热效率的交换机柜
CN211406684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114725871B (zh) 用于母线槽的内部温湿度调节装置及其系统
CN113556907B (zh) 一种带有冷却通道箱的机柜
CN208955516U (zh) 一种防护功能好的配电柜
CN214155210U (zh) 一种疏散内部热量的电气控制箱
CN210374237U (zh) 一种模块化制冷机组系统
CN210179812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降温装置
CN114063736A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计算机柜
CN213462819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管廊区域智能控制器
CN219904176U (zh) 一种电源车
CN220274142U (zh) 控制柜散热装置
CN111683496A (zh) 一种贯流式单机柜数据中心应急通风系统
CN219225464U (zh) 一种服务器防尘散热机构
CN21581713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用于数控机床的供电箱
CN211606104U (zh) 一种低压智能谐波抑制电容器
CN210345194U (zh) 一种带有通风换气装置的格栅灯盘
CN216311234U (zh) 一种led显示屏防爆装置
CN219717949U (zh) 储能户外柜
CN217154393U (zh) 一种水冷风机
CN217405927U (zh) 电力设备散热防尘安装柜
CN219693192U (zh) 荧光舱顶灯
CN215733029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