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4029B -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4029B
CN110944029B CN201811119939.4A CN201811119939A CN110944029B CN 110944029 B CN110944029 B CN 110944029B CN 201811119939 A CN201811119939 A CN 201811119939A CN 110944029 B CN110944029 B CN 110944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network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standby cor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99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4029A (zh
Inventor
曹明荣
任嵘
陆晓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99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402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3480 priority patent/WO20200632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4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4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4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为每个基站部署对应的备核心网,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后,协调节点根据基站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步至基站对应的备核心网中。由于终端附着后,备核心网网元才需要存储终端的数据,而无需和主核心网网元实时同步,从而降低了备核心网的运行成本。并且,每个备核心网网元只需存储从对应基站接入的终端数据,而无需存储所有终端的数据,降低了对备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的要求。

Description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核心网是通信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为终端提供移动性管理、签约信息存储、鉴权、计费等各种功能,将移动终端以分组的方式连接到外部数据网络。核心网中的各种核心网网元会存储终端的数据。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项目中的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EPC)中,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以下简称:MME)网元会存储终端的上下文数据,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以下简称:HSS)网元会存储终端的签约信息,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服务器(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简称:PCRF)网元会存储终端策略配置数据。为了提高核心网的可靠性,需要对核心网网元中存储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避免终端的数据丢失。
目前可以采用主备1:1的热备份机制,通过对每个核心网网元进行对称式冗余部署,来备份终端的数据。具体来说,会部署N个主核心网网元和N个备核心网网元,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均具有一个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每个备核心网网元和对应的主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相同。当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正常状态时,主核心网网元会处理终端的业务,并将存储的所有数据实时同步给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备核心网网元需要和对应的主核心网网元保持实时同步,接收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有数据,并存储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有数据的备份。
上述方案中,每个备核心网网元需要和对应的主核心网网元保持实时同步,并且每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需要和对应的主核心网网元相同,导致备核心网网元的运行开销和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备核心网网元的运行开销和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
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
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为若干个基站部署对应的备核心网,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协调节点根据基站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步至基站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中。由于终端附着后,备核心网网元才需要存储终端的数据,而无需和主核心网网元实时同步,从而降低了备核心网网元的运行成本。并且,每个备核心网网元只需存储接入了对应的基站的终端数据,而无需存储所有终端的数据,降低了对备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应用于容灾备份场景中,通过各个备核心网存储终端的数据的备份,能够实现数据容灾。同时,在主核心网接入故障时,备核心网可以接管主核心网的业务,可以提高核心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在主核心网接入正常时,备核心网的运行开销较低,系统性能较好。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查询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基站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备核心网。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步骤: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用于供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数据请求,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其中,所述终端数据请求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附着通知,所述附着通知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或者,
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一云平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二云平台,所述第二云平台与所述第一云平台不同。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的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所述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所述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步骤:
根据目标移动管理实体MME网元的地址,将主MME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上下文数据,同步至所述目标MME网元;
根据目标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元的地址,将主HSS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签约数据,同步至所述目标HSS网元。
根据目标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网元的地址,将主PCRF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策略配置数据,同步至所述目标PCRF网元。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数据备份方法。具体地,该数据备份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的功能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核心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以及协调节点;
所述主核心网,用于存储终端的数据;
所述协调节点,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核心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以及协调节点。该主核心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以及该协调节点可以通过网络互连。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站以及至少一个终端。
一、核心网
核心网可以是任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网。举例来说,核心网可以是4G网络中的EPC网络,包括以下关键网元:MME网元、HSS网元、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简称:SGW)网元、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GW)网元,PCRF网元等。可选地,核心网也可以是5G网络中的核心网、核心网也可以3G网络中的核心网。本实施例对核心网的类型不做限定。
二、主核心网网元
主核心网网元用于提供核心网相关的业务,主核心网网元可以配置为核心网的主用服务网元。主核心网网元可以存储全网中任意终端的数据。
关于主核心网网元的部署方式,可选地,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以云服务的形式,运行在云平台上,包括而不限于公有云以及私有云。可选地,也可以将主核心网网元部署在线下服务器上。
三、备核心网网元
备核心网网元用于对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可以配置为核心网的备用服务网元。备核心网网元可以用于当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故障状态时,提供核心网的业务。
备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的数据量可以小于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的数据量。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的规格可以小于主核心网网元的规格。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可以小于主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的处理能力可以小于主核心网网元的处理能力。
关于备核心网网元的部署方式,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以云服务的形式,运行在云平台上,包括而不限于公有云以及私有云。可选地,也可以将备核心网网元部署在线下服务器上。
四、协调节点
协调节点用于控制主核心网网元与备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数据同步。可选地,协调节点可以和主核心网网元协同运行,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协调节点可以和主基站进行信息交互,将终端的数据从主核心网网元同步至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可选地,协调节点还可以用于对主核心网进行故障检测,根据故障检测结果,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路由转发。当主核心网处于接入正常状态时,若协调节点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协调节点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路由至主核心网网元。当主核心网处于接入故障状态时,若协调节点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协调节点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路由至备核心网网元。
可选地,协调节点可以包括第一协调节点和第二协调节点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协调节点用于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路由转发,第二协调节点用于控制主核心网网元和备核心网网元之间的数据同步。
可选地,第一协调节点可以部署在传输网中的任意路由或交换设备上。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是该路由或交换设备中新增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从而通过对原有的路由或交换设备的功能进行增强,使得原有的路由或交换设备在运行时可以实现第一协调节点的功能。可选地,第一协调节点可以部署在承载传输网的接入层或汇聚层中。相应地,第一协调节点所处的设备是具有数据交换和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示例性地,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所处的设备可以部署在eNodeB接入广域网的出口处,例如接入层的PTN(packet transportnetwork,简称:PTN)、ATN(agile transport network,简称:ATN)等设备上。可选地,第一协调节点也可以部署在虚拟化的白盒路由器上。
可选地,参见图2,第一协调节点可以与路由或交换设备分离部署,路由或交换设备用于转发终端的请求报文,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控制一个或者多个路由或交换设备。路由或交换设备可以和基站、主核心网网元以及备核心网网元连接。第一协调节点用于对路由或交换设备转发请求报文的方式以及路由或交换设备转发请求报文的对象进行控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协调节点可以维护路由或交换设备中存储的路由表,当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向路由表中的目的地址写入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便路由或交换设备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转发给主核心网网元。当主核心网网元故障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控制路由或交换设备开启引流功能,以便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转发给备核心网网元。
可选地,参见图3,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路由节点,该路由节点可以和第一协调节点以及备核心网网元连接。在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故障状态下,该路由节点用于根据路由优先级,在多个备核心网网元中选择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所选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以接替主核心网网元的业务。
可选地,第二协调节点可以和主核心网网元统一部署。具体来说,第二协调节点可以与主核心网网元位于同一无线网络。可选地,第二协调节点可以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均部署,例如在同一公有云或同一私有云上。可选地,第二协调节点和主核心网网元也可以均部署在线下的服务器上。
可选地,如果核心网采用微服务架构,第二协调节点可以是主核心网网元中新增的一个或多个微服务。例如,可以在主核心网中部署独立的协调微服务,将该协调微服务作为第二协调节点。可选地,第二协调节点也可以部署在已有的微服务中,例如部署在接入和移动性管理(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简称:AMF)网元,可选地,如果核心网以虚拟化网元的形态构建,第二协调节点也可以是主核心网中原有功能网元中的新增程序模块,例如,可以是主核心网原有的MME网元中的新增程序模块。
关于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的部署方式,可选地,可以将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部署在不同的云平台上,以实现核心网服务的多云部署。具体来说,主核心网可以位于第一云平台,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位于可以第二云平台,第二云平台与第一云平台不同。通过将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部署在不同的云平台上,可以提升云服务的可靠性,保证主核心网接入故障时,仍可通过备核心网提供核心网服务。可选地,也可以将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部署在线下网络中,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所处的网络具有隔离性。
可选地,从主核心网和备核心网所处的云平台的角度来说,主核心网网元和备核心网网元的部署方式可以包括以下(1)至(4)。
(1)主核心网位于公有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位于私有云。
通过将主核心网部署在公有云上,将备核心网部署在私有云上,即使公有云出现接入故障,仍可通过位于私有云的备核心网提供核心网服务,降低接入故障的影响。可选地,该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私有云上。例如,请参见图4,备核心网1中的所有备核心网网元可以均位于私有云xx上,备核心网2的备核心网网元1可以位于私有云yy上,该备核心网2的备核心网网元2可以位于私有云zz上。通过将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部署在不同的私有云上,可以利用灵活的云服务组合方式,提升核心网服务的可靠性。
可选的,主核心网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公有云上。具体来说,主核心网中不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公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主核心网节点可以位于不同的公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主核心网节点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公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主核心网节点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公有云上。
可选的,需要协调节点保证监控到各主核心网网元的健康状态,并针对故障的主核心网网元,在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上进行终端数据的备份。
(2)主核心网位于私有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位于公有云。
通过将主核心网部署在私有云上,将备核心网部署在公有云上,即使私有云出现接入故障,仍可通过位于公有云的备核心网网元提供核心网服务,降低接入故障的影响,同时主核心网位于私有云,可以降低正常状态下,业务的接入时延。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公有云上。例如,请参见图5,备核心网1中的所有备核心网网元均位于公有云aa上,备核心网2中的备核心网网元1可以位于公有云bb上,备核心网2中的备核心网网元2可以位于公有云cc上。通过将同一备核心网中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部署在不同的公有云,可以利用灵活的云服务组合方式,提升核心网服务的可靠性。
可选的,该主核心网中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私有云上。具体来说,主核心网中不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私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私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私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私有云上。
可选的,需要协调节点保证监控到各主核心网网元的健康状态,并针对故障的主核心网网元,在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上进行终端数据的备份。
(3)主核心网位于第一公有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位于第二公有云,第二公有云与第一公有云不同。
也即是,主核心网和至少一个备核心网可以部署在不同的公有云上。
可选的,主核心网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第一公有云上。具体来说,主核心网中不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公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公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公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公有云上。
同理地,备核心网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第二公有云上。具体来说,备核心网中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公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备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公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公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公有云上。
(4)主核心网位于第一私有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位于第二私有云,第二私有云与第一私有云不同。
也即是,主核心网和至少一个备核心网可以部署在不同的私有云上。
可选的,主核心网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第一私有云上。具体来说,主核心网中不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私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私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私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一私有云上。
同理地,备核心网可以分散部署在多个第二私有云上。具体来说,备核心网中不同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私有云上。例如,控制面的备核心网网元和数据面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私有云上。进一步地,控制面的不同备核心网节点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私有云上。同理地,数据面的不同备核心网节点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私有云上。
通过上述(1)至(4),提供了核心网的网络能力分层模型,当核心网服务转换为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形态时,可以加强核心网服务的可靠性,实现核心网服务的提供形态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核心网服务的执行主体可以按需进行多种组合,而不局限于公有云提供的可靠性保证。通过灵活的云服务组合和公有云开放能力,可以保证云服务接入故障时的服务可靠性,降低网络故障造成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从主核心网网元和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的角度来说,主核心网网元和备核心网网元的部署方式可以包括以下(1)至(2):
(1)备核心网的功能与主核心网的功能相同。备核心网中包含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与主核心网中包含的主核心网网元可以在功能上对称部署。备核心网的功能可以与主核心网的功能一一对应。
示例性地,参见图6,主核心网可以包括MME网元、HSS网元、SGW网元、PGW网元以及PCRF网元。相应地,备核心网也可以包括MME网元、HSS网元、SGW网元、PGW网元以及PCRF网元。
(2)备核心网的功能不包括鉴权功能和计费功能中的至少一项。备核心网中包含的功能网元可以与主核心网的功能网元非对称部署,备核心网的功能可以按需部署,例如只为基本的通信功能部署备核心网网元,而无需部署鉴权功能和计费功能相关网元。
示例性地,参见图7,主核心网可以包括MME网元、HSS网元、SGW网元、PGW网元以及PCRF网元。相应地,备核心网可以不包括HSS网元以及PCRF网元,而包括MME网元、SGW网元以及PGW网元。
可选地,若备核心网不部署相应的HSS网元,备MME网元可以关闭Purge(清除)流程,避免超时后,MME网元发起UE分离流程,从而避免对携带有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附着的用户重新鉴权。可选地,备MME网元可以配置和主MME网元相同的MME标识,并隐藏MME发生更新的信息,从而避免终端重新鉴权接入网络。可选地,对于附着的新用户或者需要重新鉴权的用户,核心网服务可以对这些用户的终端不可用。可选地,若通信系统中未部署备PCRF网元,则备PGW网元可以配置为不使用PCRF功能的状态,备PGW网元可以采用本地配置策略建立承载,以进行计费。
五、终端
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其他具有3G或4G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可以提供为移动通信技术中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
六、接入网
接入网可以是任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网。示例性地,接入网可以是4G网络中的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E-UTRAN)网络,包括以下关键网元: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odeB)。可选地,接入网也可以是5G网络中的接入网或3G网络中的接入网,本实施例对接入网的类型不做限定。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提供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协调节点。该计算机设备8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8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802,其中,该存储器8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至少一条指令由该处理器8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下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方法。当然,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下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备份方法。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简称: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协调节点,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01、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协调节点接收基站的标识。
附着(attach)是指终端注册至核心网的流程。具体来说,当终端需要附着时,终端可以生成附着请求,向基站发送附着请求。基站可以接收终端的附着请求,向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附着请求,核心网网元可以接收基站发送的终端的附着请求,将终端注册至核心网。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在LTE项目中,终端可以通过eNodeB,附着至EPC网络中。
可选地,协调节点接收的基站的标识可以来自于主MME网元。具体来说,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主MME网元可以获取基站的标识,向协调节点发送基站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接收基站的标识。可选地,协调节点也可以接收主MME网元以外的其他网元设备发送的基站的标识。例如,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基站可以主动向协调节点发送基站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接收基站的标识。该功能网元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协调节点接收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的基站标识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一至方式二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方式一、协调节点接收主核心网网元的附着通知。
附着通知用于向协调节点通知终端已附着至网络。附着通知可以通过终端成功附着的事件触发。附着通知可以携带终端标识,和终端接入的基站标识。
其中,基站的标识用于唯一确定对应的基站。基站的标识可以是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简称:ID)、编号等。示例性地,若终端通过eNodeB附着至EPC网络,则附着通知可以携带eNodeB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主核心网网元可以获取基站的标识,根据基站的标识,生成附着通知,向协调节点发送附着通知。当协调节点接收到主核心网网元的附着通知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附着通知,得到基站的标识。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参见图10和图11,当终端通过eNodeB附着时,主MME网元可以生成附着通知,主MME网元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附着通知。当协调节点接收主MME的附着通知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附着通知,得到附着通知携带的eNodeB标识。
方式二、协调节点接收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请求。
地址请求用于请求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地址请求携带基站的标识。例如,地址请求可以携带eNodeB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主核心网网元可以获取基站的标识,可以根据该基站的标识,生成地址请求,向协调节点发送地址请求。当协调节点接收到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请求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地址请求,得到地址请求携带的基站的标识。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参见图12和图13,当终端通过eNodeB附着时,主MME网元可以生成地址请求,向协调节点发送地址请求。该地址请求可以用于请求备MME网元的地址。当协调节点接收到主MME的地址请求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地址请求,得到地址请求携带的eNodeB的标识和主网元类型。在另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当终端通过eNodeB附着时,主HSS网元可以生成地址请求,主HSS网元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地址请求。其中,该地址请求可以用于请求备HSS网元的地址。协调节点可以接收主HSS网元的地址请求。协调节点可以解析地址请求,得到地址请求携带的eNodeB的标识和主网元类型。
可选地,在主核心网网元向协调节点发送基站的标识的基础上,主核心网网元还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终端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接收终端的标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协调节点可以接收附着通知或地址请求,该附着通知或地址请求携带基站的标识以及终端的标识。
可选地,若主核心网网元向协调节点发送基站的标识以及终端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通过维护记录信息,记录终端接入的基站的标识。具体来说,协调节点可以存储记录信息,当协调节点接收到基站的标识以及终端的标识时,协调节点可以向记录信息写入终端的标识以及基站的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该记录信息用于记录每个终端接入的基站。该记录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基站的标识。
可选地,主核心网网元获取基站的标识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1)至(2)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1)主核心网网元可以解析终端数据,得到该终端数据携带的基站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终端可以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附着请求,当主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终端的附着请求时,解析附着请求,得到附着请求携带的基站的标识。示例性地,请参见图11以及图13,终端可以通过eNodeB向主MME网元发送附着请求。当主MME网元通过eNodeB接收到终端的附着请求时,主MME网元解析附着请求,得到附着请求携带的eNodeB的标识。
(2)主核心网网元可以接收其他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的基站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主MME网元可以向主HSS网元发送eNodeB的标识,主HSS网元可以接收主MME网元的eNodeB的标识。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参见图11以及图13,终端可以向主MME网元发送附着请求。主MME网元接收到终端的附着请求后,可以向主HSS网元发送鉴权请求。主HSS网元接收主MME网元的鉴权请求,可以生成鉴权响应,主HSS网元可以向主MME网元发送鉴权响应。主MME网元接收到主HSS网元的鉴权响应后,可以向主HSS网元发送登记信息,该登记信息包括eNodeB的标识和终端标识。主HSS网元可以接收登记信息,从而从登记信息中得到终端接入的eNodeB的标识。
902、协调节点根据基站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
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用于访问备核心网网元。可选地,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可以包括备核心网网元的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地址和端口号中的至少一项。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可以预先存储在协调节点中。
该至少一个备核心网可以对应于至少一个基站。每个备核心网中的网元可以用于对通过对应基站接入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备核心网和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在协调节点中。例如,备核心网和基站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1所示,则备核心网1可以用于对通过基站a接入的所有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当任意终端通过基站接入核心网并a附着后,主核心网中各网元会存储该终端的数据,备核心网1中的各网元会备份该终端的数据。同理地,备核心网2可以用于对通过基站b接入的所有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在此不做赘述。
表1
备核心网 基站
备核心网1 基站a
备核心网2 基站b
备核心网3 基站c
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是指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与终端接入的基站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用于对该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假设基站和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上表1所示,并假设某个终端通过基站a接入了核心网,则该终端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为备核心网1中包含的网元,会由各备核心网网元对该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
可选地,协调节点可以根据基站的标识,查询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基站的标识对应的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的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在协调节点中,以便协调节点可以读取预先存储的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地,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1810852850000101
Figure BDA0001810852850000111
可选地,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以及备核心网网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协调节点可以获取配置指令,根据配置指令,配置该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以及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该配置指令可以通过在协调节点上进行输入操作触发,也可以由同一运维管理平台下发。示例性地,参见图10、图11、图12以及图13,可以预先在协调节点上配置eNodeB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第一映射关系以及第二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为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个基站的标识以及对应的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该第二映射关系为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以及对应的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相应地,协调节点可以根据基站的标识,查询第一映射关系,得到第一映射关系中基站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可以根据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查询第二映射关系,得到第二映射关系中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可选地,每个备核心网可以对应一个地理区域。备核心网中的各备核心网网元可以用于对通过对应地理区域内的基站接入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可选地,不同备核心网对应的地理区域可以不同。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可以为某省会城市部署主核心网。为该省会城市中的县1部署备核心网1,为该省会城市中的县2部署备核心网2,为该省会城市中的县3部署备核心网3;备核心网1用于对通过县1范围内所有基站接入核心网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备核心网2用于对通过县2范围内所有基站的接入核心网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备核心网3用于对通过县3范围内所有基站的接入核心网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
当系统运行中,主核心网可以存储整个省会城市内的所有终端的数据。而对于位于县1的各个终端来说,这些终端会通过县1的基站附着,则这些终端的目标备核心网是县1的基站对应的备核心网1,则备核心网1会对这些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同理,位于县2和县3范围内的终端数据,会分别备份在对应的备核心网2和备核心网3中的网元中。通过根据地理区域的规划,由不同备核心网网元为从不同地理区域中接入核心网的终端提供数据备份服务,可以实现将终端的数据按照地理区域分流的功能,能够将不同地理区域的终端的数据分担至不同备核心网网元中。
可选地,若协调节点记录了每个终端接入的基站的标识,主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终端的标识,向协调节点请求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具体来说,主核心网网元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地址请求,该地址请求携带终端的标识和主核心网网元类型。当协调节点接收到地址请求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地址请求,得到地址请求携带的终端的标识和主核心网网元类型。协调节点可以根据终端的标识和网元类型,查询记录信息,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中,确定该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参见图12,当终端通过eNodeB附着时,主核心网网元可以生成携带终端的标识的地址请求,向协调节点发送地址请求。当协调节点接收到地址请求时,协调节点可以解析地址请求,得到地址请求携带的终端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根据终端的标识,查询记录信息,得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eNodeB网元的标识。协调节点可以根据eNodeB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中,确定该eNodeB网元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协调节点可以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其中,核心网网元可以是MME网元或HSS网元。
903、协调节点根据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可选地,对于目标备核心网中的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协调节点可以根据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该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该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具体来说,网元的功能类型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接入控制、合法性监听、分组包深度检查、计费、承载、IP地址分配、寻呼、切换、漫游中的至少一项。例如,在4G网络中,网元按照功能类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MME网元、HSS网元、PCRF网元中的至少一项。相应地,终端的数据可以包括上下文数据、签约数据以及策略配置数据中的至少一项,其中上下文数据与MME网元对应,签约数据与HSS网元对应,策略配置数据与PCRF网元对应。当然,在3G、5G或其他类型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网元可以具有其它名称,网元也可以具有其它功能类型,网元的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可以为其他数据,本实施例对网元的具体功能类型、网元的名称以及终端的数据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根据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该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该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1)至(3)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1)根据目标MME网元的地址,将主MME网元存储的终端的上下文数据,同步至目标MME网元。
(2)根据目标HSS网元的地址,将主HSS网元存储的终端的签约数据,同步至目标HSS网元。
(3)根据目标PCRF网元的地址,将主PCRF网元存储的终端的策略配置数据,同步至目标PCRF网元。
可选地,步骤903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一至方式二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方式一、协调节点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当主核心网网元接收到协调节点发送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时,主核心网网元可以根据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数据。其中,主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数据推送的方式,将终端的数据主动推送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
其中,主核心网网元可以和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建立网络连接,主核心网网元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数据。其中,主核心网网元和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网络连接的方式包括而不限于Internet协议安全性(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简称:ipsec)隧道、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请参见图12和图13,协调节点可以向主MME网元发送目标备MME网元的地址。当主MME网元接收到目标备MME网元的地址时,主MME网元可以向目标备MME网元发送终端的上下文数据。在另一个示例性场景中,请参见图12和图13,协调节点可以向主HSS网元发送目标备HSS网元的地址,当主HSS网元接收到目标备HSS网元的地址时,主HSS网元可以向目标备HSS网元发送UE的签约信息。
方式二、协调节点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数据请求。当主核心网网元接收协调节点的终端数据请求时,主核心网网元向协调节点发送终端的数据。协调节点接收主核心网网元的终端的数据,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数据。其中,协调节点可以通过数据推送的方式,将终端的数据主动推送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
终端数据请求可以携带终端的标识。终端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的数据。可选地,终端的数据可以包括终端的上下文数据、终端的签约信息等相关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相应地,终端数据请求可以包括上下文数据请求、签约信息请求等相关请求中的至少一种。该上下文数据请求用于请求终端的上下文数据。该签约信息请求用于请求终端的签约信息。
其中,协调节点可以和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建立网络连接,协调节点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数据。其中,协调节点和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网络连接的方式包括而不限于ipsec隧道、VPN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请参见图10和图11,协调节点可以向主MME网元发送上下文数据请求。当主MME网元接收到协调节点的上下文数据请求时,主MME网元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终端的上下文数据。当协调节点接收到主MME网元发送的终端的上下文数据时,协调节点可以向目标备MME网元发送终端的上下文数据。
在另一个示例性场景中,请参见图10和图11,协调节点可以向主HSS网元发送签约信息请求。当主HSS网元接收到协调节点的签约信息请求时,主HSS网元可以向协调节点发送终端的签约信息。当协调节点接收到主HSS网元发送的终端的签约信息时,协调节点可以向目标备HSS网元发送终端的签约信息。
可选地,协调节点可以提供鉴权功能,协调节点可以对备核心网网元进行鉴权,从而防止配置信息被篡改,保备核心网网元为可信网元。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协调节点可以预先对备HSS网元进行身份校验。当目标备HSS网元为合法HSS网元时,协调节点会将主HSS网元存储的终端的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备HSS网元。当目标备HSS网元为非法HSS网元时,则协调节点可以拒绝将主HSS网元存储的终端的签约信息发送给目标备HSS网元。
可选地,针对主核心网网元获取终端的数据的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主核心网网元可以预先存储终端的数据。例如,主HSS网元可以预先存储终端的签约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终端附着的过程中,主核心网网元可以生成终端的数据。例如,主MME网元可以通过为终端分配通信资源,从而生成终端的上下文数据。
可选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主MME网元可以配置多个目标备MME网元,主HSS网元可以配置多个目标备HSS网元。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数量为多个,主核心网网元可以从多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选择任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将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步至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以接收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的终端的数据,将终端的数据同步给其他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选地,也可以由主核心网网元,将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时同步至该多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为每个基站部署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每个备核心网网元对通过由对应基站接入的终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从而将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有终端的数据,分散地备份至不同基站对应的备核心网网元中,能够降低对单个备核心网网元的存储能力和规格的要求。并且,备核心网网元无需和主核心网网元保持实时同步,降低了备核心网网元的处理开销以及运行成本。尤其是,应用于容灾备份场景中,通过各个备核心网存储终端的数据的备份,能够实现数据容灾。同时,在主核心网接入故障时,备核心网可以接管主核心网的业务,可以提高核心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在主核心网接入正常时,备核心网的运行开销较低,系统性能较好。
可选地,协调节点可以包括第一协调节点、第二协调节点中的至少一项,第二协调节点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将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步至备核心网网元的流程,第一协调节点用于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路由选路。以下通过图14实施例,对第一协调节点进行路由选路的流程具体描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主服务处于接入故障状态时进行服务切换的场景中。该方法的交互主体包括协调节点、终端、基站、主核心网网元以及备核心网网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O1、第一协调节点获取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
接入状态用于指示主核心网网元是否可以正常接入。接入状态可以包括接入正常状态以及接入故障状态中的至少一种。接入正常状态用于指示主核心网网元可以正常接入。接入故障状态用于指示主核心网网元不可以正常接入。
可选地,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和第二协调节点共同完成对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的检测过程。具体来说,该第二协调节点可以与主核心网网元位于同一无线网络中,则第二协调节点的接入状态可以反映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因此,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检测第二协调节点的接入状态,将第二协调节点的接入状态作为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对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的检测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一至步骤二:
步骤一、第一协调节点向第二协调节点发送故障检测消息,故障检测消息用于检测第二协调节点的接入状态。
步骤二、第一协调节点根据该第二协调节点的响应,确定该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若第二协调节点处于接入正常状态,则第二协调节点可以接收到故障检测消息。当第二协调节点接收到故障检测消息后,可以生成响应报文,向第一协调节点发送响应报文,该响应报文用于指示该第二协调节点已经接收到故障检测消息。当第一协调节点接收到第二协调节点的响应报文时,可以确定第二协调节点处于接入正常状态,则确定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正常状态。若第二协调节点处于接入故障状态,则第二协调节点不会接收到故障检测消息,也就不会向第一协调节点发送响应报文。那么,当第一协调节点未接收到第二协调节点的响应报文时,可以确定第二协调节点处于接入故障状态,则确定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故障状态。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利用zooKeeper等开源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实现故障检测,当然也可以采用任意主从同步的网络协议实现故障检测,本实施例对故障检测的方式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步骤一和上述步骤二可以提供为第一协调节点和第二协调节点互相进行健康检查的流程,通过将第二协调节点和主核心网网元统一部署,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第二协调节点的状态作为主核心网网元的健康状态,从而探测出主核心网网元的健康状态。
14O2、第一协调节点接收终端的请求报文。
该请求报文用于请求核心网中的任意业务。例如,该请求报文可以包括附着请求、入网请求、位置更新请求等。
14O3、当主核心网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将请求报文路由至该终端接入的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根据步骤1401中获取到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确定请求报文的目的端。若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请求报文路由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若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则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请求报文路由至备核心网网元。另外,当终端附着后,可以执行上述图9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将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终端的数据,同步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在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参见图15,当主MME网元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向主MME网元发送终端的请求报文,从而通过主MME网元对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当主MME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开启引流功能,向目标备MME网元路由终端的请求报文,从而通过目标备MME网元对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
在另一个示例性场景中,当主PGW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引流至目标备PGW网元,从而通过目标备PGW网元对终端进行会话管理。
可选地,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数量为多个,可选地,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按照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路由优先级,将请求报文路由至路由优先级最高的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其中,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路由优先级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设置。
可选地,当主核心网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时,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存储了该终端的签约信息以及该终端的上下文数据,而相应终端的请求报文所需的通信链路以及通信承载可能尚未建立,则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以根据处理结果,向终端发送响应报文,由终端选择重新接入网络。
可选地,当主核心网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终端可以根据上次发送的请求报文的响应报文,重新发起附着请求,从而重新附着。
可选地,在主核心网网元为接入故障状态的过程中,终端可能移动至其它区域,并通过其它区域内的基站接入网络,由于基站和备核心网网元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会出现当前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未存储终端的数据的情况。可选地,当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时,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以查询本端是否存储了终端的信息。若本端已存储了终端的信息,则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若本端尚未存储终端的信息,则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可以向其他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信息请求,从而从其他备核心网网元获取终端的信息,以完成后续的业务处理,并通过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和其它备核心网网元之间的交互,删除其它备核心网网元上的终端数据,消除终端接入冲突。
例如,参见图16和图17,当备核心网网元1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时,备核心网网元1可以查询本端是否存储了终端的数据。若备核心网网元1已存储了终端的数据,则如图16,备核心网网元1可以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若备核心网网元1尚未存储终端的数据,则如图17,则备核心网网元1向其他备核心网网元广播终端数据请求,从而从备核心网2网元1获取终端的数据,以完成后续的业务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主核心网网元处于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开启引流功能,将终端的请求报文引流至备核心网网元。如此,在主核心网网元接入故障时,可以提升核心网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主核心网网元所处的网络发生故障时造成的影响,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主核心网网元从接入故障状态切换为接入正常状态时进行服务切换的场景中,该方法的交互主体包括第一协调节点、终端、基站、主核心网网元以及备核心网网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第一协调节点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时,第一协调节点判断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是否恢复。
具体来说,第一协调节点可以获取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根据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判断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是否恢复。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执行下述步骤二。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执行下述步骤三。
其中,获取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的过程与上述图14实施例中的步骤1401同理,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二、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将请求报文路由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时,可以确定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未恢复,主核心网网元暂时无法处理终端的业务,则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路由至健康的备核心网网元,以便通过健康的备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三、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根据该终端的标识,查询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该终端的通信资源。
终端的通信资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简称:EPS)承载和隧道端点标识符(tunnel endpoint ID,简称:TEID)等。
具体来说,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确定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已经恢复。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根据该终端的标识,生成查询请求,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中携带终端的标识。当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接收到第一协调节点的查询请求时,可以查询备核心网网元是否存储终端的通信资源,向第一协调节点发送查询结果。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根据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查询结果,确定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是否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例如,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查询结果为空,则确定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中未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或终端已经与备核心网进行分离或终端发生了位置移动。
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已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则第一协调节点执行下述步骤四和步骤五,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未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则第一协调节点执行下述步骤六和步骤七。
步骤四、第一协调节点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请求报文。
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已经恢复,且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已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继续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转发至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以便继续通过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在不影响终端当前网络连通性的前提下,逐渐从备核心网切换至主核心网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效果。
步骤五、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六、第一协调节点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该请求报文。
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已经恢复,且备核心网网元未存储该终端的通信资源时,表明该终端可以是新上线的终端,或者该终端已经与网络分离,或者该终端发生了位置更新。则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直接发送至主核心网网元,以便通过主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七、主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八、终端根据请求报文进行响应,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主核心网网元从接入故障状态切换为接入正常状态时进行服务切换的场景中,该方法的交互主体包括第一协调节点、终端、基站、主核心网网元以及备核心网网元,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第一协调节点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报文时,第一协调节点判断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故障是否恢复。
本步骤与上述图18实施例中的步骤一同理。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执行下述步骤二。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执行下述步骤四。
步骤二、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故障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向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请求报文。
步骤三、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接收终端的请求报文,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四、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向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的请求报文。
当主核心网网元的接入状态为接入正常状态时,第一协调节点可以关闭选路功能,直接将终端的请求报文转发给主核心网网元,以便通过主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五、主核心网网元对终端的请求报文进行处理。
步骤六、终端根据请求报文进行响应,进行后续的业务处理。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001,用于执行上述步骤901;
确定模块2002,用于执行上述步骤902;
发送模块2003,用于执行上述步骤903。
可选地,该确定模块2002,用于根据该基站网元的标识,查询基站网元的标识与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该基站网元的标识对应的该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2003用于执行上述步骤903中的方式一至方式二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2001,用于执行上述步骤901中的方式一至方式二中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上述实施例该的“装置”可以是软件实现的虚拟化装置,各个模块具体可以是软件中执行相应功能的软件模块,即,“模块”可以是一组计算机程序构成的功能模块,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源程序或目标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任意编程语言实现。通过上述各个模块,协调节点可以基于处理器加存储器的硬件来实现数据备份的功能,也即是,可以通过处理器,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代码,来执行相应的软件来实现数据备份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装置在备份数据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装置与数据备份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节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节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数据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包。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协调节点,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核心网和至少一个备核心网,所述方法包括:
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
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不同的基站对应不同的备核心网;
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所述主核心网中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包括:
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查询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基站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备核心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包括下述至少一个步骤: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用于供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数据请求,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其中,所述终端数据请求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附着通知,所述附着通知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或者,
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一云平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二云平台,所述第二云平台与所述第一云平台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的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所述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7.一种数据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协调节点,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核心网和至少一个备核心网,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当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不同的基站对应不同的备核心网;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所述主核心网中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查询基站的标识与备核心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基站的标识对应的所述目标备核心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个步骤: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用于供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中的每个主核心网网元,向所述主核心网网元发送终端数据请求,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向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发送所述终端的数据,其中,所述终端数据请求携带所述终端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附着通知,所述附着通知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或者,接收所述主核心网网元的地址请求,所述地址请求携带所述基站的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一云平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位于第二云平台,所述第二云平台与所述第一云平台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的每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以及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功能类型,将功能类型与所述功能类型相同的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功能类型对应的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1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核心网、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以及协调节点;
所述主核心网,用于存储终端的数据;
所述协调节点,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基站附着时,接收所述基站的标识;根据所述基站的标识,从所述至少一个备核心网中,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目标备核心网,不同的基站对应不同的备核心网;根据所述目标备核心网中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的地址,将所述主核心网中至少一个主核心网网元存储的所述终端的数据,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备核心网网元。
14.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备份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CN201811119939.4A 2018-09-25 2018-09-25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10944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9939.4A CN110944029B (zh) 2018-09-25 2018-09-25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CT/CN2019/103480 WO2020063248A1 (zh) 2018-09-25 2019-08-30 一种基于协调设备的云服务多云部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9939.4A CN110944029B (zh) 2018-09-25 2018-09-25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4029A CN110944029A (zh) 2020-03-31
CN110944029B true CN110944029B (zh) 2021-12-17

Family

ID=6990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9939.4A Active CN110944029B (zh) 2018-09-25 2018-09-25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4029B (zh)
WO (1) WO202006324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212A (zh) * 2006-04-03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CN102083178A (zh) * 2010-09-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启动阶段指示发送及网关节点选择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774824B1 (en) * 2012-08-08 2014-07-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lleviating and overriding throttled conditions in LTE
CN105556900A (zh) * 2015-01-30 2016-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容灾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9608860B1 (en) * 2016-03-28 2017-03-28 Affirmed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c. Synchronized MME p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07854B1 (en) * 2012-01-24 2023-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me restoration
US9374764B2 (en) * 2013-10-11 2016-06-21 Cisco Technology, Inc. Policy application for a group of subscrib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2212A (zh) * 2006-04-03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重新附着网络的方法
CN102083178A (zh) * 2010-09-29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启动阶段指示发送及网关节点选择方法、系统和设备
US8774824B1 (en) * 2012-08-08 2014-07-0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Alleviating and overriding throttled conditions in LTE
CN105556900A (zh) * 2015-01-30 2016-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容灾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US9608860B1 (en) * 2016-03-28 2017-03-28 Affirmed Network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c. Synchronized MME p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3248A1 (zh) 2020-04-02
CN110944029A (zh) 2020-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87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ssion relocation at edge networks
US10341947B2 (en) Node selection in virtual evolved packet core
CN107925681B (zh) 用于分布式软件定义网络分组核心系统中的负载平衡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3735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lementary and equivalent network slice deploy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89834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ner network sharing architecture
US11563627B2 (en) Remote probing for failover
CN102714615B (zh) 节点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757424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6671183A (zh) 对第二网络的接入
JP2018524845A (ja) 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対応するアクセスノード、端末と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US20160286597A1 (en) Re-Establishment of a Failed Communication Session
JP6649493B2 (ja)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通信端末の通信接続を確立する方法
JP2023533377A (ja)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JP7357682B2 (ja) 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へのアクセ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US202304220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private subnetworks of lte base stations
CN110944029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7948002B (zh) Ap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10075571A1 (en) Distributed virtual home agent for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WO2017045197A1 (zh) 接入本地网络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18668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88447A1 (zh) 一种ip地址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399359B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元选择器及控制器
US20160352681A1 (e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during split brain conditions
CN116647938A (zh) 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