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3820B -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3820B
CN110943820B CN201911268175.XA CN201911268175A CN110943820B CN 110943820 B CN110943820 B CN 110943820B CN 201911268175 A CN201911268175 A CN 201911268175A CN 110943820 B CN110943820 B CN 110943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ta
subcarrier spacing
spacing system
signal
system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8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3820A (zh
Inventor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8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3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3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3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08Wavelet-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中检测指定信号时,可以忽略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子载波数和时域长度的影响,简化第二网络设备检测指定信号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系统的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让一个无线系统同时适用不同的无线应用场景,比如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以及超可靠低时延等,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numerology)的选择需要考虑频谱效率和抗频偏性能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无线应用场景对频谱效率和抗频偏性能要求不同,因此,无线系统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且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使用各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来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而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符号长度等信号配置也都有所不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终端在接入持多种子载波间隔的无线系统之前,并不知道系统当前的子载波间隔配置情况,因此,终端向无线系统发起接入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的不同信号配置对接入过程的影响,造成接入过程较为繁琐,影响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向无线系统发起接入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下的不同信号配置对接入过程的影响,造成接入过程较为繁琐,影响通信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D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D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
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通过上述信号发送方法,在发送信号时,在同一时刻,按照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的指定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相同,且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也相同,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信号时,无论第一网络设备通过那
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指定信号在
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以及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都是相同的,从而使得第
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中检测指定信号时,可以忽略不同的子
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子载波数和时域长度的影响,简化第二网络设备检测
指定信号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系统的通信效率。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
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可选的,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
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
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
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
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
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
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可选的,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q=0。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可选的,当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和/>之间的相位差。
可选的,当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循环移位m之后的连续信号。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具有周期重复特性。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的周期重复的整数次数为R,
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1/R。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重复的次数为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包含的个有效OFDM符号满足一下条件: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以Δi的有效符号长度为最小周期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中,对应有效OFDM符号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可选的,上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或者,上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第二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的所述信号中检测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可选的,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可选的,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q=0。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可选的,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可选的,当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和/>之间的相位差。
可选的,当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循环移位m之后的连续信号。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具有周期重复特性。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的周期重复的整数次数为R,
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
可选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1/R。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重复的次数为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
可选的,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包含的个有效OFDM符号满足一下条件: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以Δi的有效符号长度为最小周期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中,对应有效OFDM符号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
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可选的,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可选的,上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设备,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或者,上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第二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该信号发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检测装置,该信号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该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单元,该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该通信接口被配置为由该处理器控制;该处理器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该通信接口被配置为由该处理器控制;该处理器通过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检测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指令,或者,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用于实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号检测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网络环境的架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子载波间隔复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不同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长度对比图;
图6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循环前缀与OFDM符号关系图;
图7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第一信号对比示意图;
图8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第二信号对比示意图;
图9所示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网络环境的架构图。该网络环境包括以下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110以及第二网络设备120。
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20处于同一个无线系统中。比如,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是无线接入设备,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是终端(如图1所示);或者,与图1所示相反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是终端,而第二网络设备120可以是无线接入设备。
上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是独立基站,比如宏基站、微基站或者微微基站,或者,无线接入设备也可以是组成云无线接入网的分布式基站,或者,无线接入设备也可以是无线路由器。
上述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英文:UserEquipment,缩写:UE),移动台(英文:Mobilestation,缩写: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Equipment),软终端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或UE。
本申请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20所在的无线系统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每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适用一种或多种无线应用场景。同时,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可以在频域上复用,也可以在时域上复用,或者,既在频域上复用,也在时域上复用。
具体的,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子载波间隔复用示意图,其中,无线系统在频域上有多个可用的频带(图中示出3个,分别为频带1、频带2以及频带3),在t1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在频带1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1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2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2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3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3发送/接收信号。从t2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在频带1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2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2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3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3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1发送/接收信号。
针对上述无线系统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且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在频域/时域上复用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发送的方法,其思路在于:第一网络设备110在发送信号时,在同一时刻,按照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的指定信号(比如,无线接入过程中需要检测的信号,如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等)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相同,且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也相同,第二网络设备120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110发送的信号时,无论第一网络设备110通过那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第二网络设备120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指定信号都是相同或者相差一定的相位/移位的,使得第二网络设备120从第一网络设备110发送的信号中检测指定信号时,可以忽略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配置的影响,简化第二网络设备120检测指定信号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系统的通信效率。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设备30可以实现为图1所示的网络环境中的第一网络设备110或第二网络设备120。如图3所示,该网络设备30可以包括:处理器31以及通信接口34。
处理器3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等。
通信接口34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接口,比如以太网接口或者光纤接口,也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比如蜂窝移动网络接口。比如,当网络设备为无线接入设备时,通信接口34中可以同时包含有线网络接口和无线网络接口,有线网络接口可以用于连接网络设备30与无线系统中的上层网络设备,无线网络接口可以用于与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进行通信。或者,当网络设备为终端时,通信接口34中可以只包含用于与无线接入设备或其它终端通信的无线网络接口。
可选的,该网络设备3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3,处理器31可以用总线与存储器33和通信接口34相连。
存储器33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33a,该软件程序33a可以由处理器31执行。此外,该存储器33中还可以存储各类业务数据或者用户数据。
可选的,如图3所示,当该网络设备30实现为图1所示的网络环境中的第一网络设备110时,软件程序33a中可以包括信号生成模块33a1和信号发送模块33a2。
信号生成模块33a1用于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
信号发送模块33a2用于通过通信接口34将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可选的,如图3所示,当该网络设备30实现为图1所示的网络环境中的第二网络设备120时,软件程序33a中可以包括信号生成模块33a1、信号接收模块33a3以及信号检测模块33a4;
信号接收模块33a3,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信号检测模块33a4,用于根据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收到的所述信号进行信号检测。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3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35以及输入设备37。输出设备35和输入设备37与处理器31相连。输出设备35可以是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播放声音的功放设备或者打印机等,输出设备35还可以包括输出控制器,用以提供输出到显示屏、功放设备或者打印机。输入设备37可以是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电子触控笔或者触控面板之类的设备,输入设备37还可以包括输出控制器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鼠标、键盘、电子触控笔或者触控面板等设备的输入。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环境的第一网络设备110中。如图4所示,该信号发送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第一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该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
其中,该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该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该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i},0<i<I表示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成的集合,该集合中包含I-1个元素,该集合还可以表示为{Δ1,Δ2,…,ΔI-1}。
其中,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且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可以应用在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通信系统中,在支持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中,为了满足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通常设置为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倒数。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系统支持的多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任意两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需要满足2c倍关系,c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名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指的是子载波间隔这一种系统参数,即“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子载波间隔”。
比如,上述无线系统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Δ0,Δ1,Δ2…,其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Δ0,则其它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可以是2cΔ0,比如,Δ1=2Δ0,Δ2=2Δ1=22Δ0,以此类推。相应的,由于OFDM符号的长度为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倒数,因此,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的长度之间同样也满足2c倍关系。即上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0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是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1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2倍,并且,是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2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22倍,以此类推。
比如,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不同子载波间隔的OFDM符号长度对比图,其中,以一个时隙为0.5ms为例,对于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15KHz的子载波,一个时隙内包含7个符号长度为T_15k的OFDM符号,而一个15KHz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相当于包含两个30KHz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所对应的OFDM符号,并且,相当于包含四个60KHz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所对应的OFDM符号。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无线系统支持的多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进行分组,将至少两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分为同一个子载波间隔组,在某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时,针对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所在的子载波间隔组进行信号的生成。具体的分组方式可以如下:
比如,以某个无线系统支持6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例,这6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分别为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则可以将这6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分成3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分别为:
{15KHz,30KHz};
{60KHz,120KHz};
{240KHz,480KHz};
或者,也可以将这6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分成2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分别为:
{15KHz,30KHz,60KHz};
{120KHz,240KHz,480KHz};
或者,也可以将这6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放在同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即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
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可以是上述{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随着无线系统支持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个数以及具体数值的不同,还可能有其它的分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无线系统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的分组方式不做限定,只要同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的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满足2c倍关系即可。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示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指的是同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内的各个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针对上述特征,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信号生成方法,使得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生成的频域上的第一信号相同或相差一个相位,生成的时域上的第二信号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相同或相差一个循环移位/圆周移位。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要涉及到的两个概念:圆周移位以及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进行说明。
1、圆周移位。一个有限长序列x(n)的圆周移位是指,用它的采样点数(即序列中的元素的数量)为周期,将其延拓成周期序列并加以移位,然后取其中的主值区间(n=0到N-1)或者取(n=0到Z-1)上的序列值。其数学公式表达如下:
xm(n)=x((n+m))NRN(n),0≤n≤N-1,0≤m≤N-1;或者,
xm(n)=x((n+m))NRZ(n),0≤n≤Z-1,0≤m≤N-1;
其中,x((n+m))N=x((n+m)modN),m为位移数值。
具体比如,序列x(n)为x(0),x(1),x(2)……x(N-1),假设位移m为2,则进行圆周移位后获得序列为x(2),x(3)……x(N-1),x(0),x(1),相当于将序列最前面的2个元素移动到序列末尾。
2、循环前缀。循环前缀是将一个序列最后面的一段元素复制到该序列的前面所形成的循环结构,目的是保证有时延的OFDM符号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立叶变换)积分周期内总是具有整倍数周期,用以克服子载波间干扰以及符号间干扰。
具体的,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循环前缀与OFDM符号关系图,其中,循环前缀中的采样点数为NCP,一个OFDM中包含符号中包含x(0),x(1)…x(N-NCP)…x(N-1),共N个采样点。在添加循环前缀时,将OFDM符号中最后NCP个采样点复制并放在OFDM符号前,最终生成的符号中包含的序列为x(N-NCP)…x(N-1),x(0),x(1)…x(N-NCP)…x(N-1),共N+NCP个采样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循环前缀,即一个OFDM符号中的有效OFDM符号为该OFDM符号中除去循环前缀之外的部分。比如,以图6所示的OFDM符号为例,其中,OFDM符号中的循环前缀为x(N-NCP)…x(N-1),而循环前缀之外的x(0),x(1)…x(N-NCP)…x(N-1)则为OFDM符号中的有效OFDM符号。
基于上述圆周移位和循环前缀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的内容将对同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详细介绍。
对于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并且,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而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具体表现为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序列长度相同,而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第一信号占用的OFDM符号数不同,并且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第一信号占用的OFDM符号数之间也满足2c的倍数关系。
具体的,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第一信号对比示意图,其中,图7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包含Δ1、Δ2和Δ3这三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且Δ3=2Δ2=4Δ1。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1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1个OFDM符号,其在频域上的信号序列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2个OFDM符号,其占用的第1个OFDM符号对应在频域上的信号序列为/>其占用的第2个OFDM符号对应在频域上的信号序列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4个OFDM符号,其占用的第1至4个OFDM符号对应在频域上的信号序列分别为/>以及其中,0≤n<L,L为频域上的信号序列长度,也是各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数,在图7中,每个填充区块表示一个映射第一信号的RE(ResourceElement,资源单元)。
如图7所示,在Δ1、Δ2和Δ3中,对于Δ1对应的第一信号,其映射的第一个子载波和第二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第二个子载波和第三个子载波(图7未示出)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直至第N-1个子载波和第N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都是相同的;同样的,对于Δ2或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其映射的第一个子载波和第二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第二个子载波和第三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直至第N-1个子载波和第N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也都是相同的。
此外,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两者在频域上映射的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也相同,比如,Δ1对应的第一信号映射的第一个子载波和第二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与Δ2对应的第一信号映射的第一个子载波和第二个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Δf,也是相同的。
可选的,Δf等于max(Δi),max(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比如,在图7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Δ3,则Δf与Δ3相等。
可选的,对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比如,在图7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Δ3,Δ3=2Δ2=4Δ1,则Δ1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对应4个子载波,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对应2个子载波,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对应1个子载波。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比如,在图7中,Δ1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3个子载波,这些相隔的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同样的,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1个子载波,这些相隔的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而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没有其它子载波。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
比如,在图7中,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区间内的各个子载波(包括映射第一信号的子载波以及映射数据为0的子载波)从0开始进行索引编号,其中,Δ1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各个子载波的索引分别为4*0、4*1、…4*(L-1),Δ2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各个子载波的索引分别为2*0、2*1、…2*(L-1),Δ3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各个子载波的索引分别为1*0、1*1、…1*(L-1)。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索引编号是对单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区间内的各个子载波从0开始的索引,且不同相邻索引编号对应的子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就是当前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而对于当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区间之外的其它频域资源(包括当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频带中的其它频域资源,以及,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其它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频带的全部频域资源),均不在编号范围内。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其包含的连续的OFDM符号的个数是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与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的比值。比如,在图7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为Δ1,则Δ1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的连续的OFDM符号的个数为1,Δ2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的连续的OFDM符号的个数为2,Δ3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的连续的OFDM符号的个数为4。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比如,在图7中,Δ1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两个OFDM符号内分别映射的信号序列/>或者/>之间满足完全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与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四个OFDM符号内分别映射的的信号序列/>或者/>中的任意一个之间满足完全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或者/>与/>或者中的任意一个之间也满足完全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
可选的,对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比如,在图7中,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两个OFDM符号内分别映射的信号序列与/>之间满足完全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 或者/>中的任意两个之间也满足完全相同或者相差一个相位的关系。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比如,在图7中,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两个OFDM符号内分别映射的信号序列与/>之间的相位差与Δ2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类似的,或者/>中的任意两个之间的相位差与Δ3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和/>分别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比如,在图7中,Δ2对应的第一信号在第二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Δ3对应的第一信号在第三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Δ2对应的CP长度以及Δ3对应的CP长度相关。
可选的,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比如,在图7中,与/>之间的相位差/>除了与Δ2对应的CP长度以及Δ3对应的CP长度相关之外,还与这两个信号序列各自占用的OFDM符号的位序有关。
可选的,当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且时,
或者,/>
其中,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q=0。
比如,在图7中,为/>假设/>为/>则/>与/>之间的相位差,在数值上等于Δ1对应的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减去Δ3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前三个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之和,所获得的差值的2π倍。
可选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且满足条件0≤n<L时,该相位差/>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比如,在图7中,与/>或/>之间的相位差与Δ1和Δ2各自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有关。
可选的,该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比如,在图7中,与/>或/>之间的相位差,在数值上是Δ1和Δ2各自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的2π倍。
可选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该相位差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比如,在图7中,与/>或/>之间的相位差,可以与Δ1和Δ2各自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以及Δ1和Δ2各自对应的CP长度同时相关。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比如,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第二信号对比示意图,在图8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包含Δ1、Δ2和Δ3这三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且Δ3=2Δ2=4Δ1。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1、Δ2和Δ3对应的第二信号所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在图8中,为Δ1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循环前缀的长度,这里的长度指的是连续时间长度,/>以及/>分别为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第1个和第2个循环前缀的长度,/>以及/>分别为Δ3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第1个至第4个循环前缀的长度。
并且,在图8中,为Δ1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有效OFDM符号的长度,/>以及分别为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第1个和第2个有效OFDM符号的长度,以及/>分别为Δ3对应的第二信号中的第1个至第4个有效OFDM符号的长度。
可选的,当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和/>之间的相位差。
比如,在图8中,Δ1对应的第二信号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以及Δ3对应的第二信号/>之间可以有一个相位差。
可选的,当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循环移位m之后的连续信号。
比如,在图8中,Δ1对应的第二信号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以及Δ3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任意两者之间满足循环移位的关系,比如,/>可以由/>循环移位m1获得,或者,/>可以由/>循环移位m2获得。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具有周期重复特性。
比如,在图8中,每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
可选的,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的周期重复的整数次数为R,
min(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max(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比如,在图8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包含Δ1、Δ2和Δ3这三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且Δ3=2Δ2=4Δ1,则即每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
可选的,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
比如,在图8中,每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其中,最小周期长度为Δ3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图8中显示为一个循环前缀的长度加上一个有效OFDM符号的长度。
可选的,该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1/R。
比如,在图8中,Δ1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一个OFDM符号,而每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则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重复的最小周期的长度即为Δ1对应的OFDM符号长度的1/R。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重复的次数为
其中,max(Δi)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最大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比如,在图8中,Δ1对应的第二信号在时间长度T内占用一个OFDM符号,且在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即Δ1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周期性重复4次;Δ2对应的第二信号在时间长度T内占用2个OFDM符号,且在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即Δ2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周期性重复2次;Δ3对应的第二信号在时间长度T内占用4个OFDM符号,且在时间长度T内周期性重复4次,即Δ3对应的第二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周期性重复1次。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
其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之间的循环移位与Δi对应的循环前缀相关。
比如,在图8中,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中,和/>内的连续信号与/>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该循环移位与Δ2对应的循环前缀相关;类似的,在Δ2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任意两个OFDM符号内的连续信号之间也相差一个循环移位,且该循环移位与Δ3对应的循环前缀相关。
可选的,对于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包含的NΔi个有效OFDM符号满足一下条件:
或者,/>
其中,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以Δi的有效符号长度为最小周期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二信号中,对应有效OFDM符号的第p个周期内的连续信号;
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
为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
比如,在图8中,Δ1为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中的最小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1对应的第二信号中以Δ3的有效符号长度为最小周期的第2个周期(图8中的T1)内的信号与Δ3中以Δ3的有效符号长度为最小周期的第2个周期(图8中的)内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在数值上等于Δ1对应的CP长度减去Δ3对应的前两个CP长度之和获得差值。
可选的,该第一信号或者该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该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该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满足上述条件的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可以是无线系统中的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或者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比如,当第一网络设备是无线接入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是终端时,该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或者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当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第二网络设备是无线接入设备时,该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对应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或者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如图2所示,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比如,在t1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频带1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1发送/接收信号,在t2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频带1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2发送/接收信号。
或者,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比如,在t1时刻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频带1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1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2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2发送/接收信号,在频带3上通过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3发送/接收信号。
可选的,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该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该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比如,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资源映射示意图,在图9中,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中包含Δ1、Δ2和Δ3这三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且Δ3=2Δ2=4Δ1。Δ1、Δ2和Δ3对应的第一信号映射在各自对应的频带中的部分频域资源上,而各自对应的频带中的其它频域资源上映射数据信道对应的信号,并且,数据信道对应的OFDM符号可以按照各自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来生成,不需要满足对应的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条件。
该步骤可以由上述图3中处理器31执行信号生成模块33a1来实现。
步骤402,第二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该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按照第一网络设备生成第二信号的方法,在第二网络设备中生成同样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二网络设备生成第二信号的步骤,以及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需要满足的条件,可以参考上述步骤401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该步骤可以由上述图3中处理器31执行信号生成模块33a1来实现。
步骤403,第一网络设备将生成的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上述第一网络设备将生成的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的步骤可以由图3中处理器31执行信号发送模块33a2来实现。
上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的步骤,可以由图3中处理器31执行信号接收模块33a3来实现。
步骤404,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生成的第二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检测。
其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生成的第二信号,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步信号检测或者信道质量检测等信号检测操作。
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后,可以用本地生成的第二信号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匹配,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中是否包含该第二信号。由于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下,第一网络设备侧和第二网络设备侧的第一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都相同,并且生成的第二信号之间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也都相同,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第二信号时,可以忽略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下发送的信号所对应的子载波数和时域长度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在发送信号时,在同一时刻,按照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的指定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相同,且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也相同,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该信号时,无论第一网络设备通过那种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发送,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的指定信号在频域上占用的子载波数以及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长度都是相同的,从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中检测指定信号时,可以忽略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子载波数和时域长度的影响,简化第二网络设备检测指定信号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系统的通信效率。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送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1所示网络环境的第一网络设备110的部分或者全部,用以执行如图4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信号生成单元1001以及信号发送单元1002;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第一信号生成单元1001,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步骤401,即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信号发送单元1002,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步骤403中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即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其中,对于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其它特征,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1001具有与信号生成模块33a1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信号发送单元1002,用于与信号发送模块33a2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检测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为图1所示网络环境的第二网络设备120的部分或者全部,用以执行如图4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二信号生成单元1101、信号接收单元1102以及信号检测单元1103。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第二信号生成单元1101,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步骤402,即,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信号接收单元1102,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步骤403中由第二网络设备执行的部分,即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信号检测单元1103,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的步骤404,即根据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收到的所述信号进行信号检测;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其中,对于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其它特征,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第二信号生成单元1101具有与信号生成模块33a1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信号接收单元1102具有与信号接收模块33a3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信号检测单元1103具有与信号检测模块33a4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2)

1.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信号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NΔi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q=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7、10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7、10至1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7、10至18、2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7、10至18、2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24.一种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根据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收到的所述信号进行信号检测;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32.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0≤p<NΔi,q=0。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41.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42.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33至4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43.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33至4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45.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33至41、4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46.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33至41、4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47.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k为整数。
53.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54.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55.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SΔj(n)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58.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q=0。
61.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63.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64.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65.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56至6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66.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56至6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68.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56至64、6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69.根据权利要求47至53、56至64、6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70.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网络设备将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参数对应在频域上的第一信号映射到时频资源上,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对应在时域上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时域上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中包含有效OFDM符号以及所述有效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的数量,且I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任意两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之间满足2c的倍数关系,且c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信号;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生成的所述第二信号对接收到的所述信号进行信号检测;
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子载波个数相同;
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二信号占用的时间长度T相同。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意一个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Δf相等;
并且,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对应的Δf相等。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Δf等于max(Δi),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73.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任何两个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所对应的子载波数相等,并且
其中,max(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大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相邻频域资源之间相隔的MΔi-1个子载波中映射的数据为0。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同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到的子载波的索引满足MΔi*k,k为整数。
76.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或者第二信号包含连续的个OFDM符号,
其中,min(Δi)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77.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完全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所述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78.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个序列之间的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相关。
80.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时,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的相位差,/>分别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各自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序列,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81.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在对应的一个OFDM符号内映射的信号序列之间,相差一个相位;
其中,L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任一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第一信号的序列长度;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p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是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的第一信号占用的/>个OFDM符号中的第q个OFDM符号上映射的信号序列;
k(n)为中第n个序列符号所占的子载波的频率;
为/>和/>之间的相位差,且/>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相关。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CP长度、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以及p和q相关。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最小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或者,/>
其中,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CP长度,/>为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r个OFDM符号的CP长度,0≤p<NΔi,q=0。
84.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满足下列关系:
或者,/>
其中,Δk为和/>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之间的频域间隔。
86.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位差与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各自对应的CP长度以及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和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j对应的第一信号占用的频域位置相关。
87.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相同,
或者,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各自对应的第二信号在占用的时间长度T内的连续信号之间相差一个循环移位或者一个相位。
88.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79至8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或者所述第二信号对应下行同步信号、下行测量导频参考信号、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信号以及上行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或者,所述下行同步信号包括或者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89.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79至8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系统支持的所有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为:
{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或者{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480KHz}中的任意一种。
91.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79至87、9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包含的各个不同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对应的信号采用时间复用或频分复用的方式传输。
92.根据权利要求70至76、79至87、9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组{Δi},0<i<I中的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对应的第一信号和数据信道采用频分复用的方式,所述数据信道中携的数据对应的OFDM符号按照所述子载波间隔系统参数Δi生成。
CN201911268175.XA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943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8175.XA CN110943820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66792.5A CN107733561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911268175.XA CN110943820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66792.5A Division CN107733561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3820A CN110943820A (zh) 2020-03-31
CN110943820B true CN110943820B (zh) 2023-11-10

Family

ID=6116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66792.5A Active CN107733561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911268175.XA Active CN110943820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66792.5A Active CN107733561B (zh) 2016-08-12 2016-08-12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1285B2 (zh)
EP (1) EP3496310B1 (zh)
CN (2) CN107733561B (zh)
WO (1) WO20180287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578B (zh) * 2017-08-11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842478A (zh) * 2017-11-26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序列确定方法和装置
WO2020063930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971383B (zh) * 2018-09-28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533694B2 (en) * 2018-10-31 2022-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tive timing drift correction for distributed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11464478B (zh) * 2019-01-21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US11991122B2 (en) * 2021-06-21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pplication time for slot format updating associated with half duplex and full duplex mode switching
CN113438721B (zh) * 2021-06-30 2022-07-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子载波间隔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04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检测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5131827A1 (en) * 2014-03-07 2015-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0553A (zh) * 2006-09-19 2008-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资源块分配方法
US8462676B2 (en) * 2006-10-17 2013-06-11 Intel Corporation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 of large delay spread deployment scenarios
KR101520667B1 (ko) * 2007-09-10 2015-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CN101572683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28143B (zh) * 2012-05-22 2016-09-2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
CN103856308B (zh) * 2012-12-05 2017-09-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上行信道信号的确定时偏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3581072B (zh) * 2013-11-25 2017-02-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WO2016004634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EP3455974A1 (en) * 2016-05-11 2019-03-20 IDAC Holdings, Inc. Physical (phy) layer solutions to support use of mixed numerologies in the same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04A (zh) * 2006-08-18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检测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15131827A1 (en) * 2014-03-07 2015-09-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3561B (zh) 2019-12-13
US10911285B2 (en) 2021-02-02
CN107733561A (zh) 2018-02-23
CN110943820A (zh) 2020-03-31
EP3496310A4 (en) 2019-07-03
WO2018028705A1 (zh) 2018-02-15
US20190190761A1 (en) 2019-06-20
EP3496310A1 (en) 2019-06-12
EP3496310B1 (en) 202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820B (zh)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5684324B (zh) 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RU2636579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ондирующего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для системы lte
IL264474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
US900788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WO2017113514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6209052B (zh) 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同步信号的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792778B (zh) 一种测量lte系统中上行srs信号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15868B (zh) 随机接入前置码信号构建
CN108738123B (zh)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KR101190053B1 (ko) 데이터 전송률 향상을 위한 인지 무선 송신기 및 인지 무선 수신기
JP6473429B2 (ja) 同期回路及び同期方法
EP3496475B1 (en) Signal sending apparatus, signal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90052649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7192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초기 레인징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872868B (zh) 信号处理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04254295A (ja) 直交波周波数分割多重システムの搬送波周波数オフセットと位相の補償装置及び方法
CN107453853B (zh) 一种导频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KR102233628B1 (ko) 동기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8028706A1 (zh) 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及方法
JP7078617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リアンブル・シーケンスを送信する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