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9458A -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9458A
CN110939458A CN201911405765.2A CN201911405765A CN110939458A CN 110939458 A CN110939458 A CN 110939458A CN 201911405765 A CN201911405765 A CN 201911405765A CN 110939458 A CN110939458 A CN 110939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njection
tunnel
displacement sensor
injection system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57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祚
郭知一
郑刚
杨鹏博
王恩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4057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9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9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9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03Linings or provisions there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ffic tunnels, e.g. with built-in clea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08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preformed concrete sla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注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土体内部渗透水压力,其设于隧道土体中;第一位移传感器设于管片外表面及其外土体间;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压力调节阀和气管;气管用于输送气体至液化土体处;控制系统接收来自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注气系统的工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方法。本发明可以启动注气系统对液化土体处注气,降低土体的液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普遍采用盾构法施工,但随着盾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对盾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问题比较突出,部分项目甚至严重到需设置调坡以适合线路设计,造成了较大的工期及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地铁隧洞线型满足设计及保证工程质量,需将管片上浮位移量控制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盾构掘进时管片的上浮主要是因为管片抗浮能力不足所引起,管片上浮问题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掘进工法及工艺措施、管片构造、管片后压浆等。管片上浮值较大,不加以控制的话,易导致管片错台、开裂、破损及隧道轴线偏位等问题,从而影响隧洞成型质量。
目前国内处理管片上浮的方法,包括改变注浆稠度以及双液垂直同步注浆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原理,都是尽可能提高注浆液的稠度及固体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浆液与隧道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抵御隧道管片的上浮,这种方法在地层中水量丰富的地层施工时,因地下动水携带着浆液容易流到密封的土舱,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单纯采用注浆的方法控制管片上浮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因注浆压力过大时,会引起隧道整体上浮或管片局部错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综合方法治理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注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土体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其设于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与管片外土体间的相对位移,其设于隧道管片外表面及管片外土体间;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压力调节阀和气管;所述气泵用于产生压缩气体;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压缩气体的压力;所述气管用于输送压缩气体至液化土体处;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所述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注气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地,环绕隧道周向均布8个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动压力调节阀;所述控制系统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压力调节阀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包括干气管和支气管;所述支气管上设有一排直径1.5~2.5mm的通气孔;所述支气管伸入液化土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干气管和所述支气管的材质为聚丙烯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间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的相对端面间;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沿隧道管片周向均布8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固定第一位移传感器;
步骤二,进行隧道管片结构拼装;
步骤三,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管片中的二次注浆孔埋设在土体中;
步骤四,将第一位移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步骤五,数据采集仪采集信号并处理,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
步骤六,控制系统对数据采集仪采集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分析;其将监测结果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监测结果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发出信号启动注气系统工作。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将多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埋设于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中;在隧道管片外表面及管片外土体间,预埋用于检测隧道管片与管片外土体间的相对位移的第一位移传感器等;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第一位移传感器等测量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数据采集仪连接;由数据采集仪在线实时采集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及隧道管片与管片外土体间的相对位移。可提供隧道在建设及使用过程中的土体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及隧道管片与管片外土体间的相对位移在线实时及历史数据。能够在发生土体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时能够迅速检测出来,并通过数据采集仪及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及隧道安全监测人员。
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孔隙水压力及隧道管片上浮情况,如果孔隙水压力过大造成隧道管片上浮,控制系统可以发出信号启动注气系统对液化土体处注气,以减小土体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土体的液化程度,实现隧道抗浮设计,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孔隙水压力传感器;2、第二位移传感器;3、信号线;4、数据采集仪;5、控制系统;6、气泵;7、压力调节阀;8、气管;9、土体;10、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注气系统和控制系统5;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4;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用于测量土体9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其设于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9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10与管片外土体9间的相对位移,其设于隧道管片10外表面及管片外土体9间;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4连接;所述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6、压力调节阀7和气管8;所述气泵6用于产生压缩气体;所述压力调节阀7用于调节压缩气体的压力;所述气管8用于输送压缩气体至液化土体9处;所述控制系统5接收来自所述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注气系统的工作。
位移传感器一般包括固定部和可移动的移动部,位移传感器的读数随固定部和移动部相对位移的距离而线性变化。位移传感器的固定部可安装在相互产生位移的两物体中的其中一个物体上;而移动部或固定在另一物体上;或与另外一个物体相抵;当两物体相对移动产生位移时;移动部与固定部间的相对位移量由位移传感器检测出来;移动部与固定部间的位移量也就是两物体之间相互产生的位移量。可移动的移动部也可以是位移传感器检测目标物体位移量时,置于目标物体上用于与固定部配合产生位移信号的配合装置。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固定部可设置在管片外土体9内,比如可安装在嵌入土体内的刚性支撑环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固定部也可设置在隧道管片10内。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固定部可设置在管片外土体9内的情况下,如果第一位移传感器是分体的位移传感器,分体的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相对移动的移动部,可将与第一位移传感器的移动部设置在管片10外表面;第一位移传感器检知的固定部和移动部之间的相对位移即为隧道管片10与管片外土体9间的相对位移。如果第一位移传感器是回弹式一体位移传感器,则使其伸缩位移探测头部与管片10外表面相接触。位移探测头部伸缩的位移变化量即为隧道管片10与管片外土体9间的相对位移。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固定部设置在隧道管片10内的情况,可参考上述安装方式及工作原理。
利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和第一位移传感器,对隧道结构处土体9孔隙水压力、隧道管片10与管片外土体9间的相对位移等进行检测,以便发生液化导致隧道管片10上浮时能够迅速检测出来,并通过数据采集仪4即时将数据传送给控制系统5及隧道安全监测人员。采用注气系统对液化土体9处注气,能够减小隧道土体9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土体9的液化程度,实现隧道抗浮设计,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为检测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9渗透水压力,使测量数据更精确,可环绕隧道周向均布8个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
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采用无线方式发送检测信号时,两者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4连接;无线连接方式减少了大量布线。
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可垂直于水平面,也可以沿隧道管片10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一位移传感器为了检测隧道管片10相对管片外土体9的上浮或沉降,以及隧道管片10相对管片外土体9横向位移等。
可沿隧道轴向均布多个检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均布间距1至10米。便于获取沿隧道管片10轴向的多个位置处,隧道管片10相对管片外土体9的上浮或沉降。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可为电容位移传感器或电感位移传感器。这两种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可测量微小位移。
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可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这种位移传感器安装简单。
所述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6、压力调节阀7和气管8等装置;所述气泵6产生压缩气体至所述压力调节阀7;压力调节阀7调节压缩气体的压力,调节处理后的压缩气体由所述气管8输送至液化土体9处;所述压力调节阀7可为电动压力调节阀;可根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系统5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压力调节阀的工作,自动控制注气压力。
所述气管8可包括干气管和支气管;所述支气管上可设有一排直径1.5~2.5mm的通气孔;所述支气管伸入液化土体9中。支气管上设有一排直径1.5~2.5mm的通气孔,便于均匀对液化土体9注气。
所述干气管和所述支气管的材质可为聚丙烯材质。聚丙烯材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系统还可包括第二位移传感器2;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用于检测隧道管片10间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相对端面间;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4连接。
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的固定部可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相对端面上;如果第二位移传感器2是分体的位移传感器,分体的位移传感器包括固定部和与固定部相对移动的移动部,分体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的固定部和移动部可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相对端面上;第二位移传感器2检知的固定部和移动部之间的相对位移即为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间的相对位移。如果第二位移传感器2是回弹式一体位移传感器,则可将第二位移传感器2的固定部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其中一个端面上,使其伸缩位移探测头部与另一个隧道管片10的端面相接触。其位移探测头部伸缩的位移变化量即为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间的相对位移。
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的检测信号发送方式可选有线或无线方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4连接。无线方式减少了大量布线。
第二位移传感器2的检测方向可平行于或垂直于隧道管片10轴线,设置第二位移传感器2为了检测隧道管片10间的相对轴向和径向位移等。
可在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相对端面上,周向均布8个检测方向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二位移传感器2。便于精度测量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10的相对端面各个位置在水平方向的缝隙变化。
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为电容位移传感器或电感位移传感器。这两种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可测量微小位移。
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2可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这种位移传感器安装简单。
控制系统5可采用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等控制系统;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等控制系统,以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2、数据采集仪4、气泵6、压力调节阀7、电动压力调节阀等装置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产品。工控机、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等控制系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对气泵6、压力调节阀7和气管8等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方法实施例,该方法采用上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固定第一位移传感器;
步骤二,进行隧道管片10结构拼装;
步骤三,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通过管片10中的二次注浆孔埋设在土体9中;
步骤四,将第一位移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与数据采集仪4连接;
步骤五,数据采集仪4采集信号并处理,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5;
步骤六,控制系统5对数据采集仪4采集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分析;其将监测结果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监测结果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发出信号启动注气系统工作。
可沿隧道轴向均布多个检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均布间距1至10米。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10的上浮或沉降,检测提供了管片外土体9的变化情况,也间接反映了渗透水压力的变化情况。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包括监测系统、注气系统和控制系统5;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4;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用于测量土体9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其设于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9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10与管片外土体9间的相对位移,其设于隧道管片10外表面及管片外土体9间;所述数据采集仪4用于采集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和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4连接;所述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6、压力调节阀7和气管8;所述气泵6用于产生压缩气体;所述压力调节阀7用于调节压缩气体的压力;所述气管8用于输送压缩气体至液化土体9处;所述控制系统5接收来自所述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注气系统的工作。
压力调节阀7为电动压力调节阀,所述气管8包括干气管和支气管;所述支气管上设有一排直径1.5~2.5mm的通气孔;所述支气管伸入液化土体9中。所述干气管和所述支气管的材质为聚丙烯材质。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可采用美国OMEGA公司生产的PX409-2.5GV压力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2均可采用美国OMEGA公司生产的笔状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仪4可采用美国OMEGA公司生产的DP41-8数据采集仪4。
所述控制系统5可采用工控机,工控机(Industrial Personal Computer,IPC)即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主板、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
在隧道土体9中预埋设8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分别从隧道拱顶开始每隔45°设置一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通过检测土体9的含水量情况而即时启动注气系统,通过注入空气防止土体9液化,减小隧道上浮带来的危害。
本发明的这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孔隙水压力,如果孔隙水压力过大,可以启动注气系统以减小土体9的孔隙水压力,降低土体9的液化程度,实现隧道抗浮设计,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采用上述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的一种优选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方法如下:
步骤1,将第一位移传感器预埋在隧道管片结构的钢筋笼内,固定之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2,进行隧道管片结构拼装;
步骤3,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通过管片10中的二次注浆孔埋设在土体9中;分别从隧道拱顶开始每隔45°设置一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
步骤4,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第一位移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4连接;
步骤5,组装好注气系统,并将注气系统的气管8伸入易发生液化的土体9中;
步骤5,将工控机、连接采集仪、气泵6和电动压力调节阀连接;
步骤5,数据采集仪4采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1、第一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包括A/D转换、数据校准等;数据采集仪4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工控机;工控机对输入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分析;其将监测结果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监测结果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发出信号启动注气系统工作。
工控机对输入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分析,可分析地震大小造成隧道周围土体9的液化程度;还将分析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及发送给其他数据分析平台。
设定的临界值可参考以下标准:当数据采集仪4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值减去初始孔隙水压力,然后与初始有效应力的比值接近于1时,认为土体9发生液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系统、注气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及数据采集仪;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土体内部的渗透水压力,其设于隧道不同位置的土体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与管片外土体间的相对位移,其设于隧道管片外表面及管片外土体间;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及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注气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泵、压力调节阀和气管;所述气泵用于产生压缩气体;所述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压缩气体的压力;所述气管用于输送压缩气体至液化土体处;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来自所述监测系统的信号,输出信号控制所述注气系统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环绕隧道周向均布8个所述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电动压力调节阀;所述控制系统输出信号控制所述电动压力调节阀的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包括干气管和支气管;所述支气管上设有一排直径1.5~2.5mm的通气孔;所述支气管伸入液化土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管和所述支气管的材质为聚丙烯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隧道管片间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设于两个相接的隧道管片的相对端面间;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所述数据采集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为回弹式LVDT位移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沿隧道管片周向均布8个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的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固定第一位移传感器;
步骤二,进行隧道管片结构拼装;
步骤三,将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通过管片中的二次注浆孔埋设在土体中;
步骤四,将第一位移传感器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
步骤五,数据采集仪采集信号并处理,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
步骤六,控制系统对数据采集仪采集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分析;其将监测结果与设定的临界值进行比较;当监测结果超过设定的临界值时;发出信号启动注气系统工作。
CN201911405765.2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Pending CN110939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5765.2A CN110939458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5765.2A CN110939458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9458A true CN110939458A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3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5765.2A Pending CN110939458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94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971A (zh) * 2021-11-01 2022-02-11 浙江科技学院 防止地下结构液化上浮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971A (zh) * 2021-11-01 2022-02-11 浙江科技学院 防止地下结构液化上浮的装置及方法
CN114032971B (zh) * 2021-11-01 2022-11-25 浙江科技学院 防止地下结构液化上浮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9956B (zh) 基于监测混凝土是否连续来判别桩基质量的方法及监测仪
CN102607518B (zh) 基于液力测量的水平多点沉降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CN102878975A (zh) 一种隧道收敛变形监测方法
CN102288157A (zh) 一种地基深层沉降监测方法
CN104389325A (zh) 基坑围护墙全自动测斜系统及测斜方法
CN103115245B (zh) 基于压磁效应的管道检测装置
CN102759564A (zh) 一种可变径管外磁记忆检测装置
CN109470198A (zh) 一种深部软岩巷道变形量的监测方法
CN110939458A (zh)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及注气方法
CN208183800U (zh) 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差异沉降修正系统
CN110130907A (zh) 一种用于衡量推进系统偏载的方法
CN104391088B (zh) 一种系统锚杆支护巷道的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11623436U (zh) 一种防止液化导致隧道管片上浮的注气系统
CN211737214U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沉降监测报警系统
CN105923016A (zh) 一种轨道传感器安装结构及用途
CN207456417U (zh) 一种位移监测装置及位移监测系统
CN206529812U (zh) 一种直埋式测试系统
CN111102011A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沉降监测报警系统及监测报警方法
CN106840063A (zh) 基于位移传感器的水下混凝土工程伸缩缝在线监测装置
Saurer et al. Grid space optimization of jet grouting columns
CN208476230U (zh) 一种土质滑坡的浅层形变监测装置
CN107894461B (zh) 用于下埋式混凝土构件缺陷检测的非开挖装置及方法
CN203350002U (zh) 一种磷石膏渣堆场坝体防渗漏检测系统
CN104596475A (zh) 地层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918287A (zh) 一种隧道蠕变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