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2897B -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32897B
CN110932897B CN201911180956.3A CN201911180956A CN110932897B CN 110932897 B CN110932897 B CN 110932897B CN 201911180956 A CN201911180956 A CN 201911180956A CN 110932897 B CN110932897 B CN 110932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unit
data
network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09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32897A (zh
Inventor
柳淞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09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3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32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32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和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交互;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处理业务数据并生成第二运维指令;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并接收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反馈的第一运维指令;设备侧用户根据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本发明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通过设置上述系统,实现了在各种网络环境条件下对设备的运维,并且通过网络切换和运维指令的选择,使得对于各种运维高要求的领域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维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已经成为了信息服务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减少网络故障对业务服务的影响,各企业的IT运维部门也在不断摸索最佳运维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企业特色的运维经验、问题分析方式和运维产品,通过网络协议采集监控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抓取的关键性能数据根据预置策略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告警故障信息,达到故障定位、运行状态实时展现的运维需求。
现有市面上的运维管理系统产品种类很多,主要应用在同一个地点办公的企业内部,缺点有:①对于办公地点分散的环境,不能进行统一性能分析和资源管理分配;②主要应用在单一连通网络情况,对跨网、跨域环境运维监测应对不力;③使用人员要求具备运维、网络、服务器等知识,上手难度大;④业务分散部署环境下,通信需要经过多个网络或设备,发生故障时无法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点,难以确定责任与运维主体。所以以往的运维管理系统在跨网、分散、异构的网络环境下应用程度差。尤其是在跨网跨域环境下,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运维指令信息无法到达运维人员手中,容易造成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影响使用体验和数据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跨网跨域环境下,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运维指令信息无法到达运维人员手中,容易造成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影响使用体验和数据安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包括设置于远程的监控中心和设置于需要运维设备处的用户子网;所述监控中心中设置有运维管理系统单元;所述用户子网中设置有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和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交互;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包括:第一用户交互单元:用于管理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的交互;第一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运维数据管理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交互;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包括:第二用户交互单元:用于设备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的交互;第二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运维通道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交互;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业务数据时,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和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处理所述业务数据并生成第二运维指令,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运维指令通过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展示给设备侧用户;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发送至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并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反馈的第一运维指令;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通过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发送至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展示给设备侧用户;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本发明应用时,当网络正常运行状态下,设备侧用户是可以准确的接收到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的,其中第一运维指令是由监控中心下达的,而第二运维指令是由用户子网中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下达的,这两者中第一运维指令是最全面的,而第二运维指令则是缺少全局统筹的,此时设备侧用户以第一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当固定网发生故障时,由于本发明中采用固定网和短信数据网两种通信方式,所以可以选择切换到短信数据网进行数据通信,但是由于短信数据网自身流量有限可能存在丢包等情况,此时的第一运维指令可能存在偏差,所以设备侧用户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当固定网和短信数据网同时发生故障时,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重大灾害的情况下,两个网络同时中断,而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对设备进行继续运维,此时设备侧用户是无法接收到第一运维指令的,所以设备侧用户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系统,实现了在各种网络环境条件下对设备的运维,并且通过网络切换和运维指令的选择,使得对于各种运维高要求的领域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中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监控中心包括上级监控中心和下级监控中心;所述下级监控中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生成第三运维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用户子网;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第二运维指令和第三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本发明应用时,发明人发现设备运维本身是受到其他设备影响的,所以在一个区域内将多个监控中心分为了上级监控中心和下级监控中心,上级监控中心对所有下级监控中心的数据进行汇总后生成第三运维指令,此时用户可以以第三运维指令为主进行运维,而当上级监控中心出现故障时,则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进行运维,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子网包括服务器区和用户区;所述服务器区和用户区均设置有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服务器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服务器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所述用户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用户终端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拓扑业务处理、故障业务处理和性能数据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被管要素信息处理和运维信息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包括资产数据、运行数据和策略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对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的使用进行自适应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短信数据网;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恢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固定网。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通过设置上述系统,实现了在各种网络环境条件下对设备的运维,并且通过网络切换和运维指令的选择,使得对于各种运维高要求的领域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运维管理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体系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体系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维管理平台独立部署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运维管理平台分级部署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包括设置于远程的监控中心和设置于需要运维设备处的用户子网;所述监控中心中设置有运维管理系统单元;所述用户子网中设置有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和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交互;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包括:第一用户交互单元:用于管理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的交互;第一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运维数据管理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交互;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包括:第二用户交互单元:用于设备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的交互;第二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运维通道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交互;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业务数据时,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和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处理所述业务数据并生成第二运维指令,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运维指令通过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展示给设备侧用户;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发送至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并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反馈的第一运维指令;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通过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发送至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展示给设备侧用户;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本实施例实施时,当网络正常运行状态下,设备侧用户是可以准确的接收到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的,其中第一运维指令是由监控中心下达的,而第二运维指令是由用户子网中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下达的,这两者中第一运维指令是最全面的,而第二运维指令则是缺少全局统筹的,此时设备侧用户以第一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当固定网发生故障时,由于本发明中采用固定网和短信数据网两种通信方式,所以可以选择切换到短信数据网进行数据通信,但是由于短信数据网自身流量有限可能存在丢包等情况,此时的第一运维指令可能存在偏差,所以设备侧用户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当固定网和短信数据网同时发生故障时,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重大灾害的情况下,两个网络同时中断,而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对设备进行继续运维,此时设备侧用户是无法接收到第一运维指令的,所以设备侧用户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完成运维。本发明通过设置上述系统,实现了在各种网络环境条件下对设备的运维,并且通过网络切换和运维指令的选择,使得对于各种运维高要求的领域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监控中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监控中心包括上级监控中心和下级监控中心;所述下级监控中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生成第三运维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用户子网;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第二运维指令和第三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本实施例实施时,发明人发现设备运维本身是受到其他设备影响的,所以在一个区域内将多个监控中心分为了上级监控中心和下级监控中心,上级监控中心对所有下级监控中心的数据进行汇总后生成第三运维指令,此时用户可以以第三运维指令为主进行运维,而当上级监控中心出现故障时,则以第二运维指令为主进行运维,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用户子网包括服务器区和用户区;所述服务器区和用户区均设置有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服务器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服务器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所述用户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用户终端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拓扑业务处理、故障业务处理和性能数据处理。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被管要素信息处理和运维信息处理。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包括资产数据、运行数据和策略数据。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对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的使用进行自适应切换。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短信数据网;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恢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固定网。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主要用于实现对网络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展现和管控服务。系统通过借鉴电信管理技术规范和模型框架,结合后勤虚拟专网网络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现状,采用模块化的体系架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运行态势监视、故障告警管理、故障诊断处置、运行性能管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若干个功能组成;采用了分层分模块的体系结构,包含运维数据管理层、业务处理层、用户交互层等多层逻辑结构。各层相对独立,采用松耦合的架构,通过数据交互服务和消息交互服务进行管理信息的交互,系统采用B/S开发模式,后台编程语言采用Java,基于SSH三层开源框架,应用微服务架构模式解耦业务逻辑各个功能模块的依赖性,采用Mybatis作为持久层,前端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进行开发,结合Bootstrap、Echart3等语言和框架,应用JSON等数据描述技术,数据库采用MySQL与OpenTSDB协同使用。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主要用于采集各个网络中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与告警情况,提供本地化运维管理,自身工作状态监控,并上报运维数据,主要包含运维资源管理、运维数据处理、故障告警辅助处置功能,软件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采用多种设备管理信息采集技术对各级用户业务子网中的主要设备进行信息采集,由通道层、数据采集层、业务处理层和用户交互层构成,软件后台编程语言采用Java和C,前端采用HTML5和SpringMVC进行开发,采用MySQL数据库。
运维管理平台采用分级分布式管理模式,可独立管理或按需进行多级管理方式,独立管理即在一个地点同时部署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与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管理系统直接管理下属代理软件;多级管理则在不同地点分别部署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与运维管理代理单元,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下级管理系统负责上报本级运维信息数据给上级管理系统,并接收上级管理系统的下发指令,上下级关系配置需要经过多次握手注册审批,以保证安全。
本实施例在设计上综合考虑了网络环境、实际应用、业务拓展、运维成本等因素,且便于操作,能快速搭建,易于扩展部署。该平台将实现多地统一运维管理,方便资源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故障快速定位排查,平台长期运行可有效积累网络运行维护历史数据,帮助运维人员了解掌握网络运行趋势,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对系统中的潜在的运行隐患及时预警,将故障和损失控制在萌芽状态,有效降低运维工作对运维人员数量和水平的依赖,有利于提升运维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远程的监控中心和设置于需要运维设备处的用户子网;所述监控中心中设置有运维管理系统单元;所述用户子网中设置有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和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交互;
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包括:
第一用户交互单元:用于管理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的交互;
第一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运维数据管理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交互;
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包括:
第二用户交互单元:用于设备侧用户与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的交互;
第二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
运维通道单元:用于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与所述运维管理系统单元交互;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业务数据时,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和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处理所述业务数据并生成第二运维指令,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第二运维指令通过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展示给设备侧用户;
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发送至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所述运维数据管理单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业务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并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交互单元反馈的第一运维指令;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通过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发送至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用户交互单元将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展示给设备侧用户;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和第二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监控中心包括上级监控中心和下级监控中心;所述下级监控中心将所述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所述上级监控中心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生成第三运维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用户子网;所述设备侧用户根据所述第一运维指令、第二运维指令和第三运维指令对需要运维设备进行运维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子网包括服务器区和用户区;所述服务器区和用户区均设置有所述运维管理代理单元;所述服务器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服务器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所述用户区的运维管理代理单元用于提供用户终端的数据采集和运维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拓扑业务处理、故障业务处理和性能数据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被管要素信息处理和运维信息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需要运维设备处的业务数据包括资产数据、运行数据和策略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对固定网和/或短信数据网的使用进行自适应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短信数据网;所述运维通道单元在所述固定网恢复通畅时,将通信网络切换为固定网。
CN201911180956.3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Active CN110932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956.3A CN110932897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956.3A CN110932897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2897A CN110932897A (zh) 2020-03-27
CN110932897B true CN110932897B (zh) 2021-03-30

Family

ID=69852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0956.3A Active CN110932897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3289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433A (zh) * 2018-09-14 2019-01-0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集中运维的分级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0113188A (zh) * 2019-04-22 2019-08-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跨子域通信运维方法、总运维服务器和介质
CN110430207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多点远程跨网交互协同认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3432A (zh) * 2014-02-20 2014-10-22 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级分域的运维业务数据访问控制与实现
CN105119750B (zh) * 2015-09-08 2019-04-19 南京联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分布式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平台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433A (zh) * 2018-09-14 2019-01-0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集中运维的分级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0113188A (zh) * 2019-04-22 2019-08-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跨子域通信运维方法、总运维服务器和介质
CN110430207A (zh) * 2019-08-13 2019-11-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多点远程跨网交互协同认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32897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5262B1 (en) Distributed faul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US6115743A (en) Interface system for 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de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797464B (zh) 电网中的故障隔离和服务恢复
CN102752142B (zh) 一种基于多维建模的信息系统的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3178991A (zh) 一种多网络关系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8450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网全景监测运维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113596A (zh) 一种私有云的云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023028B (zh) 一种基于实体间依赖关系图的电网故障快速定位方法
CN107020635B (zh) 在多机器人上运行多主节点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方法
CN106790436A (zh) 一种基于云架构的交通系统监控方法和控制中心云服务器
CN102624554A (zh) 一种结合了设备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综合网络管理方法
CN108282540A (zh) 一种地铁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385334B (zh) 呼叫中心系统及其异常检测及自恢复方法
US6161136A (en) High performance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structuring same
CN106161090A (zh) 一种分区集群系统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8011769A (zh) 一种可视化运维系统的实现方法
JP5647561B2 (ja) 電力系統の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CN104238496B (zh) 用于随着时间测量和报告冗余无线连接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10932897B (zh) 一种跨网环境下的分级统一运维管理平台
US75433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n efficient use of broadband network resources
Pinzón et al. Real-time health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SCADA infrastructure of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control centers
CN104967529A (zh) 基于电力二次系统智能监管技术的业务展示布局方法
CN109067602A (zh) 基于通信监测的电力配用电业务故障诊断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57283B (zh) 配电通信网管控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5554A (zh) 多级数据中心主备切换的控制方法及云调度指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