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更加节能高效的空调室内机。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第一导风口,用于向空调室内机导入气流或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
第二导风口,配置成当外部空气由第一导风口导入空调室内机时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导出,当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喷出时向空调室内机内导入气流,第二导风口低于第一导风口;
送风装置,包括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或第二导风口导出。
进一步地,轴流风机正转时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导出,反转时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二导风口导出。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气流横向喷出第一导风口,和/或
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气流竖直向下喷出第二导风口。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为吊顶机。
进一步地,吊顶机包括底壁以及沿底壁的外边缘朝上竖直延伸的侧壁,第一导风口围绕设置于侧壁,第二导风口设置于底壁。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导风结构,第一导风结构用于对由第一导风口中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且用于改变第一导风口的开口大小;
第二导风口处设置有第二导风结构,第二导风结构用于对由第二导风口中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且用于改变第二导风口的开口大小。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结构配置成当轴流风机反转时使第一导风口最大;
第二导风结构配置成当轴流风机正转时使第二导风口最大。
进一步地,还包括:
换热部件,换热部件呈圆环状,轴流风机产生的气流沿平行于换热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穿过换热部件。
进一步地,底壁上设置有照明灯,用于对室内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导风口处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
本发明中的空调室内机,设置了竖直高度较高的第一导风口以及竖直高度较低的第二导风口,并让送风装置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向不同的导风口进行送风。例如在空调的制冷模式时,让竖直高度较高的第一导风口向外导出冷风,竖直高度较低的第二导风口往空调室内机中导入环境空气,由于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导出第一导风口时下沉,不易回流到第二导风口内。在空调制热模式时,让竖直高度较低的第二导风口向外导出热风,竖直高度较高的第一导风口往空调室内机中导入环境气流,虽然由第二导风口中导出的热风具有向上的浮力,但由于第二导风口的竖直高度低于第一导风口,故第二导风口中导出的热风不易回流到第一导风口中,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更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
空调室内机可以为空调柜机、空调挂机或空调吊顶机100,其包括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均用于向空调室内机导入或导出气流。当第一导风口111向空调室内机内导入环境气流(指空调室内机外的气流)时,导入到空调室内机内的环境气流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150换热后由第二导风口121导出到空调室内机外;当第二导风口121向空调室内机内导入环境气流时,导入到空调室内机内的环境气流经空调室内机的换热部件150换热后由第一导风口111导出到空调室内机外。换句话说,当第一导风口111为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时,第二导风口121则为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当第一导风口111为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时,第二导风口121则为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特别地,第二导风口121的竖直高度低于第一导风口111的竖直高度。
空调室内机中还具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以及第二工作状态,且送风装置配置成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111导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气流由第二导风口121导出。即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是进风口还是出风口由送风装置的工作状态决定。当送风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进风口;当送风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导风口111为进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
具体地,为了使空调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可以使空调制冷模式时,送风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空调为制热模式时,送风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这样,当空调制冷时由竖直高度更高的第一导风口111导出冷风,由于环境中的热空气易悬浮于竖直高度较高的部位,故让冷风吹向高处可以使冷风更容易与环境中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让冷风的热交换更加充分,制冷效果更好。当空调为制热时,由竖直高度更低的第二导风口121导出热风,由于环境中的冷空气易沉入竖直高度较低的部位,故让热风向较低的地方吹可以使热风更容易与环境中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让热风的热交换更加充分,制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还可以使空调为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送风装置均为第一工作状态或均为第二工作状态,当均为第一工作状态时,冷风和热风均由竖直高度较低的部位喷出,热风以及冷风可以更快地吹向用户,实现用户自身快速取暖或快速降温;当均为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以避免用户直吹,防止用户过热或感冒。送风装置具体的工作状态以用户的实际需求决定。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将送风装置的工作状态与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进行对应设置。即当用户将空调的工作模式选为节能模式,空调制冷时送风装置默认为第一工作状态,空调制热时送风装置默认为第二工作状态,使空调吹出的换热气流的换热效率更高,更加节能。当用户将空调的工作模式选为舒适模式,空调制冷以及制热时送风装置均默认为第一工作状态,避免换热气流直吹用户。
一种实施例中,为了使由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喷出的气流互不影响,可以使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横向喷出第一导风口111。具体地,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可以水平喷出也可以斜向上或斜向下一定角度喷出,这样,当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时,第一导风口111中喷出的换热气流不易回流到第二导风口121中形成短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当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时,还可以使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气流竖直向下喷出第二导风口121,从而使得第二导风口121中喷出的气流不易回流到第一导风口111。
为了使空调室内机能够方便横向喷出气流,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可以为吊顶机100。吊顶机100可以设置于室内的天花板处,其横向四周具有空阔的空间,第一导风口111中喷出的气流不易吹向室内的墙壁,从而使第一导风口111中喷出的气流能够有更远的扬程。
具体地,吊顶机100包括底壁120以及沿底壁120的外边缘朝上竖直延伸的侧壁110,侧壁110的上端边缘连接有与底壁120相对的顶壁,顶壁可以与室内的吊顶的下表面平齐设置,使得顶壁嵌入吊顶之中。第一导风口111围绕设置于侧壁110,使得由第一导风口111中喷出的气流能够朝吊顶机100的四周发散。具体地,第一导风口111可以为侧壁110上的一个开口,也可以为侧壁110上的多个开口,当侧壁110上具有多个开口时,可以使第一导风口111的多个开口等间隔布置。第二导风口121设置于底壁120,具体可以设置于底壁120的中心位置,以使得由第二导风口121可以竖直向下喷射气流。
当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的吊顶机100时,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底壁120上设置照明灯123,照明灯123用于对吊顶机100外进行照明,这样,空调吊顶机100可以作为吊灯使用,解决了室内空调吊顶机100以及照明灯123容易产生位置干涉的问题,节约了吊顶的空间,节省了成本。同时,由于吊顶机100的侧壁110上设置有第二导风口121,使得吊顶机100的底壁120上的开口面积可以减小,底壁120上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布置照明灯123,可以减小吊顶机100的整体体积。
为了使第一导风口111可以朝水平面内的任意角度向外喷射气流,可以使底壁120以及顶壁均呈圆形,侧壁110呈圆环形,布置于侧壁110上的多个开口呈圆形阵列布置。特别地,当吊顶机100为圆柱体时,可以在顶壁上连接三根支柱来定位,相对于呈长方体的吊顶机100利用四根支柱进行定位的结构而言,三根支柱定位的方式可以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防止对吊顶机100过定位。
第一导风口111处设置有第一导风结构112,第一导风结构112用于对由第一导风口111中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且用于改变第一导风口111的开口大小。为了使得吊顶机100便于维修,在一种实施例中,吊顶机100的第一导风结构112的第一端与吊顶机100的侧壁110铰接,其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侧壁110卡接。如图3所示,当需要维修时,将第一导风结构112的卡接端打开,并使第一导风结构112绕其铰接端转动,即可打开第一导风结构112,方便对吊顶机100的内部进行清理和维修检查。由于第一导风结构112横向开启,故打开第一导风结构112时,不会有灰尘落到操作工人身上,使其维修过程更加便捷。具体地,第一导风结构112可以呈百叶状,其具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风条1121,多个第一导风条1121通过绕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一导风口111的大小。并且,当第一导风条1121转动时,其还可以对第一导风口111中导出的气流进行导向。特别地,当第一导风口111具有多个开口时,可以对应设置与开口数量相同的第一导风结构112,每个第一导风结构112对应一个开口进行安装布置。
第二导风口121处设置有第二导风结构122,第二导风结构122用于对由第二导风口121中喷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且用于改变第二导风口121的开口大小。具体地,第二导风结构122亦可以呈百叶状,其具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导风条,多个第二导风条通过绕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二导风口121的大小。并且,当第二导风条转动时,其还可以对第二导风口121中导出的气流进行导向。
上述的第一导风条1121以及第二导风条可以由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驱动装置具体可以是步进电机,用户通过调节出风参数从而使步进电机控制第一导风条1121或第二导风条转动到与该出风参数所适配的位置。
当送风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时,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进风口,为了使吊顶机100的进风量不受第二导风结构122的影响,此时,第二导风结构122的第二导风条可以转动到使第二导风口121最大的位置,使得第二导风口121的进风量达到最大,步进电机则根据所需要的出风口大小来驱动第一导风条1121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当送风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时,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第一导风口111为进风口,为了使吊顶机100的进风量不受第一导风结构112的影响,此时,第一导风结构112的第一导风条1121可以转动到使第一导风口111最大的位置,使得第一导风口111的进风量达到最大,步进电机则根据所需要的出风口大小来驱动第二导风条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在吊顶机100的顶壁以及底壁120之间设置支撑部件170,具体地,支撑部件17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吊顶机100的顶壁连接于支撑部件170的上端,底壁120连接与支撑部件170的下端,支撑部件用于限制顶壁以及底壁120之间的间距。同时,支撑部件170之间限定出第一导风口111,且每两个支撑部件170之间还设置有上述的第一导风结构112,第一导风结构1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部件170铰接,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支撑部件170卡接。支撑部件170还可以用于连接用于吊起吊顶机的支柱,使得吊顶机整体的重力由支柱传导到支撑部件170上,具体地,支撑部件170可以选用强度刚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以防止其受力变形。
由于现有的四面嵌入式的吊顶机多是应用于商场、办公楼宇等商用场合,家用空调室内机多是柜机挂机风管机等机型,本实施例中的吊顶机100的三个支撑部件170的结构设计能够同时替代现有的家用空调内机各种形态产品(或者商用四面嵌入机),采用此种放置于密闭空间的吊顶方式,实现了节能高效舒适的调节室内空气的目的。
为了实现改变吊顶机100内的送风方向的目的,一种具体地实施例中,送风装置可以包括两个风机,两个风机一一对应向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外吹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开启向第一导风口111外吹风的风机,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开启向第二导风口121外吹风的风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轴流风机140,轴流风机140正转时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所述第一导风口111导出,反转时将所述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二导风口121导出(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没有限定轴流风机140的正转以及反转的具体转动方向,“正转”以及“反转”仅表示轴流风机140的两个彼此相反的转动方向)。当仅设置一个轴流风机140时,还可以通过机械结构翻转轴流风机140的朝向位置使得轴流风机140在不同朝向上开启后产生的气流方向产生变化。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在轴流风机140的电机转轴上连接两个转动叶片,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电机带动其中一个叶片转动使得气流被导向第一导风口111,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电机带动另一个叶片使得气流被导向第二导风口112。
当送风装置具有两个风机时,优选地,两个风机分别为轴流风机140以及离心风机130。且离心风机130用于将吊顶机100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111喷出,轴流风机140用于将吊顶机100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二导风口121喷出。轴流风机140可以更好的实现将气流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喷出的送风目的,而离心风机130可以更好的实现将气流沿周向喷出第一导风口111的送风目的。
吊顶机100还包括换热部件150,换热部件150用于与进入吊顶机100内的空气换热,当向第一导风口111外喷射气流的风机为离心风机130时,为了节省吊顶机100的内部空间,在一种实施例中,离心风机130的叶轮131中心具有开口朝下的空腔,换热部件150设置于空腔,轴流风机140设置于换热部件150下方。这样的位置布置可以较好的利用离心风机130的叶轮131内部的空间。具体地,为了便于吊顶机100内部的气流能够与换热部件150充分换热,换热部件150可以呈圆环状,且其轴线与叶轮131的轴线平行,以使得轴流风机140产生的气流沿平行于换热部件150的轴线的方向穿过换热部件150,这样可以使环境空气与换热部件150进行充分地换热。为了防止换热部件150上冷凝形成的水分下漏到轴流风机140上,可以使换热部件150的直径大于轴流风机140的叶片的直径,并让轴流风机140的叶片完全位于换热部件150中心位置。为了排除换热部件150上产生的水分,可以在换热部件150下方设置环形的接水盘160。环形的接水盘160中间具有中心孔,中心孔与第二导风口121对应设置,用于导出气流。环形接水盘160上具有绕上述中心孔延伸布置的环形凹槽,换热部件150嵌于环形凹槽中,这样,换热部件150产生的水分将下落到环形凹槽中,利用其它的排水装置将环形凹槽中储存的水分抽离即可有效防止吊顶机100中的水分外漏。特别地,当底壁120上具有照明灯123时,接水盘160还可以有效的保护底壁120上的照明灯123。
为了防止环境中的灰尘或其他异物进入吊顶机100中,可以在吊顶机100的进风口处设置滤网,由于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均可以作为吊顶机100的进风口,故可以同时在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处设置滤网。由于在吊顶机100的出风口设置滤网将使得吊顶机100的出风不够顺畅,故当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时,可以在第二导风口121处设置滤网,第一导风口111处不设置滤网;当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时,第一导风口111处设置滤网,第二导风口121处不设置滤网。
针对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如图6至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
S110:获取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
S130:根据工作模式确定空调室内机内的送风方向;
S150:控制送风装置使其朝所述送风方向送风,以使得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由第一导风口111或第二导风口121喷出。
即在空调室内机的不同工作模式下,空调室内机内的送风方向不同,上述中提到的送风方向具体指空调室内机中的换热气流为朝第一导风口111喷出还是朝第二导风口121喷出。换热气流朝第一导风口111喷出时,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进风口。换热气流朝第二导风口121喷出时,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第一导风口111为进风口。具体地,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在确定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后,控制送风装置朝确定的送风方向送风具体包括:
S131:当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送风方向为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朝第一导风口111喷出的方向。
S133:当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送风方向为将空调室内机内的换热气流朝第二导风口121喷出的方向。
即制热模式时第一导风口111为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制冷模式时,第一导风口111为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第二导风口121为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如前文所述,以上的出风方式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率更高。
为了使得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中的出风大小能够调整,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使得第一导风口111的大小和/或第二导风口121的大小可变。具体地,可以在第一导风口111处设置第一导风结构112,在第二导风口121处设置第二导风结构122,第一导风结构112以及第二导风结构122在上文已有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空调室内机的进风口越大,其进风越通畅,故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S151:当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调节第一导风机构使作为进风口的第一导风口111的开口最大;
S153:当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调节第二导风机构使作为进风口的第二导风口121的开口最大。
以上控制方法可以保持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更加通畅。
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处均设置有滤网,滤网用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或异物。与第一导风口111对应的滤网可以遮挡或打开第一导风口111,与第二导风口121对应的滤网可以遮挡或打开第二导风口121。当设置滤网后,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还包括:
S171:当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使与第一导风口111对应的滤网遮挡第一导风口111,与第二导风口121对应的滤网打开第二导风口121;
S173:当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使与第二导风口121对应的滤网遮挡第二导风口121,与第一导风口111对应的滤网打开第一导风口111。
即当第一导风口111为出风口时,可以取下第一导风口111处的滤网(即让与第一导风口111对应的滤网打开第一导风口111),以使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通畅;保留第二导风口121处的滤网(即让与第二导风口121对应的滤网遮盖第二导风口121),以对导入第二导风口121处的气流进行过滤。当第二导风口121为出风口时,可以取下第二导风口121处的滤网,以使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通畅;保留第一导风口111处的滤网,以对导入第一导风口111处的气流进行过滤。具体地,滤网可以人工取下,也可以自动取下。当为自动取下滤网时,可以使滤网连接驱动装置,在需要滤网进行过滤时,驱动装置驱动滤网转动到覆盖第一导风口111或第二导风口121的位置,当需要将滤网取下时,驱动装置驱动滤网转动到没有遮挡第一导风口111或第二导风口121的位置即可。
送风装置的具体送风方向为:
S191:空调室内机为制热模式时,送风装置向第二导风口121外送风;
S193:空调室内机为制冷模式时,送风装置向第一导风口111外送风。
送风装置可以包括两个风机,两个风机一一对应向第一导风口111以及第二导风口121外送风。送风装置也可仅包括轴流风机140,轴流风机140通过叶轮的正反转来改变送风方向。设置两个风机或仅设置一个轴流风机140的具体工作方式上文已有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当空调室内机为前文所述的吊顶机100时,可以设置离心风机130以及轴流风机140来进行送风,离心风机130用于朝第一导风口111外送风,轴流风机140用于朝第二导风口121外送风。并且,吊顶机100内的换热部件150设置于离心风机130的叶轮的内部,以使得导入到空调室内机内的环境气流可以进行充分的换热。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