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23403B -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3403B
CN110923403B CN201911119928.0A CN201911119928A CN110923403B CN 110923403 B CN110923403 B CN 110923403B CN 201911119928 A CN201911119928 A CN 201911119928A CN 110923403 B CN110923403 B CN 110923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rc
steel
inner arc
out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199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23403A (zh
Inventor
李宗强
邓深
李源源
樊雷
杨跃标
张金旺
袁勤攀
钱学海
梁龙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199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2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4Removing impurities by adding a treating agent
    • C21C7/064Dephosphorising; Desulfur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 B22D11/2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cooling cast stock or mould
    • B22D11/225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for cooling cast stock or mould for secondary cool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006Adding metallic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7/00Treating molten ferrous alloys, e.g. steel, not covered by groups C21C1/00 - C21C5/00
    • C21C7/04Removing impurities by adding a treating agent
    • C21C7/072Treatment with ga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炉钢水精炼处理、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热连轧、检验包装入库,其中,转炉钢水冶炼步骤中:入炉铁水要求S≤0.015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转炉终点控制C:0.04‑0.07wt%,P≤0.08wt%;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传统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耐候钢P中心偏析控制困难、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使钢材具备高耐候特性,钢中会添加较大含量的P元素。P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钢中P含量高,容易在连铸铸坯凝固过程,产生严重P中心偏析,易造成钢板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当偏析带中存在片状MnS夹杂,会加剧裂纹扩展,严重影响耐候钢板的使用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591781.6公开了一种无P偏析的耐候钢热轧薄带及其制造方法,耐候钢热轧薄带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包括:C:0.07~0.12%;Si:0.30~0.50%;Mn:0.4~0.55%;P:0.06~0.15%;S:≤0.02%且大于0;Cr:0.6~0.8%;Ni:0.03~0.11%;Cu:0.2~0.5%;Al:≤0.046%且大于0;B:≤0.003%且大于0,余量为铁及杂质元素。该方法的耐候钢热轧薄带无中心P偏析以及片状MnS夹杂。但该方法采用RH+LF精炼工艺,生产成本高;其铸带厚度范围1.0~3.0mm,属薄带铸轧工艺范畴,未涉及铸带厚度>3mm的具体制造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796348.4公开了一种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高过热度控制,将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30℃或者以上;强二次冷却控制,在二次冷却中,提升二冷水量20~50%;压下控制,在连铸板坯生产过程凝固末端,控制压下量在4.2~7.2mm;其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钢水的组分控制在:0.09~0.12%C,1.85~2.20%Mn以及0.1~0.2%Ti。该发明提供的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只针对高强钢和管线钢,未涉及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期刊文献(李宗强,李源源,宁子识等.SPA-H集装箱板切割分层分析与改进试验.柳钢科技.2015,(5):28-30)进行过试验研究。该研究采用“低P+较强二冷配水”工艺。由于该研究处于试验阶段,无法明确钢中S含量、连铸二冷段各区冷却水量具体参数的控制,此外为降低P中心偏析,所采用的低P工艺会降低钢材的耐候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解决现有传统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耐候钢P中心偏析控制困难、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炉钢水精炼处理、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热连轧、检验包装入库,其中,转炉钢水冶炼步骤中:入炉铁水要求S≤0.015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转炉终点控制C:0.04-0.07wt%,P≤0.08wt%。
进一步地,LF炉钢水精炼处理步骤中:造还原性顶渣,顶渣二元碱度R=4.5-7.0,钢水在LF炉进行脱氧及合金化处理,钢水进行钙处理,使用纯钙线用量≥60g/吨钢,钙处理后钢包底部软吹氩,单管氩气流量50-150NL/min,吹氩时间8-10min。
进一步地,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钢水镇静时间≥18min,采用钢包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40-1560℃,中间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使用耐候钢专用保护渣,铸坯拉速为1.3-1.45m/min,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
进一步地,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连铸二冷段分九个区对铸坯进行冷却,比水量控制范围0.87-1.06L/Kg,在连铸坯生产过程凝固末端,轻压下压下量4.0-6.0mm。
进一步地,热连轧步骤中:加热炉均热温度为1200-1250℃,保证铸坯在炉温度≥1100℃条件下保持时间≥140-160min,采用七机架热连轧机,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60℃,卷取温度570-600℃,轧制钢带厚度3.0-6.0mm。
进一步地,所述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5-0.10wt%;Si:0.30-0.50wt%;Mn:0.40-0.55wt%;P:0.07-0.15wt%;S:≤0.005wt%;Cr:0.3-0.5wt%;Ni:≤0.12wt%;Cu:0.2-0.5wt%;Alt:0.020-0.050wt%;Ti:≤0.03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3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0℃,铸坯拉速为1.3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2L/min、1区宽面210L/min、2区内外弧307L/min、3区内外弧347L/min、4区内外弧295L/min、5区内外弧233L/min、6区内弧145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1L/min、7区外弧126L/min、8区内弧27L/min、8区外弧48L/min、9区内弧56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0.9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2wt%,P=0.103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2℃,铸坯拉速为1.4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38L/min、1区宽面202L/min、2区内外弧304L/min、3区内外弧342L/min、4区内外弧282L/min、5区内外弧226L/min、6区内弧137L/min、6区外弧179L/min、7区内弧80L/min、7区外弧124L/min、8区内弧26L/min、8区外弧42L/min、9区内弧50L/min、9区外弧105L/min,比水量0.88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4wt%,P=0.105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4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5L/min、1区宽面207L/min、2区内外弧305L/min、3区内外弧348L/min、4区内外弧290L/min、5区内外弧232L/min、6区内弧143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2L/min、7区外弧123L/min、8区内弧29L/min、8区外弧45L/min、9区内弧58L/min、9区外弧112L/min,比水量0.94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5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3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8L/min、1区宽面219L/min、2区内外弧318L/min、3区内外弧358L/min、4区内外弧299L/min、5区内外弧241L/min、6区内弧148L/min、6区外弧188L/min、7区内弧89L/min、7区外弧130L/min、8区内弧28L/min、8区外弧46L/min、9区内弧59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1.0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入炉铁水要求S≤0.015wt%,通过LF精炼工艺深脱硫处理,并进行钢水钙处理,使部分S与Ca结合,通过钢水软吹氩去除,确保钢水出LF精炼站S≤0.005wt%,连铸采用本发明的二冷水冷却模式,通过以上工艺联合控制,使铸坯P+MnS中心偏析得到明显改善,铸坯轧制成厚度>3.0~6.0mm的钢带供用户使用,无钢板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的情况,使用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对比例的一个金相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第一个金相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第二个金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第三个金相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第四个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两个金相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炉钢水精炼处理、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热连轧、检验包装入库,其中,转炉钢水冶炼步骤中:入炉铁水要求S≤0.015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转炉终点控制C:0.04-0.07wt%,P≤0.08wt%。
进一步地,LF炉钢水精炼处理步骤中:造还原性顶渣,顶渣二元碱度R=4.5-7.0,钢水在LF炉进行脱氧及合金化处理,钢水进行钙处理,使用纯钙线用量≥60g/吨钢,钙处理后钢包底部软吹氩,单管氩气流量50-150NL/min,吹氩时间8-10min。
进一步地,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钢水镇静时间≥18min,采用钢包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40-1560℃,中间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使用耐候钢专用保护渣,铸坯拉速为1.3-1.45m/min,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
进一步地,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连铸二冷段分九个区对铸坯进行冷却,各区冷却水量控制见表1,比水量控制范围0.87-1.06L/Kg,在连铸坯生产过程凝固末端,轻压下压下量4.0-6.0mm。
表1连铸二冷段各区冷却水量控制范围表
Figure GDA0002942265970000041
Figure GDA0002942265970000051
进一步地,热连轧步骤中:加热炉均热温度为1200-1250℃,保证铸坯在炉温度≥1100℃条件下保持时间≥140-160min,采用七机架热连轧机,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60℃,卷取温度570-600℃,轧制钢带厚度在3.0-6.0mm。
进一步地,所述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5-0.10wt%;Si:0.30-0.50wt%;Mn:0.40-0.55wt%;P:0.07-0.15wt%;S:≤0.005wt%;Cr:0.3-0.5wt%;Ni:≤0.12wt%;Cu:0.2-0.5wt%;Alt:0.020-0.050wt%;Ti:≤0.03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3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0℃,铸坯拉速为1.3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2L/min、1区宽面210L/min、2区内外弧307L/min、3区内外弧347L/min、4区内外弧295L/min、5区内外弧233L/min、6区内弧145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1L/min、7区外弧126L/min、8区内弧27L/min、8区外弧48L/min、9区内弧56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0.9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2wt%,P=0.103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2℃,铸坯拉速为1.4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38L/min、1区宽面202L/min、2区内外弧304L/min、3区内外弧342L/min、4区内外弧282L/min、5区内外弧226L/min、6区内弧137L/min、6区外弧179L/min、7区内弧80L/min、7区外弧124L/min、8区内弧26L/min、8区外弧42L/min、9区内弧50L/min、9区外弧105L/min,比水量0.88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4wt%,P=0.105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4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5L/min、1区宽面207L/min、2区内外弧305L/min、3区内外弧348L/min、4区内外弧290L/min、5区内外弧232L/min、6区内弧143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2L/min、7区外弧123L/min、8区内弧29L/min、8区外弧45L/min、9区内弧58L/min、9区外弧112L/min,比水量0.94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进一步地,所述钢水S=0.005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3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8L/min、1区宽面219L/min、2区内外弧318L/min、3区内外弧358L/min、4区内外弧299L/min、5区内外弧241L/min、6区内弧148L/min、6区外弧188L/min、7区内弧89L/min、7区外弧130L/min、8区内弧28L/min、8区外弧46L/min、9区内弧59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1.0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基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钢水S=0.010wt%,P=0.105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1℃,拉速为1.3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15L/min、1区宽面152L/min、2区内外弧213L/min、3区内外弧276L/min、4区内外弧35L/min、5区内外弧216L/min、6区内弧102L/min、6区外弧152L/min、7区内弧67L/min、7区外弧100L/min、8区内弧23L/min、8区外弧37L/min、9区内弧40L/min、9区外弧75L/min,比水量0.76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轧后钢卷进行剪切及冷弯试验,出现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对剪切断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断面存在多条明显的中心偏析带(参见图1),采用德国ZEISS扫描电镜EVo18对中心偏析带进行线扫描,P偏析率2.65,P偏析严重,P偏析带有片状MnS夹杂。钢卷供用户使用,剪切出现中心分层,冷弯出现开裂,产品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2:
所述钢水S=0.003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0℃,铸坯拉速为1.3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2L/min、1区宽面210L/min、2区内外弧307L/min、3区内外弧347L/min、4区内外弧295L/min、5区内外弧233L/min、6区内弧145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1L/min、7区外弧126L/min、8区内弧27L/min、8区外弧48L/min、9区内弧56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0.9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轧后钢卷屈服强度425MPa,抗拉强度542MPa,延伸率36.7%,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轧后钢卷进行剪切及冷弯试验,无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对剪切断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未见明显中心偏析带(参见图2),采用德国ZEISS扫描电镜EVo 18对中心部位进行线扫描,P偏析率0.16很轻微,未见片状MnS夹杂。钢卷供用户使用,剪切无中心分层,冷弯无开裂,产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3:
所述钢水S=0.002wt%,P=0.103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2℃,铸坯拉速为1.4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38L/min、1区宽面202L/min、2区内外弧304L/min、3区内外弧342L/min、4区内外弧282L/min、5区内外弧226L/min、6区内弧137L/min、6区外弧179L/min、7区内弧80L/min、7区外弧124L/min、8区内弧26L/min、8区外弧42L/min、9区内弧50L/min、9区外弧105L/min,比水量0.88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轧后钢卷屈服强度417MPa,抗拉强度536MPa,延伸率38.6%,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轧后钢卷进行剪切及冷弯试验,无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对剪切断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未见明显中心偏析带(参见图3),采用德国ZEISS扫描电镜EVo 18对中心部位进行线扫描,P偏析率0.19很轻微,未见片状MnS夹杂。钢卷供用户使用,剪切无中心分层,冷弯无开裂,产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4:
所述钢水S=0.004wt%,P=0.105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4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5L/min、1区宽面207L/min、2区内外弧305L/min、3区内外弧348L/min、4区内外弧290L/min、5区内外弧232L/min、6区内弧143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2L/min、7区外弧123L/min、8区内弧29L/min、8区外弧45L/min、9区内弧58L/min、9区外弧112L/min,比水量0.94,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轧后钢卷屈服强度421MPa,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37.2%,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轧后钢卷进行剪切及冷弯试验,无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对剪切断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未见明显中心偏析带(参见图4),采用德国ZEISS扫描电镜EVo 18对中心部位进行线扫描,P偏析率0.16很轻微,未见片状MnS夹杂。钢卷供用户使用,剪切无中心分层,冷弯无开裂,产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5:
所述钢水S=0.005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3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8L/min、1区宽面219L/min、2区内外弧318L/min、3区内外弧358L/min、4区内外弧299L/min、5区内外弧241L/min、6区内弧148L/min、6区外弧188L/min、7区内弧89L/min、7区外弧130L/min、8区内弧28L/min、8区外弧46L/min、9区内弧59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1.0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轧后钢卷屈服强度429MPa,抗拉强度546MPa,延伸率36.3%,力学性能指标良好。轧后钢卷进行剪切及冷弯试验,无剪切中心分层及冷弯开裂,对剪切断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未见明显中心偏析带(参见图5),采用德国ZEISS扫描电镜EVo 18对中心部位进行线扫描,P偏析率0.15很轻微,未见片状MnS夹杂。钢卷供用户使用,剪切无中心分层,冷弯无开裂,产品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工艺步骤: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炉钢水精炼处理、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热连轧、检验包装入库,其中,转炉钢水冶炼步骤中:入炉铁水要求S≤0.015wt%,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转炉终点控制C:0.04-0.07wt%,P≤0.08wt%;
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连铸二冷段分九个区对铸坯进行冷却,一区~九区冷却水量控制:1区窄面135-150L/min,1区宽面200-220L/min,2区内外弧300-320L/min,3区内外弧340-360L/min,4区内外弧280-300L/min,5区内外弧225-245L/min,6区内弧135-150L/min,6区外弧172-190L/min,7区内弧78-90L/min,7区外弧120-135L/min,8区内弧25-30L/min,8区外弧42-50L/min,9区内弧50-60L/min,9区外弧100-115L/min,比水量控制范围0.87-1.06L/Kg,在连铸坯生产过程凝固末端,轻压下压下量4.0-6.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LF炉钢水精炼处理步骤中:造还原性顶渣,顶渣二元碱度R=4.5-7.0,钢水在LF炉进行脱氧及合金化处理,钢水进行钙处理,使用纯钙线用量≥60g/吨钢,钙处理后钢包底部软吹氩,单管氩气流量50-150NL/min,吹氩时间8-1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直弧型板坯铸机连铸步骤中:钢水镇静时间≥18min,采用钢包下渣检测控制,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40-1560℃,中间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使用耐候钢专用保护渣,铸坯拉速为1.3-1.45m/min,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连轧步骤中:加热炉均热温度为1200-1250℃,保证铸坯在炉温度≥1100℃条件下保持时间≥140-160min,采用七机架热连轧机,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60℃,卷取温度570-600℃,轧制钢带厚度3.0-6.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5-0.10wt%;Si:0.30-0.50wt%;Mn:0.40-0.55wt%;P:0.07-0.15wt%;S:≤0.005wt%;Cr:0.3-0.5wt%;Ni:≤0.12wt%;Cu:0.2-0.5wt%;Alt:0.020-0.050wt%;Ti:≤0.035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S=0.003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0℃,铸坯拉速为1.3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2L/min、1区宽面210L/min、2区内外弧307L/min、3区内外弧347L/min、4区内外弧295L/min、5区内外弧233L/min、6区内弧145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1L/min、7区外弧126L/min、8区内弧27L/min、8区外弧48L/min、9区内弧56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0.9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S=0.002wt%,P=0.103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2℃,铸坯拉速为1.45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38L/min、1区宽面202L/min、2区内外弧304L/min、3区内外弧342L/min、4区内外弧282L/min、5区内外弧226L/min、6区内弧137L/min、6区外弧179L/min、7区内弧80L/min、7区外弧124L/min、8区内弧26L/min、8区外弧42L/min、9区内弧50L/min、9区外弧105L/min,比水量0.88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S=0.004wt%,P=0.105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4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5L/min、1区宽面207L/min、2区内外弧305L/min、3区内外弧348L/min、4区内外弧290L/min、5区内外弧232L/min、6区内弧143L/min、6区外弧182L/min、7区内弧82L/min、7区外弧123L/min、8区内弧29L/min、8区外弧45L/min、9区内弧58L/min、9区外弧112L/min,比水量0.94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水S=0.005wt%,P=0.106wt%,中间包浇注温度为1553℃,铸坯拉速为1.30m/min恒拉速,过程不使用电磁搅拌,连铸二冷段冷却水量分别为:1区窄面148L/min、1区宽面219L/min、2区内外弧318L/min、3区内外弧358L/min、4区内外弧299L/min、5区内外弧241L/min、6区内弧148L/min、6区外弧188L/min、7区内弧89L/min、7区外弧130L/min、8区内弧28L/min、8区外弧46L/min、9区内弧59L/min、9区外弧115L/min,比水量1.05L/Kg,轻压下压下量4.5mm,铸坯热轧轧制钢卷厚度4.5mm。
CN201911119928.0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92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9928.0A CN110923403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19928.0A CN110923403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403A CN110923403A (zh) 2020-03-27
CN110923403B true CN110923403B (zh) 2021-04-27

Family

ID=6985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9928.0A Active CN110923403B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3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7730B (zh) * 2020-12-01 2024-02-23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无镍型铜磷系耐候钢铸坯
CN115041654B (zh) * 2022-05-27 2023-06-2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铸坯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CN117840395B (zh) * 2024-03-07 2024-05-03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低温钢的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和板材生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030A (zh) * 2007-10-12 2008-03-05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热轧窄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51737A (zh) * 2018-02-23 2018-07-06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5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的制造方法
CN108342662A (zh) * 2018-02-23 2018-07-31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5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030A (zh) * 2007-10-12 2008-03-05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热轧窄钢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51737A (zh) * 2018-02-23 2018-07-06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5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的制造方法
CN108342662A (zh) * 2018-02-23 2018-07-31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屈服强度55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3403A (zh) 2020-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3112B (zh) 高强度耐大气腐蚀冷镦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23403B (zh) 一种改善耐候钢p中心偏析的控制方法
EP3859042A1 (en) High-strength high-toughness non-quenched and tempered round ste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CN108315646B (zh) 一种连铸生产的热轧圆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07215B (zh) 一种资源节约型含硼高速钢复合轧辊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069B (zh) 一种高压气瓶用大直径无缝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18861A (zh) 一种低成本正火轧制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8338B (zh) 小规格精轧螺纹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CN112899560B (zh) 一种高强度齿轮用钢23CrMnMoS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23572A (zh) 一种富含合金化稀土元素的稀土耐候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99835A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轮毂钢的生产方法
CN103255354A (zh) 一种复合微合金化焊丝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022040A1 (zh) 一种355MPa级别海洋工程用耐低温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7084B (zh) 一种低夹杂洁净钢的生产方法
CN104630629A (zh) 一种汽车桥壳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5696A (zh) 一种低碳低合金含硼结构钢的生产方法
CN110512140A (zh) 一种工程机械轮体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6906B (zh) 耐腐蚀槽道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76972B (zh) 一种超高强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4928575A (zh) 355MPa级汽车用冷成形镀锌热轧基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13005353B (zh) 一种提高14~30mm规格Q345C钢板探伤合格率的方法
CN107737806A (zh) 一种厚规格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柱用热轧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7807A (zh) 一种低成本轻型随车吊吊臂用钢650db及其生产方法
CN108179362B (zh) 一种高碳高铬耐磨球用热轧棒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14513A (zh) 一种新型耐磨低合金钢q345c/d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