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6862A -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6862A
CN110916862A CN201911256120.7A CN201911256120A CN110916862A CN 110916862 A CN110916862 A CN 110916862A CN 201911256120 A CN201911256120 A CN 201911256120A CN 110916862 A CN110916862 A CN 110916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core
core tube
outer sheath
moving member
inner sh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61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6862B (zh
Inventor
浦文俊
严新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jian Changto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jian Changtong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jian Changtong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61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68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6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6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6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6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包括手把主体、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内鞘芯管及外鞘芯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过手把主体;第一移动件用于与内鞘芯管相连接并操控内鞘芯管相对手把主体轴向移动,第一移动件相对手把主体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第二移动件用于与外鞘芯管相连接并操控外鞘芯管相对手把主体轴向移动。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利用控制组件可控地操控内鞘芯管和外鞘芯管轴向移动,以适应锚定组件在锚定覆膜支架情况下,同步牵引覆膜支架的远端向近端移动,使得覆膜支架的覆膜的远端与血管壁贴合,以避免释放覆膜支架前后覆膜的远端产生轴向偏移,进而提高覆膜支架释放精度。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技术最早由Parodi提出并用于胸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治疗,后逐步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治疗。通过近年的研究和技术改进,其已经成为各型TBAD,包括急性期、慢性期、稳定型和非稳定型的首选的治疗方法,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技术是通过覆膜支架封闭原发内膜破口,并扩张真腔、压缩假腔、促进假腔血栓化、防止夹层破裂,达到主动脉重构、改善远端分支血管供血的目的。现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技术逐渐开始用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夹层的治疗。
但是当锚定区比较小时,例如支架近端锚定在主动脉分支之间,由于主动脉弓上三分支的距离较小,现有的覆膜支架锚定精度不足,如果锚定位置向远端偏移,则覆膜支架封堵效果降低,甚至导致I型内漏。如果锚定位置向近端偏移,则易造成分支血管的部分或者全部覆盖,影响血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锚定精度的调整机构及其控制组件以及包括该调整机构的输送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组件,用于操控内鞘芯管以及活动套设于所述内鞘芯管外部的外鞘芯管轴向移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手把主体,所述手把主体具有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供所述内鞘芯管及所述外鞘芯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过所述手把主体;第一移动件,用于与所述内鞘芯管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手把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手把主体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内鞘芯管轴向限位于所述手把主体,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带动所述内鞘芯管相对所述手把主体轴向移动;第二移动件,用于与所述外鞘芯管相连接,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之间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当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外鞘芯管轴向限位于所述内鞘芯管;当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外鞘芯管相对所述内鞘芯管轴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杆部,所述内鞘芯管的近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手把主体开设有槽腔,所述槽腔开口朝向近端,所述杆部距离所述主体部较远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插接设于所述槽腔内,所述杆部与所述槽腔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定所述杆部的轴向移动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杆部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手把主体开设有沿径向贯穿至所述槽腔的贯孔,所述限位件的端部穿过所述贯孔后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端面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手把主体轴向移动,从而锁紧或解锁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手把主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连接有2个或2个以上的所述杆部,所述槽腔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杆部的数量,且所述2个或2个以上的杆部分别可动地插接于所述槽腔内;所述锁紧块具有一夹口,所述夹口的至少部分结构包覆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外,其中,所述杆部绕所述内鞘芯管间隔设置,且所述杆部的背向所述内鞘芯管的侧面相对所述内鞘芯管的轴向由近端到远端朝外侧倾斜,以在所述锁紧块沿所述杆部朝远端移动时,所述夹口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以使得所述杆部与所述槽腔靠近所述内鞘芯管的侧壁相抵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之间,当所述锁紧块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时,所述杆部与所述凸块的外表面相抵紧。
在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具有螺纹孔,所述杆部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具有径向的变形能力,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轴向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当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外鞘芯管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二移动件可控地径向挤压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并使得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所述内鞘芯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周向上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切槽,所述切槽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端面,且所述切槽由所述外鞘芯管的外表面贯穿所述外鞘芯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移动件开设有螺纹孔,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孔的侧壁呈圆台状,且所述螺纹孔内径由远端到近端渐缩,当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外鞘芯管轴向移动时,所述螺纹孔不同程度地径向挤压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以调整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被挤压处的孔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件开设有第一滑槽以及径向贯穿至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锁定孔,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一锁定孔的第一锁紧件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第一滑轨,以选择性地使得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把主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平行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手把主体和所述第一移动件设有与相应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以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配合,限制所述第一移动件滑脱所述手把主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件开设有第一导孔、第二导孔以及径向贯穿至所述第二导孔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导孔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孔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二锁定孔的第二锁紧件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第二滑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控制组件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内鞘芯管、外鞘芯管以及锚定组件;所述外鞘芯管可轴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鞘芯管外部,所述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鞘芯管和所述外鞘芯管的远端,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鞘芯管的近端和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通过操作所述控制组件解除所述锚定组件与覆膜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利用控制组件可控地操控内鞘芯管和外鞘芯管轴向移动,以适应锚定组件在锚定覆膜支架情况下,同步牵引覆膜支架的远端向近端移动,使得覆膜支架的覆膜的远端与血管壁贴合,以避免释放覆膜支架前后覆膜的远端产生轴向偏移,进而提高覆膜支架释放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中,内鞘芯管和外鞘芯管与锚定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之外的输送鞘管将覆膜支架输送至血管,并使得覆膜支架的部分结构从输送鞘管的远端释放时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覆膜支架的裸支架在锚定组件的锚定下呈锥状,覆膜的裸支架未与血管内壁接触;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中,第一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示出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中,手把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中,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中的外鞘芯管的近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图11g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1a为输送装置的内鞘芯管、外鞘芯管和输送鞘管等结构沿导丝穿刺伸入血管时状态图;图11b为朝近端回撤输送鞘管后的示意图,图11c继续朝近端回撤输送鞘管,覆膜支架更多的从输送鞘管的远端移出时状态图;图11d为朝近端牵引锚定组件以使得覆膜支架远端拱起时状态图;图11e为朝近端回撤覆膜支架以使得覆膜支架完全从输送鞘管移出时状态图;图11f为图11e示出的输送装置中,去除覆盖第二移动件的保险盖以露出第二移动件时示意图;图11g为图11f示出的输送装置中,通过第二移动件操控外鞘芯管朝近端移动以使得锚定组件释放覆膜支架时状态图;
图12为图11c示出的输送装置的输送鞘管移出覆膜支架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示出了覆膜支架的裸支架在锚定组件的锚定下呈锥状,覆膜的远端部分相对血管壁呈悬空状;
图13为图11d示出的输送装置中,朝近端牵引锚定组件以使得覆膜支架远端拱起时锚定组件及覆膜支架的远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覆膜支架拱起状态下将覆膜的远端贴合至血管壁;
图14为图11g示出的输送装置中,锚定组件释放覆膜支架远端后,锚定组件及覆膜支架的远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输送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示出的输送装置中,调整机构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示出的控制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示出的控制组件中,第一移动件与内鞘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6示出的控制组件中,第二移动件与外鞘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6示出的控制组件的一个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21为图20示出的控制组件中,操控内鞘芯管和外鞘芯管一起朝近端移动时状态示意图;
图22为图21示出的控制组件中,操控外鞘芯管相对外鞘芯管朝近端移动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远端”、“近端”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表示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表示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鞘管110、调整机构120和手柄组件130。
输送鞘管110为中空管体,且输送鞘管110的内腔能够装载植入体,如覆膜支架101(参阅图4所示)。
调整机构120的远端部与覆膜支架101可拆卸地相连,用以选择性地锚定覆膜支架101或解除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整机构120包括内鞘芯管121、外鞘芯管122、控制组件123以及锚定组件124。
外鞘芯管122套设于内鞘芯管121外部,且可相对于内鞘芯管121轴向活动。控制组件123设置于内鞘芯管121的近端和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并用于操控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同时,控制组件123还可以锁定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使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一起移动。通过操作控制组件123可以解除锚定组件124与覆膜支架101的连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锚定组件124是通过控制组件123操作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轴向移动而选择性地锚定或释放覆膜支架101的。
具体地,锚定组件12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外鞘芯管122的远端和内鞘芯管121的远端的锚定单元,从而控制组件123在操作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轴向发生相对运动时,两个锚定单元在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的带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因此,只要将锚定组件124的两个锚定单元构造成相互靠近时能够锚定覆膜支架101,并在相互远离时解除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的结构即可。
例如,结合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锚定单元可以包括锚定件1241和定位件1242。定位件1242连接于内鞘芯管121的远端,且定位件1242的周向设有定位凹槽1242a。锚定件1241连接于外鞘芯管122的远端,锚定件1241包括多个锚定爪1241a,多个锚定爪1241a沿外鞘芯管122周向设置并朝向远端延伸。
当外鞘芯管122相对内鞘芯管121朝远端轴向移动时,多个锚定爪1241a能够将覆膜支架101的部分结构限位于定位凹槽1242a,以锚定覆膜支架101。当外鞘芯管122相对内鞘芯管121朝近端轴向移动时,多个锚定爪1241a随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而离开定位件1242,以解除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
结合图4所示,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输送鞘管110内,当输送鞘管110相对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移动时,锚定组件124所锚定的覆膜支架101能够被收容于外鞘芯管122与输送鞘管110之间或者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释放。
具体地,锚定组件124在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的操控下锚定覆膜支架101端部后,覆膜支架101将被固定在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的远端,从而在输送鞘管110相对外鞘芯管122朝远端轴向移动时,能够将覆膜支架101收入输送鞘管110内腔中。相应地,在输送鞘管110相对外鞘芯管122朝近端轴向移动时,覆膜支架101将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逐渐膨胀释放。
以下借助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说明本发明之外的部分输送器释放支架时存在的问题。应当注意,为方便理解,本段描述本发明之外的部分输送器及支架的结构时均采用与本发明相同的结构及编号。在本发明之外的部分输送器释放支架时,通过调整输送鞘管110轴向移动而释放部分覆膜支架101时,由于覆膜支架101的远端在锚定组件124的锚定下呈锥形,如图4所示,覆膜支架101在锚定状态下的锥形形态,将导致覆膜101b的远端101c部分相对血管壁105a处于悬空状态而始终无法完全贴合血管壁105a,也即,锚定组件124释放对覆膜支架101的远端锚定前,覆膜101b的远端101c相对血管壁105a朝内会聚而呈悬空状态。只有在锚定组件124解除对覆膜支架101的远端锚定作用后,在裸支架101a远端的扩张情况下,才能将覆膜101b的远端101c贴合至血管壁105a。然而,这种情况下,相对于释放前,覆膜101b的远端101c随着裸支架101a的扩张径向移动而贴合至血管壁105a的同时,覆膜101b的远端101c也会产生轴向上的偏移,覆膜101b的远端101c在轴向上的偏移会影响覆膜支架101在血管105内的锚定精度,影响覆膜支架101的作用效果。对此,本发明通过设置调整机构120来解决这种释放过程中覆膜101b的远端101c产生轴向偏移的问题,以提高支架的释放位置精准度。
具体地,本申请的调整机构120的控制组件123通过操控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牵引覆膜支架101的远端朝近端移动,以使得在锚定组件124的锚定状态下覆膜支架101的覆膜101b远端能够径向展开,使得覆膜101b的远端101c完全贴附到血管壁105a(参阅图11d和图13所示),从而避免覆膜101b的远端101c相对血管壁105a悬空时容易在释放过程产生轴向上的偏移。确切地说,本申请的通过设置调整机构120尤其是设置控制组件123,实现在覆膜101b的远端101c完全贴合血管壁105a后,再解除锚定组件124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作用,以在释放覆膜支架101时,避免覆膜101b的远端101c轴向偏移,进而提高覆膜支架101在血管105内的锚定精度。
结合图2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调整机构120的控制组件123包括手把主体1231、第一移动件1232和第二移动件1233。
手把主体1231具有穿孔1231a,穿孔1231a用于供内鞘芯管121及外鞘芯管122可轴向移动地穿过手把主体1231。确切地说,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穿过该穿孔1231a,且在受到轴向力时能够相对于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以适应对锚定组件124进行操控的需要。
第一移动件1232用于与内鞘芯管121相连接,例如,内鞘芯管121的近端通过胶水或焊接的形式与第一移动件1232固定连接,内鞘芯管121的近端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第一移动件1232相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移动件1232与手把主体1231相连接,且第一移动件1232相对手把主体1231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移动件1232可以与手把主体1231锁定在一起,从而保持两者之间相对静止;相应地,在解除第一移动件1232和手把主体1231之间的锁定后,第一移动件1232和手把主体1231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以适应第一移动件1232操控内鞘芯管121轴向移动的需要。
具体地,第一移动件1232处于锁定状态时,内鞘芯管121不能相对于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第一移动件1232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带动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
第二移动件1233用于与外鞘芯管122相连接,外鞘芯管122与内鞘芯管121之间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
当处于锁定状态时,外鞘芯管122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也就是说,外鞘芯管122不能相对内鞘芯管121轴向移动。这样,便可以通过锁定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轴向相对位置,使得锚定组件124的锚定件1241和定位件1242之间的相对位置也被锁定,进而在锚定组件124处于锚定覆膜支架101状态时,通过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这种轴向锁定,可以适应地将锚定组件124保持在锚定状态。同时,当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处于锁定状态时,二者可同时移动,即可以用来调整已经部分释放的覆膜支架的位置,例如,朝向近端拉动外鞘芯管122时,内鞘芯管121也一起朝向近端移动且锚定组件124仍保持锚定状态,覆膜支架101的裸支架部分不会释放。
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移动件1233能够带动外鞘芯管122相对内鞘芯管121轴向移动,以便操控锚定组件124解除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
手柄组件130用于操控输送鞘管110轴向移动,确切地说,手柄组件130能够对输送鞘管110的近端进行操控,以使得输送鞘管110的远端相对其内部的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进而可控地收入覆膜支架101或释放覆膜支架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柄组件130包括前手柄131、扳机132、滑动手柄133和螺杆134。输送鞘管110可轴向移动地穿设于前手柄131,且输送鞘管110的近端与滑动手柄133相连,滑动手柄133可活动地设于螺杆134外周。扳机132用于锁定滑动手柄133与螺杆134,继而限制滑动手柄133带动输送鞘管110相对前手柄131快速轴向移动(对应覆膜支架的快速释放),但此时滑动手柄133可相对于螺杆134周向转动而产生慢速轴向移动(对应覆膜支架的缓慢释放)。待扳机132解锁后,滑动手柄133能够沿螺杆134轴向移动,以带动输送鞘管110相对前手柄131快速轴向移动。
前手柄131和手把主体1231分别连接于螺杆134的相对两端,也即,前手柄131与手把主体1231之间通过螺杆134固定连接,前手柄131和手把主体1231之间轴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而在控制组件123将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轴向锁定于手把主体1231时,也即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无法相对手把主体1231移动时,通过滑动手柄133操控输送鞘管110相对前手柄131轴向移动,使得输送鞘管110相对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轴向相对运动,进而使得位于外鞘芯管122的远端和内鞘芯管121的远端的锚定组件124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产生轴向相对运动,以适应性地将覆膜支架101收入输送鞘管110或者使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内释放。
具体地,在需要将锚定组件124所锚定的覆膜支架101收入输送鞘管110或从输送鞘管110内释放时,可以保持前手柄131以及手把主体1231的位置不动,通过操控滑动手柄133沿螺杆134轴向移动,从而使输送鞘管110在滑动手柄133的带动下相对前手柄131移动。由于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近端均受控于控制组件123,从而在控制组件123不操控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情况下,输送鞘管110相对前手柄131移动时,输送鞘管110相对外鞘芯管122的远端能够轴向移动,进而使得覆膜支架101能够收入输送鞘管110内或者从输送鞘管110内释放。
再次回到图5,第一移动件1232包括主体部1232a和凸设于主体部1232a远端的杆部1232b。内鞘芯管121的近端与主体部1232a的远端面相连,这样,主体部1232a相对手把主体1231移动时,将带动内鞘芯管121一起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鞘芯管121通过胶水粘接在主体部1232a上。例如,结合图6所示,主体部1232a呈圆柱状或圆台状,主体部1232a上开设有中心孔1232d,中心孔1232d的内壁与内鞘芯管121的外壁之间通过胶水粘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的锁紧件将内鞘芯管121的近端锁紧于该中心孔1232d,同样能够实现主体部1232a与内鞘芯管121之间的稳定连接。
结合图5和图8所示,手把主体1231开设有槽腔1231b,槽腔1231b的开口朝向近端,杆部1232b距离主体部1232a较远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插接设于槽腔1231b内。杆部1232b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1232c,手把主体1231上还开设有沿径向贯穿至槽腔1231b的贯孔1231c,以及穿过贯孔1231c的限位件1236。限位件1236的端部插设于限位槽1232c内,以限制杆部1232b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转动,同时限制杆部1232b轴向移动时从槽腔1231b内脱落。
槽腔1231b为盲槽,仅贯穿手把主体1231的近端端面1231d,当第一移动件1232相对手把主体1231朝远端轴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杆部1232b距离主体部1232a较远的一端与槽腔1231b靠近手把主体1231远端一侧的侧壁相抵,当第一移动件1232相对手把主体1231朝近端轴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限位件1236与限位槽1232c距离主体部1232a较远一侧的侧壁相抵,以防止杆部1232b从槽腔中1231b拉出。
限位件1236螺纹配合于贯孔1231c,且通过旋拧限位件1236能够选择性锁定或释放杆部1232b在槽腔1231b内的移动。限位件1236可以是螺栓或螺钉,在操控第一移动件1232驱使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需要将第一移动件1232置于锁定状态,也即,锁定第一移动件1232与手把主体1231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使得与主体部1232a相连接的内鞘芯管121轴向限位于手把主体1231。相应地,在限位件1236解除对杆部1232b的限位时,杆部1232b便能够在槽腔1231b内移动,以适应主体部1232a带动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1236也可以只是与限位槽1232c配合,防止主体部1232a周向转动的同时,起到限制杆部1232b在槽腔1231b内移动行程的作用,进而限制第一移动件1232带动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行程。确切地说,限位件1236在穿过贯孔1231c并插设于限位槽1232c后,杆部1232b能够相对手把主体1231移动,此时,限位件1236在限位槽1232c内移动,能够防止主体部1232a周向旋转,进而可以确保与主体部1232a相连接的内鞘芯管121仅能做轴向移动,而不会绕轴向扭转。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件可以是设置在杆部远端的弹簧和弹珠的组合,槽腔内壁远离内鞘芯管且靠近手把主体近端的内表面上设有与弹珠配合的凹槽,当杆部朝向近端移动带动弹簧和弹珠一起移动,弹珠卡入凹槽后,即限制第一移动件继续朝向近端移动。限位件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发明不做过多举例。
结合图7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把主体1231的近端端面1231d与主体部1232a之间可设有锁紧块1235,锁紧块1235可相对于主体部1232a轴向移动。锁紧块1235具有一夹口1235a,主体部1232a连接有2个或2个以上的杆部1232b,夹口1235a的至少部分结构包覆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1232b外,且夹口1235a的开口小于任何一个杆部1232b的周向尺寸。其中,杆部1232b绕内鞘芯管121间隔设置,且杆部1232b的背向内鞘芯管121的侧面相对内鞘芯管121的轴向由近端到远端朝外侧倾斜,以在锁紧块1235沿杆部1232b朝远端移动时,夹口1235a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1232b以使得杆部1232b与槽腔1231b的靠近内鞘芯管121的侧壁相抵紧,从而限制杆部1232b在槽腔1231b内移动,也即实现了将第一移动件1232轴向锁定于手把主体1231。此时,与第一移动件1232相连接的内鞘芯管121便无法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待锁紧块1235沿杆部1232b朝近端移动时,锁紧块1235的夹口1235a解除对杆部1232b的径向挤压,使得杆部1232b能够在槽腔1231b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一移动件1232处于解锁状态,此时,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能够操控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杆部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只要保证锁紧块朝向远端移动时能锁紧第一移动件即可。
杆部1232b的背向内鞘芯管121的侧面相对内鞘芯管121的轴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1°至5°,在该倾斜角度范围下,随着锁紧块1235沿杆部1232b朝远端轴向移动过程中,锁紧块1235能够径向对杆部1232b进行收紧,从而锁定杆部1232b与手把主体1231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使得第一移动件1232将内鞘芯管121轴向保持于手把主体1231。相应地,在锁紧块1235沿杆部1232b朝近端轴向移动时,锁紧块1235的夹口1235a逐渐释放对杆部1232b的径向抵压作用力,以解除杆部1232b与手把主体1231之间的轴向限位,进而适应第一移动件1232带动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需要。
进一步地,手把主体1231的近端端面1231d还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块1231e,凸块1231e位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1232b之间,当锁紧块1235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1232b时,杆部1232b与凸块1231e相抵紧。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锁紧块1235锁紧杆部1232b时,轴向延伸的凸块1231e与杆部1232b相抵紧能够有效增强与杆部1232b之间的摩擦,以加强第一移动件1232相对手把主体1231的轴向限位效果。
夹口1235a的内壁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且圆心角大于180°,以便锁紧块1235能够稳定地锁扣在第一移动件1232的杆部1232b。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口1235a为螺纹孔,即锁紧块1235的内壁设有螺纹,杆部1232b的外侧面也相应设有螺纹,以配合锁紧块1235内的螺纹,从而可以通过旋拧锁紧块1235使得锁紧块1235沿杆部1232b轴向移动,进而锁紧块1235移动至不同位置时对杆部1232b产生不同程度的径向挤压,以适应锁定第一移动件1232与手把主体1231的需要。并且,在需要解除第一移动件1232与手把主体1231之间的锁定时,可以通过反向旋转锁紧块1235而解除对杆部1232b的径向抵压,以恢复第一移动件1232相对手把主体1231的轴向移动功能,进而可以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操控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锁紧块也可以为中空圆筒结构,相应地,圆筒内壁也可以设置螺纹以与杆部配合。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杆部的背向内鞘芯管的侧面也可以不设置倾斜角度,即杆部该侧面与内鞘芯管平行,此时,可将锁紧块的内表面设置成略带角度的渐缩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锚定组件124的定位件1242连接于内鞘芯管121的远端,当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处于锁定状态时,二者可同时移动,从而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操控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时,位于内鞘芯管121的远端的锚定组件124的定位件1242也将一起移动。而输送鞘管110相对前手柄131的轴向移动是通过滑动手柄133来实现的,且前手柄131和手把主体1231之间通过螺杆134相连接,从而在利用输送鞘管110将覆膜支架101沿导丝103输送至血管105内后,可以通过滑动手柄133将输送鞘管110保持于前手柄131,以便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操控内鞘芯管121轴向移动来调整锚定组件124的定位件1242相对输送鞘管110的远端的相对位置,进而适应对锚定组件124所锚定的覆膜支架101的操控需要。
例如,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和第二移动件1233同步操控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朝近端轴向移动,也即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之间不会产生轴向移动,并同时在输送鞘管110内轴向移动。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能够将锚定组件124维持在锚定状态,并能够通过对锚定组件124的牵引而将覆膜支架101的远端往近端牵引,从而使得覆膜支架101上的覆膜101b的远端101c能够贴合于血管壁105,避免了覆膜101b的远端101c在释放时产生轴向偏移对释放精度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覆膜支架101的释放精度。当覆膜支架远端的位置调整好后,再一次将第一移动件1232和第二移动件1233锁定至手把主体1231上,保持覆膜支架远端裸支架远端的位置。
对于外鞘芯管122而言,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形式来实现可选择性地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也即,第一移动件1232处于解锁状态时,操控第一移动件1232带动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过程中,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的外鞘芯管122也将一起轴向移动。相应地,在第一移动件1232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移动件1232无法相对手把主体1231移动,内鞘芯管121将连同与之轴向限位的外鞘芯管122均轴向限位于手把主体1231。
在本实施例中,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具有径向的变形能力,第二移动件1233能够轴向移动地套设于外鞘芯管122的近端,以利用第二移动件1233在沿轴向移动过程中驱使外鞘芯管122径向变形,进而使得外鞘芯管122夹紧内鞘芯管121,达到外鞘芯管122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的效果,即使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处于锁定状态,此时,若将第一移动件1232从与手把主体1231的锁定状态解锁时,轴向移动第一移动件,则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一起轴向移动。例如,在这种结构设置下,当第二移动件1233沿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时,第二移动件1233可控地径向挤压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并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内鞘芯管121。
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二移动件1233径向挤压外鞘芯管122的近端,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收紧而夹紧位于内部的内腔鞘芯,从而实现将外鞘芯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进而在第一移动件带动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时,外鞘芯管122将随内鞘芯管121一起轴向移动。也就是说,这种结构下,可以同步操控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从而在维持锚定组件124锚定覆膜支架101的情况下,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能够牵引覆膜支架101的远端朝近端移动,以使得覆膜支架101径向膨胀将覆膜101b的远端101c贴合至血管壁105,进而防止后续锚定组件124释放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作用时,出现因覆膜101b的远端101c相对血管壁105处于悬空而导致释放前后发生轴向偏位现象。确切地说,通过这种在锚定组件124释放覆膜支架101前,将覆膜101b的远端101c精准地贴合至血管壁105的方式,再释放对覆膜支架101的锚定能够提高覆膜支架101的释放精准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外鞘芯管122的近端材料的设置,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具有径向的膨胀收缩性,也即径向变形能力。例如,外鞘芯管122的近端采用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制成,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可选自弹性不锈钢、镍钛铜合金、镍钛钴合金和镍钛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在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受到径向力挤压时,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向内收缩以夹持其内部的内鞘芯管121,从而实现外鞘芯管122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对外鞘芯管122的近端管段进行切割的形式形成能够径向变形的结构。结合图10所示,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周向上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切槽122a,切槽122a沿轴向延伸至外鞘芯管122的近端端面,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具有径向的变形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切槽122a由外鞘芯管122的外表面贯穿外鞘芯管122的内表面,由于外鞘芯管122的周向分布的切槽122a沿轴向延伸,从而利用切槽122a在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形成避空效果,以适应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向内会聚变形的需要,进而在受到径向抵压力时,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向内收紧并夹紧位于其内部的内鞘芯管121,从而到达将外鞘芯管122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的效果。
第二移动件1233开设有螺纹孔,相应地,外鞘芯管122的近端部也开设有与第二移动件上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第二移动件1233通过螺纹孔与外鞘芯管122的近端螺纹配合,螺纹孔的的侧壁呈圆台状,且螺纹孔的内径由远端到近端渐缩,从而第二移动件1233绕外鞘芯管122的轴向旋转运动时,第二移动件1233沿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当第二移动件1233沿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时,螺纹孔不同程度地径向挤压外鞘芯管122的近端,以调整外鞘芯管122的近端被挤压处的孔径,进而在外鞘芯管122。为防止误触第二移动件1233,第二移动件1233上还覆盖设有一保险盖1233a,保险盖1233a可以为方便取下的结构,如类似本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锁紧块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保险盖。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对第二移动件1233的螺纹孔以及外鞘芯管122的近端表面进行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移动件1233沿外鞘芯管122轴向朝近端移动时,第二移动件1233的螺纹孔收紧外鞘芯管122的近端,最终使得外鞘芯管122夹紧并轴向限位于内鞘芯管121。相应地,在第二移动件1233沿外鞘芯管122轴向朝远端移动时,第二移动件1233的螺纹孔组件释放对外鞘芯管122的收紧力,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孔径恢复,以外鞘芯管122和内腔芯管之间的紧固效果,也即,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彼此之间能够轴向移动,进而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相对手把主体1231的轴向移动相互独立,这种结构形式下,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移动件1232和第二移动件1233操控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相对手把主体1231轴向移动。
由于外鞘芯管122上的切槽122a轴向延伸至近端端面,从而切槽122a的设置使得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形成若干被切槽122a分隔的锁片122b。具体地,外鞘芯管122的近端在周向上间隔地设有锁片122b。相邻锁片122b之间通过切槽122a分隔,相应地,相邻的切槽122a之间形成一锁片122b。
第二移动件1233设有与锁片122b外表面螺纹配合的螺纹孔,螺纹孔的侧壁呈圆台状,当旋转第二移动件1233使得第二移动件1233相对锁片122b朝近端移动时,螺纹孔的侧壁径向挤压锁片122b。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输送装置100的输送导管等结构将覆膜支架101输入至血管105等待植入位置时,避免刮伤组织并提高操作顺畅性。结合图2和图3所示,内鞘芯管121的远端连接有tip头102,tip头102为软质材质,且远端呈锥形,以便引导输送系统输送覆膜支架101至带覆膜支架101位置。锚定组件124的定位件1242可以与tip头102连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1242连接于tip头102近端,定位件1242上的定位凹槽1242a可以是定位件1242与tip头102近端的端面围合构成。
再次参阅图1所示,调整机构120上还连接有止血阀140。具体地,结合图5、图7和图8所示,手把主体1231上设有与穿孔1231a相连通的管柱1231f,止血阀140连接于该管柱1231f,从而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穿过该穿孔1231a时,止血阀140能够在管柱1231f与穿孔1231a连通的位置处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下面以输送装置100输送覆膜支架101为例对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内释放的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4所示,覆膜支架101包括裸支架101a和覆膜段101b,覆膜段101b与裸支架近端相连。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覆膜段101b还可以包括多个起支撑作用的波圈。结合图11a所示,在输送装置100释放覆膜支架101之前,裸支架101a处于压缩状态,并连同覆膜段101b收容在输送鞘管110内。然后在导丝103的引导下,覆膜支架101被输送至预期位置,例如,覆膜支架101在输送鞘管110的输送下处于血管105内。
结合图11b所示,在需要将覆膜支架101移出输送鞘管110时,保持前手柄131不动,转动滑动手柄133,使得滑动手柄133带动输送鞘管110向近端移动,也即,朝近端回撤输送鞘管110,由于覆膜支架101的远端被锚定组件120锚定柱,并且由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1稳定于血管105内,从而通过回撤输送鞘管110,便可以将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逐渐移出。此步骤中采用缓慢释放的方式释放覆膜支架,避免释放位置产生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1b所示,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移出的过程中,刚开始,覆膜支架101只有远端部分移出输送鞘管110,近端仍然压缩于输送鞘管110内,也即,覆膜支架101未完全展开。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远端移出的部分由于没有输送鞘管110的进行压缩,覆膜101b在裸支架101a的扩张下呈现为锥状,开始有部分覆膜101b贴附在血管壁105。此时覆膜101b与血管壁105的接触面比较小,可以通过拖动前手柄131的方式对覆膜支架101在血管105内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调整覆膜支架101的释放位置。
参阅图11c,随着输送鞘管110继续朝近端移动,少量的覆膜101b开设完全贴合血管壁105(参考图12所示)。这种状态下,由于覆膜101b与血管壁105的接触面较小,覆膜支架101的锚定力较小,从而仍然可以通过移动前手柄131来调整覆膜支架101相对血管105的位置,也即,通过移动前手柄131使得覆膜支架101在血管105内移动。
结合图11c和图12所示,覆膜支架101从输送鞘管110的远端移出,且有部分覆膜101b在裸支架101a的扩张下与血管壁105贴合。由于覆膜支架101在锚定组件124的锚定下,覆膜支架101的远端被压缩聚拢,覆膜101b的远端101c部分随裸支架101a径向收紧而相对血管壁105呈悬空状。若在此状态下将覆膜支架101完全释放,则支架可能发生回缩,释放位置将会发生偏移。因此,还需要进行下述操作。
结合图11d和图13所示,通过操控控制组件123使得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处于锁定状态,但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与把手主体1231处于解锁状态,然后牵引锚定组件124朝近端移动,使得锚定组件124带动覆膜支架101的远端朝近端,由于与血管壁105贴合的覆膜101b、以及输送鞘管110对覆膜支架101在轴向上的定位效果,覆膜支架101的远端朝近端移动时,裸支架101a将径向拱起以将覆膜101b的远端101c贴合于血管壁105,这样,覆膜支架101的远端不会受到后续释放操作的影响,也即覆膜支架101的覆膜101b轴向不会再发生移动,继而有利于覆膜支架101的准确释放。
结合图11e所示,在覆膜101b的远端101c贴合于血管壁105后,再一次朝向近端移动锁紧块1235,使得第一移动件1232与手把主体1231锁定,即将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与把手主体1231锁定,使得覆膜支架远端的位置保持不动,可以再次回撤输送鞘管110,以使得覆膜支架101全部从输送鞘管110移出,此时,锚定组件124仍对覆膜支架101保持锚定状态。
结合图11f所示,可以将控制组件123上覆盖第二移动件1233的保险盖1233a移除,以便露出第二移动件1233。
结合图11g和图14所示,使内鞘芯管121和外鞘芯管122处于解锁状态,通过移动第二移动件1233,使得与第二移动件1233相连接的外鞘芯管122相对内鞘芯管121朝近端轴向移动,进而使得锚定组件124释放裸支架101a的远端,裸支架101a径向扩张抵持于血管壁105。
具体地,解除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的轴向限位,也即,使外鞘芯管122处于解锁状态,使得外鞘芯管122和内鞘芯管121能够轴向相对移动。这样,外鞘芯管122在第二移动件1233的带动下相对内鞘芯管121朝近端轴向移动时,锚定组件124的锚定爪1241a随着外鞘芯管122轴向移动而离开位于内鞘芯管121的远端的定位件1242,进而解除了对裸支架101a的锚定,以释放裸支架101a的远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朝向远端移动内鞘芯管的方式使锚定组件的锚定爪和定位件解除锚定,从而释放裸支架。
结合上述操作过程,在支覆膜支架释放过程中,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手把主体处于锁定状态时,外鞘芯管与内鞘芯管可以处于锁定状态,也可以处于解锁状态;而当外鞘芯管与内鞘芯管可以处于解锁状态,第一移动件相对于手把主体必须处于锁定状态。
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切槽122a
实施例2
结合图15至图16所示,实施例2的输送装置200中,也包括输送鞘管210、调整机构220和手柄组件230。其中,输送鞘管210和手柄组件230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类似,手柄组件230包括前手柄231、扳机232、滑动手柄233和螺杆234,该手柄组件230的作用机制可以参见实施例1的手柄组件130,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2相对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调整机构220的控制组件223的结构不同。具体表现为控制组件223的第一移动件2232和第二移动件2233相对手把主体2231的结构形式不同。
具体地,结合图17和图18所示,手把主体2231的近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2234,第一移动件2232开设有第一滑槽22321以及径向贯穿至第一滑槽22321的第一锁定孔,第一滑轨2234与第一滑槽22321滑动配合,穿过第一锁定孔的第一锁紧件2235能够锁定或解锁第一滑轨2234,以选择性地使得第一移动件2232相对于第一滑轨2234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
手把主体2231开设有第二滑槽22311,第一移动件2232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2236,第二滑轨2236与第一滑轨2234相平行,第二滑轨2236与第二滑槽22311滑动配合。使得第一移动件2232能够相对于手把主体2231轴向移动,以带动与第一移动件2232相连的内鞘芯管221移动,由于锚定组件224的定位件2242连接于内鞘芯管221的远端,从而通过第一移动件2232来操控内鞘芯管221牵引定位件2242轴向移动。
第一滑轨2234和第二滑轨2236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以第二滑轨2236为例,其上设有凹槽2236a。手把主体2231和第一移动件2232设有与相应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以手把主体2231为例,其上设有限位凸起2231b,以通过限位凸起2231b与凹槽2236a的配合,限制第一移动件2232滑脱手把主体2231。
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把主体2231近端还有设有一个穿孔2231a,穿孔2231a从近端穿出的位置、第一滑轨2234和第二滑槽22311三者位于同一平面内,切确地说,三者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且共面。穿孔2231a位于第一滑轨2234和第二滑轨2236所在位置之间。从而使得控制组件223能够做的更小巧,以利于操控。
结合图19所示,第二移动件2233上开设有第一导孔22331、第二导孔22332以及径向贯穿至第二导孔22332的第二锁定孔,第一导孔22331与第一滑轨2234滑动配合,第二导孔22332与第二滑轨2236滑动配合,穿过第二锁定孔的第二锁紧件2237能够锁定或释放第二滑轨2236。由于第二移动件2233与外鞘芯管222的近端相连接,外鞘芯管222的远端与锚定组件224的锚定件2241相连,从而在第二锁紧件2237释放第二滑轨2236时,也即解除第二移动件2233相对第二滑轨2236的轴向限位,使得第二移动件2233能够沿第二滑轨2236轴向移动,以通过外鞘芯管222带动锚定件2241轴向移动。
基于第一移动件2232能够经内鞘芯管221带动定位件2242相对手把主体2231轴向移动,以及第二移动件2233能够经外鞘芯管222带动锚定件2241相对手把主体2231轴向移动,从而通过操控第一移动件2232和第二移动件2233能够使得外鞘芯管222与内鞘芯管221之间轴向相对移动,以可控地使得锚定组件224锚定覆膜支架或者释放覆膜支架。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锁紧件2235能够将第一移动件2232轴向锁定于手把主体2231,第二锁紧件2236能够将第二移动件2233轴向锁定于第一移动件2232,也就是说,通过对第一锁紧件2235的调控能够适应内鞘芯管221相对手把主体2231的轴向限位,通过对第二锁紧件2237的调控能够适应第二移动件2233与第一移动件2232之间的轴向限位,进而实现锁定或解锁外鞘芯管222与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232的内鞘芯管221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置。
通过这种结构形式,控制组件223可以通过内鞘芯管221和外鞘芯管222操控锚定组件224锚定覆膜支架201,在锁定第一移动件2232与第二移动件2233轴向相对位置时,还可以操控内鞘芯管221和外鞘芯管222同步轴向移动,以使得锚定组件224牵引覆膜支架201的远端,使得覆膜支架201的覆膜的远端与血管壁贴合,从而避免了释放覆膜支架201前后因覆膜的远端悬空引起轴向偏移,进而有效提高覆膜支架201的释放精度。
下面仅以控制组件223可以实现的操控方式的一种对其操作原理加以说明,可以理解的,控制组件223的操控方式不限于此。
结合图20所示,在输送装置200中,内鞘芯管221和外鞘芯管222通过对远端的锚定组件224进行操控,使得锚定组件224处于锚定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第一锁紧件2235将第一移动件2232轴向锁定于手把主体2231,同时可以通过第二锁紧件2236将第二移动件2233轴向锁定于第一移动件2232。使得内鞘芯管221和外鞘芯管222均无法现对手把主体2231轴向移动,进而便于在回撤输送鞘管210以移出覆膜支架时,锚定组件224能够稳定覆膜支架的远端。
结合图21所示,通过旋拧第一锁紧件2235可以解除对第一移动件2232的轴向限位,同时,利用第二锁紧件2236对第二移动件2233的轴向锁定,使得移动第一移动件2232时,第二移动件2233将同步移动,进而使得内鞘芯管221和外鞘芯管222能够同步朝近端移动,这样便可以使锚定组件224在锚定状态下牵引覆膜支架的远端,进而将覆膜支架的覆膜的远端贴合至血管壁,以防止覆膜的远端相对血管壁处于悬空状态而导致释放前后出现轴向偏位,因而,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覆膜支架的释放精度。然后,再次旋拧第一锁紧件2235可以施加对第一移动件2232的轴向限位,即将第一移动件2232与手把主体2231锁定,避免调整好位置后的覆膜支架的远端再次发生位置变化。
结合图22所示,在需要解除锚定组件224对覆膜支架的远端锚定作用时,可以先解除第二锁紧件2236对第二移动件2233的轴向限位,继而使得第二移动件2233能够带动外鞘芯管222相对内鞘芯管221轴向移动,进而在外鞘芯管222带动其远端的锚定件2241相对内鞘芯管221移动时,位于内鞘芯管221的远端的定位件2242将与锚定件2241分离,进而覆膜支架的远端不受锚定组件224的径向约束而释放。
如图18所示,第一移动件2232的近端螺纹连接有内芯固定件2238以及第一抓握器2239。内鞘芯管221的近端穿设于第一移动件2232、第一抓握器2239和内芯固定件2238之中。通过操作内芯固定件2238相对第一移动件2232转动,以使得第一抓握器2239在内芯固定件2238的挤压下夹紧固定内鞘芯管221。通过这种结构形式将内鞘芯管221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232可以适应连接位置的调整,例如,内鞘芯管221过长时,需要将内鞘芯221的近端相对第一移动件2232朝近端方向移动以减小手把主体2231与内鞘芯管221的远端距离,此时便可以通过调整内芯固定件2238以释放对第一抓握器2239的径向挤压,使得内鞘芯管221能够相对第一移动件2232轴向移动,并在调整好连接位置后,再通过内芯固定件2238对第一抓握器2239进行挤压以将内鞘芯管221与第一移动件2232稳定相连接。
内芯固定件2238螺纹连接于第一移动件2232,从而内芯固定件2238相对第一移动件2232转动时,内芯固定件2238将轴向移动以对第一抓握器2239进行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第二移动件2233螺纹连接有外芯固定件22301以及第二抓握器22302。外鞘芯管222的近端穿设于第二移动件2233、第二抓握器22302和外芯固定件22301,通过操作外芯固定件22301相对第二移动件2233转动,以使得第二抓握器22302在外芯固定件22301的挤压下夹紧固定外鞘芯管222。与第一移动件2232与内鞘芯管22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似,第二移动件2233与外鞘芯管222之间的连接结构也能够适应外鞘芯管222相对第一移动件2232连接位置轴向调整需要,在此不作赘述。
外芯固定件22301螺纹连接于第二移动件2233,从而外芯固定件22301相对第二移动件2233转动时,外芯固定件22301将轴向移动以对第二抓握器22302进行挤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控制组件,用于操控内鞘芯管以及活动套设于所述内鞘芯管外部的外鞘芯管轴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手把主体,所述手把主体具有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供所述内鞘芯管及所述外鞘芯管可轴向移动地穿过所述手把主体;
第一移动件,用于与所述内鞘芯管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手把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相对所述手把主体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内鞘芯管轴向限位于所述手把主体,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带动所述内鞘芯管相对所述手把主体轴向移动;
第二移动件,用于与所述外鞘芯管相连接,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之间具有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当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外鞘芯管轴向限位于所述内鞘芯管;当所述外鞘芯管与所述内鞘芯管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外鞘芯管相对所述内鞘芯管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主体部和凸设于所述主体部的杆部,所述内鞘芯管的近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所述手把主体开设有槽腔,所述槽腔开口朝向近端,所述杆部距离所述主体部较远的一端可轴向移动地插接设于所述槽腔内,所述杆部与所述槽腔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限定所述杆部的轴向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手把主体开设有沿径向贯穿至所述槽腔的贯孔,所述限位件的端部穿过所述贯孔后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端面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手把主体轴向移动,从而锁紧或解锁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手把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连接有2个或2个以上的所述杆部,所述槽腔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杆部的数量,且所述2个或2个以上的杆部分别可动地插接于所述槽腔内;所述锁紧块具有一夹口,所述夹口的至少部分结构包覆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外,其中,所述杆部绕所述内鞘芯管间隔设置,且所述杆部的背向所述内鞘芯管的侧面相对所述内鞘芯管的轴向由近端到远端朝外侧倾斜,以在所述锁紧块沿所述杆部朝远端移动时,所述夹口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以使得所述杆部与所述槽腔靠近所述内鞘芯管的侧壁相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两相对而设的杆部之间,当所述锁紧块收紧位于其内的杆部时,所述杆部与所述凸块的外表面相抵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具有螺纹孔,所述杆部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具有径向的变形能力,所述第二移动件能够轴向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当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外鞘芯管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二移动件可控地径向挤压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并使得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所述内鞘芯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周向上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切槽,所述切槽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端面,且所述切槽由所述外鞘芯管的外表面贯穿所述外鞘芯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移动件开设有螺纹孔,并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孔的侧壁呈圆台状,且所述螺纹孔内径由远端到近端渐缩,当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外鞘芯管轴向移动时,所述螺纹孔不同程度地径向挤压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以调整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被挤压处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开设有第一滑槽以及径向贯穿至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锁定孔,所述手把主体的近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一锁定孔的第一锁紧件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第一滑轨,以选择性地使得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主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移动件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平行并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手把主体和所述第一移动件设有与相应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以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凹槽的配合,限制所述第一移动件滑脱所述手把主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件开设有第一导孔、第二导孔以及径向贯穿至所述第二导孔的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导孔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导孔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穿过所述第二锁定孔的第二锁紧件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第二滑轨。
13.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内鞘芯管、外鞘芯管以及锚定组件;所述外鞘芯管可轴向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鞘芯管外部,所述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鞘芯管和所述外鞘芯管的远端,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内鞘芯管的近端和所述外鞘芯管的近端,通过操作所述控制组件解除所述锚定组件与覆膜支架的可拆卸连接。
CN201911256120.7A 2019-12-10 2019-12-10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Active CN1109168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6120.7A CN110916862B (zh) 2019-12-10 2019-12-10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6120.7A CN110916862B (zh) 2019-12-10 2019-12-10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6862A true CN110916862A (zh) 2020-03-27
CN110916862B CN110916862B (zh) 2022-01-18

Family

ID=6985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6120.7A Active CN110916862B (zh) 2019-12-10 2019-12-10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68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29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控的瓣膜假体输送系统
WO202312538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鞘芯组件、鞘芯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输送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0092A2 (en) * 2003-09-25 2005-04-07 Angiomed Gmbh & Co. Medizintechnik Kg Lining for bodily lumen
CN105943213A (zh) * 2015-12-23 2016-09-21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333774A (zh) * 2015-07-14 2017-01-1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N109464212A (zh) * 2018-12-14 2019-03-15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0092A2 (en) * 2003-09-25 2005-04-07 Angiomed Gmbh & Co. Medizintechnik Kg Lining for bodily lumen
CN106333774A (zh) * 2015-07-14 2017-01-18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管腔支架输送系统
CN105943213A (zh) * 2015-12-23 2016-09-21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输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64212A (zh) * 2018-12-14 2019-03-15 东莞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覆膜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8229A1 (zh) * 2020-10-12 2022-04-21 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控的瓣膜假体输送系统
WO202312538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鞘芯组件、鞘芯组件的制作方法及输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6862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01222A1 (en) Deployment handle for an introducer
US9060895B2 (en) Rotational controlled deployment device
US7780717B2 (en) Rotary handle for controlled sequential deployment device
US9277914B2 (en) Tissue fix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CN104936533B (zh) 接骨板系统和方法
CN108371570B (zh) 一种操作稳定的介入心脏瓣膜可回收输送系统
EP1973500B1 (en) Prosthesis deployment system
US6669716B1 (en) Delivery catheter
US6203547B1 (en) Vaso-occlusion apparatus having a manipulable mechanical detachment joint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apparatus
CN110916862B (zh) 输送装置及其控制组件
US20040098079A1 (en) Thoracic aortic stent graft deployment device
US11439507B2 (en) Tether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epicardial pads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elivery for same
US20070203498A1 (en) Anchor Element For Knotless Fixing Of Tissue To A Bone
US20100292780A1 (en) Device for compressing a stent as well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stent into a medical delivery system
CN106419992B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759022A (zh) 导管系统
EP3291743B1 (en) Anchoring system for securing a suture to a pre-drilled bore
US20210161691A1 (en) Delivery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elease of stent in a stepwise manner
CN114431917A (zh) 一种止血夹
CN110811946A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210408511U (zh) 介入医疗器械推送器及介入医疗器械输送系统
CN113081423A (zh) 支架输送释放装置及支架输送释放系统
CN111803170A (zh) 介入医疗器械推送器及介入医疗器械输送系统
CN107233145B (zh) 用于假体的倒转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14376629A (zh) 封堵器及封堵器紧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518051 8th floor, Xian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22,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Zon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FETECH SCIENTIFIC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607, Xianjian technology building, No.22, Keji South 12th Road, high tech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anjian Changtong Med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