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6856A -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6856A
CN110916856A CN201910648047.1A CN201910648047A CN110916856A CN 110916856 A CN110916856 A CN 110916856A CN 201910648047 A CN201910648047 A CN 201910648047A CN 110916856 A CN110916856 A CN 110916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al implant
sleeve
limiting
stop
cann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80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6856B (zh
Inventor
戴宏颖
曾鼎翔
梁晃千
苏義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ltr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ltr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ltr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ltro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16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6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6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6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461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of spin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troducing bone substitute, for implanting bone graft implants or for compacting them in the bone cav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包括一外套管、一限位组件、一内套管以及一握持件。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套管的一端。限位组件包括一止挡件、一弹性件、一连接孔道及一组装孔道。连接孔道连通组装孔道。止挡件连接于弹性件,且止挡件至少部分突出连接孔道至组装孔道,外套管通过组装孔道与限位组件结合。内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内套管通过组装孔道与限位组件结合并容置于容置孔道内。止挡件于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握持件连接于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的止挡件可于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以解决现有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内套管经常发生滑脱的问题。

Description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物持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是决定人体活动能力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当脊椎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对患者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包括引起疼痛、麻木感、无力感,甚至是大小便失禁或困难等症状。脊椎病变发生的原因大多是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周围韧带受损或弱化导致髓核由韧带间突出,或椎体(Vertebral body)因老化、骨折等原因而塌陷或受损,两者都可能导致神经或脊髓受到压迫,使患者感到剧烈疼痛或下肢运动功能受到影响。临床上可再依据成因不同而被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脊椎滑脱症、脊椎管狭窄症或是退化性脊椎侧弯等。
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或实施椎间盘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进行椎间融合术(Intervertebral Cage Fusion),其是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植入脊椎植入物(Spinalimplant),例如椎间融合器(Spinal interbody fusion cage或Intervertebral cage)。通过脊椎植入物将椎体的间盘的高度恢复至正常或合适的高度,其后再灌入植骨(Bonegraft),例如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替代物(Bone graft substitutes)。
椎间融合术是先由施术者破坏外层纤维环并清理内层髓核形成植体的植入路径,或者直接移除整个椎间盘。其后再利用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Holder)持取脊椎植入物,并将其植入患部。
图1为现有笔型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外观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目前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外套管91及一内杆92,外套管91具有持取部911,其可以为突出圆柱或卡钳。持取部911以突出圆柱为例,如图1所示,突出圆柱可以与脊椎植入物90上的凹槽901配合,通过干涉插入或螺纹锁固,使脊椎植入物90可以固定在外套管91上。另外,持取部911以卡钳为例,卡钳可以通过机构动作来夹持脊椎植入物90,同样可以使脊椎植入物90固定在外套管91上。内杆92前端具有螺纹921,内杆92穿入外套管91后,旋转内杆92,使前端的螺纹921与脊椎植入物90相互螺锁。施术者可握持外套管91的后端以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并将脊椎植入物90置入患部后反转内杆92,使脊椎植入物90与内杆92脱离,抽出内杆92后,外套管91还可保持与脊椎植入物90之间的连结,施术者可以将植骨输送装置穿过外套管91,填充植骨材料至患部,诱导骨细胞生长达成椎间融合。
然而,图1所示的传统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为类似笔型的结构,导致施术者在操作时的术野很容易被遮蔽,尤其是实施微创手术的时候,对手术的精确度与时间影响甚大。另外,在植入后为了可以传输植骨等修复材料,笔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通常必须先把手持部位移除后才可以组合输送植骨材料的装置。后来已有器械设计厂商将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改为枪型,虽然一定程度地解决了术野遮蔽以及保留握持部位的问题,但是因为握持方式发生改变,导致施术者常常因为水平握持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或是反持(与脊椎植入物结合的一端朝上)时发生内杆92或内套管向后滑脱的情形。
因此,如何使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内套管能够稳定的容置于外套管内,避免发生内套管滑脱的情形,对于脊椎手术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通过限位组件与内套管组装,且内套管具有限位凹槽,使限位组件的止挡件可于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以解决现有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内套管经常发生滑脱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包括一外套管、一限位组件、一内套管以及一握持件。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限位组件设置于外套管的一端。限位组件包括一止挡件、一弹性件、一连接孔道及一组装孔道。连接孔道连通组装孔道。止挡件连接于弹性件,且止挡件至少部分突出连接孔道至组装孔道,外套管通过组装孔道与限位组件结合。内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内套管通过组装孔道与限位组件结合并容置于容置孔道内。止挡件于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握持件连接于限位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限位组件还包括一安装孔,其连通连接孔道,且弹性件穿过安装孔设置于连接孔道内,止挡件位于弹性件的顶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孔道相对于该安装孔的一端具有一开孔,且止挡件的最大外径大于开孔的最大内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开孔为一圆孔,且止挡件为一球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孔道与组装孔道之间具有一预定角度,预定角度小于90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外套管还包括一持取部,持取部位于外套管相对于限位组件的一端,且持取部连接一脊椎植入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前凸部相较于凹槽部较接近持取部,前凸部与连接孔道的内壁的距离小于止挡件突出该连接孔道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止挡件处于一下压状态及一释放状态,止挡件压迫弹性件时,止挡件处于下压状态,否则是处于释放状态,当内套管通过组装孔道与限位组件结合及容置于容置孔道内时,内套管会通过连接孔道,而止挡件是以下压状态让前凸部通过,止挡件在前凸部经过后,抵顶于凹槽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止挡件在前凸部经过后,止挡件在凹槽部恢复至释放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前凸部在靠近于持取部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斜角,当内套管通过连接孔道时,斜角导引止挡件进入下压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脊椎植入物具有一内螺纹,内套管还包括一外螺纹及一套管旋钮,外螺纹设置于内套管相对于限位凹槽的一端,套管旋钮邻设于限位凹槽,且用于将内套管与脊椎植入物螺锁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前凸部相较于凹槽部较接近该持取部,凹槽部的长度大于外螺纹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还包括一送料组件,其包括一容槽、一送料套管、一传动件、一送料螺杆、一第一搅拌杆及一第二搅拌杆。容槽具有一出料口。送料套管连接于出料口,并容置于内套管内。传动件设置于容槽,且至少部分位于容槽的外侧。送料螺杆连接于传动件,并容置于容槽及送料套管内。第一搅拌杆及一第二搅拌杆分别连接于传动件,且容置于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搅拌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搅拌杆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搅拌杆与送料螺杆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第二搅拌杆与送料螺杆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容槽为漏斗形,容槽的前端具有相对较小的内径,第一搅拌杆的长度足够延伸到容槽的前端,而第二搅拌杆的长度不足够延伸到容槽的前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还包括一漏斗。漏斗包括一出料管道,出料管道容置于该内套管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还包括一敲击件,其一端连接于内套管。敲击件包括一敲击部,敲击部露出于内套管的外侧。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包括外套管、限位组件、内套管以及握持件。限位组件包括止挡件、弹性件、连接孔道以及组装孔道,止挡件连接于弹性件,且止挡件至少部分突出连接孔道至组装孔道。当内套管与外套管以及限位组件连接后,内套管会压迫止挡件,产生一个会传送到弹性件的外力,使弹性件收缩并进而让止挡件位置下降,故内套管可以继续前进通过止挡件,而当内套管的限位凹槽达到对应止挡件突出连接孔道的位置时,弹性件可以释放弹力让止挡件复位。止挡件恢复原本位置后会在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增加内套管相对限位组件移动的摩擦力,减少发生内套管滑脱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笔型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于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A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区域A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A及图6B为图5A所示的止挡件与限位凹槽的动作示意图。
图7为利用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植入脊椎植入物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B为图9A所示的送料组件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送料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图9A所示的送料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1a、1b、1c、1d、9
外套管10、10a、91 持取部11、911
容置孔道12、12a 连接部13、13a
延长部14 限位组件20、20a
止挡件21、21a 弹性件22、22a
连接孔道23、23a 开孔231
安装孔24、24a 主体25、25a
组装孔道251、251a 内套管30、30a
限位凹槽31、31a 前凸部311
斜角3111 凹槽部312
后凸部313 管体32、32a
外螺纹33 套管旋钮34
通孔341 握持件40
敲击件50 敲击部51
杆体52 凸部521
送料组件60 容槽61
出料口611 盖体612
前端613 送料套管62
传动件63 连接座631
传动杆632 送料螺杆64
第一搅拌杆65 第二搅拌杆66
漏斗70 出料管道71
容槽72 脊椎植入物8、90
凹槽81、901 内螺纹82
内杆92 螺纹921
区域A 椎间盘ID
第一距离D1 第二距离D2
最大内径ID1、ID2 长度L1、L2
最大外径OD 下压状态P
释放状态R 预定角度θ1、θ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图2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于组装前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及图4所示。首先,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用于持取脊椎植入物8,本实施例以持取椎间融合器(或称为椎笼)为例。在本实施例中,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包括一外套管10、一限位组件20、一内套管30以及一握持件40。在本实施例中,所称持取包括以任何手段将脊椎植入物8固定在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上,例如通过螺锁或机构干涉,使施术者或操作者可以通过握持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来获取、移动以及置放脊椎植入物8。
其中,外套管10包括一持取部11以及一容置孔道12。外套管10通过持取部11连接并固定脊椎植入物8。本实施例的持取部11为凸部结构,脊椎植入物8具有对应的凹槽81。持取部11以机构干涉的方式卡合于凹槽81,进而使外套管10连接并固定脊椎植入物8。然而,持取部11固定脊椎植入物8的强度是有限的,主要固定脊椎植入物8的力量仍然是来自于内套管30上的外螺纹33,请参见以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持取部11也可以为手动或自动的夹具,或卡榫、扣件等任何可持取脊椎植入物8者,本发明并不限制。外套管10内部的孔道在此称为容置孔道12,用以容置内套管30或其他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例如植骨材料的送料组件。容置孔道12与外套管10以及其他器械的设置方式和关系将在后文进一步说明。较佳的,本实施例的外套管10还具有一连接部13,位于相对于持取部11的一端,连接部13连接于限位组件20。换言之,限位组件20套设于外套管10相对于持取部11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管10的一端连接于脊椎植入物8,而限位组件20套设于外套管10的另一端,且限位组件20的一端插入握持件40的容槽,并用销栓将两者固定,使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及握持件40形成整体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者也可以为加工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如图3所示。较佳的,握持件40与外套管10具有一预定角度θ1,预定角度θ1小于180度,在本实施例中预定角度θ1是110度。换言之,握持件40与外套管10呈非平行的排列,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及握持件40整体呈现一枪型的结构。施术者可以在有较好视角的情况下,一手握持握持件40,另一手自接近限位组件20的一端将内套管30置入外套管10内。
图5A为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区域A的放大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及图5A所示。限位组件20包括一止挡件21、一弹性件22及一连接孔道23。止挡件21连接于弹性件22,且止挡件21至少部分突出于连接孔道23。详细而言,限位组件20的主体25以车床加工后在一侧形成一安装孔24,安装孔24以与外套管10夹一预定角度θ2的方向向容置孔道12延伸,所形成的圆形管道为连接孔道23。弹性件22则穿过安装孔24设置于连接孔道23内,止挡件21位于弹性件22的顶端。又,限位组件20的主体25具有一组装孔道251,其与外套管10相互平行,以供主体25套设于外套管10。连接孔道23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孔24,另一端具有一开孔231,也就是,连接孔道23相对于安装孔24的一端具有开孔231。又,开孔231位于组装孔道251的内壁,因此,开孔231使连接孔道23与组装孔道251相互连通。
弹性件22穿过安装孔24后,其余部分设置于连接孔道23内,而止挡件21至少部分自开孔231突出连接孔道23,并延伸至组装孔道251。较佳的,本实施例的止挡件21的最大外径OD大于开孔231的最大内径ID1,同时也大于弹性件22的最大内径ID2。此设计使止挡件21可直接置放于弹性件22的顶端,而止挡件21无需固定于弹性件22,止挡件21也不会掉出至连接孔道23。具体而言,在组装时,以车床在限位组件20的主体25上开设安装孔24以及连接孔道23,接着将止挡件21塞入安装孔24,其后再塞入弹性件22,最后将螺丝或栓塞推入安装孔24,压迫弹性件22以及弹性件22上的止挡件21向前到至少部分突出连接孔道23至组装孔道251。
限位组件20套设于外套管10,且外套管10可通过组装孔道251与限位组件20结合。具体而言,外套管10还包括一延长部14,其连接于连接部13相对于持取部11的一端。延长部14置入限位组件20的组装孔道251,并使容置孔道12的开口位于组装孔道251的外部,而组装孔道251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3,借此使外套管10与限位组件20结合。
内套管30也可通过组装孔道251与限位组件20结合,并容置于外套管10的容置孔道12内。内套管30包括一限位凹槽31,当内套管30容置于容置孔道12内,限位凹槽31位于组装孔道251内(可先参考图6B所示),止挡件21即可于限位凹槽31处顶抵内套管30。在本实施例中,内套管30还包括一管体32,而限位凹槽31设置于管体32上。又,限位凹槽31与管体32之间具有一空隙,该空隙的宽度实质上等于或大于延长部14的厚度。管体32可自延长部14的开口置入容置孔道12,此时,延长部14可套入到管体32与限位凹槽31之间,进而导引限位凹槽31进入组装孔道251,使内套管30通过组装孔道251与限位组件20结合。如图5A所示,限位凹槽31进入组装孔道251后,靠近于连接孔道23。又,限位凹槽31套设于延长部14的外侧,使限位组件20的止挡件21可于限位凹槽31处顶抵内套管30,进而紧迫内套管30与外套管10,增加两者间的摩擦力,借此达到提高位移所需要施加的外力,也就是不易滑脱的效果。
图5B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5B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套管10a也可不具有延长部的结构,而限位组件20a的主体25a直接连接于外套管10a的连接部13a,或者两者为一体成型。限位组件20a的组装孔道251a与外套管10a的容置孔道12a相互连通,且容置孔道12a的开口位于组装孔道251a内。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凹槽31a紧贴于管体32a的外侧,也就是,限位凹槽31a与管体32a之间不具有空隙。内套管30a的管体32a可穿过组装孔道251a并容置于容置孔道12a,内套管30a通过组接于组装孔道251a完成与限位组件20a的结合。此时,限位凹槽31a位于组装孔道251a,并靠近于连接孔道23a。由于组装孔道251a连通容置孔道12a,使止挡件21a可直接在限位凹槽31a处顶抵内套管30a,以达到限位的效果。
以下以第一实施例说明限位凹槽31的详细结构,请参考图5A所示。限位凹槽31包括一前凸部311、一凹槽部312及一后凸部313,其中,凹槽部312位于前凸部311与后凸部313之间,且前凸部311靠近于持取部11。换言之,前凸部311相较于凹槽部312较接近持取部11。在本实施例中,前凸部311与连接孔道23的开孔231的距离小于止挡件21突出连接孔道23的高度,使止挡件21可顶抵于前凸部311。以图5A为例,前凸部311紧贴于组装孔道251,故前凸部311与连接孔道23的内壁的距离实质上为零,其小于止挡件21突出于连接孔道23的高度。当限位凹槽31进入组装孔道251并逐渐接近连接孔道23,突出的止挡件21即可与前凸部311接触,而前凸部311须先将止挡件21下压后,内套管30始可继续往前推进。
图6A及图6B为图5A所示的止挡件与限位凹槽的动作示意图,由于止挡件21连接于弹性件22,故止挡件21可处于一释放状态R(如图5A及图6B所示)及一下压状态P(如图6A所示)。当施术者操作内套管30往前推进时,限位凹槽31的前凸部311下压止挡件21,而止挡件21进一步压迫弹性件22。此时,止挡件21处于下压状态P,如图6A所示,否则是处于释放状态R,如图5A及图6B所示。当内套管30通过组装孔道251与限位组件20结合及管体32容置于容置孔道12内时,内套管30会通过连接孔道23,而止挡件21是以下压状态P让前凸部311通过。止挡件21于前凸部311经过后,止挡件21在凹槽部312恢复至释放状态R,并抵顶于凹槽部312,如图6B所示。简言之,止挡件21于前凸部311经过后,止挡件21复位并抵顶于凹槽部312,借此紧迫内套管30,以提供压力来增加内套管30的外壁与外套管10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两者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以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或握持时,发生内套管30滑脱的情形。
请参考图5A所示,较佳的,连接孔道23与组装孔道251之间具有一预定角度θ2,且预定角度θ2小于90度。也就是,连接孔道23倾斜地设置于限位组件20,进而使容置于连接孔道23内的弹性件22也倾斜地设置于限位组件20。由于施术者施力的方向与组装孔道251相互平行,若弹性件22垂直于组装孔道251,止挡件21的运动方向与前凸部311的运动方向(施力方向)相互垂直,施术者则需耗费较大的力气使前凸部311下压止挡件21;反之,弹性件22倾斜设置的设计,即可达到省力的效果。又,在弹性件22垂直于组装孔道251的态样中,若止挡件21与前凸部311的接触面积太大,则会发生止挡件21与前凸部311卡住,并使内套管30无法继续往前推进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还因弹性件22及连接孔道23倾斜于组装孔道251,使止挡件21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或其他多边形立方体,也就是,不限制止挡件21的构型。
较佳的,本实施例的止挡件21可以为一球体,对应的,连接孔道23的开孔231可以为一圆孔。由于球体的止挡件21与前凸部311的接触面积小(单点接触),使前凸部311可平滑地通过止挡件21。因此,若止挡件21为球体,则不限制弹性件22需倾斜于组装孔道251,也可垂直于组装孔道251。换言之,若止挡件21为球体,连接孔道23与组装孔道251之间的预定角度θ2也可以为90度,因止挡件21(球体)的球面可导引前凸部311通过止挡件21,并移动至凹槽部312。
请参考图5A所示,较佳的,前凸部311在靠近于持取部11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斜角3111,也就是,前凸部311的前端具有斜角3111。又,斜角3111位于与前凸部311相互接触的侧面。当内套管30通过连接孔道23时,斜角3111可导引止挡件21移动至限位凹槽31,即是导引止挡件21经过前凸部311移动至凹槽部312。换言之,除了通过球体的止挡件21及倾斜设置的弹性件22以外,也可通过前凸部311的斜角3111,达到导引止挡件21移动至限位凹槽31的凹槽部312的效果。当然,斜角3111也有助于降低前凸部311通过止挡件21所受的阻力。
如图3所示,施术者将内套管30置入外套管10时,内套管30的前端穿过容置孔道12,以与脊椎植入物8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以螺锁的方式连接。本实施例的内套管30还包括一外螺纹33及一套管旋钮34。外螺纹33设置于内套管30相对于限位凹槽31的一端,套管旋钮34邻设于限位凹槽31。如图4所示,外螺纹33位于管体32的前端,套管旋钮34邻设于限位凹槽31,且套管旋钮34靠近于限位凹槽31的后凸部313。限位凹槽31连同套管旋钮34一并套设于管体32的后端,且套管旋钮34连接于管体32的末端。如图3所示,施术者可手持套管旋钮34处,并将外螺纹33对准外套管10的容置孔道12,以将内套管30置入容置孔道12。内套管30前端的外螺纹33穿过容置孔道12后,可与脊椎植入物8连接。对应的,脊椎植入物8还具有一内螺纹82,内套管30的外螺纹33与脊椎植入物8的内螺纹82相互配合。施术者可旋转套管旋钮34,以将外螺纹33旋入内螺纹82,借此将内套管30与脊椎植入物8螺锁固定。
较佳的,限位凹槽31的凹槽部312的长度大于外螺纹33的长度,以确保止挡件21可顶抵于限位凹槽31的凹槽部312。具体而言,外螺纹33旋入内螺纹82的过程中,止挡件21自前凸部311往后凸部313的方向移动,故凹槽部312的长度大于外螺纹33的长度的设计,可确保外螺纹33螺锁至底时,止挡件21仍位于凹槽部312。
请搭配参考图7所示,图7为利用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植入脊椎植入物的示意图。施术者凿出在椎间盘ID的植入路径后,再将内套管30组装于外套管10,并与脊椎植入物8螺锁后完成如图2所示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接着,施术者可握持握持件40以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并将脊椎植入物8植入患者的椎间盘ID。在植入过程中,脊椎植入物8会与植入路径的内壁产生摩擦或碰撞,由于本实施例的止挡件21在凹槽部312处顶抵内套管30,进而可增加内套管30的外壁与外套管10的内壁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两者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以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或握持时,发生内套管30滑脱的情形。
又,本实施例的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及握持件40共同呈现枪型的结构。相较于现有笔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如图1所示),施术者操作本实施例的枪型设计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时,不会被握持握持件40的手阻挡视野,故施术者在操作时可具有更佳的术野。然而,枪型设计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更容易发生内套管30滑脱的情形,而本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具有限位组件20及内套管30的限位凹槽31的设计,即可避免内套管30滑脱的情形。当然,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20及内套管30的限位凹槽31的设计也可应用在笔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9中,本发明并不限制。
施术者建立的植入路径尺寸可能略小于脊椎植入物8的尺寸,故施术者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以将脊椎植入物8植入患部时,必须通过敲击的方式,推进脊椎植入物8或调整脊椎植入物8进入的角度。图8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所示。较佳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b还包括一敲击件50,装设于内套管30的后端。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b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还包括敲击件50,而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内套管30及握持件40的结构与连接关系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相同,故沿用其组件标号。而本实施例的敲击件50也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a,本发明并不限制。
本实施例的敲击件50包括一敲击部51及一杆体52,杆体52连接于敲击部51的其中一侧。在植入脊椎植入物8的过程中受阻时,施术者可将敲击件50置入内套管30,以通过敲击的方式推进脊椎植入物8。具体而言,内套管30的套管旋钮34也具有通孔341,施术者可将杆体52对准套管旋钮34的通孔341,并将杆体52容置于内套管30内,而敲击部51露出于内套管30的外侧。接着,施术者操作其他敲击器械,例如橡胶槌,并敲打敲击部51,以推动脊椎植入物8前进,或移动脊椎植入物8至默认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杆体52还具有一凸部521,其设置在靠近于敲击部51的一端。当杆体52置入内套管30时,凸部521容置于套管旋钮34的通孔341内,使敲击件50可更稳固的安装于内套管30。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部521也可具有外螺纹,而通孔341具有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使敲击件50可以螺锁的方式与内套管30相互固定,以避免敲击件50于敲击时脱落。在其他实施例中,敲击件50可包括凸部521及敲击部51,也即不具有杆体52。利用凸部521使敲击件50的一端可直接以卡合或锁合的方式连接于内套管30,而另一端的敲击部51则露出于内套管30的外侧。
施术者将脊椎植入物8置入前或后,若须填充植骨等骨修复材料,例如人工骨替代物,则可将送料组件60装设于内套管30的后端。请参考图9A及图9B所示,图9A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B为图9A所示的送料组件组装前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c还包括一送料组件60。同样的,本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c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还包括送料组件60,故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内套管30及握持件40沿用其组件标号。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送料组件60也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a,本发明并不限制。图10为图9所示的送料组件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9A、图9B及图10所示。
本实施例的送料组件60包括一容槽61、一送料套管62、一传动件63、一送料螺杆64、一第一搅拌杆65及一第二搅拌杆66。容槽61具有一出料口611,送料套管62连接于出料口611。如图10所示,送料螺杆64、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分别连接于传动件63。传动件63设置于容槽61,并使送料螺杆64、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容置于容槽61内,且传动件63至少部分位于容槽61的外侧。
具体而言,传动件63包括一连接座631及一传动杆632,传动杆632设置并固定于连接座631的其中一侧面,使传动杆632可以带动连接座631一同旋转。而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则是设置并固定于连接座631的另一侧面,使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可以随着连接座631一同旋转。送料螺杆64的尾端穿过连接座631上的开口而容置并固定于传动杆632内,使传动杆632与送料螺杆64可以达成同轴地旋转。送料螺杆64、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相互平行,且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分别设置于送料螺杆64的两侧。容槽61还包括一盖体612,传动杆632的尾端穿出盖体612,而连接座631及部分的送料螺杆64、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皆容置于容槽61内。其中,送料螺杆64还穿入送料套管62,使送料螺杆64同时容置于容槽61及送料套管62内。
将送料螺杆64对准出料口611,使送料螺杆64容置于送料套管62内,同时可以将连接座631、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置于容槽61内。接着,将人工骨替代物或其他植骨修复材料装入容槽61后,将盖体612穿过传动杆632后盖合于容槽61,组装成如图9A所示的送料组件60。最后,将送料套管62对准套管旋钮34的通孔341,并使送料套管62容置于内套管30内,且送料套管62与脊椎植入物8连通。接着,可以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转动传动件63的传动杆632,例如,传动杆632可连接于电钻等动力来源,以驱动传动件63转动。
当传动件63转动时,送料螺杆64、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也同时转动。其中,送料螺杆64上的螺纹承载粉状或颗粒状的人工骨替代物,并将其输送至脊椎植入物8内。由于传动杆632与送料螺杆64同轴设置,故位于送料螺杆64两侧的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可以同时转动,借此搅动容槽61内的人工骨替代物,以带动人工骨替代物持续地落在送料螺杆64上的螺纹上,以继续进行材料的输送,同时也可以避免人工骨替代物之间过于紧密而团块化。为利于材料向前集中进行输送,容槽61以前端收敛的形状为优选,例如本实施例的漏斗形。但前端收敛的形状使故容槽61的前端613具有相对较小的内径。为避免容槽61内的人工骨替代物堆积于容槽61的前端613而团块化,较佳的,第一搅拌杆65及第二搅拌杆66可以为不等长的设计。
图11为图9A所示的送料组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1所示。较佳的,第一搅拌杆65的长度L1大于第二搅拌杆66的长度L2,且第一搅拌杆65与送料螺杆64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第二搅拌杆66与送料螺杆64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又,第一搅拌杆65的长度L1足够延伸到容槽61的前端613,而第二搅拌杆66的长度L2不足够延伸到容槽61的前端613。换言之,第一搅拌杆65可延伸至容槽61的前端613,且靠近于出料口611,而第二搅拌杆66未延伸至容槽61的前端613,且较远离出料口611。第一搅拌杆65可搅动堆积于容槽61的前端613的人工骨替代物,避免人工骨替代物继续堆积在容槽61的前端613而团块化。第二搅拌杆66主要用于使容槽61内的人工骨替代物分散均匀,且于水平操作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c时,第二搅拌杆66的搅动使人工骨替代物可有效的落入送料螺杆64,以输送至脊椎植入物8。
另外,若须灌入体积较大的植骨,例如自体骨或异体骨时,则可组合漏斗70,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同样的,本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d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的差异仅在于,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d还包括漏斗70。因此,外套管10、限位组件20、内套管30及握持件40沿用其组件标号,且本实施例的漏斗70也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1a,本发明并不限制。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漏斗70包括一出料管道71及一容槽72,容槽72与出料管道71相互连通。施术者可将出料管道71置入内套管30的套管旋钮34,并使出料管道71容置于内套管30内。接着,将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合成骨等植骨置入容槽72内,再利用其他器械,例如推杆,将上述植骨经由出料管道71输送至内套管30内。较佳的,推杆的长度可大于内套管30的长度,以将上述植骨输送至脊椎植入物8。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包括外套管、限位组件、内套管以及握持件。限位组件包括止挡件、弹性件、连接孔道以及组装孔道,止挡件连接于弹性件,且止挡件至少部分突出连接孔道至组装孔道。当内套管与外套管以及限位组件连接后,内套管会压迫止挡件,产生一个会传送到弹性件的外力,使弹性收缩并进而让止挡件位置下降,故内套管可以继续前进通过止挡件,而当内套管的限位凹槽达到对应止挡件突出连接孔道的位置时,弹性件可以释放弹力让止挡件复位。止挡件恢复原本位置后会在限位凹槽处顶抵内套管,增加内套管相对限位组件移动的摩擦力,减少发生内套管滑脱的情形。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套管,包括一容置孔道;
一限位组件,设置于该外套管的一端,该限位组件包括一止挡件、一弹性件、一连接孔道及一组装孔道,该连接孔道连通该组装孔道,该止挡件连接于该弹性件,且该止挡件至少部分突出该连接孔道至该组装孔道,该外套管通过该组装孔道与该限位组件结合;
一内套管,包括一限位凹槽,该内套管通过该组装孔道与该限位组件结合并容置于该容置孔道内,该止挡件于该限位凹槽处顶抵该内套管;以及
一握持件,连接于该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组件还包括一安装孔,其连通该连接孔道,且该弹性件穿过该安装孔设置于该连接孔道内,该止挡件位于该弹性件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孔道相对于该安装孔的一端具有一开孔,且该止挡件的最大外径大于该开孔的最大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孔为一圆孔,且该止挡件为一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孔道与该组装孔道之间具有一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管还包括一持取部,该持取部位于该外套管相对于该限位组件的一端,且该持取部连接一脊椎植入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该前凸部相较于该凹槽部较接近该持取部,该前凸部与该连接孔道的内壁的距离小于该止挡件突出该连接孔道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处于一下压状态及一释放状态,该止挡件压迫该弹性件时,该止挡件处于该下压状态,否则是处于该释放状态,当该内套管通过该组装孔道与该限位组件结合及容置于该容置孔道内时,该内套管会通过该连接孔道,而该止挡件是以该下压状态让该前凸部通过,该止挡件在该前凸部经过后,抵顶于该凹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挡件在该前凸部经过后,该止挡件在该凹槽部恢复至该释放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凸部在靠近于该持取部的一侧具有至少一斜角,当该内套管通过该连接孔道时,该斜角导引该止挡件进入该下压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脊椎植入物具有一内螺纹,该内套管还包括一外螺纹及一套管旋钮,该外螺纹设置于该内套管相对于该限位凹槽的一端,该套管旋钮邻设于该限位凹槽,且用于将该内套管与该脊椎植入物螺锁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凹槽包括一前凸部及一凹槽部,该前凸部相较于该凹槽部较接近该持取部,该凹槽部的长度大于该外螺纹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送料组件,其包括:
一容槽,具有一出料口;
一送料套管,连接于该出料口,并容置于该内套管内;
一传动件,设置于该容槽,且至少部分位于该容槽的外侧;
一送料螺杆,连接于该传动件,并容置于该容槽及该送料套管内;以及
一第一搅拌杆及一第二搅拌杆,分别连接于该传动件,且容置于该容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搅拌杆的长度大于该第二搅拌杆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搅拌杆与该送料螺杆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该第二搅拌杆与该送料螺杆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槽为漏斗形,该容槽的前端具有相对较小的内径,该第一搅拌杆的长度足够延伸到该容槽的前端,而该第二搅拌杆的长度不足够延伸到该容槽的前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漏斗,包括一出料管道,该出料管道容置于该内套管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敲击件,其一端连接于该内套管,该敲击件包括一敲击部,该敲击部露出于该内套管的外侧。
CN201910648047.1A 2018-09-19 2019-07-18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Active CN110916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3043A TWI677316B (zh) 2018-09-19 2018-09-19 脊椎植入物持取裝置
TW107133043 2018-09-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6856A true CN110916856A (zh) 2020-03-27
CN110916856B CN110916856B (zh) 2021-10-26

Family

ID=69188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8047.1A Active CN110916856B (zh) 2018-09-19 2019-07-18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6856B (zh)
TW (1) TWI67731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810A (zh) * 2003-12-31 2007-02-28 德普伊斯派尔公司 插入器械以及植入夹
EP2055270A1 (de) * 2007-10-30 2009-05-06 Kilian Kraus Handhabungswerkzeug für ein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und Handhabungswerkzeug und Implantat umfassender Teilesatz
CN102933166A (zh) * 2010-11-16 2013-02-13 泰克尼迈德公司 包括过压锁定系统的骨水泥注射设备
CN203815576U (zh) * 2014-02-19 2014-09-10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喉镜的主体装置
CN104490467A (zh) * 2014-12-03 2015-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经尿道途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腔内手术器械系统
CN205215454U (zh) * 2015-11-26 2016-05-11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安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2590B2 (en) * 1999-10-20 2014-01-21 Anulex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US7887548B2 (en) * 2006-12-05 2011-02-15 Aesculap Implant Systems, Llc Screw insertion guide tube with window
US8394129B2 (en) * 2011-03-10 2013-03-12 Interventional Spin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insertion of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US9095385B2 (en) * 2012-11-21 2015-08-04 K2M, Inc. Adjustable spinal implant insertion instrument
TWI500408B (zh) * 2012-12-22 2015-09-21 Chang Ho Tseng 脊椎植入結構體及其套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810A (zh) * 2003-12-31 2007-02-28 德普伊斯派尔公司 插入器械以及植入夹
EP2055270A1 (de) * 2007-10-30 2009-05-06 Kilian Kraus Handhabungswerkzeug für ein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medizinisches Implantat und Handhabungswerkzeug und Implantat umfassender Teilesatz
CN102933166A (zh) * 2010-11-16 2013-02-13 泰克尼迈德公司 包括过压锁定系统的骨水泥注射设备
CN203815576U (zh) * 2014-02-19 2014-09-10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喉镜的主体装置
CN104490467A (zh) * 2014-12-03 2015-04-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经尿道途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腔内手术器械系统
CN205215454U (zh) * 2015-11-26 2016-05-11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器安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7316B (zh) 2019-11-21
CN110916856B (zh) 2021-10-26
TW202011902A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6689B2 (en)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bone grafting material
CN101610727A (zh) 多植入体分配驱动器
US20070293949A1 (en) Interior connecting interbody cage insertional tools,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4185452B (zh) 具有侧向延伸的燕尾接合特征的新型植入物插入器
US7967828B2 (en) Gravity feed implant dispenser
US11413163B2 (en) Inserter with impact and rotational drive advancement and implant holder with implant auto release
US4496090A (en) Surgical stapler
US20230263641A1 (en) Inserter guide and driver system
US20090030421A1 (en) Implant eng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8906033B2 (en) Cervical motion disc inserter
US11173047B2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angled drive shaft
CN101304699A (zh) 带有整体式复位-压紧器械的无头压紧螺钉
CN1933793A (zh) 用于插入椎骨间移植物和装置的方法和器件
US20130304135A1 (en) System for inserting a pin into a screw
US11638596B2 (en) Reamer instru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06036324A3 (en) Spinal fixation tool set and method for rod reduction and fastener insertion
US20230059830A1 (en) Bone graft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CN110916856B (zh) 脊椎植入物持取装置
US8709014B2 (en) Device, kit, and a method for handling a medical implant
US10709484B2 (en) Control instrument
US9402743B2 (en) Medical implant driver with depth-limiting feature
AU2022227496A1 (en) Glenoid implant components and instruments therefor
US20210275323A1 (en) Delivery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230172730A1 (en) Inserter for glenosphe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