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824A -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824A
CN110912824A CN201911184501.9A CN201911184501A CN110912824A CN 110912824 A CN110912824 A CN 110912824A CN 201911184501 A CN201911184501 A CN 201911184501A CN 110912824 A CN110912824 A CN 110912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value
determining
path
path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45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2824B (zh
Inventor
林羽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45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2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提供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本发明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Description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跳网络是由节点构造的,包括诸如电脑和移动电话这些设备,这些设备全都用无线连接到彼此,然后互相可以通过网络转发数据。数据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直到抵达目的地。除非所有的节点都发生故障,否则数据总是可用的,如此使得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可靠且可扩展。
多跳网络由节点构成骨干网络,并和互联网相连接,负责为客户端提供多跳的网络连接。多跳网络基于呈网状分布的众多节点间的相互合作和协同,具有宽带高速和高频谱效率的优势,具有动态自组织、自配置、自维护等突出特点。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简称TTL,该TTL值用于多跳网络中跳数的表征。其作用是限制数据包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的时间。在多跳网络中,通过在每个节点设定TTL值来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生存期。所有多跳网络中的数据包均包括TTL字段,其用于限制限制数据包中继转发的跳数。每个数据包发出时,都会有作为消息源的节点根据预设的发送数据包的TTL值进行设定形成数据包TTL字段上的初始TTL值。
现有多跳网络中确定节点TTL值的方式是根据经验确定,TTL值确定后,该节点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将固定该TTL值。因此,这类多跳网络节点无法适应更广的网络辐射范围,或者在紧凑的多跳网络范围内容易出现多余的反复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能够确定该节点每次发送数据包应该设置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包括:
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包括:
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包括:
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包括:
确定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建立单元,所述建立单元,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具体包括:
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用于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具体包括:
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路由器,包括上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网络配置器,包括上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在多跳网络节点间生存时间值确定过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方法包括:
S11、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S12、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针对上述步骤S11和步骤S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跳网络是由节点构造的,包括诸如电脑和移动电话这些设备,这些设备全都用无线连接到彼此,然后互相可以通过网络转发数据。数据从一个节点跳到另一个节点,直到抵达目的地。除非所有的节点都发生故障,否则数据总是可用的,如此使得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可靠且可扩展。
多跳网络由节点构成骨干网络,并和互联网相连接,负责为客户端提供多跳的网络连接。多跳网络基于呈网状分布的众多节点间的相互合作和协同,具有宽带高速和高频谱效率的优势,具有动态自组织、自配置、自维护等突出特点。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简称TTL,该TTL值用于多跳网络中跳数的表征。其作用是限制数据包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的时间。
多跳网络包括无线网格网络(Mesh网络)、移动AdHoc网络(又称自组织网)、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中继网络,在此不一一举出。
在多跳网络中,通过在每个节点设定TTL值来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生存期。所有多跳网络中的数据包均包括TTL字段,其用于限制限制数据包中继转发的次数。每个数据包发出时,都会有作为消息源的节点根据预设的发送数据包的TTL值进行设定形成数据包TTL字段上的初始TTL值。
现有多跳网络中确定节点TTL值的方式是根据经验确定,TTL值确定后,该节点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将固定该TTL值。因此,这类多跳网络节点无法适应更广的网络辐射范围,或者在紧凑的多跳网络范围内容易出现多余的反复传输。因此需要对确定节点TTL值的方式进行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用于对节点TTL值的确定,使多跳网络节点能够适应更广的多跳网络辐射范围,或者在紧凑的多跳网络范围内不易出现多余的反复传输。
在整个多跳网络中存在多个节点,需确定每个节点对应的节点TTL值。因此,对多跳网络中的节点分别进行TTL值确定过程,对每个节点进行的确定过程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多跳网络中哪个节点执行TTL值确定过程,该节点便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目标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多跳网络中确定一个未设定生存时间值的节点作为目标节点,以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建立层级结构,并从每一层中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需的节点。然后使各节点逐级上传其获得的路径值。由于是逐级上传路径值,故最终会得到源节点(即目标节点)所获得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
S21、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S22、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针对步骤S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多跳网络中的符合节点传输的层级结构,需要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并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还要依据一定的执行策略去实现。在这里,执行策略为消息请求策略。该消息请求策略基于节点发送请求另一节点状态的数据包,并接收到反馈的节点状态基础上建立,以实现在建立层级结构的整个过程中,具有操控性。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需要对消息请求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节点为最初的上级节点,后续的上级节点由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下级节点来做,逐级按照消息请求策略建立节点传输的层级结构。
在这里,初始生存时间值为0,该值能够实现不允许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中继消息。
在这里,可作为下级节点的仅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另外,目标节点由于是发起节点,也不可作为下级节点。
每个下级节点只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机会,其也只会向第一时间(即最先)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该层级结构可能存在多个分支,若每个分支中的末端节点作为上级节点均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则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然后从每个分支中的末端节点开始,实现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针对步骤S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S31、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S32、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S33、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针对步骤S31和步骤S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多跳网络中的符合节点传输的层级结构,需要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并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还要依据一定的执行策略去实现。在这里,执行策略为消息请求策略。该消息请求策略基于节点发送请求另一节点状态的数据包,并接收到反馈的节点状态基础上建立,以实现在建立层级结构的整个过程中,具有操控性。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需要对消息请求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节点为最初的上级节点,后续的上级节点由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下级节点来做,逐级按照消息请求策略建立节点传输的层级结构。
在这里,初始生存时间值为0,该值能够实现不允许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中继消息。
在这里,可作为下级节点的仅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另外,目标节点由于是发起节点,也不可作为下级节点。
每个下级节点只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机会,其也只会向第一时间(即最先)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该层级结构可能存在多个分支,若每个分支中的末端节点作为上级节点均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则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然后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直到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在这里,该路径值上传策略基于节点接收另一节点上传的路径值后确定自身对应的路径值后再上传的基础上建立,以实现在建立层级结构的整个过程中,具有操控性。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需要对路径值上传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则其不存在向下继续扩张的路径,即初始值为0。
在这里,上级节点在接收到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后,需要对这些路径值做出判断,从而确定该以哪一个路径值作为基础,进一步的依据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对应自己的路径值。
在本实施例方法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需要对路径值选取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一个上级节点只存在一个下级节点,其接收到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只有一个,此时,该上级节点可直接将这一个路径值作为基础,进一步的依据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对应自己的路径值。
当某一个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其接收到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也会至少两个,此时,该上级节点可从两个以上的路径值中获取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作为基础,进一步的依据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对应自己的路径值。
另外,由于每个节点在确定下级节点时,均以不能中继消息的生存时间值发送数据包,故路径递增间隔值为1。
针对步骤S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方法在多跳网络节点间生存时间值确定过程示意图,参照图4,节点1为目标节点。
节点1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2和节点3接收到数据包,回复节点状态。
节点2和节点3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1为目标节点,接收后丢弃数据包。
节点4可以接收节点2和节点3的数据包,但仅处理最先接收的数据包。假设节点4最先接收到节点3的数据包,节点4只向节点3回复节点状态。节点2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节点状态,其为该分支上的末层级节点,节点2的路径值为0。
节点4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2和节点3因之前回复过节点状态,此时接收节点4的数据包后丢弃。节点6和节点8接收到节点4的数据包,并回复节点状态。
节点6和节点8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4因之前回复过节点状态,此时接收节点6和节点8的数据包后丢弃。节点8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节点状态,其为该分支上的末层级节点,节点8的路径值为0。节点6接收到节点7的节点状态。
节点7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6因之前回复过节点状态,此时接收节点7的数据包后丢弃。节点7接收到节点5的节点状态。
节点5以TTL=0向周围发送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节点7因之前回复过节点状态,此时接收节点5的数据包后丢弃。节点5在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任何节点状态,其为该分支上的末层级节点,节点5的路径值为0。
节点5将路径值=0上传给节点7。节点7因只有节点5一个下级节点,仅将节点5的路径值加1,将路径值=1上传给节点6。
节点6因只有节点7一个下级节点,仅将节点7的路径值加1,将路径值=2上传给节点4。
节点4存在节点6和节点8两个下级节点。节点8将路径值=0上传给节点4。节点4选择数值较大的路径值=2并加1,将路径值=3上传给节点3。
节点3只有节点4一个下级节点,仅将节点4的路径值加1,将路径值=4上传给节点1。
节点1存在节点2和节点3两个下级节点。节点2将路径值=0上传给节点4。节点4选择数值较大的路径值=4并加1,获得路径值=5。
由于节点1为目标节点,将路径值=5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的双向箭头代表发送及回复过程。单向箭头代表仅发送不回复过程。虚线箭头代表路径值的上传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包括处理模块41和确定模块42,其中:
处理模块41,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原理相同,对于更加详细的解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 processor)来实现相关功能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通过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从而确定目标节点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作为目标节点的生存时间值,保证数据包传输到网络中其他节点,不会产生多余无效的反复传输。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建立单元,所述建立单元,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具体包括:
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用于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具体包括:
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在上述装置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路由器,该路由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配置器,该路由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存储器(memory)53和通信总线54,其中,处理器51,通信接口52,存储器53通过通信总线5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可以调用存储器5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例如包括: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8)

1.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包括:
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包括:
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包括:
确定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8.一种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径值确定所述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为多跳网络中一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建立单元,所述建立单元,用于确定多跳网络中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的层级结构中各层级上的节点,具体包括:
从多跳网络中确定目标节点,以目标节点为源节点,根据消息请求策略建立层级结构,确定各层级上的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请求策略包括:
上级节点根据初始生存时间值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确定反馈节点状态的节点为下级节点;
使确定后的下级节点为新的上级节点,继续向网络中节点请求节点状态的数据包,执行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确定上级节点不存在新的下级节点,结束确定下级节点操作;
其中,下级节点为网络中未反馈过节点状态的节点;下级节点具有一次反馈节点状态的操作,且向第一时间接收到的数据包所属的上级节点反馈节点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用于使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具体包括:
确定层级结构中末层级上的节点,以末层级上的节点为反馈初节点,根据路径值上传策略使各层级上的节点逐级反馈路径值;
确定源节点获取到路径值,结束反馈路径值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值上传策略包括:
下级节点上传路径值给上级节点,所述下级节点与所述上级节点为直接上下级关系;
不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为初始值;
存在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作为新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由其存在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路径值选取策略和路径递增间隔值所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值选取策略包括: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一个下级节点,选取该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确定作为新的下级节点的上级节点存在至少两个下级节点,选取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与路径递增间隔值确定要上传的路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源节点对应的路径值,使该路径值为目标节点生存时间值,其中,该路径值为从所属源节点的各下级节点上传的路径值中数值最大的路径值。
15.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16.一种网络配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装置。
1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步骤。
1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84501.9A 2019-11-27 2019-11-27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912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4501.9A CN110912824B (zh) 2019-11-27 2019-11-27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4501.9A CN110912824B (zh) 2019-11-27 2019-11-27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824A true CN110912824A (zh) 2020-03-24
CN110912824B CN110912824B (zh) 2021-08-31

Family

ID=6981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4501.9A Active CN110912824B (zh) 2019-11-27 2019-11-27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824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5241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Nadeau Thomas 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trace messages
CN101217498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数据报文点点决策的自组织网络寻路方法
CN101409656A (zh) * 2008-10-15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电路连通性检查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1753417A (zh) * 2008-12-03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和确定路由的方法、路径计算单元和确定路由的系统
CN102098754A (zh) * 2010-12-16 2011-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参照目标引导方法
CN102136989A (zh) * 2010-01-2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0237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节点
CN104093181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中心多跳蜂窝网络路由方法及装置
JP2015109532A (ja) * 2013-12-04 2015-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180343200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gestion control and message analysi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9862548A (zh) * 2019-03-06 2019-06-07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的节点处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10166284A (zh) * 2019-04-26 2019-08-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分段洪泛法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5241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Nadeau Thomas 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nding trace messages
CN101217498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数据报文点点决策的自组织网络寻路方法
CN101409656A (zh) * 2008-10-15 2009-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电路连通性检查的方法、网络节点和通信系统
CN101753417A (zh) * 2008-12-03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和确定路由的方法、路径计算单元和确定路由的系统
CN102136989A (zh) * 2010-01-2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02371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节点
CN102098754A (zh) * 2010-12-16 2011-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参照目标引导方法
JP2015109532A (ja) * 2013-12-04 2015-06-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4093181A (zh) * 2014-07-10 2014-10-08 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中心多跳蜂窝网络路由方法及装置
US20180343200A1 (en) * 2017-05-26 2018-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gestion control and message analysi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9862548A (zh) * 2019-03-06 2019-06-07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蓝牙Mesh网络中的节点处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10166284A (zh) * 2019-04-26 2019-08-23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分段洪泛法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824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0085B2 (ja) 指向性送信を用いた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近隣ノードの発見
CN109863789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可适用网络信息将终端连接到网络的方法及设备
KR101986929B1 (ko) 패킷을 라우팅하는 방법, 멀티 홉 무선 네트워크 및 패킷을 라우팅하는 노드
EP269802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4805646B2 (ja) センサ端末、センサ端末の制御方法
JP6945897B2 (ja) サービス品質保証に基づく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日和見ルーティングアルゴリズム
CN1489870A (zh) 用于为无线设备提供路由协议的方法和系统
EP3082308A1 (en) Centralized rou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958197B (zh) 建立x2业务信令连接的方法及基站、蜂窝节点网关
EP3136676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7528721B (zh) 一种Android移动终端中利用MAC地址自动组网及数据转发方法
CN104735743B (zh) 嵌入式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由优化方法
EP4247039A1 (en) Computing-aware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W201729568A (zh) 網路系統及建立資料連線的方法
CN104301287A (zh) 一种多对多会话的实现方法、网络节点、服务器及系统
EP176096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Qo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thod
CN114503458A (zh) 用于管理网络资源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912824B (zh)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JP2018524920A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機能設定方法、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Jin et al. MANET for Disaster Relief based on NDN
US2017001946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933730B (zh) 确定多跳网络节点生存时间值的方法及装置
US1192991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e-to-live value of node in multi-hop network
CN111526512A (zh) 基于Wi-Fi数据包的网关桥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07243932A (ja) 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