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267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2671A
CN110912671A CN201911155637.7A CN201911155637A CN110912671A CN 110912671 A CN110912671 A CN 110912671A CN 201911155637 A CN201911155637 A CN 201911155637A CN 110912671 A CN110912671 A CN 110912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essage
data
code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556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运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d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556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2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2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2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目标编码数据。由于在第一通信节点预置了数据定义文件,根据数据定义文件实现了对待发送的数据的服务名称及消息名称的高度压缩,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信道资源。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天基物联网使用卫星取代地面的信号塔进行卫星通信,是新型物联网载荷系统。天基物联网作为地面物联网的补充,可以低成本实现天、空、地、海大尺度的万物互联。与传统物联网相比,天基物联网有许多优势:系统覆盖区域广,能够实现全球无盲区通信;系统抗毁性强,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下依旧能正常工作。因此,在天基物联网中实现终端与地面站,或者,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非常重要。
目前,传统物联网中传输的数据采用JS对象简谱(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或者二进制JSON(BinaryJSON,BSON)等自描述格式。发送节点在生成这些自描述格式的数据之后,采用ASCII码编码等方式对数据中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形成编码后的数据,之后发送编码后的数据。
但是,上述数据发送方式的数据压缩比较低,由于天基物联网中发送节点分配到的带宽有限,信道资源较为宝贵,在天基物联网中采用上述数据传输方式,将导致发送节点无法在分配到的带宽中传输足够多的数据,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数据传输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节点,所述通信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目标编码数据。由于在第一通信节点预置了数据定义文件,根据数据定义文件实现了对待发送的数据的服务名称及消息名称的高度压缩,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信道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服务的示意图;
图3B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系统服务的示意图;
图3C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集装箱监控服务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数据定义文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由第一通信节点11及第二通信节点12组成的天基物联网中。第一通信节点11可以为天基物联网中的终端,例如,各种传感器。第二通信节点12可以为天基物联网中的其他终端或者地面站。第一通信节点11通过卫星13与第二通信节点12进行数据交互。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实现在第一通信节点11和第二通信节点12之间传输压缩比较高的数据,以提高第一通信节点11及第二通信节点12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节省宝贵的天地频率资源。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适用于在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本实施例可以由数据传输装置来执行,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于第一通信节点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
其中,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中预先存储有数据定义文件。数据定义文件中包括: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以及,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上述映射关系均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目标服务名称、目标消息名称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本实施例中,基于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发送。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通信节点及第二通信节点通信中的实体进行数字化编码。这里的实体可以包括:服务、服务的属性以及消息。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通信节点的功能划分为多个服务。每一个服务对应一个唯一服务编码。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节点可以包括以下服务:系统服务、日志服务、电源服务、外部端口服务、串口服务、位置服务、蜂窝通信服务、空中升级服务以及几何围栏服务等。进一步地,第一通信节点还可以包括用户编写的服务。可选地,每一个服务可以对应多个属性,每一个属性对应一个唯一属性编码。
图3A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服务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服务包括:自己的逻辑代码、属性、第一通信节点发出的(Mobile Original,MO)消息和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的(Mobile Terminated,MT)消息。
图3B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系统服务的示意图。以系统服务(System)为例对服务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B所示,系统服务包括:自己的逻辑代码、属性、第一通信节点的MO消息以及第一通信节点的MT消息。其中,属性包括:服务状态(ServiceInfo),MO消息包括:报告服务状态(ReportServiceInfo)、通知服务已经启动(NotifyServiceRestarted);MT消息包括:获取指定服务状态(GetServiceInfo)、重新启动指定服务(RestartService)。示例性地,可以将系统服务的服务编码设置为16,对于MO消息,将报告服务状态的消息编码设置为01,将通知服务已经启动的消息编码设置为02;对于MT消息,将获取指定服务状态消息的消息编码设置为01,将重新启动指定服务消息的消息编码设置为02。
在步骤201中,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本实施例中,对服务名称整体进行编码,相较于对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的编码数据,例如,基于ASCII码编码方式对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较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目标服务编码可以为1个字节。举例来说,对于服务名称“System”,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字符均进行ASCII码编码,会得到6个字节的数据,而本实施例中,可以将“System”编码为16,仅占用1个字节。
步骤20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
其中,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对消息名称整体进行编码,相较于对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的编码数据,本实施例中的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较小。
步骤203: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基于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的数量,步骤203具体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假设目标消息包括一个参数。在步骤203中,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假设目标消息包括多个参数。在该实现方式中,数据定义文件还可以包括: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第一通信节点在确定目标编码数据之前,还需要根据目标消息名称以及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参数顺序。之后,在步骤203中,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按照目标参数顺序排列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编码数据的格式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将目标服务编码排列在前,目标消息编码次之,将按照目标参数顺序排列的参数排列在最后的方式形成目标编码数据,也可以是以其他顺序排列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参数。只要在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两端约定一致,能够保证正确解码即可。
步骤204: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目标编码数据。
具体地,在确定出目标编码数据之后,第一通信节点通过卫星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该目标编码数据。由于该目标编码数据的压缩比较高,可以提高传输效率,节省天地频率资源。
第二通信节点在接收到第一通信节点发送的目标编码数据之后,根据本地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具体的数据内容。
当消息中包括一个参数时,解码过程可以为:根据目标编码数据中的目标服务编码以及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编码对应的目标服务名称;根据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编码对应的目标消息名称;根据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名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目标服务名称、目标消息名称以及参数名称获取具体的数据内容。
当消息中包括多个参数时,解码过程可以为:根据目标编码数据中的目标服务编码以及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编码对应的目标服务名称;根据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编码对应的目标消息名称;根据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名称以及参数的顺序。第二通信节点根据目标服务名称、目标消息名称、参数名称以及参数的顺序获取具体的数据内容。
当第二通信节点中包括多个数据定义文件时,第二通信节点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节点的标识确定与第一通信节点对应的数据定义文件,之后,再根据该与第一通信节点对应的数据定义文件对目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可选地,待发送的数据还可以包括目标服务的属性,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则在步骤203之前,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目标服务的属性以及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相对应地,步骤203具体为: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
图3C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的集装箱监控服务的示意图。在冷链集装箱运输的应用中,设置于集装箱上的第一通信节点(以下称为终端)包括集装箱监控服务,假设该服务名为ContainerMonitor,编码是132。如图3C所示,该集装箱监控服务功能是监控集装箱温湿度状态,当高于10度(假设该属性名为TemperatureThreshold,编码是01)时产生一个报警消息(假设该MO消息名为TemperatureWarning,编码是02)。该服务还包括上报时间间隔,假设该属性名为ReportInterval,编码为02。用户通过第二通信节点(以下称为地面站)发送一个立即上报命令(假设该MT消息名为RequestInstantReport,编码为01),要求终端立即上报普通报告(假设该MO消息名为NormalReport,编码是01),以上报当前最新温湿度。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数据定义文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数据定义文件中,定义了服务ContainerMonitor的编码为132。终端的MT消息RequestInstantReport的编码为1。终端的MO消息NormalReport的编码为1,其中,NormalReport包括两个参数:温度和电量。数据定义文件中还定义了每个参数的大小。终端的MO消息TemperatureWarning的编码为2,包括一个参数:温度。
终端和地面站始终按照固定的格式组织所有数据:如果是从终端经由卫星发往地面站,数据格式为:服务编码+MO消息编码+按照约定顺序排列的参数;如果是从地面站经由卫星发往终端,数据格式为:服务编码+MT消息编码+按照约定顺序排列的参数。这里的约定的顺序指的是MO消息或者MT消息定义时的顺序。
假设终端发出普通报告。如果采用JSON格式进行消息传递,MO消息为:
Figure BDA0002284730470000101
Figure BDA0002284730470000111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图3C,由于ContainerMonitor对应的服务编码为132,NormalReport对应的消息编码为01。则最终发出的编码数据为:0x84,0x01,0x08,0x46。其中,0x84为132的十六进制表示,0x08是温度参数的值,0x46是电量参数的值70的十六进制表示。地面站中已经预先存储了数据定义文件,因此,当地面站接受到该编码数据后,可以根据数据定义文件还原回JSON形式。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通过压缩,仅仅需要4个字节就能完成一次普通报告的传输,从而大大减小的所需传输的数据量。
本实施例中,高效压缩的第一点在于将数据模式预先设置在通信的两端。本发明将天基物联网中数据的模式提前设计及部署到通信的两端,从而避免XML,JSON等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消息的自描述性,需要重复传递消息模式(如消息格式、字段名等)的问题。这里的模式以一个文件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数据定义文件。它含有此业务中使用的每一个数据的字段定义,实际通信过程中,只需要相应传输字段的值即可,具体的编解码规则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关键是要由编码后的数据本身和数据定义文件能够恢复到原始消息即可。高效压缩的第二点在于将窄带卫星要传输的信息中可能出现的实体进行数字化编码,从而实现数据中所有实体的数字化。高效压缩的第三点在于将窄带卫星传输的每一个短报文的格式进行固定,即服务+消息名+参数序列的形式,类似于主谓宾三段。一般将服务编码和消息编码的长度固定为一个字节,只有参数序列是变长的。这样做的目的非常利于在对每一个数据的一次遍历中就完成编码和解码。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第一通信节点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目标编码数据。由于在第一通信节点预置了数据定义文件,根据数据定义文件实现了对待发送的数据的服务名称及消息名称的高度压缩,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信道资源。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编码数据后,进行解码的过程作一详细说明。为了描述方便,本实施例只描述相较实施例一新增的步骤。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步骤501: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以及数据定义文件,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
一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以及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以及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另一实现方式中,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第一通信节点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以及接收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相对应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通信节点通过数据定义文件实现了对接收到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获取编码数据的具体内容,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1、第二确定模块62、第三确定模块63以及发送模块64。
第一确定模块61,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
其中,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
其中,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三确定模块63,用于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发送模块64,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目标编码数据。
可选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消息名称以及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参数顺序。相应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按照目标参数顺序排列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可选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待发送的数据还包括目标服务的属性。该装置还包括: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服务的属性以及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相应地,第三确定模块63具体用于:将目标服务编码、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的其他模块作一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65。
第五确定模块65,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以及数据定义文件,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可选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第五确定模块65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以及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以及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进一步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该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以及接收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相应地,在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的方面,第五确定模块65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确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节点包括处理器70和存储器71。该通信节点中处理器7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70为例;该通信节点的处理器70和存储器71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例如,数据传输装置中的第一确定模块61、第二确定模块62、第三确定模块63以及发送模块64)。处理器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通信节点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7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通信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信节点。上述网络的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通信节点(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参数顺序;
相应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按照所述目标参数顺序排列的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以及所述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以及所述接收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接收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
相应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以及,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服务编码对应的服务名称、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的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中消息编码对应的消息名称映射的参数的名称及参数的顺序,确定所述接收到的编码数据对应的数据内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还包括目标服务的属性;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的属性以及所述服务的属性与对应的属性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
相应地,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服务的属性对应的属性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服务名称以及预先存储的数据定义文件中服务名称与对应的服务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服务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服务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发送的数据中的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数据定义文件中发送的消息名称与对应的消息编码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对应的目标消息编码;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编码的数据量小于对所述目标消息名称包括的字符依次编码后形成的编码数据的数据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目标消息包括的参数确定为目标编码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定义文件还包括: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消息名称以及所述发送的消息名称与消息中参数顺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服务名称对应的目标参数顺序;
相应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编码、所述目标消息编码以及按照所述目标参数顺序排列的参数确定为所述目标编码数据。
9.一种通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1155637.7A 2019-11-22 2019-11-2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12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5637.7A CN110912671A (zh) 2019-11-22 2019-11-2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55637.7A CN110912671A (zh) 2019-11-22 2019-11-2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2671A true CN110912671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1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55637.7A Pending CN110912671A (zh) 2019-11-22 2019-11-2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267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14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85867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北京兴竹同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通车道管理中业务数据的交互方法
CN116488919A (zh) * 2023-05-06 2023-07-25 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7895A1 (en) * 2011-11-02 2013-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headers and payloads
CN104333850A (zh) * 2014-09-25 2015-02-04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通讯的短报文读取方法
CN105607080A (zh) * 2015-12-18 2016-05-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森林防火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92187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289934A (zh) * 2019-05-13 2019-09-27 湖北智途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数据传输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7895A1 (en) * 2011-11-02 2013-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headers and payloads
CN104333850A (zh) * 2014-09-25 2015-02-04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通讯的短报文读取方法
CN105607080A (zh) * 2015-12-18 2016-05-25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森林防火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92187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289934A (zh) * 2019-05-13 2019-09-27 湖北智途北斗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数据传输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14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785867A (zh) * 2022-04-25 2022-07-22 北京兴竹同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绿通车道管理中业务数据的交互方法
CN116488919A (zh) * 2023-05-06 2023-07-25 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6488919B (zh) * 2023-05-06 2023-12-12 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26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83140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25414B (zh) 多模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多模通信系统
CN11126287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2571572A (zh) 基于短报文卫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17713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363825B2 (en) Indication map delivery method, indication ope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186549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00250129A1 (en) Rdma data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601285B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464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CN107181794B (zh) 基于dimse消息发送与接收的dicom网络传输方法
CN103209044A (zh) 一种数据待传输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71581B (zh) 一种非信令模式下的求救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04002A (zh) 一种基于私有协议的rpc组件的实现方法及rpc组件
CN110719573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01284A (zh) 一种数据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49631B (zh) 一种适用于云音箱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78054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959085A (zh) 基于喷泉码的短波通信双向传输方式
US9065789B2 (en) Remote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365911B (zh) 一种信息的编码方法及设备
CN115412576A (zh) 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海量消息可靠传输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863949A (zh) 通信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99914A (zh) 移动终端中的上行及下行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