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10233B -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0233B
CN110910233B CN201911179984.3A CN201911179984A CN110910233B CN 110910233 B CN110910233 B CN 110910233B CN 201911179984 A CN201911179984 A CN 201911179984A CN 110910233 B CN110910233 B CN 110910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stical
statistical server
information
serv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99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0233A (zh
Inventor
王向远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uan Ding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uan Ding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uan Ding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uan Ding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99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10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0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0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0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0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服务器集群实现对信息流的分布式统计,第一统计服务器作为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发起端,能够使得第二统计服务器与第一统计服务器进行同步处理,如此,提高了信息流处理的效率,第一统计服务器在接收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能够确定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通过信息安全验证,从而能够确保接收到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是准确可靠的,对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差异,从而确定出准确、完整的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而能够确保对信息流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用户可以基于互联网进行各类金融业务,在互联网金融中,需要对用户进行相应的信用评级,从而实现信用风险监测。常见的信用风险监测方法是通过获取用户在网络中的信息流实现的,但是现有的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存在信息流处理效率低下且可靠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存在信息处理效率低下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统计服务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是在当前时段内发起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时刻最早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为响应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
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
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
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
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通过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基于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生成的协作反馈信号,解析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得到与所述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是同步的,对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单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对所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关联置信度值,在所述关联置信度值低于第一预设置信度值时,确定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存在虚假响应;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不是同步的,对所述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多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根据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对所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分段,获得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序列集;对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与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对应的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隔离置信度值;将所述隔离置信度值低于第二预设置信度值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确定为存在虚假响应;
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包括:
向不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出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在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过程中检测是否采集到设定操作;
若采集到所述设定操作,根据所述设定操作生成存储指令;
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其中,所述目标存储区在通过访问验证之后才能被读取,所述访问验证与所述设定操作相一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一编码进程中的第一时刻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在所述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二编码进程中的第二时刻的第二信号幅值;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均为中间时刻;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设定幅值区间内,若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在所述设定幅值区间内,生成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设定倍数的融合指令,其中,所述设定倍数为不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包括:
按照设定的周期分割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得到多段子信号,对每段子信号中的锐化标识进行识别;
基于识别出的锐化标识、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脉冲信号交直轴转换坐标确定所述每段子信号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的DQ坐标值,其中,所述DQ坐标值用于表征脉冲信号与存储于交直轴转换数据库的统计监测数据的关联关系;
根据每个DQ坐标值对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历史载荷记录中存在过载荷的比例对每个DQ坐标值进行修正得到当前DQ坐标值;确定出每个当前DQ坐标值与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对应的DQ坐标值在信号幅值维度的向量偏差;并获取确定出的所有向量偏差的均值;
根据所述均值对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进行调整,得到关联DQ坐标值;在所述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查询所述每个关联DQ坐标值对应的统计监测数据,并按照所述周期对查询出的所有统计监测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查用于存储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存储余量是否低于30%,若所述存储余量低于30%,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对应的用于表征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中的逻辑关系的有向无环图的拓扑结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中保留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关键字;
向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关联存储请求;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请求所对应的存储记录资源上的关联存储响应,不同的存储记录资源对应的关联存储响应时采用不同的交织间隔进行预编码的,所述交织间隔时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关联存储请求得到的;
根据所述关联存储响应,向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反馈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所对应的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
在所述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通过验证时,建立用于与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转移通道;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生成通道使用协议和第一密钥,将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进行打包以获取转移数据包;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转移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移数据包之后对所述转移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并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通道使用协议验证通过时将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存储并销毁所述通道使用协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调用指令时,生成与所述第一密钥相对称的第二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密钥中携带有通道使用请求;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密钥中的通道使用请求验证所述第二密钥合法,并在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匹配时将所述拓扑结构通过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应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统计服务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是在当前时段内发起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时刻最早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为响应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转码模块,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
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脉冲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公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常见的采用单一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流的统计和处理的方法相比,能够基于服务器集群实现对信息流的分布式统计,第一统计服务器作为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发起端,能够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从而使得至少第二统计服务器能够与第一统计服务器进行同步处理,如此,提高了信息流处理的效率,第一统计服务器在接收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和接收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通过信息安全验证,从而能够确保接收到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是准确可靠的,对根据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得到的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差异,从而确定出准确、完整的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而能够确保对信息流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说明书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标:
20-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21-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22-转码模块;23-获取模块;24-接收模块;25-脉冲信号生成模块;26-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存储模块;27-关联存储模块。
30-电子设备;300-总线;301-接收器;302-处理器;303-发送器;304-存储器;305-总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存在信息流处理效率低下且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可以理解,与常见的采用单一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流的统计和处理的方法相比,能够基于服务器集群实现对信息流的分布式统计,第一统计服务器作为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发起端,能够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从而使得至少第二统计服务器能够与第一统计服务器进行同步处理,如此,提高了信息流处理的效率,第一统计服务器在接收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和接收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通过信息安全验证,从而能够确保接收到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是准确可靠的,对根据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得到的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差异,从而确定出准确、完整的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而能够确保对信息流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统计服务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是在当前时段内发起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时刻最早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为响应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S22,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S23,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
在S23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
S24,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S25,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S26,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通过S21-S26,能够基于服务器集群实现对信息流的分布式统计,第一统计服务器作为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发起端,能够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从而使得至少第二统计服务器能够与第一统计服务器进行同步处理,如此,提高了信息流处理的效率,第一统计服务器在接收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和接收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通过信息安全验证,从而能够确保接收到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是准确可靠的,对根据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以及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得到的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差异,从而确定出准确、完整的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而能够确保对信息流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具体实施时,在进行信息流处理的时候,为了使得最后得出的结果对被监测对象有利,可能会入侵某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然后协作第一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流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被入侵的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信息流的时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难以保证的,可能导致影响到最后结果的可靠性,甚至导致第一统计服务器中的信息被窃取,因此,需要在向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之前,需要判断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存在虚假响应,为此,在S21中,在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11获取通过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基于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生成的协作反馈信号,解析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得到与所述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
S212,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是同步的,对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单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对所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关联置信度值,在所述关联置信度值低于第一预设置信度值时,确定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存在虚假响应。
S213,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不是同步的,对所述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多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根据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对所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分段,获得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序列集;对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与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对应的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隔离置信度值;将所述隔离置信度值低于第二预设置信度值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确定为存在虚假响应。
进一步地,在S21中,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具体包括:向不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
通过S211-S213,能够获取通过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基于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生成的协作反馈信号并解析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得到与所述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然后根据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是否同步,对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不同的差分处理,从而确定准确、全面地确定第二统计服务器是否存在虚假响应,确保与第一统计服务器交互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没有被入侵的。
在确定出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需要对第二统计服务器进行标记,从而在后续接收到所标记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能够直接拒绝向其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一般而言,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需要加密存储,避免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泄露从而增加后续额外的判断过程,此外,由于第一统计服务器在运行时是多线程并行的,如果对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进行手动加密存储,无疑会增加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为此,在S211-S213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14,在确定出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S215,在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过程中检测是否采集到设定操作。
S216,若采集到所述设定操作,根据所述设定操作生成存储指令。
S217,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
在S217中,所述目标存储区在通过访问验证之后才能被读取,所述访问验证与所述设定操作相一致。
可以理解,通过S214-S217,能够在获取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过程中检测是否采集到设定操作,若采集到设定操作,根据设定操作生成存储指令,并根据存储指令,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由于目标存储区在通过访问验证之后才能被读取且访问验证与设定操作相一致,因此,能够直接基于设定操作实现对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快速、便捷加密,无需将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存储后再进行手动加密,在确保能够对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处理压力,为第一统计服务器节省了额外的线程用于进行信息流的处理。
在S25中,在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51,记录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一编码进程中的第一时刻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在所述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二编码进程中的第二时刻的第二信号幅值。
在S251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均为中间时刻。
S252,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设定幅值区间内,若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在所述设定幅值区间内,生成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设定倍数的融合指令。
在S252中,所述设定倍数为不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
通过S251-S252,在对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能够对第一信号幅值和第二信号幅值的差值进行判断,当差值在设定幅值区间内时,表征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在融合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扰动,提高了对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融合得到的第三脉冲信号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融合指令用于指示将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第一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二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设定倍数,且设定倍数为不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如此,能够基于融合指令实现融合过程中的平滑处理,确保第三信号幅值能够保留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中较为稳定的幅值区段,从而确保第三脉冲信号的准确性。
在S26中,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S261,按照设定的周期分割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得到多段子信号,对每段子信号中的锐化标识进行识别。
S262,基于识别出的锐化标识、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脉冲信号交直轴转换坐标确定所述每段子信号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的DQ坐标值,其中,所述DQ坐标值用于表征脉冲信号与存储于交直轴转换数据库的统计监测数据的关联关系。
S263,根据每个DQ坐标值对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历史载荷记录中存在过载荷的比例对每个DQ坐标值进行修正得到当前DQ坐标值;确定出每个当前DQ坐标值与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对应的DQ坐标值在信号幅值维度的向量偏差;并获取确定出的所有向量偏差的均值。
S264,根据所述均值对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进行调整,得到关联DQ坐标值;在所述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查询所述每个关联DQ坐标值对应的统计监测数据,并按照所述周期对查询出的所有统计监测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
可以理解,通过S261-S264,能够对融合得到的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分割,并对每段子信号进行互相独立的DQ坐标转换和处理,关联DQ坐标值是基于DQ坐标值以及当前DQ坐标值得到的,因此关联DQ坐标值能够将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过载荷情况考虑在内,有效避免了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过载荷时出现的信号处理丢包,使得关联DQ坐标值能够更加完整地表征每段子信号在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整性,避免根据关联DQ坐标值确定出的统计监测数据出现维度遗漏,从而确保了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在S26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71,检查用于存储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存储余量是否低于30%,若所述存储余量低于30%,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对应的用于表征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中的逻辑关系的有向无环图的拓扑结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中保留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关键字。
S272,向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关联存储请求。
S273,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请求所对应的存储记录资源上的关联存储响应,不同的存储记录资源对应的关联存储响应时采用不同的交织间隔进行预编码的,所述交织间隔时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关联存储请求得到的。
S274,根据所述关联存储响应,向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
S275,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反馈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所对应的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
S276,在所述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通过验证时,建立用于与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转移通道。
S277,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生成通道使用协议和第一密钥,将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进行打包以获取转移数据包。
S278,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转移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移数据包之后对所述转移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并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通道使用协议验证通过时将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存储并销毁所述通道使用协议。
通过S271-S278,能够在第一统计服务器中用于存储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存储余量低于30%(存储余量即将饱和)时,对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拆分,得到存储空间占用量较大的拓扑结构,并基于发送的关联存储请求和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以及接收的关联存储响应和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与第三统计服务器建立安全性更好、传输速度更快的信息转移通道,然后将拓扑结构及其对应的通道使用协议和第一密钥进行打包,进而发送给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第三统计服务器进行对拓扑结构和第一密钥进行存储,如此,能够将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存储余量进行释放,提高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存储效率,还能够确保在向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转移数据包时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S271-S278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281,当接收到调用指令时,生成与所述第一密钥相对称的第二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密钥中携带有通道使用请求。
S282,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密钥中的通道使用请求验证所述第二密钥合法,并在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匹配时将所述拓扑结构通过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
通过S281-S282,能够基于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实现第一统计服务器与所述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使得拓扑结构能够基于信息转移通道安全地在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进行传输,由于信息转移通道是第一统计服务器和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单独建立的,因此能够避免拓扑结构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20,包括:
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21,用于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转码模块22,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获取模块23,用于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
接收模块24,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脉冲信号生成模块25,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存储模块26,用于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21,用于:
获取通过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基于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生成的协作反馈信号,解析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得到与所述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是同步的,对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单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对所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关联置信度值,在所述关联置信度值低于第一预设置信度值时,确定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存在虚假响应;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不是同步的,对所述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多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根据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对所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分段,获得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序列集;对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与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对应的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隔离置信度值;将所述隔离置信度值低于第二预设置信度值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确定为存在虚假响应;
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包括:
向不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21,还用于:
在确定出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在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过程中检测是否采集到设定操作;
若采集到所述设定操作,根据所述设定操作生成存储指令;
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其中,所述目标存储区在通过访问验证之后才能被读取,所述访问验证与所述设定操作相一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脉冲信号生成模块25,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一编码进程中的第一时刻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在所述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二编码进程中的第二时刻的第二信号幅值;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均为中间时刻;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设定幅值区间内,若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在所述设定幅值区间内,生成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设定倍数的融合指令,其中,所述设定倍数为不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存储模块26,用于:
按照设定的周期分割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得到多段子信号,对每段子信号中的锐化标识进行识别;
基于识别出的锐化标识、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脉冲信号交直轴转换坐标确定所述每段子信号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的DQ坐标值,其中,所述DQ坐标值用于表征脉冲信号与存储于交直轴转换数据库的统计监测数据的关联关系;
根据每个DQ坐标值对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历史载荷记录中存在过载荷的比例对每个DQ坐标值进行修正得到当前DQ坐标值;确定出每个当前DQ坐标值与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对应的DQ坐标值在信号幅值维度的向量偏差;并获取确定出的所有向量偏差的均值;
根据所述均值对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进行调整,得到关联DQ坐标值;在所述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查询所述每个关联DQ坐标值对应的统计监测数据,并按照所述周期对查询出的所有统计监测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20,还包括关联存储模块27,用于:
检查用于存储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存储余量是否低于30%,若所述存储余量低于30%,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对应的用于表征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中的逻辑关系的有向无环图的拓扑结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中保留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关键字;
向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关联存储请求;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请求所对应的存储记录资源上的关联存储响应,不同的存储记录资源对应的关联存储响应时采用不同的交织间隔进行预编码的,所述交织间隔时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关联存储请求得到的;
根据所述关联存储响应,向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反馈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所对应的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
在所述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通过验证时,建立用于与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转移通道;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生成通道使用协议和第一密钥,将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进行打包以获取转移数据包;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转移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移数据包之后对所述转移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并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通道使用协议验证通过时将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存储并销毁所述通道使用协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关联存储模块27,还用于:
当接收到调用指令时,生成与所述第一密钥相对称的第二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密钥中携带有通道使用请求;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密钥中的通道使用请求验证所述第二密钥合法,并在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匹配时将所述拓扑结构通过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30,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4、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304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终端设备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说明书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说明书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说明书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说明书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说明书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说明书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说明书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说明书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统计服务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是在当前时段内发起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时刻最早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为响应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
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
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
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时 对应的计算载荷;
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通过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基于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生成的协作反馈信号,解析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得到与所述每个协作反馈信号对应的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是同步的,对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单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对所述单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之间的关联置信度值,在所述关联置信度值低于第一预设置信度值时,确定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存在虚假响应;
若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不是同步的,对所述每个信号链路生成序列值进行多通道差分处理,得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根据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响应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时间对所述多通道差分序列集进行分段,获得所述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序列集;对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进行离散,得到与所述每个目标序列集对应的每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隔离置信度值;将所述隔离置信度值低于第二预设置信度值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确定为存在虚假响应;
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包括:
向不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出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时,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在获取存在所述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的过程中检测是否采集到设定操作;
若采集到所述设定操作,根据所述设定操作生成存储指令;
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其中,所述目标存储区在通过访问验证之后才能被读取,所述访问验证与所述设定操作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一编码进程中的第一时刻的第一信号幅值以及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在所述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第二编码进程中的第二时刻的第二信号幅值;其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均为中间时刻;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设定幅值区间内,若所述第一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信号幅值之间的差值在所述设定幅值区间内,生成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二脉冲信号的信号幅值对称取值的第二时间间隔的设定倍数的融合指令,其中,所述设定倍数为不存在虚假响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包括:
按照设定的周期分割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得到多段子信号,对每段子信号中的锐化标识进行识别;
基于识别出的锐化标识、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脉冲信号交直轴转换坐标确定所述每段子信号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的DQ坐标值,其中,所述DQ坐标值用于表征脉冲信号与存储于交直轴转换数据库的统计监测数据的关联关系;
根据每个DQ坐标值对应的第二统计服务器的历史载荷记录中存在过载荷的比例对每个DQ坐标值进行修正得到当前DQ坐标值;确定出每个当前DQ坐标值与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对应的DQ坐标值在信号幅值维度的向量偏差;并获取确定出的所有向量偏差的均值;
根据所述均值对所述每个当前DQ坐标值进行调整,得到关联DQ坐标值;在所述交直轴转换数据库中查询所述每个关联DQ坐标值对应的统计监测数据,并按照所述周期对查询出的所有统计监测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查用于存储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存储余量是否低于30%,若所述存储余量低于30%,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拆分,得到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对应的用于表征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中的逻辑关系的有向无环图的拓扑结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中保留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的关键字;
向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关联存储请求;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请求所对应的存储记录资源上的关联存储响应,不同的存储记录资源对应的关联存储响应时采用不同的交织间隔进行预编码的,所述交织间隔时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关联存储请求得到的;
根据所述关联存储响应,向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发送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所述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
获取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信息转移通道生成请求反馈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关联存储响应的存储检测参数所对应的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
在所述信息转移通道生成响应通过验证时,建立用于与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转移通道;
根据所述拓扑结构生成通道使用协议和第一密钥,将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进行打包以获取转移数据包;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转移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转移数据包之后对所述转移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拓扑结构、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通道使用协议,并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在所述通道使用协议验证通过时将所述拓扑结构和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存储并销毁所述通道使用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调用指令时,生成与所述第一密钥相对称的第二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密钥中携带有通道使用请求;
基于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将所述第二密钥发送至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三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密钥中的通道使用请求验证所述第二密钥合法,并在所述第一密钥与所述第二密钥匹配时将所述拓扑结构通过所述信息转移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
8.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集群中的第一统计服务器,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是在当前时段内发起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时刻最早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为响应所述分布式统计处理请求的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带有用于表征信息维度对应的处理负荷超过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设定载荷的标识的第一目标信息流时,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分布式统计处理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同步接收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对应的第二目标信息流并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
转码模块,用于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时,对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流进行转码,得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第二目标信息编码携带的信息安全确认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mac地址;其中,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生成的;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生成的第一长度的验证结果需满足的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包括第二长度的随机信息,第三长度的所述第一统计服务器的当前载荷,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和第一编码值,第二确认节点的第二编码值;所述第一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的目标地址处的编码值为所述第一编码值,所述目标地址为所述第一确认节点的ip地址,所述第二确认节点为在所述验证结果中包括所述第二编码值;所述信息安全确认信息包括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的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在处理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请求是对应的计算载荷;
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载荷和所述mac地址生成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在确定出所述验证结果满足所述信息安全确认要求时,将所述随机信息与所述计算载荷进行置乱交织拼接,得到验证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密钥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在所述信息安全确认参数与所述验证结果相同时,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发送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进行接收;
脉冲信号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一脉冲信号与来自同一个第二统计服务器的第二目标信息编码对应的第二脉冲信号进行融合,生成包括有信号幅值分辨参数和时序分辨参数的第三脉冲信号;
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存储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三脉冲信号进行反向锐化处理,得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将所述分布式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存储。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79984.3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910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984.3A CN1109102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9984.3A CN1109102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0233A CN110910233A (zh) 2020-03-24
CN110910233B true CN110910233B (zh) 2022-07-29

Family

ID=6981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9984.3A Active CN110910233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10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6851B (zh) * 2020-09-14 2022-11-0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披露的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920A (zh) * 2016-03-04 2017-09-1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安全信息的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用以接收安全信息的接收装置
CN108023936A (zh) * 2017-11-07 2018-05-11 深圳市天下房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接口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20614A (zh) * 2018-08-10 2019-01-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5478A (zh) * 2019-08-22 2019-1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任意脉宽的脉冲发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920A (zh) * 2016-03-04 2017-09-12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安全信息的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用以接收安全信息的接收装置
CN108023936A (zh) * 2017-11-07 2018-05-11 深圳市天下房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接口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20614A (zh) * 2018-08-10 2019-01-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5478A (zh) * 2019-08-22 2019-11-1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任意脉宽的脉冲发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布式网络数据包优先级传输模型研究仿真;陈明;《电子设计工程》;20160630;第24卷(第12期);第5-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0233A (zh) 2020-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1947B (zh) 跨域请求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24416B (zh) 下载路径跟踪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介质
CN110222085B (zh) 一种存证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10233B (zh) 一种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风险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63600A (zh) 数据审核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74540B (zh) 一种识别opc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07571A (zh) 一种管理网络外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57290B (zh) 一种开放式soa面向服务架构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132576B (zh) 基于区块链通信的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及区块链信息平台
CN113067802A (zh) 一种用户标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791963A (zh) 订购的处理方法、装置、电视和智能服务器
CN109446807A (zh) 用于识别拦截恶意机器人的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66960A (zh) 应用于区块链金融和在线支付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5334150B (zh)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769010B (zh) 一种数据管理权限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922952B (zh) 访问请求响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63879B (zh) 无线终端的漫游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31369B (zh) App使用情况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60924A (zh) 一种子系统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174202B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24887B1 (en) Eliminating network security blind spots
CN110995688B (zh)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个人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679336B (zh) 身份验证方法、系统、验证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lamparithi Resilient Service Authentication for Smart City Application Using IoT.
CN111985922B (zh) 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信息分配方法及数字金融服务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1108, floor 11, No. 62, Xueyuan Sou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1

Applicant after: Huaxuan Ding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74203 No. 90, beijiazhuang village, lingyunce Township, Yi County,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Xiangyu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