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9471A -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9471A
CN110909471A CN201911174030.3A CN201911174030A CN110909471A CN 110909471 A CN110909471 A CN 110909471A CN 201911174030 A CN201911174030 A CN 201911174030A CN 110909471 A CN110909471 A CN 110909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pressure pipeline
acoustic emission
nuclear reactor
rate cal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40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攀
刘才学
李朋洲
曾杰
杨泰波
彭翠云
王瑶
艾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9111740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9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9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9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包括: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将适用条件加载于压力管道模型上;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对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系统。本发明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可获得建立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需要开展的泄漏试验用泄漏试验件。

Description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测试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内的冷却剂在泵的作用下不间断循环,以此来带走核反应堆内产生的热量。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在制造中可能存在内部缺陷,在现场焊接过程中,焊缝中也可能会存在内部缺陷。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在服役期间,由于温度与压力的波动而承受交变载荷,同时还受环境(如辐射)和介质(如腐蚀)等影响,这都会有可能使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中原有缺陷扩展贯穿成为孔隙造成冷却剂泄漏。对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少量泄漏是允许的。但是,压力管道一旦出现大的孔隙甚至出现大破口导致冷却剂大量泄漏,将无法及时带走核反应堆内产生的热量,从而带来严重的核安全事故。
因此,核反应堆都设置了泄漏监测系统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目前,随着核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已开始应用破前漏技术,如华龙一号。破前漏技术要求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达到一定量时能够被监测到,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采用声发射监测方法来进行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监测是一种很有效的监测手段,并得到了普遍应用。
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则是对于采用声发射方法进行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监测实现破前漏泄漏率估计的手段。国内航天和石油化工相关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了大量的声发射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和应用方向是材料、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缺陷声发射检测,也有不少泄漏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方面的报道,但仍处于研究多、应用少的局面,关键问题还是缺乏系统研究,尤其是泄漏监测的关键技术—破前漏泄漏率估计,尚未得到实质性突破,国内也没有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泄漏率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缺少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泄漏率计算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包括:S1: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运行数据,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所述适用条件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和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S2: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系统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将所述适用条件加载于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S3: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所述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所述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S4:对所述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本发明应用时,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实际状态,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包括:(1)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压力、温度,(2)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材料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材料保持一致或接近。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结构尺寸(含直径、壁厚)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保持一致;如果采用缩比尺寸,应保证径厚比接近,并从安全角度分析该模型应用到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是安全保守的。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Gmin,Gmax]内,除下限Gmin和上限Gmax外,在(Gmin,Gmax)内还需要选取至少4个中间值。在确定的几个泄漏率点后,依据确定的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泄漏试验件的结构尺寸与材料,利用CFD仿真方法,计算出确定的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
然后建立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并在泄漏试验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压力测点。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的运行工况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第(1)条保持一致。在泄漏试验段布置声发射传感器用于探测泄漏声发射信号,并在声发射传感器的后端设置泄漏监测系统。试验过程中,首先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泄漏试验段,对试验回路升温升压至试验工况;然后开始进行泄漏试验,同时进行声发射信号水平采集和泄漏收集;试验完成后换下一个泄漏试验件,重复上述试验过程,直至完成全部泄漏试验件的泄漏试验。
再然后通过上述泄漏试验实际采集的泄漏声发射信号水平是本底噪声与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叠加,为了获得真实的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应首先去除本底噪声的影响。通过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获取了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计算出不同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由此可以求得一系列不同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求得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压力和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根据下述步骤获取:
将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下限边界设置为Gmin,所述Gmin≤3.8L/min;
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和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得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阶段的极限破口尺寸Lcrit;
根据所述极限破口尺寸Lcrit对应的泄漏率Gcrit获取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上限边界Gmax:
Gmax<Gcrit/S,其中S为安全裕度因子。
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开区间(Gmin,Gmax)内选取至少四个中间点作为泄漏率点,并得出所述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
将每种孔隙尺寸加工至不同的泄漏试验件上。
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S31: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泄漏试验段,对回路进行打压,确认回路无异常后开始测试;S32:在泄漏收集器后端阀门关闭情况下,建立试验段内温度压力条件;S33:达到试验额定工况后,启动泄漏监测系统,开始进行泄漏试验;S34:开启阀门,观察背压压力表读数变化,待所述背压压力表读数不再下降且出水稳定后进行泄漏流量收集并测量,同时进行泄漏声发射信号采集;S35:额定工况点测量完毕后,回路降温降压,待达到下一个测点的工况后,继续进行泄漏试验;S36:所有工况点泄漏试验完成后,回路降温降压,换下一个泄漏试验件,重复S31-S36直至完成全部泄漏试验件的泄漏试验。
进一步的,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S41:将步骤S3中获取的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本底噪声消除,获取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ij,式中i表示不同泄漏率点,j表示不同距离点;S42: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对同一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获取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S43:对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系统,包括: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运行数据,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所述适用条件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和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系统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所述建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适用条件加载于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试验模块:用于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所述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所述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模块将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下限边界设置为Gmin,所述Gmin≤3.8L/min;所述提取模块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和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得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阶段的极限破口尺寸Lcrit;所述提取模块根据所述极限破口尺寸Lcrit对应的泄漏率Gcrit获取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上限边界Gmax:Gmax<Gcrit/S,其中S为安全裕度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模块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开区间(Gmin,Gmax)内选取至少四个中间点作为泄漏率点,并得出所述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所述建模模块将每种孔隙尺寸加工至不同的泄漏试验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将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本底噪声消除,获取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ij,式中i表示不同泄漏率点,j表示不同距离点;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对同一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获取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所述处理模块对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可获得建立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需要开展的泄漏试验用泄漏试验件;
2、本发明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可获得不同泄漏率下距离泄漏源不同距离所响应的声发射信号水平;
3、本发明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可以计算出不同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可建立起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泄漏试验段回路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包括:S1: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运行数据,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所述适用条件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和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S2: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系统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将所述适用条件加载于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S3: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所述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所述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S4:对所述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本实施例实施时,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实际状态,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包括:(1)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压力、温度,(2)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材料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材料保持一致或接近。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结构尺寸(含直径、壁厚)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保持一致;如果采用缩比尺寸,应保证径厚比接近,并从安全角度分析该模型应用到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是安全保守的。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Gmin,Gmax]内,除下限Gmin和上限Gmax外,在(Gmin,Gmax)内还需要选取至少4个中间值。在确定的几个泄漏率点后,依据确定的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泄漏试验件的结构尺寸与材料,利用CFD仿真方法,计算出确定的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
然后建立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并在泄漏试验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压力测点。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的运行工况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第(1)条保持一致。在泄漏试验段布置声发射传感器用于探测泄漏声发射信号,并在声发射传感器的后端设置泄漏监测系统。试验过程中,首先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泄漏试验段,对试验回路升温升压至试验工况;然后开始进行泄漏试验,同时进行声发射信号水平采集和泄漏收集;试验完成后换下一个泄漏试验件,重复上述试验过程,直至完成全部泄漏试验件的泄漏试验。
再然后通过上述泄漏试验实际采集的泄漏声发射信号水平是本底噪声与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叠加,为了获得真实的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应首先去除本底噪声的影响。通过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获取了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计算出不同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由此可以求得一系列不同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求得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本实施例中,首先是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设计与加工,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实际状态,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包括:(1)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压力、温度,(2)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其中,冷却剂的类型、压力、温度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类型保持一致,即采用高温高压水;冷却剂的压力、温度也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额定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保持一致。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指利用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泄漏率的下限和上限,表示为[Gmin,Gmax],其中Gmin<Gmax。根据破前漏监测要求,下限Gmin应不大于3.8L/min,上限Gmax按下述方法确定。首先,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含外径、壁厚)和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额定工作温度、工作压力等计算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阶段的极限破口尺寸Lcrit;再计算该极限破口尺寸Lcrit对应的泄漏率Gcrit;模型泄漏率上限则取Gmax<Gcrit/S,S为安全裕度因子,一般取2。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材料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材料保持一致或接近。压力管道泄漏试验件结构尺寸(含直径、壁厚)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保持一致;如果采用缩比尺寸,应保证径厚比接近,并从安全角度分析该模型应用到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是安全保守的。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Gmin,Gmax]内,除下限Gmin和上限Gmax外,在(Gmin,Gmax)内还需要选取至少4个中间值。在确定的几个泄漏率点后,依据确定的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泄漏试验件的结构尺寸与材料,利用CFD仿真方法,计算出确定的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然后,在泄漏试验件上加工出计算尺寸的孔隙,每个泄漏试验件对应加工一个孔隙尺寸。
其次建立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由主回路系统、压力安全系统、回路冷却系统、化学药物添加系统、净化系统、补水系统、设备冷却系统和泄漏试验段组成。泄漏试验段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试验装置主回路系统进行连接,并在泄漏试验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压力测点。主回路系统由一台主泵、一个气动调节阀、一个手动调节阀、止回阀、管道和测量仪表组成。压力安全系统由稳压器、喷雾管、释放管、电动调节阀、安全阀、凝汽罐等组成。回路冷却系统由一台冷却器、电动调节阀和管道、仪表组成。净化系统由再生和非再生式冷却器、混合离子交换柱、氢型阳离子交换柱、电动调节阀、常开电磁阀、管道、测量仪表组成。补水系统由储水箱、三柱塞和单柱塞补水泵等组成。设备冷却水系统由自来水管和循环冷却管系组成。冷却水来自自来水母管和循环冷却水母管。泄漏试验段主要包括:管道、泄漏试验件、两台电动阀门、泄漏收集器等,并在泄漏试验段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压力测点,在泄漏处设置泄漏收集器,泄漏试验段如图2所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装置的运行工况应与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第(1)条保持一致。在泄漏试验段布置声发射传感器用于探测泄漏声发射信号,8个声发射传感器距离泄漏源的距离由近到远布置,并在声发射传感器的后端设置泄漏监测系统。
再次进行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过程及方法如下所述,试验工况与模型的适用条件保持一致。
1)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泄漏试验段,对回路进行打压,确认回路无异常后,开展下一步工作;
2)在泄漏收集器后端阀门关闭情况下,建立试验段内温度压力条件;
3)达到试验额定工况后,启动泄漏监测系统,开始进行泄漏试验;
4)开启阀门,观察背压压力表读数变化,待其不再下降且出水稳定后进行泄漏流量收集并测量,同时进行泄漏声发射信号采集;
5)额定工况点测量完毕后,回路降温降压,待达到下一个测点的工况后,继续进行泄漏试验;
6)所有工况点泄漏试验完成后,回路降温降压,换下一个泄漏试验件,重复上述试验过程,直至完成全部泄漏试验件的泄漏试验。
完成试验后,对泄漏声发射信号水平与泄漏率数据处理:
通过上述泄漏试验实际采集的泄漏声发射信号水平是本底噪声与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叠加,为了获得真实的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水平,应采用以下方法去除本底噪声的影响。
Figure BDA0002289499550000071
Uk—无泄漏时,测量的本底噪声水平,
Ua—有泄漏时,测量的泄漏声发射信号水平,
U—经本底噪声修正的声发射信号水平。
通过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模拟试验获取了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ij,其中i表示不同泄漏率点,j表示不同距离点。
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对一种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U=ke-αL,见图3。根据拟合的指数关系式,计算出第一种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10,按同样的方法依次计算出其他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20,U30,…。
由此可以求得一系列不同泄漏率Gi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的Ui0,通过二次多项式拟合(Ui0,Gi)求得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G=f(U)。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运行数据,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所述适用条件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和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
S2: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系统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将所述适用条件加载于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
S3: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所述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所述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
S4:对所述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的类型、压力和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根据下述步骤获取:
将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下限边界设置为Gmin,所述Gmin≤3.8L/min;
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和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得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阶段的极限破口尺寸Lcrit;
根据所述极限破口尺寸Lcrit对应的泄漏率Gcrit获取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上限边界Gmax:
Gmax<Gcrit/S,其中S为安全裕度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开区间(Gmin,Gmax)内选取至少四个中间点作为泄漏率点,并得出所述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
将每种孔隙尺寸加工至不同的泄漏试验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泄漏试验段,对回路进行打压,确认回路无异常后开始测试;
S32:在泄漏收集器后端阀门关闭情况下,建立试验段内温度压力条件;
S33:达到试验额定工况后,启动泄漏监测系统,开始进行泄漏试验;
S34:开启阀门,观察背压压力表读数变化,待所述背压压力表读数不再下降且出水稳定后进行泄漏流量收集并测量,同时进行泄漏声发射信号采集;
S35:额定工况点测量完毕后,回路降温降压,待达到下一个测点的工况后,继续进行泄漏试验;
S36:所有工况点泄漏试验完成后,回路降温降压,换下一个泄漏试验件,重复S31-S36直至完成全部泄漏试验件的泄漏试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将步骤S3中获取的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本底噪声消除,获取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ij,式中i表示不同泄漏率点,j表示不同距离点;
S42: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对同一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获取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
S43:对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7.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运行数据,确定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所述适用条件包括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和泄漏率计算模型边界条件;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系统建立压力管道模型,并在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设置声发射传感器;所述建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适用条件加载于所述压力管道模型上;
试验模块:用于将泄漏试验件连接至所述压力管道模型的泄漏试验段,并对所述泄漏试验件进行测试获取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声发射信号水平和泄漏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取模块将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下限边界设置为Gmin,所述Gmin≤3.8L/min;
所述提取模块根据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的结构尺寸和压力管道内冷却剂参数得出核反应堆压力管道破前漏阶段的极限破口尺寸Lcrit;
所述提取模块根据所述极限破口尺寸Lcrit对应的泄漏率Gcrit获取所述泄漏率计算模型的上限边界Gmax:
Gmax<Gcrit/S,其中S为安全裕度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在泄漏率计算模型的边界开区间(Gmin,Gmax)内选取至少四个中间点作为泄漏率点,并得出所述泄漏率点对应的孔隙尺寸;所述建模模块将每种孔隙尺寸加工至不同的泄漏试验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将不同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本底噪声消除,获取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Uij,式中i表示不同泄漏率点,j表示不同距离点;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声发射信号在金属管道表面传播呈指数衰减的特性,对同一泄漏率下离泄漏源不同距离的修正后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指数拟合获取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
所述处理模块对所有泄漏率下泄漏源的声发射信号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获取基于声发射的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
CN201911174030.3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909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030.3A CN110909471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4030.3A CN110909471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9471A true CN110909471A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1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4030.3A Pending CN110909471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947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6039A (zh) * 2009-11-24 2010-05-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电站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3258577A (zh) * 2013-04-16 2013-08-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高能管道泄漏监测试验破口模拟方法
CN105788678A (zh) * 2016-03-03 2016-07-20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泄漏率计算及监测方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6039A (zh) * 2009-11-24 2010-05-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电站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CN103258577A (zh) * 2013-04-16 2013-08-21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站高能管道泄漏监测试验破口模拟方法
CN105788678A (zh) * 2016-03-03 2016-07-20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泄漏率计算及监测方法、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E PAN等: "Acoustic emission of fatigue crack in pressure pipe under cyclic pressure",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
何攀: "压力管道裂纹泄漏定量技术研究", 《核动力工程》 *
王瑶等: "孔隙泄漏声发射信号特性研究",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81299B1 (en)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integrity of a structure
CN204314032U (zh) 高温管道法兰紧密性测试系统
CN109781754B (zh) 一种管道环焊缝缺陷安全评价方法
CN204128762U (zh) 一种阀门检验台
Bourga et al. Leak-before-break: Global perspectives and procedures
CN110887613A (zh) 一种大型压力容器气压试验密封检测方法
CN112284897B (zh) 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微振磨损损伤处理方法
CN110909471A (zh) 一种核反应堆压力管道泄漏率计算模型建立方法及系统
Nogmov et al. Development of a flow-measuring hydropneumatic bench for testing pipeline valves
Erhard et al. A new concept for steam generator tube integrity assessment
CN111948059B (zh) 一种水压试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0237B (zh) 一种燃气胶管的寿命快速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210153562U (zh) 一种热网换热管及管板泄漏的快速检测装置
CN114509377A (zh) 动态的滤芯相容性测量方法及装置
Milazzo On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rial and organisational variables in the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CN108037003A (zh) 一种用于容器类产品耐压试验的程控高效试验系统
CN111536436B (zh) 压力管道泄漏声发射信号传播衰减系数标定方法和系统
CN207923441U (zh) 安全阀试验装置
CN113268827B (zh) 一种基于等效损伤路径含裂纹压力容器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13010843A (zh) 测量参数集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验证方法及故障诊断方法
CN206573450U (zh) 高精度抗渗仪
CN115162985B (zh) 一种深部原位保真取芯率定平台安全监控系统
Silber et al. Specimen Testing for Steam Generator Tube Leaks with Measurement of Flow Patterns
CN117056686B (zh) 一种检测压力容器表面缺陷的告警方法及系统
De Vos et al. PED certified recuperator for micro gas turb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