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8574A -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8574A
CN110908574A CN201911230644.9A CN201911230644A CN110908574A CN 110908574 A CN110908574 A CN 110908574A CN 201911230644 A CN201911230644 A CN 201911230644A CN 110908574 A CN110908574 A CN 1109085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ing line
display
display interface
display area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06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8574B (zh
Inventor
王珑
周舒婷
熊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ospatiotempor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tar Ag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tar Ag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tar Ag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3064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8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8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8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8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8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方法包括: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若是,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在分屏显示并移动分割线的过程中,当分割线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时,便控制分割线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远离显示界面的边缘,避免了由于分割线过于贴近边缘或者直接与边缘重合时,导致用户退出当前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同时查看两个图像,有的软件开发商将两个图像分别放置显示界面的不同区域,两个图像相互之间没有交叠区域。然而,由于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的大小是固定的,若将两个图像分别放置在显示界面的不同区域的话,必然会使得图像缩小,从而使得用户无法观察到图像中的细节地方。
而有些软件开发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显示界面中设置分割线将显示界面分割成两个显示区域。当两张图像分别放置各自的显示区域中时,两张图像可以以填充显示界面的方式在各自的显示区域显示出图像的一部分内容。当通过移动分割线以调整两个显示区域的相对大小,便可以将图像上原本未显示出的内容显示出,从而实现了将两个显示区域中的图像按图像的原尺寸显示图像的全部内容。
但是,这种分屏显示的问题在于,当分割线移动到显示界面的边缘时,由于分割线过于贴近边缘或者直接与边缘重合,则可能使得用户退出查看图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以在分屏显示时,当用户对分割线的操作过程中,分割线移动至贴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或者直接与边缘重合时,避免显示装置的系统会导致用户退出查看图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调节方法,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若是,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分屏显示并移动分割线的过程中,当分割线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时,便控制分割线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远离显示界面的边缘,避免了由于分割线过于贴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或者直接与边缘重合时,导致用户退出当前操作。
例如,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为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底端,而用户在显示屏的底端滑动触控通常会触发退出当前应用的操作。针对这种情况,当分割线移动到第一显示区域靠近的边缘时由于其自动回弹到远离第一显示区域的边缘,当用户通过触控再次移动该分割线时,便不会在显示屏的底端进行触控,从而避免触发退出当前应用的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包括:获取所述分割线当前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判断所述分割线当前的位置是否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预设边缘区域内;若是,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否则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分割线的当前位置可以快速直接确定分割线移动到何处,因此能够快速直接确定出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边缘区域以外的预设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回弹到预设位置,可以确保每次回弹到同一位置,以便回弹后的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包括:
获取当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所述大小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而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能够直观的反应出分割线位置的变化,因此通过获取第一显示区域当前的大小也能够快速直接确定出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其中大小可以是面积值,也可以是显示区域投影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调整到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设大小,可以确保分割线每次都回弹到同一位置,以便后续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之后,以及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是否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若得出所述用户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则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用户不再控制分割线后再将分割线回弹,使得回弹操作更加人性化,用户体验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割线上还设有拖拽点,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与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分割线上设置拖拽点,能够直观的提示用户分割线可移动,使得用户更容易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界面中沿所述分割线的移动方向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分割线的移动轨迹的轨迹条,所述轨迹条上设有拖拽点,所述拖拽点在所述轨迹条上的位置与所述分割线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对应;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沿所述轨迹条指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拖拽点同步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轨迹条以及在轨迹条上设置拖拽点,能够直观的提示用户分割线可移动以及其移动方向,使得用户更容易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控制所述分割线和所述拖拽点同步的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分割线和拖拽点同步回弹,可以确保分割线和拖拽点的位置保持对应,以便用户下一次能够通过拖拽拖拽点而控制分割线移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调节装置,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若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分割线当前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判断所述分割线当前的位置是否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预设边缘区域内;若是,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否则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边缘区域以外的预设位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调整到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之后,以及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之前,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若得出所述用户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则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割线上还设有拖拽点,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与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移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界面中沿所述分割线的移动方向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分割线的移动轨迹的轨迹条,所述轨迹条上设有拖拽点,所述拖拽点在所述轨迹条上的位置与所述分割线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对应;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沿所述轨迹条指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拖拽点同步移动。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和所述拖拽点同步的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显示屏、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显示屏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的程序;
所述显示屏上设有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的非易失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显示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一应用场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二应用场景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三应用场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四应用场景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五应用场景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六应用场景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七应用场景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的第八应用场景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10,该终端10可以是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
本实施例中,终端1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显示屏12、存储器13、以及与通信接口11、存储器13和显示屏12连接的处理器14。
通信接口11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硬件接口,也可以是软件意义上的逻辑接口。若终端10需要通过显示屏12显示待显示对象,终端1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1接收其它设备直接传输或者是网络发送的该待显示对象,其中,该待显示对象可以是图像、视屏、文档等。
显示屏12可以是例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成的显示屏12。
如图2所示,显示屏12具有显示界面121,该显示界面121可以占据显示屏12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该显示界面121中包含分割线122,该分割线122可以是直线或者曲线。该分割线122的两端分别沿伸至显示界面的边缘以将显示界面121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
存储器13可以是例如磁盘、ROM、或RAM,或其任意组合,一方面,存储器13可以用于存储通信接口11接收到的待显示对象,另一方面,存储器13还可以用于存储对该待显示对象执行显示调节方法所需的程序。此外,除了存储器13外,终端10还可以包括存储在ROM、RAM、或其他类型的非暂时性存储介质、或其任意组合中的程序指令。
处理器14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4)、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芯片。
处理器14可以用于调用并运行存储器13中的程序。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并运行存储器13中的程序,一方面,处理器14可以将存储器13中的该待显示对象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中显示。其中,关于对待显示对象加载以及显示,可选的,可以将待显示对象以填充显示界面12的方式分别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中,这样,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均显示出待显示对象一部分内容。可选的,也可以将待显示对象以填充显示界面12的方式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中,并将待显示对象以填充第二显示区域124的方式中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这样,第一显示区域123可以显示出待显示对象一部分内容,而第二显示区域124则显示出待显示对象全部内容。或者,可选的,还可以将待显示对象以填充第一显示区域123的方式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中,并将待显示对象以填充第二显示区域124的方式中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这样,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都可以显示出待显示对象全部内容。
也通过调用并运行存储器13中的程序,在另一方面,在通过延第一方向移动分割线122而改变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若分割线122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则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122远离该边缘。
下面将以方法实施例的形式,对如何处理显示待显示对象,以及如何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10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和步骤S200。
步骤S100:在通过移动分割线而改变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
步骤S200:若检测到分割线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控制分割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远离该边缘。
下面将结合示例对上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执行步骤S100之前,终端10预设了分割线122、第一显示区域123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24对应的控件。终端10通过加载分割线122的控件、第一显示区域123的控件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24的控件,从而在显示界面121中显示出第一显示区域123、第二显示区域124、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之间的分割线122,其中,初始加载显示出的分割线122可以位于显示界面121的中部,这样,分割线122可以将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划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区域。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割线122的控件、第一显示区域123的控件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24的控件三者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第一显示区域123与第二显示区域124以相互覆盖的关系而设置在显示界面121中。这样,在显示界面121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分割线122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区域覆盖来直观的改变第一显示区域123和/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
例如图4所示,将分割线122沿图4中箭头所示的第一方向从位置W1移动到位置W2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23与第二显示区域124相互之间的覆盖关系可以是第一显示区域123覆盖第二显示区域124。随着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逐渐增大,第一显示区域123可以覆盖住第二显示区域124上更多的区域。这样,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无论是增大还是不变,基于第一显示区域123的逐渐覆盖,从而直观上来说,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在不断的缩小。
又例如图5所示,将分割线122沿图5中箭头所示的第一方向从位置W3移动到位置W4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23与第二显示区域124相互之间的覆盖关系可以是第二显示区域124覆盖第一显示区域123。随着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逐渐增大,第二显示区域124可以覆盖住第一显示区域123上更多的区域。这样,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无论是增大还是不变,基于第二显示区域124的逐渐覆盖,从而直观上来说,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也在不断的缩小。
当然,采用相互覆盖来实现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相对改变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性方式,其并不作为本实施例的限定。例如,通过分割线122的控件、第一显示区域123的控件以及第二显示区域124的控件三者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第一显示区域123与第二显示区域124通过相互拼接的关系而设置在显示界面121中。这样,通过在显示界面121中移动分割线122,可以对应的改变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的相对大小。
进一步的,在显示界面121中显示出第一显示区域123、第二显示区域124、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之间的分割线122后,终端10可以将待显示对象加载到第一显示区域123,以使第一显示区域123中显示出该待显示对象的部分或者全部。与此同时,终端10也将待显示对象同步的加载到第二显示区域124,以使第二显示区域124中也显示出该待显示对象的部分或全部。
加载并显示出待显示对象后,终端10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S100。
需要说明的是,从方案完整性的角度,终端10可以在加载并显示出待显示对象后再执行步骤S100,但并不作为限定。例如,终端10可以在加载并显示出待显示对象前,便执行步骤S100。
步骤S100:在通过移动分割线而改变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
终端10预设有响应用户操作的操作控件。
一方面,在用户的操作为触控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控件可以监测用户的触控操作,并执行相应的事件来记录用户的触控操作。例如,当操作控件监测到用户的触控到显示界面121上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触摸开始事件,以表示显示界面121中在触控点处的元素被用户触控;当操作控件监测到用户的触控点开始在显示界面121上移动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触摸移动事件,以周期性的不断记录用户的触控点在显示界面121上的坐标;当操作控件监测到用户不再的触控到显示界面121上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触摸结束事件,以表示显示界面121中在触控点处的元素不再被用户触控。
另一方面,在用户的操作为鼠标操作的情况下,操作控件可以监测用户的鼠标操作,并执行相应的事件来记录用户的鼠标操作。例如,当操作控件监测到鼠标在显示界面121上按下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鼠标按下事件,以表示显示界面121中在鼠标处的元素被用户选中;当操作控件监测到鼠标在显示界面121上移动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鼠标移动事件,以周期性的不断记录鼠标在显示界面121上的坐标;当操作控件监测到按下的鼠标在显示界面121上释放时,操作控件可以执行鼠标释放事件,以表示显示界面121中在鼠标处的元素不再被用户操控。
本实施例中,终端10还可以将操作控件与分割线122的控件绑定,从而基于操作控件执行的事件来对应控制分割线122的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在用户执行触控操作后,操作控件可以同步执行触摸开始事件以及触摸移动事件,基于操作控件与分割线122的控件的绑定关系,终端10可以通过触摸开始事件,判断触控点处被用户触控的元素是否为分割线122。若确定元素不是分割线122,终端10则不控制分割线122移动;反之,若确定元素是分割线122,终端10则控制分割线122移动到触摸移动事件记录的触控点坐标处,以实现响应用户的操作对应控制分割线122移动。
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在用户执行鼠标操作后,操作控件可以同步执行鼠标按下事件以及鼠标移动事件,基于操作控件与分割线122的控件的绑定关系,终端10可以通过鼠标按下事件,判断鼠标按下处被用户选中的元素是否为分割线122。若确定元素不是分割线122,终端10则不控制分割线122移动;反之,若确定元素是分割线122,终端10则控制分割线122移动到鼠标移动事件记录的鼠标的坐标处,也实现响应用户的操作对应控制分割线122移动。
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终端10可以实时的判断分割线122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
作为实时判断分割线122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的一种示例性方式,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终端10可以实时的直接获取分割线122当前在显示界面121中的位置(在分割线为直线时,分割线122的位置为分割线122上的任一点在显示界面121中的坐标;在分割线为曲线时,分割线122的位置为分割线122上最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的点的坐标),并实时判断该位置是否在显示界面121中显示界面121的预设边缘区域内,其中,显示界面121的边缘为显示界面121上分割线122的移动方向所指向的边,位置在预设边缘区域内表示分割线122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否则,表示分割线122未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
例如图6所示,分割线122的移动的第一方向为图6中的箭头方式,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可以是显示界面121的边L1以及边L2,以及,预设边缘区域内则是包含边L1虚线区域A以及包含边L2的虚线区域B。当用户的手指触控住分割线122从位置W3移动到W4时,由于分割线122当前在显示界面121中的位置W4既不在虚线区域A内也不在虚线区域B,说明分割线122未移动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
作为实时判断分割线122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的另一种示例性方式,由于分割线122移动会对应改变第一显示区域123和/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从而造成第一显示区域123和/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改变,故第一显示区域123和/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变化其实也能够反映出分割线122移动到什么位置。因此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终端10还可以实时第一显示区域123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以通过大小来判断分割线122是否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
具体来说,在分割线122移动的过程中,终端10可以获取当前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
若分割线122按照移动方向移动对应改变的第一显示区域123的长或宽,那么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可以是第一显示区域123被改变的长或宽。例如图8所示,分割线122按照箭头所示第一方向垂直于移动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的长移动,那么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可以是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宽L1,而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大小可以是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宽L2。
若分割线122按照移动方向移动会对应改变的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形状,那么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可以是第一显示区域123的面积。例如图9所示,分割线122按照箭头所示方向移动,那么第一显示区域123和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形状可以在三角形与五边形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基于当前获得的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终端10可以判断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该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表示第一显示区域123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已经变化到几乎占据或者已经占据整个显示界面121,故说明分割线122已经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反之,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表示第一显示区域123或第二显示区域124的还未变化到几乎占据或者已经占据整个显示界面121,故说明分割线122还未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其中,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二预设值。
步骤S200:若检测到分割线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控制分割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远离该边缘。
进一步的,通过判断分割线122位置的方式,若确定分割线122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终端10可以直接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即直接根据分割线122的位置控制分割线122移动到位于显示界面121中预设区域以外的预设位置。例如图7所示,在分割线122移动到预设区域A以内的位置W5时,终端10可以直接控制分割线122从位置W5按照与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到预设区域A和预设区域B以外的位置W6。
进一步的,通过判断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的方式,若确定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或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终端10也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移动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显示区域123的大小调整到第三预设值,且该第三预设值与显示界面121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这样,第一显示区域123或第二显示区域124便从几乎占据或者已经占据整个显示界面121变化到不再几乎占据或者已经占据整个显示界面12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方式仅为本实施例示例性的一种方式,并不作为本实施的限定。例如,终端10在确定分割线122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后,终端10可以判断操作控件是否执行了触摸结束事件或者鼠标释放事件;若是,说明用户结束执行移动分割线122的操作,从而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否则,说明用户还未结束执行移动分割线122的操作,因而继续控制分割线122按用户的触控移动。
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可能实现方式中,为便于直观提示用户显示界面121中的分割线122可以移动,分割线122上还设有拖拽点125。其中,终端10也可以预设拖拽点125的控件,并通过加载该拖拽点125的控件方式,在显示界面121的分割线122上显示出拖拽点125。
在本实施例中,操控控件与拖拽点125的控件也进行了绑定,这样,用户在触控在拖拽点125处或将鼠标在拖拽点125按下,且拖拽该拖拽点125时,终端10可以响应用户拖拽该拖拽点125的操作,对应控制拖拽点125与分割线122同步的延第一方向移动。例如图10所示,用户的手指触控拖拽点125上,并沿图10中箭头所示的第一方向移动时,拖拽点125和分割线122能够对应的同步移动,以使拖拽点125始终保持在分割线122上。
而当在拖拽点125和分割线122同步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时,终端10也可以控制拖拽点125和分割线122同步的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到,本实施例中实现操控控件与拖拽点125移动以及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原理与前述的原理相同,在此就不再累述。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可能实现方式中,为便于直观提示用户显示界面121中的分割线122的移动方向,显示界面121中沿分割线122的移动方向上设有用于表示分割线122的移动轨迹的轨迹条126,且该位置与分割线122在显示界面121中的位置对应的拖拽点125。
本实施例中,拖拽点125与轨迹条126整体可以作为一个控件,且该控制也与操控控件绑定,这样,用户在触控在拖拽点125处或将鼠标在拖拽点125按下,且拖拽该拖拽点125在轨迹条126上沿轨迹条126指向的第一方面移动时,终端10可以响应用户拖拽该拖拽点125的操作,对应控制分割线122也沿该第一方向与拖拽点125同步移动。
例如图11所示,用户的手指触控拖拽点125上,并沿图11中箭头所示的第一方向移动将拖拽点125从轨迹条126上位置W7移动到位置W8,那么分割线122能够同步且对应的从显示界面121上的位置W9移动到位置W10。
而当分割线122沿第一方向同步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121的边缘时,此时拖拽点125也对应靠近轨迹条126的末端。那么,终端10控制分割线122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同时,终端10也同步的对应控制拖拽点125在轨迹条126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拖拽点125对应的远离轨迹条126的末端。
可以理解到,本实施例中实现操控控件与拖拽点125移动以及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的原理与前述的原理相同,在此就不再累述。
请参阅图1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调节装置100,该显示调节装置100可以应用于终端10,显示调节装置100可以包括:检测模块110和控制模块120,其中,检测模块110和控制模块120可以部署在处理器14中的程序模块。
检测模块110,用于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若是,控制模块120,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110,用于获取所述分割线当前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判断所述分割线当前的位置是否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预设边缘区域内;若是,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否则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未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120,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边缘区域以外的预设位置。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110,用于获取当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120,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调整到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检测模块110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之后,以及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之前,所述控制模块120,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若得出所述用户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则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分割线上还设有拖拽点,所述控制模块120,还用于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与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移动。
可选的,所述显示界面中沿所述分割线的移动方向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分割线的移动轨迹的轨迹条,所述轨迹条上设有拖拽点,所述拖拽点在所述轨迹条上的位置与所述分割线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对应;
所述控制模块120,还用于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沿所述轨迹条指向的第一方向移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拖拽点同步移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调节方法的程序代码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分屏显示并移动分割线的过程中,当分割线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显示界面的边缘时,便控制分割线按照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割线远离显示界面的边缘,避免了由于分割线过于贴近边缘或者直接与边缘重合时,导致用户退出当前操作。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若是,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包括:
获取所述分割线当前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
判断所述分割线当前的位置是否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预设边缘区域内;
若是,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否则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到位于所述预设边缘区域以外的预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包括:
获取当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
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
若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表示所述分割线未移动到靠近所述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通过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大小调整到第三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值与所述显示界面的大小的大小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之后,以及在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是否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若得出所述用户结束执行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操作,则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线上还设有拖拽点,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与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界面中沿所述分割线的移动方向上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分割线的移动轨迹的轨迹条,所述轨迹条上设有拖拽点,所述拖拽点在所述轨迹条上的位置与所述分割线在所述显示界面中的位置对应;移动所述分割线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拖拽所述拖拽点的操作,对应控制所述拖拽点沿所述轨迹条指向的第一方向移动;
控制所述分割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拖拽点同步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包括:
控制所述分割线和所述拖拽点同步的按照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0.一种显示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通过移动所述分割线而改变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区域大小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分割线是否沿第一方向移动到靠近所述显示界面的边缘;
若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分割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割线远离所述边缘。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显示屏、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显示屏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项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的程序;
所述显示屏上设有显示界面,所述显示界面中设有用于将所述显示界面分割成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分割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12.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的非易失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项所述的显示调节方法。
CN201911230644.9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08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0644.9A CN110908574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0644.9A CN110908574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8574A true CN110908574A (zh) 2020-03-24
CN110908574B CN110908574B (zh) 2020-12-29

Family

ID=6982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0644.9A Active CN110908574B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85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105A (zh) * 2020-05-14 2021-07-2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及练习记录采集方法
CN113485623A (zh) * 2021-09-07 2021-10-08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维度对比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237287A (zh) * 2021-04-23 2022-10-25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9287A (ja) * 2013-04-22 2013-08-01 Kyocera Corp 情報端末装置
CN103699312A (zh) * 2013-12-30 2014-04-0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应用前台运行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714748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电子设备屏幕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31857A1 (en) * 2013-11-08 2016-08-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program
CN107589901A (zh) * 2017-09-13 2018-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2293A (zh) * 2019-08-02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49287A (ja) * 2013-04-22 2013-08-01 Kyocera Corp 情報端末装置
US20160231857A1 (en) * 2013-11-08 2016-08-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program
CN104714748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电子设备屏幕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99312A (zh) * 2013-12-30 2014-04-0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应用前台运行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89901A (zh) * 2017-09-13 2018-01-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2293A (zh) * 2019-08-02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屏应用切换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105A (zh) * 2020-05-14 2021-07-2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及练习记录采集方法
CN113178105B (zh) * 2020-05-14 2022-05-24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显示设备及练习记录采集方法
CN115237287A (zh) * 2021-04-23 2022-10-25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3485623A (zh) * 2021-09-07 2021-10-08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维度对比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8574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8574B (zh) 一种显示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90258376A1 (en) Input and output method in touch screen termi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177669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3498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화면 캡쳐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0597439B (zh) 截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186330B (zh) 一种显示界面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1893275B1 (ko) 프리뷰 인터페이스 선택 영역의 줌인 방법 및 장치
EP3276477B1 (en) Desktop page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CN109976655B (zh) 长截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80121076A1 (en) Drawing processing method, drawing program, and drawing device
KR20150012234A (ko) 분할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 및 이의 전자 장치
KR100782336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출력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8255387B (zh) 触屏移动端图像快速对比交互方法
KR20130052743A (ko) 항목 선택 방법
KR20150012290A (ko)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에 사용되는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의 인터랙션 방법, 장치,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US201601397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nent display processing
WO2019047147A1 (zh) 图标移动方法及装置
CN109254823B (zh) 一种切换多级嵌套的分页视图元素的方法、存储器及终端
JP5771401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EP2763016A2 (en) Scroll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GB2561220A (en) A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method
CN104571814B (zh) 一种投影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2449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484304A (zh) 触摸屏设备亮度和音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触摸屏设备
CN107817927B (zh) 应用图标管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2

Address after: 518100 second floor office area, Xinghe lingchuangtianxia phase I, Nanke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chaospatiotempor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building, No. 3, building 200, Tianfu five street, Chengdu hi tech Zone, (Sichuan)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Star Age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