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07716A -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07716A
CN110907716A CN201910973699.2A CN201910973699A CN110907716A CN 110907716 A CN110907716 A CN 110907716A CN 201910973699 A CN201910973699 A CN 201910973699A CN 110907716 A CN110907716 A CN 110907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voltage
time
point
qualifi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3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07716B (zh
Inventor
刘国伟
赵宇明
王静
艾精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3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07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07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7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07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07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根据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基于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上述方法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监测节点,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进行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从而量化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Description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 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监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敏感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偏差会直接影响负荷的正常运行。因此目前很多对电压偏差的治理设备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安装于供电系统供电中间环节,以对电压谐波进行隔离。
传统的电压偏差隔离的评价指标,一般是描述偏差大小的电压偏差百分比,或从较大时间尺度进行统计的电压超限时间指标,均是针对电压偏差本身的特性,无法对供电中间环节前后的电压偏差差异进行准确评估,不能量化地判断其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监测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量化供电中间环节对供电系统中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包括:
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
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所述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所述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所述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基于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上述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电压偏差的供电监测节点和受点监测节点,并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可以根据采集的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即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变化数值,从而可以通过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这一量化的电压偏差空间分布差异的对比性质指标,建立一种量化的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以适应各种供电系统的电压偏差的评估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步骤包括:
选取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所述供电点;
选取所述供电系统中靠近负载、且与所述负载无电气隔离的连接点作为所述受电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供电系统中多个所述负载共供电点时,所述供电点与各所述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所述受电点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将所述变化率作为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包括:
节点选取模块,用于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所述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所述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所述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效果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上述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电压偏差的供电监测节点和受点监测节点,并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可以根据采集的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即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变化数值,从而可以通过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这一量化的电压偏差空间分布差异的对比性质指标,建立一种量化的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以适应各种供电系统的电压偏差的评估需求。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电源、供电中间环节、负载以及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
其中,所述负载通过所述供电中间环节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根据在所述监测节点采集的数据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上述供电系统,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电压偏差的供电监测节点和受点监测节点,并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可以根据采集的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即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变化数值,从而可以通过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这一量化的电压偏差空间分布差异的对比性质指标,建立一种量化的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以适应各种供电系统的电压偏差的评估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点为所述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所述受电点靠近所述负载、且与所述负载无电气隔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供电系统中多个所述负载共供电点时,所述供电点与各所述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所述受电点的数量。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但不限于单端供电系统,如也可适用于多端供电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0: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
步骤S140: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
步骤S160:根据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步骤S180:基于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具体地,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至用户负载的电源线路,在电源和用户负载之间包括供电中间环节,供电中间环节如电网等用于将电源电能传输至用户负载。供电中间环节特别是当供电中间环节中存在换流器等设备时,会对电路偏差在供电系统中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地,电压偏差在经过供电中间环节后有所减小,供电中间环节会对电压偏差产生一定的隔离效果,因此,需要对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进行判断评估。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供电中间环节可以为交流供电环节或直流供电环节,负载可以为交流或直流负载。
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一个供电点和一个受电点,供电点监测节点用于监测接入供电中间环节之前的电压合格时间,受电点监测节点用于监测从供电中间环节接入负载之前的电压合格时间。在电源线路中选取监测节点时,一般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电压接入的位置作为供电点,选取靠近用户负载的位置作为受电点。
进一步地,对选取的监测节点的电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采集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电压合格时间为预设时间周期内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预设阈值可以根据负载以及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确定,当供电电压偏差少于该预设阈值时,可认为此时的供电电压为合格的,将监测过程中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进行累积,从而得到监测点的电压合格时间。根据采集到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出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隔离比。
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是一个用于表征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电压偏差变化大小的数值,根据计算得到的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来判断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的变化大小,即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在计算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导致不一样的隔离效果判断结果。例如,当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为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的电压偏差减小百分比时,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的数值越大,则判定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越显著,反之,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的数值越小,则判定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越不显著。
上述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电压偏差的供电监测节点和受点监测节点,并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可以根据采集的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即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变化数值,从而可以通过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这一量化的电压偏差空间分布差异的对比性质指标,建立一种量化的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以适应各种供电系统的电压偏差的评估需求。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监测节点选取步骤S120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 包括:
步骤S122:选取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作为供电点。
步骤S124:选取供电系统中靠近负载、且与负载无电气隔离的连接点作为受电点。
具体地,在选取监测节点时,一般选取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Point ofCommon Coupling)作为供电点,公共连接点为供电系统中一个及一个以上用户负载的连接处。而受电点的选取需满足靠近负载,与负载无电气隔离的电路位置,并且,选取的受电点的电压情况能够直接影响负载的运行条件。一个供电点和一个受电点构成一组监测节点。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0还可以包括:
步骤S126:当供电系统中多个负载共供电点时,供电点与各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受电点的数量。
具体的,对于多个负载共用一个公共连接点,即一个供电点对应于多个受电点。共用的该供电点于每个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则在多端供电系统中选取了多组监测节点,且选取的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受电点的数量。因此,可以根据采集的多组监测节点的电压合格时间数据,分别评估供电中间环节对于各负载电路的电压偏差隔离效果,也可以对供电中间环节对多路负载的整体电压偏差隔离效果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60具体可以包括:
计算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作为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具体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
Figure RE-GDA0002352793520000071
其中,Ta和Tb分别表示供电点和受电点的电压合格时间,
Figure RE-GDA0002352793520000072
表示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即经过供电环节后电压合格时间的提升百分比。考虑偏差电压经过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作用,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Tb相对于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Ta的数值会增大,因此,采用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一个正数的电压合格时间的提升百分比。当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越大时,判定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越大,反之,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越小。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计算方式计算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例如,可以直接将第二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比值作为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400包括:节点选取模块420,用于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数据采集模块440,用于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数据计算模块460,用于根据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效果判断模块480,用于基于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具体的,节点选取模块420在供电中间环节的两侧分别设置供电点和受电点两个监测节点,数据采集模块440分别与供电点和受电点通信连接,分别采集供电点处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处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并将第一电压合格时间和第二电压合格时间发送给数据计算模块460。数据计算模块 460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进行计算,以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并将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数据发送给效果判断模块480,效果判断模块480根据接收到的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供电中间环节前后电压偏差的差异,以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节点选取模块420可以包括:供电点选取单元,用于选取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作为供电点;受电点选取单元,用于选取供电系统中靠近负载、且与负载无电气隔离的连接点作为受电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选取模块420还可以包括节点构成单元,用于供电系统中多个负载共供电点时,供电点与各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受电点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计算模块460用于计算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将变化率作为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图4为一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500,包括电源520、供电中间环节540、负载56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400;其中,负载560通过供电中间环节 540与电源520连接,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400根据在监测节点采集的数据判断供电中间环节540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500为一单端供电系统,在其他实施例中,供电系统也可以为多端供电系统。电源520采用交流电源,供电中间环节540 可以为交流或直流供电环节。负载560可以为交流或直流负载。其中,图4中所示的a点为选取的供电点,b点为选取的受电点,a点和b点共同构成监测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供电点为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上述受电点靠近负载 560、且与负载560无电气隔离。其中,当供电系统中多个负载共供电点时,供电点与各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受电点的数量。
上述供电系统,通过在供电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电压偏差的供电监测节点和受点监测节点,并在监测节点采集电压合格时间,可以根据采集的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确定受电点相对于供电点即供电中间环节两端的电压偏差变化数值,从而可以通过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这一量化的电压偏差空间分布差异的对比性质指标,建立一种量化的供电中间环节的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以适应各种供电系统的电压偏差的评估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以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可以执行如下步骤: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根据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基于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根据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基于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上述对于计算机可读存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方法的具体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的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
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所述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所述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所述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基于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步骤包括:
选取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作为所述供电点;
选取所述供电系统中靠近负载、且与所述负载无电气隔离的连接点作为所述受电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供电系统中多个所述负载共供电点时,所述供电点与各所述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所述受电点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的变化率,将所述变化率作为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5.一种电压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选取模块,用于在供电系统中选取供电中间环节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包括供电点和受电点;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监测节点中的电压合格时间;其中,所述电压合格时间为供电电压偏差不超过预设阈值的时间之和,所述电压合格时间包括供电点的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以及所述受电点的第二电压合格时间;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合格时间与所述第二电压合格时间计算得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
效果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电压合格时间提升比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6.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中间环节、负载以及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
其中,所述负载通过所述供电中间环节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装置根据在所述监测节点采集的数据判断所述供电中间环节对电压偏差的隔离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点为所述供电系统中的公共连接点;所述受电点靠近所述负载、且与所述负载无电气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电系统中多个所述负载共供电点时,所述供电点与各所述受电点分别构成一组监测节点,所述监测节点的数量等于所述受电点的数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73699.2A 2019-10-14 2019-10-14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907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699.2A CN110907716B (zh) 2019-10-14 2019-10-14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699.2A CN110907716B (zh) 2019-10-14 2019-10-14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7716A true CN110907716A (zh) 2020-03-24
CN110907716B CN110907716B (zh) 2022-02-08

Family

ID=6981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3699.2A Active CN110907716B (zh) 2019-10-14 2019-10-14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077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377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压暂降的隔离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250A (en) * 1987-11-05 1989-04-18 Picker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control for light weight, portable x-ray system
CN102170124A (zh) * 2011-03-21 2011-08-31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质量稳态指标预警方法
US20120280673A1 (en) * 2010-04-27 2012-11-08 Kenichi Watanabe Voltage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178527A (zh) * 2013-03-27 2013-06-26 刘志勇 一种电压偏差调节器
CN103197138A (zh) * 2013-02-22 2013-07-10 王金泽 一种具有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监测功能的智能电表及监测方法
CN103412182A (zh) * 2013-04-08 2013-11-27 国家电网公司 利用电能计量装置监测电压合格率的方法
CN103472333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风电并网电能质量综合性能检测方法
CN103513137A (zh) * 2013-10-15 2014-01-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同步测量的牵引供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03837777A (zh) * 2014-03-18 2014-06-04 深圳市康必达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5067876A (zh) * 2015-08-12 2015-11-18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末端电压合格率监测装置
CN105353276A (zh) * 2015-11-27 2016-02-24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6018931A (zh) * 2016-05-12 2016-10-1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合格率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6570779A (zh) * 2016-08-30 2017-04-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配电网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US20190115606A1 (en) * 2016-04-27 2019-04-18 Hyundai Motor Company Pinhol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el cell
CN110175761A (zh) * 2019-05-16 2019-08-2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端电压偏差率的配电网低电压综合评价方法
CN110208718A (zh) * 2019-05-24 2019-09-06 广州耐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质量测试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3250A (en) * 1987-11-05 1989-04-18 Picker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onic control for light weight, portable x-ray system
US20120280673A1 (en) * 2010-04-27 2012-11-08 Kenichi Watanabe Voltage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02170124A (zh) * 2011-03-21 2011-08-31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质量稳态指标预警方法
CN103197138A (zh) * 2013-02-22 2013-07-10 王金泽 一种具有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监测功能的智能电表及监测方法
CN103178527A (zh) * 2013-03-27 2013-06-26 刘志勇 一种电压偏差调节器
CN103412182A (zh) * 2013-04-08 2013-11-27 国家电网公司 利用电能计量装置监测电压合格率的方法
CN103472333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风电并网电能质量综合性能检测方法
CN103513137A (zh) * 2013-10-15 2014-01-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同步测量的牵引供电信息采集系统
CN103837777A (zh) * 2014-03-18 2014-06-04 深圳市康必达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5067876A (zh) * 2015-08-12 2015-11-18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末端电压合格率监测装置
CN105353276A (zh) * 2015-11-27 2016-02-24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US20190115606A1 (en) * 2016-04-27 2019-04-18 Hyundai Motor Company Pinhol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uel cell
CN106018931A (zh) * 2016-05-12 2016-10-1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合格率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06570779A (zh) * 2016-08-30 2017-04-1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配电网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75761A (zh) * 2019-05-16 2019-08-27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用户端电压偏差率的配电网低电压综合评价方法
CN110208718A (zh) * 2019-05-24 2019-09-06 广州耐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质量测试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N TAO 等: "Correlation between injected power and voltage deviation at the integrating node of new energy source",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IMSEC)》 *
刘国伟 等: "深圳柔性直流配电示范工程技术方案研究", 《南方电网技术》 *
江卫中,刘海燕: "对《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国标中电压监测和统计的不同看法", 《电力技术》 *
陶顺: "现代电力系统电能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377A (zh) * 2021-09-30 2021-12-28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压暂降的隔离度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07716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0675B (zh) 充电桩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及装置
US11275125B2 (en) Inspection device, inspection method, inspection program, management device, and power storage system
US201702142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smart power grid networks
AU2019348020B9 (en) Secure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for networked microgrids
CN107947151B (zh) 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节点的识别方法
CN106933618B (zh) 基于系统参数相关系数的系统升级评估方法
CN110620495B (zh) 一种抑制vsc短路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US10985572B2 (en) Optimal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ontrol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04661244A (zh) 一种评估pci模三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94210B (zh) 电压谐波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7716B (zh) 电压偏差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31503B (zh) 高损台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窃电用户识别定位方法
Abdollahi et al. Battery health degradation and optimal life management
CN107370149B (zh) 确定电力系统负荷削减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77696A (zh) 慢充充电的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750223B1 (en) Predicting voltage stability of a power system post-contingency
CN114760190B (zh) 一种面向服务的融合网络性能异常检测方法
CN110940856B (zh) 电流谐波隔离效果的判断方法、装置、供电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58114A (zh) 一种基于多中心性测度的最小断点集脆弱性分析方法
CN108376346B (zh)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US11205903B2 (en) Apparatus, evalu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12381377A (zh) 一种电网接线模式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10751377A (zh) 一种直流配电网拓扑结构设计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740897B (zh) 电力需求响应的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9390943A (zh) 基于外部网络在线等值的全网短路电流分析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