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1146B -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1146B
CN110891146B CN201811049407.8A CN201811049407A CN110891146B CN 110891146 B CN110891146 B CN 110891146B CN 201811049407 A CN201811049407 A CN 201811049407A CN 110891146 B CN110891146 B CN 110891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ratio
area
frame image
image
adju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94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1146A (zh
Inventor
徐琼
张文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94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91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91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1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1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1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由此,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动态过曝区域面积对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使画面达到抑制过曝光源的目的。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基于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通过计算获得所述合成帧图像所述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从而实时调整多种图像参数,以做到全天候效果的自适应。

Description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夜间由于视线问题,视野范围大大减少,醉酒驾车、闯红灯问题时有发生,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道路监控设备能否清晰捕获到车辆的图像和车牌信息,至关重要。夜晚则是考验监控设备的时候,如何能更清楚的监控道路车辆,如何能更清楚的获取车辆和车牌的信息,对于尽快确认事故发生地点以及尽快定位车辆有很大的帮助。
强光抑制功能则是道路监控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因而进行合适的强光抑制为实际所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光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
可选的,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对应的目标曝光比,判断所述目标曝光比是否与所述实际曝光比匹配,在不匹配时,则将所述实际曝光比调整为所述目标曝光比;
可选的,所述目标曝光比和所述过曝区域面积为单调递增关系,所述目标曝光比通过所述单调递增关系和所述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
可选的,若是多帧图像的帧数超过2帧,则所述目标曝光比R为Rm-1,m为所述曝光帧数支持的帧数。
可选的,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
根据所述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其中,所述曝光比为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
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
可选的,调整的图像参数包括锐化参数、2D降噪、3D降噪、饱和度和对比度。
可选的,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的步骤包括:
设置一过暗阈值,针对所述合成帧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判断该像素的灰度值是否小于所述过暗阈值,若小于所述过暗阈值,则计算得出该像素的预设调整亮度值,将所述像素的灰度值调整为所述预设调整亮度值,输出所述合成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强光抑制装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根据所述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其中,所述曝光比为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经支持多帧曝光的电子设备获得多帧图像,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过曝区域面积,根据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并在需要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时,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多帧图像。由此,根据过曝区域面积的变化对实际曝光比进行自动调整,并且,通过根据目标曝光比进行调整可有效抑制运动光源。
进一步地,基于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通过计算获得所述合成帧图像所述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从而实时调整多种图像参数,以做到全天候效果的自适应。
进一步地,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暗区亮度,实时调整所述暗区亮度,从而提高暗区可见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强光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12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2中步骤S13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光抑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10-存储器;120-存储控制器;130-处理器;200-曝光比调整装置;210-处理模块;220-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平行”、“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方框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20及处理器130。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机(图中未示出),其中,摄像机包括支持多帧曝光的传感器,用于获得多帧图像。
所述传感器、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20及处理器130各元件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110中存储有曝光比调整装置200,所述曝光比调整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10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曝光比调整装置200,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强光抑制方法。
其中,所述存储器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3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所述处理器130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10的访问可在所述存储控制器120的控制下进行。
所述处理器1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在夜晚进行抑制强光之前,需电子设备自行判断是否为动态点光源,此判断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不在本方案中详述。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光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100。下面对强光抑制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10,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摄像机获得画面,通过包括支持多帧曝光的传感器的摄像机获得多帧图像,在获得所述多帧图像后,记录实际曝光比。可选地,根据每帧图像的曝光时间长度将每帧图像分别保存为F1、F2、F3、...、Fn(n≥2),进而根据每帧图像的曝光时间从多帧图像中选出最长帧图像。最长帧图像表示多帧图像中过曝区域面积最大的图像帧,基于最长帧图像中的过曝区域面积调整曝光比,可以有效的抑制运动光源。将所述画面分成m×n个区域,根据m×n个区域,统计所述最长帧图像中灰度值大于预设的过曝阈值的像素总量,根据所述像素总量计算得到所述过曝区域面积。
可选的,将最长帧图像的灰度值以及像素数量建立一直角坐标系,其中,横坐标为多段的灰度值,纵坐标为像素数量。
设置一过曝的阈值thr,其中,过曝的阈值可以固定为某个值或某个范围,也可以按统计信息来计算,0≤thr≤255。
当thr≤Tn≤255,可以根据公式计算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Area(Tn):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081
其中,Tn表示灰度值,f(Tn)表示灰度值为Tn的像素数量。
步骤S120,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并得到合成帧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对应的目标曝光比,判断目标曝光比是否与所述实际曝光比匹配,在不匹配时,则将所述实际曝光比调整为所述目标曝光比。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对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做多帧合成,得到合成帧图像。
可选的,其中,当目标曝光比与实际曝光比之间的差值小于一个预设阈值时,两者极其接近,则属于匹配;当目标曝光比与实际曝光比的差值大于该预设阈值时,则需要对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则属于不匹配。
步骤S130,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对合成帧图像进行图像参数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合成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信息为合成帧图像的曝光比,图像信息还可以是画面亮度、过曝区域面积。
基于感光度和曝光比与多类场景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获得与所述合成帧图像所属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
将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调整为计算获得的所述图像参数。
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
请参照图3,图3是图2中步骤S12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20可以包括子步骤S121至子步骤S126。
子步骤S121,根据计算得到的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过曝区域。
子步骤S122,在不存在过曝区域时,直接根据多帧图像得到合成帧图像。
子步骤S123,在存在过曝区域时,根据过曝区域面积计算得到目标曝光比。
子步骤S124,判断实际曝光比是否与目标曝光比匹配。
子步骤S125,在实际曝光比与目标曝光比匹配时,直接根据多帧图像得到合成帧图像。
子步骤S126,在实际曝光比与目标曝光比不匹配时,将实际曝光比调整为目标曝光比,重新获取多帧图像,并根据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计算得到的过曝区域面积,判断过曝区域是否存在。在不存在过曝区域时,则直接根据多帧图像得到合成帧图像;在存在过曝区域时,根据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对应的目标曝光比,判断目标曝光比是否与所述实际曝光比匹配。
在目标曝光比与所述实际曝光比不匹配时,则将所述实际曝光比调整为所述目标曝光比。可选的,目标曝光比R可以由目标曝光比计算公式得出: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01
其中,a为大于2的任意值,Max为摄像机中传感器支持的最大曝光比值,H为摄像机取景画幅的垂直最大像素数,L为摄像机取景画幅的水平最大像素数,Area(Tn)为过曝区域面积。
若是传感器的曝光帧数超过2帧时,则所述目标曝光比为Rm-1,m为传感器所支持的曝光帧数,这样能保证曝光出来的画面能很好的抑制运动光源,同时也能保证画面亮暗过渡自然。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曝光比的计算只是一种优选的方法,曝光比跟过曝区域面积之间成单调增关系,因此两者关系可以是类似于f(x)=ax+b这样的简单的线型关系,也可以是f(x)=loga x(a>1)这样的线型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设置有一过曝区域面积阈值,逐帧检测过曝区域的面积大小,如过曝区域面积较小,则延迟曝光比的调整,直到过曝区域面积达到阈值后才开始调整,如过曝区域面积较大,则立即进行曝光比的调整;过曝区域面积阈值通过实时计算画面曝光信息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调整后的传感器曝光比重新获得多帧图像,并对多帧图像做合成,获得合成帧图像。
在目标曝光比与实际曝光比匹配,则不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直接对多帧图像做合成,获得合成帧图像。
请参照图4,图4是图2中步骤S130包括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步骤S130可以包括子步骤S131至子步骤S134。
子步骤S131,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曝光比调整图像参数。
子步骤S132,判断合成帧图像是否需要提亮。
子步骤S133,在合成帧图像需要提亮时,提升合成帧图像的暗区的亮度。
子步骤S134,输出合成帧图像。
当环境照度逐渐增加,车灯跟环境的动态范围在减少,环境照度继续增加,车灯不开了,此时画面动态范围最小。在不同的光照下,画面的特征值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夜晚强光抑制下的图像参数必然无法适应白天不需要抑制强光时的环境,因此,强光抑制开启后,做到全天候自适应很重要。
目前为止,根据曝光比(rcur)越大表示该区域的动态范围越大,曝光比越小表示该区域的动态范围越小。白天、夜晚都存在动态范围大的场景,同时也存在动态范围小的场景,只有一个维度来判断动态范围并不全面,引入感光度(iso)这个维度,感光度越高且曝光比越大时,则判断当前场景为夜晚过曝多场景;感光度越低且曝光比越小,则判断当前场景为白天普通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曝光比信息建立二维表,其中,曝光比为调整后的传感器中的曝光比,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曝光比将画面场景分为以下4类:白天普通监控场景、白天路面有大面积过曝区域场景、夜晚车少场景以及夜晚车多场景,但并不限于以上4类。
根据每一类场景中的感光度与曝光比值设置有多个可调整的目标图像参数值,其中目标图像参数包括:gamma、2D noise reduction、3D noise reduction、锐化、饱和度、对比度、透雾等参数,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参数。
如根据场景中不同的感光度和曝光比值调整锐化参数时,只需满足同一曝光比下,感光度值越高,锐化参数值越小;当感光度大于Gthr1之后,随着曝光比增大,锐化参数值减小,Gthr1表示某一阈值,该阈值可通过计算或实际测量得出。
ISO表示感光度,Rcur表示曝光比,Rcurmax为曝光传感器所支持的最大曝光比,Rcurmin为曝光传感器所支持的最小曝光比,ISOmax为曝光传感器所支持的最大感光度。
同样饱和度、对比度的变化规律跟锐度参数一致。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21
其中其中,A、δ为大于1的常量。
随着ISO的增加,2D noise reduction、3D noise reduction的降噪强度越强,随着Rcur的增加,在ISO大于Gthr2之后,降噪强度更强。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22
其中,A、B,δ为大于1的常量。
Gamma的变化满足如下:随着ISO的增加,Gamma对暗区的提亮幅度越明显,对亮区的抑制越明显;随着Rcur的增加,且当增益大于Gthr2之后,同样Gamma对暗区的提亮幅度更明显,对亮区的抑制更明显。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31
其中,L为亮度值,Thr为亮暗阈值,A、B,δ为大于1的常量。
Gthr2表示某一阈值,该阈值可通过计算或实际测量得出。
以上目标图像参数的调整不限于ISO和曝光比,还可以是基于ISO和画面亮度、ISO和过曝区域面积等其他的可以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目标图像参数的调整。
基于感光度和曝光比与多类场景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获得与所述合成帧图像所属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将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调整为计算获得的所述图像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调整图像参数后的合成帧图像是否需要提升亮度,在合成帧图像需要提升亮度时,提升合成帧图像的暗区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提升亮度基于合成帧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去做,设置一过暗阈值,针对合成帧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判断该像素的灰度值是否小于过暗阈值,若小于过暗阈值,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该像素的预设调整亮度值f(x):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32
其中,x为所述像素的灰度值,THR为过暗阈值。
将像素的灰度值调整为预设调整亮度值,输出调整后的合成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亮度的提升调整并不限于上述调整方式,只要满足随着暗区亮度的增加,提亮程度减弱即可。
在合成帧图像没有需要调整亮度的像素时,合成帧图像则不需要提升亮度,直接输出合成帧图像。
在上述方式中,根据实际场景的动态光源的过曝区域面积调整实际曝光比,并根据目标曝光比对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根据动态光源的过曝区域面积大小的变化实时调整实际曝光比,使画面达到抑制过曝光源的目的,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暗区亮度,实时调整所述暗区亮度,又保证了周围暗区物体的可见性。同时,根据感光度与图像信息判断当前所处的场景,计算获得与合成帧图像所属当前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从而动态调整多种图像参数,以做到全天候效果的自适应。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曝光比调整装置2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曝光比调整装置2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10、调整模块220。
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210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10,关于所述处理模块2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2中步骤S110的描述。
调整模块220,用于根据计算得出的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过曝区域,在存在过曝区域时,根据过曝区域面积计算得到目标曝光比。判断实际曝光比是否与目标曝光比匹配,在不匹配时,调整模块220用于将实际曝光比调整为目标曝光比,重新获取多帧图像,并根据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
可选的,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曝光比信息建立二维表,其中,曝光比为调整后的传感器中的曝光比,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曝光比将画面场景分为以下4类:白天普通监控场景、白天路面有大面积过曝区域场景、夜晚车少场景以及夜晚车多场景,但并不限于以上4类,每一类场景都有对应的感光度与曝光比。
根据每一类场景中的感光度与曝光比值设置有多个目标图像参数值,其中目标图像参数包括:2D noise reduction、3D noise reduction、饱和度、对比度等参数,包含但不限于以上参数。
基于感光度和曝光比与多类场景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获得与所述合成帧图像所属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
将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调整为计算获得的所述图像参数。
调整模块220用于将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调整为查找出的所述图像参数。
可选的,判断调整图像参数后的合成帧图像是否需要提升亮度,在合成帧图像需要提升亮度时,基于合成帧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去做,设置一过暗阈值,针对合成帧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判断该像素的灰度值是否小于过暗阈值,若小于过暗阈值,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该像素的预设调整亮度值f(x):
Figure GDA0003237460000000151
其中,x为所述像素的灰度值,THR为过暗阈值。
调整模块220用于将像素的灰度值调整为预设调整亮度值,输出调整后的合成帧图像。
在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220用于执行图2中的步骤S120与步骤S130,关于所述调整模块2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2中步骤S120与步骤S130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30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指令,所述可执行计算机指令由所述处理器130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130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130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经支持多帧曝光的电子设备获得多帧图像,并从多帧图像中的最长帧图像统计计算得出过曝区域面积,根据过曝区域面积计算得出目标曝光比,在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时,将实际曝光比调整为目标曝光比,并重新获得多帧图像,且将多帧图像合成获得合成帧图像。由此,根据实际场景的动态过曝区域面积对实际曝光比进行自动调整,使画面达到抑制过曝光源的目的,又保证了周围物体的可见性。
进一步地,基于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通过计算获得所述合成帧图像所述场景相适应的图像参数,从而实时调整多种图像参数,以做到全天候效果的自适应。
进一步地,根据合成帧图像的暗区亮度,实时调整所述暗区亮度,从而提高暗区可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各自的曝光时间长度从中选取过曝区域面积最大的最长帧图像;依据所述最长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对应的目标曝光比;依据所述目标曝光比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
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中的最长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最长帧图像,统计所述最长帧图像中灰度值大于预设的过曝阈值的像素总量,根据所述像素总量计算得到所述过曝区域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目标曝光比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曝光比是否与所述实际曝光比匹配,在不匹配时,则将所述实际曝光比调整为所述目标曝光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曝光比和所述过曝区域面积为单调递增关系,所述目标曝光比通过所述单调递增关系和所述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摄像机的曝光帧数小于或者等于2帧,则所述目标曝光比R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275193730000021
式中,a为大于2的任意值,Max为所述摄像机中传感器支持的最大曝光比值,H为所述摄像机取景画幅的垂直最大像素数,L为所述摄像机取景画幅的水平最大像素数,Area(Tn)为所述过曝区域面积,thr为预设的过曝阈值,Tn表示灰度值,f(Tn)表示灰度值等于Tn的像素数量;
若所述摄像机的曝光帧数超过2帧,则所述目标曝光比为Rm-1,其中,m为所述摄像机的曝光帧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
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的所述图像参数包括锐化参数、2D降噪、3D降噪、饱和度和对比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光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的步骤包括:
设置一过暗阈值,针对所述合成帧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判断该像素的灰度值是否小于所述过暗阈值,若小于所述过暗阈值,则计算得出该像素的预设调整亮度值,将所述像素的灰度值调整为所述预设调整亮度值,输出所述合成帧图像。
9.一种强光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画面的多帧图像,并根据所述多帧图像各自的曝光时间长度从中选取过曝区域面积最大的最长帧图像;依据所述最长帧图像计算求得所述画面的过曝区域面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实际曝光比,在需要调整所述实际曝光比时,根据所述过曝区域面积计算求得对应的目标曝光比;依据所述目标曝光比对所述实际曝光比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重新获取所述画面的多帧图像;
合成模块,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重新获取的多帧图像获得合成帧图像;根据所述合成帧图像的感光度与图像信息调整所述合成帧图像的图像参数,其中,所述曝光比为调整后的实际曝光比;对完成图像参数调整的所述合成帧图像进行亮度处理并输出。
CN201811049407.8A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891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9407.8A CN11089114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9407.8A CN11089114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1146A CN110891146A (zh) 2020-03-17
CN110891146B true CN110891146B (zh) 2021-12-28

Family

ID=69744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9407.8A Active CN110891146B (zh) 2018-09-10 2018-09-10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91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5937A (zh) * 2020-06-30 2020-10-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04858B (zh) * 2020-09-15 2022-05-27 佛山显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机器视觉系统环境光抑制成像方法
CN113452924A (zh) * 2021-06-30 2021-09-28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光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321A (zh) * 2007-04-24 2008-10-29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曝光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3546732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广州市浩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49736A (zh) * 2014-04-25 2015-11-11 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重曝光影像系统以及消除卷动快门闪烁方法
CN105554414A (zh) * 2015-12-15 2016-05-0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97167A (zh) * 2016-03-14 2017-09-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883A (zh) * 2016-06-02 2017-12-12 上海小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强光抑制功能的车载摄像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6229B2 (ja) * 2013-08-30 2015-12-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商品認識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321A (zh) * 2007-04-24 2008-10-29 索尼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曝光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3546732A (zh) * 2013-10-18 2014-01-29 广州市浩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049736A (zh) * 2014-04-25 2015-11-11 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重曝光影像系统以及消除卷动快门闪烁方法
CN105554414A (zh) * 2015-12-15 2016-05-04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97167A (zh) * 2016-03-14 2017-09-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5883A (zh) * 2016-06-02 2017-12-12 上海小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强光抑制功能的车载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1146A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7445B (zh) 拍照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91146B (zh) 一种强光抑制方法及装置
EP28494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acklight
JP5435307B2 (ja) 車載カメラ装置
US85209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edges of image
CN108024057B (zh) 背景虚化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830727B (zh) 曝光比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786000B (zh) 曝光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2738411B (zh) 曝光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73990A (zh) 宽动态融合方法及装置
JP2013005234A5 (zh)
CN111917991B (zh) 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3845B (zh)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1163B (zh) 一种全景图像的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863103B2 (en) Setting apparatus, set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439013B1 (ko) 스테레오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1435972B (zh)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91103A (zh) 一种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监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37448B (zh) 高动态范围图像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38669A (zh) 摄像装置、摄像系统以及摄像方法
US9210335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HDR images using modified weight
CN113905194B (zh) 一种曝光比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630818B (zh) Dynamic image feature enhancement method and system
EP1976273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KR20180095251A (ko) 카메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이의 영상 보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