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1296A -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1296A
CN110881296A CN201911269572.9A CN201911269572A CN110881296A CN 110881296 A CN110881296 A CN 110881296A CN 201911269572 A CN201911269572 A CN 201911269572A CN 110881296 A CN110881296 A CN 110881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guide rod
water guide
pit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95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1296B (zh
Inventor
杨俊强
李捷
杨凯
马光跃
张国强
陈敏克
武国平
陈红玉
申仲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2695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1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1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第一步,将棒状的废弃菌棒中部贯穿打孔;第二步,每年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下旬在枣树的外围树冠冠下选2‑4个点,用打坑器进行打深坑;第三步:将肥水导棒放入深坑中,用土填实肥水导棒与深坑之间的坑缝,肥水导棒顶部露出地表;第四步:在肥水导棒顶部地表挖设鱼鳞坑,进行雨水收集;第五步:追肥时,把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肥水导棒的中部中空内孔的通道导入地下土层中;该方法能解决区域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供应能力受制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属于废弃菌棒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蘑菇产业发展迅速,每年生产大量食用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菌棒。被杂菌感染的废菌棒及出完蘑菇后的菌棒被直接扔掉,不仅造成生物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加重农村面源污染。做好废弃菌棒的处理及重新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生物环保利用,保护农村生态,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废弃菌棒的再利用有四种,①加工种植蘑菇。该利用方法生产蘑菇虽然成本较低但需要重新灭菌,去除杂菌,添加新的辅料,产量也较低,获得的经济效益与菇农再进行一批新的蘑菇生产相比相差较大。②发酵后当成有机肥使用。废弃菌棒中碳氮比较高,发酵添加氮肥后施入田间,经常出现由于碳氮比高,在土壤中菇渣废料与根系争夺氮肥,植株表现缺氮症状。③加工有机肥,只能作为有机肥的一个原料,且需要粉碎工序,菇渣中杂菌较多。 ④做成生物质燃料,目前加工量还很小,利用率不高。
我国耕地土壤贫瘠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低下是制约我国水果品质的主要因素,同时果园土壤有机质不但达历史最低点,并已接近生态“警戒线”。更让人担忧的是,耕地有机质还在以每年0.05个百分点的趋势在下降。在果树产业发展上,应坚持用地养地,提高土壤质量,这对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北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地区,尤其是残垣沟壑地区,不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且降雨季节分配不均,植物需水期间常表现为“十年九旱”。只有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不使其流失并储存起来才能实现经济林的提质增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该方法能解决区域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供应能力受制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肥水导棒,废弃菌棒中的剩余物质,有机碳含量很高,将棒状的废弃菌棒中部贯穿打孔,形成一个中部有一直径为1.5-3cm的中空内孔的通道的碳氮比高的肥水导棒;
第二步,每年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下旬在枣树的外围树冠冠下选2-4个点,用打坑器进行打深坑;深坑的深度以及孔径以能放入肥水导棒为宜,一般深坑深为40cm,孔径13cm。下一年度打孔位置可以外移或平移20cm左右。
第三步:将肥水导棒放入深坑中,用土填实肥水导棒与深坑之间的坑缝,肥水导棒顶部露出地表,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用石块压住压紧,也可以使用玉米芯或圆木楔堵塞,进行液体肥料施用时拔出;
第四步:雨水收集,在肥水导棒顶部地表挖设鱼鳞坑,利用鱼鳞坑、树盘起垄、地布覆盖等方式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由肥水导棒导引下渗富集到地下40cm以下;,能防止其快速蒸发,能让根系充分利用,能充分提高降雨的水资源利用率。
第五步:施肥,在枣树根据不同物候期的需要进行追肥时,把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肥水导棒的中部中空内孔的通道导入地下土层中。
优选的,第二步所述深坑的深度35~45cm,直径10-15cm。
优选的,所述鱼鳞坑针对坡度在15°左右的坡地果园,长度为1.2-1.5m,宽度为0.8-1.2m,坑深40-50cm,所述的肥水导棒的施入点在鱼鳞坑的深度最深处。
优选的,第三步中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还可以使用玉米芯或圆木楔进行堵塞。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还可以通过树盘起垄的方式实现,针对平地果园,尤其是具备利用旱井、河水等少量外来水源的果园,进行树盘起垄或冠下开沟,在旱季通过树盘灌溉或开沟灌溉时,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水导入土壤深处,提高果园抗旱能力。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还可以通过树盘起垄配合地布覆盖的方式实现,对于完全雨养农业地区(没有灌溉条件)的平地果园,在树盘起垄后利用地布覆盖,收集有限的降水,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雨水导入地下40cm深以下,减少水分的蒸发,充分利用雨水。
优选的,第二步所述的深坑还可以是鱼鳞坑。
优选的,针对实施生草制的果园,在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实现化肥深施:
对于具有良好灌溉条件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后,施肥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土壤耕作,翻动土层,利用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实现定点化肥深施,且在1-2年内不需要再通过土壤翻动进行施肥;
对于干旱地区进行果园生草,利用北方每年秋季的降雨密集特性,在8月-9月初雨后,进行油菜的种植,选用根系粗大的油菜品种,种植的油菜在第二年的五月初,于盛花期前后将油菜翻入土壤中,作为有机肥以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与各物候期枣树树体所需营养进行配方肥制备,要考虑到枣树花前需要氮肥,坐果期需要NPK平衡肥,在果实膨大后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等因素;在枣树根据不同物候期需要进行追肥时,把对应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菌棒的中部中空通道导入地下40cm深的土层中,注意尽量将肥水都引入地下。肥水导棒施肥点能将水肥导入地下40cm以下,防止了水分的快速蒸发,施肥点附近富集了水和肥料,根系生长密集,所施化肥的利用率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依据局部施肥理论通过肥水导棒施肥技术这一新的施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该区域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供应能力受制约的问题;能解决自然降水与树体需水关键期耦合问题、降水的时空错位问题。
肥水导棒施肥技术能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是雨养农业地区的肥水利用率20%以上,同时能提高树提产量15%左右,同时增施了有机肥,能提高果品质量10%以上。另外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充分利用了废弃菌棒,不仅可以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生物环保利用,保护农村生态,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示意图。
图中,1-肥水导棒,2-中空内孔,3-深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 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包括两部分:
1)肥水导棒的制作,废弃菌棒中的剩余物质,有机碳含量很高,把棒状的废弃菌棒经过中部贯穿打孔,形成一个中部有一直径1.5-3cm的中空内孔的通道的碳氮比高的管状的有机碳棒。
2)配套使用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沿黄两岸雨养农业旱塬地区的果园等果园:
第一步:每年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下旬在枣树的外围树冠冠下选2-4个点,用打坑器进行打坑,深度以及孔径以能放入肥水导棒为宜,一般坑深为40cm,孔径13cm。下一年度打孔位置可以外移或平移20cm左右。
第二步:将肥水导棒竖直放入坑中,用土填实肥水导棒与深坑之间的坑缝,地表宜稍露出废弃菌棒制成的肥水导棒(即有机导水棒高出地表1-5cm),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用石块压住压紧,也可以使用玉米芯或圆木楔堵塞,进行液体肥料施用时拔出;竖直的肥水导棒,能够将肥水导入更深的地下,抗旱效果好。
所述肥水导棒也可以倾斜放入坑中,斜向设置的肥水导棒与土壤的接触更好,水导入浅,并且有助于增加浅层的肥水吸收,受益面积更大。
第三步:雨水收集,利用鱼鳞坑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就由肥水导棒导引下渗富集到地下40cm以下,能防止其快速蒸发,能让根系充分利用,能充分提高降雨的水资源利用率。
鱼鳞坑:对于坡度在15°左右的坡地果园,宜修建鱼鳞坑,所述鱼鳞坑长度为1.2-1.5m,宽度为0.8-1.2m,坑深40-50cm;优选长度为1.5m,宽度为1m,坑深50cm。肥水导棒施入点在鱼鳞坑的深度最深处。每个鱼鳞坑的设置1-2个最深处,该最深处接近深坑处,并将水引导至深坑处。
第四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与各物候期枣树树体所需营养进行配方肥制备,要考虑到枣树花前需要氮肥,坐果期需要NPK平衡肥,在果实膨大后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等因素;在枣树根据不同物候期需要进行追肥时,把对应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菌棒的中部中空通道导入地下40cm深的土层中,注意尽量将肥水都引入地下。肥水导棒施肥点能将水肥导入地下40cm以下,防止了水分的快速蒸发,施肥点附近富集了水和肥料,根系生长密集,所施化肥的利用率高。
实施例2
对于平地果园,尤其是可以利用旱井、河水等外来水源进行少量灌溉的果园,可以进行树盘起垄或冠下开沟,在旱季通过树盘灌溉或开沟灌溉时,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水导入土壤深处,提高果园抗旱能力。
实施例3,树盘起垄+地布覆盖:
对于完全雨养农业地区或没有灌溉条件的平地果园,可以树盘起垄后利用地布覆盖,收集有限的降水,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雨水导入地下40cm深以下,减少水分的蒸发,充分利用雨水。
实施例4,针对果园生草情况:
对于有较好灌溉条件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后,施肥过程中不方便进行土壤耕作,翻动土层,可以利用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实现定点化肥深施,且在1-2年内不需要通过土壤翻动进行施肥。在干旱地区进行果园生草可以利用北方每年秋季的降雨密集特性,在8月-9月初雨后,进行油菜的种植,宜选用根系粗大的油菜品种,种植的油菜在第二年的五月初,于盛花期前后将油菜翻入土壤中,作为有机肥以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
实施例5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 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包括两部分:
1)肥水导棒的制作,
2)配套使用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沿黄两岸雨养农业旱塬地区的果园等果园:
第一步:每年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下旬在枣树的外围树冠冠下选2-4个点,挖掘制造鱼鳞坑,在鱼鳞坑的最深处用打坑器进行打深坑,深坑的深度以及孔径以能放入肥水导棒为宜,每个鱼鳞坑内可以打1-2个深坑;
第二步:将肥水导棒放入深坑中,用土填实肥水导棒与深坑之间的坑缝,地表宜稍露出废弃菌棒制成的肥水导棒,对导水棒的位置进行定点,防止后期使用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导水棒的位置。
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用石块压住压紧,也可以使用玉米芯或圆木楔堵塞,进行液体肥料施用时拔出;
第三步:雨水收集,利用鱼鳞坑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就由肥水导棒导引下渗富集到地下40cm以下,能防止其快速蒸发,能让根系充分利用,能充分提高降雨的水资源利用率。
第四步: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与各物候期枣树树体所需营养进行配方肥制备,要考虑到枣树花前需要氮肥,坐果期需要NPK平衡肥,在果实膨大后期需要较多的磷钾肥等因素;在枣树根据不同物候期需要进行追肥时,把对应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菌棒的中部中空通道导入地下40cm深的土层中,注意尽量将肥水都引入地下。肥水导棒施肥点能将水肥导入地下40cm以下,防止了水分的快速蒸发,施肥点附近富集了水和肥料,根系生长密集,所施化肥的利用率高。
实施例6
实施例所述的废弃菌棒在打孔前,将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硫化细菌、地衣芽孢杆菌按3:2:1:1的质量比混合,加水调和成质量分数为10-15%的菌剂溶液,对废弃菌棒喷淋,直至浸透菌剂溶液,常温放置直至废弃菌棒含水量20-30%为止,对废弃菌棒进行打孔后,进行肥水导棒施肥导水。
实施例7
对废弃菌棒打孔之后,在所述中空的废弃菌棒外表面和内孔壁,喷涂淀粉改性聚氨酯和膨润土,所述的淀粉改性聚氨酯是由淀粉、聚醚多元醇与二异腈酸酯反应生成的淀粉改性聚氨酯,喷涂厚度为0.1-1cm,喷涂面积为废弃菌棒外表面和内孔壁面积的50%以上。能保持废弃菌棒的形状,能够实现多年反复使用,同时也能防止废弃菌棒产生烧苗现象。
本发明依据穴贮肥水这一旱作技术原理,用打孔处理后的中空的蘑菇废弃菌棒作为肥水导棒替代原有直接填充秸秆等材料的方法,为废弃菌棒的再利用实现了创新利用,同时集成雨水集流、沟施有机肥等传统有机旱作技术,形成一个新施肥模式——肥水导棒施肥技术。肥水导棒施肥技术以局部优化施肥理论为指导,集旱地穴贮肥水、集雨保墒、沟施基肥等技术的优势于一体,配套树盘起垄、地布覆盖、行间生草等技术,使用后可在树体根域形成一个具有有机肥局部富集处理特征、可解决雨水时空错位问题的缓冲延后水库及肥库,从而实现为树体优化供肥供水,并调节树体生长。
本发明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肥水导棒,将棒状的废弃菌棒中部贯穿打孔,形成一个中部有一直径为1.5-3cm的中空内孔的通道的肥水导棒;
第二步,每年秋季10月上中旬或春季4月中下旬在果树的外围树冠冠下选2-4个点,用打坑器进行打深坑;
第三步:将肥水导棒放入深坑中,用土填实肥水导棒与深坑之间的坑缝,肥水导棒顶部露出地表,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用石块压住压紧,进行液体肥料施用时拔出石块;
第四步:雨水收集,在肥水导棒顶部地表挖设鱼鳞坑,利用鱼鳞坑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由肥水导棒导引下渗富集到地下40cm以下;
第五步:施肥,在枣树根据不同物候期的需要进行追肥时,把配方肥用20-30公斤水溶解后,通过肥水导棒的中部中空内孔的通道导入地下土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深坑的深度35~45cm,直径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坑针对坡度在15°左右的坡地果园,长度为1.2-1.5m,宽度为0.8-1.2m,坑深40-50cm,所述的肥水导棒的施入点在鱼鳞坑的深度最深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肥水导棒的中空内孔还可以使用玉米芯或圆木楔进行堵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还可以通过树盘起垄的方式实现,针对平地果园,尤其是具备少量外来水源的果园,进行树盘起垄或冠下开沟,在旱季通过树盘灌溉或开沟灌溉时,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水导入土壤深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还可以通过树盘起垄配合地布覆盖的方式实现,对于完全雨养农业地区的平地果园,在树盘起垄后利用地布覆盖,收集有限的降水,利用肥水导棒将有限的雨水导入地下40cm深以下,充分利用雨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深坑还可以是鱼鳞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实施生草制的果园,在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实现化肥深施:
对于具有良好灌溉条件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后,施肥过程中利用肥水导棒施肥技术,实现定点化肥深施,且在1-2年内不再通过土壤翻动进行施肥;
对于干旱地区进行果园生草,利用北方每年秋季的降雨密集特性,在8月-9月初雨后,进行油菜的种植,选用根系粗大的油菜品种,种植的油菜在第二年的五月初,于盛花期前后将油菜翻入土壤中,作为有机肥以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
CN201911269572.9A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Active CN110881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572.9A CN11088129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9572.9A CN11088129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296A true CN110881296A (zh) 2020-03-17
CN110881296B CN110881296B (zh) 2021-09-10

Family

ID=6975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9572.9A Active CN110881296B (zh) 2019-12-11 2019-12-11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129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958A (zh) * 2006-09-27 2007-03-14 西南大学 果树肥水穴填埋食用菌废料穴灌节水方法
CN101347086A (zh) * 2008-09-04 2009-01-21 山东农业大学 果园地下穴灌方法
CN104170633A (zh) * 2014-08-27 2014-12-03 蒙自市兴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菌棒的资源化生态处理法
CN105993774A (zh) * 2016-05-30 2016-10-12 沾化县冬枣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枣树栽植成活率的栽植方法
CN107711023A (zh) * 2017-11-20 2018-02-23 成都市仙山灵果家庭农场 一种用于苹果果树施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958A (zh) * 2006-09-27 2007-03-14 西南大学 果树肥水穴填埋食用菌废料穴灌节水方法
CN101347086A (zh) * 2008-09-04 2009-01-21 山东农业大学 果园地下穴灌方法
CN104170633A (zh) * 2014-08-27 2014-12-03 蒙自市兴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菌棒的资源化生态处理法
CN105993774A (zh) * 2016-05-30 2016-10-12 沾化县冬枣研究所 一种提高冬枣树栽植成活率的栽植方法
CN107711023A (zh) * 2017-11-20 2018-02-23 成都市仙山灵果家庭农场 一种用于苹果果树施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政阳 等: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 苹果》", 30 June 2015,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1296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5066B (zh) 一种植物种植保墒节水速生方法
CN105830710B (zh) 一种糖料甘蔗绿色可持续高产种植方法
CN105028121B (zh) 一种大桂花树高成活率移栽技术
CN110012788B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栽培方法
CN101715680A (zh) 一种细叶青冈苗木促成培育的方法
CN105010068B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4620928A (zh) 一种盐碱地果树的栽培方法
CN104012361A (zh) 一种防止在砂砾土地上栽培葡萄时土壤水肥流失的方法
CN104770263A (zh) 柠檬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
CN103392484A (zh) 一套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CN103947493A (zh) 水稻旱地基质育秧的方法
CN104303859A (zh) 文冠果的种植方法
CN109479598A (zh) 一种石漠化山区蒜头果的造林方法
CN103508789B (zh) 一种具有疏松透气及保水保肥功能的养分载体材料
CN108094031A (zh) 一种岗松容器育苗方法
CN102870661A (zh) 一种定植基质及其在果菜类蔬菜中的应用
CN107258267A (zh) 一种大棚黄瓜的种植方法
CN107047215B (zh) 一种提高杜梨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2144441A (zh) 提高沙质土壤钾素抗淋失的方法
CN110915397A (zh) 一种用于旱作枣园的秸秆压缩块及其施肥方法
CN109169178B (zh) 一种添附贝壳粉和砂砾填海地绿化专用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19296A (zh) 一种园艺树木全耕层立体施肥方法
CN102823356B (zh) 一种种植菌草治沙的新方法
CN108702997A (zh) 一种利用沼渣提升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的方法
CN110881296B (zh) 一种废弃菌棒的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