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0942B -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0942B
CN110880942B CN201811031540.0A CN201811031540A CN110880942B CN 110880942 B CN110880942 B CN 110880942B CN 201811031540 A CN201811031540 A CN 201811031540A CN 110880942 B CN110880942 B CN 1108809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ignal
frequency carrier
signal
trans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15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0942A (zh
Inventor
程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0315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094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9321 priority patent/WO20200482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0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0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09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09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03G3/304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45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16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having gain 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25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with linearisation using pre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33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with linearisation using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合路器、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和天线;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定向耦合器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实现了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NR(NewRadio,新空口)是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基础上演进出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根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提出的频段规划,5G通信网络规划使用sub 6G和毫米波两种频谱资源,为了使通信设备同时支持LTE通信网络和5G通信网络,常规设计需要在通信设备中分别设置LTE射频通信电路和5G射频通信电路,并且需要分别设置LTE通信天线和5G通信天线,不仅增大了通信电路和通信天线的数量,也增大了通信设备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信设备中分别设置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电路和天线,导致通信设备中电路和天线冗余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合路器、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和天线;
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定向耦合器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定向耦合器传输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所述合路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所述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第一功率检测单元和第一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一功率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一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以控制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
可选的,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包括: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第二功率检测单元和第二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二功率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以控制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射频电路。
本发明所述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实现了多种通信协议的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射频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合路器30、功率放大器40、定向耦合器50和天线60;
其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合路器30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40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40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入端连接;定向耦合器50的输出端与天线60连接;定向耦合器50的耦合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连接;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合路器30,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40;其中,混合信号包括: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
功率放大器4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定向耦合器50;
定向耦合器5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天线60,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载波信号为LTE通信频率载波信号;第二频率载波信号为5G通信的sub 6G频率载波信号。
将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通过一个射频电路进行放大,并通过一个天线60进行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发射,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分别根据天线60发射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能够有效修正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相互影响带来的增益误差,及链路其它误差。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实现了LTE通信电路和5G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一种射频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合路器30、功率放大器40、定向耦合器50、天线60和带通滤波器70;
其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合路器30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40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40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70分别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出端及天线60连接;定向耦合器50的耦合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连接;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合路器30,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40;其中,混合信号包括: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
功率放大器4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定向耦合器50;
定向耦合器5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天线60,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
带通滤波器70,用于滤除定向耦合器50传输至天线60的混合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和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
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用于通过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一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以控制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的增益;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包括: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和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用于通过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以控制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的增益;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一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二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载波信号为LTE通信频率载波信号;第二频率载波信号为5G通信的sub 6G频率载波信号。
将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通过一个射频电路进行放大,并通过一个天线60进行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发射,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分别根据天线60发射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能够有效修正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相互影响带来的增益误差,及链路其它误差。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实现了LTE通信电路和5G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种射频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合路器30、功率放大器40、定向耦合器50、天线60和带通滤波器70;
其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合路器30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40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40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70分别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出端及天线60连接;定向耦合器50的耦合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连接;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合路器30,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40;其中,混合信号包括: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
功率放大器4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定向耦合器50;
定向耦合器5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天线60,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
带通滤波器70,用于滤除定向耦合器50传输至天线60的混合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和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
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用于通过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一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以控制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的增益;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包括: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和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用于通过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以控制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的增益;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一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二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载波信号为LTE通信频率载波信号;第二频率载波信号为5G通信的sub 6G频率载波信号。
将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通过一个射频电路进行放大,并通过一个天线60进行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发射,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分别根据天线60发射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能够有效修正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相互影响带来的增益误差,及链路其它误差。
在本实施中,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和/或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
定向耦合器50,还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和/或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
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一数据信息;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二数据信息;对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通过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对输入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1的第一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能够根据反馈的失真数据对第一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纠正信道和双载波互调带来的信号质量恶化。
通过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2对输入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1的第二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能够根据反馈的失真数据对第二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纠正信道和双载波互调带来的信号质量恶化。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实现了LTE通信电路和5G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一种射频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合路器30、功率放大器40、定向耦合器50、天线60和带通滤波器70;
其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输出端与合路器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合路器30的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40的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40的输出端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70分别与定向耦合器50的输出端及天线60连接;定向耦合器50的耦合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连接;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30;根据检测到的定向耦合器50传输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合路器30,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功率放大器40;其中,混合信号包括: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
功率放大器4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定向耦合器50;
定向耦合器50,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天线60,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
带通滤波器70,用于滤除定向耦合器50传输至天线60的混合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和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
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用于通过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一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以控制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的增益;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11,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包括: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和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用于检测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用于通过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以控制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的增益;
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21,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合路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检测单元1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一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一功率控制单元13;
第二功率检测单元22,可以具体用于:将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二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第二功率控制单元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载波信号为LTE通信频率载波信号;第二频率载波信号为5G通信的sub 6G频率载波信号。
将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通过一个射频电路进行放大,并通过一个天线60进行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发射,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和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分别根据天线60发射的通信载波信号的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能够有效修正两个不同频率的通信载波信号相互影响带来的增益误差,及链路其它误差。
在本实施中,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和/或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
定向耦合器50,还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和/或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
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一数据信息;对第一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0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第二失真控制单元82,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二数据信息;对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0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通过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1对输入至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11的第一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能够根据反馈的失真数据对第一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纠正信道和双载波互调带来的信号质量恶化。
通过第一失真控制单元82对输入至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21的第二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能够根据反馈的失真数据对第二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纠正信道和双载波互调带来的信号质量恶化。
在本实施中,射频电路还包括: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接收放大器92、功分器93、第一接收单元94和第二接收单元95;
其中,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的发射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32的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70分别与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的发射输出/接收输入端及天线60连接;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的接收输出端与接收放大器92的输入端连接;接收放大器92的输出端与功分器93的输入端连接;功分器9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接收单元94和第二接收单元95连接;
定向耦合器50,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
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天线60;并将天线60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传输至接收放大器92;
接收放大器92,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接收信号传输至功分器93;
功分器93,用于将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一接收单元94和第二接收单元95;
第一接收单元94,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依次进行混频和解调处理,以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95,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依次进行混频和解调处理,以得到第二通信数据信息。
可选的,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91,为环形器、双工器或射频单刀双置开关。
在实施例中,接收放大器92为低噪声放大器,接收放大器92的噪声系数小于设定噪声门限值。接收放大器92能够有效降低第一接收单元94和第二接收单元95的噪声系数。
在实施例中,带通滤波器70,具体用于:滤除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传输至天线的混合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并滤除天线传输至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的接收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
带通滤波器70的通带带宽小于设定带宽门限值;带通滤波器70能够有效的滤除第一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频率载波信号互调产生的杂波信号。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射频电路,实现了LTE通信电路和5G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至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组成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和通信基站等设备。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设备,实现了LTE通信电路和5G通信电路共用一套射频通信电路和一个天线,有效简化了通信设备中的射频通信电路,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合路器、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和天线;
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定向耦合器传输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用于对输入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定向耦合器传输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控制;
所述合路器,用于将输入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和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将得到的混合信号发送至所述功率放大器;
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放大至设定功率,并将放大后的混合信号发送至所述定向耦合器;
所述定向耦合器,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并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和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为LTE通信协议的通信频率载波信号,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为5G通信协议的通信频率载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包括: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第一功率检测单元和第一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一功率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一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以控制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一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
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一功率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包括: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第二功率检测单元和第二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二功率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功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与第二基准功率值进行比较,以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以控制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放大增益控制下,对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发送至所述合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通过第二发射频率接收机进行下变频,并检测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
并将检测到的下变频后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的功率值发送至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一失真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还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一失真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失真控制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一数据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所述第一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二失真控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还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耦合传输至所述第二失真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失真控制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混合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解调,得到第二数据信息;对所述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失真分析,以对输入至所述第二可调增益放大单元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路,还包括: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接收放大器、功分器、第一接收单元和第二接收单元;
所述定向耦合器,具体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所述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
所述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用于将输入的混合信号传输至所述天线;并将所述天线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传输至所述接收放大器;
所述接收放大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接收信号传输至所述功分器;
所述功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接收信号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和所述第二接收单元;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中的第一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依次进行混频和解调处理,以得到第一通信数据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接收信号中的第二发射频率载波信号依次进行混频和解调处理,以得到第二通信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为环形器、双工器或射频单刀双置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 电路,还包括:带通滤波器;
所述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所述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传输至所述天线的混合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并滤除所述天线传输至所述发射接收合路隔离单元的接收信号以外的杂波信号。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
CN201811031540.0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108809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1540.0A CN110880942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PCT/CN2019/099321 WO2020048277A1 (zh) 2018-09-05 2019-08-05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1540.0A CN110880942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0942A CN110880942A (zh) 2020-03-13
CN110880942B true CN110880942B (zh) 2022-12-23

Family

ID=69722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1540.0A Active CN110880942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0942B (zh)
WO (1) WO2020048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463B (zh) * 2020-10-19 2024-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放大器模组、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86999B (zh) * 2021-01-25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控制方法
CN114499575B (zh) * 2022-01-21 2024-03-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电子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920A (en) * 1994-04-12 1996-06-25 Fujitsu Limited Automatic output level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288296A (zh) * 1999-09-14 2001-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发射机、无线基站设备和使用该发射机的系统
CN101247134A (zh) * 2008-03-06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调滤波单元的调谐装置和调谐方法
CN106411351A (zh) * 2015-06-26 2017-02-15 天工方案公司 聚合载波的单独载波的功率检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920A (en) * 1994-04-12 1996-06-25 Fujitsu Limited Automatic output level control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288296A (zh) * 1999-09-14 2001-03-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载波发射机、无线基站设备和使用该发射机的系统
CN101247134A (zh) * 2008-03-06 2008-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调滤波单元的调谐装置和调谐方法
CN106411351A (zh) * 2015-06-26 2017-02-15 天工方案公司 聚合载波的单独载波的功率检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8277A1 (zh) 2020-03-12
CN110880942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9495B (zh) 一种收发共用天线的同时同频全双工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EP2393205A2 (en) User equipment for simultaneously transmitting signals to which differ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applied through a plurality of frequency bands
CN110880942B (zh) 一种射频电路及通信设备
US9559729B2 (en) Same-band combiner using dual-bandpass channel filters
US20180331704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with multiple antennas nd radio-frequency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01027855A (zh) 中继器和中继方法
US11621679B2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0047998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a carrier in a received signal
CN109547038B (zh) 一种带间上行载波聚合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80083658A1 (en) Multiplexing an rf signal with a control signal and/or a feedback signal
CN102752010B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收发模块
CN102833884A (zh) 双模移动通信终端
CN114285433B (zh) 一种无线通信组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89879B (zh) 射频单元和终端设备
US962813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8067866A1 (en) Multi-amplifier repeater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099478A (zh) 提高射频链路接收灵敏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2865817B (zh) 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747147B (zh) 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US20160065392A1 (en) Mobile terminal
WO2024055895A1 (zh) 一种收发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8103113U (zh) 一种频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
EP4231525A1 (en) Radio-frequency unit, antenna,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N113472299B (zh) 一种信号收发前端电路
CN112087243B (zh) 一种信号转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