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80064B -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80064B
CN110880064B CN201911075351.8A CN201911075351A CN110880064B CN 110880064 B CN110880064 B CN 110880064B CN 201911075351 A CN201911075351 A CN 201911075351A CN 110880064 B CN110880064 B CN 110880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den planning
climate
planned
planning scheme
gard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53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80064A (zh
Inventor
崔国英
龚超
马维鸽
陈涛
朱金
肖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Wuhan Garde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19110753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80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8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0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80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80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园林规划方法包括:建立苗木库,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具有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所述场地用途以及所述生长标签,选择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所述气候标签,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本发明根据用户的待规划目标,与苗木库中苗木的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相匹配,从而利用苗木库中库存的苗木进行园林规划,由此缩短设计周期,实现一站式购买。

Description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规划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园林建设中,常见的做法是园林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之后,再根据园林设计线下进行苗木的采购并种植。随着电商技术的发展,线上的苗木和施工交易平台也成为了可能。然而线上平台的供应不稳定,在设计完成后供货量又不足,则需要再请园林设计师修改设计,或者再从线下进行采购,从而影响了设计和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园林规划方法,包括:
建立苗木库,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具有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
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
根据待规划目标的所述场地用途以及所述生长标签,选择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
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所述气候标签,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
优选地,所述生长标签包括高度标签以及观赏标签,所述高度标签用于表示苗木对水分的需求以及苗木在绿化使用时的高度,所述观赏标签用于表示苗木用于观赏的季节、部位以及颜色。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生长标签还包括生长速度以及植物效用,所述生长速度用于表示苗木为速生型苗木或慢长型苗木,所述植物效用表示苗木的正面功能或负面功能,所述植物效用包括药用、抗盐碱、抗污染、有毒、有香、有刺激性气味、有刺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气候标签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场地用途包括场地类型以及附加需求,所述场地类型包括道路、花坛、居住区小型绿化带、水池、观赏型树林、防护林或草坪。
优选地,所述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尺寸获得,所述场地尺寸包括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形状以及场地面积。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尺寸获得的方法具体为:获得所述场地形状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当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之比大于10:1且宽度在5米以下时,所述场地用途为道路,当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之比在10:1以下且长度小于50米时,所述场地用途为花坛,否则所述场地用途为观赏型树林。
优选地,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的依据为: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以及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气候标签的内部融合度。
优选地,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还具有销量和库存,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所述待规划地点,获得待规划目标的气候型;
获得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第x种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其中x表示苗木在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的序号,第一匹配系数αx表示第x种苗木的适应标签与所述气候型的匹配度,第二匹配系数βx表示第x种苗木在具有同种生长标签的苗木中在待规划地点的销量排名,第三匹配系数γx表示第x种苗木在具有同种生长标签的苗木中的库存排名,M为库存中具有同种生长标签的苗木种类数量;
根据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气候标签,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的内部融合度Ωs
获得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其中,n为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种类数。
优选地,所述园林规划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二园林规划方案获得最终园林规划方案,根据最终园林规划方案以及待规划目标,获得园林规划指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园林规划系统,包括场地信息模块、苗木库、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以及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
所述苗木库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苗木库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三输入端;
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用于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所述苗木库用于获取苗木的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目标的所述场地用途以及所述生长标签,选择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所述气候标签,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根据用户的待规划目标,与苗木库中苗木的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相匹配,从而利用苗木库中库存的苗木进行园林规划,由此缩短设计周期,实现一站式购买;
2.在园林规划中考虑到了苗木在使用时对水分的需求以及苗木在绿化使用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场地用途,实现了按照场地用途的自动园林规划;
3.在园林规划中还考虑到了苗木的观赏性能如苗木用于观赏的季节、部分以及颜色等,使生成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的苗木搭配起来更加有观赏性,以与待规划目标相配合;在园林规划中还考虑到了苗木的植物效用,以更好的满足待规划目标的场地用途;
4.优选通过所述场地形状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自动获取场地用途,免去了用户输入的繁琐;
5.在对第一园林规划方案进行排序时不仅考虑到了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还考虑到了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气候标签的内部融合度,使得生成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的苗木之间,以及苗木与待规划目标之间的气候型较为统一,苗木易于培养;
6.在对第一园林规划方案进行排序时不仅考虑到了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还考虑到了苗木的销量和库存,在气候型类似的情况下,销量和库存靠前的苗木更容易获得靠前的排序,便于用户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园林规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园林规划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规划方法,可以基于用户的需求和园林交易平台的苗木库中苗木的库存进行园林规划中苗木搭配的设计,以便用户在该基础上进行交易。
所述园林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1)建立苗木库,并对首次录入苗木库的苗木设立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后续录入的苗木只要属于同种即可自动进行匹配,所述生长标签包括高度标签以及观赏标签,根据使用苗木库的主要顾客群体有时候还可能包括生长速度或植物效用等;上述标签可以由供应商或苗木库的维护工作人员录入,也可从植物的相关数据库(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获取;
所述高度标签用来表示苗木的抗旱特性(旱生、中生、湿生或水生)以及在绿化使用时的高度,所述观赏标签表示苗木用来观赏时的功效即植物效用,包括可以用来观赏的季节,观赏的部位以及观赏的颜色等;苗木库中每种苗木的库存和销量则根据用户的购买情况以及供应商的供应情况实时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录入苗木库的苗木的生长标签如表1所示,气候标签如表2所示。
表1苗木的生长标签
其中,观赏标签在默认情况下(defualt)指春至秋可赏叶,春夏季叶色绿或深绿,秋季叶黄;除了水生植物(池塘、水池使用)、纯草坪(草木)、沙滩(旱生)的情况外,中生乔木中高度的标签根据树种壮年期的高度及其绿化用途分为三至五个层级;在本实施例中,分为三个层级,即中生低层、中生中层和中生高层;高度标签以苗木绿化时使用的高度为标准,20米以上属于高层,2~20米属于中层,2米以下则属于低层,同一种苗木可能有多个高度标签,例如而法国冬青虽然壮年期的高度可达10米,但由于它在修剪后还能作为下层绿篱整形,因此高度标签中同时有高层和低层。
表2苗木的气候标签
苗木生长的气候标签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除去极地气候这种极端情况外,其余十种气候型按照其纬度和降雨类型大致归类如表3。
表3苗木生长的气候标签对应的纬度和降雨类型
(2)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场地尺寸以及场地用途;根据场地用途和所述步骤(1)中的生长标签,选择苗木库中库存的苗木,生成第一园林规划方案;
其中,待规划地点以用户输入确定的地点优先,在未选择的前提下默认为用户当前的卫星定位地点或用户默认的收货地点,场地尺寸则需要用户通过规划图或实景拍摄图的方式进行提交,用户提交的规划图或实景拍摄图中应当包括场地的形状和面积;
场地用途以用户输入确定的场地用途优先,在本实施例中,场地用途包括场地类型,即道路、花坛、居住区小型绿化带、水池、观赏型树林、防护林、草坪、其他;在未选择的情况下则根据场地尺寸识别结果默认为观赏型树林、道路或花坛,当场地形状为长宽比大于10:1的矩形且宽度小于五米时,识别为道路,长宽比在10:1以下且长度小于50米时,识别为花坛,其它情况下识别为观赏型树林,场地形状不规则的,按该场地的最小内接矩形进行识别。
表4场地用途(场地类型)与生长标签的选择方案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场地用途在考虑到场地类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用户的附加需求,即在满足表4条件的选择方案的同时,还需满足表5的选择方案;不同于场地类型是必选且唯一的,附加需求可以有多个,也可以没有。
表5场地用途(附加需求)与生长标签的选择方案
如果存在设定了场地类型和附加需求后,苗木库中的库存苗木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则向用户给出提示;如本实施例在无法匹配到合适的“中生低层”苗木的情况下,会提示“目前苗木库中低层苗木的供应不足,请修改当前场地类型和附加需求,或者我们建议您寻找其它渠道采购低层苗木对该园林规划方案进行补充”。
(3)在满足步骤(2)中的选择方案的条件下,通常有多个第一园林规划方案,将多个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的苗木的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进行匹配,以排序最高为标准,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如果仅有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仅有一种,该第一园林规划方案即为第二园林规划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Λs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n为自然数,为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种类数,Γx为第x种苗木的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Ωs为第一园林规划方案的内部融合度。
其中,第一匹配系数αx表示苗木的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第二匹配系数βx和第三匹配系数γx分别为苗木在待规划地点的销量排序和库存排序,M为苗木库的库存中具有同样生长标签的苗木种类数量,例如该苗木为中生中层苗木,在苗木库里中生中层苗木中向该待规划地点的销量排序为第5名,库存排序为第1名,则第二匹配系数βx为5,第三匹配系数γx为1,因此/>
在本实施例中苗木的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Γx参照表3中规划地点的纬度和降雨类型与气候型的匹配程度确定,当苗木适用于多个气候型时,按照第一匹配系数最高的计算;其中,第一匹配系数为5表示气候型完全吻合,第一匹配系数为4表示纬度相邻降雨类型相同(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或纬度相同降雨类型不同(如高原山地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第一匹配系数为3表示纬度间隔一气候带降雨类型相同(如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第一匹配系数为2表示纬度间隔一气候带降雨类型不同(如温带大陆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或纬度间隔两气候带降雨类型相同(如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第一匹配系数为1的即温带大陆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或温带大陆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这样,在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不同的情况下,匹配度Γx决定了匹配度Λs的大小排序,而匹配度Γx相同的情况下,则是销量和库存综合较高的决定了匹配度Λs排序在前,便于用户进行选择。
内部融合度Ωs的计算方式与匹配度Γx大致相同,其标准是选择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气候标签的相差最远的两种植物,例如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如果存在沙拐枣(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秋海棠(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野芭蕉(热带雨林);由于沙拐枣所属的气候标签中高原山地气候与野芭蕉所属的热带雨林气候标签的匹配度较温带大陆高(分别为2和1),秋海棠所属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的匹配度为3,则按照相差较远的沙拐枣与野芭蕉进行计算,计算时取两者生长的气候型匹配度较低的。即,先在不同苗木中取较小值,再在同一苗木中取较大值。这样苗木之间生长环境较类似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会排序在前,用户在后续便于对园林进行统一维护。
其中,计算出来匹配度Λs最高的即为第二园林规划方案;当然匹配度Λs的公式也不限于以上一种,根据苗木库面对的用户对象,经常处理的苗木种类以及场地类型不同,可能存在其它计算方法,但原则上需要满足优先苗木的气候标签以及待规划地点近似度越高排名越前,在上述条件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则苗木销量和库存越高的排名越前。
(4)在第一园林规划方案进行排序时,同时可以显示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还有销量、库存、照片以及第一园林规划方案的虚拟效果图,根据上述信息,用户可能选择排序最高的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有也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其它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获得最终园林规划方案;将最终园林规划方案与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进行对比,给出园林规划指示;所述园林规划指示包括如何在待规划地点培育苗木的建议,即在苗木的气候标签与待规划地点不匹配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如果在用户输入了待规划地点的场地尺寸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最终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通常的种植特性,给出待规划地点的效果图,所述效果图能对所述最终园林规划方案在待规划地点的布局进行展示,同时计算出每种苗木所需的数量是多少。
为便于进行解释说明,仅以一个简易的应用例说明本实施例园林规划方法的具体过程:
(1)先在苗木库中录入苗木以及相应的气候标签、高度标签、观赏标签、生长速度或植物效用等,苗木的种类包括表2中的所有种类;
(2)用户录入场地尺寸,苗木规划系统根据场地形状(长度1公里,宽度3米)判断出该场地为行道,由于场地的长度较短,苗木规划系统自动给其匹配2种中生高层的苗木;根据表2即为栾树和银杏;同时,苗木规划系统根据用户的卫星定位地点判断用户在广西,即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3)计算出栾树和银杏的匹配度Γ1和Γ2,由于栾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银杏则可分别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因此α1=4,α2=5;而银杏在两种中生高层数目中向广西地区的销量排名为1,库存排名为2,而广西反之;因此β1=1、γ1=2,β2=2,γ2=1,M=2,最后计算出来Γ1=3.25,Γ2=4.25;
由于栾树和银杏可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第一园林规划方案的内部融合度Ωs为5,则最终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Λs=8.75;
(4)由于在步骤(2)中实际仅得出一种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所以即使不用排序也可知该规划方案即为最终的规划方案,但如果存在其它规划方案,则需要将所有的规划方案与待规划地点的匹配度进行计算,并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优先匹配度较大的园林规划方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苗木库,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具有生长标签、销量、库存以及气候标签;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所述场地用途以及所述生长标签,选择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所述气候标签,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的依据为: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以及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气候标签的内部融合度,所述内部融合度的计算是选择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气候标签的相差最远的两种植物,计算时取两者生长的气候型匹配度较低的,苗木之间生长环境较类似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会排序在前,所述销量、库存用于计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所述匹配度的计算是苗木的气候标签以及待规划地点近似度越高排名越前,在上述条件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则苗木销量和库存越高的排名越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标签包括高度标签以及观赏标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标签还包括生长速度以及植物效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标签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或高原山地气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用途包括场地类型以及附加需求,所述场地类型包括道路、花坛、居住区小型绿化带、水池、观赏型树林、防护林或草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尺寸获得,所述场地尺寸包括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形状以及场地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用途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场地尺寸获得的方法具体为:获得所述场地形状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当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之比大于10:1且宽度在5米以下时,所述场地用途为道路,当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度以及宽度之比在10:1以下且长度小于50米时,所述场地用途为花坛,否则所述场地用途为观赏型树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第二园林规划方案获得最终园林规划方案,根据最终园林规划方案以及待规划目标,获得园林规划指示。
9.一种园林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场地信息模块、苗木库、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以及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所述苗木库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苗木库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的第三输入端;所述场地信息模块用于获取待规划目标的场地信息,所述场地信息包括待规划地点以及场地用途;所述苗木库用于获取苗木的生长标签以及气候标签;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目标的所述场地用途以及所述生长标签,选择所述苗木库中的苗木,获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所述第二园林规划方案模块用于根据待规划目标的待规划地点以及所述气候标签,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获得第二园林规划方案,对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排序的依据为:所述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以及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气候标签的内部融合度,所述内部融合度的计算是选择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气候标签的相差最远的两种植物,计算时取两者生长的气候型匹配度较低的,苗木之间生长环境较类似的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会排序在前,销量、库存用于计算第一园林规划方案中苗木的所述气候标签与所述待规划目标的匹配度,所述匹配度的计算是苗木的气候标签以及待规划地点近似度越高排名越前,在上述条件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则苗木销量和库存越高的排名越前。
CN201911075351.8A 2019-11-06 2019-11-06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880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5351.8A CN110880064B (zh) 2019-11-06 2019-11-06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5351.8A CN110880064B (zh) 2019-11-06 2019-11-06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0064A CN110880064A (zh) 2020-03-13
CN110880064B true CN110880064B (zh) 2024-03-29

Family

ID=6972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5351.8A Active CN110880064B (zh) 2019-11-06 2019-11-06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80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2958B (zh) * 2022-06-14 2024-03-22 江苏百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信息的园林规划方案智能调整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5580A (ja) * 1990-10-05 1992-05-19 Shimizu Corp ランドスケープ計画システム
WO2006102246A2 (en) * 2005-03-18 2006-09-28 Aerulean Pla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nt selection
JP2009195120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造園設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造園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9508347A (zh) * 2018-11-10 2019-03-22 南京林业大学 景观植物配置系统
CN110188435A (zh) * 2019-05-22 2019-08-3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Excel的观赏植物智能选择方法
CN110245445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场景模拟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4921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Lynds Heather System for planning the planting and growing of plants
NZ587657A (en) * 2009-09-24 2011-12-22 Sprywat Pty Ltd A garden design method where a partial preview of an electronic garden template is provided to the customer
US20140298229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David Michael Priest Pattern-based desig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5580A (ja) * 1990-10-05 1992-05-19 Shimizu Corp ランドスケープ計画システム
WO2006102246A2 (en) * 2005-03-18 2006-09-28 Aerulean Plant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nt selection
JP2009195120A (ja) * 2008-02-19 2009-09-03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造園設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造園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9508347A (zh) * 2018-11-10 2019-03-22 南京林业大学 景观植物配置系统
CN110188435A (zh) * 2019-05-22 2019-08-30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Excel的观赏植物智能选择方法
CN110245445A (zh) * 2019-06-21 2019-09-17 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场景模拟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与园林规划树种选择;陈振举;李文丽;张华宇;何兴元;陈玮;张春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S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80064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47075B2 (ja) ランドスケープ計画システム
Recha et al. Stories of success: climate-smart villages in East Africa
CN110880064B (zh) 园林规划方法及系统
Lennon Changes to continuing landscapes: Industrialisation of Australia’s productive rural lands
US20120273441A1 (en) Plant merchandi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826910B (zh) 园林规划方案的匹配方法及系统
Choge Study of economic aspects of the woodcarving industry in Kenya: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development to make the industry more sustainable.
Schroth et al. Climat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of the smallholder cocoa and coffee value chains in Liberia
Borgwardt et al. Conception of a Vertical Farm for the Maun Science Park in Botswana: Project Work WS21/22
Wong Designing user-centered IoT solutions for small-scale and mid-scale farmers
Paudel et al. A survey and assessment of grasshoppers' population in various sugarcane growing areas of Harion municipality in Sarlahi district, Nepal.
Awal et al. Irrigation Scheduling Tools: IrrigWise and IrrigWise-PRISM for Agricultural Crops and Urban Landscapes
Ableman Farm the city: A toolkit for setting up a successful Urban Farm
Cantliffe et al.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greenhouse-grown cucumbers as an alternative to field production in north-central Florida.
Manoppo et al. Prospects of Chrysanthemum Development in North Sulawesi
Cantliffe et al. Increased net profits result from greenhouse-grown colored pepper compared to field production in Florida.
Costa Increasing profits and reducing climate risk through irrigation management for cassava farming in Northeast Brazil
van Heck et al. Glass City
Dixo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AS A TOOL OF 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 TO REDUCE FOOD INSECURITY
Quezada A Model for Regional Diagnostic Agro-Ecology in Chile
Jelliffe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Wine Grape Production in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Hazeu et al. Biophysical suitability classification of forest land in the Bipindi–Akom II–Lolodorf region, south Cameroon
Guldin Nursery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ntainer-grown southern pine seedlings
Loman Vertical Farming
CHANDRAVANSHI Study on value chain system in major flowers in Raipur 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