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9907A -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9907A
CN110879907A CN201911121599.3A CN201911121599A CN110879907A CN 110879907 A CN110879907 A CN 110879907A CN 201911121599 A CN201911121599 A CN 201911121599A CN 110879907 A CN110879907 A CN 110879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entral file
cloud platform
modification
judging wh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15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木
彭秀武
韩要东
邓艳艳
杨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15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9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9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包括:步骤1,判断在云平台中是否存在中心文件;若否,步骤2,判断与云平台连接的多个端口中的任意一个端口是否接收到初版模型;若是,步骤3,将初版模型存储到云平台并根据初版模型生成中心文件;步骤4,判断中心文件是否通过审核;若否,步骤5,判断是否接收到对中心文件的修改请求;若是,步骤6,判断修改请求的专业来源是否与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是否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若是,步骤7,允许对中心文件进行修改,并在将中心文件修改之后在云平台进行更新。通过在云平台进行模型的创建,对各专业和构件的人员进行权限限制的创建修改操作,并在云端同步实现共享,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现阶段BIM模型的创建都是停留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创建模型,而无法及时与其它专业的模型相互共享,同时在模型修改过程中也未能及时反馈给其它专业。比如,土建模型与机电模型,由两个专业的建模师进行模型创建,机电模型一方面参考设计图纸,一方面需要土建模型配合进行调整,而土建模型则需要土建建模师线下传输,再在机电模型上链接。
但是,当土建模型变更调整后,机电模型中链接的土建模型无法同时更新,需要重新线下传输并重新链接。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若模型过大,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模型传输和模型链接的问题上并且重复工作,另外,基于个人主客观因素,模型更新未能及时通知或线下传输给相关专业人员,那么他人的链接模型则一直停留在未变更的阶段,然后依照未变更链接模型来调整自己创建的模型,实为错误,最后在整合模型中发现存在许多碰撞问题,而后又大幅度调整模型,耗时耗力。
再者,BIM模型的创建如今大多都专注与土建、机电、钢结构等,少之又少的花时间去建立Show set(设计造型)或者TL/SL(灯光)等较为复杂的模型。也因此,当后期施工这些部分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些许与其它专业碰撞的问题,如:机电管线布局、设备安装预留空间等等。也同样说明模型深度不够,反映的信息不够全面。
因此,如何进行高效的BIM模型的创建,实现不同方面的协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完善现有各专业BIM模型创建以及在创建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模式,加强模型协同创建、提高模型准确性与精度、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及模型反映信息的全面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包括:
步骤1,判断在云平台中是否存在中心文件;
若否,步骤2,判断与所述云平台连接的多个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端口是否接收到初版模型;
若是,步骤3,将所述初版模型存储到所述云平台并根据所述初版模型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步骤4,判断所述中心文件是否通过审核;
若否,步骤5,判断是否接收到对所述中心文件的修改请求;
若是,步骤6,判断所述修改请求的专业来源是否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是否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
若是,步骤7,允许对所述中心文件进行修改,并在将所述中心文件修改之后在所述云平台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步骤3包括:
将来自一个所述端口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或将来自多个端个对应的多个专业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其中,还包括步骤8:
所述修改请求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不对应且或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不同;
将所述修改请求转换为修改意见并链接至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专业模型接口。
其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发生更新的消息发送到预定联络人。
其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进行模型轻量化转换之后进行保存。
其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显示所述中心文件的最新修改日期以及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修改专业和修改构件。
其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图纸更改请求;
若是,在判断所述图纸更改请求的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后,根据所述图纸更改请求对所述初版模型进行更改并在更改后同步在所述中心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通过在云平台进行模型的创建,然后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资格限定,允许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在云端链接不同专业的模型,但是仅仅允许同一专业的工程师修改本专业的模型,本专业建模师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中心文件并基于此进行模型修改操作,期间应明确各自工作范围,避免重复建模,并创建各自的工作集或依照构件类型分类创建相关工作集,在模型创建过程中,再从云端平台链接其它专业的模型,配合本专业模型创建或修改,同时可发现设计图纸缺陷与模型碰撞等问题并及时反馈,建模完成后同步至中心文件,同时也会在本地形成存档,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模型碰撞,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反复调整模型的工作,达到模型协同状态,使得同专业的建模师需要分工明确,避免同一构件多人修改而造成位置混乱,建模中利用并创建工作集是很好的建模手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误操作他人创建的构件而直接修改自己本人工作范围的模型,提高了了建模的协同性以及建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包括:
步骤1,判断在云平台中是否存在中心文件;模型文件对应的中心文件由于需要共享,始终存放在云平台,使得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在修改查阅过程中能够从相同的地方获得,在修改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能够及时看到,并判断当前修改是否会引起本专业的适应性修改,提高了建模协同性以及时效性,避免了在不同专业工程师之间流转造成不同专业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而增加建模时间。
若否,步骤2,判断与所述云平台连接的多个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端口是否接收到初版模型;
若是,步骤3,将所述初版模型存储到所述云平台并根据所述初版模型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步骤4,判断所述中心文件是否通过审核;在形成中心文件之后,会在云平台进行显示,工程项目负责人就会进行相关的审阅,而且通过该方式也能够实时获得该项目的进度,在总包管理层,技术层等人员的层面上,也能及时查看所有专业的最新模型,从而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
若否,步骤5,判断是否接收到对所述中心文件的修改请求;
若是,步骤6,判断所述修改请求的专业来源是否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是否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在对修改请求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明确只有本专业的工程师才能对本专业的模型进行修改,只能是该工程师分配的构件才具有修改权限,实现分工明确,避免在同一位置不同人修改造成的混乱,提高建模效率。
若是,步骤7,允许对所述中心文件进行修改,并在将所述中心文件修改之后在所述云平台进行更新。
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通过在云平台进行模型的创建,然后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资格限定,允许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在云端链接不同专业的模型,但是仅仅允许同一专业的工程师修改本专业的模型,本专业建模师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中心文件并基于此进行模型修改操作,期间应明确各自工作范围,避免重复建模,并创建各自的工作集或依照构件类型分类创建相关工作集,在模型创建过程中,再从云端平台链接其它专业的模型,配合本专业模型创建或修改,同时可发现设计图纸缺陷与模型碰撞等问题并及时反馈,建模完成后同步至中心文件,同时也会在本地形成存档,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模型碰撞,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反复调整模型的工作,达到模型协同状态,使得同专业的建模师需要分工明确,避免同一构件多人修改而造成位置混乱,建模中利用并创建工作集是很好的建模手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误操作他人创建的构件而直接修改自己本人工作范围的模型,提高了了建模的协同性以及建模效率。
本发明中的云端平台相当于一个存储盘,将这个项目的模型存储,再通过账号登陆,不仅是建模师,包括项目领导层、质量技术层,或是设计师,业主,乃至分包供应商都能够浏览模型,极大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同时在施工前发现设计问题能及时修改,极大避免误工返工的现象。而在专业建模过程中,云端平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能高效、快速链接其它专业的模型,从而避免自己所建模型与其它模型发生碰撞,也为模型调整提供参考方向,而且,在模型发生变更,调整的时候,只需在软件中重新加载便能快速更新链接模型,而不至于线下传输,再重复链接,信息更新的不及时性,造成模型的反复调整。因此,模型在云端上操作,相互协同、实时共享,在提升信息的交换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而高效服务现场施工。
本发明中的建模师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如Revit)并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模型创建,包括土建、机电、钢结构、幕墙等多专业模型。项目部相关负责人申请云端平台使用账号并分配给专业建模师,再由建模师将初版模型上传至云端平台从而在云端形成中心文件。
本专业建模师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如Revit)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中心文件并基于此进行模型修改操作,期间应明确各自工作范围,避免重复建模,并创建各自的工作集或依照构件类型分类创建相关工作集,在模型创建过程中,再从云端平台链接其它专业的模型,配合本专业模型创建或修改,同时可发现设计图纸缺陷与模型碰撞等问题并及时反馈,建模完成后同步至中心文件,同时也会在本地形成存档,再发布至云端,实现模型协同。
本发明中对于中心文件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定,一般在所述步骤3包括:
将来自一个所述端口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或将来自多个端个对应的多个专业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即可以是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将创建的模型发送到云平台之后,由云平台合成中心文件,也可以是直接将其中的一个转换为中心文件,然后再将各个专业的模型添加到中心文件中形成新的中心文件,可以看作是一种修改,也可以是一种合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在本发明中能够对中心文件修改的仅仅限于本专业的工程师对应的端口(当然这些端口一般为云平台为之分配的登陆账号以及修改权限),但是在从云平台中进行中心文件的建设以及修改的过程中,是可以进行跨专业浏览的,即A专业的工程师也可以查看B专业的模型,但是不能修改,这样就可能会造成只能浏览不同专业的模型,却不能发表意见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还包括步骤8:
所述修改请求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不对应且或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不同;
将所述修改请求转换为修改意见并链接至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专业模型接口。
通过将修改请求转换为修改意见附录到对应的专业模型中,使得本专业的工程师能够得到不同专业的工程师的看法和观点,不再是闭门造车,在实现模型建造协同的同时,使得不同专业建模之间的界限缩小,实现专业的综合化,提高建模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模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发生更新的消息发送到预定联络人。
本发明中模型的修改都是在云端中进行操作的,所以当本专业模型进行修改之后,需要在云端进行同步,而后发布在云端上,其它专业中的链接模型则无需更改路径,重新加载后模型直接更新,以此达到实时共享。所以,在整个工程项目上,将土建、机电、钢结构、幕墙等多专业模型发布在云端上,在建模过程中就能实时共享最新模型,一方修改,则只需口头或是文字通知其他方,而其他方则重新加载,便能接收最新修改的模型,方便快捷。在总包管理层,技术层等人员的层面上,也能及时查看所有专业的最新模型,从而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
因此,本发明中的预定联络人可以是该中心文件关联的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甚至是通过云平台对其它所有端口的发送更新通知,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在建模的过层中产生的模型是很占存储空间的,如果不同专业的模型进行结合之后产生的中心文件会更大,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还不利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加载和审阅,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进行模型轻量化转换之后进行保存。
通过配合其它专业软件(如Navisworks)将模型轻量化,方便浏览与保存,同时可进行碰撞检查,反馈碰撞问题,再在中心文件中修改,保证模型的准确性。
由于在本发明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专业工程师进行修改的情况,而且修改次数可能不只一次,而且都需要有记录,如果同时存在多个版本,其它专业的工程师有可能会出现看到的不是最新更新的中心文件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显示所述中心文件的最新修改日期以及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修改专业和修改构件。
当然,在上述的中心文件显示中,可以在不同的专业中仅仅形式最新的版本,使得其他专业的工程师不能看到之前的版本,也可以是按照顺序进行排序,或者是将最新的版本进行重点标记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而在本发明的建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图纸更换的情况,这样之前的建模就需要撤销了,与修改就可能存在本质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图纸更改请求;
若是,在判断所述图纸更改请求的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后,根据所述图纸更改请求对所述初版模型进行更改并在更改后同步在所述中心文件。
当设计图纸变更时,模型需要反馈最新图纸信息,则相关变更的专业建模师需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如Revit)进行模型变更调整,并将调整的结果同步在中心文件,而后发布至云端。其它专业的建模师由于前期已链接该模型且链接路径为云端路径,则在该专业建模师通过移动终端里(如QQ、微信、邮件等)或者口头通知模型已依变更图纸更新及变更内容后,直接在链接模型中重新加载,即可完成模型的更新,实现模型共享。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通过在云平台进行模型的创建,然后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资格限定,允许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在云端链接不同专业的模型,但是仅仅允许同一专业的工程师修改本专业的模型,本专业建模师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从云端服务器获取中心文件并基于此进行模型修改操作,期间应明确各自工作范围,避免重复建模,并创建各自的工作集或依照构件类型分类创建相关工作集,在模型创建过程中,再从云端平台链接其它专业的模型,配合本专业模型创建或修改,同时可发现设计图纸缺陷与模型碰撞等问题并及时反馈,建模完成后同步至中心文件,同时也会在本地形成存档,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模型碰撞,保证模型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反复调整模型的工作,达到模型协同状态,使得同专业的建模师需要分工明确,避免同一构件多人修改而造成位置混乱,建模中利用并创建工作集是很好的建模手段,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误操作他人创建的构件而直接修改自己本人工作范围的模型,提高了了建模的协同性以及建模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判断在云平台中是否存在中心文件;
若否,步骤2,判断与所述云平台连接的多个端口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端口是否接收到初版模型;
若是,步骤3,将所述初版模型存储到所述云平台并根据所述初版模型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步骤4,判断所述中心文件是否通过审核;
若否,步骤5,判断是否接收到对所述中心文件的修改请求;
若是,步骤6,判断所述修改请求的专业来源是否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是否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
若是,步骤7,允许对所述中心文件进行修改,并在将所述中心文件修改之后在所述云平台进行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将来自一个所述端口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或将来自多个端个对应的多个专业的所述初版模型在所述云平台转换生成所述中心文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8:
所述修改请求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不对应且或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不同;
将所述修改请求转换为修改意见并链接至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专业模型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发生更新的消息发送到预定联络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中心文件进行模型轻量化转换之后进行保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显示所述中心文件的最新修改日期以及所述修改请求对应的修改专业和修改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7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图纸更改请求;
若是,在判断所述图纸更改请求的专业来源与所述修改请求的来源端口对应且与预设的模型构件权限相同后,根据所述图纸更改请求对所述初版模型进行更改并在更改后同步在所述中心文件。
CN201911121599.3A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Pending CN110879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1599.3A CN110879907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1599.3A CN110879907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907A true CN110879907A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29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1599.3A Pending CN110879907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990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605A (zh) * 2020-04-20 2020-08-2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人参与bim图纸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1931274A (zh) * 2020-07-16 2020-11-13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台的危险预防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CN112396393A (zh) * 2020-11-13 2021-02-23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bim模型项目报批审查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8805A (zh) * 2021-06-18 2021-08-17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管道综合排布的bim建模方法
CN113434940A (zh) * 2021-06-29 2021-09-2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0134A1 (en) * 2009-07-08 2011-01-13 Graphisoft Activ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515997A (zh) * 2017-09-27 2017-12-26 深圳拎得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网页的bim多专业协同设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69071A (zh) * 2018-03-15 2018-07-10 叶枫 建筑模型共享云平台及利用平台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法
CN10862955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bim协同设计平台
CN10898494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09087057A (zh) * 2018-06-25 2018-12-25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344223A (zh) * 2018-09-18 2019-02-1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110530A (zh) * 2019-01-25 2019-08-09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平台的信息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0134A1 (en) * 2009-07-08 2011-01-13 Graphisoft Activ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62955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的bim协同设计平台
CN107515997A (zh) * 2017-09-27 2017-12-26 深圳拎得清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网页的bim多专业协同设计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69071A (zh) * 2018-03-15 2018-07-10 叶枫 建筑模型共享云平台及利用平台进行项目管理的方法
CN109087057A (zh) * 2018-06-25 2018-12-25 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云协同平台的异地协同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8984940A (zh) * 2018-07-31 2018-12-11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设计协同方法及装置
CN109344223A (zh) * 2018-09-18 2019-02-1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110530A (zh) * 2019-01-25 2019-08-09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平台的信息权限管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1605A (zh) * 2020-04-20 2020-08-2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人参与bim图纸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1581605B (zh) * 2020-04-20 2023-08-08 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人参与bim图纸版权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1931274A (zh) * 2020-07-16 2020-11-13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平台的危险预防方法及其相关产品
CN112396393A (zh) * 2020-11-13 2021-02-23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bim模型项目报批审查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6393B (zh) * 2020-11-13 2021-07-06 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bim模型项目报批审查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8805A (zh) * 2021-06-18 2021-08-17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管道综合排布的bim建模方法
CN113434940A (zh) * 2021-06-29 2021-09-2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34940B (zh) * 2021-06-29 2024-04-26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专业模型构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9907A (zh) 一种bim模型协同创建方法
US11314231B2 (en) Optimizing support structure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ing et al. Collaborative process planning and manufacturing in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US20030065413A1 (en) Method of geometric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parametric consistency maintenance in a collaborative design environment
CN106446026B (zh) 文件管理方法及文件管理系统
Riascos et al. Digital mock-up
CN112926941B (zh) 财务稽核规则的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KR20220094389A (ko) Bim 기반의 철도 인프라 설계 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51818A (zh) 一种bim模型快速变更方法
CN107436785B (zh) 基于信息系统的Revit软件信息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EP3286700B1 (en) Templates in a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system
EP32866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 discipline data validation checking in a multidisciplinary engineering system
CN111666619A (zh) 基于bim技术的变电站工程实施现场数字化管理系统
EP2110762A1 (en) Digital plant structure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05930483B (zh) 对象格式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50558A (zh) 一种工作流程编排方法及装置
KR102411460B1 (ko) 선박 설계 도면의 검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971302A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验证方法及演示方法
CN111222793A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6205573A (zh) 发动机物料清单的管理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3678760B (zh) 建模数据和逻辑数据的显示
CN110543690B (zh) 用于复杂产品模型的数字样机的参数变更方法
EP1178438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automatischen Überprüfen der Baubarkeit eines aus mehreren rechnergestützt konstruierten Bauteilen bestehenden Gesamtprodukts
Kuznecov et al. Example of plm-system adoption at PJSC «UEC-UMPO» in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 on the project PD-14
US20240070332A1 (en) Digital material collaboration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