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9552B -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9552B
CN110879552B CN201911205925.9A CN201911205925A CN110879552B CN 110879552 B CN110879552 B CN 110879552B CN 201911205925 A CN201911205925 A CN 201911205925A CN 110879552 B CN110879552 B CN 110879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physical signal
condition
equip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5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9552A (zh
Inventor
杨筱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59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9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9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9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多设备控制系统对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例如,实现多台子设备在一台母设备的控制下同时进入某种状态的场景下,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将母设备的控制信号分别传输至各子设备。但在网络条件欠佳的无法使用网络传输的情况下,无法对多个子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
受控设备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所述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满足第一条件,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电子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第一策略与电子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设备,用于满足第一条件,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所述受控设备,用于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所述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并在以第一策略执行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如此,通过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至少两个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操作,能够在网络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对多个受控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是用于实施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提供实施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实施。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中包括主控设备和控制设备,主控设备或控制设备可为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由设备(如终端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等计算资源、通信资源(如用于支持实现光缆、蜂窝等各种方式通信)协同实现。
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终端,例如可以是笔记本等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电子设备、AR/VR设备、移动终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是不便移动的具有计算功能的终端设备,比如台式计算机、桌面电脑、服务器等。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提供为方法和硬件,还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提供为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指令)。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00包括:主控设备11和至少两个受控设备12。主控设备11和至少两个受控设备12处于同一空间环境中。
主控设备11能够向第一空间环境中输出物理信号13,且输出的物理信号13能够被受控设备12接收,使得主控设备11通过输出的物理信号13能够对受控设备12进行控制。
受控设备12接收到主控设备11输出的物理信号13后,能够执行物理信号13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设置有发射物理信号的信号发射端,受控设备设置有接收物理信号的信号接收端。本申请实施例中,受控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将物理信号转换为控制指令的信号转换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11输出的物理信号包括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可包括:声音、超声波、光等。
在一示例中,如图1所示,主控设备11输出的物理信号13包括两种物理信号,其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的物理信号为不同输出种类的物理信号。在一示例中,实线所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为声音,虚线所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为超声波。
在一示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包括第一受控设备12-1和第二受控设备12-2,第一受控设备12-1能够向第二受控设备12-2发出物理信号14,以对第二受控设备12-2进行控制,第二受控设备12-2能够被主控设备11控制,且能够被第一受控设备12-1控制。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系统中的受控设备的数量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还设置有发射物理信号的信号发射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11向受控设备12发送物理信号13的时间与第一受控设备12-1向第二受控设备12-2发送物理信号14的时间可不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地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301、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当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中发送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对于受控设备,受控设备的实施如图4所示,包括:
S401、受控设备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
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
第一条件可包括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条件1、时间达到指定的时间;
条件2、接收到指定指令;
条件3、接收到执行操作;
条件4、环境信息满足指定环境条件。
以第一条件包括条件1为例,指定的时间包括指定时间点,或基于参考时间和指定周期的时间点。在一示例中,指定时间包括:9:00、17:00;在一示例中,指定时间包括为以12:00为参考时间且1小时为指定周期的时间点,则指定时间为12:00、13:00、14:00等。
以第一条件包括条件2为例,指定指令可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接收到的设定的指令。比如:主控设备为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1接收到电子设备2发送的控制指令时,接收到指定指令。
以第一条件包括条件3为例,当指定操作可为预先设置的用户操作,这里,指定操作可为语音操作、按键操作、手势操作或页面操作,对指定操作的操作形式不进行任何限定。比如:主控设备接收到预先设置的语音时,确定接收到指定操作。
以第一条件包括条件4为例,指定环境信息科包括:地震、指定级别的风、指定的温度等设定的环境信息。
这里,将主控设备所在的空间环境称为第一空间环境,当主控设备满足第一条件,向第一空间环境中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可包括:声音、超声波、光等不需要借助有线网络就能够进行传输的信号。其中,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确定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方式一、所述主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方式二、所述主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和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和/或类型,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本申请中的场景信息可包括:环境参数、空间参数、干扰程度、网络信息等影响物理信号的传输的信息。其中,环境参数可包括噪音度、环境亮度等、空间参数可包括:空间大小、空间距离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场景信息的信息内容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当主控设备确定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的方式为方式一,主控设备仅根据场景信息确定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比如,场景信息表征第一空间环境的噪音度大于指定噪声度,则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包括:超声波、光。又比如:当场景信息表征第一空间环境的亮度大于指定亮度,则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包括:声音和超声波。再比如:当场景信息表征第一空间环境的亮度大于指定亮度且存在干扰,则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包括:声音。
当主控设备确定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的方式为方式二,主控设备仅根据场景信息和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的数量和/或类型确定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在一示例中,当场景信息表征第一空间环境的亮度大,且受控设备的数量小,则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包括:声音。又比如:当场景信息表征第一空间环境的亮度大,且受控设备的比较多,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则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包括:超声波,使得各种类型的受控设备都能够接收到主控设备的物理信号。
受控设备的类型可根据受控设备的功能、设备类型进行划分。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场景下的受控设备的类型的划分可不同,在一示例中,在教学场景下,受控设备的类型可包括:电子黑板、电子书包、考试专用耳机、考试设备等;在生产场景下,受控设备的类型可包括:抛光设备、喷涂设备等,在体外检测场景下,受控设备的类型可包括:血液分析仪、血液细胞图像分析仪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受控设备类型的划分不进行任何的限定,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中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通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执行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主控设备根据指定编码规则对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进行编码,并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中发送编码后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此时,受控设备在接收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后,根据指定编码规则对应的解码规则对接收到的物理信号进行解码。
如图4所述,在S401之后,包括:
S402、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此时,对于主控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
S302、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其中,第一策略可包括:不同受控设备之间同步相应的控制操作,或不同受控设备之间异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在一示例中,第一空间环境中的所有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在一示例中,第一空间环境中的所有受控设备异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在一示例中,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在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时,同步执行和异步执行并存。比如: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包括: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其中,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在t1时刻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受控设备C在t2时刻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则受控设备A与受控设备B同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受控设备C相对于受控设备A和受控设备B,异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这里,控制操作可包括:开机操作、关机操作、访问指定文件的操作、以及针对一文件的翻页操作、退出操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操作的操作内容不进行任何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受控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主控设备通过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使用场景可包括:当达到指定时间点时,作为第一环境空间的教室中的主控设备:响铃设备输出铃声,此时,教室中的教师端和学生端中的所有设备作为受控设备,接收到铃声,进行开机操作。其中,学生端可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电子书包、学习机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下向第一空间环境中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第一空间环境中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基于接收到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使得主控设备通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对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如此,主控设备基于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至少两个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操作,能够在网络条件欠佳的情况下对多个受控设备进行有效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S302中的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控制方式包括:
控制方式A1、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控制方式A2、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控制方式A3、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对应上述不同的控制方式,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操作的方式不同,包括:
执行方式A1、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其中,不同的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时间同步。
执行方式A2、如果受控设备属于第一类受控设备,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如果受控设备属于第二类受控设备,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二时刻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操作;
执行方式A3、如果受控设备属于第一类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如果所述受控设备属于第二类受控设备,受控设备根据第二物理信号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1,受控设备的执行方式为执行方式A1,主控设备通过同一物理信号控制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相同的控制操作。
第一场景条件表征所有的受控设备接收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时间差小于执行时间阈值,则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到物理信号的受控设备能够同步执行控制操作。此时,将主控设备输出的物理信号称为第一物理信号,主控设备通过输出的第一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其中,第一控制操作为第一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第一场景条件包括:第一空间环境的范围小于指定范围阈值,当场景信息满足第一场景条件,则主控设备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2,受控设备的执行方式为执行方式A2,主控设备通过同一物理信号控制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异步执行相同的控制操作。
第二场景条件表征所有的受控设备中存在接收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时间差大于执行时间阈值的受控设备。此时,将主控设备输出的物理信号称为第一物理信号,主控设备通过输出的第一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第一类型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型受控设备异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其中,第一控制操作为第一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第二场景条件包括:第一空间环境的范围大于指定范围阈值,当场景信息满足第二场景条件,则主控设备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电子书包与电子黑板按规律的异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3,受控设备的执行方式为执行方式A3,主控设备通过不同的物理信号控制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异步执行不同的控制操作。
第二场景条件表征所有的受控设备中存在接收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时间差大于执行时间阈值的受控设备。此时,将主控设备输出的物理信号包括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且第一类型受控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一物理信号,第二类型控制设备能够接收到第二物理信号,主控设备通过输出的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第一类型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型受控设备异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和第二控制操作。其中,第一控制操作为第一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第二控制操作为第一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比如:第三场景条件包括:第一空间环境的范围大于指定范围阈值,当场景信息满足第三场景条件,则主控设备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电子书包在t1执行第一控制操作,主控设备通过第二物理信号控制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电子黑板在t2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这里,第一控制操作和第二控制操作为不同的控制操作。在一示例中,第一控制操作为开机操作、第二控制操作为打开执行文件的操作。
这里,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的控制方式包括:
控制方式B1、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同一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控制方式B2、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
控制方式B3、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这里,控制系统中存在类型相同的受控设备。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1,对于类型相同的控制设备,则得到控制方式B1。
控制系统中存在类型不同的受控设备,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2,对于类型不同的第一类控制设备和第二类控制设备,则得到控制方式B2。
控制系统中存在类型不同的受控设备,当主控设备的控制方式为控制方式A3,对于类型不同的第一类控制设备和第二类控制设备,则得到控制方式B3。
这里,对控制方式B1、控制方式B2和控制方式B3的描述可参见对控制方式A1、控制方式A2和控制方式A3,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基于场景信息控制受控设备同步或异步执行控制操作,进一步地,对于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可基于不同的物理信号执行不同的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S401之后,还包括:
S403、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执行情况生成反馈信息。
S404、所述受控设备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使得所述主控设备调整所述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还包括:
S303、所述主控设备获取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所述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信息,反馈信息反映了受控设备的控制操作的执行情况,比如:控制操作的完成状态、控制操作的完成时间、控制操作未完成原因等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接收到物理信号且执行相应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能够向主控设备回执反馈信息,对于未接收到物理信号或接收到物理信号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不向主控设备回执反馈信息,使得主控设备根据反馈信息的回执情况能够确定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的数量以及哪些受控设备执行了控制操作,哪些受控设备未执行控制操作。
当主控设备接收到受控设备回执的反馈信息,统计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以及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数量,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以及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数量,确定完成对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控制。当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以及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数量一致,则主控设备完成一次对控制系统受控设备的控制。当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以及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则主控设备未完成对控制系统受控设备的控制。
在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以及控制系统中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主控设备对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进行调整,使得主控设备完成本次对控制系统受控设备的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根据接收的反馈信息的数量执行的处理可包括:
处理方式一、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控制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三时刻执行第三控制操作,并控制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四时刻执行第四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第四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
处理方式二、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不同输出种类的物理信号;
处理方式三、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在第五时刻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第六时刻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五时刻。
对于上述处理方式,受控设备的响应方式包括:
响应方式一、如果受控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受控设备在第三时刻执行第三控制操作;如果受控设备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受控设备在第四时刻执行第四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第四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
响应方式二、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和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受控设备接收到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
响应方式三、如果所述受控设备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所述受控设备在第五时刻接收到的物理信号和在第六时刻接收到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其中,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五时刻。
当主控设备的处理方式为处理方式一,受控设备的响应方式为响应方式一,主控设备在发出物理信号并基于该次发出的物理信号控制发送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操作后,基于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并再次发送物理信号,使得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基于再次发送的物理信号执行控制操作。这里,将主控设备接收到反馈信号之前发出的物理信号称为第三物理信号,将主控设备接收到该反馈信号之后发出的物理信号称为第四物理信号,且第三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称为第三控制操作,第四物理信号对应的控制操作称为第四控制操作。
在一示例中,控制系统中包括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控制设备在发出第三物理信号后,受控设备A接收到第三物理信号,基于接收到的第三物理信号在t3时刻执行了第三控制操作,并向主控设备发送了反馈信息。主控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为1,且受控设备的数量为3,则再次发送物理信号即第四物理信号,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基于主控设备再次发送的第四物理信号在t4执行第四控制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物理信号和第四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可相同,也可不同。
这里,当第一策略为同步执行,通过本次处理方式的处理,将第一策略由同步执行调整为异步执行。
当主控设备的处理方式为处理方式二,受控设备的响应方式为响应方式二,主控设备在发出物理信号并基于该次发出的物理信号控制发送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执行控制操作后,基于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确定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并再次发送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使得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基于再次发送的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执行控制操作。
在一示例中,控制系统中包括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控制设备在发出声音信号后,受控设备A接收到声音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在执行了相应的控制操作,并向主控设备发送了反馈信息。主控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为1,且受控设备的数量为3,则再次发送超声波信号,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基于主控设备发送的超声波信号执行控制操作。
当主控设备的处理方式为处理方式三,受控设备的响应方式为响应方式三,主控设备在发出物理信号并确定存在未回执反馈信号的受控设备后,基于上次向该受控设备发送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再次发送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使得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基于再次发送的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执行控制操作。
在一示例中,控制系统中包括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控制设备在发出声音信号后,以使得受控设备A、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接收到声音信号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主控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为1且为受控设备A的反馈信息,受控设备的数量为3,则再次发送超声波信号,使得受控设备B和受控设备C基于主控设备发送的超声波信号执行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控设备根据受控设备的反馈信息对控制受控设备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以及第一策略进行调整,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从而保证主控设备能够对受控设备的控制的健壮性,避免存在未执行控制操作的受控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满足第二条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受控设备向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至少一第二受控设备发送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网络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策略至少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第二条件可包括:第一空间环境中的受控设备中存在未接入网络即无法进行网络通信的设备、第一空间环境中的网络存在网络故障等使得第一受控设备与第二受控设备之间无法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条件还可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第一条件有关。
这里,第一受控设备和第二受控设备都属于受控设备,且第一受控设备能够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在一示例中,第一受控设备为教师端设备,第二受控设备为学生端设备。
这里,第一受控设备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第二受控设备也可包括不同类型的受控设备,第一受控设备的类型与第二受控设备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此时,如果所述受控设备为第一受控设备,满足第二条件,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
如果所述受控设备为第二受控设备,接收第一受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并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策略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其中,第二策略可包括:不同第二受控设备之间同步相应的控制操作,或不同第二受控设备之间异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确定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或,
第一受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和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数量和/或类型,确定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第一受控设备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第一受控设备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七时刻和第八时刻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和第六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七时刻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八时刻执行第六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包括:
第一受控设备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且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属于同一类型,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或,
第一受控设备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且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七时刻和第八时刻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且所述第二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五物理信号和第六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七时刻执行第五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六类受控设备在第八时刻执行第六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受控设备获取第二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所述第二策略和/或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执行信息。
在第一受控设备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受控设备控制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第二受控设备在第九时刻执行第七控制操作,并控制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十时刻执行第八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九时刻与所述第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第二受控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或,
在第一受控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受控设备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第二受控设备输出与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第二受控设备不同输出种类的物理信号;或,
在第一受控设备接收到的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受控设备在第十一时刻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第二受控设备输出与第十二时刻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第十二时刻早于所述第十时刻。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受控设备对第二受控设备的控制,与主控设备对受控设备的控制的区别仅在于控制方与被控制方不同,具体的控制方法类似,因此,第一受控设备对第二受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可参考主控设备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方法,且第二受控设备被第一受控设备控制时的控制方法可参考受控设备被主控设备控制时的控制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使用场景可如图7所示,包括:处于同一空间环境(比如:教室)中:铃声设备701、教师端702学生端703,其中,铃声设备701为主控设备、教师端702为第一受控设备、学生端703为第二受控设备。
当达到指定时间点时,响铃设备701输出铃声,此时,教室中的教师端702和学生端703中的所有设备作为受控设备,接收到铃声,进行开机操作后。教师端702向学生端703发出超声波信号,以在学生端703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后,基于超声波信号打开指定的文件,并控制文件的翻页,从而由教师端702控制学生端703的显示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不仅通过主控设备能够对受控设备进行控制,在受控设备之间,第一受控设备能够对第二受控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多层次的控制,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
S801、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S802、受控设备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S803、受控设备基于主控设备传输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控制系统中的主控设备向受控设备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受控设备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并基于接收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从而能够在无网络或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实现对多个受控设备的控制。
下面,以课堂教学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过物理信号进行多设备联动的方式。物理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磁波、声波、可见光等。以课堂上教师进行英语听说课堂测试为例。上课铃在发出人耳可听见的声波的同时发出超声波,教师的电子黑板和学生的电子书包、英语听说考试专用耳机均能够接受声波,并将声波信号解码,转化为进入课堂测试的指令,教师的电子黑板和学生的电子书包,以及英语听说耳机同时进入各自的环境,开始课堂测试。
该控制系统如果应用在考试机房,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3×10^8m/s,等待所有学生都完成试卷下载后,可以做到让一个机房大小的学生同时开始考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且不受网络状态影响。
该控制系统运用在课堂上,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的电子涉笔可以根据上课铃声自动开启,大幅度节省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将宝贵的时间用于教学。
在一实施例中,在教室网络环境欠佳的情况下,可以由教师端发出物理信号,对学生的多设备进行控制,如强制关机等操作。
在一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系统可9所示,包括:包括有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发射端即主控设备901和受控设备902,受控设备902包括有信号接收器9021、信号转换器9022和处理器9023。其中,图9所示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
S1001、主控设备的信号发射器发射编码的物理信号。
S1002、受控设备的信号接收端接收物理信号。
S1003、受控设备的信号转换器解码物理信号,得到控制指令。
S1004、受控设备的处理器基于控制指令控制受控设备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多种物理信号均可应用在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中。相较于红外线,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的特点,使超声波信号发射时不受遮挡物的影响,无需对准设备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遥控功能,且超声波信号受外界干扰小,确保了控制的有效性,方便了用户使用。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为主控设备的电子设备,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1100包括:
输出单元1101,用于满足第一条件,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1102,用于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电子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
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或,
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和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和/或类型,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102,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1102,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同一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和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调整单元,用于获取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所述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控制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三时刻执行第三控制操作,并控制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四时刻执行第四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第四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或,
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不同输出种类的物理信号;或,
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在第五时刻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第六时刻输出的物理信号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五时刻。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为受控设备的电子设备,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1200包括:
接收单元1201,用于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执行单元12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第一策略与电子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单元1202,还用于:
根据第一物理信号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其中,不同的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控制操作的时间同步;或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属于第一类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属于第二类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二时刻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操作;或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属于第一类受控设备,根据第一物理信号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属于第二类受控设备,根据第二物理信号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单元1202,还用于: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在第三时刻执行第三控制操作;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在第四时刻执行第四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第四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电子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或
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电子设备和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或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在第五时刻接收到的物理信号和在第六时刻接收到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其中,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五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一受控设备,满足第二条件,向第二受控设备发送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网络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策略至少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为第二受控设备,接收第一受控设备发送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并以第二策略执行控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所包括的各单元、以及各单元所包括的各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设备和受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1100,实现上述主控设备执行的控制方法,所述受控设备为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1200,实现上述电子设备1300执行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所述设备1300包括:一个处理器13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302、用户接口13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1304和存储器1305。其中,通信总线13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303可以包括音频输出接口,外部通信接口13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303包括至少两个音频输出接口。
其中,所述处理器13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其中,所述处理器13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程序,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受控设备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满足第一条件,主控设备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
在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至少两个受控设备获得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所述主控设备获取所述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主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或,
所述主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空间环境的场景信息和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和/或类型,确定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通过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一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同一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同步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二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和第二类受控设备分别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或,
检测到所述场景信息符合第三场景条件、且所述受控设备属于不同类型,至少通过第一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类受控设备在第一时刻执行第一控制操作、通过第二物理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二类受控设备在第二时刻执行第二控制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控制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三时刻执行第三控制操作,并控制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在第四时刻执行第四控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三时刻与所述第四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获得对应物理信号的时间;或,
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不同输出种类的物理信号;或,
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在第五时刻向未发送所述反馈信息的受控设备输出与第六时刻输出的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不同的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五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之后,还包括:
满足第二条件,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第一受控设备向所述至少两个受控设备中的至少一第二受控设备发送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受控设备以第二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内的网络信息有关,所述第二策略至少与所述第二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7.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受控设备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其中,所述主控设备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空间环境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
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以第一策略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所述受控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执行情况生成反馈信息;
所述受控设备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使得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主控设备调整所述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
8.一种控制系统,包括:
主控设备,用于满足第一条件,向第一空间环境输出至少一种物理信号;获取受控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在所述反馈信息的数量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下,调整第一策略和/或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信息;
所述受控设备,用于在第一空间环境中接收所述主控设备输出的至少一种物理信号,并以第一策略执行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相应的控制操作;根据所述控制操作的执行情况生成反馈信息;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表征主控设备用于触发输出所述至少一种物理信号的条件,所述物理信号的输出种类至少与所述第一空间环境有关,所述第一策略与所述受控设备的执行时机有关。
CN201911205925.9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110879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5925.9A CN110879552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5925.9A CN110879552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552A CN110879552A (zh) 2020-03-13
CN110879552B true CN110879552B (zh) 2021-08-17

Family

ID=6973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5925.9A Active CN110879552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95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9290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09379403A (zh) * 2018-09-12 2019-02-22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09579223A (zh) * 2018-11-30 2019-04-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控制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110221684A (zh) * 2019-03-01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置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88626A (zh) * 2019-08-27 2019-1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信号转换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4116A (zh) * 2018-02-11 2018-07-31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的空气质量的调节方法及清洁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9290A1 (ja) * 2013-01-30 2014-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09379403A (zh) * 2018-09-12 2019-02-22 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CN109579223A (zh) * 2018-11-30 2019-04-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控制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
CN110221684A (zh) * 2019-03-01 2019-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置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88626A (zh) * 2019-08-27 2019-1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信号转换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9552A (zh) 2020-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0204B (zh) 在多装置系统中执行语音命令
CN107408027B (zh) 信息处理设备、控制方法及程序
US20170046124A1 (en) Responding to Human Spoken Audio Based on User Input
JP2018036868A (ja) 会議支援システム、会議支援装置、及び会議支援方法
CN109767763B (zh) 自定义唤醒词的确定方法和用于确定自定义唤醒词的装置
KR102256291B1 (ko) 번역 상황을 인지하고 번역 기능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장치
US20180272240A1 (en) Modular interaction device for toys and other devices
US2016012122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community interaction with toy as the center
US11200899B2 (en) Voi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9101517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介质
CN112995731B (zh) 切换多媒体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9003609A (zh) 语音设备、智能语音系统、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866046B2 (ja) クラウドウェイクアップ方法、システム、端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413249B (zh) 远程交互系统
CN110879552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JP2014170135A (ja) 屋外環境音声伝達装置、屋外環境音声伝達システム
CN112328308A (zh) 用于识别文本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22702B (zh) 一种智能家电用户操作引导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91399A (zh) 一种智能门铃
CN114694661A (zh) 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语音唤醒方法
CN114816287A (zh) 传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00561A (zh) 画像生成方法、画像生成装置、介质与电子设备
WO2019061033A1 (zh) 一种超声波闹时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4967771B (zh) 一种控制摄像头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7067487A1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