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8978A -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8978A
CN110878978A CN201911282138.4A CN201911282138A CN110878978A CN 110878978 A CN110878978 A CN 110878978A CN 201911282138 A CN201911282138 A CN 201911282138A CN 110878978 A CN110878978 A CN 110878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ventilation
channel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21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彦兵
陆丹
王倩
董晓峰
马政伟
刘潇
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19112821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8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8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8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引风风机连接在软管上,第一引风风机的底部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引风风机的的高度和角度;第二进风装置包括:引风端,靠近引风端设置有产风装置,产风装置包括:扇叶上方设置有滴雨装置,滴雨装置,用于将雨水滴落在扇叶上使扇叶转动产风。本发明通过第一引风风机向室内引风,且将第一引风风机的进风口迎风设置,可以有效的向室内引入大量自然风;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可以不使用位置调节装置,从而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将产风装置的产风引入室内,可以避免雨水随风进入室内,同时产风装置产风过程不需要耗费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绿色建筑,通常会在墙体上设置多个通风窗户,使自然风与室内空气充分流通,以达到调节室温的目的。但是通常窗户的面积有限,自然通风的效果非常差,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区,基本就不存在自然通风。为了使室内可以有自然风,因此需要通风设备以辅助进行室内自然通风,但是现有的通风设备没有考虑借助自然风风向进行有效通风,及没有考虑下雨天不适宜通风的情况,因此导致自然通风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包括:设置在建筑主体上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分别与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和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引风风机,所述第一引风风机连接在软管上,所述软管通过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引风风机的底部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引风风机的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进风装置包括:引风端,所述引风端通过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靠近所述引风端设置有产风装置,所述产风装置包括:扇叶,所述扇叶上方设置有滴雨装置,所述滴雨装置,用于将雨水滴落在所述扇叶上使所述扇叶转动产风。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建筑主体内壁上,且所述通风通道上布设有多个通风口和温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的多个分路出风通道,多个所述分路出风通道均连通于干路出风通道上,所述干路出风通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包括:与所述软管连通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与干路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干路进风通道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管上通过支撑杆设置有风向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包括:与所述引风端连通的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二进风管依次通过干燥瓶和第二引风风机与所述干路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干路进风通道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分路进风通道上设置有加速风机和第二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引风风机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设置有所述滴雨装置,所述滴雨装置包括:集雨箱,所述集雨箱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雨箱侧面上设置有雨滴头,所述雨滴头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位于所述引风端和所述扇叶上方的所述集雨箱上设置有倾斜结构,所述倾斜结构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倾斜结构,用于将所述引风端和所述扇叶上方的雨水引入所述集雨箱内部;所述集雨箱上通过导水管与储水箱连通,所述导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风风机和所述引风端上均设置有活动封口装置,所述活动封口装置包括:封口带,所述封口带顶部缠绕在第二旋转装置的转轴上,所述封口带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第三伸缩装置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主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第一引风风机向室内引风,其中,将第一引风风机的进风口迎风设置,可以有效的向室内引入大量自然风,提高了自然通风效果;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可以不用调整进风口的位置,即不需要使用位置调节装置,从而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通过产风装置产风进而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可以避免雨水随风进入室内,同时产风装置产风过程不需要耗费电能,同样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中产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中活动封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该设备包括:设置在建筑主体1上的通风通道2,通风通道2分别与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和出风通道连通;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引风风机35,第一引风风机35连接在软管41上,软管41通过第一进风通道与通风通道2连通,第一引风风机35的底部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引风风机35的的高度和角度;第二进风装置包括:引风端61,引风端61通过第二进风通道与通风通道2连通,靠近引风端61设置有产风装置,产风装置包括:扇叶63-2,扇叶63-2上方设置有滴雨装置,滴雨装置,用于将雨水滴落在扇叶63-2上使扇叶63-2转动产风。
上述技术方案,当非下雨天风力小的时候,主要通过第一引风风机向室内引风,其中,将第一引风风机的进风口迎风设置,可以有效的向室内引入大量自然风,提高了自然通风效果;当风力较大时候,主要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可以不用调整进风口的位置,即不需要使用位置调节装置,从而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当下雨天的时候,通过产风装置产风进而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可以避免雨水随风进入室内,同时产风装置产风过程不需要耗费电能,同样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风通道2设置在建筑主体1内壁上,且通风通道2上布设有多个通风口21和温湿度传感器22。其中,多个通风口21和温湿度传感器22均匀布设。
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通道包括:与通风通道2连通的多个分路出风通道10-1,多个分路出风通道10-1均连通于干路出风通道10-2上,干路出风通道10-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10-3。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进风通道包括:与软管41连通的第一进风管4,第一进风管4与干路进风通道9连通,干路进风通道9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91;第一进风管4上通过支撑杆51设置有风向监测装置52。第一进风管4和第一引风风机35之间设置一小段软管41,其为了保证第一引风风机35的方向可变,其中,软管41可以转动且不影响内部通风。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进风通道包括:与引风端61连通的第二进风管7,第二进风管7依次通过干燥瓶6(设置干燥瓶6是为了干燥进入第二进风管7中自然风中的水分)和第二引风风机71(设置第二引风风机71是为了加速引入自然风)与干路进风通道9连通,干路进风通道9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91。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路进风通道91上设置有加速风机91-1(进一步地为了加速引入自然风)和第二控制阀门91-2(是否进风可调节)。
为了使第一引风风机35的方向可变以便迎向风向,从而在第一引风风机35的方向可变上设置了位置调节装置,其具体结构为: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31,第一旋转装置31顶部设置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33和第二伸缩装置34,第一伸缩装置33和第二伸缩装置34的顶部固定在第一引风风机35底部。
为了不使用电能的情况下,在下雨天通过雨水打动扇叶,扇叶转动产生自然风,将产生的自然风通向室内,节能环保。其具体结构为:扇叶63-2设置在底座63-1上,底座63-1上还设置有支杆,支杆顶部设置有滴雨装置,滴雨装置包括:集雨箱63-3,集雨箱63-3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63-31,集雨箱63-3侧面上设置有雨滴头63-5,雨滴头63-5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63-6,位于引风端61和扇叶63-2上方的集雨箱63-3上设置有倾斜结构63-4(保证引风端和扇叶上方无其他雨水下落),倾斜结构63-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倾斜结构63-4,用于将引风端61和扇叶63-2上方的雨水引入集雨箱63-3内部;集雨箱63-3上通过导水管63-7与储水箱63-9连通,导水管63-7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63-8。
为了对第一引风风机35和引风端61的进风口进行防护,从而设置了活动封口装置,其具体结构为:第一引风风机35和引风端61上均设置有活动封口装置,活动封口装置包括:封口带36-2,封口带36-2顶部缠绕在第二旋转装置36-1的转轴上,封口带36-2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的端部与第三伸缩装置36-3的顶部连接。
为了有效利用太阳能,提高通风设备的节能效果,在建筑主体1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1,太阳能电池板11-1与蓄电池11-2电连接。蓄电池11-2可以为本发明中涉及的各电器件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涉及的各电器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非下雨天风力小的时候,主要通过第一引风风机向室内引风,其中,将第一引风风机的进风口迎风设置;当风力较大或下雨天的时候,主要通过产风装置产风并通过引风端向室内引风;当需要排放时,通过出风通道排风。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主体(1)上的通风通道(2),所述通风通道(2)分别与第一进风装置、第二进风装置和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引风风机(35),所述第一引风风机(35)连接在软管(41)上,所述软管(41)通过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2)连通,所述第一引风风机(35)的底部设置有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引风风机(35)的的高度和角度;
所述第二进风装置包括:引风端(61),所述引风端(61)通过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通道(2)连通,靠近所述引风端(61)设置有产风装置,所述产风装置包括:扇叶(63-2),所述扇叶(63-2)上方设置有滴雨装置,所述滴雨装置,用于将雨水滴落在所述扇叶(63-2)上使所述扇叶(63-2)转动产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2)设置在所述建筑主体(1)内壁上,且所述通风通道(2)上布设有多个通风口(21)和温湿度传感器(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与所述通风通道(2)连通的多个分路出风通道(10-1),多个所述分路出风通道(10-1)均连通于干路出风通道(10-2)上,所述干路出风通道(10-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1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包括:与所述软管(41)连通的第一进风管(4),所述第一进风管(4)与干路进风通道(9)连通,所述干路进风通道(9)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91);所述第一进风管(4)上通过支撑杆(51)设置有风向监测装置(5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包括:与所述引风端(61)连通的第二进风管(7),所述第二进风管(7)依次通过干燥瓶(6)和第二引风风机(71)与所述干路进风通道(9)连通,所述干路进风通道(9)上连通有多个分路进风通道(9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进风通道(91)上设置有加速风机(91-1)和第二控制阀门(9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31),所述第一旋转装置(31)顶部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顶部设置有第一伸缩装置(33)和第二伸缩装置(34),所述第一伸缩装置(33)和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4)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引风风机(35)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63-2)设置在所述底座(63-1)上,所述底座(63-1)上还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设置有所述滴雨装置,所述滴雨装置包括:集雨箱(63-3),所述集雨箱(63-3)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63-31),所述集雨箱(63-3)侧面上设置有雨滴头(63-5),所述雨滴头(63-5)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63-6),位于所述引风端(61)和所述扇叶(63-2)上方的所述集雨箱(63-3)上设置有倾斜结构(63-4),所述倾斜结构(63-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倾斜结构(63-4),用于将所述引风端(61)和所述扇叶(63-2)上方的雨水引入所述集雨箱(63-3)内部;所述集雨箱(63-3)上通过导水管(63-7)与储水箱(63-9)连通,所述导水管(63-7)上设置有第一控水阀(63-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风风机(35)和所述引风端(61)上均设置有活动封口装置,所述活动封口装置包括:封口带(36-2),所述封口带(36-2)顶部缠绕在第二旋转装置(36-1)的转轴上,所述封口带(36-2)的底部固定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第三伸缩装置(36-3)的顶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1)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1-1),太阳能电池板(11-1)与蓄电池(11-2)电连接。
CN201911282138.4A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Pending CN110878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2138.4A CN11087897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2138.4A CN11087897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8978A true CN110878978A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2138.4A Pending CN110878978A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89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511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通风被动房
CN112097361A (zh) * 2020-09-23 2020-12-18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4694Y (zh) * 1998-10-06 1999-10-20 凤城市申科教学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实验桌万向通风器
CN201166432Y (zh) * 2007-12-25 2008-12-17 张文和 迎风式导风装置
CN202350204U (zh) * 2011-09-14 2012-07-25 孙鸣亮 多功能家用新风机
CN207555872U (zh) * 2017-10-26 2018-06-29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系统
CN108547375A (zh) * 2018-05-21 2018-09-18 安徽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冬暖夏凉节能环保建筑
CN207990770U (zh) * 2018-03-27 2018-10-19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节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4694Y (zh) * 1998-10-06 1999-10-20 凤城市申科教学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实验桌万向通风器
CN201166432Y (zh) * 2007-12-25 2008-12-17 张文和 迎风式导风装置
CN202350204U (zh) * 2011-09-14 2012-07-25 孙鸣亮 多功能家用新风机
CN207555872U (zh) * 2017-10-26 2018-06-29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系统
CN207990770U (zh) * 2018-03-27 2018-10-19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节能装置
CN108547375A (zh) * 2018-05-21 2018-09-18 安徽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冬暖夏凉节能环保建筑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9511A (zh) * 2020-05-29 2020-09-01 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通风被动房
CN112097361A (zh) * 2020-09-23 2020-12-18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绿色建筑环保节能通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4390A (zh) 智能空气调节系统、送风装置及智能空气调节方法
CN105830819B (zh) 一种湿帘风机正压通风循环降温系统及其分段降温方法
CN203980561U (zh) 一种机房用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110878978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04466526U (zh) 全阶段饲养猪舍新型通风构造
CN203618477U (zh) 一种大棚空调系统
CN203907822U (zh) 一种卷烟厂制丝车间用空调系统
CN206593220U (zh) 一种热交换窗式新风机
CN207692514U (zh) 一种带集雨装置的温湿度自动控制大棚
CN205560992U (zh)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智能空调
CN205536908U (zh) 一种太阳能烘干房
CN208108373U (zh) 结合光伏发电和蒸发冷却技术的atm机空调系统
CN110553310B (zh) 一种空调送风系统
CN208566994U (zh) 一种多点进风及利用地热能通风系统的风向改变装置
CN203907846U (zh) 高大空间冷暖风运载器
CN104397851B (zh) 全天候太阳能烘干箱及大棚
CN206420105U (zh) 一种用于工业厂房新风系统湿度温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06257766U (zh) 一种热管式机房直膨式节能空调组件
CN206556139U (zh) 一种智能空气处理系统
CN207247362U (zh) 多功能新风装置
CN206330245U (zh) 适用于高大空间建筑的分层冷却式节能空调系统
CN205316536U (zh) 一种风冷加湿器
CN206005443U (zh) 一种新型恒温牛舍
CN2826259Y (zh) 建筑物免空调冬暖夏凉置换系统
CN104315589B (zh) 太阳能空气智能采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