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7725A - 人力飞行伞 - Google Patents

人力飞行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7725A
CN110877725A CN201910801305.5A CN201910801305A CN110877725A CN 110877725 A CN110877725 A CN 110877725A CN 201910801305 A CN201910801305 A CN 201910801305A CN 110877725 A CN110877725 A CN 110877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chain gear
gear
support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13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013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7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7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7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1/00Aircraft intended to be sustained without power plant; Powered hang-glider-type aircraft; Microlight-type aircraft
    • B64C31/04Man-powered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人力飞行伞,包括伞和车身,车身由支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动力组件组成。伞与车身连接是通过伞的伞拉带与车身上的伞拉环而连接。由支架3和支架4通过轴4连接可以使车身变形。驱动组件采用齿轮曲柄结构,传动组件采用多级链条齿轮传动结构和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分别与驱动组件和动力组件连接,设置在车身的各个支架上,动力组件采用螺旋桨结构,设置在车身上部后面,将人的踩踏力转化为此伞向前的推力;采用套管调整齿轮间距,保证了链条的松紧度,采用逐级增加转速的传动,提高了螺旋桨的转速,增加了推力,使人力飞行伞能起飞、飞行和降落,人们在空中摄影、侦察、探险、刺激等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容易制作和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人力飞行伞
技术领域
徐方我发明涉及降落伞、滑翔伞、漂移伞的飞行伞,尤其涉及人们依靠自身的体力就能驾驶滑翔伞、漂移伞飞向奥妙的蓝天,它就是人力飞行伞。
背景技术
对天空的向往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类发明了各种飞行工具,飞行伞就是其中的一种。飞行伞主要是指滑翔伞和动力伞的总称,滑翔伞是借助于高山缓坡起飞,双足起降、以充气软翼为主体的飞行器,其飞行动力主要是风、气流、重力从而实现滑翔飞行。动力伞是在滑翔伞基础上加装推进装置,背在身上,以伞为翼,借助于推进装置的强大推力,从而实现平地起飞。但这两种飞行伞都存在不足,滑翔伞必须由高处起飞,依赖风力和气流,本身没有动力,对环境和场地要求比较高,而动力伞需要背负推进装置,负重大,需要消耗燃料,不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徐方我发明了一种叫人力飞行伞,技术方案如下:
请参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人力飞行伞,包括飞行伞(滑翔伞)、可变形车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动力组件组成,伞与可变形车身的连接,是靠伞上的左右两个伞拉带58与车身支架3顶部的左右两个伞拉环1绑在一起的连接,在飞行中伞可以拖起驾驶人员和整个可变形车身。可变形车身的作用是将人的脚踏力转换成人力飞行伞的向前推力,可变形车身由支架1、支架2、支架3、支架4、支架5和组件等组成,车身能变形是由车身的支架3和车身的支架4,通过轴4连接,支架3和支架4 以轴4为圆心可以转动,它们之间夹角从90度到180度可以任意变化,因此车身变形。使驾驶人员从坐姿到站姿可以互相转换姿势的驾驶人力飞行伞。
驱动组件采用齿轮曲柄结构即自行车脚蹬子、脚蹬子腿和大链条齿轮结构设置在支架5上。
传动组件采用了圆锥齿轮啮合传动转动、多级链条齿轮组转动传动、同轴两个大小齿轮用连接套管连接后同轴转动传动的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架1、支架2、支架3支架4 和支架5上,分别与驱动组件和动力组件连接,动力组件采用螺旋桨结构,设置在支架 1上部后面。
支架3和支架4之间不是套管连接,是轴4连接。其它支撑链条齿轮的各个支架间设置有套管连接,支架1和支架2通过套管1连接,支架2和支架3通过套管2连接,支架4和支架5通过套管3连接,通过套管调整各个支架之间的距离,就是调整在各个支架上的链条齿轮轴之间的距离,其作用是调整设置在链条齿轮上链条的松紧度,加强了传动的稳定性。
在齿轮传动结构中,大齿轮的齿数和直径大于小齿轮的齿数和直径。
大齿轮中包括大圆锥齿轮,小齿轮中包括小圆锥齿轮,大齿轮中包括大链条齿轮,小齿轮中包括小链条齿轮。
大齿轮和小齿轮不是同轴的传动,用链条进行连接。
车身支架1上的小链条齿轮1和支架2上的大链条齿轮2为一组由链条1连接,小链条齿轮1是从动轮,大链条齿轮2是主动轮;支架2上的小链条齿轮3和支架3上的大链条齿轮4为一组由链条2连接,小链条齿轮3是从动轮,大链条齿轮4是主动轮;支架3和支架4上的小链条齿轮5和支架5上的大链条齿轮6为一组由链条3连接,小链条齿轮5是从动轮,大链条齿轮6是主动轮,上述各个链条齿轮组都是通过链条连接的,是多级链条齿轮组传动转动的,可以是2级、3级、4级等等多级传动转动的,徐方我认为以市场和人们的需要而定夺传动级数。
大齿轮和小齿轮是同轴的传动,用连接套管进行连接。
大链条齿轮2在轴3上通过连接套管2连接小链条齿轮3,使小链条齿轮3带动大链条齿轮2是同轴同向传动转动,大链条齿轮2是从动轮,小链条齿轮3是主动轮;小链条齿轮5在轴4上通过连接套管3连接大链条齿轮4,使小链条齿轮5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同向传动转动,小链条齿轮5是主动轮,大链条齿轮4是从动轮,其中小链条齿轮5安装一个只能单向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的结构,它和自行车后面的小链条齿轮结构是一样的,小链条齿轮5只能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单向转动;还有小链条齿轮1在轴2上通过连接套管1连接大圆锥齿轮,使小链条齿轮1带动大圆锥齿轮同轴同向传动转动,小链条齿轮1是主动轮,大圆锥齿轮是从动轮。
大圆锥齿轮通过与小圆锥齿轮的啮合连接,大圆锥齿轮是主动轮,小圆锥齿轮是从动轮,大圆锥齿轮带动小圆锥齿轮反向转动并90度改变小圆锥齿轮转动的方向,小圆锥齿轮与螺旋桨是同轴,小圆锥齿轮通过同轴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扇风产生风力的反作用力推动人力飞行伞向前行进和在伞兜风升力共同作用下,人力飞行伞起飞和飞行。徐方我认为该对大小圆锥齿轮也可以是一样大小的便于加工制作。
在支架3中部设置有扶手(护栏),扶手上设置有两个左右的扶手拉环,支架3顶部前端设置有两个左右的上拉环,上拉环与扶手拉环通过左右两个上拉带连接向上拽住扶手;支架5前端设置有下拉环,通过下拉带连接扶手和下拉环。
通过改变下拉带的长度,控制以轴4为圆心的支架3与支架4之间夹角的角度变化,从90度到180度的变化范围,控制车身变形的范围。
人力飞行伞的伞与车身连接,是伞通过左右两个伞拉带绑在车身支架3上左右两个伞拉环上的连接,把伞安装在车身的顶部。
部件说明:
伞拉环,支架3顶部的左右两个伞拉环,作用是使可变形车身挂在飞行伞上;
伞拉带,飞行伞的左右两个伞拉带,作用是用左右两个伞拉带分别绑在左右两个伞拉环上的连接,飞行伞托起可变形车身起飞和飞行。
轴1为螺旋桨和小圆锥齿轮共同的轴设置在轴套里,轴套设置在支架1上用以支撑螺旋桨轴1;
轴2,小链条齿轮1和大圆锥齿轮通过连接套管1连接后,共同套在轴2上,轴2 设置在支架1上;
轴3,大链条齿轮2和小链条齿轮3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后,共同套在轴3上,轴3 设置在支架2上;
轴4,为支架3和支架4的连接轴,以轴4为圆心能使支架3与支架4之间的夹角从90度到180度的变化,保证车身可以变形,大链条齿轮4和小链条齿轮5通过连接套管3连接后,共同套在轴4上;
轴5为大链条齿轮6的轴,设置在支架5上;
支撑套管设置在支架3上,用它套住支架2,其作用是保持和控制支架1和支架2 相对支架3的相互位置;
套管1作用是连接支架1和支架2以及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调整小链条齿轮1和大链条齿轮2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螺丝分别拧紧套管1与支架1和支架2,即调整链条1的松紧度;
套管2作用是连接支架2和支架3以及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调整小链条轮3和大链条轮4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螺丝分别拧紧套管2与支架2和支架3,即调整链条2 的松紧度;
套管3作用是连接支架4和支架5以及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调整小链条轮5和大链条轮6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螺丝分别拧紧套管3与支架4和支架5,即调整链条3 的松紧度;
车的后轮,为车身左右两个后轮,它们分别安装在两个后轮轴上,后轮轴安装在后车腿上,左右两个后车腿设置在车身支架4的左右两后侧;
支架3是车身主体,支架4为车下身,支架5,车身末尾;
护板为链条3护板(挡泥板),也是大链条齿轮6护板;
坐椅为驾驶员坐椅;坐椅挂环的作用是驾驶员坐着时,将挂带穿过坐椅挂环后挂在扶手上,拉起坐椅和调整坐位;
下拉环,设置在支架5上,作用是将下拉带绑在下拉环上,下拉带另一头再绑在车身的扶手上,通过调整下拉带的长短,可以控制车身的支架3与支架4以轴4为圆心的转动,它们之间的夹角从90度到180度的变化范围,使车身变形,目的是保证驾驶员舒适和方便驾驶人力飞行伞,驾驶员可以坐姿驾驶或者飞行中站立驾驶状态,都可以舒适的踩踏脚蹬子来给人力飞行伞提供动力;
上扣环和下扣环的作用是连接安全带的,驾驶员穿上系上安全带,作用是保护驾驶员人身安全的;
扶手拉环,左右各一个在扶手上,作用是挂上拉带;
上拉环左右各一个在支架3上,两个上拉环和扶手上两个左右拉环通过连接上拉带,从左右向上拉住扶手或护栏;
上拉带为左右各一个,作用为向上拉住扶手的拉带,从左右往上拉住扶手和护栏;
下拉带其作用是将下拉带绑在下拉环上,下拉带另一头再绑在车身的扶手上,通过调整下拉带的长短,可以控制车身的支架3与支架4以轴4为圆心的转动,控制驾驶员驾驶人力飞行伞的姿式,坐时缩短下拉带拉住,站立时放长下拉带拉住;
连接套管1其作用是大圆锥齿轮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小链条齿轮1为一体后套在轴2上,保证它们通过连接套管1同轴同向一起转动,大圆锥齿轮是从动轮,小链条齿轮1 是主动轮;
连接套管2其作用是大链条齿轮2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小链条轮3为一体后套在轴3上,保证它们通过连接套管2同轴同向一起转动,大链条齿轮2是从动轮,小链条齿轮 3是主动轮;
连接套管3其作用是大链条轮4通过连接套管连接小链条轮5为一体后套在轴4上,保证它们通过连接套管3同轴同向一起转动,大链条齿轮4是从动轮,小链条齿轮5是主动轮;
链条1其作用是大链条齿轮2通过链条1连接小链条齿轮1,主动轮大链条齿轮2 将转动通过链条1传递给从动轮小链条齿轮1上,大链条齿轮2带动小链条齿轮1同向转动;
链条2其作用是大链条齿轮4通过链条2连接小链条齿轮3,主动轮大链条齿轮4 将转动通过链条2传递给从动轮小链条齿轮3上,大链条齿轮4带动小链条齿轮3同向转动;
链条3其作用是大链条齿轮6通过链条3连接小链条齿轮5,主动轮大链条齿轮6 将转动通过链条3传递给从动轮小链条齿轮5上,大链条齿轮6带动小链条齿轮5同向转动,其中小链条齿轮5安装一个只能单向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的结构,它和自行车后面的小链条齿轮结构是一样的,小链条齿轮5只能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单向转动;
人力飞行伞的飞行伞,也称为滑翔伞,这里叫飞行伞。可以用各种结实、轻薄、密实、柔软布料等材料制作的,伞的中间部分形状为近似长方形,伞的两头形状近似为半椭圆形,整个伞也可以近似为长条椭圆形,伞面的面积很大;
图5和图10,图中,57伞拉绳,是承受重量的拉绳,伞拉绳每根很长,图中,是在伞面的横向平行和均匀的缝制了许多根细绳子(图中71号代表),在每条细绳子上面均匀分段的又连接了许多细拉绳子的一头,细拉绳子另一头由4根或是3根一起连接一根粗一点的长拉绳子也叫伞拉绳,这些伞拉绳的另一头从伞的中间分开,它们集中在左右两头分别连接在左右两条伞拉带上,左右两条伞拉带再与车身上面左右两个伞拉环连接,其作用是承受人力飞行伞和驾驶人员的总重量,使车身挂住飞行伞上;
伞拉带为飞行伞上左右两边的拉带,与车身上面左右两个伞拉环连接,作用使飞行伞连接车身;
伞控拉绳,从伞拉绳说起,伞拉绳是承受重量的拉绳,这些伞拉绳一头通过细拉绳子连接伞上,另一头连接在左右两个伞拉带上,也有一小部分伞拉绳在伞的左右两侧边缘和伞后部的部分边缘直接连接,它们另一头分左右分别集中在一起,分别连接左右两个手拉绳上徐方我叫它伞控拉绳,手拉绳再连接左右的手拉环,控制伞飞行方向的;
图10,伞控拉绳连接手拉绳73上,手拉绳73再连接手拉环,其作用是控制人力飞行伞飞行方向的。这些伞控拉绳均匀分布和连接在伞的两侧边缘上以及伞后部的部分边缘,这些伞控拉绳从伞的中间分开,它们集中在左右两头分别连接在左右两条手拉绳73 上,手拉绳再连接左右两个手拉环;
手拉环,73手拉绳从左右两头连接手拉环上,左、右手拉环其作用是当人力飞行伞在空中飞行时,用左、右手分别交替拉住手拉环,将其中一个下拉,使飞行伞转弯,控制飞行伞飞行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徐方我的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发明可变形车身结构的具体方法将人的脚踏力转换成人力飞行伞的向前推力,它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容易制作和大批量生产;体积小,重量轻,通过多级链条传导装置和齿轮曲柄结构以及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将人的蹬踏力转化为飞行动力;各级链条连接的大、小链条齿轮之间的距离,都采用了套管方式进行微调距离,保证了链条的松紧度适中,采用了多级链条齿轮组传动,缩短了链条长度,增加了链条传动的稳定性;采用逐级增速传动的方式,提高了螺旋桨的转速,增加了推力。
附图说明
图1、车身结构整体侧视图
图中:1、伞拉环,2、螺旋桨,3、轴1,4、轴套管,5、支架1,6、小圆锥齿轮, 7、大圆锥齿轮,8、轴2,9、小链条齿轮1,10、链条1,11、套管1,12、支架2上部,13、支撑套管,14、支架2下部,15、大链条轮2,16、小链条轮3,17、轴3,18、套管2,19、链条2,20、支架3,21、大链条齿轮4,22、小链条齿轮5,其中小链条齿轮5安装一个只能单向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的结构,它和自行车后面的小链条齿轮结构是一样的,小链条齿轮5只能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单向转动,23、后轮,24、后轮轴,25、轴4,26、后轮腿,27、支架4,28、护板,29、坐椅,30、坐椅挂环,31、链条3,32、飞行伞车身前轮,33、车身前轮轴,34、前轮腿,35、套管3,36、脚蹬子,37、脚蹬子腿,38、大链条轮6,39、轴5,40、支架5,41、下拉环,42、下扣身环,43、扶手也是护栏,44、扶手拉环,45、上扣身环,46、上拉环, 47、支架3上部,48、隔板靠垫。
图2、图1中A向图,指向轴4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55、连接套管3。
图3、车身装配拉带和护罩结构侧视图。
图中:49、螺旋桨保护罩,50、上拉带,左右各一个,51、下拉带,52、坐椅拉带。
图4、车身装配拉带和护罩结构主视图。
图中:53、连接套管1,54、连接套管2。
图5、人力飞行伞整体主视图。
图中:56、飞行伞大伞面,57、伞拉绳,是承受重量的拉绳,这些伞拉绳一头通过细拉绳子连接伞上,另一头连接在左右两个伞拉带上,也有一小部分伞拉绳在伞的左右两侧边缘和伞后部的部分边缘直接连接,另一头从伞的中间分开分别集中连接在伞的左右手拉绳上徐方我叫它伞控拉绳,手拉绳再连接左右的手拉环,控制伞飞行方向的,58、伞拉带,左右两个,连接伞拉绳和伞拉环,伞和车身连接之用,59、右手拉环,作用是连接右面手拉绳,手拉绳再连接伞控拉绳,调控伞飞行向右转弯,60、左手拉环,作用是连接左面手拉绳,手拉绳再连接伞控拉绳,调控伞飞行向左转弯,参看图10。
图6人力飞行伞车身可以变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人力飞行伞螺旋桨逆时针旋转的车身俯视图。
图8人力飞行伞螺旋桨顺时针旋转的车身俯视图。
图9人力飞行伞装配拉带俯视图;
图10人力飞行伞整体侧视图;
图11拓展型双人人力飞行伞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拉环,56、大伞面,57、伞拉绳,58、伞拉带,59、右手拉环60、左手拉环,71、细绳子,72、铁环,作用连接伞拉带和伞拉绳(注:伞拉带和伞拉绳缝制等其它方法连接,也可以不用铁环连接)73、手拉绳。
驾驶人员用双脚左右蹬踏力转换成人力飞行伞起飞动力的过程原理:从图1到图10 中可以看到,驾驶人员用双脚左右交替蹬踏脚蹬子使脚蹬子腿转动,使同轴的大链条齿轮6转动,大链条齿轮6通过链条3带动小链条齿轮5同向转动,小链条齿轮5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同向转动,大链条齿轮4通过链条2带动小链条齿轮3 同向转动,小链条齿轮3通过连接套管2带动大链条齿轮2同轴同向转动,大链条齿轮 2通过链条1带动小链条齿轮1同向转动,小链条齿轮1通过连接套管1带动大圆锥齿轮同轴同向转动,大圆锥齿轮通过与小圆锥齿轮啮合转动,带动小圆锥齿轮反向转动并 90度的改变了小圆锥齿轮转动方向,齿轮之间传递转动逐级增速,小圆锥齿轮与螺旋桨同轴,小圆锥齿轮通过同轴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向后扇风产生的反作用力是向前推力,向前推动了人力飞行伞车身前进,再加车上挂的飞行伞产生的升力,在合力的共同作用下,人力飞行伞和驾驶员一起飞离地面,在天空中飞行,驾驶人员用双脚左右蹬踏力转换成了人力飞行伞的起飞动力。上述车身的各个支架、各种齿轮、车轮、拉带、各种零部件及飞行伞都是由布、绳、带、钢铁、合金钢、铝、合金铝、碳纤维、橡胶、朔料、木材、玻璃钢以及新型材料等制成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人力飞行伞起飞前操作:
1、驾驶人力飞行伞是一个高危险的、剧烈刺激的、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驾驶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和驾驶技术培训,做身体健康检查,合格后,可以驾驶人力飞行伞;
2、驾驶前,驾驶人员检查人力飞行伞的整体及各个部分必须完好和连接无误,调整好传动部件和各个零部件以及飞行伞和车身连接;
3、飞行环境必须:是晴天、微风或无风,周围开阔无障碍物,广场、平坦地面和开阔公路等;
4、驾驶人员把飞行伞展开放在飞行伞车身后面的地面上,平铺好,摆好伞绳等;
5、驾驶人员系好安全带,将安全带与人力飞行伞的上扣环和下扣环连接无误,驾驶员上身双臂、腰部安全带连接上扣环,下身双腿、裆部安全带连接下扣环,因为起飞时是坐着驾驶的,所以调整好坐椅位置,用拉带连接坐椅拉环然后另一头绑在扶手上,固定住坐椅;一条长拉带一头穿过支架5下拉环孔后,再与另一头绑在一起形成大套环带,作用是当驾驶员用力蹬脚蹬子时,将大套环带套在肩膀上增加脚蹬力。
实施例2
人力飞行伞起飞操作:
驾驶人员坐在车身里的坐椅上,将大拉带环套在肩膀上,驾驶人员手扶在车身的扶手上,首先用脚慢蹬脚蹬子,车身慢慢向前启动,当飞行伞升起到车身上方时,再用力加速猛蹬脚蹬子,肩膀往后用力顶住大拉带环增加脚蹬力,双脚交替踩踏,螺旋桨连续猛转,车身向前猛冲,在螺旋桨向后扇风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的推力和飞行伞兜风所产生的升力,共同作用下,合力使人力飞行伞向前滑行、起飞,慢慢离开地面,起飞后,驾驶人员从坐姿驾驶可以转换成站立驾驶人力飞行伞飞行。
实施例3
人力飞行伞飞行中操作:
(1)驾驶人力飞行伞人员操作姿势:
图5、图6和图10,人力飞行伞在飞行中,驾驶员可以坐姿驾驶,坐姿时,将拉带一头穿过坐椅拉环后绑住,另一头与扶手绑住,拉带将坐椅拉上固定,驾驶员可以坐着驾驶,坐椅是近似三角形状的,与自行车坐椅相似,方便驾驶人员用双脚蹬脚蹬子,人力飞行伞以下简称飞行伞,下拉带一头穿过支架5下拉环孔后绑住,另一头调整好长度后绑在扶手上,驾驶员可以坐着驾驶;驾驶员若站立驾驶,松开下拉带一定长度后再绑上,松开座椅拉带,将坐椅放下即可。
(2)驾驶飞行伞向前平飞操作:
驾驶员在无风情况下,正常用脚蹬脚蹬子,使人力飞行伞上升和下降保持平衡,飞行伞不升不降向前平飞,如果有风,可以顺风或逆风飞行,风大停飞,落地。
(3)驾驶飞行伞左转弯飞行操作:
参看图5和图10,在空中飞行时,驾驶员操作飞行伞左转弯,驾驶员用左手往下拉左手拉环,左手拉环通过手拉绳拉动伞控拉绳,伞控拉绳拉动伞的左边缘和伞的部分左后边缘,被下拉一小段,往前飞左边伞兜风阻力比右边伞增大,飞行伞向左转弯飞行,转弯结束后松开左手拉环,保持伞向前飞。
(4)驾驶飞行伞右转弯飞行操作:
参看图5和图10,在空中飞行时,驾驶员操作飞行伞右转弯,驾驶员用右手往下拉右手拉环,右手拉环通过手拉绳拉动伞控拉绳,伞控拉绳拉动伞的右边缘和伞的部分左后边缘,被下拉一小段,往前飞右边伞兜风阻力比左边伞增大,飞行伞向右转弯飞行,转弯结束后松开右手拉环,保持伞向前飞。
(5)在空中长时间飞行操作:
想在天空中长时间飞行时,驾驶员将人力飞行伞飞行上升到500米高空上下后,停下脚,挂上坐椅后,坐上去休息腿脚,利用高空风力漂移,俯瞰壮丽山河,秀美城市,磅礴大海,只用双手拉手拉环,控制伞漂移飞行方向,当伞漂移时,在重力作用下,飞行伞下降150米左右后,离开坐椅,放下坐椅,驾驶员继续用脚蹬脚蹬子,让飞行伞上升,即一蹬一歇,一升一降,这样反复的驾驶飞行伞,驾驶员能在天空中长时间漂移和飞行。
(6)飞行伞上升飞行操作:
驾驶员在无风和轻风情况下,用脚蹬脚蹬子,猛用力、用劲,使螺旋桨猛转,产生大推力,使飞行伞加速向前飞行,飞行伞升力加大,伞的上升速度大于下降漂移速度,飞行伞向上飞。
实施例4
飞行伞下降飞行,降落操作:
飞行伞降落飞行,驾驶员放慢用脚蹬脚蹬子控制降落速度到降落离地面4、5米时停止,让飞行伞慢慢降落,将车前轮用下拉带拉起挂在扶手上,在人体重量和人力飞行伞重量作用下,飞行伞向下漂移,驾驶员用双手分别慢拉左右手拉环,找准降落点位置,慢慢降落,驾驶员用手拉手拉环控制伞方向和降落速度,双脚下垂先着地面,降落,收拾好人力飞行伞,好好保养,下次飞行再用。
实施例5
车身可以变形:
请看图1、图5和图6,下拉环的作用是拉住支架5,即下拉带一头挂在支架5 的下拉环上绑住,另一头挂在扶手上绑住,通过调整下拉带的长短,能控制住支架3与支架4之间夹角从90度到180的角度变化范围,车身可以变形,作用是保证驾驶员坐着或站立驾驶,方便用脚蹬脚蹬子,驾驶人力飞行伞飞行。如图6所示要求保护。
实施例6
驾驶员套大拉带环增加双脚蹬力;
在驾驶人力飞行伞起飞时,驾驶人员坐在车身里的坐椅上,飞行伞上备有长拉带,用长拉带一头穿过支架5上的下拉环与另一头长拉带绑在一起,形成大套环,再套在驾驶员肩膀子上,驾驶人员手扶在车身的扶手上,首先用脚慢蹬脚蹬子,车身慢慢向前启动,当飞行伞升起到车身上方时,再用力加速猛蹬脚蹬子,肩膀往后用力顶住大拉带环增加脚蹬力,双脚交替踩踏,螺旋桨连续猛转,人力飞行伞起飞和升高。
实施例7
可以增加车身附件;
在前轮设置手动转向结构,后双轮设置手闸刹车结构,在扶手前端设置有储物袋,在陆地行驶时,可以将伞放入储物袋内,为风力自行车状态,可以满足人们陆地交通的需求,以适应多种环境的使用。
拓展实施例8、
夫妻人力飞行伞也是双人人力飞行伞请看图11,1、伞拉环,伞与车身连接用,20、支架3,车身主体,27支架4、为了加装第二个坐椅而加长了支架4,28、护板,挡泥板,29、后坐椅,和支架3用铰链连接可以放下的坐椅,30、后坐椅的拉环,用拉带穿过坐椅的拉环后绑在扶手上,向上拉住后坐椅之用,用于后面驾驶员坐时之用,31、链条3,35、套管3,36、脚蹬子,37、脚蹬子腿,38、大链条轮6,39、轴5,40、支架5,41、下拉环,42、前驾驶员系安全带环、43、加大扶手也是护栏,44、扶手拉环,45、后驾驶员系安全带环、46、上拉环, 47、支架3上部,50、上拉带,左右各一个,51、下拉带,61、后坐椅铰链,62、前坐椅靠背,63、前座椅,64、前座椅底拉环,70、支撑套管,69、后脚蹬子腿,68、后脚蹬子,67、轴6,66、小链条齿轮7,65、大链条齿轮8,71、链条4。
图中27号代表支架4,支架4向前拉长,再安装一个前坐位和一个轴6,人力飞行伞成为前后双坐位,前坐位靠背62号代表、前坐椅63号代表,以后省略了“号代表”,原扶手43加长加大、再加一副后脚凳子68和后脚蹬子腿69、加上链条4、大链条齿轮 8、小链条齿轮7,图中65号代表大链条齿轮8,66号代表小链条齿轮7,71号代表链条4,小链条齿轮7和小链条齿轮5结构一样,小链条齿轮7单向带动大链条齿轮8在轴6上转动,支架3顶部向前拉伸,伞拉环向前移位,即双人人力飞行伞,车身采用固定的,支架3向前加一个长管和一个竖管连接后再连接一个支撑套管,支撑套管70套在支架4上,27号代表支架4,支撑套管70固定车身支架3和支架4相互位置,它们不能转动,支撑套管70同时通过竖管支撑了前座椅63,起飞前,后面驾驶员扶住扶手站立用脚蹬脚蹬子驾驶,前面驾驶员坐姿驾驶,依靠双人的体力,就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向蓝天,升空飞行后,后面驾驶员可以将后坐椅29拉起,后面坐椅与支架3是靠后坐椅铰链61连接的,用拉带穿过后座椅的拉环30后,再绑在扶手43上,然后后面驾驶员可以坐姿驾驶,用手拉手拉环控制飞行伞飞行方向,其驾驶操作与前面叙述的单人人力飞行伞基本一样,前面驾驶员用脚蹬脚蹬子驾驶人力飞行伞,其驾驶操作与前面叙述的单人人力飞行伞基本一样,人们通过驾驶人力飞行伞能够尽情的俯瞰秀美的山河,繁华的都市,鲜花般的乡村,与蓝天和白云相伴。
实施例9
人类靠智慧和体力飞蓝天;
使用者通过人力飞行伞进行健身锻炼、胆量锻炼和精神刺激,飞得越高,越费力气,越吓人,越精神刺激,既能锻炼人们在高空的胆量,又能进行体力和胆量比赛,人们实现了像鸟儿一样靠自身体力自由飞翔蓝天的精神娱乐的梦想。
实施例10
人力飞行伞具有多种用途;
使用者通过人力飞行伞在森林消防观察、军事、登山、过江、过河、出行旅游、高空摄像等都能发挥作用,是人们的好帮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人力飞行伞,包括飞行伞(滑翔伞)、可变形车身、人力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动力组件(大螺旋桨)组成,其特征在于飞行伞设置在可变形车身顶部,靠飞行伞的左右伞拉带与车身支架3顶部左右两侧的伞拉环连接,可变形车身的作用是将人的脚踏力转换成人力飞行伞的向前推力,可变形车身由上部的支架3和下部的支架4通过轴4连接组成,支架3和支架4能够以轴4为圆心转动。驱动组件采用链条齿轮曲柄结构设置在支架5上,即自行车样式由脚蹬子、脚蹬子腿和大链条齿轮组成的结构通过轴5设置在支架5上。
传动组件传动方式一,一对齿轮是同轴的传动,采用连接套管连接的方式同轴传动。在连接套管的两头圆口上各连接一个齿轮然后套在轴上的方式。用连接套管1连接大圆锥齿轮和小链条齿轮1然后套在轴2上,小链条齿轮1通过连接套管1带动大圆锥齿轮同轴同方向转动,用连接套管2连接小链条齿轮3和大链条齿轮2然后套在轴3上,小链条齿轮3通过连接套管2带动大链条齿轮2同轴同方向转动,用连接套管3连接小链条齿轮5和大链条齿轮4然后套在轴4上,小链条齿轮5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同方向转动,其中小链条齿轮5安装一个只能单向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的结构,它和自行车后面的小链条齿轮结构是一样的,小链条齿轮5只能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单向转动。
传动组件传动方式二,一对链条齿轮是不同轴的传动,采用链条连接的方式,传动同向转动。通过链条1连接小链条齿轮1和大链条齿轮2,通过链条2连接小链条齿轮3和大链条齿轮4,通过链条3连接小链条齿轮5和大链条齿轮6,是多级链条连接传动。采用多级链条齿轮传动的逐级增速和改变转动方向的一对圆锥齿轮啮合传动分别设置在支架1、支架2、支架3、支架4、支架5上,分别与驱动组件和动力组件连接,动力组件采用螺旋桨结构,设置在支架1上部后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其特征在于支撑链条齿轮的各个支架间设置有套管连接,通过套管调整各个支架间的距离,其作用是调整设置在各个支架上的链条齿轮上链条的松紧度,加强了传动的稳定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其特征在于多级链条齿轮传动结构中,主动轮大链条齿轮的齿数和直径大于从动轮小链条齿轮的齿数和直径,其中小链条齿轮5安装一个只能单向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的结构,它和自行车后面的小链条齿轮结构是一样的,小链条齿轮5只能通过连接套管3带动大链条齿轮4同轴单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其特征在于大齿轮中包括大链条齿轮,小齿轮中包括小链条齿轮,两个大小齿轮在同轴中,主动轮小链条齿轮通过连接套管连接从动轮大链条齿轮,使主动轮小链条齿轮通过连接套管带动从动轮大链条齿轮可以同轴同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其特征在于小链条齿轮1通过连接套管1带动大圆锥齿轮同轴同方向转动,大圆锥齿轮通过与小圆锥齿轮啮合连接,大圆锥齿轮带动小圆锥齿轮反向转动并90度改变转动方向,小圆锥齿轮与螺旋桨同轴连接,小圆锥齿轮带动螺旋桨转动,驾驶员用脚的踩踏力通过车身里的装置转换成螺旋桨的旋转力,旋转力扇风产生的反作用力是推力,人的脚踏力转换成了人力飞行伞的推力,在推力与飞行伞产生的升力的合力作用下,使人力飞行伞起飞和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其特征在于车支架3顶部左右分别设置有伞拉环,伞拉环和伞拉带连接用以车身连接飞行伞之用;支架3中部设置有扶手(护栏),扶手上左右分别设置有扶手拉环,车支架3顶部前方左右分别设置有上拉环,车支架5设置有下拉环,支架3的上拉环与扶手拉环通过左右的上拉带连接,向上拉住扶手;支架5前端下拉环与扶手通过下拉带连接,通过调整下拉带长和短,控制支架3与支架4之间,以轴4为圆心,从90度到180的角度变化范围,车身变形之用,控制驾驶员坐姿和站立驾驶人力飞行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飞行伞,一条套身长拉带,一头穿过支架5下拉环孔中后,再与另一头绑在一起形成大套环带,作用是将大套环带套在肩膀上增加脚蹬力。
8.拓展型双人人力飞行伞
请看图11,将支架4向前拉长,再安装一个前坐位,人力飞行伞成为前后双坐位,原扶手加长加大,再加一副后脚凳子和后脚蹬子腿、加上链条4、大链条齿轮8、小链条齿轮7,小链条齿轮7又是一个飞轮与大链条齿轮8同轴连接在轴6上,支架3顶部向前拉伸,伞拉环向前移位,即双人人力飞行伞,车身采用固定的,支架3向前加一个长管和一个竖管连接后再连接一个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套在支架4上,支撑套管固定车身支架3和支架4相互位置,使它们不能相互转动,支撑套管同时通过竖管支撑了前坐椅,起飞前,后面驾驶员扶住扶手站立用脚蹬脚蹬子驾驶,前面驾驶员坐姿驾驶,依靠双人同时用脚蹬脚蹬子的体力使人力飞行伞起飞,升空飞行后,后面驾驶员可以将后座椅拉起,后面座椅与支架3是靠后座椅铰链连接的,用拉带穿过后座椅的拉环后,再绑在扶手上,然后后面驾驶员可以坐姿驾驶,用手拉手拉环控制伞飞行方向,前面驾驶员用脚蹬脚蹬子驾驶人力飞行伞。
CN201910801305.5A 2019-08-28 2019-08-28 人力飞行伞 Pending CN110877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1305.5A CN110877725A (zh) 2019-08-28 2019-08-28 人力飞行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1305.5A CN110877725A (zh) 2019-08-28 2019-08-28 人力飞行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7725A true CN110877725A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27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1305.5A Pending CN110877725A (zh) 2019-08-28 2019-08-28 人力飞行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7725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37803A2 (en) * 1973-07-17 1975-02-14 Roumejon Leon One man powered flying machine - automatically variable thrust deflector assists takeoff and increases thrust
JPS5614799U (zh) * 1979-07-14 1981-02-07
DE4216333A1 (de) * 1991-06-14 1993-11-18 Buender Hans Joachim Tandemfahrrad mit zwei Pedalkurbeln -sowie einer Kurbelschwingeneinrichtung
CN2148032Y (zh) * 1993-03-09 1993-12-01 吴思泉 人力飞行器
CN2219857Y (zh) * 1994-11-02 1996-02-14 顾立明 空中自行车
CN101033004A (zh) * 2006-03-08 2007-09-12 李荣德 人力直升飞行器
CN201309589Y (zh) * 2008-12-18 2009-09-16 孙为红 具开口伞的动力飞行器
CN202063255U (zh) * 2011-05-10 2011-12-07 刘青 一种助力飞行伞
CN103303476A (zh) * 2013-06-20 2013-09-18 徐新华 人力飞机
CN103507952A (zh) * 2013-10-12 2014-01-15 柯依坤 蹬力航天器
WO2015025990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Muchuma Thaddaeus Lebanon Aeropedalplane (cycling aircraft)
CN111907700A (zh) * 2019-07-26 2020-11-10 徐方 一种人力飞行伞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37803A2 (en) * 1973-07-17 1975-02-14 Roumejon Leon One man powered flying machine - automatically variable thrust deflector assists takeoff and increases thrust
JPS5614799U (zh) * 1979-07-14 1981-02-07
DE4216333A1 (de) * 1991-06-14 1993-11-18 Buender Hans Joachim Tandemfahrrad mit zwei Pedalkurbeln -sowie einer Kurbelschwingeneinrichtung
CN2148032Y (zh) * 1993-03-09 1993-12-01 吴思泉 人力飞行器
CN2219857Y (zh) * 1994-11-02 1996-02-14 顾立明 空中自行车
CN101033004A (zh) * 2006-03-08 2007-09-12 李荣德 人力直升飞行器
CN201309589Y (zh) * 2008-12-18 2009-09-16 孙为红 具开口伞的动力飞行器
CN202063255U (zh) * 2011-05-10 2011-12-07 刘青 一种助力飞行伞
CN103303476A (zh) * 2013-06-20 2013-09-18 徐新华 人力飞机
WO2015025990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Muchuma Thaddaeus Lebanon Aeropedalplane (cycling aircraft)
CN103507952A (zh) * 2013-10-12 2014-01-15 柯依坤 蹬力航天器
CN111907700A (zh) * 2019-07-26 2020-11-10 徐方 一种人力飞行伞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9786B1 (en) Light aircraft using parachute/paraglider wing
CN202686760U (zh) 带安全保护装置的自由滑翔系统
US9393496B2 (en) Human flying apparatus
US88940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ragliders
CN100536972C (zh) 在受限的内部空间内推进和运载使用者的系统及设备
CN110877725A (zh) 人力飞行伞
CN111907700A (zh) 一种人力飞行伞
CN220764682U (zh) 一种人力扑翼机
CN1239051A (zh) 扑翼飞机
CN101337582A (zh) 人力跑步式扑翼飞行器
CN205440870U (zh) 人力扑翼飞行器
US20110226895A1 (en) Dynamic human/wind powered flying suit
CN202226058U (zh) 一种人体扑翼飞行组合装置
CN1730352A (zh) 人力升空伞
CN202063255U (zh) 一种助力飞行伞
CN104648528A (zh) 椅坐姿自行车
CN102975844A (zh) 人力远程飞行器
CN1730305A (zh) 飞飘飞行器
CN107472525A (zh) 全动式扑翼人力飞行装置
CN102897321A (zh) 一种人体扑翼飞行组合装置
CN86103436A (zh) 扑翼—旋翼航空游艺机
US20240002051A1 (en) Personal fly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a harness and method of facilitating human flight
CN85108572A (zh) 扑翼飞行器
CN2803924Y (zh) 飞翼
KR20180031641A (ko) 수상과 땅에서 동시에 탈 수 있는 발판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