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6041B - 分体电视 - Google Patents

分体电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6041B
CN110876041B CN201811024909.5A CN201811024909A CN110876041B CN 110876041 B CN110876041 B CN 110876041B CN 201811024909 A CN201811024909 A CN 201811024909A CN 110876041 B CN110876041 B CN 1108760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ignal
conversion module
speed photoelectric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49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6041A (zh
Inventor
孙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249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6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6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60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2Adaptations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电视,该分体电视包括:各自有壳体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第一装置包括芯片,第二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第二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第二光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显示屏和扬声器输出。光纤的第一端从第一装置的壳体引出,光纤的第二端从第二装置的壳体引入。本发明实现了分体电视中信号的光纤传输。

Description

分体电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电视。
背景技术
分体电视是把电视的显示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声音系统分离开来,打破了传统电视三者集成一体的结构模式,解决了传统电视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例如,显示器太重,影响挂装的稳定性,且大幅度提升了平板电视的使用寿命、音响效果、功能实用性等,三大部件可以自由组合和升级,同时也为智能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是电视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必将引领家电领域的消费新概念。
现有的分体电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是将电视的声音系统集成在显示部分中,如图1所示,现有的分体电视包括:显示屏和主控盒,其中扬声器集成在显示屏的内部(图1中未示出)。且显示屏和主控盒之间通常会采用多根铜线进行信号的传输。但是,现有的分体电视存在如下缺陷:
1)随着8K超高清技术的到来,要求传输的音视频数据的数据量越来越多,采用多根铜线传输信号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分体电视的音视频数据传输的需求;2)分体电视的传输速度不仅受到铜线带宽的制约,还受到铜线长度的影响,一般,传输的信号会随着线长的增加而严重衰减,无法做到远距离传输;3)显示器和主控盒之间的连接线是裸露在表面,多根铜线会给用户视觉上带来较差的体验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电视,以解决现有的分体电视中由于铜线带宽的限制而无法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由于铜线长度的影响而导致无法距离传输信号以及由于铜线的外部设置而影响用户体验感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电视,包括各自有壳体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括芯片,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传输;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所述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扬声器输出;
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装置的壳体引出,所述光纤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引入。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通过所述光纤连接,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传输音视频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传输音视频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指示信号,或者,通过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高速光电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号,或者,通过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高速光电模块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导通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在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断开对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导通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断开对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向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指示所述显示屏关闭背光的信号;在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显示屏关机。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号包括: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一通讯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指示信号包括: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的第二通讯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通讯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进行存储,以使所述第一装置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中获取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对初始的音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数据,并向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发送所述音视频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通讯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
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通过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将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第二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再接收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显示屏显示和扬声器播放。本实施例,实现了分体电视中信号的光纤传输,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易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铜线带宽的限制而无法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由于铜线长度的影响而导致无法距离传输信号,以及由于铜线的外部设置而影响用户体验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分体电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另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分体电视的时序波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时序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由于光纤本身具有衰减小的特性,可以用于长距离的信号传输,因此,本实施例的分体电视可以利用光纤来实现音视频数据的传输。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分体电视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电视可以包括:各自有壳体的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第一装置1包括芯片,第二装置2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第一装置1还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第二装置2还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
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用于将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传输。
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用于接收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显示屏和扬声器输出。
光纤的第一端从第一装置1的壳体引出,光纤的第二端从第二装置2的壳体引入。
具体地,第一装置1中的芯片可以采用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本实施例对芯片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一般,可将芯片设置在第一装置1的壳体内。第二装置2可以将扬声器集成在显示屏内部,共同设置在第二装置2的壳体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对显示屏和扬声器的具体形式也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处理的信号为电信号,光纤传输的信号为光信号,因此,第一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第二装置2可以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进而通过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和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的光电转换,实现第一装置1或第二装置2之间信号的光纤传输。
其中,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和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在壳体的具体位置、型号以及个数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第一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第二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
一方面,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可以接收第一装置1中的SOC发送的电信号,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将光信号传输给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音视频数据传输给显示屏和扬声器,音视频数据包括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显示屏便可对视频数据进行显示且扬声器便可对音频数据进行播放。
另一方面,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可以接收第二装置2发送的电信号,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将光信号传输给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音视频数据传输给第二装置2。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分体电视中会采用多根铜线进行传输。通常会将多根铜线制作成一根很粗的传输线,其两端设置如呈圆柱形等形状的接口(图1中以圆柱形进行示意),通过将两个接口分别插合在主控盒的壳体上和显示屏的壳体上,实现主控盒与显示屏之间信号的铜线传输,然而,这样的设计会占用过多空间,严重影响分体电视的美观;另外,铜线传输信号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较大带宽的音视频数据传输的需求,并且传输的音视频数据会随着铜线线长的增加而严重衰减,无法做到远距离传输。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装置1以显示屏进行示意,第二装置以主控盒进行示意,显示屏和主控盒之间可以采用一根很细的光纤,其光纤两端设置如呈扁平方形等形状的接口(图3中以扁平方形进行示意),本实施例的分体电视,设计轻巧灵便,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非常美观;另外,音视频数据在光纤中传输的衰减较小,也能实现超大带宽音视频数据通讯,同时还能解决远距离传输问题。
其中,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壳体中,也可以设置光纤的一接口中,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可以设置在主控盒的壳体中,也可以设置在光纤的另一接口中。
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通过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将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传输,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再接收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显示屏显示和扬声器播放。本实施例,实现了分体电视中信号的光纤传输,信号传输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易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铜线带宽的限制而无法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由于铜线长度的影响而导致无法距离传输信号以及由于铜线的外部设置而影响用户体验感的问题。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另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之间会传输多种信号,具体可以包括:音视频数据,以及如下文中的音视频控制信号以及分体电视的工作模式切换指令等时序信号。通常,音视频数据为高速信号,音视频控制信号为低速信号,为了将高速信号和低速信号分离开来,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图4中未示出)包括: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图4中未示出)包括: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
其中,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通过光纤连接,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通过光纤连接。
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用于在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之间传输音视频控制信号。
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用于在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之间传输音视频数据。
具体地,在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之间低速信号,即音视频控制信号,可以仅通过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光纤以及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进行传输。在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之间的高速信号,即音视频数据,可以仅通过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光纤以及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进行传输,从而高速信号与低速信号可以在光纤的不同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便于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信号的处理。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4,为了保证分体电视中高速信号与低速信号的时序,可选地,第一装置1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2,第二装置2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22。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12分别与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连接,第二控制模块22分别与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连接。
第一控制模块12,用于从第一装置1接收第一指示信号,或者,通过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从第二控制模块22接收第一指示信号。
第一控制模块1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一高速光电模块的供电。
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从第二装置2接收第二指示信号,或者,通过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和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从第一控制模块12接收第二指示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22,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二高速光电模块的供电。
具体地,由于用户可以向第一装置发送切换分体电视的工作模式对应的指令,也可以向第二装置发送切换分体电视的工作模式对应的指令。因此,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从第一装置1接收第一指示信号,第一控制模块12也可以通过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从第二控制模块22接收第一指示信号。对应地,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从第二装置2接收第二指示信号,第二控制模块22也可以通过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和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从第一控制模块12接收第二指示信号。
进一步地,由于音视频数据的数据量较大,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处理量较大,因此,第一控制模块12还有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使得第一高速转换光电模块112和第二高速转换光电模块212在需要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光电转换时导通,在不需要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光电转换时断开。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二控制模块22的具体型号、大小以及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功耗,因此,在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装置1还包括第一开关13(图4中未示出),第二装置2还包括第二开关23(图4中未示出)。
其中,第一开关13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连接,第二开关23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2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连接。
第一控制模块12,用于在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第一开关13闭合,导通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在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第一指示信号时,控制第一开关13断开,断开对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
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在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第二开关23闭合,导通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在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第二指示信号时,控制第二开关23断开,断开对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
具体地,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13的闭合或断开,来导通或断开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开关23的闭合或断开,来导通或断开控制第二高速转换光电模块212的供电,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不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一方面,当第一控制模块12接收到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说明此时需要通过光纤传输音视频数据,进而,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控制第一开关13闭合,导通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开始工作,从而实现音视频数据的光纤传输。
另一方面,当第一控制模块12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仍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号时,说明此时光纤上没有信号(即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或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解包得到的信号和音视频数据)传输,进而,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控制第一开关13断开,断开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停止工作。其中,第一预设时长的设置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作而使得分体电视从开机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
相应地,一方面,当第二控制模块22接收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说明此时需要通过光纤传输音视频数据,进而,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第二开关23闭合,导通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开始工作,从而实现音视频数据的光纤传输。
另一方面,当第二控制模块22接收到的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仍没有接收到第二指示信号时,说明此时光纤上没有信号(即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或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解包得到的信号和音视频数据)传输,进而,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控制第二开关23断开,断开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使得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停止工作。其中,第二预设时长的设置可以防止用户的误操作而使得分体电视从开机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在开机模式下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保证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能够实时检测第一装置1所处的状态,以便随时进行分体电视工作模式的切换。对应地,第二控制模块22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通常在开机模式下会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保证第二控制模块22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能够实时检测第二装置2所处的状态,以便随时进行分体电视工作模式的切换。
其中,第一光电转换模块11、第一控制模块12以及第一开关13可以共同设置在第一装置1的壳体中,也可以设置光纤的一接口中,第二光电转换模块21、第二控制模块22以及第二开关23可以共同设置在第二装置2的壳体中,也可以设置在光纤的另一接口中。且本实施例对第一开关13和第二开关23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开关13和第二开关23可以采用开关场效应管(MOS管)等。且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实施例对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不做限定。如,设定为30s。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体电视,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2在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时控制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导通,在不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或者没有信号传输时控制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断开,使得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仅在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时工作,降低了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功耗,避免了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由于长时间工作而降低其寿命,节约了成本。同样地,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2在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时控制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导通,在不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或者没有信号传输时控制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断开,使得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仅在需要传输音视频数据时工作,降低了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功耗,避免了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由于长时间工作而降低其寿命,节约了成本。本实施例可以在充分保证分体电视中信号的光纤传输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的导通或断开,可以降低功耗,避免了由于长时间工作而造成元器件的寿命减少,节约了成本。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号包括:从第一装置1接收到的第一通讯信号,和/或,通过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和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从第二控制模块22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第二指示信号包括:从第二装置2接收到的第二通讯信号,和/或,通过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和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从第一控制模块12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具体地,分体电视中的第一通讯信号可以为用户向第一装置1中的SOC发送的模式切换信号,第二通讯信号可以为用户向第二装置2发送的模式切换信号,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可以包括如从第一装置1中的SOC接收到的需要显示屏进行文字显示对应的信号、模式切换指令对应的信号等,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可以包括如显示屏的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xtended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信号、热插拔检测(hot-plug,HPD)信号等音视频控制信号或者从第二装置2接收到的模式切换指令对应的信号等。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装置1与第二装置2之间传输的信号包括多种,因此,为了便于第一装置1与第二装置2之间的双向传输,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12,用于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第一通讯信号。
第一控制模块12,还用于对音视频控制信号和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并向第二控制模块22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具体地,由于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从SOC接收第一通讯信号,还可以从第二控制模块22获得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因此,第一控制模块12在向第二控制模块22传输信号之前,可以先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解包后的信号(如,音视频控制信号和第二通讯信号),再将解包后的信号、第二通讯信号以及其他从SOC处获得的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接着,第一控制模块12通过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光纤以及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向第二控制模块22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控制模块12没有接收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则直接对第一通讯信号以及其他从SOC处获得的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可选地,第二控制模块22,用于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第一通讯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22,还用于对音视频控制信号和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并向第一控制模块12发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具体地,由于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从第二装置2接收音视频控制信号以及第二通讯信号,因此,第二控制模块22在向第一控制模块12传输信号之前,可以将音视频控制信号、第二通讯信号以及其他从第二装置2处获得的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接着,第二控制模块22可以通过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光纤以及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向第一控制模块12发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二控制模块22对信号进行打包和解包,这种处理方式便于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二控制模块22之间的信号传输。其中,音视频控制信号、第一通讯信号以及第二通讯信号中没有任何信息时,可以采用对应的默认信息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控制模块12和第二控制模块22的打包和解包方式不做限定。例如,一般采用分时复用的方式将不同信号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传输,或者针对不同的信号增加不同的包头信息进行区分的方式。
图5为一种分体电视的时序波形示意图,如图5所示,现有的分体电视在采用铜线进行信号传输时,主控盒中的SOC会先发出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会经由铜线直接传输至显示屏中的FRC(Frame Rate Conversion,帧率转换),FRC在接收到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后会反馈数据信号2(如EDID信号),该数据信号2便经由铜线直接传输至SOC,进而,主控盒中的SOC不存在延时问题。其中,如图5,在显示屏中的SOC一侧可以测量出SOC发出的时钟信号和SOC整合后数据信号(包括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和数据信号2),其中,SOC发出的时钟信号可作为SOC的同步使用。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电视的时序波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的分体电视在采用光纤进行信号传输时,第一装置1中的SOC会先发出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该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经过第一控制模块12、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以及第二控制模块22传输到第二装置2中的FRC,这个过程中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需要经过打包、解包、光电转换等过程,会延迟时间T1。因此,FRC在接收到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时已经延长了时间T1,且FRC在接收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之后会发出数据信号2(如EDID信号),数据信号2再经过第二控制模块22、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以及第一控制模块12传输到第一装置1中的SOC,同样地,数据信号2也需要经过打包、解包、光电转换等过程,会延迟时间T2。因此,SOC实际接收到数据信号2时已经延长了T1+T2,无法满足时序的通讯要求,易导致SOC在下一个周期内读取到的数据信号并不是第二装置2发送的数据信号。其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装置1中的SOC一侧可以测量出SOC发出的时钟信号和SOC整合后数据信号(包括地址信息对应的信号1和数据信号2),其中,SOC发出的时钟信号可作为SOC的同步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分体电视接收到指示开机的信号时,第一装置1中的SOC可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12获取并存储显示屏所要求的音视频数据的数据格式对应的信号(即音视频控制信号),第一装置1中的SOC便可读取有第一控制模块12存储的音视频控制信号,以避免在对音视频控制信号进行传输时出现延时。
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12,还用于对音视频控制信号进行存储,以使第一装置1从第一控制模块12中获取音视频控制信号,根据音视频控制信号对初始的音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音视频数据,并向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发送音视频数据。
具体地,第一控制模块12在接收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时,可以先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音视频控制信号,如HPD信号和EDID信号。进而,第一控制模块12可以存储EDID信号,并根据HPD信号拉高SOC一侧的HPD信号。当SOC检测到HPD信号被拉高后,SOC会主动读取第一控制模块12中的EDID信号,这样,SOC便可以根据EDID信号对初始的音视频数据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适应于显示屏和扬声器的音视频数据,使得显示屏和扬声器可以流畅的输出音视频数据。
进一步地,在第一装置1向第二装置2发送音视频数据时,若此时显示屏处于待机模式,则为了保证显示屏可以正常输出音视频数据,可选地,第二控制模块22,还用于在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显示屏开机。
具体地,第二控制模块22在确定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可以控制显示屏开机。其中,由于显示屏在音视频数据传输不稳定时打开背光会出现屏闪、花屏等问题,因此,显示屏中的FRC可以在确定音视频数据稳定时打开背光,进而流畅且清晰的输出音视频数据。
进一步地,由于显示屏中的运动预测和运动补偿图像处理(motion estimate andmotion compensation,MEMC)/帧率转换芯片控制显示屏背光的打开和关闭,且显示屏中的MEMC/FRC芯片无法自主完成自身的掉电,因此,若此时显示屏处于开机模式,则为了保证显示屏可以关闭背光,可选地,第二控制模块22,还用于在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向第二模块发送指示显示屏关闭背光的信号;在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控制显示屏关机。
具体地,第二控制模块22在确定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可以先向显示屏发送指示显示关闭背光的信号,使得显示屏关闭背光,停止对音视频数据的输出。接着,经过第三预设时长之后,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再控制显示屏关机(即掉电)。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屏所发送的第二通讯信号指示待机时,显示屏会直接关闭背光,并在第三预设时长之后,控制自身关机。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三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不做限定。
通常,分体电视可以包括如待机模式和开机模块等多种工作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向第一装置1或第二装置2发送切换不同模式对应的如待机指令或开机指令(即第一指示信号或第二指示信号),再通过光纤的信号传输,可以完成分体电视的模式切换,如唤醒处于待机模式的分体电视,或者,关闭处于开机模式的分体电视等。
其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向第一装置1或第二装置2发送相应的指令,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网页等向第一装置1或第二装置2发送相应的指令,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现有技术中,用户向分体电视发送待机指令或开机指令时,可以由第一装置1通过铜线将待机信号或开机信号发送给第二装置2,也可以由第二装置2通过铜线将待机信号或开机信号发送给第一装置1,使得第一装置1和第二装置2可以为进入待机模式或开机模式做好准备。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装置1和/或第二装置2接收到用户发送切换模式对应的指令时,分体电视可以利用光纤切换自身所处的工作模式。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仅从第一装置1接收用户发送的待机指令或开机指令为例,对分体电视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方面,当用户向第一装置1中的SOC发送开机指令对应的信号时,唤醒处于待机模式的分体电视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SOC向第一控制模块12发送开机信号。
步骤21、第一控制模块12根据开机信号,导通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
步骤22、第一控制模块12将开机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1、步骤22之间没有时序上的先后顺序,且步骤21、步骤2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
步骤3、第一控制模块12向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4、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电光转换。
步骤5、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向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6、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步骤7、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向第二控制模块22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8、第二控制模块22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开机信号。
步骤91、第二控制模块22导通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
步骤92、第二控制模块22控制显示屏开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91、步骤92之间没有时序上的先后顺序,且步骤91、步骤9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
步骤10、显示屏向第二控制模块22发送音视频控制信号。
步骤11、第二控制模块22对音视频控制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步骤12、第二控制模块22向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发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步骤13、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电光转换。
步骤14、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向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发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步骤15、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步骤16、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向第一控制模块12发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步骤17、第一控制模块12对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音视频控制信号。
步骤18、SOC从第一控制模块12中获取音视频控制信号。
步骤19、SOC根据音视频控制信号对初始的音视频数据进行调整,得到音视频数据。
步骤20、SOC向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发送音视频数据。
步骤21、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对音视频数据进行电光转换。
步骤22、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向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发送音视频数据。
步骤23、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对音视频光数据进行光电转换。
步骤24、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向显示屏和扬声器发送音视频数据。
步骤25、显示屏在音视频数据稳定时打开背光,显示屏和扬声器输出音视频数据。
另一方面,当用户向SOC发送待机指令对应的信号时,关闭处于开机模式的分体电视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SOC向第一控制模块12发送待机信号。
步骤21、第一控制模块12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或解码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得到的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时,断开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112的供电。
步骤22、第一控制模块12将待机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1、步骤22之间没有时序上的先后顺序,且步骤21、步骤2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
步骤3、第一控制模块12向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4、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电光转换。
步骤5、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111向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6、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光电转换。
步骤7、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211向第二控制模块22发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步骤8、第二控制模块22对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待机信号。
步骤91、第二控制模块22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或解码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得到的信号和音视频数据时,断开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212的供电。
步骤92、第二控制模块22向显示屏发送指示显示屏关闭背光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91、步骤92之间没有时序上的先后顺序,且步骤91、步骤9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顺序执行。
步骤10、显示屏关闭背光。
步骤11、第二控制模块22在第三预设时长之后,控制显示屏关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分体电视,包括各自有壳体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包括芯片,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芯片输出的音视频数据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向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传输;
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光纤传输来的音视频数据,并将所述音视频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扬声器输出;
所述光纤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装置的壳体引出,所述光纤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引入;
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通过所述光纤连接,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通过所述光纤连接;
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传输音视频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装置和所述第二装置之间传输音视频数据;
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第一指示信号,或者,通过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 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号,或者,通过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指示信号,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 模块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导通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在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断开对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开机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导通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或者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长后仍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断开对所述第二高速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指示待机或关机时,向第二模块发送指示所述显示屏关闭背光的信号;在经过第三预设时长后,控制所述显示屏关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号包括:从所述第一装置接收到的第一通讯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所述第二指示信号包括: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到的第二通讯信号,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低速光电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低速光电转换模块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到的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通讯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进行存储,以使所述第一装置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中获取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对初始的音视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数据,并向所述第一高速光电转换模块发送所述音视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打包后的第一信号进行解包处理,得到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一通讯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音视频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通讯信号进行打包处理,得到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打包后的第二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体电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置的壳体内或壳体外。
CN201811024909.5A 2018-09-04 2018-09-04 分体电视 Active CN1108760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4909.5A CN110876041B (zh) 2018-09-04 2018-09-04 分体电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4909.5A CN110876041B (zh) 2018-09-04 2018-09-04 分体电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041A CN110876041A (zh) 2020-03-10
CN110876041B true CN110876041B (zh) 2021-11-23

Family

ID=6971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4909.5A Active CN110876041B (zh) 2018-09-04 2018-09-04 分体电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60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9147B (zh) * 2020-04-15 2022-05-31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电视机控制系统及电视机
TWI763350B (zh) * 2020-09-16 2022-05-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分離式顯示系統
CN115868154A (zh) * 2021-01-21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260924A (zh) * 2021-12-09 2023-06-13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56A (zh) * 2005-03-23 2006-09-27 模拟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为数字图象接口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应用提供固定速率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205622755U (zh) * 2016-05-13 2016-10-05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机
CN106130645A (zh) * 2016-07-01 2016-11-16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长距离hdmi光缆
CN106131516A (zh) * 2016-03-08 2016-11-16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纯光hdmi光缆
CN107333154A (zh) * 2017-06-30 2017-11-07 环球智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9837A (ja) * 2002-02-05 2003-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同軸ハイブリッド伝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8756A (zh) * 2005-03-23 2006-09-27 模拟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为数字图象接口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应用提供固定速率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31516A (zh) * 2016-03-08 2016-11-16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纯光hdmi光缆
CN205622755U (zh) * 2016-05-13 2016-10-05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机
CN106130645A (zh) * 2016-07-01 2016-11-16 武汉博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清长距离hdmi光缆
CN107333154A (zh) * 2017-06-30 2017-11-07 环球智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分体电视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6041A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6041B (zh) 分体电视
AU2019239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1808179B1 (ko) 방송수신용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신호처리모듈, 방송수신장치 및 방송수신방법
US112053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WI482485B (zh) 影音播放系統、影音播放系統之控制方法及顯示裝置
CN108848333B (zh) 信号转换模块和移动终端
JP4846841B2 (ja) 通信装置
JP2009141720A (ja) 映像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CN109309820B (zh) 一种带有监测和配置功能的hdmi有源光缆连接线
CN212660246U (zh) 一种带usb接口支持hdbt传输的延长器
CN117792499A (zh) 带Y-Cable的中继器及其信号传输系统
CN202634625U (zh) 一种互动一体化智能电视
CN102843594B (zh) 一种互动一体化智能电视
CN105578278A (zh) 显示设备及对mhl信源实现来电通功能的方法
CN203261410U (zh) 一种数字电视系统
WO2022152321A1 (zh) 显示设备及工作模式设置方法
CN210578885U (zh) 多通道信号切换器
CN104333734A (zh) 一种无pc的全彩显示屏的视频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方法
JP2009141940A (ja) 映像表示装置、表示パネル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CN214707866U (zh) 设有视频环出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5116963A (zh) 一种aio主机模式与显示模式自动切换方法
CN204598222U (zh) 基于pon带无线路由和楼宇对讲功能的电视机顶盒
CN116847055B (zh) 一种接收端、信号传输方法和纯光有源光缆
JP5548791B2 (ja) モニタ装置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CN204244406U (zh) 一种具备液晶显示屏的网络电视机的联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