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5543B -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5543B
CN110875543B CN201811000357.4A CN201811000357A CN110875543B CN 110875543 B CN110875543 B CN 110875543B CN 201811000357 A CN201811000357 A CN 201811000357A CN 110875543 B CN110875543 B CN 110875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protection device
pressing key
connector
connector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03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5543A (zh
Inventor
郑国亨
张瑞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0035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5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种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包括底板、二连接器、枢轴、保护盖、扭簧与按压键,二连接器组设于底板,枢轴组设于底板,保护盖具有连接部及二盖体,连接部组设于枢轴,各盖体分别对应至一连接器,扭簧组设于枢轴,且一端顶抵于底板,另一端顶抵于连接部,按压键设置二盖体之间,且一端顶抵于该连接部,扭簧施力于连接部,使该些盖体倾向盖合于该些连接器上方;而当压下按压键时,按压键推顶连接部逆向枢转,进而带动些盖体逆向枢转而露出该些连接器。利用本发明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当连接器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此保护装置能避免连接器遭受碰撞而造成损坏,也能防止落尘累积在连接器里面。

Description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作为扩充座使用的电子装置,此种扩充座可作为桌上型电脑与行动装置之间的桥梁,此扩充座包括外壳、连接器与电子电路模块。电子电路模块是设置于外壳之中,且电子电路模块是通过信号线连接桌上型电脑。连接器是连接电子电路模块,且连接器是固定于外壳上且由外壳露出。行动装置如笔记型电脑或平板电脑可安装于此扩充座上,且行动装置上的对应连接界面可连接扩充座的连接器。借此,行动装置可通过扩充座而信号连接桌上型电脑。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性,一般扩充座上的连接器是保持常态性露出于外壳之外的状态。在安装时,使用者只须将行动装置的连接界面对齐扩充座的连接器之后,稍微施力即可压下行动装置,使行动装置安装于此扩充座上并连接连接器。而在拆卸时,使用者稍微施力即可由扩充座上拔起而移除行动装置。
【发明内容】
如前所述,此种作为扩充座使用的电子装置,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性,其上的连接器是保持常态性露出于外壳之外的状态。在此情况下,露出的连接器没有任何保护,很容易遭受碰撞而造成损坏。除此之外,落尘也很容易累积在连接器里面,过多的落尘会对连接器与行动装置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信号不稳或连接失败。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出一种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以期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达到保护连接器的效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包括底板、二连接器、枢轴、保护盖、扭簧与按压键。二连接器组设于底板,枢轴组设于底板,保护盖具有连接部及二盖体。连接部组设于枢轴,各盖体分别对应至一连接器。扭簧组设于枢轴,且一端顶抵于底板,另一端顶抵于连接部。按压键设置二盖体之间,且一端顶抵于该连接部。其中,扭簧施力于连接部,使该些盖体倾向盖合于该些连接器上方;而当压下按压键时,按压键推顶连接部逆向枢转,进而带动些盖体逆向枢转而露出该些连接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接器保护装置还包括二定位柱,二定位柱组设于底板上,且二定位柱分别位于二连接器与按压键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底板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位于二连接器之间,且按压键可移动地设置于限位部中。
进一步地,限位部与连接部连接枢轴,且连接部设置为以枢轴为轴心旋转。并且,限位部包括限位柱,且按压键套设于限位柱上。并且,限位部还包括两侧板与桥接板,桥接板位于两侧板之间,两侧板连接底板,且限位柱设置于桥接板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第一支臂,且枢轴连接第一支臂。
进一步地,第一支臂包括第一凸柱,扭簧套设于枢轴上,且扭簧的一端环绕第一凸柱。并且,第一支臂有二个,枢轴有二个,二枢轴分别连接二第一支臂,且按压键位于二第一支臂与二枢轴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器保护装置还包括一外侧枢轴,连接部包括第二支臂,底板与第二支臂连接外侧枢轴,且外侧枢轴与枢轴同轴。并且,第二支臂有二个,外侧枢轴有二个,二外侧枢轴分别连接二第二支臂,且二第一支臂位于该二第二支臂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第三支臂,第三支臂包括第二凸柱,且按压键的一端顶抵于第二凸柱上。
进一步地,第三支臂有二个,二第二凸柱由各第三支臂朝向彼此延伸,且按压键的一端顶抵于二第二凸柱上。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不但在使用上相当方便,且还可妥善保护连接器。连接器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此保护装置能避免连接器遭受碰撞而造成损坏,也能防止落尘累积在连接器里面。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术者了 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术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2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正视图。
图5所示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保护盖为闭阖状态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4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在6-6线段处的剖面图。
图8所示为图7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保护盖为闭阖状态的剖面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为一种行动装置的扩充座,但不限于此。电子装置10包括连接器保护装置100与外壳200,连接器保护装置100包括连接器120,且连接器120是固定于外壳200且是由外壳200露出。此外,连接器120可进一步连接至设置于外壳200 内部的电子电路模块(图未示)。对应于电子装置10的行动装置可放置于电子装置10的外壳200上,且此行动装置的连接界面可与连接器120相连接,使行动装置会与外壳200内部的电子电路模块电性连接。
请再参照图2、图3与图4,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10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爆炸图,图4为图2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100的正视图,且图1至图4所示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是处于开启的状态,详细结构与原理详述于后。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保护装置100具备自动开阖的功能,且连接器保护装置100包括底板110、二个如前述的连接器 120、枢轴130、保护盖140、扭簧150与按压键160。底板110是固定于外壳200之内,而二连接器120则组设于底板110,且由外壳200露出。前述行动装置可放置于外壳200上,并可通过前述连接界面连接此二连接器120。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枢轴130是组设于底板110,且枢轴130是位于二连接器120之间。保护盖140具有连接部141及二盖体142,二盖体142是由连接部141的一侧延伸,且二盖体142彼此间隔设置。连接部141组设于枢轴130,各盖体142分别对应至一连接器120。连接部141可通过枢轴130而以枢轴130为旋转轴心进行枢转,而盖体142则会随着连接部141一起旋转。整体而言,保护盖 140可相对于底板110与连接器120旋转。当连接部141依据枢轴130正向枢转或逆向枢转,盖体142会随着连接部141正向枢转至闭阖位置以盖住连接器120,或者盖体142会随着连接部141逆向枢转至开启位置以让连接器120露出。前述的正向枢转与逆向枢转仅是用于表达在枢转时是互为反向之意,并非用于限制特定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扭簧150是组设于枢轴130,举例来说,扭簧150的一端会顶抵于底板110,而扭簧150的另一端会顶抵于连接部141。扭簧150被设置为会因为弹性变形而持续产生弹性回复力,且此弹性回复力会持续施加于连接部141,使连接部141带动二盖体142,从而使二盖体142倾向盖合于该些连接器120上方。也就是说,在整个系统未受到外力的常态下,盖体142会受到扭簧150所持续施加的应力而维持在闭阖位置,以盖住连接器120(盖体142的闭阖位置如图6与图 8所示,详如后述)。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键160是设置二盖体142之间,相应地,按压键160是位于二连接器120之间。按压键160是可移动地穿设于底板110与外壳200,而按压键160的一部分会穿出底板110与外壳200而由外壳200露出,按压键160的另一部份则被底板110限制而位于外壳200内。按压键160位于外壳200内的一端是顶抵于连接部141。外部物体如行动装置可接触到露在外壳200之外的按压键160,并可进一步对按压键160施压,使按压键160朝着外壳200内部移动,图1至图4即为按压键160朝着外壳200内部移动而被最大程度地压下的状态。由于按压键160是常态顶抵于连接部141,因而当按压键160被压下时,按压键160会推顶连接部 141,使连接部141相对于枢轴130逆向枢转,进而带动些盖体142逆向枢转,而露出该些连接器120。此时,如图1所示,盖体142会逆向枢转而收回到外壳200 之内,也即盖体142是处于开启位置,且连接器120是完全无遮盖的露出而可接受行动装置的连接界面的进一步连接。
请再参照图5与图6,图5为图1的电子装置10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保护盖 140为闭阖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示意图。通过图1至图4以及图5与图6的比较,可看出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保护盖140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的差异。在图1至图4的保护盖140开启状态下,盖体142是位于外壳200 之内而不会盖住连接器120,且按压键160的大部分会位于外壳200之内;而在图 5与图6的保护盖140闭阖状态下,盖体142是位于外壳200之外并盖住连接器120,且按压键160的大部分会位于外壳200之外。
在没有任何行动装置摆放于电子装置10的外壳200上的情况下,也即在整个系统未受到外力的常态下,由于扭簧150会如前所述的持续施力于连接部141,使盖体142维持在闭阖位置,因此电子装置10是常态地处于图5与图6的状态。如果使用者将对应的行动装置摆放于电子装置10的外壳200上,按压键160会被行动装置压到外壳200之内,并且在按压键160朝外壳200内部移动的过程中,按压键160会如前所述的带动连接部141,使连接部141以逆向枢转,而盖体142也会随着连接部141逆向枢转而收回到外壳200内部,此时,电子装置10是处于图1至图4的状态。换句话说,使用者只须将行动装置对齐连接器120并摆放到外壳200 上,且无须作额外的操作,盖体142即会因为行动装置的摆放而自动开启,而行动装置的连接界面则可不受阻碍地连接于连接器120。而使用者从电子装置10上移除行动装置后,使用者也无须作额外的操作,盖体142即会自动闭阖。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保护装置100还包括二定位柱170,且二定位柱170是组设于底板110上。二定位柱170是分别位于二连接器120与按压键160之间,且此二定位柱170会延伸到外壳200之外。定位柱170是对应于行动装置的定位孔(图未示)设置,在使用者将行动装置对齐连接器120并摆放到外壳200上的过程中,定位柱170会进入定位孔之中,而定位柱170与定位孔互相配合,有助于行动装置与电子装置10彼此之间的定位。如此一来,行动装置可通过定位柱170朝着既定方向移动,避免偏移,从而可确实地接触并压下按压键 160,并且行动装置的连接界面也可确实地对齐并连接连接器120。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1包括第一支臂1411,且第一支臂1411是凸设于连接部141且朝底板110延伸,且枢轴130是连接第一支臂1411。第一支臂1411是以枢轴130为旋转轴心而可相对于枢轴130枢转,而连接部141则是通过第一支臂1411而可相对于枢轴130枢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1411包括第一凸柱1412,扭簧150是套设于枢轴130上,且扭簧150的一端环绕第一凸柱 1412,也即扭簧150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是通过第一凸柱1412施加于连接部1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1411有二个,且枢轴130有二个。二第二支臂1413与二第二枢轴130是彼此对称设置,二枢轴130分别连接二第一支臂1411,且按压键 160位于二第一支臂1411与二枢轴130之间。
如图2至图4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保护装置100还包括一外侧枢轴131,连接部141包括第二支臂1413,且第二支臂1413是凸设于连接部141且朝底板110延伸。底板110与第二支臂1413连接外侧枢轴131,且外侧枢轴131与枢轴130同轴。在本实施例中,外侧枢轴131是凸设于第二支臂1413上,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臂1413有二个,外侧枢轴131有二个,且二外侧枢轴131分别连接二第二支臂1413。二第二支臂1413与二外侧枢轴131分别位于连接部141的相对两端,而二外侧枢轴131则分别枢接底板110的相对两端,且二第一支臂1411位于该二第二支臂1413之间。
请参照图7与图8,图7为图4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在6-6线段处的剖面图,图7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保护盖140为开启状态,图8则为图7的保护盖140转为闭阖状态的剖面图。如图2至图4、图7与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1 包括第三支臂1414,且第三支臂1414是凸设于连接部141且朝按压键160延伸。第三支臂1414包括第二凸柱1415,且按压键160的一端是顶抵于第二凸柱1415 上。换句话说,按压键160与连接部141之间是通过第二凸柱1415而彼此接触且互相带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臂1414有二个且彼此对称设置,而二第二凸柱1415由各第三支臂1414朝向彼此延伸,且按压键160的一端是同时顶抵于二第二凸柱1415上。
如图5、图6与图8所示,按压键160未受到外力时,由于扭簧150持续正向施力于连接部141的关系,按压键160会被第二凸柱1415朝外壳200之外的方向推动,因而按压键160会最大程度地伸出于外壳200之外。而如图1至图4与与图7所示,按压键160被压下时,按压键160会相应压下第二凸柱1415,此时第二凸柱 1415是以枢轴130为旋转轴心进行旋转,且第二凸柱1415会带动连接部141与盖体142逆向枢转,当按压键160以最大程度被压进外壳200之中时,盖体142也会完全收进外壳200之中。
如图2至图4与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包括限位部111,限位部111位于二连接器120之间,且按压键160可移动地设置于限位部111中,限位部111可使按压键160的位移行程受限于单一方向。限位部111与连接部141连接枢轴130,且连接部141设置为以枢轴130为轴心旋转。举例来说,限位部111 固定于底板110,且枢轴130固定于限位部111,而连接部141则通过第一支臂1411 枢接枢轴130。如图4、图7与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1包括限位柱1111,且按压键160套设于限位柱1111上。并且,限位部111还包括两侧板1112与桥接板1113,桥接板1113位于两侧板1112之间,两侧板1112连接底板110,且二枢轴 130连接两侧板1112。限位柱1111设置于桥接板1113上,且按压键160位于两侧板1112之间,限位柱1111是由桥接板1113延伸至按压键160之中。如图7与图8所示,按压键160包括限位槽161,限位槽161的形状匹配于限位柱1111的形状,通过限位柱1111与限位槽161彼此匹配,按压键160的位移行程会受限于单一方向,因而按压键160在位移时(即压下或抬升时)会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a的示意图。图9 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a与图1至图8的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差异之一在于,连接器保护装置100a的定位柱170a的位置不同于连接器保护装置100的定位柱170,定位柱170a可匹配于特定行动装置的对应定位孔。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70a有二个,且位于底板110的相对两侧,二连接器120与按压键160则位于二定位柱170a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70的位置与数量以及连接器120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电子装置10所适用的行动装置而改变,而保护盖140的盖体142也可针对连接器120的位置与数量而改变。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保护装置的实施例,使用者将行动装置摆放至具有此种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电子装置时,连接器保护装置的盖体会自动开启并使连接器露出,无须使用者进行额外操作,在使用上相当方便。并且,使用者从电子装置上移除行动装置时,盖体会自动闭阖并盖住连接器,避免连接器在未使用时遭受碰撞而造成损坏。此外,盖体也能防止落尘累积在连接器里面。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像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板;
二连接器,组设于该底板;
一枢轴,组设于该底板;
一保护盖,具有一连接部及二盖体,该连接部组设于该枢轴,各该盖体分别对应至一该连接器;
一扭簧,组设于该枢轴,且一端顶抵于该底板,另一端顶抵于该连接部;以及
一按压键,设置该二盖体之间,且一端顶抵于该连接部;
其中,该扭簧施力于该连接部,使该些盖体倾向盖合于该些连接器上方;而当压下该按压键时,该按压键推顶该连接部逆向枢转,进而带动该些盖体逆向枢转而露出该些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定位柱,该二定位柱组设于该底板上,且该二定位柱分别位于该二连接器与该按压键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包括一限位部,该限位部位于该二连接器之间,且该按压键可移动地设置于该限位部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与该连接部连接该枢轴,且该连接部设置为以该枢轴为轴心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包括一限位柱,且该按压键套设于该限位柱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还包括两侧板与一桥接板,该桥接板位于该两侧板之间,该两侧板连接该底板,且该限位柱设置于该桥接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支臂,且该枢轴连接该第一支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包括一第一凸柱,该扭簧套设于该枢轴上,且该扭簧的一端环绕该第一凸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臂有二个,该枢轴有二个,该二枢轴分别连接该二第一支臂,且该按压键位于该二第一支臂与该二枢轴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侧枢轴,其中,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二支臂,该底板与该第二支臂连接该外侧枢轴,且该外侧枢轴与该枢轴同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臂有二个,该外侧枢轴有二个,该二外侧枢轴分别连接该二第二支臂,且该二第一支臂位于该二第二支臂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三支臂,该第三支臂包括一第二凸柱,且该按压键的一端顶抵于该第二凸柱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支臂有二个,该二第二凸柱由各该第三支臂朝向彼此延伸,且该按压键的一端顶抵于该二第二凸柱上。
CN201811000357.4A 2018-08-30 2018-08-30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Active CN110875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0357.4A CN110875543B (zh) 2018-08-30 2018-08-30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00357.4A CN110875543B (zh) 2018-08-30 2018-08-30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543A CN110875543A (zh) 2020-03-10
CN110875543B true CN110875543B (zh) 2020-11-10

Family

ID=6971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0357.4A Active CN110875543B (zh) 2018-08-30 2018-08-30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5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0658B (zh) * 2018-09-06 2021-07-13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器保护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1632A (en) * 1996-05-13 1998-1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processing system
US5885095A (en) * 1996-05-28 1999-03-23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ounting hardware and protective cover
CN1318843A (zh) * 2000-04-17 2001-10-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保护电子装置的连接器的挡板开闭机构
TW565061U (en) * 2003-04-18 2003-12-01 Shuttle Inc Socket mask cap apparatus
US6935873B2 (en) * 2001-10-22 2005-08-30 Hirose Elect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211477A (zh) * 2006-12-29 2008-07-02 纳蒂卢斯晓星公司 纸币存储箱的连接器封盖结构
CN206908000U (zh) * 2017-05-19 2018-01-19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插座
CN11088065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器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1632A (en) * 1996-05-13 1998-1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processing system
US5885095A (en) * 1996-05-28 1999-03-23 Teradyne,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ounting hardware and protective cover
CN1318843A (zh) * 2000-04-17 2001-10-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保护电子装置的连接器的挡板开闭机构
US6935873B2 (en) * 2001-10-22 2005-08-30 Hirose Elect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565061U (en) * 2003-04-18 2003-12-01 Shuttle Inc Socket mask cap apparatus
CN101211477A (zh) * 2006-12-29 2008-07-02 纳蒂卢斯晓星公司 纸币存储箱的连接器封盖结构
CN206908000U (zh) * 2017-05-19 2018-01-19 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插座
CN110880658A (zh) * 2018-09-06 2020-03-13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器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5543A (zh) 2020-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026B1 (en) Connector protec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closing function
US6069790A (en) Portable computer ejection mechanism for docking devices
EP223737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US7097472B2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plug
JPH02307182A (ja) Icカードリーダ・ライタ
US20040067667A1 (en) Shuttered connector
JPH03269608A (ja)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拡張ユニット
US20110192625A1 (en) Waterproof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EP0710059B1 (en) Folding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627697B1 (ko)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용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
CN110875543B (zh) 自动开阖的连接器保护装置
US7751185B2 (en) Docking station applied to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234536A1 (en) Sim card connector
CN110880658B (zh) 连接器保护装置
US20120135616A1 (en) Adapter apparatus
US9910457B2 (en) Expans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98357B2 (en) Retractable docking system
US7479024B2 (en) Connecting and releasing apparatus for a connector
US725854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xternal module thereof
US201503591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and dock thereof
EP2626959B1 (en) Integ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US11760220B2 (en) Charge device and charging system
US6760217B2 (en) Port replicator
CN107706564B (zh) 主板、连接器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10149497A1 (en) Foldable compu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