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4800A -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4800A
CN110874800A CN201911092228.7A CN201911092228A CN110874800A CN 110874800 A CN110874800 A CN 110874800A CN 201911092228 A CN201911092228 A CN 201911092228A CN 110874800 A CN110874800 A CN 110874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hare
management platform
transfer request
rede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22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4800B (zh
Inventor
邓迪
梁军
张翔宇
王子剑
柳可
李龙翔
郑刚
吴晗
陈轩
程方
彭蓉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22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74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74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4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4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4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06Q20/085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involving a third par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Description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诸多数据管理平台被开发出来,用户可利用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管理,有效提高了用户对数据的管理效率。用户通过数据管理平台向目标平台发送数据时,数据管理平台系统会先替用户垫发相同量的数据,之后再根据垫发的数据量计算应赎回的数据份额,向目标平台发起赎回请求。然而,在某些特殊场景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直接截断的方式计算应赎回的数据份额,在计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赎回数据管理平台账户的数据无法补回先前垫发的数据,数据管理平台将出现亏损;若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截断方式计算应赎回的数据份额,就会出现多赎回的数据量,多出的部分不论是转入数据管理平台账户,还是用户账户,都将不利于用户,可见,目前的数据转移方式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利于提高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应用于数据管理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包括:
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
转移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数据份额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赎回申请发起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赎回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触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还包括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及,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这样在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时,提高数据份额保留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能够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并由系统回收,从而避免了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进而提高了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时的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架构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起支付的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费用支付的应用场景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终端选取候选账户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中出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并非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移方案以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能有效兼顾垫资方和用户,以用户消费支付为例,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转移方案在用户支付的快速赎回场景中,提高消费份额位数,再增加最小单位消费份额向基金公司赎回,可以规避实际赎回金额少于快赎金额的情况,避免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亏损或用户的解释成本。当然,该数据转移方案并不局限于消费支付场景,对于任何数据转移场景均适用,因此,可以看出本申请提出的方案在数据处理、消费支付等领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该数据转移方案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超级计算机、服务器等,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用户通过终端发起的数据转移请求,然后计算数据份额,换算应赎回的数据份额,发起赎回申请或赎回订单等,可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使得垫资方和用户都不至于亏损。
首先结合相关附图来举例介绍下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能应用到的网络系统架构。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架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终端、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和目标平台服务器,三者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通信,具体通信协议不作限定。如图2所示,终端用于向目标平台服务器发起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用于获取终端发起的转移请求,并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替用户代扣除的数据份额,然后从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扣除相等的数据份额转至目标平台的账户,并计算需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然后向目标平台服务器发起赎回申请,目标平台服务器根据赎回申请中的应赎回数据份额计算出应向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的数据量,然后向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发送相应数据量的赎回数据。可以理解的,本申请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或消费支付的终端,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和目标平台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服务器集群,等等。
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架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转移方法,该数据转移方法可由数据管理服务器执行,请参见图3,该数据转移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31,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目标平台即待转移数据需要被转移的目的地,在一些场景中目标平台可以是电子商务平台,此时待转移的数据可以是用户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支付费用,在一些场景中目标平台可以是基金公司或托管行,此时待转移的数据可以是用户购买基金或理财产品的支付费用,在一些场景中目标平台还可以是数据缓存平台,此时待转移的数据可以是用户的任何消费数据。具体的,数据转移请求可以是一种支付请求,例如: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单后发起的支付、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发起的支付、用户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起的支付等等。
S32,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数据管理平台可以理解为用户进行数据转移的中间平台或载体,目标平台可通过该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相应服务,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读取转移请求中的数据量,采用预设计算规则计算出数据管理平台需要代用户代转出的数据份额,然后从自己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目标平台的账户,其划扣的数据份额可以是第三方平台的垫付数据份额。由于商家通常在目标平台都注册有账户,划扣至目标平台的账户的数据份额实际上是直接转至商家的账户了。以香港零钱通为例,香港零钱通以微信为载体,提供基金交易服务,当使用香港零钱通发起支付请求时,微信系统会先使用垫资款给用户垫资,以完成支付,之后微信系统根据用户的支付金额,计算应赎回份额向基金公司发起赎回,此时,微信系统便扮演了数据管理平台的角色,基金公司或托管行则相当于目标平台。
S33,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更新的数据份额即数据管理平台需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赎回申请可以理解为赎回订单,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在计算出数据管理平台需要代用户代转出的数据份额时,基于该数据份额再计算需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然后向目标平台服务器发起赎回申请,赎回申请中包括需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例如:当使用零钱通进行支付1000元时,系统根据预设计算规则计算需向基金公司赎回的数据份额,得到为805.088157153209份。
S34,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目标平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发起的赎回申请后,读取赎回申请中更新的数据份额,按照预设计算规则计算出与更新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赎回数据的数据量,从目标平台的账户中转出与该数据量相匹配的赎回数据至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例如:若更新的数据份额为上述的805.088157153209份,通过计算基金公司需向微信系统转入的赎回金额将超出用户实际支付的1000元,该赎回金额即赎回数据的数据量。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这样在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时,提高数据份额保留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能够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并由系统回收,从而避免了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进而提高了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应用架构,请参见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架构图,如图4a所示,该应用架构中具体包括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等多个节点,多个节点可以是应用架构中的任意终端或服务器,例如:用户的终端、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目标平台服务器,等等。每个节点均存储一条相同的区块链,当一个节点向区块链中的节点发送信息时,该节点便自然加入区块链,由于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以每个节点可监听整个区块链中的交易数据,并对交易数据进行真实性、完整性验证、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定执行存证交易数据、更新时间戳、生成区块以及全网广播新区块等操作。
基于图4a所示的应用的架构,请参见图4b,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b所示,包括步骤S41-S47:
S41,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通过哈希算法生成摘要,且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与所述摘要被同时使用私钥加密;
S42,获取与所述私钥配对的公钥,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转移请求解密,得到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
S43,根据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采用相同的哈希算法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
S44,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从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并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存证;
S45,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S46,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S47,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用户、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目标平台服务器存在于同一区块链网络中,用户通过终端向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发送转移请求时,通常会利用哈希算法生成转移请求密文的摘要,然后使用私钥将转移请求密文和摘要一起加密,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先前获取到的转移请求是加密后的转移请求和摘要。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可从区块链中的用户管理模块获取用户上传的与该私钥配对的公钥,然后对获取到的转移请求进行解密操作,得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摘要,对于解密后得到的密文,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采用与用户加密时相同的哈希算法生成新的摘要,将生成的摘要与解密后得到的摘要进行比对,以对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二者完全相同则验证成功,表示转移请求密文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失真或误码,此时便从转移请求的密文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并对本次转移请求进行存证、更新时间戳,并向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进行广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哈希算法可以是MD5(MD5 Message-DigestAlgorithm)算法,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目标平台的账户即各自的钱包账户,用于提供进行电子货币的交易的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包括:
获取当前的净值;
通过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当前的净值计算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初始数据份额;
按照预设策略对所述初始数据份额进行截断,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预设策略指保留小数点后12位数的策略,用户向目标平台发起的数据转移请求中包括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例如:如图5所示,当用户购买的零钱通产品是净值型基金时,用户向商家发起支付请求,支付请求中包括支付金额,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根据支付金额和当前的净值计算出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初始数据份额,初始数据份额=支付金额/当前的净值,对于该初始数据份额,现有技术可能是只保留小数点后3至4位,而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默认保留小数点后的12位,多出的位数直接截断处理,便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在支付金额为1000元,当前的净值为1.2421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计算规则得到的结果为805.088157153208份。
其中,本实施例的上述部分步骤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已有相关描述,且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
根据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器默认保留小数点后的12位,则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为12,即可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为0.000000000001份,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加上该最小单位的数据份便得到更新的数据份额,即数据管理平台需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赎回数据中划扣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至第三方平台的账户;
将所述赎回数据中剩下的与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回收至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数据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目标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后,先从赎回数据中划扣与之前扣除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例如:若数据管理平台之前扣除了50份数据份额的数据,则现在需要从赎回数据中划扣与50份数据份额对等的数据,若之前扣除的数据由第三方平台垫付,则现在需要将划扣的数据返还给第三方平台。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使用零钱通支付时,第三方平台可以理解为零钱通接入的钱包账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对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从所述转移请求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这样在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时,提高数据份额保留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能够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并由系统回收,从而避免了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进而提高了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数据转移方案,现以用户使用香港零钱通作为微信的支付渠道进行消费支付的场景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用户通过终端向基金公司发起支付请求,微信系统获取终端发起的支付请求,并读取消费金额,根据消费金额和当前净值计算系统需替用户代扣除的消费份额,然后从系统账户扣除相等的消费份额转至基金公司的账户,系统在已扣除的消费份额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消费份额得到需向基金公司赎回的数据份额,然后向基金公司发起赎回申请,基金公司根据赎回申请中的应赎回消费份额计算出应向系统转入的赎回金额,然后向系统转入相应赎回金额,系统将待结算金额返还给支付渠道进行结算,剩余的金额回收至系统账户。针对快速赎回的场景,提高份额位数,再增加最小单位份额向基金公司赎回,可以规避实际赎回金额少于快赎金额的情况,避免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
请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步骤S71-S73:
S71,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S72,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S73,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可以理解的,用户通常在相关应用程序中会绑定多个候选账户,如图8所示,用户在数据转移时,可通过触发相关按钮来弹出候选账户列表,候选账户列表中包括储蓄账户、基金账户、零钱通账户等,然后用户可选择相应账户发起数据转移请求,使得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转移请求中的数据量执行份额计算、份额扣除、赎回申请等操作。当然,用户还可为所述至少一个账户设置优先级,在进行数据转移时,默认选定优先级最高的候选账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使得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基于上述图3和图4b所示的数据转移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转移装置,所述数据转移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该数据转移装置可以执行图3或图4b所示的方法。
请参见图9,该装置包括:
转移请求获取模块91,用于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数据份额计算模块92,用于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赎回申请发起模块93,用于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赎回数据接收模块94,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通过哈希算法生成摘要,且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与所述摘要被同时使用私钥加密;数据份额计算模块92在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方面,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私钥配对的公钥,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转移请求解密,得到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采用相同的哈希算法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
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从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并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存证;
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数据份额计算模块92在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方面,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的净值;
通过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当前的净值计算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初始数据份额;
按照预设策略对所述初始数据份额进行截断,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之前,数据份额计算模块92具体还用于:
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
根据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之后,赎回数据接收模块94具体还用于:
从所述赎回数据中划扣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至第三方平台的账户;
将所述赎回数据中剩下的与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回收至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这样在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时,提高数据份额保留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能够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并由系统回收,从而避免了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进而提高了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基于上述图7所示的数据转移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转移装置,请参见图10,该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1001,用于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触控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请求发起模块1003,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使得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9和图10所示的数据转移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数据转移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M)、只读存储介质(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3、图4b或图7中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9或图10所示的装置设备,以及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装载于上述计算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以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见图11,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其中,电子设备内的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101(或称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101可以用于进行一系列数据转移处理,包括:
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这样在计算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时,提高数据份额保留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根据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向目标平台赎回的数据份额,能够多获得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的赎回数据,并由系统回收,从而避免了垫资方亏损,也减少用户的实际损失,进而提高了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通过哈希算法生成摘要,且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与所述摘要被同时使用私钥加密;处理器1101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包括:
获取与所述私钥配对的公钥,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转移请求解密,得到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采用相同的哈希算法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
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从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并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存证;
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101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包括:
获取当前的净值;
通过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当前的净值计算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初始数据份额;
按照预设策略对所述初始数据份额进行截断,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之前,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
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
根据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之后,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
从所述赎回数据中划扣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至第三方平台的账户;
将所述赎回数据中剩下的与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回收至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101还可以用于进行一系列数据转移处理,包括:
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使得数据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转移时对垫资方和用户的兼顾性。
示例性的,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101、输入设备1102、输出设备1103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电子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1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数据转移方法中的步骤,因此上述数据转移方法的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电子设备,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Memory),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电子设备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终端中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1101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多条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101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处理器1101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实现上述有关数据转移方法的相应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转移方法中的步骤,因此上述数据转移方法的所有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均适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数据管理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通过哈希算法生成摘要,且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与所述摘要被同时使用私钥加密;所述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包括:
获取与所述私钥配对的公钥,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转移请求解密,得到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
根据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和所述摘要,采用相同的哈希算法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真实性验证;
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从所述转移请求的密文中获取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并对所述转移请求进行存证;
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包括:
获取当前的净值;
通过所述待转移数据的数据量、所述当前的净值计算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初始数据份额;
按照预设策略对所述初始数据份额进行截断,得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
根据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小数部分的位数,在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的基础上增加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得到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赎回数据中划扣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至第三方平台的账户;
将所述赎回数据中剩下的与最小单位的数据份额相匹配的数据回收至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
6.一种数据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7.一种数据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转移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发起的向目标平台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数据份额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获取数据管理平台需扣除的数据份额,并从所述数据管理平台的账户中划扣相等的数据份额至所述目标平台的账户;
赎回申请发起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平台发起包括更新的数据份额的赎回申请;
赎回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平台向所述数据管理平台转入的赎回数据,所述赎回数据的数据量根据所述更新的数据份额得到。
8.一种数据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用户进行数据转移时,显示至少一个候选账户;
触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账户的触控操作;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向目标平台发起进行数据转移的转移请求。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多条指令;以及,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多条指令,所述一条或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92228.7A 2019-11-08 2019-11-08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74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2228.7A CN110874800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2228.7A CN110874800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4800A true CN110874800A (zh) 2020-03-10
CN110874800B CN110874800B (zh) 2023-10-20

Family

ID=6971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2228.7A Active CN110874800B (zh) 2019-11-08 2019-11-08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748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2751A (zh) * 2021-02-18 2021-08-06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3222751B (zh) * 2021-02-18 2024-05-17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379A (en) * 1997-07-11 2000-05-02 Auction Source, L.L.C. Real-time network exchange with seller specified exchange parameters and interactive seller participation
CN103414559A (zh) * 2013-05-20 2013-11-27 广州中长康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基于类ibe系统的身份认证方法
US20150058214A1 (en) * 1998-03-30 2015-02-26 Morris E. Cohen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s
CN105959115A (zh) * 2016-07-19 2016-09-21 贵州大学 面向多方容错授权的公开可验证大数据交易方法
CN106779420A (zh) * 2016-12-20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转化方法和装置
CN106934609A (zh) * 2017-03-19 2017-07-07 龚敬 一种网络交易支付的方法
CN108038684A (zh) * 2017-12-28 2018-05-1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8064373A (zh) * 2016-08-24 2018-05-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8599954A (zh) * 2018-03-16 2018-09-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09584083A (zh) * 2018-10-22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7468A (zh) * 2019-05-09 2019-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金赎回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WO2019196231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基金份额赎转付的日常缴费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8379A (en) * 1997-07-11 2000-05-02 Auction Source, L.L.C. Real-time network exchange with seller specified exchange parameters and interactive seller participation
US20150058214A1 (en) * 1998-03-30 2015-02-26 Morris E. Cohen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s
CN103414559A (zh) * 2013-05-20 2013-11-27 广州中长康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基于类ibe系统的身份认证方法
CN105959115A (zh) * 2016-07-19 2016-09-21 贵州大学 面向多方容错授权的公开可验证大数据交易方法
CN108064373A (zh) * 2016-08-24 2018-05-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6779420A (zh) * 2016-12-20 2017-05-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转化方法和装置
CN106934609A (zh) * 2017-03-19 2017-07-07 龚敬 一种网络交易支付的方法
CN108038684A (zh) * 2017-12-28 2018-05-1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99954A (zh) * 2018-03-16 2018-09-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身份验证方法
WO2019196231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基金份额赎转付的日常缴费方法及系统
CN109584083A (zh) * 2018-10-22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97468A (zh) * 2019-05-09 2019-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金赎回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2751A (zh) * 2021-02-18 2021-08-06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3222751B (zh) * 2021-02-18 2024-05-17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4800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964B (zh) 支持用于区块验证的多个单向函数的区块链
US11899809B2 (en) Proof-of-approval distributed ledger
US11694207B2 (en) Securing an exchange item associated with fraud
JP7112690B2 (ja) 分散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コンセンサスネットワークのデジタル財管理
US2021016622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ransaction service of cryptocurrency by means of electronic wallet
KR102203758B1 (ko) 블록 체인 시스템에서 인증서들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0659906B (zh) 票据信息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US20180218342A1 (en) Servers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server for a reward-generating distributed digital resource farm
CN10887636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金托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60009301A (ko) 개인키 기반 전자 화폐의 결제 대행 서비스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US11961070B2 (en) Resource-based distributed public ledger system
KR102190870B1 (ko)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수익분배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컴퓨팅 장치
JP2017500667A (ja) オンライン決済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CN107833037A (zh) 一种基于信用实现分期业务的方法
US20120089404A1 (en) Global pricing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CN112001713B (zh) 区块链系统以及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97916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959849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145530A1 (en) Multi-token provisioning, online purchas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and card life cycl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91010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KR102091190B1 (ko) 가상 화폐를 이용한 결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9919588A (zh) 一种防止重复支付的方法及设备
CN108876339B (zh) 基于通证的电子宠物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0874800A (zh) 数据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03976A (zh) 基于同一资金服务器的支付系统及其支付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1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