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0374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0374A
CN110870374A CN201880045179.9A CN201880045179A CN110870374A CN 110870374 A CN110870374 A CN 110870374A CN 201880045179 A CN201880045179 A CN 201880045179A CN 110870374 A CN110870374 A CN 110870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wp
subbands
subband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51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0374B (zh
Inventor
李润贞
黄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87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0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0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数据子带集的方法和设备。用户设备(UE)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并且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集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由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组成。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集可按参数集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可对应于至少一个带宽部分(BWP)。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一种允许高速分组通信的技术。为了LTE目标已提出了许多方案,包括旨在降低用户和供应商成本、改进服务质量、以及扩展和改进覆盖和系统容量的那些方案。作为上层要求,3GPP LTE需要降低每比特成本、增加服务可用性、灵活使用频带、简单结构、开放接口以及终端的适当功耗。
国际电信联盟(ITU)和3GPP已开始着手开发用于新无线电(NR)系统的要求和规范。3GPP必须识别和开发将及时满足紧急市场需求和ITU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国际移动电信(IMT)-2020进程所提出的更长期要求二者的新RAT成功标准化所需的技术组件。此外,NR应该能够使用即使在更遥远的未来也可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高达100GHz范围的任何频谱带。
NR的目标是应对所有使用场景、要求和部署场景的单个技术框架,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MT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等。NR应固有地向前兼容。
在NR中,支持不同的参数集。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一个子载波间距。通过按整数N缩放参考子载波间距,可定义不同的参数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即使NR中支持不同的参数集,但目前,不同时支持不同的参数集。然而,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讨论同时支持不同的参数集。
技术方案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配置数据子带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以及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由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组成。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存储器、收发器以及联接到存储器和收发器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并且控制收发器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组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由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组成。
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同时支持不同的参数集。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示例。
图3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帧结构的示例。
图4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帧结构的另一示例。
图5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6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同步信道的示例。
图7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频率分配方案的示例。
图8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多个BWP的示例。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子带集的示例。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UE配置数据子带集的方法。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RM测量带宽和数据带宽的示例。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类DRX BWP切换机制的示例。
图13示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可由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组织的通信标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通信标准等使用。例如,3GPP标准化组织的通信标准包括长期演进(LTE)和/或LTE系统的演进。LTE系统的演进包括LTE-advanced(LTE-A)、LTE-APro和/或5G新无线电(NR)。IEEE标准化组织的通信标准包括诸如IEEE 802.11a/b/g/n/ac/ax的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上述系统针对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DL)使用诸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各种多址技术。例如,仅OFDMA可用于DL并且仅SC-FDMA可用于UL。另选地,OFDMA和SC-FDMA可用于DL和/或UL。
图1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具体地,图1示出基于演进-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系统架构。上述LTE是使用E-UTRAN的演进-UTMS(e-UMTS)的一部分。
参照图1,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户设备(UE;10)、E-UTRAN和演进分组核心(EPC)。UE 10是指由用户携带的通信设备。UE 1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 10可被称为另一术语,例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无线装置等。
E-UTRAN由一个或更多个基站(BS)20组成。BS 20朝着UE 10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端。BS 20通常是与UE 10通信的固定站。BS 20托管诸如小区间无线电资源管理(MME)、无线电承载(RB)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无线电准入控制、测量配置/供给、动态资源分配(调度器)等的功能。BS可被称为另一术语,例如演进Node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AP)等。
下行链路(DL)表示从BS 20到UE 10的通信。上行链路(UL)表示从UE 10到BS 20的通信。侧链路(SL)表示UE 10之间的通信。在DL中,发送机可以是BS 20的一部分,接收机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在UL中,发送机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接收机可以是BS 20的一部分。在SL中,发送机和接收机可以是UE 10的一部分。
EPC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MME托管诸如非接入层面(NAS)安全性、空闲状态移动性处理、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控制等的功能。S-GW托管诸如移动性锚定等的功能。S-GW是具有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为了方便,MME/S-GW 30在本文中将被简称为“网关”,但将理解,该实体包括MME和S-GW二者。P-GW托管诸如UE互联网协议(IP)地址分配、分组过滤等的功能。P-GW是具有PDN作为端点的网关。P-GW连接到外部网络。
UE 10通过Uu接口连接到BS 20。UE 10通过PC5接口彼此互连。BS 20通过X2接口彼此互连。BS 20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更具体地,通过S1-MME接口连接到MME并通过S1-U接口连接到S-GW。S1接口支持MME/S-GW与BS之间的多对多关系。
图2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示例。具体地,图2示出基于5G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系统的系统架构。5G NR系统(以下,简称为“NR”)中所使用的实体可吸收图1中介绍的实体(例如,eNB、MME、S-GW)的一些或所有功能。NR系统中所使用的实体可由名称“NG”识别以区别于LTE。
参照图2,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UE 11、下一代RAN(NG-RAN)和第5代核心网络(5GC)。NG-RAN由至少一个NG-RAN节点组成。NG-RAN节点是与图1所示的BS 10对应的实体。NG-RAN节点由至少一个gNB 21和/或至少一个ng-eNB 22组成。gNB 21朝着UE 11提供NR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端。ng-eNB 22朝着UE 11提供E-UTRA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端。
5GC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用户平面功能(UPF)和会话管理功能(SMF)。AMF托管诸如NAS安全性、空闲状态移动性处理等的功能。AMF是包括传统MME的功能的实体。UPF托管诸如移动性锚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处理的功能。UPF是包括传统S-GW的功能的实体。SMF托管诸如UE IP地址分配、PDU会话控制的功能。
gNB和ng-eNB通过Xn接口彼此互连。gNB和ng-eNB还通过NG接口连接到5GC,更具体地,通过NG-C接口连接到AMF并通过NG-U接口连接到UPF。
描述NR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在LTE/LTE-A中,一个无线电帧由10个子帧组成,并且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组成。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为1ms,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为0.5ms。用于由高层向物理层(通常经由一个子帧)发送一个传输块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调度的最小单位。
与LTE/LTE-A不同,NR支持各种参数集,因此,无线电帧的结构可变化。NR在频域中支持多个子载波间距。表1示出NR中支持的多个参数集。各个参数集可由索引μ识别。
[表1]
μ 子载波间距(kHz) 循环前缀 支持数据 支持同步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参照表1,子载波间距可被设定为15kHz、30kHz、60kHz、120kHz和240kHz中的任一个,其由索引μ识别。然而,表1所示的子载波间距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子载波间距可改变。因此,各个子载波间距(例如,μ=0,1...4)可被表示为第一子载波间距、第二子载波间距...第N子载波间距。
参照表1,根据子载波间距,可能不支持用户数据(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传输。即,仅在至少一个特定子载波间距(例如,240kHz)中可能不支持用户数据的传输。
另外,参照表1,根据子载波间距,可能不支持同步信道(例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物理广播信道(PBCH))。即,仅在至少一个特定子载波间距(例如,60kHz)中可能不支持同步信道。
在NR中,包括在一个无线电帧/子帧中的时隙的数量和符号的数量可根据各种参数集(即,各种子载波间距)而不同。表2示出对于正常循环前缀(CP),每时隙OFDM符号数、每无线电帧时隙数和每子帧时隙数的示例。
[表2]
μ 每时隙符号数 每无线电帧时隙数 每子帧时隙数
0 14 10 1
1 14 20 2
2 14 40 4
3 14 80 8
4 14 160 16
参照表2,当应用与μ=0对应的第一参数集时,一个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对应于一个时隙,并且一个时隙由14个符号组成。在本说明书中,符号是指在特定时间间隔期间发送的信号。例如,符号可指通过OFDM处理生成的信号。即,本说明书中的符号可指OFDM/OFDMA符号或SC-FDMA符号等。CP可位于各个符号之间。
图3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帧结构的示例。在图3中,子载波间距为15kHz,其与μ=0对应。
图4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帧结构的另一示例。在图4中,子载波间距为30kHz,其与μ=1对应。
表3示出对于扩展CP,每时隙OFDM符号数、每无线电帧时隙数和每子帧时隙数的示例。
[表3]
μ 每时隙符号数 每无线电帧时隙数 每子帧时隙数
2 12 40 4
此外,可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应用频分双工(FDD)和/或时分双工(TDD)。当应用TDD时,在LTE/LTE-A中,以子帧为单位分配UL子帧和DL子帧。
在NR中,时隙中的符号可被分类为DL符号(由D表示)、灵活符号(由X表示)和UL符号(由U表示)。在DL帧中的时隙中,UE将假设DL传输仅发生在DL符号或灵活符号中。在UL帧中的时隙中,UE应仅在UL符号或灵活符号中发送。
表4示出由对应格式索引识别的时隙格式的示例。表4的内容可共同应用于特定小区,或者可共同应用于相邻小区,或者可单独地或不同地应用于各个UE。
[表4]
Figure BDA0002356532290000061
Figure BDA0002356532290000071
为了说明方便,表4仅示出NR中实际定义的一部分时隙格式。具体分配方案可改变或添加。
UE可经由高层信令(即,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接收时隙格式配置。或者,UE可经由在PDCCH上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接收时隙格式配置。或者,UE可经由高层信令和DCI的组合来接收时隙格式配置。
图5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资源网格的示例。图5所示的示例是NR中使用的时间-频率资源网格。图5所示的示例可应用于UL和/或DL。参照图5,在时域上一个子帧内包括多个时隙。具体地,当根据“μ”的值表示时,可在资源网格中表示“14·2μ”符号。另外,一个资源块(RB)可占据12个连续子载波。一个RB可被称为物理资源块(PRB),各个PRB中可包括12个资源元素(RE)。可分配RB的数量可基于最小值和最大值来确定。可分配RB的数量可根据参数集(“μ”)单独地配置。可分配RB的数量可针对UL和DL被配置为相同值,或者可针对UL和DL被配置为不同值。
描述NR中的小区搜索方案。UE可执行小区搜索以便获取与小区的时间和/或频率同步并获取小区标识符(ID)。诸如PSS、SSS和PBCH的同步信道可用于小区搜索。
图6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同步信道的示例。参照图6,PSS和SSS可包括一个符号和127个子载波。PBCH可包括3个符号和240个子载波。
PSS用于同步信号/PBCH块(SSB)符号定时获取。PSS为小区ID标识指示3个假设。SSS用于小区ID标识。SSS指示336个假设。因此,1008个物理层小区ID可由PSS和SSS配置。
SSB块可在5ms窗口内根据预定图案重复地发送。例如,当发送L个SSB块时,SSB#1至SSB#L全部可包含相同的信息,但可通过不同方向上的波束发送。即,在5ms窗口内可不对SSB块应用准共址(QCL)关系。用于接收SSB块的波束可在UE和网络之间的后续操作(例如,随机接入操作)中使用。SSB块可按照特定周期重复。重复周期可根据参数集单独地配置。
参照图6,PBCH具有用于第2/第4符号的20RB和用于第3符号的8RB的带宽。PBCH包括用于对PBCH进行解码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DM-RS的频域根据小区ID来确定。与LTE/LTE-A不同,由于NR中没有定义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所以定义特殊DM-RS以用于对PBCH进行解码(即,PBCH-DMRS)。PBCH-DMRS可包含指示SSB索引的信息。
PBCH执行各种功能。例如,PBCH可执行广播主信息块(MIB)的功能。系统信息(SI)被分成最小SI和其它SI。最小SI可被分成MIB和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除了MIB之外的最小SI可被称为剩余最小SI(RMSI)。即,RMSI可指SIB1。
MIB包括对SIB1进行解码所需的信息。例如,MIB可包括关于应用于SIB1(以及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MSG 2/4,其它SI)的子载波间距的信息、关于SSB块与随后发送的RB之间的频率偏移的信息、关于PDCCH/SIB的带宽的信息以及用于对PDCCH进行解码的信息(例如,将稍后描述的关于搜索空间/控制资源集(CORESET)/DM-RS等的信息)。MIB可周期性地发送,并且可在80ms时间间隔期间重复地发送相同的信息。SIB1可通过PDSCH重复地发送。SIB1包括用于UE的初始接入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对另一SIB进行解码的信息。
描述NR中的PDCCH解码。用于PDCCH的搜索空间对应于UE对PDCCH执行盲解码的区域。在LTE/LTE-A中,用于PDCCH的搜索空间被分成公共搜索空间(CSS)和UE特定搜索空间(USS)。包括在PDCCH中的各个搜索空间的大小和/或控制信道元素(CCE)的大小根据PDCCH格式来确定。
在NR中,定义了用于PDCCH的资源元素组(REG)和CCE。在NR中,定义了CORESET的概念。具体地,一个REG对应于12个RE,即,一个RB通过一个OFDM符号发送。各个REG包括DM-RS。一个CCE包括多个REG(例如,6个REG)。PDCCH可通过由1、2、4、8或16个CCE组成的资源来发送。CCE的数量可根据聚合级别来确定。即,当聚合级别为1时一个CCE、当聚合级别为2时2个CCE、当聚合级别为4时4个CCE、当聚合级别为8时8个CCE、当聚合级别为16时16个CCE可被包括在PDCCH中以用于特定UE。
CORESET可定义在1/2/3个OFDM符号和多个RB上。在LTE/LTE-A中,用于PDCCH的符号数由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定义。然而,在NR中不使用PCFICH。相反,用于COREST的符号数可由RRC消息(和/或PBCH/SIB1)定义。另外,在LTE/LTE-A中,由于PDCCH的频率带宽与整个系统带宽相同,因此不存在关于PDCCH的频率带宽的信令。在NR中,CORESET的频域可由RRC消息(和/或PBCH/SIB1)以RB为单位定义。
在NR中,用于PDCCH的搜索空间被分成CSS和USS。由于USS可由RRC消息指示,所以UE可能需要RRC连接以对USS进行解码。USS可包括指派给UE的PDSCH解码的控制信息。
由于即使当RRC配置未完成时也需要解码PDCCH,所以也应该定义CSS。例如,当配置用于对传达SIB1的PDSCH进行解码的PDCCH时或者当在随机接入过程中配置用于接收MSG2/4的PDCCH时,可定义CSS。类似于LTE/LTE-A,在NR中,PDCCH可出于特定目的通过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加扰。
描述NR中的资源分配方案。在NR中,可定义特定数量(例如,多达4个)的带宽部分(BPW)。BWP(或载波BWP)是连续PRB的集合,并且可由公共RB(CRB)的连续子集表示。CRB中的各个RB可从CRB0开始由CRB1、CRB2等表示。
图7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频率分配方案的示例。参照图7,在CRB网格中可定义多个BWP。CRB网格的参考点(可被称为公共参考点、起始点等)在NR中被称为所谓的“点A”。点A由RMSI(即,SIB1)指示。具体地,发送SSB块的频带与点A之间的频率偏移可通过RMSI指示。点A对应于CRB0的中心频率。此外,在NR中,点A可以是指示RE的频带的变量“k”被设定为零的点。图7所示的多个BWP被配置为一个小区(例如,主小区(PCell))。多个BWP可针对各个小区单独地或共同地配置。
参照图7,各个BWP可由大小和距CRB0的起始点定义。例如,第一BWP(即,BWP#0)可通过距CRB0的偏移由起始点定义,并且BWP#0的大小可通过BWP#0的大小确定。
可为UE配置特定数量(例如,多达四个)的BWP。在特定时间点,每小区可仅特定数量(例如,一个)的BWP为活动的。可配置BWP的数量或启用BWP的数量可针对UL和DL共同地或单独地配置。UE可仅在活动DL BWP上接收PDSCH、PDCCH和/或信道状态信息(CSI)RS。另外,UE可仅在活动UL BWP上发送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图8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多个BWP的示例。参照图8,可配置3个BWP。第一BWP可跨越40MHz频带,并且可应用15kHz的子载波间距。第二BWP可跨越10MHz频带,并且可应用15kHz的子载波间距。第三BWP可跨越20MHz频带,并且可应用60kHz的子载波间距。UE可将3个BWP当中的至少一个BWP配置为活动BWP,并且可经由活动BWP执行UL和/或DL数据通信。
可按照基于分配DL或UL资源的PDCCH的传输时间点指示时间差异/偏移的方式来指示时间资源。例如,可指示与PDCCH对应的PDSCH/PUSCH的起点和PDSCH/PUSCH所占据的符号数。
描述载波聚合(CA)。类似于LTE/LTE-A,在NR中可支持CA。即,可将连续或不连续分量载波(CC)聚合以增加带宽,因此增加比特率。各个CC可对应于(服务)小区,并且各个CC/小区可被分成主服务小区(PSC)/主CC(PCC)或辅服务小区(SSC)/辅CC(SCC)。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
1.处理多个参数集
当UE可同时支持多个参数集时,可如下同时支持多个参数集。
(1)多个参数集可通过半静态频分复用(FDM)来复用。在这种情况下,UE可配置有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数据子带与上述BWP对应。即,UE可配置有至少一个BWP集。在下面的描述中。数据子带集和BWP集可具有相同的含义。数据子带集和BWP可具有相同的配置(例如,该集合和邻接PRB的集合中使用的参数集)。数据子带集可定义UE可利用给定参数集配置/调度的PRB的集合。数据子带集可按各个参数集来配置。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数据子带集的示例。参照图9,数据子带集1由数据子带1、数据子带2和数据子带3组成。数据子带集1可对应于参数集1。此外,数据子带集1和数据子带集2配置在由单个无线电频率(RF)覆盖的带宽内。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子带集1和数据子带集2可部分或完全交叠。数据子带集2可对应于参数集2。参数集1和参数集2可彼此相同或不同。
部分或完全交叠的数据子带是否可同时启用可取决于UE能力。可启用来自各个数据子带集的至少一个数据子带或BWP。当UE同时支持多个参数集或多个活动BWP时,UE可报告UE是否可按照不相交方式或交叠方式支持参数集。
(2)代替定义数据子带集,可由BWP配置不同的参数集或相同的参数集。可根据UE能力同时启用BWP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这种情况下,在调度方面,可半静态地或动态地指示每启用BWP单独调度或跨启用BWP联合调度。
在调度方面,可考虑以下机制。
(1)自数据子带调度:在这种情况下,与数据子带关联的CORESET可用于调度。用于CORESET的参数集和用于数据子带的参数集可相同。另外,CORESET的带宽和CORESET的频率位置可属于数据子带的带宽/频率。换言之,CORESET本身包含在数据子带中。
(2)跨数据子带调度:可允许来自另一数据子带的跨数据子带调度。在这种情况下,用于CORESET的参数集和用于CORESET数据子带的参数集可不同。在跨数据子带调度方面,可考虑以下两个方法。
-跨数据子带调度的半静态配置:半静态地配置用于跨数据子带调度的数据子带或CORESET。如果UE特定载波A利用跨载波调度配置用于另一UE特定载波B,则载波A中的BWP可调度载波B中的任何BWP。例如,参照图9,载波1中的数据子带集1可被配置为支持对载波2中的数据子带集2的跨数据子带调度。如果载波A具有超过一个活动BWP,则各个BWP可调度载波B中的任何BWP,或者可进一步指示用于跨数据子带调度的数据子带集(或BWP集)之间的半静态配置。无论哪种方式,当具有相同参数集的数据子带随时间改变时,可维持跨数据子带/跨载波调度性质。例如,即使UE每载波仅具有一个活动BWP,如果载波A调度载波B,则与载波A关联的任何数据子带或CORESET可调度载波B中的任何数据子带。换言之,基于UE在载波A中的CORESET上的监测,跨载波CORESET可改变。此外,可按各个载波每数据子带集定义载波指示符字段(CIF)值。另选地,用于指示各个载波中的数据子带集的单独字段可动态地或半静态地指示。
-经由调度动态指示跨数据子带调度:尽管跨载波调度半静态地配置,但跨数据子带调度可由DCI动态地指示。当配置跨载波调度时,可能需要知道哪一(哪些)CORESET可用于跨载波调度。为此,可在跨载波调度中配置可用于跨载波调度的一个或更多个CORESET。或者,可在跨载波调度中配置一个或更多个BWP,并且与配置的BWP关联的CORESET可用于跨载波调度。或者,如果配置通过载波A对载波B的跨载波调度,则载波A中的任何CORESET可调度载波B中的任何数据子带。跨载波调度可通过CIF型指示完成,而载波内的数据子带的指示可通过在DCI中指示BWP索引来完成。当使用跨数据子带调度时,可由一个DCI指示的BWP的集合可按各个CORESET或按各个BWP高层配置。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由UE配置数据子带集的方法。上述本发明可应用于此实施方式。
在步骤S1000中,UE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即,BWP)组成。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由连续PRB的集合组成。在步骤S1010中,UE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
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可按参数集配置。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可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调度的CORESET。或者,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当中的第一数据子带可调度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当中的第二数据子带。
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可包括多个数据子带集。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可通过FDM来复用。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可彼此部分或完全交叠。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可由UE的单个RF覆盖。用于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的参数集可相同或不同。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启用的数据子带。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当中的第一数据子带集中的第一数据子带可调度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当中的第二数据子带集中的第二数据子带。
2.测量相关特征
(1)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波束管理相关测量
当可启用多个BWP时,需要阐明RRM的处理。可考虑以下方法。
-用于RRM的参数集可由RRM测量配置确定,并且UE可在给定时间监测配置用于RRM测量配置的带宽/频率位置,而不管活动/配置的BWP如何。如果发生冲突或者不允许UE在测量时间内利用不同参数集监测数据,则可在调度中跳过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UE可具有较大的RF以支持多个活动BWP,所以RRM测量带宽可被配置为大于任何BWP配置。
-按各个数据子带集不同的参数集可用于RRM,并且UE可按各个数据子带集执行RRM测量。换言之,可按各个数据子带集考虑单独的RRM测量配置。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RM测量带宽和数据带宽的示例。参照图11,RRM测量带宽和数据带宽可随时间改变。
在RRM测量方面,BWP的外部可被视为频率间测量,并且可基于测量间隙来执行测量。
(2)CSI测量
类似于RRM,CSI测量可针对数据/控制传输利用相同的参数集。在这个意义上,CSI测量可发生在各个BWP内。宽带CSI反馈可发生在各个数据子带集内。子带CSI反馈可发生在各个BWP内,并且子带大小可按各个数据子带集而不同。在各个数据子带集内,如果频率位置和带宽改变,则交叠部分可在BWP切换之间重用。换言之,如果各个数据子带集内的两个BWP具有交叠部分,则来自交叠部分的测量可重用。
数据子带集可等同于UE特定载波。当仅允许一个活动BWP时,不同的数据子带集可通过时分复用(TDM)来复用。
3.宽带操作中的RRM和CSI相关配置的细节
在处理可配置在活动BWP外部的RRM/CSI测量方面进行了讨论。当UE需要从当前活动BWP切换以用于测量时,可考虑两个选项。第一选项是与测量配置一致切换活动BWP。此选项可允许连续数据接收/发送。然而,此选项还导致频繁的BWP切换,因此可导致处理BWP切换过程的开销。第二选项是考虑测量可发生在测量间隙内,因此UE可能不需要在活动BWP外部的测量期间监测CORESET。
尽管第二选项比第一选项优选,但根据第二选项,RRM和/或CSI反馈的测量配置可独立于BWP配置来配置。尽管可考虑将BWP配置框架甚至用于测量配置,但由于各个BWP具有其关联的CORESET并且UE不需要在测量间隙期间监测CORESET,所以独立于BWP配置来配置测量配置可能更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将测量间隙配置明确地绑定到一个或更多个BWP配置。
在活动BWP外部的测量频率方面,考虑UE最大支持的带宽和多个RF能力可能需要进一步阐明。
总体上,测量带宽/频率与活动BWP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情况。如果测量带宽位于其活动BWP内,则执行测量不存在问题,因此这里不讨论该情况。
(1)情况1:为了使UE服务中断最小化,可考虑打开其RF以包括测量带宽和活动BWP二者。如果UE打开其RF,则经由活动BWP的测量和通信二者可同时执行。UE没有额外RF用于测量。例如,如果UE打开其RF而不改变其中心频率,则经由活动BWP的测量和通信二者可同时执行。由于不预期UE在其活动BWP外部接收或发送任何东西,所以可能有必要扩展其活动BWP以实现该选项。然后,可能发生与切换活动BWP的机制类似的问题。此外,如果UE需要重调谐其中心频率以适应测量带宽和活动BWP二者,则重调谐延迟不可忽略。在这个意义上,简单解决方案可以是将这种情况假设为“活动BWP外部”。如果UE可在没有活动BWP的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增加其RF以包括RRM频率,则UE可能不需要测量间隙。为了反映这一点,UE可按各个BWP配置报告是否需要测量间隙。对于不需要测量间隙的BWP,网络可假设UE可在执行测量的同时接收/发送。
(2)情况2:如果UE仍需要监测活动BWP,则配置的测量频率/带宽可能超出UE的RF能力。此情况可被视为“活动BWP外部”,并且应该利用测量间隙处理。
(3)情况3:UE可配备有多个RF,并且在UE监测活动BWP的同时一个或更多个RF可用于测量。在这种情况下,额外RF可用于测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UE可类似于LTE报告其是否需要具有测量间隙的能力。
总之,如果测量带宽在活动BWP外部,则可能需要测量间隙。此外,UE可能需要针对当前活动BWP重调谐或扩展其RF以用于测量。
可针对探测参考信号(SRS)考虑类似机制。
在测量间隙配置方面,可基于测量持续时间和必要的重调谐间隙来确定测量间隙的持续时间。可根据情况需要不同的重调谐间隙。例如,如果在上述情况1中UE需要执行测量,并且如果UE不需要切换其中心频率,则重调谐间隙可较小(例如,20us)。然而,网络可能不知道UE是否需要切换其中心频率以执行测量。因此,各个UE可为各个测量配置指示必要的重调谐间隙。此外,必要间隙也可取决于当前活动BWP,其可经由切换机制来动态地切换。因此,各个UE可能还需要动态地指示必要间隙。另选地,可按各个测量配置和/或BWP配置报告所需重调谐延迟和/或测量间隙的需要。通常,可针对各个频率内和频率间测量按配置的BWP来指示。
另选地,可隐含地创建测量间隙。具体地,网络可配置特定间隙。该特定间隙可包括最小重调谐延迟。例如,在上述情况1中,网络可假设如果测量带宽和活动BWP二者可被包括在UE最大RF能力内,则需要较小的重调谐间隙,假设当前活动BWP的中心频率没有改变。如果UE需要比配置的特定间隙更多的间隙,则UE可跳过接收或发送。
不同的测量间隙和重调谐延迟可分别用于RRM和CSI。对于CSI测量,如果配置活动BWP外部的周期性CSI测量,则UE可能需要按测量配置周期性地执行其测量。然而,对于RRM,执行测量的UE实现方式可能就够了,只要满足测量要求即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可取的是针对各个测量假设最差情况的重调谐延迟。然而,由于在带内和带间重调谐之间重调谐延迟非常不同,所以可考虑带内和带间测量之间的单独测量间隙配置。
总之,在用于RRM测量的测量间隙的重调谐间隙方面,用于带内测量和带间测量的测量间隙配置可单独地配置。在测量间隙持续时间中,可假设具有测量持续时间的最差重调谐延迟。
此外,在用于CSI测量的测量间隙的重调谐间隙方面,可考虑以下选项。
-选项1:可假设最差情况重调谐间隙。
-各个BWP配置的选项2:UE可报告其用于测量间隙的必要重调谐间隙。
-选项3:网络可配置重调谐间隙,并且如果需要,可通过不接收或发送数据来创建附加间隙。
4.BWP启用/停用
隐含DCI可用于启用/停用BWP,并且可能需要讨论进一步的细节。当UE配置有N个BWP时,可能需要阐明所有N个BWP可经由DCI动态地切换还是仅N个BWP的子集可动态地切换。为了使DCI开销最小化或限制最大数量的可配置BWP,可能优选的是仅N个BWP的子集可动态地切换。
半静态配置也可切换可能不需要也动态地切换的活动BWP。此外,可存在根据定时器而使用的BWP(例如,默认BWP)。在这个意义上,可指示可动态地切换的BWP配置的子集。由于到目前为止,BWP自适应的动机在于针对功率高效模式和高数据速率使用情况采用UE所支持的最小和最大带宽,所以对于DL和UL,BWP配置的最大数量可分别被限制为2。一个BWP可以是默认BWP,另一BWP可高层配置。
总之,由DCI指示的BWP的数量可被限制为2或4(1或2比特DCI开销)。为此,可限制配置的BWP的数量,或者可配置可动态地切换的配置的BWP的子集。
此外,定时器可用于将活动BWP切换为默认BWP(或其它较小的BWP)。关于此机制,类似不连续接收(DRX)的机制也可用于活动BWP切换。例如,UE可配置有两个BWP。在类DRX机制中,一个BWP可针对功率高效状态,另一BWP可针对活动状态。在功率高效状态下,UE可针对控制和数据二者启用较小BWP。功率高效状态与活动状态之间的转变可类似于DRX完成,或者可半静态地改变。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类DRX BWP切换机制的示例。参照图12,在功率高效状态期间,UE可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将活动BWP切换为较大的BWP。如果存在为较大的BWP调度的数据,则UE可转变为活动状态,然后UE可启用较大的BWP。否则,UE可返回到功率高效状态。或者,在开启持续时间期间,UE可监测较小的BWP或默认BWP,并且一旦UE检测到网络的活动调度,就可切换到较大的BWP。类似地,对于UL,在UE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SR)之后(或者可能基于BSR的阈值)UE可切换到较大的BWP。
5.默认DL/UL BWP
初始活动DL/UL BWP可被视为默认DL/UL BWP。可讨论当满足特定条件时UE是否返回到默认DL/UL BWP。例如,如果UE长时间没有接收到控制,则UE可回退到默认BWP。然而,回退的必要性也可取决于BWP配置的设计。在配置多个BWP方面,可考虑以下选项。
(1)包括默认BWP的所有BWP可共享至少一个CORESET。换言之,可针对所有配置的BWP共享用于RMSI的CORESET。因此,在不返回到另一BWP或默认BWP的情况下,UE可始终能够经由公共CORESET接收控制信息。为了使资源分配的歧义最小化,公共CORESET可仅在默认BWP内调度数据。这意味着默认BWP的频率区域可属于所有配置的BWP。然而,如果在默认BWP与其它BWP之间使用不同的参数集,则这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
(2)当配置的BWP使用与默认BWP不同的参数集时,可考虑BWP切换为默认BWP的半静态图案。例如,为了至少周期性地检查RMSI,可考虑切换为默认BWP。当BWP使用不同的参数集时这可能特别有必要。即,当UE支持超过一个参数集并且UE可配置有具有不同参数集的BWP时,可考虑允许切换为默认DL/UL BWP的半静态时间图案。对于具有与默认BWP相同的参数集的BWP,可支持各个BWP与默认BWP之间的至少一个公共CORESET。
更一般地,可配置使用各个BWP的TDM图案或资源集合。TDM图案或资源集合可配置有与各个BWP关联的多个图案或多个资源集合。例如,可配置访问默认BWP的资源子集。对于UL,当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UE可自动地将其BWP改变为默认BWP。尽管在默认BWP中用于PRACH的参数集与用于Msg3的参数集不同,但用于默认BWP的参数集可由用于Msg3的参数集确定,并且可从默认BWP例外地发送PRACH。总体上,用于SRS或PRACH的参数集可与配置的UL BWP不同,并且只要频率区域相同,就不认为UE在活动BWP外部。另外,当UE需要在保持相同的频率的同时切换其波束方向以接收或发送特定信号时,可不考虑改变活动BWP。然而,当UE切换其参数集并从其当前活动BWP发送时,可能不发生数据传输。
图13示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UE 1300包括处理器1310、存储器1320和收发器1330。处理器1310可被配置为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在处理器1310中实现。存储器1320在操作上与处理器1310联接并存储各种信息以操作处理器1310。收发器1330在操作上与处理器1310联接,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网络节点1400包括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和收发器1430。处理器1410可被配置为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在处理器1410中实现。存储器1420在操作上与处理器1410联接并存储用于操作处理器1410的各种信息。收发器1430在操作上与处理器1410联接,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310、1410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1320、1420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接入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收发器1330、1430可包括基带电路以处理射频信号。当实施方式在软件中实现时,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利用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功能等)来实现。模块可存储在存储器1320、1420中并由处理器1310、1410执行。存储器1320、1420可在处理器1310、1410内或处理器1310、1410外部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可经由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手段在通信上联接到处理器1310、1410。
鉴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系统,参照多个流程图描述了可根据所公开的主题实现的方法。尽管为了简单起见,方法被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步骤或方框,但将理解和意识到,要求保护的主题不受步骤或方框的次序限制,因为一些步骤可按照与本文所描绘和描述的不同次序发生或与其它步骤同时发生。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流程图中所示的步骤不是排他性的,在不影响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删除示例流程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

Claims (13)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配置数据子带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以及
通过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集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组成,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由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按参数集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对应于至少一个带宽部分BW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调度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当中的第一数据子带调度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当中的第二数据子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包括多个数据子带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通过频分复用FDM来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彼此部分或完全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由所述UE的单个无线电频率RF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的参数集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包括启用的数据子带。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当中的第一数据子带集中的第一数据子带调度所述多个数据子带集当中的第二数据子带集中的第二数据子带。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存储器;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联接到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该处理器:
在载波内配置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并且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通过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来与基站通信,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集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集由至少一个数据子带组成,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据子带中的每一个数据子带由连续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组成。
CN201880045179.9A 2017-07-06 2018-07-0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8703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29450P 2017-07-06 2017-07-06
US62/529,450 2017-07-06
US201762557125P 2017-09-11 2017-09-11
US62/557,125 2017-09-11
PCT/KR2018/007698 WO2019009665A1 (en) 2017-07-06 2018-07-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ULTIPLE NUMEROLOG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0374A true CN110870374A (zh) 2020-03-06
CN110870374B CN110870374B (zh) 2023-05-26

Family

ID=6495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5179.9A Active CN110870374B (zh) 2017-07-06 2018-07-0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436B2 (zh)
EP (1) EP3626019A4 (zh)
CN (1) CN110870374B (zh)
WO (1) WO201900966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961A1 (en) * 2020-04-15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nd-alone sidelink communication over unlicensed band
CN113596981A (zh) * 2020-04-30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偏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1108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1316B (zh) * 2017-08-11 2020-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频带状态处理方法及设备
KR102358569B1 (ko) * 2017-09-15 2022-0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시스템을 위한 이동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692736B1 (en) * 2017-10-06 2023-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hange of measurement gaps
US20210195575A1 (en) * 2017-11-14 2021-06-24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MX2020005072A (es) * 2017-11-15 2020-08-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cceso aleatorio con conmutacion de parte de ancho de banda.
JP7092195B2 (ja) * 2017-11-16 2022-06-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制御リソース領域の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JP7074766B2 (ja) * 2017-11-16 2022-05-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9102264A1 (en) * 2017-11-18 2019-05-3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CN111742591A (zh) 2018-02-08 2020-10-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1517383A (ja) * 2018-02-08 2021-07-15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リソース構成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WO2020064941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bwp switching
CN112997567A (zh) * 2018-10-30 2021-06-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JP7248709B2 (ja) * 2019-01-30 2023-03-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920497A4 (en) * 2019-01-30 2022-08-17 Ntt Docomo, Inc.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CN111526584B (zh) * 2019-02-01 2022-11-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00314912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multiplexing for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N110062413B (zh) * 2019-04-25 2021-10-2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解决5g nr终端异频测量的方法
CN111865527B (zh) * 2019-04-29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254714A1 (en) * 2019-06-19 2020-12-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ranslation of ue-specific frequency domain information among cells in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US11563637B2 (en) * 2019-10-13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for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handover
US11974155B2 (en) * 2021-09-23 2024-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ime alignment of measurement gaps and frequency hops
US20240064751A1 (en) * 2022-08-16 2024-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 sub-band scheduling in a full-duplex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9528A (zh) * 2011-09-30 2014-08-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减少的信道带宽的设备通信
CN104380820A (zh) * 2012-05-17 2015-02-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窄带划分和高效资源分配
US20160197657A1 (en) * 2010-09-26 2016-07-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US20160352551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Liqing Zhang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US20160359660A1 (en) * 2015-01-30 2016-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ingle-Subband User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8071B2 (en) * 2012-03-19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ing and reporting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cheme
WO2017184865A1 (en) * 2016-04-20 2017-10-26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TWI643513B (zh) * 2016-08-12 2018-12-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決定基礎參數頻寬的方法和設備
CN107888268B (zh) * 2016-09-30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Csi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0743299B2 (en) 2016-11-01 2020-08-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ubband aggregation in NR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15443B (zh) * 2017-02-27 2022-12-23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基站及终端
US10887842B2 (en) * 2017-04-17 2021-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10603877B (zh) * 2017-05-04 2024-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单载波宽带操作的带宽部分配置
US10284404B2 (en) * 2017-05-26 2019-05-07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data channel in new radio
EP3639602A4 (en) * 2017-06-13 2021-02-24 Apple Inc. HARQ-ACK PLANNING AND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URLLC, MULTIPLEXING DIAGRAM FOR CONTROL / DATA CHANNEL AND DM-RS FOR NR,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PLANNING ASPECTS AND SYNCHRONIZATION (SS) SIGNAL BLOCKS FOR NEW SYSTEM RADIO (NR) WITH MULTIPLE PARTS OF BANDWIDTH (BWP)
JP6852813B2 (ja) * 2017-06-14 2021-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Csi報告提供の可否を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EP4250814A3 (en) * 2017-06-16 2023-11-0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bandwidth for supporting broadband carri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0379B (zh) * 2017-06-16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151912B (zh) * 2017-06-16 2021-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系统
US11632787B2 (en) * 2020-02-13 2023-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part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cells scheduled by a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essa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97657A1 (en) * 2010-09-26 2016-07-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CN103999528A (zh) * 2011-09-30 2014-08-2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使用减少的信道带宽的设备通信
CN104380820A (zh) * 2012-05-17 2015-02-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窄带划分和高效资源分配
US20160359660A1 (en) * 2015-01-30 2016-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ingle-Subband User Equipment
US20160352551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Liqing Zhang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R1-1706900 "On bandwidth part and bandwidth adapt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HUAWEI等: "R1-1711422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channels"", 《3GPP TSG_RAN\WG1_RL1》 *
INTEL CORPORATION: "R1-1707420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and oper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OPPO等: "R1-1709265 "WF on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RAN1等: "R1-1711998 "LS on bandwidth part operation in NR"",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7961A1 (en) * 2020-04-15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nd-alone sidelink communication over unlicensed band
CN113596981A (zh) * 2020-04-30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偏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18909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偏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96981B (zh) * 2020-04-30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偏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31108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26019A4 (en) 2020-06-03
CN110870374B (zh) 2023-05-26
WO2019009665A1 (en) 2019-01-10
EP3626019A1 (en) 2020-03-25
US20210092008A1 (en) 2021-03-25
US11451436B2 (en)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037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多个参数集的方法和设备
KR102451082B1 (ko) Nr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7978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US112772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7977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组公共dci进行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5412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根据bwp或波束切换配置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12901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carrier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7974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118956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ifting boundary of uplink subframe or uplink sl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051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nitial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06637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67540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prb gri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592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具有双连接的软缓冲区大小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3938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sequ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127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3371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carri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