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7973A -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67973A CN110867973A CN201810897274.3A CN201810897274A CN110867973A CN 110867973 A CN110867973 A CN 110867973A CN 201810897274 A CN201810897274 A CN 201810897274A CN 110867973 A CN110867973 A CN 1108679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power transmission
- mutual inductance
- wireless power
- prim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SS补偿拓扑建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路模型,得到互感值与相关电路参数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关系模型完成在线/离线的互感辨识。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运算时间短、误差较小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能传输技术,收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公司的密切关注。具体而言,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诸多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中的热点,可进一步分为静态和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其中,静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应于能量接收端(副边部分)相对于能量发射端(原边部分)位置固定的设备充电;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应于能量接收端(副边部分)相对于能量发射端(原边部分)位置不固定的设备充电。基于对静态和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该技术在电动车、便携式设备、医疗设备及特殊环境(易燃易爆)等广泛领域的应用进程。
由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系统能量发射端(原边部分)和能量接收端(副边部分)不可避免的存在水平或垂直偏移。偏移直接影响磁耦合机构的互感值,从而进一步影响系统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严重情况将会导致系统效率较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因此,磁耦合机构的互感参数辨识技术是保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高性能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外学者围绕互感辨识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但是,现有技术在对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互感辨识时,要么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拓扑,要么算法的复杂度高且耗时多,要么对系统参数要求苛刻,且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互感辨别算法的复杂度高且耗时多,对系统参数要求苛刻,且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对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互感辨识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离线互感辨识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SS补偿拓扑建立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路模型,得到互感值与相关电路参数间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关系模型对应的方程完成在线/离线的互感辨识。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一: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电路中的发射线圈L1与谐振电容C1串联构成了原边串联谐振回路;副边电路中的接收线圈L2与谐振电容C2串联构成了副边串联谐振回路;M为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和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之间互感值;系统能量通过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经过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后,为系统负载提供电能;根据系统电路模型得到负载电阻Ro,原边线圈内阻R1,互感值M,原边线圈自感值L1及系统工作角频率ω之间的函数关系;
步骤二: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分别获取等效负载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
步骤三:测量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中谐振电流有效值I1_rms,结合反馈阻抗Zr和原边线圈内阻R1,获得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步骤四:利用步骤三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P1和步骤二获得的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反馈阻抗Zr的模型对互感值进行在线估计,获得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为:
步骤五:利用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实现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的互感辨识。
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获取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e的表达式为:
其中,Ro为负载电阻,Uo为充电电压,Io为充电电流;
步骤三: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表达式为:
其中,R2为副边线圈内阻,ω为系统工作角频率,L2为副边线圈自感以及C2为副边谐振电容的容值;
第二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表达式为:
第三步:根据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将反馈阻抗Zr表达式简化为:
其中,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对应的公式关系为ω2L2C2=ω2L1C1=1。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电路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系统能够工作在系统谐振频率,并且SS补偿结构时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补偿拓扑,结构简单,控制复杂度低。同时,本发明所述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的算法结构及流程的复杂度低,同时所述算法的运算时间短且误差较小。此外,该方法通过整体算法的流程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离线状态下的互感值辨识,还能够实现动态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互感值辨识,极大地提高方法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路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互感辨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不同类型(数组A)磁耦合机构的互感辨识结果;
图4为为不同类型(数组B)磁耦合机构的互感辨识结果;
图5为不同类型(数组A)磁耦合机构的互感辨识的误差曲线图;
图6为不同类型(数组B)磁耦合机构的互感辨识的误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电路中的发射线圈L1与谐振电容C1串联构成了原边串联谐振回路;副边电路中的接收线圈L2与谐振电容C2串联构成了副边串联谐振回路;M为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和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之间互感值;系统能量通过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经过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后,为系统负载提供电能;根据系统电路模型得到负载电阻Ro,原边线圈内阻R1,互感值M,原边线圈自感值L1及系统工作角频率ω之间的函数关系;
步骤二: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分别获取等效负载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
步骤三:测量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中谐振电流有效值I1_rms,结合反馈阻抗Zr和原边线圈内阻R1,获得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步骤四:利用步骤三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P1和步骤二获得的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反馈阻抗Zr的模型对互感值进行在线估计,获得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为:
步骤五:利用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实现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的互感辨识。
步骤二所述获取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e的表达式为:
其中,Ro为负载电阻,Uo为充电电压,Io为充电电流;
步骤三: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表达式为:
其中,R2为副边线圈内阻,ω为系统工作角频率,L2为副边线圈自感以及C2为副边谐振电容的容值;
第二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表达式为:
第三步:根据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将反馈阻抗Zr表达式简化为:
其中,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对应的公式关系为ω2L2C2=ω2L1C1=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基础,原边及副本电路均为串联补偿形式的磁耦合机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针对其他形式的拓扑,仅需要根据系统模型建立跟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也同样能够采用该方法进行互感值辨识。
由图1可知,在原边电路部分,直流电压源Ubus提供整体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能输入。开关管Q1~Q4组成原边全桥逆变电路,两组开关管(Q1和Q4)和(Q2和Q3)轮流导通输出近似方波电压Us。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L1与谐振电容C1串联构成原边串联谐振回路;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L2与谐振电容C2串联构成副边串联谐振回路。能量由发射线圈通过空间磁场传输到副边,经过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后,为负载提供直流电。
为降低电源输入的无功功率以及提高系统功率传输性能,一般尽可能保证原边和副边谐振频率与系统工作频率一致或相近。因此,本发明所设计的电路参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此外,此处需要强调:系统中所涉及电路参数(也即L1,C1,R1,L2,C2,R2,Ro,I1_rms和Po)均为可测量,并且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化可忽略不计,也即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视上述参数为恒定值。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系统工作频率可以为任何满足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工作的数值,这里选用常用于电动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作频率(85kHz),以便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的合理性。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的如图1所示的仿真模型,仿真时间设置为20ms,此时系统已经稳态运行,最大仿真步长为300ns。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中使用的参数按照实验系统中实测数据进行设置,如表1所示。
表1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仿真与实验参数
为验证算法在不同系统参数下均有效,对表1中三组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互感值结果如图3~4所示。其中,图3中的曲线为互感值动态变化(由20μH变为10μH)时,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且高效的估计互感值(19.33μH变为9.94μH),验证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的合理性。图4中的曲线为互感值动态变化(由20μH变为10μH)时,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且高效的估计互感值(20.11μH变为10.04μH),验证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的合理性。由3~4图可知,由于原边发射线圈与副边接收线圈出现偏移导致的互感值动态变化时,由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可实时估计互感值。
图5中的带方块的曲线为本发明所提出算法估计的互感值,带圆形的曲线为估计的互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由图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在估计互感值时平均误差不大于1.5%,这个误差对于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而言完全可接受。图6中的带方块的曲线为本发明所提出算法估计的互感值,带圆形的曲线为估计的互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由图6可知,相较于图5而言,随着系统功率(负载电阻由10Ω增加到30Ω)的提升,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在估计互感值时平均误差显著降低,其值不高于0.8%。
由图5~6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在估计互感值时平均误差最大不超过1.5%,并且随着系统传输功率的增加,平均误差会进一步降低,从而验证互感辨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实例以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例,提出一种互感在线/离线辨识方法,改方法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电路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系统能够工作在系统谐振频率,并且SS补偿结构时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补偿拓扑,结构简单,控制复杂度低。同时,本发明提出的算法复杂度低,运算时间短且误差较小。在保证系统有足够的传输功率前提下,采用本发明提出的算法估计互感值时平均误差完全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
1.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所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为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电路中的发射线圈L1与谐振电容C1串联构成了原边串联谐振回路;副边电路中的接收线圈L2与谐振电容C2串联构成了副边串联谐振回路;M为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和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之间互感值;系统能量通过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接收线圈,经过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后,为系统负载提供电能;根据系统电路模型得到负载电阻Ro,原边线圈内阻R1,互感值M,原边线圈自感值L1及系统工作角频率ω之间的函数关系;
步骤二: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分别获取等效负载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
步骤三:测量原边电路的发射线圈中谐振电流有效值I1_rms,结合反馈阻抗Zr和原边线圈内阻R1,获得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步骤四:利用步骤三所述系统传输到副边电路的有功功率P1和步骤二获得的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反馈阻抗Zr的模型对互感值进行在线估计,获得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为:
步骤五:利用在线估计的互感值模型实现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的互感辨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互感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获取等效输入电阻Re、副边电路的阻抗Z2和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的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第一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的全桥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e的表达式为:
其中,Ro为负载电阻,Uo为充电电压,Io为充电电流;
步骤三: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表达式为:
其中,R2为副边线圈内阻,ω为系统工作角频率,L2为副边线圈自感以及C2为副边谐振电容的容值;
第二步:根据SS补偿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拓扑结构,确定副边电路阻抗Z2映射到原边电路的反馈阻抗Zr表达式为:
第三步:根据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将反馈阻抗Zr表达式简化为:
其中,系统工作频率与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的谐振频率一致的原则对应的公式关系为ω2L2C2=ω2L1C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97274.3A CN110867973B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97274.3A CN110867973B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7973A true CN110867973A (zh) | 2020-03-06 |
CN110867973B CN110867973B (zh) | 2020-09-25 |
Family
ID=6965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97274.3A Active CN110867973B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6797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5900A (zh) * | 2020-04-16 | 2020-09-29 | 中国矿业大学 | 定频实本征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CN111898289A (zh) * | 2020-06-15 | 2020-11-06 | 东南大学 |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lcc-s拓扑参数设计方法 |
CN111987779A (zh) * | 2020-08-31 | 2020-11-24 | 重庆大学 | 基于TensorFlow的MC-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2316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东南大学 | 恒流输出型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变换器及其参数选取方法 |
CN105141046A (zh) * | 2015-10-26 | 2015-12-09 | 重庆大学 | Sp型ic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 |
CN106340974A (zh) * | 2016-09-21 | 2017-01-18 | 西安交通大学 | 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原边控制的阻感性负载在线识别算法 |
CN107294225A (zh) * | 2017-07-19 | 2017-10-24 | 重庆大学 | 副边并联补偿的ipt系统负载与互感参数识别方法 |
US20180062447A1 (en) * | 2016-08-23 | 2018-03-01 |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 Self-regulated reconfigurable resonant voltage/current-mode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tended-range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
-
2018
- 2018-08-08 CN CN201810897274.3A patent/CN1108679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2316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东南大学 | 恒流输出型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变换器及其参数选取方法 |
CN105141046A (zh) * | 2015-10-26 | 2015-12-09 | 重庆大学 | Sp型ic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 |
US20180062447A1 (en) * | 2016-08-23 | 2018-03-01 |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 Self-regulated reconfigurable resonant voltage/current-mode method and device for extended-range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
CN106340974A (zh) * | 2016-09-21 | 2017-01-18 | 西安交通大学 | 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原边控制的阻感性负载在线识别算法 |
CN107294225A (zh) * | 2017-07-19 | 2017-10-24 | 重庆大学 | 副边并联补偿的ipt系统负载与互感参数识别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25900A (zh) * | 2020-04-16 | 2020-09-29 | 中国矿业大学 | 定频实本征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CN111898289A (zh) * | 2020-06-15 | 2020-11-06 | 东南大学 | 一种远距离无线充电lcc-s拓扑参数设计方法 |
CN111987779A (zh) * | 2020-08-31 | 2020-11-24 | 重庆大学 | 基于TensorFlow的MC-W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模型、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67973B (zh) | 2020-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31035B (zh) | 一种基于正交双通道算法的无线充电系统用互感辨识方法 | |
WO2021008203A1 (zh) |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最大效率跟踪下的阻抗匹配网络优化方法 | |
CN105141046B (zh) | Sp型icpt系统负载与互感识别方法 | |
CN102969801B (zh) | 电流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 | |
CN102969802B (zh) | 电流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自适应控制方法 | |
CN106899212B (zh) | 对称式lcc谐振网络的ec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 |
CN110867973B (zh) | 一种静态-动态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线或离线互感辨识方法 | |
CN111864918B (zh) | 具有强抗偏移能力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
CN110429718B (zh) | 一种基于一次侧参数辨识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恒压控制方法 | |
CN102983638B (zh) | 一种电压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 | |
CN110829615B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磁耦合机构位置自动对准方法 | |
CN103427501A (zh) | 一种电压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4678965B (zh) | 一种基于参数联合辨识的ipt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6532987A (zh) | 一种关于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负载识别方法 | |
CN103490527A (zh) | 一种电压型无线供电系统负载识别方法及系统 | |
CN113629818A (zh) | 无线充电系统中mosfet的关断电流确定方法及系统 | |
CN110752678B (zh) | 一种基于原边辅助线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传输系统以及副边谐振状态估计方法 | |
CN111525705A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补偿网络互操作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06533382B (zh) | 应用于超高频dc/dc功率变换器的t型阻抗匹配电路及该匹配电路参数设计方法 | |
CN109507481B (zh) | 一种mmc谐波稳定性评估方法 | |
CN113193663B (zh) | 一种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负载及互感双参数辨识方法 | |
CN112578184B (zh) | 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多负载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 | |
CN117674445A (zh) | 考虑涡流损耗的水下wpt系统输出功率扫频寻优方法 | |
CN117665394A (zh) | 一种双发射单接收无线充电系统的负载等效电阻估计方法 | |
Wu et al. | Load adaptation of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a four-plate compact capacitive coupl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