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7921A -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7921A
CN110867921A CN201911178222.1A CN201911178222A CN110867921A CN 110867921 A CN110867921 A CN 110867921A CN 201911178222 A CN201911178222 A CN 201911178222A CN 110867921 A CN110867921 A CN 110867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oltage
flyback converter
battery pack
lav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82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67921B (zh
Inventor
郭向伟
耿佳豪
胡志国
许孝卓
谢东垒
高岩
刘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1782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7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67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9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witched or multiplexed charg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该直接均衡方法所基于的均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组、2n+3个MOS管、2n+5个二极管、两个反激变换器、一个RCD缓冲电路;串联电池组由n个单体电池组成。本发明特点在于:①整个均衡电路只需要两个反激变换器用于能量转移,体积较小。②易于扩展,当串联电池组包含的单体电池数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MOS管;③将串联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均衡控制策略合二为一,充放电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最大端电压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和最小端电压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池均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以及石油资源的日渐匮乏,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受欢迎。锂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输出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由于锂电池单体电压较低,因此一般需要将电池串联起来构成电池组的形式。而单体电池由于生产技术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在循环充放电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均衡现象,从而降低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和减少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导致出现过充和过放现象。所以,均衡技术对与改善电池的不一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主要的均衡方式分为主动均衡型和被动均衡型:被动均衡是通过并联电阻消耗能量来实现均衡,此种均衡结构简单,但能量损耗严重,散热问题难以解决;主动均衡通过电感、电容、变换器从高电压的单体电池中转移能量到低电压的单体电池中,从而实现电池组的均衡,也称非能耗均衡或者无损均衡。其中基于电感均衡的方法,虽然均衡效率较高,但其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开关管及电感数量较多,不利于均衡系统体积的缩小;基于电容的均衡方法均衡时间较长,尤其当电池单体之间电压相差不大时;基于变压器的均衡方法虽然能够缩短均衡路径,提高均衡效率,但由于其每节电池都需要变压器,造成了系统体积庞大,且需要的元器件较多,控制信号复杂,系统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改善串联电池组不均衡现象,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该直接均衡方法所基于的均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组、2n+3个MOS管、2n+5个二极管、两个反激变换器、一个RCD缓冲电路;串联电池组由n个单体电池组成;
第一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左侧,第二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右侧;
第一反激变换器原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左右两侧的MOS管,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经过一个MOS管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
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经过一个MOS管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第二反激变换器副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右左两侧的MOS管;
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具有对称性;串联电池组右侧的MOS管列阵多出一个MOS管;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并联有一个RCD缓冲电路;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和副边均有一个二极管。上述二极管的安装用于保证两个反激变换器相互独立,电流互不影响。
串联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依次标记为B1,B2,B3,…,Bn;均衡电路中每个MOS管依次标记为S0,S1,S2,…,S2n+2;所述第一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大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所述第二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小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直接均衡方法如下:
充放电过程中,每一个采样周期,首先判别串联电池组单体电池的最大端电压ULmax,单体电池的最小端电压ULmin,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平均端电压ULave;设定均衡指标Vref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小于等于Vref,第一反激变换器对最大端电压ULmax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小于等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大于Vref,第二反激变换器对最小端电压ULmin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大于Vref,则比较两个差值的大小;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等于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则第一反激变换器对最大端电压ULmax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小于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则第二反激变换器对最小端电压ULmin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
如此往复至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和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均小于等于Vref,均衡电路停止工作;
MOS管S2n+2在第一反激变换器工作时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最大端电压单体电池Bi对应的MOS管S2i-2和S2i+1,电池Bi给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MOS管S2i-2和S2i+1,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的MOS管S2n,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给电池组充电,实现能量转移;
MOS管S2n+2在第二反激变换器工作时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整个串联电池组给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RCD缓冲电路吸收第二反激变换器漏磁能量,减小其对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冲击电压;第三阶段,闭合导通最小端电压电池Bj对应的MOS管S2j-1和S2j,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给单体电池Bj充电,实现能量转移。第二反激变换器因为其原边与整个串联电池组连接,需要减小漏感引起的漏感尖峰电压保护MOS管,所以需要加RCD缓冲电路。
MOS管S2n+2在第一反激变换器工作时闭合导通,在第二反激变换器工作时断开,目的在于防止第二反激变换器在MOS管S2n+1断开时,原边电流还能经过S2n+2形成回路,导致第二反激变换器不能工作。
反激变换器要想顺利工作,需要对电路核心元器件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设定合适的电路参数。由于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类似,其电路参数计算思路基本一致,下面以第二反激变换器电路参数计算为例,第一反激变换器可参照计算。
首先是缓冲电路电容、电阻的分析计算。若R×C过小,则电容充电较快,消耗漏感能量也较快,在原边MOS管开通前电阻将消耗原边励磁电感能量。若R×C过大,则电容充电较慢,造成反激变换器副边延迟导通,部分原边励磁电感能量被RC电路消耗。所以要选择合适的R×C值,使其仅消耗漏感能量。这里采用公式(1)得到取值。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041
其中VC为吸收电容的电压,通常取反射电压的2~2.5倍;ΔVC为电容上的电压波动,可根据VC选取合适的值;fT为右边反激变换器工作频率。
其次,均衡电路工作时,为防止磁滞饱和现象,两个反激变换器必须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反激变换器原边绕组匝数记为NP,副边匝数记为NS;原边电感记为LP,副边电感记为Ls;原边电流记为IP,副边电流记为IS;原边电压记为VP,副边电压记为VS;开关周期记为T;一个周期内原边电流上升时间记为Ton,副边电流下降时间记为Toff,死区时间记为Td;副边电压反射到原边的电压记为Vf。当反激变换器原边MOS管关断时,副边电压此时为上正下负,而这时原边电感会感应到一个下正上负的电压,即反射电压Vf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051
在不考虑漏感尖峰的情况下,MOS管所能承受的压降为VP+Vf,VP为串联电池组的整体电压减一个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所以匝比决定了MOS管可承受的关断电压。因此匝比的选择要使得开关管的最大电压压力尽可能的小。确定匝比后,还需要确定占空比。要使均衡器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必须设定死区时间Td,且为了保证磁心不饱和,反激变换器原副和副边应满足伏秒平衡原理,即: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052
其中,VP和匝比可知,而死区时间Td通常选为0.2T,副边电压Vs等于单节电池电压加三个二极的管导通压降,所以由式(3)可求出Ton,再选择合适的开关频率f,即可通过式(4)确定占空比D。
D=Ton×f (4)
根据公式(5):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053
选择合适的原边均衡电流IP,即可求出原边电感量LP,再根据公式(6)可求出副边电感量。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061
综上,通过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合适的均衡电流,即可求出均衡拓扑剩余的参数。
优选的,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的频率大小根据所控制的反激变换器参数、MOS管的开关损耗、整组及单体电池电压而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使两个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和副边在每个信号周期内复位,即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和副边电感的电流先从零开始上升,最后又下降到零。
优选的,所述串联电池组的单体电池为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中的一种。
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特点在于:①整个均衡电路只需要两个反激变换器用于能量转移,体积较小。②易于扩展,当串联电池组包含的单体电池数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MOS管;③将串联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均衡控制策略合二为一,充放电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最大端电压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和最小端电压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与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方案使用附图作进一步的介绍,以下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他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均衡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直接均衡方法控制策略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均衡主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第一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第一阶段工作原理;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第一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第二阶段工作原理;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第二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第一阶段工作原理;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第二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第二阶段工作原理;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第二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第三阶段工作原理;
图9是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的实施例2的均衡电路仿真模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串联电池组端电压均衡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该直接均衡方法所基于的均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组、2n+3个MOS管、2n+5个二极管、两个反激变换器、一个RCD缓冲电路;串联电池组由n个单体电池组成;
串联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依次标记为B1,B2,B3,…,Bn;均衡电路中每个MOS管依次标记为S0,S1,S2,…,S2n+2
第一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左侧,第二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右侧;
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均有两个MOS管;第一反激变换器右侧边为原边,左侧边为副边,原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左右两侧的MOS管,副边经过MOS管S2n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第二反激变换器左侧边为原边,右侧边为副边,原边经过MOS管S2n+1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副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右左两侧的MOS管。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具有一定对称性;在均衡电路右侧底端另加MOS管S2n+2;第二的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并联有一个RCD缓冲电路;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和副边均有一个二极管。
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控制电路,左侧的控制电路与均衡电路左侧MOS管连接;右侧的控制电路与均衡电路右侧的MOS管连接。
第一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大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第二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小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如图2所示,直接均衡方法如下:
(1)设定均衡指标
以串联电池组中最大的单体端电压和最小的单体端电压作为均衡目标,设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为ULi,最大端电压为ULmax,最小端电压为ULmin,平均端电压为ULave,令:
D0=ULmax-ULave (7)
D1=ULave-ULmin (8)
设定均衡电路工作的临界参数Vref
(2)均衡过程
均衡过程包含若干个单体电池端电压采样周期,而每一个采样周期包含若干个均衡周期。
每一个采样周期,若:
D0>Vref,D1≤Vref (9)
或:
D1>Vref,D0>Vref,D0≥D1 (10)
则控制电路对最大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
若:
D1>Vref,D0≤Vref (11)
或:
D1>Vref,D0>Vref,D1>D0 (12)
则控制电路对最小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最终实现充电过程的均衡控制和放电过程的均衡控制合二为一,实现对最大端电压和最小端电压的混合均衡。
(3)均衡过程结束
每一个采样周期结束,采样电路重新检测各单体电池端电压,若满足均衡电路工作条件则均衡电路工作,若不满足,则均衡电路不工作。
MOS管S2n+2在第一反激变换器工作时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最大端电压单体电池Bi对应的MOS管S2i-2和S2i+1,电池Bi给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MOS管S2i-2和S2i+1,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的MOS管S2n,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给电池组充电,实现能量转移。
MOS管S2n+2在第二反激变换器工作时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整个串联电池组给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RCD缓冲电路吸收第二反激变换器漏磁能量,减小其对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冲击电压;第三阶段,闭合导通最小端电压电池Bj对应的MOS管S2j-1和S2j,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给单体电池Bj充电,实现能量转移。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该直接均衡方法所基于的均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组、11个MOS管、13个二极管、两个反激变换器、一个RCD缓冲电路;串联电池组由4个单体电池组成。串联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依次标记为B1,B2,B3,B4;均衡电路中每个MOS管依次标记为S0,S1,S2,…,S10
第一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左侧,第二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右侧。
每个单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均有两个MOS管;第一反激变换器右侧边为原边,左侧边为副边,原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左右两侧的MOS管,副边经过MOS管S8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第二反激变换器左侧边为原边,右侧边为副边,原边经过MOS管S9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副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右左两侧的MOS管。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具有一定对称性;在均衡电路右侧底端另加MOS管S10;第二的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并联有一个RCD缓冲电路。
第一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大端电压对应单体放电,第二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小端电压对应单体充电。
下面具体举例均衡电路工作的一种情况:
假设最大端电压对应单体为B3,最小端电压对应单体为B2,设定均衡指标Vref;假设最大端电压和平均端电压差值大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和最小端电压差值大于Vref,经比较最大端电压与平均端电压差值大于平均端电压与最小端电压差值,那么第一反激变换器首先开始对B3进行均衡;经过若干周期后,经比较最大端电压和平均端电压差值小于Vref,平均端电压和最小端电压差值大于Vref,最小端电压对应单体为B2,那么第二反激变换器开始对B2进行均衡;如此往复至最大单体端电压与平均端电压的差值、平均端电压与最小端电压的差值均小于等于Vref,均衡电路停止工作。
第一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如图4所示,第一阶段,最大端电压的单体电池B3对应的MOS管S4和S7打开,单体电池B3给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充电,原边电感电流呈线性上升,电压为“上正下负”。
如图5所示,第二阶段,关闭MOS管S4和S7,此时第一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为阻止电流下降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一反激变换器的绕组耦合到副边;由于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的同名端和原边相反,所以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的感应电动势是“上正下负”。此时打开MOS管S8,由于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所以副边电感会给电池组充电,从而实现能量转移。
第二反激变换器均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如图6所示,第一阶段,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8打开,整个串联电池组给原边电感充电,原边电感电流呈线性上升,电压为“上正下负”。
如图7所示,第二阶段,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8关闭,RCD缓冲电路中电容吸收第二反激变换器储存的漏感能量,并由电阻进行消耗,减少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MOS管的电压冲击。
如图8所示,第三阶段,由于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8关闭,此时原边电感为阻止电流下降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通过第二反激变换器的绕组耦合到副边;由于第二反激变换器副边的同名端和原边相反,所以副边的感应电动势是“上正下负”。此时打开B2对应的两个MOS管S2、S3,由于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所以副边电感会给B2充电,从而实现能量转移。
图9是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的实施例2的均衡电路仿真模型。依据日本三洋公司生产的容量为3.2Ah的18650型三元锂电池进行参数设置。仿真模型具体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仿真参数
Figure BDA0002290546510000121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串联电池组端电压均衡仿真结果,最大端电压与平均端电压的差值、平均端电压与最小端电压的差值都在不断减小,电路均衡效果良好。

Claims (4)

1.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直接均衡方法所基于的均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组、2n+3个MOS管、2n+5个二极管、两个反激变换器、一个RCD缓冲电路;串联电池组由n个单体电池组成;
第一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左侧,第二反激变换器位于均衡电路右侧;
第一反激变换器原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左右两侧的MOS管,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经过一个MOS管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
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经过一个MOS管和串联电池组整体连接,第二反激变换器副边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串联电池组右左两侧的MOS管;
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具有对称性;串联电池组右侧的MOS管开关列阵多出一个MOS管;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并联有一个RCD缓冲电路;第一反激变换器、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和副边均有一个二极管;
串联电池组中每个单体电池依次标记为B1,B2,B3,…,Bn;均衡电路中每个MOS管依次标记为S0,S1,S2,…,S2n+2;所述第一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大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所述第二反激变换器用于给最小端电压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直接均衡方法如下:
充放电过程中,每一个采样周期,首先判别串联电池组单体电池的最大端电压ULmax,单体电池的最小端电压ULmin,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平均端电压ULave;设定均衡指标Vref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小于等于Vref,第一反激变换器对最大端电压ULmax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小于等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大于Vref,第二反激变换器对最小端电压ULmin对应的单体电池充电均衡;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Vref,且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大于Vref,则比较两个差值的大小;
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大于等于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则第一反激变换器对最大端电压ULmax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若最大端电压ULmax与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小于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则第二反激变换器对最小端电压ULmin对应的单体电池放电均衡;
如此往复至最大端电压ULmax与平均端电压ULave的差值和平均端电压ULave与最小端电压ULmin的差值均小于等于Vref,均衡电路停止工作;
MOS管S2n+2在第一反激变换器工作时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最大端电压单体电池Bi对应的MOS管S2i-2和S2i+1,电池Bi给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MOS管S2i-2和S2i+1,闭合导通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的MOS管S2n,第一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反激变换器副边电感给电池组充电,实现能量转移;
MOS管S2n+2在第二反激变换器工作时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均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闭合导通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整个串联电池组给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第二阶段,断开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MOS管S2n+1,RCD缓冲电路吸收第二反激变换器漏磁能量,减小其对第二反激变换器原边的冲击电压;第三阶段,闭合导通最小端电压电池Bj对应的MOS管S2j-1和S2j,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有“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第二反激变换器的副边电感给单体电池Bj充电,实现能量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
均衡电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的频率大小根据所控制的反激变换器参数、MOS管的开关损耗、整组及单体电池电压而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输出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使两个反激变换器的原边和副边在每个信号周期内复位,即反激变换器的原边电感和副边电感的电流先从零开始上升,最后又下降到零。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电池组的单体电池为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中的一种。
CN201911178222.1A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Active CN110867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8222.1A CN1108679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8222.1A CN1108679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921A true CN110867921A (zh) 2020-03-06
CN110867921B CN110867921B (zh) 2020-12-22

Family

ID=69656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8222.1A Active CN1108679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79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394A (zh) * 2020-05-19 2020-08-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反激均衡电路的串联电池组均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9877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Two-way direct balance circuit for series cells
CN107342442A (zh) * 2017-07-06 2017-11-10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激电路的电池组无损均衡电路
CN109378967A (zh) * 2018-12-10 2019-02-22 刘秀清 基于直流反向倍压器的限流器电路和电池双向去极化电路
CN109768595A (zh) * 2019-01-11 2019-05-1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电池组双电压混合均衡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9877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Two-way direct balance circuit for series cells
CN107342442A (zh) * 2017-07-06 2017-11-10 东莞市德尔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激电路的电池组无损均衡电路
CN109378967A (zh) * 2018-12-10 2019-02-22 刘秀清 基于直流反向倍压器的限流器电路和电池双向去极化电路
CN109768595A (zh) * 2019-01-11 2019-05-17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电池组双电压混合均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USALEH M. IMTIAZ: ""Time Shared Flyback Converter" Based Regenerative Cell Balancing Technique for Series Connected Li-Ion Battery String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赵晋斌: "一种新型交错式反激变换器分析与设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5394A (zh) * 2020-05-19 2020-08-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反激均衡电路的串联电池组均衡方法
CN111555394B (zh) * 2020-05-19 2022-1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双向反激均衡电路的串联电池组均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921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 et al. 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quasi-resonant zero-voltage switching for battery charge equalization
CN107733007B (zh) 一种电池组双目标直接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CN108134414B (zh) 一种模块化均衡电路及其均衡方式
CN109066846B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间均衡电路结构与方法
CN110808622B (zh) 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电池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8011425B (zh) 一种电池组主动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07134599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均衡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72246B (zh) 基于Buck_Boost单元的反激式多路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55408B (zh) 一种基于单电感的串并联电池组主动均衡方法
Moghaddam et al. Multi-winding equalization techniqu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al vehicles
CN107294174A (zh) 一种电池单体与电池组间均衡电路结构与方法
Cao et al. Balancing method based on flyback converter for series-connected cells
Qi et al. Optimization of centralized equalization systems based on an integrated cascade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CN111555407B (zh) 一种基于电感储能的串并联电池组一体化主动均衡方法
CN104868532A (zh) 一种基于Cuk斩波电路双向桥臂的串联蓄电池组双向能量均衡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46174B (zh) 一种单电感单电容串联电池组自适应主动均衡方法
CN110758179B (zh) 基于lc-l的串联电池组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Liu et al. Design of zero-current parallel-switched-capacitor voltage equalizer for battery strings
CN110867921B (zh) 一种基于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直接均衡方法
CN112688391A (zh) 基于对称cllc直流变换器的锂离子电池均衡电路
Yu et al. A multi-cell-to-multi-cell equalizer for series-connected batteries based on flyback conversion
CN113489097A (zh) 一种基于l-lc储能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方法
CN110729789A (zh) 基于反激变换器的串联电池组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CN215042227U (zh) 基于l-lc储能的串联电池组均衡电路
CN112350403B (zh) 一种基于半桥结构和陷波器的电池均衡拓扑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