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8475A -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8475A
CN110858475A CN201910783674.6A CN201910783674A CN110858475A CN 110858475 A CN110858475 A CN 110858475A CN 201910783674 A CN201910783674 A CN 201910783674A CN 110858475 A CN110858475 A CN 110858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gate
data
display panel
gate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36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itronix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58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4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13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controlling the sequence of the scanning lines with respect to the patterns to be displayed, e.g. to save pow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含有,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以及于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于第一期间位于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一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于第二期间位于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尤指一种可达成省电的目的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分子在不同排列状态下,对光线具有不同的偏振或折射效果,因此调整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可控制光线的穿透量。然而,施加在液晶材料层两端的电压极性必须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反转,以避免液晶材料产生形变而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或避免影像残存(iontrapping and direct current residue)效应。
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方式可区分为图框反转(Frame Inversion)、线反转(LineInversion)及点反转(Dot Inversion)。在图框反转方式下,每一画面周期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为相同,并且和下一画面周期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为相反。线反转包含列反转(Row Inversion)及行反转(Column Inversion)。在列反转方式下,每一列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和其相邻列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为相反。在使用行反转下,每一行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和其相邻行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为相反。在点反转方式下,每一子像素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与其相邻子像素之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为相反。
然而,每当闸极驱动电路扫描不同列时,数据驱动电路输出至同一条数据线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即可能需要进行反转,例如列反转与点反转。换句话说,位于同一条数据线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的反转次数正比于闸极驱动电路的扫描次数,如此数据驱动电路须反复地对液晶显示面板上每条数据线之寄生电容交替充电/放电,其造成驱动功耗大。因此,如何以更省电的方式实现电压极性反转驱动,例如列反转与点反转,已成为业界的努力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达成省电的目的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含有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一闸极线,其中,于第一期间位于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一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以及于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二闸极线,其中,于第二期间位于该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包含有一闸极驱动电路,产生复数闸极驱动讯号,并传输至显示面板,复数闸极驱动讯号包含有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以及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其中,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闸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于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以及一数据驱动电路,产生复数数据讯号,并传输至显示面板,于第一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于第二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1B为图1A所示之显示模块之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之子像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闸极驱动讯号与数据讯号的时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
图4至图7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闸极驱动讯号与数据讯号的时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显示模块
100 显示面板
120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122 时序控制器
124 闸极驱动电路
126 数据驱动电路
20~95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200~206 步骤
CS、CL 电容
D1~Dm 数据讯号
DL1~DLm 资料线
FP1、FP2 画面周期
G1~Gn 闸极驱动讯号
GL1~GLn 闸极线
MN 晶体管
PIX 子像素
TP1~TPi 期间
V0 正电压
-V0 负电压
VCOM 共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指称特定的组件,然,所属本发明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称呼同一个组件,而且,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整体技术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再者,「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一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第二装置,或可透过其他装置或其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第二装置。
请参考图1,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显示模块10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之显示模块10之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之子像素的示意图。显示模块10可为如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器,其可运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型手机等可显示影像的电子产品。显示模块10包含有一显示面板(panel)100及一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如图1A及图1B所示,显示面板100包含有复数条闸极线GL1~GLn、复数数据线DL1~DLm以及呈数组排列的复数个子像素PIX,其中,m、n为正整数。闸极线GL1~GLn与资料线DL1~DLm的每一交界处分别耦接子像素PIX的一晶体管MN,且每一晶体管MN耦接电容CS、CL。其中,电容CL液晶电容表示显示面板100中子像素PIX的等效电容,电容CS为储存电容,且电容CS、CL可耦接至显示模块10中一共同电压VCOM,其中储存电容CS可不耦接至共同电压VCOM。如图1B所示,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包含有一时序控制器122、一闸极驱动电路124以及一数据驱动电路126。其中,时序控制器122耦接闸极驱动电路124以及数据驱动电路126用来提供一时序讯号至闸极驱动电路124以及数据驱动电路126,以控制闸极驱动电路124以及数据驱动电路126之运作时序。闸极驱动电路124用来依据时序讯号产生复数闸极驱动讯号G1~Gn,并传输至闸极线GL1~GLn,以致能显示面板100的闸极线GL1~GLn,而控制晶体管MN的导通状态,以控制每一列的子像素PIX的更新时序。数据驱动电路126用来依据时序讯号产生并输出数据讯号D1~Dm至显示面板100的数据线DL1~DLm,以传输数据讯号D1~Dm至对应的子像素PIX。藉此,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即可控制每一子像素PIX的像素电压,以控制液晶的转动角度。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20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于显示不同画面时更新子像素PIX之像素电压的运作可归纳为显示面板驱动方法20。显示面板驱动方法20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200:开始。
步骤202: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GL1~GLn中的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于该第一期间位于复数条资料线DL1~DLm中任一者的一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步骤204: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该复数条闸极线GL1~GLn中的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于该第二期间位于该复数条资料线DL1~DLm中任一者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步骤206:结束。
简言之,由于减少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
关于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20之具体操作,请继续参考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下,闸极驱动讯号与数据讯号的时序图,图3B为执行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下,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同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20,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一画面周期(frameperiod)FP1,即显示面板100显示一画面的周期,可区分为复数个期间(time period)TP1~TPi,其中,i为正整数。举例来说,画面周期FP1至少包含有期间TP1(又可称为第一期间)、期间TP2(又可称为第二期间)、期间TP3(又可称为第三期间)、期间TP4(又可称为第四期间)。类似地,一画面周期FP2亦可区分为复数个期间TP1~TPi。闸极线GL1~GLn可分群为不同扫描线群组,举例来说,闸极线GL1~GLn至少可区分出闸极线GL1、GL3为第一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2、GL4为第二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5、GL7为第三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三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6、GL8为第四闸极线(又可称为第四扫描线群组)。
如图3A及图3B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1、GL3,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3(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1、GL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闸极线的数量为2条,且第一闸极线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即传输至显示面板100之第一闸极线GL1、GL3的闸极驱动讯号G1、G3不相邻,但并非以此为限。第一闸极线GL1位于第1列(如第M列,M为正整数如1),第一闸极线GL3位于第3列(如第M+x列,x为整数如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一闸极线GL1,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3。也就是说,第一预定次序是随列号(row number)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并且,于第一期间TP1中的不同时间点第一闸极驱动讯号G1、G3先后导通位于第一闸极线GL1、GL3的晶体管MN,使数据讯号D1~Dm可于第一期间TP1分别对位于第一闸极线GL1、GL3之子像素PIX进行充电。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运用点反转驱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于第一期间TP1,位于资料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然而,于第一期间TP1,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条闸极线时即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期间TP1,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举例来说,数据讯号D1的位准为正电压V0。类似地,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3、DL5的数据讯号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一期间TP1,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举例来说,数据讯号D2的位准为负电压-V0。类似地,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4、DL6的数据讯号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2、GL4,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2、G4(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2、GL4。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闸极线的数量为2条,且第二闸极线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即传输至显示面板100之第二闸极线GL2、GL4的闸极驱动讯号G2、G4不相邻,但并非以此为限。第二闸极线GL2位于第2列(如第M+y列,y为整数如1),第二闸极线GL4位于第4列(如第M+y+z列,z为整数如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二闸极线GL2,再扫描第二闸极线GL4。也就是说,第二预定次序是随列号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并且,于第二期间TP2中的不同时间点第二闸极驱动讯号G2、G4先后导通位于第二闸极线GL2、GL4的晶体管MN,使数据讯号D1~Dm可于第二期间TP2分别对位于第二闸极线GL2、GL4之子像素PIX进行充电。
于第二期间TP2,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第一期间TP1与第二期间TP2为相反;然而,于第二期间TP2,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条闸极线时即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期间TP2,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类似地,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3、DL5的数据讯号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二期间TP2,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类似地,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4、DL6的数据讯号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三期间TP3,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三预定次序扫描第三闸极线GL5、GL7,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5、G7(又可称为第三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三闸极线GL5、GL7。于本实施例中,第三闸极线的数量为2条,且第三闸极线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三闸极线GL5,再扫描第三闸极线GL7。也就是说,第三预定次序是随列号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并且,于第三期间TP3中的不同时间点第三闸极驱动讯号G5、G7先后导通位于闸极线GL5、GL7的晶体管MN,使数据讯号D1~Dm可于第三期间TP3分别对位于第三闸极线GL5、GL7之子像素PIX进行充电。
于第三期间TP3,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第二期间TP2与第三期间TP3为相反;然而,于第三期间TP3,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三期间TP3,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二期间TP2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三期间TP2,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二期间TP2的电压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四期间TP4,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四预定次序扫描第四闸极线GL6、GL8,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6、G8(又可称为第四闸极驱动讯号)。于本实施例中,第四闸极线的数量为2条,且第四闸极线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第四扫描闸极线GL6,再第四扫描闸极线GL8。也就是说,第四预定次序是随列号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并且,于第四期间TP4中的不同时间点第四闸极驱动讯号G6、G8先后导通位于第四扫描闸极线GL6、GL8的晶体管MN,使数据讯号D1~Dm可于第四期间TP4分别对位于第四闸极线GL6、GL8之子像素PIX进行充电。
于第四期间TP4,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第三期间TP3与第四期间TP4为相反;然而,于第四期间TP4,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四期间TP4,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三期间TP3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四期间TP4,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三期间TP3的电压极性。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5~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由上述可知,由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采取点反转方式,因此可确保显示质量。此外,数据讯号(例如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于每过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至第二期间TP2)才反转一次,而同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内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同一扫描线群组内的复数条闸极线(例如第一扫描线群组的第一闸极线GL1、GL3),也就是说,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小于闸极驱动电路124的扫描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
本发明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依据每一闸极线GL1~GLn被扫描时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而分群闸线极GL1~GLn。在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不改变的基础下,将不同闸极线分群为同一扫描线群组,如同前述实施例,在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运用点反转驱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下,位在奇数列的闸极线(例如闸极线GL1、GL3)被扫描时,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不变,所以闸极线GL1、GL3归为同一扫描线群组。同理,位在偶数列的闸极线(例如闸极线GL2、GL4)被扫描时,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不变,所以闸极线GL2、GL4归为同一扫描线群组。如此,在相同期间扫描同一扫描线群组的复数条扫描线,数据驱动电路126不需要改变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可减少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以下所有实施例皆以此原则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而可达成省电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发明之实施例,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据以做不同的变化及修饰。举例来说,一个扫描线群组内的闸极线数量不限于2条,而可为其他数量。并且,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闸极线的预定次序不须随列号递增,而可与列号顺序无关。闸极驱动电路124亦不须自最边缘(例如最上方或最下方)的一条闸极线开始进行扫描。具体而言,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40下,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4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扫描线群组内的闸极线数量可为3条,举例来说,闸极线GL1~GLn至少可分群闸极线GL1、GL3、GL5(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2、GL4、GL6(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第一闸极线GL1、GL3、GL5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第二闸极线GL2、GL4、GL6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
如图4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3、GL1、GL5,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3、G1、G5(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一闸极线GL3,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1,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5。也就是说,第一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无直接关联。并且,闸极驱动电路124不是自最上方的第一闸极线GL1开始进行扫描。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4、GL2、GL6,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4、G2、G6(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二闸极线GL4,再扫描第二闸极线GL2,再扫描第二闸极线GL6。也就是说,第二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无直接关联。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由上述可知,由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40采取点反转方式,因此可确保显示质量。此外,数据讯号(例如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于每过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至第二期间TP2)才反转一次,而同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内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同一扫描线群组内的复数条闸极线(例如第一扫描线群组的第一闸极线GL1、GL3、GL5),也就是说,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小于闸极驱动电路124的扫描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相较于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之扫描线群组包含三条扫描线,所以本实施例之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三条扫描线后,数据驱动电路126才转换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如此本实施例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更可节省驱动功耗。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扫描线群组的分类方式可视不同设计考虑而调整,包含有最边缘(例如最上方或最下方)的一条闸极线的扫描线群组不须作为第一扫描线群组,而可为第二扫描线群组。请参考图5,显示面板驱动方法5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40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分群闸极线GL1~GLn的方式不同,于本实施例中,从闸极线GL1~GLn可分群闸极线GL2、GL4、GL6作为第一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分群闸极线GL1、GL3、GL5作为第二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也就是说,最上方的闸极线GL1未归类至第一扫描线群组。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闸极线GL2、GL4、GL6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第二闸极线GL1、GL3、GL5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
如图5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2、GL4、GL6,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2、G4、G6(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2、GL4、GL6。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一闸极线GL2,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4,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6。也就是说,第一预定次序是随列号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然而,闸极驱动电路124不是自最上方的闸极线GL1开始进行扫描。
由于本实施例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之数据驱动电路126采用点反转驱动方式,于第一期间TP1,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以确保显示质量;然而,于第一期间TP1,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数据驱动电路126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闸极线时即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1、GL3、GL5,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3、G5(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1、GL3、GL5。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二闸极线GL1,再扫描第二闸极线GL3,再扫描第二闸极线GL5。也就是说,第二预定次序是随列号递增,而与列号顺序相关。
于第二期间TP2,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D1~Dm(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第一期间TP1与第二期间TP2为相反,以确保显示质量;然而,于第二期间TP2,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由上述可知,由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50采取点反转方式,因此可确保显示质量。此外,数据讯号(例如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于每过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至第二期间TP2)才反转一次,而同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内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同一扫描线群组内的复数条闸极线(例如第一扫描险群组的第一闸极线GL2、GL4、GL6),也就是说,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小于闸极驱动电路124的扫描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扫描线群组内的闸极线数量可以相异。具体而言,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60下,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6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不同扫描线群组内的闸极线数量可以相异,举例来说,至少从闸极线GL1~GLn可分群第一闸极线GL1、GL3、GL5(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第二闸极线GL2、GL4(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也就是说,第一闸极线GL1、GL3、GL5的数量不同于第二闸极线GL2、GL4的数量。第一闸极线的数量为3条,且第一闸极线GL1、GL3、GL5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第二闸极线的数量为2条,且第二闸极线GL2、GL4、GL6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
如图6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1、GL3、GL5,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3、G5(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1、GL3、GL5。其中,第一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2、GL4,而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2、G4(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2、GL4。其中,第二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扫描线群组的闸极线的预定次序可以相异。具体而言,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70下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7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40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扫描线群组的闸极线的预定次序是不同的。
如图7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3、GL1、GL5,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3、G1、G5(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3、GL1、GL5。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第一闸极线GL3,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1,再扫描第一闸极线GL5。也就是说,第一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无直接关联。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6、GL4、GL2,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6、G4、G2(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6、GL4、GL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124先扫描闸极线GL6,再扫描闸极线GL4,再扫描闸极线GL2。也就是说,第二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减,而与列号顺序相关。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闸极线GL1~GLn可直接分群为两组扫描线群组。请参考图8A及图8B,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80下,闸极驱动讯号与数据讯号的时序图,图8B为执行显示面板驱动方法80下,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8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大致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画面周期FP1、FP2可分别具有第一期间TP1、第二期间TP2,此外,闸极线GL1~GLn可分群为第一闸极线GL1、GL3、GL5、…、GL(n-1)以及第二闸极线GL2、GL4、GL6、…、GLn。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闸极线GL1~GL(n-1)不相邻并位于奇数列,第二闸极线GL2~GLn不相邻并位于偶数列。当闸极线GL1~GLn的数量为2N条时,第一闸极线GL1~GL(n-1)的数量为N条,第二闸极线GL2~GLn的数量为N条,即闸极驱动讯号G1~Gn的数量为2N时,第一闸极驱动讯号G1~G(n-1)的数量为N,第二闸极驱动讯号G2~Gn的数量为N;当闸极线GL1~GLn的数量为2N+1条时,第一闸极线GL1~GL(n-1)的数量为N+1条,第二闸极线GL2~GLn的数量为N条,其中N为正整数,即闸极驱动讯号G1~Gn的数量为2N+1时,第一闸极驱动讯号G1~G(n-1)的数量为N+1,第二闸极驱动讯号G2~Gn的数量为N。
如图8A及图8B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1~GL(n-1),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n-1)(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1~GL(n-1)。其中,第一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
于第一期间TP1,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D1~Dm(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以确保显示质量;然而,于第一期间TP1,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数据驱动电路126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2~GLn,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2~Gn(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2~GLn。其中,第二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
于第二期间TP2,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第一期间TP1与第二期间TP2为相反,以确保显示质量;然而,于第二期间TP2,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DL6的数据讯号D2、D4、D6)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
画面周期FP2的第一期间TP1及第二期间TP2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资料线DL1~DLm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或第二期间TP2与画面周期FP2的第一期间TP1或第二期间TP2为相反。
由上述可知,由于显示面板驱动电路120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80采取点反转方式,因此可确保显示质量。此外,数据讯号(例如数据讯号D1)的电压极性于每过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至第二期间TP2)才反转一次,而在同一个期间(例如第一期间TP1)内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同一扫描线群组内的复数条闸极线(例如第一闸极线GL1~GL(n-1)),也就是说,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小于闸极驱动电路124的扫描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2点反转(2-Dot Inversion)驱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在此方式下,也可适用本发明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而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一显示面板驱动方法90下,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之示意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90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大致类似。于本实施例,从闸极线GL1~GLn可分群闸极线GL1、GL2、GL5、GL6为第一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3、GL4、GL7、GL8为第二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也就是说,第一闸极线与第二闸极线的数量分别为4条,第一闸极线GL1、GL2、GL5、GL6并未全部位在奇数列或者偶数列,第一闸极线GL1、GL2相邻,第一闸极线GL5、GL6相邻,第二闸极线GL3、GL4、GL7、GL8同样并未全部位在奇数列或者偶数列,第二闸极线GL3、GL4相邻,第二闸极线GL7、GL8相邻。
如图9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1、GL2、GL5、GL6,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2、G5、G6(又可称为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1、GL2、GL5、GL6。第一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即第一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有关,亦可如先前实施例,第一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无直接关联。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位于资料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然而,于第一期间TP1,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数据驱动电路126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闸极线时即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一期间TP1,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的数据讯号D2、D4)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3、GL4、GL7、GL8,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3、G4、G7、G8(又可称为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3、GL4、GL7、GL8。第二预定次序可随列号递增,即第二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有关,亦可如先前实施例,第二预定次序与列号顺序无直接关联。
于第二期间TP2,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相邻二者的数据讯号D1~Dm(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与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的电压极性相反,且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第一期间TP1与第二期间TP2为相反;然而,于第二期间TP2,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奇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1、DL3、DL5的数据讯号D1、D3、D5)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另一方面,于第二期间TP2,位于偶数行的数据线的数据讯号(例如数据线DL2、DL4的数据讯号D2、D4)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数据线DL1~DLm中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可应用于采用其他多点反转驱动方式,以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例如3点反转(3-Dot Inversion)驱动方式、4点反转(4-Dot Inversion)驱动方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列反转(Row Inversion)驱动方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子像素PIX。在此方式下,也可适用本发明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而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请参考第10图,显示面板驱动方法95与显示面板驱动方法30大致类似。于本实施例,从闸极线GL1~GLn可分群闸极线GL1、GL3为第一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一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2、GL4为第二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二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5、GL7为第三闸极线(又可称为第三扫描线群组)、闸极线GL6、GL8为第四闸极线(又可称为第四扫描线群组)。第一闸极线、第二闸极线、第三闸极线、第四闸极线的数量分别为2条。第一闸极线GL1、GL3与第三闸极线GL5、GL7位在奇数列,第一闸极线GL1、GL3、第三闸极线GL5、GL7不相邻。第二闸极线GL2、GL4与第四闸极线GL6、GL8位在偶数列,第二闸极线GL2、GL4、第四闸极线GL6、GL8不相邻。
如第10图所示,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一期间TP1,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第一闸极线GL1、GL3,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1、G3(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一闸极线GL1、GL3。于第一期间TP1,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与数据线DL3的数据讯号D3)的电压极性相同;然而,于第一期间TP1,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数据驱动电路126而非随闸极驱动电路124扫描不同闸极线时即反转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期间TP1,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二期间TP2,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第二闸极线GL2、GL4,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2、G4(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二闸极线GL2、GL4。于第二期间TP2,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例如数据线DL1的数据讯号D1、数据线DL2的数据讯号D2与数据线DL3的数据讯号D3)的电压极性相同,且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第一期间TP1与第二期间TP2为相反;然而,于第二期间TP2,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如此一来,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期间TP2,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一期间TP1的电压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三期间TP3,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三预定次序扫描第三闸极线GL5、GL7,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5、G7(第三闸极驱动讯号)至第三闸极线GL5、GL7。于第三期间TP3,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相同,且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第二期间TP2与第三期间TP3为相反;然而,于第三期间TP3,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三期间TP3,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二期间TP2的电压极性。
于画面周期FP1的第四期间TP4,闸极驱动电路124依据一第四预定次序扫描第四闸极线GL6、GL8,即传输闸极驱动讯号G6、G8(第四闸极驱动讯号)至第四闸极线GL6、GL8。于第四期间TP4,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相同,且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第三期间TP3与第四期间TP4为相反;然而,于第四期间TP4,位于任一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在本实施例中,于第四期间TP4,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均为负极性,而相反于其在第三期间TP3的电压极性。
画面周期FP1其余的期间TP3~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此外,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也有类似的操作情形,因此不再赘述,惟须注意的是,位于数据线DL1~DLm的数据讯号D1~Dm的电压极性于画面周期FP1的期间TP1~TPi与画面周期FP2的期间TP1~TPi为相反。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减少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反转的次数,因此可减少驱动功耗而达成省电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含有:
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扫描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一闸极线,其中,于该第一期间位于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一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以及
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扫描该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二闸极线,其中,于该第二期间位于该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该复数条闸极线的数量为2N或2N+1条,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的数量介于2条与N+1条之间,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的数量介于2条与N+1条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位于奇数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位于偶数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中的一者位于第M列,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中的另一者位于第M+x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中的一者位于第M+y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中的另一者位于第M+y+z列,其中,M为正整数,x、y、z为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于该第一期间或该第二期间,位于复数条数据线中相邻二者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位于该复数条数据线中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于该第一期间与该第二期间为相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预定次序或该第二预定次序随列号递增、随列号递减或与列号顺序无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另包含有:
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三期间,依据一第三预定次序扫描该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三闸极线,其中,于该第三期间位于该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以及
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四期间,依据一第四预定次序扫描该复数条闸极线中的复数条第四闸极线,其中,于该第四期间位于该该复数条数据线中任一者的该数据讯号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中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不相邻,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不相邻。
10.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包含有:
一闸极驱动电路,产生复数闸极驱动讯号,并传输至该显示面板,该复数闸极驱动讯号包含有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以及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其中,于一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一期间该闸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一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二期间依据一第二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以及
一数据驱动电路,产生复数数据讯号,并传输至该显示面板,于该第一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于该第二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闸极驱动讯号的数量为2N或2N+1,该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的数量介于2与N+1之间,该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的数量介于2与N+1之间,其中,N为正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闸极驱动电路传输该复数闸极驱动讯号至该显示面板之复数条闸极线,该闸极驱动电路于该第一期间,依据该第一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至该复数条闸极线之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以扫描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并于该第二期间,依据该第二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至该复数条闸极线之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以扫描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位于奇数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位于偶数列。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中的一者位于第M列,该复数条第一闸极线中的另一者位于第M+x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中的一者位于第M+y列,该复数条第二闸极线中的另一者位于第M+y+z列,其中,M为正整数,x、y、z为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于该第一期间或该第二期间,该数据驱动电路传输复数数据讯号至该显示面板而相邻二者的电压极性相反。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数据讯号中的一者的电压极性于该第一期间与该第二期间为相反。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第一预定次序或该第二预定次序随列号递增、随列号递减或与列号顺序无关。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闸极驱动讯号另包含有复数第三闸极驱动讯号以及复数第四闸极驱动讯号,其中,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三期间该闸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三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三闸极驱动讯号,于该第三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于该画面周期中的一第四期间该闸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四预定次序传输该复数第四闸极驱动讯号,于该第四期间该复数数据讯号中任一者的电压极性维持不变。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其中该复数第一闸极驱动讯号于该显示面板不相邻,该复数第二闸极驱动讯号于该显示面板不相邻。
CN201910783674.6A 2018-08-23 2019-08-23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Pending CN1108584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21616P 2018-08-23 2018-08-23
US62/721,616 2018-08-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475A true CN110858475A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6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3674.6A Pending CN110858475A (zh) 2018-08-23 2019-08-23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4880B2 (zh)
CN (1) CN110858475A (zh)
TW (1) TWI72639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3483B1 (en) * 1999-03-11 2003-05-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5474297A (zh) * 2013-08-23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9418610B2 (en) * 2010-05-31 2016-08-16 Innolu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106710555A (zh) * 2017-01-22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6940992A (zh) * 2017-04-28 2017-07-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0469B2 (ja) 2003-03-26 2009-12-24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該画像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信号線駆動回路及び駆動方法
JP2011018020A (ja) 2009-06-12 2011-01-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ゲートドライバ及び表示装置
WO2012161698A1 (en) 2011-05-24 2012-11-29 Apple Inc. Changing display artifacts across frames
TW201303841A (zh) 2011-07-14 2013-01-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影像顯示掃描方法
JP2014032399A (ja) 2012-07-13 2014-02-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793775B (zh) 2014-01-20 2018-03-09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触控感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3483B1 (en) * 1999-03-11 2003-05-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US9418610B2 (en) * 2010-05-31 2016-08-16 Innolu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same
CN105474297A (zh) * 2013-08-23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710555A (zh) * 2017-01-22 2017-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6940992A (zh) * 2017-04-28 2017-07-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51062A1 (en) 2020-08-06
TW202009900A (zh) 2020-03-01
US11074880B2 (en) 2021-07-27
TWI726394B (zh) 202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832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41906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319345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10088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31804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01266767B (zh) 液晶显示器
KR100889417B1 (ko) 구동 회로, 액정 장치, 전자기기, 및 액정 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823294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05025382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KR20080006037A (ko) 시프트 레지스터,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시프트레지스터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2005532590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862481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inversion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O2007135803A1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8735174B (zh)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00081309A1 (en) Display device
JP414081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13393790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02426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350645B1 (ko) 플리커링을 줄이기 위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3975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8121095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198524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350287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05000099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10858475A (zh)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