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8436A -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58436A
CN110858436A CN201810962001.2A CN201810962001A CN110858436A CN 110858436 A CN110858436 A CN 110858436A CN 201810962001 A CN201810962001 A CN 201810962001A CN 110858436 A CN110858436 A CN 110858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quilt
comforter
time
personal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20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58436B (zh
Inventor
陈海燕
张钊锋
梅年松
夏志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yiliansum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 Chain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 Chain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 Chain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620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58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58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58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58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05Specific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ild monitoring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88Attachment of child unit to child/artic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被子内的温度数据;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存储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储能器件,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电能,通过本发明,可解决现有小孩在睡觉的时候容易踢被,而看护人睡着后察觉不到,导致小孩子容易生病着凉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健康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温度检测的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人在睡眠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踢被(或其他形式导致的覆盖物缺失)现象,若不及时重新盖上则可能会导致受凉、感冒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覆盖物长时间的缺失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身体损害。特别是针对婴幼儿、老人或病患者等需要进行看护的群体,在出现踢被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身体损害。为防止婴幼儿、老人或病患者踢被,通常是由看护人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在发现被看护人踢被后重新为看护人盖上被子,而实际上在发生踢被后通常无法及时被发现,且这也会给看护人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使得看护人无法正常睡眠。
公开号为CN104622113A,申请号为CN201510085981.9,名称为《一种具备温湿度与振动检测的儿童用床垫》的发明专利,采用在床垫填充层设置检测婴幼儿背部温度的温度模块、检测屁部湿润程度的湿度模块、检测其翻身或踢蹬被子的振动模块的技术方案,对儿童睡眠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是否翻身、踢蹬被子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可发出报警信息。该专利的不足在于:一过于复杂;二、温度模块设置在床垫填充层,当睡者侧卧,背部不贴近温度模块所在位置时,温度模块对体温的测量就会产生偏差;三、采用振动模块监测儿童睡眠时的翻身或踢蹬被子,这样的话儿童睡眠时翻身等正常活动造成的振动与完全蹬掉被子,都会产生报警信息,这将导致报警过于频繁而影响监护人的正常休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小孩在睡觉的时候容易踢被,而看护人睡着后察觉不到,导致小孩子容易生病着凉的技术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踢被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被子内的温度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存储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
储能器件,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电能。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判断单元的比对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将该段时间的温度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数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度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优选地,所述异常判断单元于采集一段时间的多个温度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的实时平均温度,将该实时平均温度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实时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度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以启动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踢被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被子内的温度数据;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用户的皮肤接触部位,用于采集皮肤侧的温度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获得被子内温度与皮肤侧温度的实时温差值,并将该温差值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实时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信号获得两者的温差数据,并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的温度;
步骤S2,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3,所述报警模块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位置,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
步骤S102,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103,所述报警模块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或盖被温差曲线,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被子内和/或皮肤侧的温度信息,利用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或盖被温差曲线对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进行判断,以于判断出踢被状态时进行报警,实现了对睡眠中的儿童行为进行监测的目的,在监测到儿童发生了踢被子行为后,可以及时报警唤醒看护人。除了能告知监护人对儿童采用了不合适的保暖措施外,更可以将儿童由于踢被子引起的感冒生病几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个体对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无形中节省监护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之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的细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的细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之另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图5为图4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的细部结构图;
图6为图4另一实施例之控制单元的细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之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步骤S2的细部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步骤S2的细部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之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之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0、控制单元20、报警模块30、存储单元40以及储能器件50。
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0,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的温度;控制单元40,用于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报警模块3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例如报警模块30可采用声光报警器在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下进行声光报警。这里需说明的是,一般来说,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一般需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后传输至AD转换电路,由AD转换电路将放大后的模拟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温度信号再传输至控制单元进行处理,由于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等为常规电路,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20进一步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1,用于用户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0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一般来说,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体温不可能完全相同,其盖上被子后被子内的温度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特别是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的被子内的温度较高,有的人就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本发明针对用户预先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该盖被温度曲线可通过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形成。较佳地,为提高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精准性,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1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可将该段时间的温度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例如五分钟)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数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度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例如,当用户睡着时,采集凌晨1点-1点5分得到的的温度数据求取平均值,1点5分-1点10分采集得到的温度数据求取平均值,以此类推,最后根据各时间段的温度数据生成该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202,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10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1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异常判断单元202可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并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该平均温度进行比对,例如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为38度,则将获得的实时温度数据与该平均温度(38度)进行比较。优选地,异常判断单元202也可以于采集一段时间(例如3分钟)的多个温度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的实时平均温度,将该实时平均温度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以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具体地说,当异常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温差较大,此时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当异常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温差较小,则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20进一步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1,用于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0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用户盖被时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由于本实施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方式与前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时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也就是说实时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2会接收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的温度信号,根据该段时间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温度变化趋势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203,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201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判断单元202可通过计算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相似度来对两条曲线进行比对。由于对于两条曲线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已有很多现有的方法,本发明不再予以赘述。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204,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203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以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也就是说,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高(例如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年两条曲线接近,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而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低时(例如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存储单元40,用于实现数据存储,如采集的温度数据、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等等。
储能器件50,可为纽扣电池或纸电池,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电能。
由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放置位置有限,在有些情况下,其覆盖的被子并未踢掉,而其他部位的被子已经踢掉,此时有可能第一温度传感器60监测到的温度变化并不大,例如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放置于肚子部位的衣服外侧,肚子遮盖部位的被子并未踢掉,而肩膀与胳膊可能均已放置于被子之外,在室温较低情况下,也会导致受凉感冒等状况发生,因此,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踢被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6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用户的皮肤(例如肚子,大腿部位)接触,用于采集皮肤侧的用户的体温。相应地,控制单元20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报警模块30在控制单元20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20进一步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1,用于用户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0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较佳地,为提高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精准性,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1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可将该段时间的温差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例如五分钟)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温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差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202,用于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0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获得被子内温度与皮肤侧温度的实时温差值,并将该温差值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1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异常判断单元202可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平均温差,并将实时采集的温差值与该平均温差值进行比对,例如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差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差为2度,则将获得的实时温差数据与该平均温差(2度)进行比较。优选地,异常判断单元202也可以于采集一段时间(例如3分钟)的多个温差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实时平均温差,将该实时平均温差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以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具体地说,当异常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此时可能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当异常判断单元202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此时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20进一步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1,用于用户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0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由于本实施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方式与前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实时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2,用于根据接收到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信号获得两者的温差数据,并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也就是说实时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2会接收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的温度信号并计算获得该段时间的实时温差信号,根据该段时间的实时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203,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201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异常判断单元202可通过计算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相似度来对两条曲线进行比对。由于对于两条曲线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已有很多现有的方法,本发明不再予以赘述。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204,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203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30以启动报警模块30进行报警。也就是说,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高(例如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年两条曲线接近,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而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低时(例如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图7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之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的温度;
步骤S2,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3,所述报警模块30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例如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报警器在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下进行声光报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0,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一般来说,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的体温不可能完全相同,其盖上被子后被子内的温度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特别是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的被子内的温度较高,有的人就较低,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真实性,本发明针对用户预先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该盖被温度曲线可通过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形成。较佳地,为提高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精准性,于步骤S200中,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可将该段时间的温度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例如五分钟)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数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度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例如,当用户睡着时,采集凌晨1点-1点5分得到的的温度数据求取平均值,1点5分-1点10分采集得到的温度数据求取平均值,以此类推,最后根据各时间段的温度数据生成该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步骤S201,获取步骤S1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步骤S200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并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该平均温度进行比对,例如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为38度,则将获得的实时温度数据与该平均温度(38度)进行比较。优选地,于步骤S201中,也可以于采集一段时间(例如3分钟)的多个温度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的实时平均温度,将该实时平均温度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步骤S202,根据步骤S201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具体地说,当步骤S201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温差较大,此时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当步骤S201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温差较小,则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0,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用户盖被子的被子内的温度信息,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由于本实施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方式与前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步骤S201,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也就是说会接收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的温度信号,根据该段时间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温度变化趋势曲线。
步骤S202,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步骤S200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于步骤S202中,可通过计算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相似度来对两条曲线进行比对。由于对于两条曲线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已有很多现有的方法,本发明不再予以赘述。
步骤S203,根据步骤202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也就是说,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高(例如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年两条曲线接近,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而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低时(例如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图10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之另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用户的皮肤(例如肚子,大腿部位)接触位置,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
步骤S102,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103,所述报警模块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例如报警模块可采用声光报警器在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下进行声光报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2a,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较佳地,为提高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精准性,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可将该段时间的温差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例如五分钟)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温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差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步骤102b,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获得被子内温度与皮肤侧温度的实时温差值,并将该温差值与步骤S102a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于步骤S102b中,可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平均温差,并将实时采集的温差值与该平均温差值进行比对,例如根据获得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差数据计算出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差为2度,则将获得的实时温差数据与该平均温差(2度)进行比较。优选地,也可以于采集一段时间(例如3分钟)的多个温差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实时平均温差,将该实时平均温差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与皮肤侧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步骤S102c,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具体地说,当步骤S102b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此时可能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当步骤S102b的判断结果为两者的差值小于该预设阈值时,则说明此时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步骤S102a,在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例如两小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由于本实施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方式与前述的方式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步骤S102b,根据接收到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信号获得两者的温差数据,并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也就是说会接收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的温度信号并计算获得该段时间的实时温差信号,根据该段时间的实时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
步骤S102c,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步骤S102a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比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计算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相似度来对两条曲线进行比对。由于对于两条曲线之间相似度的计算已有很多现有的方法,本发明不再予以赘述。
步骤S102d,根据步骤S102c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也就是说,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高(例如大于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年两条曲线接近,说明盖被正常,无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而当两条曲线的相似度较低时(例如小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处于踢被状态,需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或盖被温差曲线,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或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被子内和/或皮肤侧的温度信息,利用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或盖被温差曲线对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进行判断,以于判断出踢被状态时进行报警,实现了对睡眠中的儿童行为进行监测的目的,在监测到儿童发生了踢被子行为后,可以及时报警唤醒看护人。除了能告知监护人对儿童采用了不合适的保暖措施外,更可以将儿童由于踢被子引起的感冒生病几率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个体对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浪费,无形中节省监护人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防踢被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被子内的温度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存储单元,用于进行数据存储;
储能器件,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电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将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与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判断单元的比对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的温度数据后,将该段时间的温度数据以预设的时间段分割成若干段,对每个时间段获得的数据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最后根据各段的平均温度值形成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判断单元于采集一段时间的多个温度数据后,计算用户于该段时间内被子内的实时平均温度,将该实时平均温度与计算获得的该用户于盖被情况下被子内的平均温度进行比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学习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度曲线;
实时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生成实时盖被温度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度曲线与所述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报警模块以启动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6.一种防踢被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以实时采集被子内的温度数据;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用户的皮肤接触部位,用于采集皮肤侧的温度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根据两个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信息获得被子内温度与皮肤侧温度的实时温差值,并将该温差值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的温度数据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踢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在用户正常盖被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持续采集一段时间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建立个性化的盖被温差曲线;
实时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信号获得两者的温差数据,并生成实时盖被温差曲线;
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将生成的实时盖被温差曲线与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生成单元生成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比对;
判断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异常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以启动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9.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的温度;
步骤S2,对接收到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度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3,所述报警模块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10.一种防踢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用户的衣服外侧,将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与用户的皮肤接触位置,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用户盖住被子时被子内与皮肤侧的温度;
步骤S102,对接收到的被子内的温度数据以及皮肤侧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利用预先建立的个性化盖被温差曲线进行异常判断,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至报警模块;
步骤S103,所述报警模块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进行报警。
CN201810962001.2A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858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2001.2A CN110858436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2001.2A CN110858436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436A true CN110858436A (zh) 2020-03-03
CN110858436B CN110858436B (zh) 2021-07-23

Family

ID=6963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2001.2A Active CN110858436B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584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802A (zh) * 2020-04-28 2020-08-21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可穿戴体温测量设备的电热毯智能温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10144D0 (en) * 1996-08-27 2000-06-14 Air Shields Infant incubator
US20050088296A1 (en) * 2003-10-28 2005-04-28 Lee Jung K. Baby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CN201131321Y (zh) * 2007-12-06 2008-10-15 上海市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具有报警装置的睡衣
CN101564302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婴儿睡眠躁动监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1577037A (zh) * 2009-06-24 2009-11-11 徐兴业 防蹬被提示无线发射器及防蹬被提示器
CN202995979U (zh) * 2012-11-30 2013-06-12 张晓洪 一种便于掌握孩子睡眠状况的衣服
CN204010228U (zh) * 2014-02-25 2014-12-10 郭阳志 一种监测儿童是否蹬被子的报警装置
CN104764150A (zh) * 2015-03-27 2015-07-08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
CN104900000A (zh) * 2015-06-05 2015-09-09 左冬平 一种预防小孩蹬踢被子的智能化睡眠监测系统
CN105513273A (zh) * 2016-01-14 2016-04-20 张军锋 一种儿童睡眠监测报警器
CN107529986A (zh) * 2015-03-27 2018-01-0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身体相关温度变化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10144D0 (en) * 1996-08-27 2000-06-14 Air Shields Infant incubator
US20050088296A1 (en) * 2003-10-28 2005-04-28 Lee Jung K. Baby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CN201131321Y (zh) * 2007-12-06 2008-10-15 上海市杨浦区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 具有报警装置的睡衣
CN101564302A (zh) * 2009-05-25 2009-10-28 重庆科技学院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婴儿睡眠躁动监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1577037A (zh) * 2009-06-24 2009-11-11 徐兴业 防蹬被提示无线发射器及防蹬被提示器
CN202995979U (zh) * 2012-11-30 2013-06-12 张晓洪 一种便于掌握孩子睡眠状况的衣服
CN204010228U (zh) * 2014-02-25 2014-12-10 郭阳志 一种监测儿童是否蹬被子的报警装置
CN104764150A (zh) * 2015-03-27 2015-07-08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
CN107529986A (zh) * 2015-03-27 2018-01-0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身体相关温度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00000A (zh) * 2015-06-05 2015-09-09 左冬平 一种预防小孩蹬踢被子的智能化睡眠监测系统
CN105513273A (zh) * 2016-01-14 2016-04-20 张军锋 一种儿童睡眠监测报警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2802A (zh) * 2020-04-28 2020-08-21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可穿戴体温测量设备的电热毯智能温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58436B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97985B2 (ja) 生体情報出力装置
JP6012758B2 (ja) 吸収性製品の使用を監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85846B2 (ja) 活動状態判断装置、見守り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活動状態判断方法
US200600472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ant Sleep Apnea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
US20200029832A1 (en) Abnormality reporting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and abnormality reporting method
JP2017503566A (ja) 乳児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US9173613B2 (en) Method of autonomously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activity of a fetus
CN107949315B (zh) 异常通知系统、异常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JP2019020993A (ja) 見守り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303426B2 (ja) 就寝装置
JP4058310B2 (ja) 睡眠状態判定装置及び就寝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10858436B (zh) 一种防踢被装置及方法
JP2995801B2 (ja) 在床モニタ装置
CN109846470B (zh) 异常判定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342298B2 (ja) 機器利用状況判定方法及び機器利用状況判定装置
CN109730659B (zh) 一种基于微波信号监测的智能床垫
JP2007135862A (ja) 被検者の状態を監視する監視装置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WO2017188194A1 (ja) 離床判定装置、離床判定システム、及び離床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13384247A (zh) 照护系统与自动照护方法
WO2017038966A1 (ja) 生体情報出力装置、生体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56783B2 (ja) 異常通報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90128344A1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Conditions Of A Bed Occupant
US8593285B2 (en) Safety-determina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afety confirmation system
KR102116665B1 (ko) 휴대용 배변 감시 장치
Applegarth et al. Activation thresholds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alarm products to provide surveillance for dementia caregi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0

Address after: Station 050, room 101, first floor, No. 10, west section of Xingzhou Avenue, Yancang street, Dinghai District, Zhoushan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ushan yiliansum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10 5th floor, building 8, 690 Bib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LIAN IO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