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49974B -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49974B
CN110849974B CN201911220440.7A CN201911220440A CN110849974B CN 110849974 B CN110849974 B CN 110849974B CN 201911220440 A CN201911220440 A CN 201911220440A CN 110849974 B CN110849974 B CN 1108499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guide groove
parts
controll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04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49974A (zh
Inventor
蒋培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filed Critical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Priority to CN2019112204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49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49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4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49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22Details, e.g. general constructional or apparatus details
    • G01N29/26Arrangements for orientation or scanning by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head and the sensor
    • G01N29/265Arrangements for orientation or scanning by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head and the sensor by moving the sensor relative to a stationary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26Scanned objects
    • G01N2291/263Surfaces
    • G01N2291/2636Surfaces cylindrical from in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包括支撑单元、升降机构、控制处理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的上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检测单元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侧面上。本发明,其采用物理的检测方式取代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的方式,可为医护人员省去很多麻烦,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吸附柱内部被堵塞很严重的程度,还能够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吸附柱,可避免因吸附柱内部被堵塞而白白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进而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背景技术
免疫吸附(IA)疗法是指通过体外循环,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除去血浆中的致病因子或利用吸附材料除去血浆中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免疫吸附疗法是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血液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免疫吸附柱堵了以后,吸附效果就很差,一旦被堵塞的很严重,治疗效果就很差,做的治疗基本就是白做,由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很长,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若不能及时发现蛋白免疫吸附柱被堵塞的很严重,这样只能浪费大量的治疗时间,更严重的是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治疗,从而导致加重患者的病情,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然而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不能做到及时发现蛋白免疫吸附柱被堵塞的程度很严重,就不能做到及时更换新的吸附柱的目的。
为此,提出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采用物理的检测方式取代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的方式,可为医护人员省去很多麻烦,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吸附柱内部被堵塞很严重的程度,还能够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吸附柱,可避免因吸附柱内部被堵塞而白白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进而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包括支撑单元、升降机构、控制处理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的上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检测单元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单元用作该扫描仪的基础支撑,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检测单元的竖直高度,控制处理单元用于控制该扫描仪工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吸附柱内部的堵塞情况,以便于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吸附柱内部被堵塞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更换新的吸附柱,可避免因吸附柱内部被堵塞而白白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可避免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的麻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部的三个万向轮,三个所述万向轮以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等角度排列,且三个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单元由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底部的三个万向轮构成,使得该扫描仪移动比较方便,进而便于使用,三个万向轮均采用自锁式万向轮同时将三个万向轮等角度排列,使得支撑单元的支撑性能比较稳定,同时便于及时锁止万向轮,可防止该扫描仪自行移动而发生意外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圆柱形壳体、端盖、电机、丝杆、两个导槽体以及套管,所述圆柱形壳体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上端端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内部底部,所述丝杆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端部,两个所述导槽体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导槽体以所述丝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套管螺纹套装在所述丝杆的外部,且所述套管的上端活动贯穿所述端盖设置,所述套管的外侧面上对称且固定地安装两个导条,两个所述导条背向所述套管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槽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与套管通过螺纹传动,同时在导条与导槽体的配合下使得电机可以驱动套管沿着丝杆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升降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套管相匹配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孔可使得套管能够稳定地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箱体、箱盖、控制器、喇叭以及触摸屏,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的上端端部,且所述箱体的一侧面上形成有斜面,所述箱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喇叭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电机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喇叭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嵌入式安装在所述斜面上,且所述触摸屏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用于控制喇叭和触摸屏以及电机工作,同时可通过触摸屏对控制器输入相关指令以控制喇叭和电机工作,另外,触摸屏还用于显示控制器、喇叭以及电机工作的状态,此外,喇叭用于在该扫描仪检测到蛋白免疫吸附柱被堵塞的很严重时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蛋白免疫吸附柱,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安装有所述箱盖的一端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且所述箱体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若干与所述喇叭相配合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的开设使得箱盖便于通过螺钉安装在箱体的一端面上,通孔用于配合喇叭工作,可使得喇叭发出的报警声传播的较远,以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听到报警声。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还对称设有电源开关和复位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串接在为该扫描仪供电的电源线上,用于控制该扫描仪开关机,复位开关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复位喇叭,可避免喇叭触发报警后一直处于报警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连接臂、盒体、盒盖以及一套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连接臂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箱体背向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所述盒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盒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盒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底部,一套所述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分别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缺口的两内侧面上,且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对称设置,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透析管路上的吸附柱置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这样在吸附柱的内部被堵塞的很严重时,吸附柱内部的密度将会增大,其将会阻断接收器接收发射器发射的声波,此时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产生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上传给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分析处理以后,随即控制喇叭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蛋白免疫吸附柱,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开设有所述缺口的侧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若干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缺口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器和接收器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若干散热孔用于将发射器和接收器释放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保证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背向所述缺口的侧面上还嵌入式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居中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配合若干散热孔工作,可加快盒体内部空气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实时对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吸附柱内部的堵塞程度进行检测,能够在吸附柱内部被堵塞很严重时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吸附柱,可避免因吸附柱内部被堵塞而白白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2、本发明,采用物理的检测方式取代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的方式,可为医护人员省去很多麻烦,尤为重要的是可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3、本发明,可利用升降机构调节检测单元的竖直高度,使得该扫描仪可用于检测处于不同高度的吸附柱,从而使得该扫描仪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附柱扫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附柱扫描仪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附柱扫描仪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附柱扫描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处理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单元;2、升降机构;3、控制处理单元;4、检测单元;5、底座;6、万向轮;7、圆柱形壳体;8、电机;9、丝杆;10、导槽体;11、套管;12、导条;13、端盖;14、导向孔;15、箱体;16、箱盖;17、螺钉;18、电源开关;19、复位开关;20、触摸屏;21、螺纹孔;22、控制器;23、喇叭;24、通孔;25、连接臂;26、盒体;27、盒盖;28、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9、发射器;30、接收器;31、散热孔;32、散热风扇;3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单元1、升降机构2、控制处理单元3以及检测单元4,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的上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部,所述检测单元4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的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单元1用作该扫描仪的基础支撑,升降机构2用于调节检测单元4的竖直高度,控制处理单元3用于控制该扫描仪工作,检测单元4用于检测吸附柱内部的堵塞情况,以便于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吸附柱内部被堵塞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更换新的吸附柱,可避免因吸附柱内部被堵塞而白白浪费治疗时间以及耽误患者的治疗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可避免采用抽检患者的血液通过化验的方式来确定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来确定蛋白免疫吸附柱堵的堵塞程度的麻烦。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5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5底部的三个万向轮6,三个所述万向轮6以所述底座5的底部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等角度排列,且三个所述万向轮6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单元1由底座5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5底部的三个万向轮6构成,使得该扫描仪移动比较方便,进而便于使用,三个万向轮6均采用自锁式万向轮同时将三个万向轮6等角度排列,使得支撑单元1的支撑性能比较稳定,同时便于及时锁止万向轮6,可防止该扫描仪自行移动而发生意外损失。
较佳地,如图1和3-6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圆柱形壳体7、端盖13、电机8、丝杆9、两个导槽体10以及套管11,所述圆柱形壳体7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座5的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端盖13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上端端部,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内部底部,所述丝杆9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电机8的转动轴端部,两个所述导槽体10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导槽体10以所述丝杆9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套管11螺纹套装在所述丝杆9的外部,且所述套管11的上端活动贯穿所述端盖13设置,所述套管11的外侧面上对称且固定地安装两个导条12,两个所述导条12背向所述套管11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槽体10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电机8带动丝杆9转动,丝杆9与套管11通过螺纹传动,同时在导条12与导槽体10的配合下使得电机8可以驱动套管11沿着丝杆9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升降的目的。
较佳地,如图6所示,所述端盖13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套管11相匹配的导向孔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孔14可使得套管11能够稳定地上下运动。
较佳地,如图1、4、6、7和8所示,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包括箱体15、箱盖16、控制器22、喇叭23以及触摸屏20,所述箱体15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11的上端端部,且所述箱体15的一侧面上形成有斜面,所述箱盖16通过螺钉17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5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22和所述喇叭2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5的内部,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电机8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喇叭23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20嵌入式安装在所述斜面上,且所述触摸屏20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2双向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22用于控制喇叭23和触摸屏20以及电机8工作,同时可通过触摸屏20对控制器22输入相关指令以控制喇叭23和电机8工作,另外,触摸屏20还用于显示控制器22、喇叭23以及电机8工作的状态,此外,喇叭23用于在该扫描仪检测到蛋白免疫吸附柱被堵塞的很严重时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蛋白免疫吸附柱,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较佳地,如图3和7所示,所述箱体15安装有所述箱盖16的一端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7相匹配的螺纹孔21,且所述箱体15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若干与所述喇叭23相配合的通孔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21的开设使得箱盖16便于通过螺钉17安装在箱体15的一端面上,通孔24用于配合喇叭23工作,可使得喇叭23发出的报警声传播的较远,以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听到报警声。
较佳地,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15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还对称设有电源开关18和复位开关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18串接在为该扫描仪供电的电源线上,用于控制该扫描仪开关机,复位开关19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22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复位喇叭23,可避免喇叭23触发报警后一直处于报警状态。
较佳地,如图1、4和9所示,所述检测单元4包括连接臂25、盒体26、盒盖27以及一套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所述连接臂25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5背向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所述盒体26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25远离所述箱体15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盒体26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缺口33,所述盒盖27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6的底部,一套所述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包括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分别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缺口33的两内侧面上,且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对称设置,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透析管路上的吸附柱置于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之间,这样在吸附柱的内部被堵塞的很严重时,吸附柱内部的密度将会增大,其将会阻断接收器30接收发射器29发射的声波,此时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产生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上传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经过分析处理以后,随即控制喇叭23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蛋白免疫吸附柱,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较佳地,如图9所示,所述盒体26开设有所述缺口33的侧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1,若干所述散热孔31均匀分布在所述缺口33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若干散热孔31用于将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释放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保证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
较佳地,如图8和9所示,所述盒体26背向所述缺口33的侧面上还嵌入式安装有散热风扇32,所述散热风扇32居中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32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风扇32配合若干散热孔31工作,可加快盒体26内部空气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对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的散热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8可选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所述控制器22可选用型号为6ES72350KD220XA8的PLC控制器,所述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可选用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HL67-TCT40-18的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条12和所述导槽体10的表面上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28份、碳酸钙粉末8-12份、三氧化二铝颗粒13-16份、三氧化二铬12-16份、石英粉8-10份、二氧化钛粉末8-12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1-3份和水30-4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以此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三氧化二铝颗粒、三氧化二铬、石英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以此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800r/min,温度设置60-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对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厚度不大于100um的涂膜;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为200-260℃,干燥固化时间为30-40min,即在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采用设定相同参数的耐磨试验机对实施例1-2中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耐磨性能测试100小时的结果统计如下表:
实施例 统计结果
实施例1 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磨损均比较严重
实施例2 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磨损均比较轻微
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2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耐磨、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防腐、耐磨、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该扫描仪的使用寿命较长。
工作原理:该吸附柱扫描仪,通过操作触摸屏20可控制电机8带动丝杆9转动,套管11在导条12与导槽体10的配合下沿着丝杆9上下运动,实现调节检测单元4的竖直高度,将析管路上的吸附柱置于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之间,这样在吸附柱的内部被堵塞的很严重时,吸附柱内部的密度将会增大,其将会阻断接收器30接收发射器29发射的声波,此时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产生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上传给控制器22,控制器22经过分析处理以后,随即控制喇叭23发出报警声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新的蛋白免疫吸附柱,以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1)、升降机构(2)、控制处理单元(3)以及检测单元(4),所述升降机构(2)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的上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顶部,所述检测单元(4)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的侧面上;
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5);
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圆柱形壳体(7)、端盖(13)、电机(8)、丝杆(9)、两个导槽体(10)以及套管(11),所述圆柱形壳体(7)固定且竖直地安装在所述底座(5)的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端盖(13)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上端端部,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内部底部,所述丝杆(9)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电机(8)的转动轴端部,两个所述导槽体(10)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7)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导槽体(10)以所述丝杆(9)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套管(11)螺纹套装在所述丝杆(9)的外部,且所述套管(11)的上端活动贯穿所述端盖(13)设置,所述套管(11)的外侧面上对称且固定地安装两个导条(12),两个所述导条(12)背向所述套管(11)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槽体(10)的内部;
所述导条(12)和所述导槽体(10)的表面上均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28份、碳酸钙粉末8-12份、三氧化二铝颗粒13-16份、三氧化二铬12-16份、石英粉8-10份、二氧化钛粉末8-12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1-3份和水30-40份;
S1、将称量好的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以此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三氧化二铝颗粒、三氧化二铬、石英粉和二氧化钛粉末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以此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800r/min,温度设置60-8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
S4、对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清洗干净;
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厚度不大于100um的涂膜;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导条(12)和导槽体(10)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为200-260℃,干燥固化时间为30-40min,即在导条(12)和导槽体(10)的表面上制得防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1)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5)底部的三个万向轮(6),三个所述万向轮(6)以所述底座(5)的底部中心点为圆心呈圆周等角度排列,且三个所述万向轮(6)均为自锁式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3)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套管(11)相匹配的导向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3)包括箱体(15)、箱盖(16)、控制器(22)、喇叭(23)以及触摸屏(20),所述箱体(15)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11)的上端端部,且所述箱体(15)的一侧面上形成有斜面,所述箱盖(16)通过螺钉(17)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5)的一端面上,所述控制器(22)和所述喇叭(2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5)的内部,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电机(8)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喇叭(23)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摸屏(20)嵌入式安装在所述斜面上,且所述触摸屏(20)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22)双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安装有所述箱盖(16)的一端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螺钉(17)相匹配的螺纹孔(21),且所述箱体(15)的另一端面上还开设若干与所述喇叭(23)相配合的通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5)形成有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还对称设有电源开关(18)和复位开关(1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4)包括连接臂(25)、盒体(26)、盒盖(27)以及一套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所述连接臂(25)水平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箱体(15)背向所述斜面的一侧面上,所述盒体(26)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臂(25)远离所述箱体(15)的一端端部,且所述盒体(26)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缺口(33),所述盒盖(27)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26)的底部,一套所述对射式超声波传感器(28)包括发射器(29)和接收器(30),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分别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缺口(33)的两内侧面上,且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对称设置,所述发射器(29)和所述接收器(30)均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2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6)开设有所述缺口(33)的侧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1),若干所述散热孔(31)均匀分布在所述缺口(3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附柱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6)背向所述缺口(33)的侧面上还嵌入式安装有散热风扇(32),所述散热风扇(32)居中设置,且所述散热风扇(32)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22)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
CN201911220440.7A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Active CN11084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0440.7A CN110849974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0440.7A CN110849974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974A CN110849974A (zh) 2020-02-28
CN110849974B true CN110849974B (zh) 2022-03-01

Family

ID=6960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0440.7A Active CN110849974B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499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1244A (zh) * 2021-01-25 2021-05-14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产房用吸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1294B2 (en) * 2007-09-21 2010-02-16 Cosense, Inc. Non-invasive multi-function sensor system
DE102010034553A1 (de) * 2010-08-17 2012-03-0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und/oder Überwachung von Fremdstrukturen in einem Fluid oder einem Fluidstrom sowie Verfahren hierzu
DE102013103335A1 (de) * 2013-04-03 2014-10-09 B. Braun Avitum Ag System zur Erfassung eines Zustands einer Dialysatorvorrichtung, und hierfür verwendbare Sensorvorrichtung
US10172993B2 (en) * 2016-04-14 2019-01-08 Fresenius Medical Care Holdings, Inc. Wave-based patient line blockage detection
CN107991389B (zh) * 2017-12-01 2021-02-02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一种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49974A (zh) 2020-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9974B (zh) 一种吸附柱扫描仪
CN203069488U (zh) 一种测试涂料暴晒老化的装置
CN108844139A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1024444A (zh) 一种用于水质巡查与污染源追踪的执法取证采样装置
CN209416385U (zh) 一种全自动化控制的温湿度检定箱
CN207961689U (zh) 一种智能电动控制阀门系统
CN209155889U (zh) 一种数显水浴锅
CN109876168B (zh) 一种用于临床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
CN105660822B (zh) 一种适用于水果储藏的智能紫外线杀菌系统
JP5121955B2 (ja) 水除菌装置および加湿機
CN209167513U (zh) 一种多功能电源检测装置
CN204170172U (zh) 肝素泵
CN113031466A (zh) 一种化工车间低功耗大屏幕led监控系统
CN107436167A (zh) 一种防冻水表
CN102521678A (zh) 一种液体石油产品储存期预测平台及方法
CN212621131U (zh) 一种具有消杀结构的测温门
CN210920304U (zh) 一种新型可调流量监控阀门
WO2017177487A1 (zh) 基于反射镜的透射式cod检测装置
CN207878569U (zh) 一种二次供水控制电柜
CN2103727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物业管理用网络监控装置
CN208061381U (zh) 一种外线楼宇火灾早期预警装置
CN208254162U (zh) 一种新型雨伞烘干装置
CN216483208U (zh) 一种可温湿度调节的空气监测仪
CN207676224U (zh) 一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大孔树脂液面的装置
CN217132738U (zh) 一种液体样本自动蒸发浓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