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1098A -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1098A
CN110831098A CN201911344180.4A CN201911344180A CN110831098A CN 110831098 A CN110831098 A CN 110831098A CN 201911344180 A CN201911344180 A CN 201911344180A CN 110831098 A CN110831098 A CN 110831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over
base station
target base
mobile termina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41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1098B (zh
Inventor
P.巴苏马利克
J.洛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1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1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电路,接收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执行条件;和处理器,基于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通信装置是否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处理器确定通信装置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通信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以及(b)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阈值来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

Description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7月29日、申请号为:201480052060.6、发明名称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作为切换的一部分,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本发明还提供了执行此处所描述的方法的移动终端与基站。
技术背景
长期演化(LTE)
全世界正在广泛部署基于WCDMA射频访问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增强和演化这一技术的过程中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访问(HSDPA)和增强的上行链路,也将其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访问(HSUPA),从而产生高竞争的射频访问技术。
为了对进一步增长的用户需求做好准备,以及为了具有对新射频访问技术的竞争力,3GPP引入了称为长期演化(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新的移动通信系统。LTE的设计旨在满足今后十几年人们对高速数据和媒体传送以及大容量话音支持的载波需求。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LTE的关键措施。
把称为演化的UMTS地面射频访问(UTRA)和UMTS地面射频访问网络(UTRAN)的有关长期演化(LTE)的工作项(WI)规范最终化为版本8(LTE Rel.8)。LTE系统代表以低延迟时间和低开销提供全基于IP的功能的有效的基于分组的射频访问与射频访问网络。在LTE中,规定了可放缩的多个传送带宽,例如,1.4、3.0、5.0、10.0、15.0,、以及20.0MHz,以实现使用某一给定频谱的灵活的系统部署。在下行链路中,采用了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的射频访问,因为其具有对因低码元率所导致的多路干扰(MPI)的天然免疫、对循环前缀(CP)的使用以及其与不同传送带宽设置的亲和力。在上行链路中,采用了基于单载波频分多路访问(SC-FDMA)的射频访问,因为其考虑到用户设备(UE)的有限的传送能力,在高峰数据率的改进之上,优化了广域覆盖的提供。使用了许多主要的分组射频访问技术,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传送技术,并且在LTE版本8/9中实现了一种高效控制信令结构。
LTE体系结构
图1中描述了总体系结构,图2中给出了E-UTRAN体系结构的更详细表示。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了E-UTRA用户平面(PDCP/RLC/MAC/PHY)以及面向用户设备(UE)的控制平面(RRC)协议终止。eNodeB(eNB)宿主包括用户平面头标压缩与加密的功能的物理(PHY)、介质访问控制(MAC)、射频链路控制(RLC)以及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其也提供了相应于控制平面的射频资源控制(RRC)功能。其执行多种功能,包括射频资源管理、许可控制、调度、协商的上行链路服务质量(QoS)的增强、小区信息广播、用户和控制平面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头标的压缩/解压缩。通过X2接口将eNodeB互相连接。
也通过S1接口把eNodeB连接于EPC(演化的分组核心),更具体地,通过S1-MME将其连接于MME(移动管理实体)以及通过S1-U将其连接于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服务网关和eNodeB之间多对多的关系。SGW路由和转发用户数据分组,同时还在eNodeB之间移交期间用作用户平面的移动性支撑点,并且还用作针对LTE和其它3GPP技术(终止S4接口以及中继2G/3G系统和PDN GW之间的通信量(traffic))之间的移动性支撑点。对于闲置状态的用户设备,当下行链路数据到达用户设备时,SGW终止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并且触发寻呼操作。其管理和存储用户设备上下文,例如,IP载体服务的参数、网络内部路由信息。其还在合法拦截的情况下执行用户通信量的复制。
MME是LTE访问网络的主要控制节点。其负责闲置模式用户设备追踪和寻呼操作过程,包括重新发送。载体激活/去激活过程中涉及MME,而且其还负责在初始附接和涉及核心网络(CN)节点重新定位的LTE内接管时为用户设备选择SGW。其负责对用户进行认证(通过与HSS的交互)。非访问层(NAS)信令在MME处终止,而且其还负责用户设备的临时标识的生成与分配。其检查用户设备的授权,以预占服务提供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和实施用户设备漫游限制。MME是用于NAS信令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网络中的终止点,并且处理安全密钥管理。MME也支持信令的合法拦截。MME还通过来自SGSN的终止在MME处的S3接口提供了针对LTE和2G/3G访问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控制平面功能。MME还终止了面向用于漫游用户设备的家庭HSS的S6a接口。
移交过程
术语“被连接模式移动性”指的是各种过程,例如,移交过程。具体地讲,3GPP TS36.1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2”,version 11.5.0,section 10.1.2(“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E-UTRA)和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网络(E-UTRAN);总体描述;阶段2”,版本11.5.0,章节10.1.2),可得于http//www.3gpp.org,并且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中规定了3GPP LTE移交过程。另外,TS 36.33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version 11.4.0section 5.3.5(“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E-UTRA);射频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版本11.4.0,章节5.3.5),可得于http//www.3gpp.org,并且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中定义了与RRC连接重新配置相关的移交过程的细节。
支持被连接模式中的UE的E-UTRAN内访问移动性支持处理移交过程的所有必需的步骤,例如源网络侧(考虑到某些面向专门针对UE的区域限制的UE和eNB测量的控制与估计)最终移交(HO)决定之前的过程、目标网络侧的资源的准备、使UE可以使用新射频资源以及最终释放(旧)源网络侧的资源。
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的E-UTRAN内移交(HO)是UE协助的网络控制的HO,使用了E-UTRAN中的HO准备信令:
-HO命令部分来自目标eNB,并且通过源eNB将其透明地转发给UE;
-为了准备HO,源eNB把所有必要的信息传送给目标eNB。
-源eNB和UE均保持某些上下文(例如,C-RNTI)以在HO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实现UE的返回;
-UE通过使用专门的RACH前同步码的无竞争过程之后的或者如果专门的RACH前同步码不可得时使用基于竞争的过程之后的RACH访问目标小区:
-UE使用专门的前同步码,直至(成功地或者不成功地)完成移交过程;
-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面向目标小区的RACH过程未成功,则UE使用最佳小区启动射频链路故障恢复;
在不涉及EPC的情况下,执行HO过程的准备与执行阶段,即,在eNB之间直接交换准备消息。在HO完成阶段期间,eNB触发源侧的资源的释放。下图描述了基本的移交情形;仅从本发明角度解释了较相关的前几个步骤:
以下更详细地描述了图3中所说明的MME内/服务网关移交(HO)过程,其中,顺序号指出图中的序列图中相应的步骤:
0源eNB中的UE上下文包含有关漫游限制的信息,在连接建立时或者在最近的TA更新时提供所述信息。
1源eNB根据区域限制信息配置UE测量过程。源eNB所提供的测量可以辅助控制UE的连接移动性的功能
2触发测量报告,并且将其发送给eNB。
3源eNB根据测量报告和切换UE的RRM信息进行决定。
4源eNB向目标eNB发布移交请求消息,以传送在目标侧准备HO所需的信息(源eNB处UE X2信令上下文参照、UE S1 EPC信令上下文参照、目标小区ID、KeNB*、源eNB中包括UE的C-RNTI的RRC上下文、AS-配置、以及用于可能的RLF恢复的源小区+短MAC-I的E-RAB上下文和物理层ID)。UE X2/UE S1信令参照使目标eNB能够对源eNB和EPC加以寻址。E-RAB上下文包括必要的RNL和TNL寻址信息、以及E-RAB的QoS的情况描述。
5如果资源可以得到目标eNB的准予,则目标eNB可以依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执行许可控制,以提高成功HO的可能性。目标eNB根据所接收的E-RAB QoS信息配置所需的资源,并且预约C-RNTI,也可以选择预约RACH前同步码。目标小区中所使用的AS-配置可以独立地加以指出(即,“建立”),也可以作为与源小区中所使用的AS-配置相比的增量加以指出(即,“重新配置”)。
6目标eNB准备具有L1/L2的HO,并且把移交请求认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发送给源eNB。移交请求认可消息包括将作为执行移交的RRC信息被发送给UE的透明容器。所述容器包括新的C-RNTI,所选择的安全算法的目标eNB安全算法标识符,可以包括专门的RACH前同步码,并且可能包括某些其它参数,即,访问参数、SIB等。如果需要的话,移交请求认可消息还可以包括针对转发隧道的RNL/TNL信息。
注意:一经源eNB接收到移交请求认可消息,或者一经在下行链路中启动了移交命令的传送,就可以立即启动数据转发。
步骤7~16提供了避免HO期间数据丢失的机制,在10.1.2.1.2和10.1.2.3中对它们进行了更详细地描述。
7目标eNB生成执行移交的RRC消息,即,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包括源eNB向UE发送的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移动性控制信息)。源eNB执行消息的必要完整性保护和加密。UE接收具有所需参数(即,新的C-RNTI,目标eNB安全算法标识符、以及可选的专门RACH前同步码、目标eNB的SIB等)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并且由源eNB控制其执行HO。为了把HARQ/ARQ答复提交给源eNB,UE不需要延迟移交的执行。
8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SN状况传送)消息,以传递PDCP状况保存所申请的E-RAB的上行链路PDCP SN接收器状况和下行链路PDCP SN发送器状况(即,针对RLC AM)。上行链路PDCP SN接收器状况至少包括第一丢失UL SDU的PDCP SN,而且还可以包括目标小区中UE需要重新发送的系列UL SDU之外的接收状况的比特图,如果存在任何这样的SDU的话。下行链路PDCP SN发送器状况指示目标eNB将赋予新的尚不具有PDCP SN的SDU的下一个PDCP SN。如果没有将使用PDCP状况保存对其进行处理的UE的E-RAB,则源eNB可以忽略发送这一消息。
9在接收到包括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之后,在一个无竞争过程之后如果在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中指出了专门RACH前同步码,或者在基于竞争的过程之后如果没有所指出的专门前同步码,UE执行至目标eNB的同步化,并且经由RACH访问目标小区。UE导出针对目标eNB的密钥,并且配置将用于目标小区的所选择的安全算法。
10目标eNB以UL分配和时序提前加以响应。
11当UE已经成功访问了目标小区时,凡当可能的时候,UE随上行链路缓冲器状况报告一起向目标eNB发送确认移交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消息(C-RNTI),以指示已经针对UE完成了移交过程。目标eNB验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中所发送的C-RNTI。此时,目标eNB可以开始向UE发送数据。
12目标eNB向MME发送PATH SWITCH REQUEST(路径转换请求)消息,以通知UE已经改变了小区。
13MME向服务网关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修改载体请求)消息。
14服务网关把下行链路数据路径转换至目标侧。服务网关把旧路径上的一或多个“结束标记”分组发送给源eNB,然后向源eNB释放任何U-平面/TNL资源。
15服务网关向MME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修改载体答复)消息。
16MME确认具有PATH SWITCH REQUEST ACKNOWLEDGE(路径转换请求认可)消息的PATH SWITCH REQUEST(路径转换请求)消息。
17通过发送UE CONTEXT RELEASE(UE上下文释放)消息,目标eNB向源eNB通知HO的成功,并且触发源eNB对资源的释放。在从MME接收到路径转换请求认可消息之后,目标eNB发送这一消息。
18当接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时,源eNB可以释放射频和与UE上下文相关联的与C-平面相关的资源。任何进行中的数据转发可以继续进行。
当涉及HeNB使用X2移交时,以及当把源HeNB连接于HeNB GW时,源HeNB发送包括显式GW上下文释放指示的UE CONTEXT RELEASE REQUEST(UC上下文释放请求)消息,以指示HeNB GW可以释放所有与UE上下文相关的资源。
射频链路故障
过去,射频链路故障(RLF)已经广泛得以研究,并且对其特性清晰加以表述。特别是,在3GPPP LTE的上下文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制约着与射频链路故障相关联的行为。
可以把第一阶段表征如下:当检测到射频问题时其开始;其导向射频链路故障;其相应于非基于UE的移动性;可以根据定时器或者其它(例如,计数)准则(T1)对其加以区别。可以把第二阶段表征如下:当检测到射频链路故障或者出现移交故障时其开始;其导向转换至RRC_IDLE状态的UE;其相应于基于UE的移动性;并且可以根据定时器(T2)对其加以区别。
在以下的表中,描述了如何针对射频链路故障处理移动性。
Figure BDA0002332905920000071
在第二阶段中,当UE返回至同一小区时或者当UE从同一eNB选择了不同的小区时、或者当UE从不同的eNB选择了小区时,为了恢复活动和避免经由RRC_IDLE进行,采用以下过程:
-UE停留在RRC_CONNECTED中;
-UE通过随机访问过程访问所述小区;
-所选择的eNodeB使用随机访问过程中所使用的争用分辨率的UE标识符(即,其中RLF出现的小区的UE中的C-RNTI+该小区的物理层标识+基于该小区的密钥的短MAC-I)认证UE,并且检查其是否具有针对该UE所存储的上下文:
-如果eNB发现与UE的标识相匹配的上下文,则其指示UE:可以恢复其连接;
-如果没有发现所述上下文,则释放RRC连接,而且UE启动建立新RRC连接的过程。在这一情况下,要求UE经由RRC_IDLE进行;
射频链路故障过程也适用于RN,例外的是,RN被限制从其DeNB小区列表中选择小区。当检测到射频链路故障时,RN放弃任何当前RN子帧配置(用于与其DeNB进行通信),从而使RN能够执行作为重新建立的一部分的正常的基于竞争的RACH。当成功重新建立时,可以使用RN重新配置过程再次配置RN子帧配置。
如果第二阶段中的恢复尝试失败,则RRC_IDLE中的恢复RRC连接的RN行为的细节依赖于RN实现。
3GPP TS 36.1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 2”,version 11.5.0,section 10.1.6(“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E-UTRA)和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网络(E-UTRAN);总体描述;阶段2”,版本11.5.0,章节10.1.6),可得于http//www.3gpp.org,并且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中描述了射频链路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可以用作改进诸多技术中移动鲁棒性的方案,所述技术包括:
异构网路
在本发明中,对于其中就传送能力/小区范围/大小而言相邻小区不同的(有时明显不同)部署情形,通常会涉及异构网路。通常把较大的小区/eNB(就传送能力/小区范围/大小而言)称为宏(英文的Macro或者Master、Main、Aggressor等),把小小区/eNB称为小(英文的Small或者Pico、Secondary、Victim等)。在其它地方,例如,在称为小小区/eNB中,本发明不进一步加以区分,即按类似的方式处理/命名Pico(皮可)和小小区,而不管它们的定义(以及在实际传送能力/大小方面的差别)如何--本发明适合所有具有混合小区/eNB部署的情形。
小小区
对移动数据的爆炸性需求,促使移动运营商需要在如何应对人们对更高容量和更好用户感受质量(QoE)的挑战性要求方面进行变革。当前,为了能够以更低的延迟时间和更高的效率提供比3G/3.5G系统更快的访问,许多运营商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部署使用长期演变(LTE)的第四代无线访问系统。然而,预期的未来通信量增长将非常巨大,因此存在着对网络进一步加以稠化以应对容量要求的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特别是在生成最大量通信量的高通信量区域(热点区域)中。网络稠化(增加了网络节点的数目,从而使它们物理地更接近用户终端)是提高通信量容量和扩展无线通信系统的可达用户数据率的关键。
除了宏部署的直接稠化之外,现存宏节点层的覆盖之下具有相应小小区的互补的低功率节点的部署也可以实现网络稠化。在这样的异构部署中,低功率节点局部地提供了非常高的通信量容量以及非常高的用户吞吐能力,例如,在户内和户外热点位置。与此同时,宏层还确保了整个覆盖区域的服务的可得性和QoE。换句话说,与广域覆盖的宏层相比,也可以认为包含低功率节点的层提供了局域访问。
自从LTE的第一版本发布以来,相应于小小区的低功率节点以及异构部署的安装已成为可能。就此而言,LTE的最近版本(即,版本10/11)中已经指出多种方案。更具体地,这些版本引入了附加的处理异构部署中层间干扰的工具。为了进一步优化性能和提供价格能效比高的操作,小小区要求进一步的改进,而且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与现存宏小区交互或者互补。在LTE-版本12及其之后版本的进一步演化期间,将会对这样的方案加以考察。在新的版本12的研究项目(SI)“对E-UTRA和E-UTRAN的小小区改进的研究”框架之下,将考虑与低功率节点和异构部署相关的具体的进一步改进。这些活动中的某些活动将把注意力放在实现宏和低功率层(包括对低功率层的宏辅助和双层连接性的不同形式)之间的更高程度的相互协作。双重连接性指的是设备具有向宏和低功率层两者的同时连接。
以下将讨论这一研究项目中对小小区改进所假设的某些部署情形。在以下的情形中,假设在TR 36.932中把回程(backhaul)技术归类为非理想回程。
将研究理想回程(即,极高吞吐能力和极低延迟回程,例如,使用光纤的专门的点到点连接)和非理想回程(即,市场中广泛使用的典型的回程,例如,xDSL、微波、以及诸如中继的其它回程)。应该考虑性价折衷。
以下表中列出了基于操作员输入的非理想回程的分类:
Figure BDA0002332905920000101
在这一研究中,未假设可用于部署远程射频头(RRH)的光纤访问。就部署情形与挑战性而言,不排除HeNB,但不与Pico eNB区分,尽管HeNB的传送功率低于Pico eNB的传送功率。考虑以下3种情形。
图5中说明了情形#1,其为其中经由非理想回程连接同一载波频率上(频率内)的宏和小小区的部署情形。既针对室外也针对室内分布用户。
图6和图7中说明了情形#2,其为其中经由非理想回程连接不同载波频率上(频率间)的宏和小小区的部署情形。既针对室外也针对室内分布用户。存在两种实质上不同的情形#2,此处将它们称为2a和2b,不同的是,在环境2b中考虑了室内小小区部署。
图8中说明了情形#3,其为其中经由非理想回程链路仅连接了一或多个载波频率上的小小区的部署情形。
依据部署情形,存在需要进一步加以考察的不同的挑战/问题。在所述研究项目阶段期间,已经针对相应的部署情形标识了这样的挑战,并且在TS36.842中关注了这样的挑战,其中较详细地描述了这些挑战/问题。
为了解决TS36.842第5章中所描述的所标识的挑战,除了TR 36.932中所指出的要求之外,这一研究也考虑了以下设计目标。
-对于RRC_CONNECTED中的UE,小小区部署所获得的移动性性能应可比于唯宏网络的移动性性能。
-就因频率移交所导致的增加的信令负荷而言:
-任何新的方案不会导致向核心网络的信令负荷的过度增加。然而,也应考虑小小区改进所导致的额外的信令和用户平面通信量负荷。
-就提高的每用户吞吐能力和系统容量而言:
-利用跨越宏和小小区的射频资源,以获得类似于理想回程部署的每用户吞吐能力和系统容量,同时应把考虑应该QoS指标作为目标。
双重连接性
一种解决3GPP RAN工作组中当前所讨论的问题的可望的方案是所谓的“双重连接性”概念。术语“双重连接性”用于指出其中一个给定的UE消费与非理想回程连接的至少两个不同的网络节点所提供的射频资源的操作。实质上,把UE与宏小区(宏eNB)和小小区(次或者小eNB)两者相连接。另外,双重连接性中所涉及的每一个eNB都可以针对UE假设不同的作用。这些作用不必依赖于eNB的功率等级,并且可以随UE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所述研究项目当前处于非常初级阶段,所以尚未确定双重连接性的细节。例如,所述体系结构尚未得到认可。因此,当前许多问题/细节(例如,协议的增强)仍悬而未决。图9描述了双重连接性的示范性体系结构。仅应将其视为一种可能的选择。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一具体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而可以一般性地加以使用。此处对所述体系结构进行了如下假设:
-服务于每一个分组、C/U平面分割的每载体水平决定,
-作为一个实例,宏小区可以服务于诸如VoLTE的UE RRC信令和高QoS数据,同时把高质量数据卸载于小小区。
-在载体之间不存在耦合,从而不存在宏小区和小小区之间所要求的公共PDCP或者RLC,
-RAN节点之间的较松散的协作
-SeNB不具有向S-GW的连接,即,由MeNB转发分组,
-对于CN,小小区为透明的。
对于所述最后两点,应该加以注意的是,把SeNB与S-GW直接加以连接也是可能的,即,S1-U位于S-GW和SeNB之间。实质上,对于载体映像/分割存在3个不同的选项:
-选项1:S1-U也终止于SeNB中;图10a中描述了这一情况
-选项2:S1-U终止于MeNB中,RAN中无载体分割;图10b中描述了这一情况
-选项3:S1-U终止于MeNB中,RAN中有载体分割;图10c中描述了这一情况
图10a~图c把针对U-平面数据的下行链路方向作为实例描述了这3个选项。为了便于解释,针对这一应用主要假设了选项2,并且是图9的基础。
在SCE(小小区增强)研究项目中,通常主要在异构部署中,主要目的之一是,最大化UE向小/皮卡小区的卸载,这意味着,向小/皮卡小区卸载了越来越多的UE以及最大化了UE在小/皮卡小区中停留的时间(在它们的连接移出到宏小区之前),即ToS(停留时间)最大化是小小区增强(通常是异构部署)中一个重要目标。
异构部署的缺点
通常把其中处于访问层面的网络已知UE的状态称为被连接模式。就此而言,被连接模式移动性通常表示:UE从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以致信号条件在源区域逐渐变弱,并且在目标区域变好时。通过移交实现被连接模式移动性。在异构部署情形中,源/目标小区通常具有不同的大小/传送功率。
普遍认为异构部署情形中的被连接模式移动性不像所希望的那样鲁棒,当前正在对移交故障(HOF)、或者射频链路故障(RLF)进行技术评估。有关详细的描述,可以参照3GPPTR 36.839:(“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obilityenhance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version 11.1.0,sections 5.2and 5.4(“演变的通用地面射频访问(E-UTRA);异构网络中的移动性增强”版本11.1.0,章节5.2和5.4),可得于http//www.3gpp.org,并且将其并入此处以作参考。
当UE朝向宏小区而移出小/皮可小区时,所述移动性特别弱。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小/皮可小区边缘的射频条件较弱,并且受到宏小区传送的干扰。在这些情况下,难以成功接收UE的移交命令。
确实存在某种预防性方案。目前技术状态下的预防性方案相当复杂,在某些情况下尚不完全清楚它们将如何工作,例如:除源小区之外的小区(RRC多样性)(例如移交目标小区)对HO CMD消息的复制要求UE能够从2个不同的小区(同时或者逐一)进行接收,而且其将不具吸引力并且相当复杂,因为:
-同时接收要求双重连接能力,这一能力可能不可得于所有UE,而且在某些部署情形中双重连接性本身可能也不是一种人们所希望的方案(例如,在SCE的情形1中)。
-逐一(首先由源,接着由目标):在这一情况下,当试图从目标小区接收HO CMD时,不清楚UE何时以及如何知道使用哪一个C-RNTI、使用哪一个SRB配置等。
当向UE发送HO CMD或者UE接收HO CMD时,要求多个(干扰的)相邻小区协调/封锁(blank)它们的传送。然而,仅此对于偏宏小区和较大CRE情况中的非理想的ABS协调是不充分的。
实现“预防”的方式之一是,源小区通过提前发送HO CMD(同时射频条件充分好)加以实现。这会经受:
-最小化卸载增益(UE应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小小区上)
-不必要的移交/移动性/信令
-较多的HO中断
事实上,提高异构部署中移动性鲁棒性的其它可能的方案也可能是有效的。例如,如果移动性/移交出现问题(例如,发生HOF、RLH),则如何最小化损失(例如,通过较快地重新建立)。有效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它们导致了更大复杂性(在增强重新建立方面),并且还会导致某种程度的不稳定。
异构部署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下情况中的UE电池消耗:
1)寻找/发现小小区层,因为这些小小区并非无处不在。
2)测量2个源频率,同时处于有时可能不必要的双重连接性中。
在本文的其余部分,把延长异构部署中的UE电池寿命视为第二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改进方法。更具体地,在执行切换的过程中,移动终端始终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与此同时,提高了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决定的鲁棒性与可靠性。
可以由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这一目的。有利的实施例受约于从属权利要求。
对于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假设把移动终端配置为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作为切换的一部分,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目标基站控制移动终端的配置。
按照惯例,切换过程意味着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就此而言,移动终端经由源射频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射频小区接收切换命令消息。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以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从不同的射频访问技术(例如,WIFI访问点、蓝牙网关或者WIMAX路由器)的网络实体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不管射频访问技术如何,重要的是要注意: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执行本发明。因此,是目标基站生成移动终端将加以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
当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时,对于有关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执行的信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还引用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于是,可以把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视为触发切换的执行的触发器。就此而言,在向目标基站进行切换之前,执行对切换执行条件进行评估的附加步骤。
更详细地,切换执行条件包括触发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执行的时间触发器。为此,移动终端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执行。而且,由于切换执行条件可能延迟,甚至可能阻止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切换,所以不能够假设切换执行条件产生其中移动终端立即执行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单行线情形。
换句话说,由于对是否满足切换执行条件的附加确定,把移动终端接收切换命令消息的时刻与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时刻加以分隔(例如,以定距离间隔)。
就切换的最佳时序而言,这一分隔是有益的:移动终端可以把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延迟,即将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推迟到其连接性(例如,到源射频小区的连接)丧失的时刻。就此而言,可以把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延迟,即推迟到将不再可能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的时刻。因此,本发明通过解决过晚切换(即,由于源射频小区中的差的射频条件丢失了切换命令消息)的问题极力阻止过早切换。
另外,对是否满足切换执行条件的附加确定给移动终端留出了可使其确定向移动终端切换的执行的理想时序的更大自由度。
然而,这一更大自由度可以因切换命令消息包括触发向目标基站切换的执行的特定切换执行条件的指示而得到很好的平衡。换句话说,通过指出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在目标基站控制下的移动终端按可预测时间方式执行至目标基站的切换。
更详细地,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于是,移动终端可以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根据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建议了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移动终端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然后,移动终端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可以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以及移动终端经由源射频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基站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以及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移动终端与源射频小区脱离,从而停止与源基站的通信。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在移动终端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没有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丢弃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有效期定时器,移动终端根据切换有效期定时器进一步重新配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定时器值;以及移动终端还确定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其中,当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到期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针对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预先配置的阈值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移动终端还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以及移动终端还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所接收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一个和/或已经高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另一个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信号强度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RSPR的阈值;和/或信号质量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RSRQ的阈值。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再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移动终端还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值;以及移动终端还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切换命令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切换完成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当移动终端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以及当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移动终端随机选择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根据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移动终端根据RACH有效期定时器进一步重新配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实施例,建议了一种移动终端,用于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把移动终端的接收电路配置为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在移动终端的处理器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传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可以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移动终端的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以及把接收电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基站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以及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与源射频小区脱离,从而停止与源基站的通信。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当移动终端的处理器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没有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丢弃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有效期定时器,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根据切换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定时器值;以及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其中,当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到期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针对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预先配置的阈值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以及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所接收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一个和/或已经高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另一个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移动终端的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信号强度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RSPR的阈值;和/或信号质量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RSRQ的阈值。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时,移动终端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值;以及把移动终端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切换命令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切换完成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当处理器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根据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以及当处理器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根据移动终端随机选择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根据移动终端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移动终端根据RACH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存储了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时,致使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即通过: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以及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传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可以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和小射频小区。主基站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然后,主基站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接下来,主基站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主基站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其中,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还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对于移动终端测量放宽的值。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还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相应于小射频小区的5个以上测量周期的值。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还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测量的撤销的值。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主基站从存储在主基站中的定位信息表查找次基站的地理位置。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主基站从次基站接收表示其地理位置的定位信息。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主基站测量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主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指示主基站经由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
根据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主基站测量传送给次基站和从次基站所接收的信息的往返时间。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另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主基站,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和小射频小区。把主基站的处理器配置为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把主基站的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主基站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
把主基站的传送电路配置为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把主基站的传送电路进一步配置为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主基站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根据主基站的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主基站的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对于移动终端测量放宽的值。
根据主基站的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主基站的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相应于小射频小区的5个以上测量周期的值。
根据主基站的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主基站的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测量的撤销的值。
根据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把主基站的处理器配置为从存储在主基站中的定位信息表查找次基站的地理位置。
根据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把主基站的处理器配置为从次基站接收表示其地理位置的定位信息。
根据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把主基站的处理器配置为测量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更为详细的实施例,把主基站的接收电路配置为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指示主基站经由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
根据另一个更详细的实施例,把主基站的接收电路配置为测量传送给次基站和从次基站所接收的信息的往返时间。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另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存储了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主基站的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时,致使主基站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射频小区和小射频小区,即通过: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其中,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另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所述通信装置经由包括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电路,接收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执行条件;和处理器,基于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否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所述目标基站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经由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阈值来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并且所述处理器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阈值之一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阈值;其中,在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符合本发明的另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建议了一种用于执行通信装置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所述通信装置经由包括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向所述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执行条件;以及基于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由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是否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所述通信装置确定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所述目标基站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经由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阈值来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以及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阈值之一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阈值;其中,在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了3GPP LTE系统的示范性体系结构;
图2示范性地、概括地示出了3GPP LTE的整个E-UTRAN体系结构;
图3示出了3GPP LTE版本8/9中定义的Intra-MME/服务网关移交过程的序列图;
图4说明了3GPP LTE版本8/9中定义的用作移交过程中的移交命令消息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图5说明了针对小小区增强的部署情形,其中宏和小小区处于同一载波频率;
图6和图7中说明了针对小小区增强的进一步的部署情形,其中宏和小小区处于不同的载波频率,小小区分别处于室外和室内;
图8说明了针对小小区增强的进一步的部署情形,仅具有小小区;
图9示出了具有连接于核心网络的宏和小eNB的双重连接性的通信系统体系结构的总视图,其中S1-U接口在宏eNB中终止,而且不在RAN中进行载体分割;
图10a-图10c说明了SGW和UE之间具有两个分隔的EPS载体的不同选项;
图11示范性地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移交过程;
图1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括移交执行条件的移交命令消息;
图13a~图1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交命令消息的不同实现;
图14更详细地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交过程的第三实现;
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顺序图;以及
图16说明了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相结合考虑的示范性部署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章节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仅仅为了示范性地加以描述,与根据以上“背景技术”一节中部分地加以讨论的3GPP LTE(版本8/9)和LTE-A(版本10/11)移动通信系统与射频访问方法相关地概要性地描述了大多数实施例。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可以在诸如以上“背景技术”一节中所描述的3GPP LTE-A(版本10/11/12)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很好地利用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其在这一具体示范性通信网络中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情境中,“移动终端”或者“移动节点”应被理解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物理实体。一个节点可以具有多个功能实体。功能实体指的是实现预先确定的一组功能和/或向节点或者网络的其它功能实体提交预先确定的一组功能的软件或者硬件模块。节点可以具有一或多个把节点附接于节点可在其上通信的通信设施或者媒体的接口。相类似,网络实体可以具有把功能实体附接于其可以在其上与其它功能实体或者相应节点进行通信的通信设施或者媒体的逻辑接口。
另外,本发明的整个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主基站”应被理解为具有通常在3GPPLTE-A的双重连接性领域中发现的术语“宏基站”、或者“主/宏eNB”的含义。相类似,术语“源基站”应被理解为具有与随双重连接性一起使用的术语“从基站”或者“次/从eNB”相同的含义。
对于术语“切换”或者“切换过程”,应该加以强调的是,本发明旨在避免无线通信中的术语“移交”或者“移交过程”所固有的任何含义。而且,术语“切换”应被理解为意指移动终端试图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建立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任何尝试。
而且,需要加以指出的是,为了能够与3GPP LTE中所使用的技术一起一致地进行解释,将把术语“切换”或者“切换过程”称为“移交”或者“移交过程”。换句话说,尽管术语“切换”被认为是广义的,但这一详细描述把本发明描述为各种涉及3GPP LTE中通常所使用的术语“移交”的实现。在这一意义上,把“切换命令消息”和“切换完成消息”与“背景技术”中定义的“移交命令消息”和“移交完成消息”相对应。
在整个说明书中,作为切换命令消息的附加数据字段的名字,使用了术语“条件”,更精确地,使用了术语“切换执行条件”。切换执行条件指的是移动终端将加以评估的条件。就此而言,切换执行条件可以指示:移动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值评估所指示的条件。作为选择,切换执行条件也可以为一个实际值,即,移动终端将根据其评估所指示的条件的实际值。
另外,在这一描述中,术语“地理距离”用于表示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覆盖关系。换句话说,在次和主基站提供相同或者类似覆盖区域的情况下,把这两种基站视为相互位于小地理距离。相类似,在主和次基站提供基本上不同的覆盖区域的情况下,把这两个基站视为相互位于大地理距离。
而且,还应加以指出的是,术语“地理距离”不是反映主和次基站之间这一覆盖关系的唯一的术语,也可以同等地使用术语“路径损失”。例如,在主和次基站之间小“路径损失”的情况下,这两种基站提供相同或者类似的覆盖区域,于是,把这两种基站视为相互位于小地理距离。相类似,在主和次基站之间高“路径损失”的情况下,这两种基站提供基本上不同的覆盖区域,于是,把这两种基站视为相互位于大地理距离。因此,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把这两个术语“地理距离”和“路径损失”视为等价的。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把这些实施例描述为与3GPPLTE和/或LTE-A中规定的功能的增强相结合地使用的实现。就此而言,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了3GPPLTE和/或LTE-A的术语。另外,使用示范性配置详细地描述整个本发明。
所进行的解释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将其视为仅仅为更好理解本发明所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实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可以把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施用于不同的情境,并且可以按此处未明确加以描述的方式施用这些原理。相应地,以下为了便于各种实施例的解释所假设的情境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现在,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结合图11~图14讨论改进的移交过程的各种实现。具体地,图11说明了移动终端将加以执行的至目标基站的移交过程的顺序图。
在第一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假设最初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相对源射频小区,移动终端处于RRC CONNECTED(RRC连接的)状态。接下来移动终端执行移交过程,因为其被配置为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作为移交过程成功完成的结果,移动终端从源射频小区分离,并且相对目标射频小区保持RRC CONNECTED状态。
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执行移交过程。具体地,目标基站生成令移动终端执行移交的消息(即,移交命令消息)。接下来,源基站把用于移动终端执行移交的移交命令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当接收到移交命令消息(参见图11中的消息7)时,移动终端执行移交过程。在移交成功完成之后,移动终端通过向目标基站传送移交命令消息指出移交的成功完成(参见图11中的消息11)。
根据一个示范性实现,移交命令消息为RRC消息,即,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移交命令消息源于具有移动终端要求与其建立连接的信息(即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移动性控制信息))的目标基站。根据另一个示范性实现,移交完成消息也是RRC消息,即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根据第一实施例,对移交命令消息加以改进,使其还包括称为移交执行条件的信息。移交执行条件是指移动终端根据其确定是否执行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信息。因此,可以把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移交执行条件视为移交的执行的触发器。根据这一示范性实现,图12中说明了包括(移交)执行条件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就此而言,在执行向目标基站的移交之前,移动终端执行对移交执行条件的评估的附加步骤。在移动终端确定履行了移交执行条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相类似,在移动终端确定没有履行移交执行条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丢弃所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
通过以下的相应描述,将可以明显看出移交执行条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实现。不管其如何,移交执行条件的所有实现的固有特性是,向移动终端提供指示移动终端执行何种确定以及其何时(即,在哪种条件下)触发向目标基站移交的执行的信息。
因此,就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移交执行条件的这一定义而言,最好令目标基站保持对移交过程的控制。而且,移动终端根据移交执行条件的确定仅有助于目标基站发现移交执行的有利时刻。
具体地,在执行根据移交执行条件的确定中,移动终端可以延迟,甚至可以阻止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就此而言,不能够把包括移交执行条件的移交命令消息理解为会导致其中移动终端立即执行向目标基站移交的单行线的情况。
由于移动终端还要确定是否满足所指示的移交执行条件,所以有利的做法是,把移动终端接收移交命令消息的时刻与移动终端可以执行向目标基站移交的时刻相分隔(例如,被间隔开)。
就移交的最佳时间而言,这一分隔是有益的:移动终端可以延迟/推后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直至连接性已经降低的时刻(例如,直至源射频小区的边界)。就此而言,可以把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延迟/推后到移交命令消息的接收将不再可能的时刻。于是,本发明通过解决过晚地移交的问题(即,由于源射频小区中差的射频条件导致移交命令消息丢失)极力阻止过早地移交。
另外,还要确定是否满足移交执行条件为移动终端确定执行向移动终端的移交的理想时刻留出了附加自由度。
然而,在移交命令消息包括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的具体移交执行条件的指示的移交命令消息这一意义上,可以很好地平衡这一附加自由度。换句话说,通过指出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移交执行条件,移动终端可以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按可预测的时间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移交。
根据一个示范性实现,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仅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换句话说,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在移动终端没有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时,移动终端丢弃所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在目标基站知道其间可能出现移交的时间段这一意义上,这一示范性实现进一步提高了至目标基站的可预测性。
根据以上所提到的示范性实现的修改,移交命令消息包括可以根据其设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的移交有效期定时器。而且,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包括移交有效期定时器的移交命令消息时,其适合于根据所接收的移交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另外,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移交。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包括(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参见图11中的消息9和10),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移动终端根据从目标访问点所接收的时序提前值(TA)对准上行链路载波的时序。另外,移交的执行还包括(b)向目标基站传送移交完成消息(参见图11中的消息11)。于是,移动终端可以指示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完成。因此,完成了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
总之,第一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在差射频链路条件的情况下这一消息的传送不再必要,所以能够保证移动终端从源射频小区接收到移交命令消息。
-卸载增益(即,移动终端在源射频小区中停留的时间)增加。
-避免了射频链路故障(RLF)(以及相继的射频链路重新建立),因此,RRC连接重新建立时间相应于射频连接的实际的中断。
-避免了新移动终端要求双重连接性的行为(用于在移交之前监视目标小区)(因此,避免了类似目标C-RNTI分配/PDCCH监视的问题)。
-无资源限制/几乎空白的子帧(ABS)。要求来自目标射频小区的协调/移交保护。
-当不需要向目标射频小区移交时,针对移动终端的专门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预约;取而代之,为移动终端向目标射频小区的移交推荐了专门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预约(对于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和此后基于竞争的RACH的任何组合。
第一实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实现,移交执行条件相应于定时器值。把定时器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并且由移动终端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加以接收。由于目标基站生成移交命令消息,所以定时器值不仅为移动终端所知,而且也为目标基站所知。图13a中示出了根据第一实现的移交命令消息的示范性实现。
响应于对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作为移交执行条件的定时器值的接收,移动终端确定所接收的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当所述定时器到期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
作为实现约束,这一第一实现的定时器值必需小于在其后遗弃移交命令消息的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相类似,这一第一实现的定时器值必需小于确定在其后遗弃移交命令消息的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的可能接收的移交有效期定时器。否则,移动终端将永远不能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
第二实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现,移交执行条件相应于针对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第二实现使用移动终端所执行的物理层测量。把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阈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并且由移动终端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加以接收。由于目标基站生成移交命令消息,所以该阈值不仅为移动终端所知,而且也为目标基站所知。图13b中示出了根据第二实现的移交命令消息的示范性实现。
依据哪一个或者那一些阈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以及因此在移交命令消息中被接收,可以区分3种不同的行为:
在移动终端把源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阈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加以接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当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低于所接收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
在移动终端把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阈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加以接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所接收的阈值。当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高于所接收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
另外,在移动终端把源射频小区和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阈值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加以接收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同时确定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所接收的阈值。当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低于所接收的阈值以及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高于所接收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
根据示范性的实现,移动终端将确定信号强度是否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所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RSRP)的阈值。作为选择,移动终端将确定信号质量是否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所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RSRQ)的阈值。
第三实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实现,移交执行条件相应于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确定的不同步阈值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器值。第三实现使用了包括在移动终端中的射频链路(RL)监视过程。图13c中示出了根据第三实现的移交命令消息的示范性实现。
响应于把作为移交执行条件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针对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器值的接收,移动终端确定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RL监视过程所报告的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器值。当所报告的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在预先确定的时间段所接收的计数器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移交的执行。图14中示范性地详细描述了移交过程和RL监视过程之间的分隔。
总之,第一实施例的上述3个实现均能够使移动终端确定其是否在不同于(即,晚于)移动终端接收移交命令消息的时刻的时刻执行向目标基站移交。就此而言,在所有3个实现中,可以把向目标基站的移交延迟/推后至移交命令消息的接收将不再可能的时刻。
示范性地,可以把移交命令消息实现为RRC消息(即,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该消息定义如下:
另外,可以把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移交执行条件实现为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的一部分,如以下所指出的:
Figure BDA0002332905920000322
Figure BDA0002332905920000331
因此,包含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包含3个字段,即,timeToExecute、radioCondition、以及n310-r9,其中,当生成所述消息时,目标基站选取至移动终端的消息中的实现的一个字段。
名为timeToExecute(执行时间)的数据字段可以包括第一实现中所定义的定时器值。包括sourceCellQuality(源小区质量)和/或targetCellQuality(目标小区质量)的名为radioCondition(射频条件)的数据字段可以包括第二实现中所定义的相应阈值。名为n310-r9的数据字段可以包括针对第三实现中所定义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器值。
进一步的实现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的实现,移动终端改变将在触发移交的执行的时刻作为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的一部分加以执行的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具体地,移动终端对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之前或者之后触发的移交的执行之间加以区别。
如人们通常所知,在3GPP LTE中存在着两个所定义的不同的RACH过程,即无竞争RACH过程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在这两个RACH过程中,移动终端利用来自不同组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与(例如,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时间。
在无竞争RACH过程中,把来自第一组的唯一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赋予移动终端,这一唯一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以后可以由(例如,目标)基站加以标识。就此而言,(例如,目标)基站把来自第一组的这一唯一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分配给移动终端,用于相继地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通常,以信号形式把所分配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作为移交命令消息的一部分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中,移动终端从第二组(其不同于第一组)随机地选择前同步码。由于可能存在一个以上的随机选择同一随机访问前同步码的移动终端,所以可能出现竞争,从而必需执行冗长的竞争解决机制,才能使移动终端与上行链路载波对准时间,和接收发送进一步的UL信令/数据的许可。
在这一进一步的实现中,在移动终端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移交,包括根据包括在移交命令消息中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
作为选择,在这一进一步的实现中,在移动终端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移交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移交,包括根据移动终端随机选择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有利的做法是,在有限量的时间(即,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仅唯一地把随机访问前同步码(以及相关联的RACH资源)分配给移动终端这一意义上,这一进一步的实现能够使(例如,目标)基站降低资源分配需求。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过去之后,给予(例如,目标)基站重新把相同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分配给不同的移动终端的机会。就此而言,可以改进无竞争随机访问前同步码的后续分配之间的时间。
很容易意识到,在这一意义上,不应该把所述进一步的实现理解为其仅限于第一实施例,即,仅限于包括移交执行条件的移交命令消息。可能存在各种其它的情形,其中移动终端接收移交命令消息(即,无移交执行条件),但不立即能够执行这些无竞争RACH过程。在这些情形中,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将具有以上所提到的同样优点。
根据以上所提到的进一步实现的一个修改,所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包括可以根据其设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的RACH有效期定时器。而且,当移动终端接收到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的移交命令消息时,适于根据所接收的RACH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更进一步的实现,将响应移动终端对所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的遗弃,定义一些进一步的机制。
首先,作为移交执行条件的一部分,移交命令消息可以包括针对源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进一步的阈值,其中,当移动终端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高于这一进一步的阈值时,移动终端立即丢弃所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即,不等待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或者移交有效期定时器的到期)。
其次,在移动终端正在(依然)根据包括在旧的移交命令消息中的移交执行条件执行确定步骤,并且同时接收新的(例如,刚到的)移交命令消息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也遗弃旧的移交命令消息,并且根据新接收的移交命令消息开始执行移交的方法。
第二实施例
现在,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结合图15~图16讨论测量周期的改进的配置的各种实现。具体地讲,图15说明了主基站对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配置的顺序图。
在第二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假设经由宏射频小区把主基站为其配置测量周期的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将其连接于次基站。
对于测量周期的配置,主基站根据第二实施例(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501)确定均服务于移动终端的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如在“具体实施方式”一开始所指出的,可以把术语“路径损失”用作术语“地理距离”的等价术语。
图16中的实例说明了主基站(宏小区)和两个次基站(小小区1和2)的示范性配置环境,其中,一个次基站(小小区1)位于在与主基站相距短地理距离(即,接近宏射频小区的中心)处。另一个次基站(小小区2)位于在与主基站相距长地理距离(即,在宏射频小区的周边)处。
然后,主基站(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052)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加以比较。预先配置这一距离阈值,以使连接于主基站和次基站的移动终端相对主基站和次基站感受相同或者类似的信号特性。换句话说,根据所述预先配置的阈值,可以确保在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的情况下,其将不释放宏射频小区的覆盖。
接下来,主基站生成(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503a或者S1503b)针对移动终端的测量控制消息,包括指示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指示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然后主基站把这一测量控制消息传送给移动终端(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504),以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
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主基站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因此,在主基站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处于接近的地理距离(即,低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503a)允许移动终端随意延长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即,按格外长的间隔)。
相类似,在主基站未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处于接近的地理距离(即,低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也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参见图15中的步骤S1503b),然而,其不允许移动终端随意延长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即,按格外长的间隔)。
由于针对宏射频小区随意延长测量周期,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特别是,在其中把移动终端卸载于次射频小区(即,小小区卸载情形)的双重连接性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不必继续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定间隔测量,而可以配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延长的测量周期。
换句话说,传统上,针对任何射频小区设置测量周期,从而移动终端不会因此失去覆盖。就此而言,延长的测量周期将会导致各射频小区失去覆盖的风险。与此相反,主基站利用其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主基站和次基站的信息,使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延长的测量周期不会带来失去覆盖的风险。
回过头来参照图16中所说明的示范性部署情形,当移动终端位于次基站(小小区1)附近时,主基站确定所述次基站和主基站均位于小于预先配置的阈值的地理距离处。在这一情况下,主基站生成指示针对小射频小区的规则测量周期和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延长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并且将所述测量控制消息传送给移动终端。
另外,当移动终端移至接近另一个次基站(小小区2)附近的位置时,主基站确定另一个次基站和主基站未位于小于预先配置的阈值的地理距离处。就此而言,主基站不生成并向移动终端传送指示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延长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
第一实现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现,在比较结果表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主基站把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设置为指示放宽至移动终端的测量的值。作为选择,主基站把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设置为相应于小射频小区的5个以上的测量周期的值。作为另一种选择,移动终端把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测量的撤销的值。
在所有这3种情况下,移动终端不必定间隔继续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而可以配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延长的测量周期,从而可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第二实现
针对对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的确定、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现,主基站从存储在主基站中的定位信息表查找次基站的地理位置。作为选择,主基站也可以从次基站接收指示其地理位置的定位信息。作为另一种选择,主基站测量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这3种选择中,主基站被提供有有关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的信息,因此可以在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相继配置中使用这一信息。
作为选择,可以把移动终端配置为根据从具有与主基站和次基站的双重连接性的一或多个移动终端所接收的测量报告确定地理距离。所述测量报告指示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指示主基站经由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就此而言,主基站可以确定次基站是否位于宏射频小区的覆盖之下(例如,参考报告指示类似的信号强度)。作为选择,主基站可以根据主基站对传送给次基站的以及从次基站接收的信息的往返时间的测量,确定地理距离。在所述后面的两种选择中,确定了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近似的地理距离。
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可以把第一实现和第二实现的变体互相结合,以达到可提供以上所列优点的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公开了如下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和主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移动终端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以及移动终端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传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在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以及移动终端经由源射频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基站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以及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移动终端与源射频小区脱离,从而停止与源基站的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在移动终端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没有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丢弃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有效期定时器,而且所述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移动终端根据切换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定时器值;以及确定步骤还包括:确定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其中,当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到期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针对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预先配置的阈值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确定步骤还包括: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以及确定步骤还包括: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所接收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一个和/或已经高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另一个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信号强度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RSRP的阈值;和/或信号质量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RSRQ的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确定步骤还包括: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值;以及确定步骤还包括: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切换命令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切换完成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当移动终端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以及当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移动终端随机选择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执行切换的方法,其中: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所述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移动终端根据RACH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用于执行移动终端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包含:接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处理器确定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传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在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把移动终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以及把接收电路配置为经由源射频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基站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以及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与源射频小区脱离,从而停止与源基站的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当处理器在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没有确定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把移动终端配置为丢弃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有效期定时器,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根据切换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一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定时器值;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其中,当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到期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针对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预先配置的阈值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预先配置的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预先配置的阈值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确定源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接收的阈值之一和/或目标射频小区的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所接收的阈值;其中,当相应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一个和/或已经高于至少一个阈值中的另一个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信号强度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功率RSRP的阈值;和/或信号质量的阈值相应于移动终端根据在源和/或目标射频小区中所传送的参考信号RS加以测量的所接收参考信号质量RSRQ的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指示根据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信息;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相应于其中源射频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先配置的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值;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确定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其中,当在预先定义的时间段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类似N310)时,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切换命令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切换完成消息相应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当处理器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以及当处理器确定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移动终端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时,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根据移动终端随机选择的随机访问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其中,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以及把处理器配置为根据RACH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根据本公开的存储了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时,致使移动终端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其中,把移动终端配置为在目标基站的控制下、经由包含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进行通信,即通过:接收用于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消息包括作为用于触发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触发器的切换执行条件;以及根据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要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其中,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目标基站执行随机访问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射频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目标基站传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指示移动终端经由目标射频小区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射频小区和小射频小区,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主基站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主基站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主基站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主基站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其中,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步骤还包括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对移动终端测量放宽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步骤还包括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相应于小射频小区的5个以上测量周期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步骤还包括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测量的撤销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从存储在主基站中的定位信息表查找次基站的地理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从源基站接收表示其地理位置的定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主基站测量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主基站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指示主基站经由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测量周期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主基站测量传送给次基站和从次基站所接收的信息的往返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主基站,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射频小区和小射频小区,包含: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把所述处理器配置为主基站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传送电路,被配置为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所述传送电路被配置为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其中,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对移动终端测量放宽的值。
根据本公开所述主基站,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所述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相应于小射频小区的5个以上测量周期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在比较结果显示所确定的地理距离小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把所述传送电路配置为把所传送的针对宏射频小区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设置为表示测量的撤销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把处理器配置为从存储在主基站中的定位信息表查找次基站的地理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把处理器配置为从次基站接收表示其地理位置的定位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把处理器配置为测量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把接收电路配置为从移动终端接收指示次基站经由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指示主基站经由宏射频小区所传送的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
根据本公开的主基站,其中,把接收电路配置为测量传送给次基站和从次基站所接收的信息的往返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存储了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当主基站的处理器执行这些指令时,致使主基站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其中经由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主基站,并且经由小射频小区把移动终端连接于次基站,针对同一频率配置宏射频小区和小射频小区,即通过:确定主基站和次基站之间的地理距离;把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为移动终端生成测量控制消息,包括具有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一测量对象和具有针对小射频小区的测量周期的第二测量对象;以及主基站向移动终端传送用于配置移动终端的测量周期的测量控制消息;其中,根据所确定的地理距离与预先配置的距离阈值的比较结果,设置针对宏射频小区的所传送的第一测量对象中的测量周期。
本发明的硬件与软件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以上所描述的使用硬件和软件的各实施例实现。就此而言,本发明提供了用户设备(移动终端)和eNodeB(基站)。所述用户设备适合于执行此处所描述的方法。
还应该意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处理器)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例如,计算设备或者处理器可以为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设备等。也可以通过这些设备的组合执行或者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另外,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直接通过硬件或处理器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以的。可以把软件模块存储在任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上。
还应该加以注意的是,可以把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分别或者任意地组合为另一个发明的主题。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可以在不背离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宗旨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诸多的改变与修改,如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因此,应该在所有方面把所介绍的实施例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所述通信装置经由包括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电路,接收向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执行条件;和
处理器,基于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确定所述通信装置是否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所述目标基站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经由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阈值来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阈值之一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阈值;
其中,在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所述通信装置经由源无线电小区与源基站进行通信;并且
所述接收电路经由源无线电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从源基站接收切换命令消息;以及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所述通信装置与源无线电小区脱离,从而停止与源基站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定时器值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是否到期;其中,当具有所述定时器值的定时器到期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阈值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阈值之一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阈值;
其中,当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的至少一个阈值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低于所述至少一个阈值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是否高于所述至少一个阈值;
其中,当信号强度或者信号质量已经低于所述至少一个阈值和/或已经高于所述至少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信号强度的阈值与所述通信装置基于在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中发送的参考信号RS要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阈值相对应;和/或
信号质量的阈值与所述通信装置基于在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中发送的参考信号RS要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的阈值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其中源无线电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
其中,在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预先配置的数目N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其中源无线电小区的信道质量低于不同步阈值(Qout)的不同步事件的计数值相对应;并且
所述处理器确定不同步事件的数目是否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
其中,在不同步事件的数目超过所接收的计数值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完成消息与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相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
在所述处理器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内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基于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执行无竞争RACH过程;以及
在所述处理器在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到期之后确定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包括(a)基于通信装置随机选择的随机接入前同步码执行基于竞争的RACH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包括RACH有效期定时器,并且
所述处理器基于RACH有效期定时器重新配置所述第二预先配置的时间段。
13.一种用于执行通信装置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目标基站的控制下,所述通信装置经由包括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向所述目标基站切换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切换执行条件;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包括在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由所述通信装置确定是否将触发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其中,在所述通信装置确定将触发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的情况下,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执行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a)与所述目标基站执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从而使时间与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对准,以及(b)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从而指示向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完成,包括所述通信装置经由目标无线电小区与所述目标基站的通信的配置的完成,
其中,包括在所接收的切换命令消息中的切换执行条件与基于源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的阈值来触发切换的执行的指示相对应;以及
确定源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低于阈值之一和/或目标无线电小区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是否高于另一个阈值;
其中,在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已经低于阈值之一和/或已经高于另一个阈值时,所述通信装置将触发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的执行。
CN201911344180.4A 2013-07-31 2014-07-29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0831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78842.4 2013-07-31
EP13178842.4A EP2833669B1 (en) 2013-07-31 2013-07-31 Handoff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01480052060.6A CN105580427B (zh) 2013-07-31 2014-07-29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060.6A Division CN105580427B (zh) 2013-07-31 2014-07-29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1098A true CN110831098A (zh) 2020-02-21
CN110831098B CN110831098B (zh) 2022-01-25

Family

ID=4891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4180.4A Active CN110831098B (zh) 2013-07-31 2014-07-29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CN201480052060.6A Active CN105580427B (zh) 2013-07-31 2014-07-29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060.6A Active CN105580427B (zh) 2013-07-31 2014-07-29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过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7) US9888424B2 (zh)
EP (1) EP2833669B1 (zh)
JP (1) JP6473452B2 (zh)
CN (2) CN110831098B (zh)
WO (1) WO20150148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87928B1 (ko) * 2013-09-27 2021-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454654B2 (en) * 2013-11-21 2019-10-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cellular based radio acces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P3076711A4 (en) * 2013-11-26 2017-08-16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20160302115A1 (en) * 2013-12-04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ckhaul of Client Network Nodes
WO2015146285A1 (ja) * 2014-03-25 2015-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
US10313208B2 (en) 2014-12-17 2019-06-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assignment of network functions for radio access
SG11201706805VA (en) * 2015-02-23 2017-09-28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7431999B (zh) 2015-03-18 2021-04-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寻呼的装置和方法
US10111123B2 (en) 2015-04-30 2018-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lax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with control plane dual connectivity
US10200177B2 (en) 2015-06-12 2019-02-0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cheduling request on a secondary cell of a wireless device
US9894681B2 (en) * 2015-06-12 2018-02-1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9948487B2 (en) 2015-06-15 2018-04-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542469B2 (en) 2015-08-21 2020-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handover with multi-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13396A1 (zh)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超密集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及设备
US10700752B2 (en) * 2016-01-14 2020-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tracking and beam feedback operation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KR20170087054A (ko) * 2016-01-19 2017-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연결 실패 처리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147837A1 (zh) * 2016-03-03 2017-09-08 臧利 基站的通信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7205271B (zh) * 2016-03-16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失步状态处理方法、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JP2019091954A (ja) * 2016-03-23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8886833B (zh) * 2016-03-25 2022-06-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及小区设定方法
US10779211B2 (en) * 2016-03-28 2020-09-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US10887805B2 (en) * 2016-04-01 2021-01-05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handover
JP6230644B2 (ja) * 2016-04-12 2017-11-15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7371207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US10349318B2 (en) 2016-07-13 2019-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cce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US10582523B2 (en) * 2016-08-13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se station mobility
CN107770825B (zh) * 2016-08-19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文本信息的路径切换方法及装置
JP6755383B2 (ja) * 2016-09-30 2020-09-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強化されたモビリティのための特別アップリンクサブフレーム
US10383008B2 (en) * 2016-10-27 2019-08-13 Ofinno, Llc Base station configuration for V2X
WO2018083236A1 (en) 2016-11-04 2018-05-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node change signaling in future radio networks
PT3536025T (pt) * 2016-11-04 2020-09-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Identificação de um feixe para aceder a uma célula de destino de uma transferência sem fios
CN106797648B (zh) * 2016-11-04 2020-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KR102656957B1 (ko) * 2016-12-16 2024-04-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속 이동을 위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43469B (zh) * 2016-12-23 2021-07-16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移动性方法和设备
BR112019013179A2 (pt) * 2016-12-28 2019-12-10 Fg innovation co ltd aparelho terminal, aparelho de estação-base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CA3190224A1 (en) * 2017-01-04 2018-07-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ccess control for network slice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61806B (en) 2017-01-05 2021-10-06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3965968B (zh) * 2017-01-16 2024-03-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及网络节点
KR20180090658A (ko) * 2017-02-03 2018-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42463B2 (en) * 2017-02-05 2020-01-21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cell redir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448257B2 (en) * 2017-02-23 2019-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mechanisms for shared spectrum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510114B2 (en) * 2017-02-27 2022-11-22 Apple Inc. Exit condition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s and beam based mobility state estimation
CN106714259A (zh) * 2017-02-28 2017-05-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小区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622561A (zh) 2017-03-22 2019-12-27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分阶段重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170777A1 (en) * 2017-03-22 2018-09-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A condition for handover
CN110622559A (zh) * 2017-03-22 2019-12-27 Idac控股公司 基于触发条件的无线网络中的延迟切换执行
US10986548B2 (en) * 2017-03-23 2021-04-20 Apple Inc. Enhanced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08924853B (zh) * 2017-03-23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监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603196B1 (en) 2017-03-23 2022-02-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Discarding data corresponding to a conditional handover
US11006331B2 (en) * 2017-03-24 2021-05-11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pre-allocated uplink grant
CN108632926B (zh) * 2017-03-24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8668281B (zh) * 2017-03-31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8201670A1 (en) 2017-05-05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selection of common and dedicated rach resources
CN110999390B (zh) 2017-06-15 2022-11-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切换过程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827398B2 (en) * 2017-07-24 2020-11-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node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191001B2 (en) 2017-11-21 2021-11-30 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schemes for millimeter wave (MMW)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490304B2 (en) 2018-01-08 2022-11-0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E handover
WO2019215666A1 (en) * 2018-05-10 2019-11-14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al handover confirmation
US11032750B2 (en) * 2018-07-10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ake-before-break (MBB) handover failure
US11477826B2 (en) * 2018-07-16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band access
US11202237B2 (en) 2018-07-24 2021-12-14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 inter-rat change from being triggere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0831079B (zh) * 2018-08-09 2021-1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65B (zh) * 2018-08-17 2021-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868739B (zh) * 2018-08-27 2023-12-15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切换命令生成方法
WO2020061871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061931A1 (zh) 2018-09-27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115388A (zh) 2018-09-27 2021-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定时器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HUE059340T2 (hu) * 2018-11-01 2022-11-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itási eljárás
CN111182590B (zh) * 2018-11-09 2022-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和通信节点
CN112997519B (zh) * 2018-12-18 2024-03-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非地面网络中的通信的用户装备、基站及方法
CN111372292B (zh) * 2018-12-26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586773A (zh) * 2019-02-19 2020-08-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切换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271638B (zh) * 2019-03-15 2023-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93626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onal sending of complete message in conditional handover
CN111615155B (zh) * 2019-04-09 2022-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615157B (zh) * 2019-04-26 2021-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11615156B (zh) * 2019-04-26 2023-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11866965B (zh) * 2019-04-28 2023-11-17 夏普株式会社 条件切换方法及对应的用户设备
CN113711645B (zh) 2019-05-02 2024-05-14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条件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240142A1 (en) * 2019-07-25 2022-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ata transmission to a source network after receiving an uplink grant from a target networ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780728A1 (en) * 2019-08-14 2021-02-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ceiv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20220330114A1 (en) * 2019-08-14 2022-10-13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US20220295260A1 (en) * 2019-08-20 2022-09-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iggering a temporary roaming after an occurrence of an event
WO2021035730A1 (zh) * 2019-08-30 2021-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029312A4 (en) * 2019-10-14 2022-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POST-MOBILITY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98610A1 (en) * 2019-10-16 2024-03-21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EP4062668A4 (en) * 2019-11-20 2023-1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ORWARDING ERRO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987742B (zh) * 2019-11-26 2022-11-18 杨建才 一种污水处理中悬浮物含量的控制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05590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夏普株式会社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随机接入报告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314980A (zh) * 2020-02-20 2020-06-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055966B (zh) * 2021-03-11 2023-07-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频段切换方法、频段切换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150878A (zh) * 2021-03-30 2022-10-04 夏普株式会社 随机接入信息上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3965967B (zh) * 2021-09-14 2024-03-19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蜂窝无线通信架构下特定终端设备的移动切换方法和系统
US11606737B1 (en) * 2021-10-15 2023-03-14 Peltbeam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5G mesh network for enhanced coverag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966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切换问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13120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9338A (zh) * 2011-06-10 2011-10-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自优化方法
CN102217362A (zh) * 2008-11-17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特定目标阈值声明无线链路故障
CN102217375A (zh) * 2008-11-17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终端有条件地开始延迟切换
CN102415149A (zh) * 2009-04-21 2012-04-11 阿尔卡特朗讯 减少sr-vcc移动中的流中断
CN102648650A (zh) * 2009-11-23 2012-08-22 诺基亚公司 无线问题检测辅助的援救切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4799B2 (en) 2006-03-28 2010-03-2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ata transfer with a mobile station while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tate
WO2008023204A1 (en) 2006-08-22 2008-02-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of handover
BRPI0719822A2 (pt) 2006-10-03 2014-05-06 Qualcomm Inc Handover para qualquer célula de uma estação base alv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JP5000381B2 (ja) 2007-05-30 2012-08-15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閾値管理サーバ、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2187668A4 (en) * 2007-08-07 2014-01-22 Sharp Kk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8054802B2 (en) * 2007-10-29 2011-11-08 Alcatel Lucent Hand-off trigger at access technology borders
US9271204B2 (en) * 2008-11-17 2016-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ing
WO2010070854A1 (ja) 2008-12-15 2010-06-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
JP5761332B2 (ja) * 2011-03-22 2015-08-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KR20120122765A (ko) 2011-04-29 2012-11-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와 지연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JP5655710B2 (ja) * 2011-05-31 2015-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TWI499253B (zh) 2011-06-01 2015-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列印設備及其安全列印方法
CN102883361B (zh) * 2011-07-15 2016-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信息上报和小区移动性参数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JP6047491B2 (ja) * 2011-08-12 2016-12-2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7362A (zh) * 2008-11-17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特定目标阈值声明无线链路故障
CN102217375A (zh) * 2008-11-17 2011-10-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终端有条件地开始延迟切换
CN102415149A (zh) * 2009-04-21 2012-04-11 阿尔卡特朗讯 减少sr-vcc移动中的流中断
CN101931966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切换问题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48650A (zh) * 2009-11-23 2012-08-22 诺基亚公司 无线问题检测辅助的援救切换
CN10213120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9338A (zh) * 2011-06-10 2011-10-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切换自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3669A1 (en) 2015-02-04
CN105580427B (zh) 2020-01-17
US9888424B2 (en) 2018-02-06
US20180206171A1 (en) 2018-07-19
US11343746B2 (en) 2022-05-24
US20190116538A1 (en) 2019-04-18
CN110831098B (zh) 2022-01-25
US20230292209A1 (en) 2023-09-14
US10200931B2 (en) 2019-02-05
US20210051555A1 (en) 2021-02-18
JP6473452B2 (ja) 2019-02-20
WO2015014831A1 (en) 2015-02-05
CN105580427A (zh) 2016-05-11
US20220248295A1 (en) 2022-08-04
US11696203B2 (en) 2023-07-04
JP2016531493A (ja) 2016-10-06
US20160174124A1 (en) 2016-06-16
US10863408B2 (en) 2020-12-08
US20200077318A1 (en) 2020-03-05
US10536890B2 (en) 2020-01-14
EP2833669B1 (en) 2022-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1098B (zh) 用于执行向目标基站的切换的通信装置和方法
US11924665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measurement result by user equipment transceiving data by fir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seco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device therefor
JP614792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モールセルに対してデータを伝達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6474891B2 (ja) サービス固有のエアインターフェース選択
EP2974501B1 (en) Establishing multiple connections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s
US9681352B2 (en) Beare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US1003908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ere terminal may have dual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base stations
CN105453687B (zh) 用于辅基站的连接配置激活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US20190357097A1 (en) Handover with zero ms user plane interruption
WO2017054432A1 (en)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 of terminal device
JPWO2020031884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US201601351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488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788351A (zh) 辅助小区的替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