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30604B - Dns调度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Dns调度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30604B
CN110830604B CN201911029063.9A CN201911029063A CN110830604B CN 110830604 B CN110830604 B CN 110830604B CN 201911029063 A CN201911029063 A CN 201911029063A CN 110830604 B CN110830604 B CN 110830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host
quality
bandwidth
host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90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30604A (zh
Inventor
罗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90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30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30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30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30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NS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该调度方法包括: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DNS调度的质量,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Description

DNS调度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DNS调度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实时数据流、连接设备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搜索服务、社会网络、移动商务和开放协作等需求的推动,云计算迅速发展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并行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的产生从理念上将推动整个互联网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云计算的发展使得云上的业务数量越来越多,例如,云上音视频等新兴媒介开始越发普及,内容分发网络(CDN)承载的带宽在逐年增长,而域名解析服务(DNS)作为CDN的核心问题之一,使得DNS调度显得越发重要。现有的DNS调度大多是根据历史经验,由人工来完成DNS调度的。但是,如何能够保证DNS的就近调度,提高DNS调度的质量,使得本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NS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DNS调度的质量。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DNS调度方法,包括: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DNS调度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用于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第二确定单元,被用于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计算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获取需要解析的域名对象;在域名解析请求的历史记录中,查找解析与所述域名对象相同的域名的历史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有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的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具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获取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定的权数,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调度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被用于在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之前,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所述有效剩余带宽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所述计算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所述主机剩余带宽为所述主机的带宽上限与所述主机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所述机房剩余带宽为所述机房的带宽上限与所述机房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DNS调度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DNS调度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和候选主机的IP质量来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并可以通过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进一步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由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用来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即可以综合考虑到候选主机相对于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运营商吻合度,从而使得推导的最优调度方案能够保证DNS的就近调度,提高DNS调度的质量,使得本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时,还考虑了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的有效剩余带宽,进而在保证DNS就近调度前提下,同时兼顾候选主机或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负载均衡,进一步提高DNS调度的服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的细节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IP质量的细节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所述候选主机IP质量的细节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有效剩余带宽的细节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有效剩余带宽的细节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装置的框图;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如图1中所示智能手机101、平板电脑102和便携式计算机103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等等)、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服务器105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利用终端设备向服务器105发送一个域名解析服务的请求,服务器105在接收到所述域名解析服务请求之后开始DNS调度,并将解析的DNS调度方案返回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DNS调度方法一般由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DNS调度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105中。但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与服务器具有相似的功能,从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DNS调度方案。
如图2所示,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如图2所示出的实施场景中实施本申请的DNS调度方法。
具体的,例如,处于深圳地区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201访问短视频播放平台来观看短视频,因此通过域名链接来访问短视频播放平台,如http请求。所述域名首先被DNS服务器202所接收,DNS服务器则为所述智能手机调度IP地址。具体而言,所述域名可以解析为多个不同的IP地址,如图所示,所述IP地址可以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4个地区的短视频服务器203,其中,短视频服务器中存储有短视频数据,DNS服务器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DNS调度方法为所述智能手机调度IP地址,智能手机通过访问相应的IP地址从IP地址对应的短视频服务器中获取短视频数据。
需要注意的,如图所述的短视频服务器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它地区也可以有所述短视频服务器,进一步的,同一个地区可以有多个短视频服务器或短视频服务器集群,所述短视频服务器集群中包括有多个短视频服务器。所述短视频服务器可以是一台主机,也可以是一台移动终端设备。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DNS调度方法。
参见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DNS调度方法可以由具有计算处理功能的设备来执行,比如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服务器105来执行,或者由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来执行。如图3所示,该DNS调度方法至少包括步骤310至步骤370:
步骤310,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步骤330,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
步骤350,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步骤370,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下面将对如上实施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310中,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所述带宽是指网络连接或所连接网卡所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两点之间在特定时间间隔内所能传输的数据量。
在本申请中,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是指用户通过域名访问目标服务器来获取数据服务时,产生的对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不同类型的数据服务所需要的带宽可以不一样,例如,下载视频数据所需要的带宽可以高于下载音频数据所需要的带宽,而下载音频数据所需要的带宽又可以高于下载文本数据所需要的带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可以通过如图4所述的步骤实现。
参见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可包括步骤311至313:
步骤311,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获取需要解析的域名对象。
在本申请中,所述域名对象可以是指用户用于访问目标服务器而输入的一个链接,或者是一个网址,即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例如:“www.xiazaidianying.com”。
步骤312,在域名解析请求的历史记录中,查找解析与所述域名对象相同的域名的历史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有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
步骤313,将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的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主要是根据历史经验而确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得预测带宽需求和实际带宽需求的误差保持在一个较小范围。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也可以是DNS解析服务器通过访问目标服务器来查看所需获取数据量的大小,并根据所需获取数据量的大小进一步测算得来的。
继续参见图3,在步骤330中,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述候选主机可以是分布在多个不同的机房之中,而每一个机房中至少可以包括一台但不限于一台候选主机,其中,一台主机对应一个IP。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进一步的,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越小,则可以说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越好。而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越大,则可以说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越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通过如图5所述的步骤实现。
参见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IP质量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可包括步骤331至332:
步骤331,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具体可以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第一种、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
在本申请中,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可以是指所述DNS请求方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在的省份,也可以是指所述DNS请求方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在的地级市,还可以是指所述DNS请求方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
第二种、获取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
在本申请中,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可以是指所属网络运营商的所属单位,例如,所属网络运营商的所属单位可以是中国移动,可以是中国电信,也可以是中国联通,还可以是其它网络运营商。
步骤332,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所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通过如图6所述的步骤实现。
参见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所述候选主机IP质量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可包括步骤3321至3324:
步骤3321,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
在本申请中,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可以用于表示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x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y之间的远近程度(距离),可以通过预设的地理位置质量函数GeoCost(i)=GeoDis(x,y)计算得到候选主机i的地理位置质量,其取值范围可以预设为0至1之间,可以预设为0至10之间,也可以预设为0至100之间,需要理解的是,还可以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作为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的取值。
具体的,以地理位置质量的取值为0至1之间为例,相同的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地理位置质量的值为0,两个地理位置之间越远,则地理位置质量的值越大。举个例子,若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在深圳,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那么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的地理位置质量的取值就可以是GeoDis(北京,深圳)>GeoDis(上海,深圳)>GeoDis(广州,深圳)>GeoDis(深圳,深圳)=0。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地理位置质量函数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点来定义。例如,对于某个质量敏感业务,其需要尽可能的本地覆盖,例如定义GeoDis(x,x)=0,GeoDis(x,y)=1。即任何非本地的距离都为最大值,非敏感业务则可根据实际的地理距离来定义。
步骤3322,基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
在本申请中,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可以用于表示所述候选主机所属运营商x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运营商y之间的吻合程度,可以通过预设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函数IspCost(i)=IspDis(x,y)计算得到候选主机i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其取值范围可以预设为0至1之间,也可以预设为0至10之间,还可以预设为0至100之间。
具体的,以运营商吻合质量的取值为0至1之间为例,相同运营商之间的运营商吻合质量的值为0,运营商吻合质量函数可根据各运营商以及各业务的特点作为静态配置。例如,IspDis(电信,电信)=0,IspDis(电信,联通)=0.4,IspDis(电信,移动)=0.3,IspDis(电信,其他)=0.2等。
步骤3323,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
在本申请中,还可以确定QCost(i)=QDis(GeoDis(y),IspDis(y)),以代表在给定请求方的地理位置与运营商属性的情况下,对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进行调优,同样的,其可以取值为为0至1之间,也取值为0至10之间,还可以取值为0至100之间。该函数可作为一份配置文件,作为人工干预对调度结果进行质量调优。
步骤3324,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具体的,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是根据预定的权数,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例如,定义所属候选主机的IP质量为ti,则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实现:
ti=α1*IspCost(i)+α2*GeoCost(i)+α3*QCost(i)
其中,α123=1。例如,取α1=0.6,α2=0.3,α3=0.1,代表优先保证不跨运营商调度,其次保证地理位置,之后再结合调优参数进行调优。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综合考虑各候选主机与请求方地理位置的关系,运营商属性的吻合度,且提供人工介入干预的能力,可以为调度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继续参见图3,在步骤350中,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之前,还可以实施如下步骤:
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所述有效剩余带宽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中,所述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可以通过如图7所述的步骤实现。
参见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有效剩余带宽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可包括步骤341至343:
步骤341,获取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所述主机剩余带宽为所述主机的带宽上限与所述主机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
步骤342,获取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所述机房剩余带宽为所述机房的带宽上限与所述机房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
具体的,例如,共有M个机房,每个机房的带宽上限为Ai,当前机房带宽为ai。共N台候选主机,所述N台候选主机分布在M个机房中,每台候选主机的带宽上限为Bi,当前带宽为bi。
因此,主机剩余带宽li是指第i台候选主机剩余的可服务带宽,值为li=Bi-bi;机房剩余带宽Li是指第i个机房剩余的可服务带宽,值为Li=Ai-ai
步骤343,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具体的,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可以通过如图8所述的步骤实现。
参见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所述候选主机有效剩余带宽的细节流程图,具体可包括步骤3431至3432:
步骤3431,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
步骤3432,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具体的,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实现:
Figure BDA0002249564960000121
其中,所述ei表示所述候选主机i的有效剩余带宽;li表示所述候选主机i的主机剩余带宽;Li表示所述候选主机i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x表示所述候选主机i在其所在机房内的主机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名第x位。
例如,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为8G,拥有4个候选主机,分别拥有主机剩余带宽为6G,5G,3G,2G,基于上述公式可知,则这4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分别为6G,4G,8/3G,2G。
有效剩余带宽综合考虑了候选主机本身剩余带宽与机房的剩余带宽,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不用考虑机房的限制,仅仅局限于候选主机本身。利用动态规划,可以高效的求解最优方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Cost(S*)=mini∈[j,N],j∈[1,M]f(i,j)(i≥j)
其中,Cost(S*)表示最优调度方案S*的最优调度方案代价;N表示所有候选主机的总数量;M表示作为调度方案输出的候选主机的最大限制数量;f(i,j)表示将所有候选主机按照有效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序,前i个候选主机输出j个候选主机,且所述j个候选主机中包含第i个候选主机时的最优的调度方案代价,所述f(i,j)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49564960000131
其中,P表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β为控制参数;ti表示将所有候选主机按照有效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序,第i个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所述的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也可以是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具体的,可以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Cost(S*)=mini∈[j,N],j∈[1,M]f(i,j)(i≥j)
其中,Cost(S*)表示最优调度方案S*的最优调度方案代价;N表示所有候选主机的总数量;M表示作为调度方案输出的候选主机的最大限制数量;f(i,j)表示将所有候选主机按照有效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序,前i个候选主机输出j个候选主机,且所述j个候选主机中包含第i个候选主机时的最优的调度方案代价,所述f(i,j)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49564960000141
其中,P表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β为控制参数;ei表示将所有候选主机按照有效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序,第i个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ti表示将所有候选主机按照有效剩余带宽从大到小排序,第i个候选主机的IP质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f(i,j),本申请通过如下表1加以解释:
候选主机编号 A1 A2 A3 A4
有效剩余带宽 6G 4G 8/3G 2G
i 1 2 3 4
表1
f(4,3)的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如上候选主机中的前4个候选主机(即A1、A2、A3、A4);然后,在这4个候选主机中组合3个候选主机(其中一个候选主机必须包含A4),组合方案结果有:(A2、A3、A4)、(A1、A2、A4)、(A1、A3、A4)三种情况,如果组合方案(A2、A3、A4)为最优方案,那么f(4,3)即表示组合方案(A2、A3、A4)的cost值。
f(3,2)的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如上候选主机中的前3个候选主机(即A1、A2、A3);然后,在这3个候选主机中组合2个候选主机(其中一个候选主机必须包含A3),组合方案结果有:(A2、A3)、(A1、A3)两种情况,如果组合方案(A2、A3)为最优方案,那么f(3,2)即表示组合方案(A2、A3)的cost值。
f(2,1)的确定过程:首先,确定如上候选主机中的前2个候选主机(即A1、A2);然后,在这2个候选主机中组合1个候选主机(其中一个候选主机必须包含A2),组合方案结果有:(A2)一种情况,如果组合方案(A2)即为最优方案,那么f(4,3)即表示组合方案(A2)的cost值。
继续参见图3,在步骤370中,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实现:
Figure BDA0002249564960000151
其中,Cost(S*)表示最优调度方案S*的最优调度方案代价;S*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S*|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S*中的候选主机的IP的个数;P表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β为控制参数;ti表示最优调度方案S*中第i个候选主机的IP质量;LeftC(S*)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的方案剩余带宽,所述LeftC(S*)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49564960000152
其中,lxi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S*中第i台候选主机的剩余带宽;T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S*中候选主机所在的机房的个数;Li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S*中候选主机所在的第i个机房的剩余带宽;vi表示所述最优调度方案S*中候选主机所在的第i个机房的候选主机数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该知晓的是,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S*|代表集合元素的个数,且所述子集中的|S*|个ip可以是分布在M个机房中。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本申请在这里对上述公式中的Cost(S*)作进一步的解释:
一方面,对所有能够继续支撑P带宽需求的方案,最小化Cost(S*)能够得到一个质量最好的输出方案。比如有IP1和IP2,其中IP1的IP质量质量比IP2好,即t(IP1)<t(IP2),且两个IP均有足够的主机剩余带宽来独立的支撑P带宽需求。输出IP1的Cost(S*)值一定比输出IP2或输出IP1与IP2的Cost(S*)值小。另一方面,对于可能跑超流量的方案,最小化Cost(S*)能够得到综合考虑下最好的一个输出,如在IP质量相同情况下时,保证超载的带宽尽可能小。根据业务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β值来权衡负载均衡与质量优先的关系,如β取一个比较大的数时,计算出来的最优S*会尽可能保证没有候选主机或机房跑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和候选主机的IP质量来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并可以通过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进一步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由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可以用来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即可以综合考虑到候选主机相对于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运营商吻合度,从而使得推导的最优调度方案能够保证DNS的就近调度,提高DNS调度的质量,使得本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时,还考虑了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的有效剩余带宽,进而在保证DNS就近调度前提下,同时兼顾候选主机或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负载均衡,进一步提高DNS调度的服务质量。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DNS调度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DNS调度方法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DNS调度装置9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901、第二确定单元902、计算单元903和推导单元904。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901,被用于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第二确定单元902,被用于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计算单元903,被用于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单元904,被用于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确定单元901配置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获取需要解析的域名对象;在域名解析请求的历史记录中,查找解析与所述域名对象相同的域名的历史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有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的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902配置为: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具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获取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902配置为: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二确定单元902配置为:根据预定的权数,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调度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被用于在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之前,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所述有效剩余带宽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所述计算单元903配置为: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所述主机剩余带宽为所述主机的带宽上限与所述主机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所述机房剩余带宽为所述机房的带宽上限与所述机房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0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在RAM 10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0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09。通信部分10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5。可拆卸介质10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DNS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方法包括:
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
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所述有效剩余带宽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
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所述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包括:
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
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包括:
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获取需要解析的域名对象;
在域名解析请求的历史记录中,查找解析与所述域名对象相同的域名的历史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有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
将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的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具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
获取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包括:
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
基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
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
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包括:
根据预定的权数,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包括:
获取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所述主机剩余带宽为所述主机的带宽上限与所述主机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
获取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所述机房剩余带宽为所述机房的带宽上限与所述机房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
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包括:
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
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8.一种DNS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用于响应于DNS请求方的域名解析请求,确定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第二确定单元,被用于确定候选主机的IP质量,所述IP质量用于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在单位带宽的数据传输中产生的代价;
第三确定单元,被用于确定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所述有效剩余带宽用于综合衡量所述候选主机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带宽服务能力;
计算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和有效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计算最优调度方案代价;
推导单元,被用于基于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推导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代价对应的最优调度方案,所述最优调度方案为所有候选主机的IP的一个子集;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进一步配置为: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获取需要解析的域名对象;在域名解析请求的历史记录中,查找解析与所述域名对象相同的域名的历史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有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将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中记录的所述历史域名解析请求实际带来的带宽需求确定为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所带来的带宽需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于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所述DNS请求方的参考参数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参考参数,具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获取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获取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运营商吻合质量;基于所述DNS请求方的地理位置和所述DNS请求方所属网络运营商的属性,确定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和运营商吻合质量,以及所述调节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的调优参数,计算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预定的权数,将所述候选主机的地理位置质量、运营商吻合质量、IP质量的调优参数的加权和确定为所述候选主机的IP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获取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所述主机剩余带宽为所述主机的带宽上限与所述主机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获取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所述机房剩余带宽为所述机房的带宽上限与所述机房已用带宽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确定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根据所述候选主机的主机剩余带宽和所述候选主机所属机房的机房剩余带宽,以及所述候选主机在所属机房中的排序位置,确定所述候选主机的有效剩余带宽。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可执行指令,当该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29063.9A 2019-10-28 2019-10-28 Dns调度方法、装置 Active CN110830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063.9A CN110830604B (zh) 2019-10-28 2019-10-28 Dns调度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9063.9A CN110830604B (zh) 2019-10-28 2019-10-28 Dns调度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604A CN110830604A (zh) 2020-02-21
CN110830604B true CN110830604B (zh) 2021-09-10

Family

ID=6955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9063.9A Active CN110830604B (zh) 2019-10-28 2019-10-28 Dns调度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30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37502A4 (en) 2020-05-28 2022-01-12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DEVIC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FOR PUSHING A VIDEO STREAM
CN111726646A (zh) * 2020-05-28 2020-09-2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视频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7060B (zh) * 2020-05-28 2022-01-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188300B (zh) * 2020-11-11 2021-10-0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视本地dns服务实现高效域名解析的方法
CN115022278B (zh) * 2022-06-02 2024-04-26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Cdn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2938A (zh) * 2017-05-15 2017-07-2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动态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9040343A (zh) * 2018-09-11 2018-12-18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98344A (zh) * 2019-05-05 2019-09-0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7446B2 (en) * 2015-05-14 2021-07-06 Bright Data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eaming content from multiple servers
CN108132839B (zh) * 2016-11-30 2020-10-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039833B (zh) * 2018-09-30 2022-11-2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带宽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2938A (zh) * 2017-05-15 2017-07-2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流量动态调度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9040343A (zh) * 2018-09-11 2018-12-18 达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198344A (zh) * 2019-05-05 2019-09-0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DN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系统设计;蒋业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01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30604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30604B (zh) Dns调度方法、装置
US10740711B2 (en) Optimization of a workflow employing software services
KR102409347B1 (ko) 정책 기반 자원 관리 및 할당 시스템
CN108776934B (zh) 分布式数据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722886B2 (en) Management of cloud provider selection
CN107545338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业务数据处理系统
US8914469B2 (en) Negotiating agreements with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70126583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bandwidth allocation based on online media services
WO2017016423A1 (zh) 一种实时新增数据更新方法和装置
US10554744B2 (en) Replication of content to one or more servers
US11709815B2 (en) Retrieving index data from an object storage system
US10037386B1 (en) Data replication optimization for online social network cloud computing
CN111245642A (zh) 一种获取多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691700B1 (en) Table replica allocation in a replicated storage system
CN113449986A (zh) 一种业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810130B (zh) 一种分配请求规划的方法和装置
AU2014349181A1 (en) Techniques to rate-adjust data usage with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8565407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llocation of telephony resources on-demand
CN110059260A (zh) 一种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738509A (zh) 量化用户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67129A1 (zh) 一种为用户分配数据中心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68585A1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11442632B2 (en) Rebalancing of user accounts among partitions of a storage service
CN112561301A (zh) 工单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61067A (zh) 一种交易路由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14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