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9613A -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 Google Patents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9613A
CN110829613A CN201911236114.5A CN201911236114A CN110829613A CN 110829613 A CN110829613 A CN 110829613A CN 201911236114 A CN201911236114 A CN 201911236114A CN 110829613 A CN110829613 A CN 110829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wire
ground
energy
tak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361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9613B (zh
Inventor
何立夫
李波
章国勇
周秀冬
罗晶
徐勋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enter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enter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enter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12361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9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9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9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包括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取能参数信息;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推导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推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本发明针对双绝缘地线的输电线路存在的地线取能方案进行分析,推导了取能等效电路,分析了取能功率计算公式,提出了导地线空间位置关系对取能方案的分析方法,指导了地线取能方案的优选,解决了取能方案的选择问题,而且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科学合理且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证自身的稳定可靠运行,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对电能的依赖越来越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在线监测装置在输电线路上投运。由于缺乏持续稳定的低压电源,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一般采用太阳能电池、小型风力发电机等方式供电,供电稳定性受天气影响大,且输出功率小、装置体积大、经济性差。功率充足且持续稳定的电源成为限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发展的瓶颈。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架空地线上存在感应电压,两条地线之间及地线与大地之间可构成电流回路,架空地线取能技术可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是解决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供电问题最具潜力的手段。然而,目前地线取能只能取到很小的功率,如何从地线中获取到足够的功率,满足在线监测装置的功率需求是地线取能技术还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同时,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往往存在几种地线取能方案,实际应用中究竟哪种取能方案取到的功率更大,缺乏理论的方法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科学合理且易于实施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
S2.针对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特点,分析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
S3.推导步骤S2得到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等效电路,推到得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
S5.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
S6.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 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
步骤S1所述的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具体为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接线图、地线尺寸、导线尺寸和导线地线之间的距离等信息,并求取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和地线的等效阻抗。
所述的求取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和地线的等效阻抗,具体为对于单回路线路,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22
以及地线的等效阻抗Z10和 Z20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23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31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32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33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35
为A相电流,为B相电流,为C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a2为A 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b2为B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c2为C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1为地线 1的有效半径,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2为地线2的单位长度电阻,r2为地线2的有效半径,ρ为大地电阻率,f为电流频率,d12为地线1和地线2之间的距离。
步骤S2所述的分析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有如下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
方案一:取电装置高电位端安装在绝缘地线上,低电位端安装在铁塔上,同时,将另一根地线与铁塔的放电间隙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流由两端铁塔及两根地线构成;
方案二: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铁塔上,地线2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地线2未接入电流回路,电流回路由地线1与大地组成;
方案三: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地线2上,地线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路由两根地线构成。
步骤S3所述的推导得到步骤S2得到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分别为:
方案一: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二:第二接地电阻、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连接电阻和第三接地电阻串联后,两端均各自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电阻;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步骤S4所述的推到得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
方案一: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 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取能功率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4
其中uoc为电源电压,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为ZL=RL+jXL,R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阻,X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抗;等效电路的内阻抗为Zeq=Req+jXeq,R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阻,X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抗;
当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ZL与等效电路的内阻抗Zeq共轭时,该方案能够达到取能最大功率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5
方案二: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6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7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8
式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59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 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为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6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6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 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64
其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65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 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
步骤S5所述的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具体为采用仿真系统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
步骤S6所述的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具体为所述的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取能功率最大的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对双绝缘地线的输电线路,对其存在的地线取能方案进行分析,推导了取能等效电路,分析了取能功率计算公式,提出了导地线空间位置关系对取能方案的影响分析方法,在理论上指导了地线取能方案的优选,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取能方案的选择问题,而且本发明方法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科学合理且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案一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案二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案三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的地线与导线空间位置关系与取能功率的影响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具体为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接线图、地线尺寸、导线尺寸和导线地线之间的距离等信息,并求取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和地线的等效阻抗;
对于单回路线路,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2
以及地线的等效阻抗Z10和Z20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4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5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6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7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8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79
为A相电流,为B相电流,为C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a2为A 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b2为B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c2为C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1为地线 1的有效半径,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2为地线2的单位长度电阻,r2为地线2的有效半径,ρ为大地电阻率,f为电流频率,d12为地线1和地线2之间的距离;
S2.针对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特点,分析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有如下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
方案一:取电装置高电位端安装在绝缘地线上,低电位端安装在铁塔上,同时,将另一根地线与铁塔的放电间隙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流由两端铁塔及两根地线构成;
方案二: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铁塔上,地线2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地线2未接入电流回路,电流回路由地线1与大地组成;
方案三: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地线2上,地线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路由两根地线构成;
S3.推导步骤S2得到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分别为:
方案一: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二:第二接地电阻、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连接电阻和第三接地电阻串联后,两端均各自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电阻;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等效电路,推到得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
方案一: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91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9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09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 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取能功率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1
其中uoc为电源电压,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为ZL=RL+jXL,R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阻,X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抗;等效电路的内阻抗为Zeq=Req+jXeq,R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阻,X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抗;
当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ZL与等效电路的内阻抗Zeq共轭时,该方案能够达到取能最大功率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2
方案二: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3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4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5
式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6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 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为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7
式中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8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09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 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11
其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BDA0002304919160000112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 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
S5.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具体为采用仿真系统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
S6.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 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具体为所述的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 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取能功率最大的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
以下结合一个具体是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为110kV,两根地线均为分段绝缘单点接地,且参数相同。地线的电阻R1为1.16(Ω/km);电流的频率为50(Hz);大地电阻率ρ为 300(Ω·m);地线的有效半径r1为0.0065(m);取电导线长度l为2(km);杆塔接地电阻R为10Ω;输电导线电流为80A;
然后根据步骤S2~S4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步骤S5为具体分析:不同的铁塔结构类型及尺寸,地线与导线的空间关系不同,导致地线上的感应电压不同,地线与导线空间位置对地线取能功率影响很大。通过对地线与导线的不同位置关系下的不同取电方案的取电功率进行比较,可将位置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四个区域如图5所示。
不同的地线与导线的空间关系,地线取能的最优方案不同。在图5(a)中,方式三优于方式一优于方式二;在图5(b)中,方式二优于方式一优于方式三;在图 5(c)中,方式一优于方式三优于方式二;在图5(d)中,方式二优于方式三优于方式一。
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a1=23m,B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7m,C 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18.5m;导地线位置关系对应图5(b)中区域,则方式二为最优取电方案。

Claims (8)

1.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
S2.针对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特点,分析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
S3.推导步骤S2得到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等效电路,推到得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
S5.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
S6.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信息,并计算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具体为收集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接线图、地线尺寸、导线尺寸和导线地线之间的距离信息,并求取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和地线的等效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求取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和地线的等效阻抗,具体为对于单回路线路,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地线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11
以及地线的等效阻抗Z10和Z20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13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14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15
式中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2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2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l为档距长度,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24
为A相电流,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25
为B相电流,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26
为C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a2为A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b2为B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dc2为C相导线到地线2的距离,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1为地线1的有效半径,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2为地线2的单位长度电阻,r2为地线2的有效半径,ρ为大地电阻率,f为电流频率,d12为地线1和地线2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分析得到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有如下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
方案一:取电装置高电位端安装在绝缘地线上,低电位端安装在铁塔上,同时,将另一根地线与铁塔的放电间隙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流由两端铁塔及两根地线构成;
方案二: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铁塔上,地线2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地线2未接入电流回路,电流回路由地线1与大地组成;
方案三:取电装置两端分别安装在地线1和地线2上,地线与铁塔的间隙不短接;在该方案中,电流回路由两根地线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推导得到步骤S2得到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等效电路分别为:
方案一: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二:第二接地电阻、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连接电阻和第三接地电阻串联后,两端均各自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第三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另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第一电压源、第一电阻和连接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一支路;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阻串联,并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后,一端通过第二接地电阻接地;其中,第一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一电阻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连接电阻为取电装置的等效阻抗;第二电压源的电动势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第二电阻为地线2的等效电阻;第二接地电阻的阻值为取电回路一端的杆塔接地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推到得到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计算公式,具体为针对双绝缘地线,采用如下公式计算三种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能最大功率:
方案一: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1
式中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取能功率为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4
其中uoc为电源电压,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为ZL=RL+jXL,R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阻,XL为取电装置的负载电抗;等效电路的内阻抗为Zeq=Req+jXeq,R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阻,Xeq为等效电路的内电抗;
当取电装置的负载阻抗ZL与等效电路的内阻抗Zeq共轭时,该方案能够达到取能最大功率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5
方案二: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6
式中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7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R为杆塔接地电阻;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为: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8
式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49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b1为B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R为杆塔接地电阻;
方案三: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uoc和内阻抗Zeq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52
为地线1上的感应电动势,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53
为地线2上的感应电动势,Z10为地线1的等效阻抗,Z20为地线2的等效阻抗;
该方案能够达到的取能最大功率其中l为档距长度,
Figure FDA0002304919150000055
为A相电流,da1为A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dc1为C相导线到地线1的距离,R1为地线1的单位长度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具体为采用仿真系统分析地线与导线在不同位置关系下,所有可能的地线取能备选方案的取电功率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的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最佳的地线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具体为所述的根据步骤S1得到的目标架空输电线路的取能参数信息,并结合步骤S5得到的分析结果,选取取能功率最大的取能方案作为最终的地线取能方法。
CN201911236114.5A 2019-12-05 2019-12-05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Active CN110829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6114.5A CN110829613B (zh) 2019-12-05 2019-12-05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36114.5A CN110829613B (zh) 2019-12-05 2019-12-05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613A true CN110829613A (zh) 2020-02-21
CN110829613B CN110829613B (zh) 2023-08-29

Family

ID=69544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36114.5A Active CN110829613B (zh) 2019-12-05 2019-12-05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6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799A (zh) * 2020-10-16 2021-03-1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机器人供能的双地线取能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4800A (ja) * 1998-10-27 2000-05-12 Toko Electric Corp 架空地線利用電源装置
JP200906579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装置、こ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方法
CN205791524U (zh) * 2016-07-18 2016-12-07 罗建 一种利用输电线路架空防雷地线取电的装置
CN207124443U (zh) * 2017-04-10 2018-03-20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新型取能装置
CN109167407A (zh) * 2018-09-19 2019-01-08 武汉大学 一种架空地线取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4800A (ja) * 1998-10-27 2000-05-12 Toko Electric Corp 架空地線利用電源装置
JP2009065796A (ja) * 2007-09-07 2009-03-26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装置、これに用い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架空送電線の電流容量動的決定方法
CN205791524U (zh) * 2016-07-18 2016-12-07 罗建 一种利用输电线路架空防雷地线取电的装置
CN207124443U (zh) * 2017-04-10 2018-03-20 杭州巨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新型取能装置
CN109167407A (zh) * 2018-09-19 2019-01-08 武汉大学 一种架空地线取能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益岑;薛志航;龚奕宇;蒋兴良;谢彦斌;胡建林;: "典型架空输电线路电磁取能地线的选择", vol. 38, no. 05, pages 21 - 24 *
蒋兴良; 谢彦斌 ;: "典型架空输电线路地线电磁取能等效电路的分析", vol. 39, no. 07, pages 2052 - 205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0799A (zh) * 2020-10-16 2021-03-1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机器人供能的双地线取能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613B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9081B (zh) 一种基于波形反演的输电线路故障电压行波精确检测方法
Iyer et al. A twofold Daubechies-wavelet-based module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voltage regulation in SEIGs for distributed wind power generation
CN105676092B (zh) 变电所电力电缆绝缘水平监测方法与系统
CN205304271U (zh)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阻抗特性的交流线路场能采集装置
CN104155525A (zh) 一种多频扫描式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988600B (zh) 一种配电网断线故障区间定位方法
CN103197202A (zh) 一种基于三相突变电流分量特征频带内小波系数相关分析的配网故障选线方法
CN102064537A (zh) 基于电子互感器的单相接地故障判断处理方法
Zheng et al. A transient current protection and fault location scheme for MMC-HVDC transmission network
CN103412199A (zh) 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
CN110940886A (zh) 基于差值电流分析的110kV交叉互联电缆故障诊断方法
CN108802570B (zh) 一种用于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的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8181550A (zh) 一种交流微电网故障类型判断和选相方法
CN110829613B (zh) 架空输电线路的地线取能方法
CN103487725B (zh) 一种基于零序分量法的架空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指示装置
CN108646134A (zh) 基于相量分析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CN103424627A (zh) 双端测量平行电网线路零序阻抗的方法
CN112904233A (zh) 基于地线电流无功分量的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1436792A (zh) 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在线监测装置取电方法
Fu et 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Flexible Low-Frequency AC Transmission in Offshore Wind Power Integration
CN115765214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的多源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02103392U (zh) 一种车载式直流融冰装置
CN109387742A (zh) 一种基于多点有功功率监测和差分的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CN106447081A (zh) 一种风电场集电线路方案优选方法
CN110991053A (zh) 一种架空地线取能系统的多参数协同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