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5678B -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5678B
CN110825678B CN201910880952.XA CN201910880952A CN110825678B CN 110825678 B CN110825678 B CN 110825678B CN 201910880952 A CN201910880952 A CN 201910880952A CN 110825678 B CN110825678 B CN 110825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elligent
sas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09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5678A (zh
Inventor
朱俊
冯国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809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5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5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5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28Serial attached SCSI [SA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背板,包括SAS接口电路、信号切换开关电路。SAS接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硬盘模块或智能模块电连接,并用于确定插入类型。SAS接口电路的输出端基于插入类型输出插入信号。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SAS接口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电路电连接。信号切换开关电路内设置有多个信号通道。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插入信号确定与主控电路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存储设备。本申请可以实现硬盘模块和智能模块的混插,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主控电路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计算时代的到来,背板在计算机存储中被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现有背板分为24盘位、36盘位、48盘位等。各类型背板的设计都是SAS(Serial Attached SCSI)接口只接SAS硬盘或SATA硬盘,用于图片或数据的简单处理和存储,重在存储;PCIE接口只接PCIE设备,用于多路码流的智能分析,重在分析。
目前,现有的背板由于重在存储,使得存储接口占用了主板大部分资源,导致智能分析接口资源受限,而为了满足智能分析功能增加设备,从而提高了成本。同时现有背板的接口只能接与之对应的设备,并不具有混插的功能。
即,现有背板的接口因不具有混插的功能,使得背板为了满足存储和分析功能而增加设备,导致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背板的接口因不具有混插的功能,从而为了满足存储和分析功能而增加设备,导致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一种智能背板,应用于主控电路,包括:
SAS接口电路,所述SAS接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硬盘模块和/或智能模块电连接,并用于确定插入类型,所述SAS接口电路的输出端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插入信号;以及
信号切换开关电路,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内设置有多个信号通道,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之间的所述信号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包括:
多个开关管,每个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SAS接口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且一个所述开关管对应一类所述信号通道;
各个所述开关管基于所述插入信号控制各个所述信号通道的开启与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智能背板包括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时,所述智能背板还包括多个信号扩展电路,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对应一类信号通道,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第一端的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SAS接口电路的个数,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对应类信号通道的所有所述开关管,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还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SAS接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是否插入设备,并确定是否给所述SAS接口电路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在检测到所述SAS接口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插入设备时,则给所述SAS接口电路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还包括:
SATA接口,所述SATA接口的输入端用于插入所述硬盘模块,所述SATA接口的第一输出端与同类型所述信号通道对应的所述信号扩展电路的第一端电连接;
逻辑取反电路,所述逻辑取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SATA接口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取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取反电路输出端输出的高低电平确定是否给所述SATA接口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TA接口的输入端在插入所述硬盘模块时,所述SATA接口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则所述逻辑取反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给所述SATA接口供电;
所述SATA接口的输入端在插入所述智能模块时,所述SATA接口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则所述逻辑取反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电流检测电路不给所述SATA接口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电路包括:
SAS接口连接器,所述SAS接口连接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硬盘模块和/或智能模块电连接,所述SAS接口连接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AS接口连接器用于确定所述插入类型,并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所述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模块是智能加速卡、磁盘阵列卡和TX1卡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一种智能存储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背板;以及
主控电路,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
微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一种智能存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背板;以及
主控电路,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兼容所述硬盘模块和所述智能模块的插入,同时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可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并基于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输出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从而使得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申请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模块和所述智能模块的混插,还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背板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背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SATA接口的智能背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存储设备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存储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10 智能背板
100 SAS接口电路
101 硬盘模块
102 智能模块
103 逻辑取反电路
104 SATA接口
110 SAS接口连接器
20 智能存储设备
200 信号切换开关电路
201 主控电路
202 微控制单元
210 开关管
30 智能存储系统
300 信号扩展电路
400 电流检测电路
401 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背板10,应用于主控电路201。所述智能背板10包括:SAS接口电路100、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与硬盘模块101或智能模块102电连接,并用于确定插入类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插入信号。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与主控电路201电连接。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内设置有多个信号通道。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
可以理解,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具有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或所述智能模块102插入的功能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由SAS单端口连接器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单端口连接器兼容了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信号、PCIE(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信号以及USB信号等高速信号,可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或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并具有热插拔检测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模块102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加速卡、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卡和TX1卡(Jetson TX1)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模块102还可包括PCIE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类型可包括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类型和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类型。利用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确定当前插入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第一输入端的模块类型,并根据该模块类型输出与之对应的所述插入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插入模块的类型与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的映射关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设定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为SATA信号,即当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为所述硬盘模块101时,则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为SATA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设定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时,所述SAS接口电路100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为PCIE信号或USB信号或千兆网络高速信号,即当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为所述智能模块102时,则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为PCIE信号或USB信号或千兆网络高速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模块101可以是SAS盘或SATA盘或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硬盘)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无论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插入的是所述硬盘模块101、或所述智能模块102,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均能自适应的输出与之对应的所述插入信号,从而便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开启与之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
可以理解,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具体电路结构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具有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的功能即可。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具体电路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由多个彼此并联的智能开关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也可由多个彼此并联的MOS构成。利用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配合,可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降低了成本,还能够实现多码流并行处理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内可设置有两个所述信号通道。具体的,当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接收的所述插入信号为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输出的插入信号,则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开启与该所述硬盘模块101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即两个所述信号通道中的一个)。当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接收的所述插入信号为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时输出的插入信号,则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开启与该所述智能模块102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即两个所述信号通道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201可以由中央处理器或MCU构成。利用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配合,可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或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同时可以满足多路模块的插入,减少之前因资源不够而多出的设备,从而降低了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10上的所述SAS接口电路100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样的,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但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和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只能插入一个所述硬盘模块101或所述智能模块102。
所述智能背板10上的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智能背板10包括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和多个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时,若所述智能背板10的应用场景重在存储时,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都连接所述硬盘模块101;当应用场景重在智能分析时,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都连接所述智能模块102;当应用场景既要存储,又要智能分析时,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一半连接所述智能模块102,另一半连接所述硬盘模块101。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插入,同时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并基于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输出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从而使得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还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的所述信号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可包括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当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0(低电平),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1(高电平);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智能加速卡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0;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RAID卡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1,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0;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TX1卡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1,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1。
具体的,若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开启与所述硬盘模块101对应的信号通道(SATA信号通道)。若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为低电平时(即所述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低电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开启与所述智能加速卡对应的信号通道(PCIE信号通道)。若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低电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开启与所述RAID卡对应的信号通道(USB信号通道)。若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为高电平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开启与所述TX1卡对应的信号通道(千兆网络高速信号通道)。利用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接收所述SAS接口电路100输出端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并根据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的所述信号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将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分成若干个区间,比如可分为第一区间(对应电平区间为0-1dB)、第二区间(对应电平区间为1dB-2dB)、第三区间(对应电平区间为2dB-3dB)、第四区间(对应电平区间为3dB-4dB)等。同时可设定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对应所述的第一区间;可设定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智能加速卡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对应所述的第二区间;可设定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RAID卡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对应所述的第三区间;可设定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TX1卡输出的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对应所述的第四区间。利用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即可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的所述信号通道,具有自适应的特性。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包括:SAS接口连接器110。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或智能模块102电连接。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用于确定所述插入类型,并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所述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为单端口接口连接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的输出端可包括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当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低电平,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高电平,此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切换到SATA信号通道。
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智能加速卡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低电平,此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切换到PCIE信号通道。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RAID卡时,可设定第一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为低电平,此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切换到USB信号通道。当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为TX1卡时,可设定所述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输出的电平均为高电平,此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可切换到千兆网络高速信号通道。
利用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可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所述智能模块102(智能加速卡、磁盘阵列卡和TX1卡等)的插入,具有混插的功能,同时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配合,能够因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从而降低了因资源不够而增加设备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包括:多个开关管210。每个所述开关管21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开关管210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且一个所述开关管210对应一类所述信号通道。各个所述开关管210基于所述插入信号控制各个所述信号通道的开启与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210可以是MOS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210也可以是IGBT管。利用各个所述开关管210分别基于所述插入信号控制各个所述信号通道的开启与关闭,并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配合,可实现因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从而降低了因资源不够而增加设备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智能背板10包括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时,所述智能背板10还包括多个信号扩展电路300。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对应一类信号通道。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且第一端的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个数。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一端电连接对应类信号通道的所有所述开关管210。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2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对应一类信号通道。也就是说,一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对应一类所述信号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一端电连接对应类信号通道的所有所述开关管210是指:同一类的所述信号通道对应的所有所述开关管210均可与一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多个第一端电连接,且一个所述开关管210对应一个第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可采用传统的具有信号扩展的电路,这里就不具体举例。利用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将所述信号通道传输的单路高速信号扩展为多路高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主控电路201,使得所述智能背板10具有分析传输速率快的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10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400。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的输入端与电源401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的输出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检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是否插入设备,并确定是否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的电路结构,可采用传统的具有将所述电源401传输至用电设备的检测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是否插入设备。若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插入设备,则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此时无论所述第一输入端插入的是所述硬盘模块101,还是所述智能模块102,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均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通过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检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在插入设备时,才将所述电源401的电能供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从而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本申请在设备上电后,当所述硬盘模块101插入所述SAS接口电路100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开启与该所述硬盘模块101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输出SATA信号;同时打开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所述硬盘模块101正常工作。当所述硬盘模块101拔出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关闭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同时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断开,不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
当所述智能模块102插入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开启与该所述智能模块102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输出PCIE信号或USB信号或千兆网络高速信号,同时打开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所述智能模块102正常工作;当所述智能模块102拔出时,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关闭对应的所述信号通道,同时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断开,不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10还包括:SATA接口104、逻辑取反电路103。所述SATA接口104的输入端用于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一输出端与同类型所述信号通道对应的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入端与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输出端输出的高低电平确定是否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二输出端可设置有第三引脚,用于防止误插除了所述硬盘模块101之外别的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ATA接口104在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可设定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为0(即低电平);所述SATA接口104在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时,可设定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为1(即低电平)。
具体的,若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为低电平,则此时所述SATA接口104插入的是所述硬盘模块101。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经过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后输出为高电平,此时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工作(12V和5V电源输出),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若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为高电平,则此时所述SATA接口104插入的是所述智能模块102。所述第三引脚输出的电平经过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后输出为低电平,此时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不工作(12V和5V电源无输出),不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通过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配合,可防止所述SATA接口104误插除了所述硬盘模块101之外的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背板10上的所述SATA接口104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同样的,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但所述SATA接口104和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插入,同时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并基于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输出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从而使得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申请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还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请参见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存储设备2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背板10以及主控电路201。所述主控电路201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电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201包括:微控制单元202。所述微控制单元202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存储设备20,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插入,同时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并基于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输出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从而使得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存储设备20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还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请参见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存储系统3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背板10以及主控电路201。所述主控电路201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存储系统30,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兼容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插入,同时通过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可确定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并基于当前插入的模块类型输出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从而使得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存储系统30可以实现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所述智能模块102的混插,还能够基于插入的模块不同,自适应不同的信号通道并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不仅能够减少因资源不够而增加的设备,还能够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智能背板,应用于主控电路(201),其特征在于,包括:
SAS接口电路(100),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与硬盘模块(101)或智能模块(102)电连接,并用于确定插入类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插入信号;以及
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内设置有多类信号通道,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导通的所述信号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用于接收所述插入信号,并基于所述插入信号的电平大小确定与所述主控电路(201)之间的所述信号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包括:
多个开关管(210),每个所述开关管(21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开关管(210)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控电路(201)电连接,且一个所述开关管(210)对应一类所述信号通道;
各个所述开关管(210)基于所述插入信号控制各个所述信号通道的开启与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背板(10)包括多个所述SAS接口电路(100)时,所述智能背板(10)还包括多个信号扩展电路(300),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对应一类信号通道,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包括多个第一端和一个第二端,且第一端的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个数,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一端电连接对应类信号通道的所有所述开关管(210),每个所述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2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流检测电路(400),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的输入端与电源(401)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的输出端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检测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是否插入设备,并确定是否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在检测到所述SAS接口电路(100)的第一输入端插入设备时,则给所述SAS接口电路(100)供电。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ATA接口(104),所述SATA接口(104)的输入端用于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一输出端与同类型所述信号通道对应的信号扩展电路(300)的第一端电连接;
逻辑取反电路(103),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入端与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电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输出端输出的高低电平确定是否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ATA接口(104)的输入端在插入所述硬盘模块(101)时,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二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则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
所述SATA接口(104)的输入端在插入所述智能模块(102)时,所述SATA接口(104)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则所述逻辑取反电路(103)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电流检测电路(400)不给所述SATA接口(104)供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SAS接口电路(100)包括:
SAS接口连接器(110),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硬盘模块(101)和/或智能模块(102)电连接,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SAS接口连接器(110)用于确定所述插入类型,并基于所述插入类型输出所述插入信号至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模块(102)是智能加速卡、磁盘阵列卡和TX1卡中的任意一种。
11.一种智能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背板(10);以及
主控电路(201),与所述信号切换开关电路(200)的输出端电连接。
CN201910880952.XA 2019-09-18 2019-09-18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Active CN110825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0952.XA CN110825678B (zh) 2019-09-18 2019-09-18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0952.XA CN110825678B (zh) 2019-09-18 2019-09-18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5678A CN110825678A (zh) 2020-02-21
CN110825678B true CN110825678B (zh) 2021-07-27

Family

ID=6954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0952.XA Active CN110825678B (zh) 2019-09-18 2019-09-18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5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894A (zh) * 2021-01-25 2021-05-18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切换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28310A (zh) * 2021-12-09 2022-04-12 深圳市腾芯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Sata存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183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单节点存储容量的模块
CN105955898A (zh) * 2016-05-25 2016-09-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SAS硬盘与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
CN107766275A (zh) * 2017-10-23 2018-03-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接口的硬盘背板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7818062A (zh) * 2017-11-24 2018-03-2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sas、sata和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及其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9532B2 (en) * 2007-06-14 2012-0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dynamic multi-zone single expander connecting dual ported drives
TW200943062A (en) * 2008-04-10 2009-10-16 Inventec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erforming system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1183A (zh) * 2011-12-31 2012-07-04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单节点存储容量的模块
CN105955898A (zh) * 2016-05-25 2016-09-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SAS硬盘与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
CN107766275A (zh) * 2017-10-23 2018-03-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多种接口的硬盘背板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07818062A (zh) * 2017-11-24 2018-03-2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sas、sata和nvme硬盘的硬盘背板及其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5678A (zh) 2020-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73092B2 (en) PCI Express interface
KR101830691B1 (ko) 높은 아이들 노이즈 및 dc-레벨 거절을 가지는 저전력 타입-c 수신기
US10095652B2 (en) Host configured multi serial interface device
CN110825678B (zh) 智能背板及智能存储设备
CN213365380U (zh) 一种服务器主板及服务器
CN1901530B (zh) 一种服务器系统
CN109062846B (zh)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754183B (zh) 硬碟背板管理裝置
CN107622031B (zh) 一种基于intel kabylake平台的双type-c接口装置
CN216817397U (zh) 一种背板和转换卡
CN102749958B (zh) 主机板及采用所述主机板的服务器
CN112948316A (zh) 一种基于网络互联的ai边缘计算一体机架构
US6919878B2 (en) Keyboard/mouse switching controller
CN211375595U (zh) 一种固态硬盘识别装置
US20090185559A1 (en) Integration module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CN109582620B (zh) 一种uart接口转换装置及接口转换方法
CN113268445A (zh) 一种基于vpx架构的国产双控混合存储控制模块实现方法
CN219936348U (zh) 一种基于飞腾平台的嵌入式计算机
CN218181515U (zh) 一种计算板卡及计算机设备
CN218181517U (zh) 一种存储板卡及存储设备
CN216145186U (zh) 一种双路服务器主板
CN220305716U (zh) 一种高性能计算机板卡
CN210534770U (zh) 一种硬盘转接板及信号处理系统
CN211180815U (zh) 一种实现u2接口转3u cpcie接口的转接板
CN114610663B (zh) 一种支持多种板卡的装置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