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5256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5256B
CN110825256B CN201910692816.8A CN201910692816A CN110825256B CN 110825256 B CN110825256 B CN 110825256B CN 201910692816 A CN201910692816 A CN 201910692816A CN 110825256 B CN110825256 B CN 1108252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tab
concentrating
force sensor
force concent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28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5256A (zh
Inventor
朴声国
朴昭熙
西门禧
柳凤铉
李太熙
洪元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25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5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5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the force sensing means being located peripherally, e.g. disposed at the corners or at the side of a touch sensing pl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电片,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力集中凸块,设置在导电片下方并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地设置;以及力传感器,设置在导电片下方,沿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力传感器包括感测区域,其中,力集中凸块与感测区域叠置,力集中凸块和导电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8月14日提交的第10-2018-009507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此充分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含力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电话、平板PC、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系统和智能电视的向用户提供图像的电子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产生并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各种输入装置。
近来,识别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主要在智能电话和平板PC中的显示装置。由于触摸方法的便利性,触摸传感器正在代替诸如小型键盘的现有物理输入装置。
从触摸传感器进一步出发,已经进行了研究以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并且利用力传感器代替现有的物理按钮。然而,包含力传感器会导致力传感器与显示装置的其它组件的干扰,这应该被解决。
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理解发明构思的背景,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根据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构造的装置能够提供具有力传感器的改善的灵敏度的显示装置。
发明构思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描述将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得知。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电片,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与导电片间隔开地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地并沿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设置;以及第一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下方,沿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力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区域;以及第二感测区域,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的一侧上,第二感测区域具有比第一感测区域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其中,第一力集中凸块与第一感测区域叠置,第二力集中凸块与第二感测区域叠置,其中,第一力集中凸块、第二力集中凸块和导电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平坦部分和位于平坦部分的第一边缘处的弯曲部分,其中,导电片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中,第一力集中凸块、第二力集中凸块和第一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弯曲部分中。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置于显示面板与导电片之间的遮光层,遮光层附着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其中,导电片、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附着到遮光层的下表面。
第一力集中凸块、第二力集中凸块和第一力传感器可以与遮光层叠置。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一桥图案,具有连接到第一力集中凸块的端部和连接到导电片的相对端部;以及第二桥图案,具有连接到第二力集中凸块的端部和连接到导电片的相对端部,其中,第一桥图案和第二桥图案可以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开。
第一桥图案、第二桥图案、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第一桥图案的厚度和第二桥图案的厚度中的每个可以小于导电片的厚度。
第一桥图案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力集中凸块的厚度。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部分,连接到导电片、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其中,连接部分可以在平面图中包围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
连接部分、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连接部分的厚度可以小于导电片的厚度。
第一力传感器可通过结合层附着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
第一力传感器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以及力感测层,包含力敏材料,力敏材料具有响应于施加的压力而确定的可变电阻,其中,第一电极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和第二感测区域之上,其中,第二电极可以单独地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和第二感测区域中的每个中,其中,力感测层可以在第一感测区域中与第一力集中凸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叠置,并且在第二感测区域中与第二力集中凸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叠置。
多个第一感测区域可以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上,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从第一力传感器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一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与第二感测区域相邻,其中,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可以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叠置。
第二力集中凸块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中的每个的长度。
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沿第一边缘设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二感测区域叠置。
第一电极可以包括第一干电极和从第一干电极分支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第二电极可以包括第二干电极和从第二干电极分支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可以彼此交替布置。
第一电极可以是驱动电极,第二电极可以是感测电极。
力感测层可单独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和第二感测区域中的每个中。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与导电片间隔开地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与面对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相邻地并且沿显示面板的第二边缘设置;以及第二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下方,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力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从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以及第四感测区域,与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并且具有比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的面积大的面积,其中,第三力集中凸块与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叠置,第四力集中凸块与第四感测区域叠置。
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可以由与导电片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平坦部分、位于平坦部分的第一边缘处的第一弯曲部分以及位于平坦部分的第二边缘处的第二弯曲部分,其中,第一力传感器、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部分中,第二力传感器、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可以设置在第二弯曲部分中。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支架,容纳显示面板、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二力传感器,其中,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二力传感器可分别用防水胶带附着到支架。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电片,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力集中凸块,设置在导电片下方并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地设置;以及力传感器,设置在导电片下方,沿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力传感器包括感测区域,其中,力集中凸块与感测区域叠置,力集中凸块和导电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导电片和力集中凸块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
力集中凸块可包括在导电片的面对显示面板的表面的一部分中的凹陷。
多个感测区域可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力集中凸块可沿第一方向布置以分别与所述多个感测区域叠置。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平坦部分和设置在平坦部分的第一边缘处的弯曲部分,其中,导电片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和弯曲部分中,力传感器和力集中凸块可以设置在弯曲部分中。
根据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导电片,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第一力集中凸块,设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与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第一力集中凸块由与导电片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以及第一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力集中凸块下方,沿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力传感器在内部长边处具有凹槽,第一力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区域,设置在凹槽的一侧上;以及第二感测区域,设置在凹槽的与凹槽的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并且具有比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中的每个的面积大的面积,其中,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沿第一方向布置以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叠置。
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力集中凸块,置于第一力传感器与显示面板之间并且由与导电片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其中,第二力集中凸块可以与第二感测区域叠置。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支架,容纳显示面板和第一力传感器,支架包括连接孔;以及连接器,设置成穿过连接孔,其中,凹槽可以在向外的方向上绕过连接孔。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力传感器,与显示面板的面对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相邻地设置;以及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置于显示面板与第二力传感器之间,其中,第二力传感器可包括: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从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一端部朝向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以及第四感测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相比与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具有比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其中,第三力集中凸块可以与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叠置,第四力集中凸块可以与第四感测区域叠置,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可以由与第一力集中凸块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并意图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架和力传感器的布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7示出了如从上方观看的图6的第一力传感器;
图8是沿图6的剖线X3-X3'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力感测层的响应于施加到其的力或压力的电阻的曲线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和第二力传感器的布局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8中示出的第一力传感器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13是图8中示出的第一力传感器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第一力传感器的布局图;
图1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16是沿图15的剖线X5-X5'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沿图15的剖线X7-X7'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1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和图25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26是沿图25的剖线X9-X9'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27是沿图25的剖线X11-X11'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28是图26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29是图27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和图36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37、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和图44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45、图46和图47是示出向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传输力信号的方法的模拟图;
图48是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9示出了根据图4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50是沿图49的剖线X13-X13'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51示出了根据图4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和图57分别示出了根据图4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5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的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剖视图;
图59示出了根据图5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图60是沿图59的剖线X15-X15'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61是沿图59的剖线X17-X17'截取的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剖视图;
图62是图60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63是图61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64是图62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65是图63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图66示出了根据图5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以及
图67、图68、图69、图70、图71和图72分别示出了根据图58的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中的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导电片、第一凸块部分和第二凸块部分的布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彻底理解。如在这里使用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是作为采用在这里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发明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的可互换的词语。然而,明显的是,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以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来实践。在其它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是不同的,但不必是排它性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定形状、构造和特性。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在实践中实施发明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变化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和/或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称为“元件”)可以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不同于描述的顺序而执行特定工艺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诸如层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然而,当元件或层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为此,术语“连接”可指具有或不具有中间元件的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d1轴、d2轴和d3轴不限于诸如x轴、y轴和z轴的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以更广泛的意义解释。例如,d1轴、d2轴和d3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从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被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意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中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这里可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性的目的,可在这里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在……上方”、“上”、“在……之上”、“更高”、“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并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反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将接着被定向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另外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在其它方位处),并且如此相应地解释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如在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而且,当在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及其变型时,说明存在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也注意的是,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大约”和其它类似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是程度的术语,并且如此被用来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计算和/或提供的值中的固有偏差。
在这里参照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是理想化的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如此,将预期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在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特定区域的示出形状,而是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可以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反映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如此不必意图是限制性的。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是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这里明确定义,否则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下它们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图2和图3,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30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边缘附近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上方的窗10、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下方的遮光层40、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的导电片51和凸块部分53和55以及设置在导电片51下方的支架90(或中间框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如在这里使用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术语“在……上方”和“上表面”表示显示面板30的显示表面侧,例如,第三方向d3的箭头面对的方向,如在这里使用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术语“在……下方”和“下表面”表示显示面板30与显示表面侧相反的侧,例如,与第三方向d3的箭头面对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另外,平面方向上的术语“在……上方(上)”、“在……下方(下)”、“左”和“右”表示当从上方观看放置在位置中的显示表面时的方向。
显示装置1可以在平面图中具有基本矩形形状。显示装置1可以在平面图中成形为如同具有直角的矩形或具有圆角的矩形。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两个长边LS1和LS2以及沿与第一方向d1交叉的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两个短边SS1和SS2。在矩形显示装置1中或在包括在矩形显示装置1中的诸如显示面板30的构件中,在平面图中位于右侧上的长边将被称为第一长边LS1,在平面图中位于左侧上的长边将被称为第二长边LS2,在平面图中位于上侧上的短边将被称为第一短边SS1,在平面图中位于下侧上的短边将被称为第二短边SS2。显示装置1的长边LS1和LS2可以是短边SS1和SS2的大约2.5倍至大约3.5倍,但也可不必如此。
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位于不同平面中的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第一区域DR1位于第一平面中。第二区域DR2连接到第一区域DR1,但是从第一区域DR1弯折或弯曲。第二区域DR2可以位于定位在与第一平面成预定交叉角处的第二平面中,或者可以具有弯曲表面。显示装置1的第二区域DR2设置在第一区域DR1周围。显示装置1的第一区域DR1用作主显示表面。第二区域DR2和第一区域DR1一样可以用作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域。下面将作为示例描述显示装置1的第一区域DR1是平坦部分而第二区域DR2是弯曲部分的情况。
作为弯曲部分的第二区域DR2可以具有恒定曲率或变化曲率。
第二区域DR2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边缘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区域DR2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DR1的与显示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长边LS1和LS2)相邻的相应侧处。可选择地,第二区域DR2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一个边缘处、两个短边缘(短边SS1和SS2)处、三个边缘处或所有边缘处。
显示面板30是用于显示屏幕的面板,并且可以是例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作为示例描述应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30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应用其它类型的显示面板,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微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和其它无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柔性电路板31可以结合到显示面板30。
显示面板30包括设置在基底上的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基底可以是由玻璃、石英等制成的刚性基底,或者可以是由聚酰亚胺或其它聚合物树脂制成的柔性基底。当应用聚酰亚胺基底作为基底时,显示面板30可以弯折或弯曲、折叠或卷曲。在附图中,显示面板30的第二短边SS2被弯曲。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柔性电路板31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30的弯曲区域BA。
窗10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上方。窗10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上方以保护显示面板30并透射从显示面板30发射的光。窗10可以由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
窗10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叠置并且覆盖显示面板30的整个表面。窗10可以大于显示面板30。例如,窗10可以在显示装置1的两个短边SS1和SS2处从显示面板30向外突出。窗10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的两个长边LS1和LS2处从显示面板30突出。然而,窗10的突出距离可以在两个短边SS1和SS2处更大。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与窗10之间的触摸构件20。触摸构件20可以是刚性面板型、柔性面板型或膜型。触摸构件20可以具有与显示面板30基本相同的尺寸,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30叠置。触摸构件20的侧表面可以在除显示面板30的弯曲短边SS2之外的所有侧处与显示面板30的侧表面对齐,但也可不必如此。显示面板30和触摸构件20以及触摸构件20和窗10可以分别通过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的透明结合层62和61结合在一起。触摸柔性电路板21可以结合到触摸构件20。
可以省略触摸构件20。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30和窗10可以通过OCA或OCR结合在一起。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可包括触摸电极部分。可选择地,触摸电极部分可以直接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上。例如,当显示面板30包括覆盖有机发光元件的薄膜封装层时,触摸电极部分可以设置在薄膜封装层上。可选择地,当显示面板30包括刚性封装基底时,触摸电极部分可以设置在封装基底上。
遮光层40、导电片51、凸块部分53和55以及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或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下方。
遮光层40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下方,以防止或减少光的透射,并防止或减少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的组件被从上方看见。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遮光层4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整个下表面之上。遮光层40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叠置,并且可以完全覆盖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另外,遮光层40可以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并且可以完全覆盖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换句话说,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中的每个可以完全与遮光层40叠置。由于遮光层40设置在显示面板30下方,所以可以防止或减少从外部看见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第一凸块部分53、第二凸块部分55和导电片5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遮光层40可包括诸如黑色颜料或黑色染料的光吸收材料。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遮光层40还可包括基体层,光吸收材料可涂覆或印刷在基体层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
遮光层40可以通过诸如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的结合层71附着到显示面板30的下表面。
导电片51可以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片51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叠置,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30的位于第一区域DR1中的部分叠置。换句话说,导电片51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的平坦部分叠置。
导电片51可以执行散热功能、电磁波屏蔽功能、图案检测防止或减少功能、接地功能、缓冲功能和强度增强功能。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片51可以是铜片。
导电片51可以通过诸如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的结合层81附着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
凸块部分53和55可以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凸块部分53和55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叠置,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30的位于第二区域DR2中的部分叠置。换句话说,凸块部分53和55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的弯曲部分叠置。
可以设置凸块部分53和55。如附图中所示,凸块部分53和55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第一长边缘(第一长边LS1)处的第一凸块部分53和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第二长边缘(第二长边LS2)处的第二凸块部分55。
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可以均包括多个力集中凸块,并且可以分别与稍后将描述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
凸块部分53和55可以通过诸如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的结合层82和83附着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
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凸块部分53和55。
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的至少一个边缘叠置。可以设置多个力传感器100和200。如附图中所示,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包括与显示面板30的第一长边缘(第一长边LS1)叠置的第一力传感器100以及与显示面板30的第二长边缘(第二长边LS2)叠置的第二力传感器200。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第二区域DR2(即,弯曲部分)中。然而,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未必设置在第二区域DR2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附着到第一凸块部分53,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附着到第二凸块部分55。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1的第二区域DR2中,并且可以不设置在第一区域DR1中。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DR2中,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到第一区域DR1的一部分。
尽管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与显示面板30叠置,但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的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的区域可以是在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最外面的黑色矩阵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的在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中。另外,尽管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与触摸构件20叠置,但是触摸构件20的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的区域可以是未设置触摸电极的外围区域。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的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的区域可以是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另外,触摸电极也可以设置在触摸构件20的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的区域中。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沿厚度方向,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与第一凸块部分53叠置,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与第二凸块部分55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通过诸如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的结合层85附着到第一凸块部分53,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通过结合层87附着到第二凸块部分55。
稍后将详细描述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
支架90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以及导电片51下方。支架90可以是用于容纳其它组件的存储容器或保护容器。例如,支架90可容纳窗10、触摸构件20、显示面板30、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以及凸块部分53和55。
支架90可包括底部分91和从底部分91的侧延伸的侧壁92。
支架90的底部分91面对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以及导电片5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分别通过诸如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的结合层WT1和WT2附着到支架90的底部分9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附着到支架90的底部分91的结合层WT1和WT2可以是防水胶带。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通过诸如防水胶带的结合层WT1和WT2附着到支架90时,可以省略结合层87和结合层85。
支架90的侧壁92面对触摸构件20、显示面板30、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以及凸块部分53和55的侧表面。支架90的侧壁92的上端部面对窗10。支架90的外表面可与窗10的外表面对齐。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窗10可以通过结合层WT1和WT2附着到支架9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窗10可以用防水胶带(未示出)附着到支架90。
支架90可以包括连接孔93,显示连接器35(见图4)在第一长边缘(第一长边LS1)附近穿过连接孔93。连接孔93可以在厚度方向上穿透支架90的底部分91并且可以具有狭缝形状。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在支架90的连接孔93附近具有凹口形状的凹槽NTH。这将参考图4和图5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仰视图。图4示出了显示装置1的除支架90之外的底部形状。在图4中,水平翻转显示装置1以示出显示装置1的仰视图。因此,左侧和右侧颠倒,并且第一长边LS1和第二长边LS2的位置也颠倒。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架90以及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布置的透视图。
参照图4和图5,显示柔性电路板31连接到显示连接器35。显示柔性电路板31容纳在支架90中,但是显示连接器35穿过连接孔93从支架90露出以连接到外部端子。当第一力传感器100与显示连接器35穿过其露出的空间叠置或物理接触时,存在第一力传感器100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在相应位置处具有凹槽NTH,以避免与显示连接器35的干扰。因为第一力传感器100由于凹槽NTH而向外凹进,所以它可以不与穿过连接孔93的显示连接器35叠置或物理接触。设置在支架90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凹槽NTH可以具有在向外方向上绕过连接孔93的形状。
显示连接器35可以由柔性电路板制成。尽管显示柔性电路板31和显示连接器35在附图中被形成为分离的构件并且彼此连接,但是显示柔性电路板31本身也可以穿过连接孔93。
与第一力传感器100不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不包括凹口形状的凹槽。
如上所述,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与第一凸块部分53叠置,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与第二凸块部分55叠置。
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分解透视图,更具体地,示出了第一力传感器100与第一凸块部分53之间的关系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分解透视图。图7示出了如从上方观看的图6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图8是沿图6的剖线X3-X3'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力感测层122的响应于施加到其的力或压力的电阻的曲线图。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布局图。
在图6、图7、图8、图9和图10中,作为示例描述了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结构和操作。然而,除了凹槽NTH之外,第二力传感器200也具有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基本相同的结构。
在图10的左侧上示出了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基底110和第二基底120的布局图。在图10的右侧上示出了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基底210和第二基底220的布局图。
参照图6、图7、图8、图9和图10,第一力传感器100在平面中沿一个方向延伸。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宽度大得多。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宽度可以是大约2mm至大约6mm。第一力传感器100的长度可以基本类似于显示装置1的长边LS1和LS2的长度。第一力传感器100的长度可以是但不限于显示装置1的长边LS1和LS2的长度的大约80%至大约9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传感器100的长度可以在大约50mm至大约300mm的范围内或在大约100mm至大约150mm的范围内。
第一力传感器10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基底110和第二基底120。第一基底110包括第一基体111和电极层112。第二基底120包括第二基体121和力感测层122。第一基底110和第二基底120通过结合层130结合在一起。第一基底110和第二基底120中的每个可以是但不限于膜。
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中的每个可包括聚乙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降冰片烯或聚酯类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中的每个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聚酰亚胺膜制成。
电极层112设置在第一基体111的表面上。这里,第一基体111的所述表面是面对第二基体121的表面。电极层112的厚度可为大约2μm至大约8μm。例如,电极层112的厚度可为大约4μm。电极层112包括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第一电极112TX可以是驱动电极,第二电极112RX可以是感测电极。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彼此相邻地设置,但是彼此间隔开以不短路。
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上。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包括诸如银(Ag)或铜(Cu)的导电材料。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法形成。
力感测层122设置在第二基体121的表面上。这里,第二基体121的所述表面是面对第一基体111的表面。力感测层122可包括力敏材料。力敏材料可以包括诸如镍、铝、锡或铜的金属纳米颗粒,或者可以包括碳。力敏材料可以以但不限于颗粒的形式设置在聚合物树脂中。如图9中所示,力感测层122的电阻随着所施加的力的增大而减小。通过使用该特性,能够感测是否已经施加了力以及力的大小。
具体地,力感测层122的表面与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的表面接触或至少与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的表面相邻。当力被施加到第一力传感器100时,使力感测层122的表面在相应的部分处与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的表面接触。因此,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可以通过力感测层122物理连接。位于第一电极112TX与第二电极112RX之间的力感测层122可以用作电阻器。
当没有力或很小的力被施加到力感测层122时,力感测层122具有高电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向第一电极112TX施加驱动电压,电流也几乎不流向第二电极112RX。另一方面,当向力感测层122施加大的力时,力感测层122的电阻减小,因此增大在第一电极112TX与第二电极112RX之间流动的电流的量。
因此,通过在将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12TX之后感测在第二电极112RX处的电流或电压的量,能够识别已经向力感测层122施加了多少力。
力感测层122可以但不限于比电极层112厚。力感测层122的厚度可为大约4μm至大约12μm。例如,力感测层122的厚度可为大约8μm。
第一力传感器1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体111与第二基体121之间以使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结合的结合层130。结合层130可以沿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的外围设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结合层130可完全围绕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的外围以密封第一力传感器100。即,结合层130可以用作衬垫。此外,结合层130也可以用作保持在第一基体111与第二基体121之间的恒定间隙的间隔件。结合层130可以不与电极层112和力感测层122叠置。
结合层130的厚度可以在大约5μm至大约50μm的范围内或在大约12μm至大约30μm的范围内。
结合层130可以由力敏粘合剂层或粘合剂层制成。在组装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的工艺中,可以将结合层130首先附着到第一基体111的表面和第二基体121的表面中的一个,然后附着到另一基体111或121的表面。可选择地,在组装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的工艺中,可以在第一基体111的表面和第二基体121的表面中的每个上设置结合层,然后可以将第一基体111的结合层和第二基体121的结合层结合在一起。
第一力传感器100可以放置在显示装置1中,使得第一基体111的其上设置有电极层112的表面面对显示面板30。即,第一基体111的另一表面(或外表面)可以附着到支架90,第二基体121的其上设置有第一凸块部分53的表面(或外表面)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30的下表面。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基体111和第二基体121的在显示装置1中的放置方向也可以与上述方向相反。
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中的每个包括多个感测区域SR1和SR2。感测区域SR1和SR2是能够感测力的区域。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彼此独立地感测在它们的相应的位置处的力。
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布置在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中的每个的纵向方向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布置成行。相邻的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连续布置。可选择地,相邻的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彼此间隔开。即,非感测区域NSR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之间。
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以及力感测层122或222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中。当用作感测电极的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是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中的单独的单元电极时,用作驱动电极的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是其所有部分电连接而与感测区域SR1和SR2无关的共电极。力感测层122或222也可图案化为分别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单独的片段。
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根据它们的使用而具有不同的面积。例如,感测挤压力的第二感测区域SR2(挤压感测区域)的面积可以大于代替物理按钮使用的第一感测区域SR1(按压感测区域)的面积。第二感测区域SR2具有与第一感测区域SR1相同的宽度,但是可以具有比第一感测区域SR1大的长度(在力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第二感测区域SR2的长度可以是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长度的大约3倍至15倍。例如,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长度可以是大约4mm至大约5mm,第二感测区域SR2的长度可以是大约30mm至大约60m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感测区域SR1可以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中的每个的上端部朝向下端部布置,一个第二感测区域SR2可以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中的每个的下端部附近。第一力传感器100中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和第二感测区域SR2的位置可以基于凹槽NTH来区分。第一感测区域SR1可以设置在凹槽NTH上方,第二感测区域SR2可以设置在凹槽NTH下方。设置在凹槽NTH上方的第一感测区域SR1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在2至20的范围内或在5至15的范围内。尽管第二力传感器200不具有凹槽NTH,但它可以在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和第二感测区域SR2对应的位置处具有第一感测区域SR1和第二感测区域SR2。第一力传感器100的感测区域SR1和SR2以及第二力传感器200的感测区域SR1和SR2可以在但不限于数量、面积、间隔、位置等方面是基本对称的。
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凹槽NTH可以位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在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纵向方向上的中间或中间的下方,如图10中所示。例如,在平面图中,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下端部到凹槽NTH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力传感器100的总长度的大约30%至大约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下端部到凹槽NTH的距离可以是大约50mm至大约60mm。
当第一力传感器100放置在显示装置1中时,位于显示装置1的外侧上的长边被定义为外侧,并且位于显示装置1的内侧上的长边被定义为内侧,并且凹槽NTH形成在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内侧处。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内侧向内凹进的凹槽NTH的宽度可以是大约1mm至大约4mm或者可以是大约2mm。凹槽NTH的长度可以但不限于等于凹槽NTH的宽度。凹槽NTH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大于连接孔93的长度。当第一力传感器100放置在显示装置1中时,凹槽NTH的凹进区域可以与连接孔93叠置。凹槽NTH的凹进形状可以是矩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然而,凹槽NTH的凹进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或正方形形状,并且也可以包括凹曲线。
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和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可以分别是梳状电极。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和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可以被布置成使得梳形状彼此互锁。
具体地,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和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均可包括干电极(或连接电极)和分支电极(或指状电极)。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和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可以布置成使得分支电极交替设置。这种布置增加了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和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彼此面对的面积,从而使得能够有效的力感测。
更具体地,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电极112TX或212TX被构造为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以及从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在宽度方向上分支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
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之上,以向感测区域SR1和SR2提供电压(驱动电压)。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也设置在相邻的感测区域SR1和SR2之间的非感测区域NSR中,以电连接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的设置在相邻的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部分。
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干电极112TX_ST可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与形成有凹槽NTH的内侧相对的外侧相邻地设置。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干电极112TX_ST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形成有凹槽NTH的内侧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干电极112TX_ST可以沿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凹槽NTH的形状弯曲若干次以绕过凹槽NTH,然后延伸到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下端部。
如附图中所示,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干电极212TX_ST可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外侧相邻地设置。然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干电极212TX_ST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内侧相邻。由于第二力传感器200不包括凹槽NTH,所以它可以直线地延伸而不弯曲以绕过无论设置在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哪个侧上的凹槽NTH。
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从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分支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中,并且可以不设置在非感测区域NSR中。如果在第一力传感器100中形成凹槽NTH的区域是非感测区域NSR,则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可以不设置在该区域中。在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对称地构造的第二力传感器200中,第一分支电极212TX_BR可以不设置在与凹槽NTH对应的区域中。
在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可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第二电极112RX的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第二电极212RX的第二分支电极212RX_BR可以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之间的每个空间中。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的数量可以根据感测区域SR1或SR2的感测区域的面积而变化,但是基于一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的数量可以是大约2至大约20。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可以具有与设置在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中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相同的宽度和间隔。然而,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的数量可以与第二感测区域SR2的面积成比例地更大。
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电极112RX或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二电极212RX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以及从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中的每个分支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
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面对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当第一干电极112TX_ST和212TX_ST分别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内侧相邻地设置时,第二干电极112RX_ST和212RX_ST可分别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外侧相邻地设置。与第一干电极112TX_ST或212TX_ST不同,一个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覆盖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一个感测区域。在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中设置单独的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设置在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不同感测区域中的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彼此电绝缘。这里,每个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连接到独立的感测布线112RX_WR或212RX_WR。尽管为了方便起见而未具体示出,但是每条感测布线112RX_WR或212RX_WR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控制器(未示出)。因此,每条感测布线112RX_WR或212RX_WR可将关于施加到相应的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的电压或电流量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未示出)。
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从每个第二干电极112RX_ST或212RX_ST分支并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的延伸方向彼此相反。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之间。在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的数量与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相等。
在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和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可以交替布置。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的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与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之间或者相邻的第一分支电极212TX_BR与第二分支电极212RX_BR之间的间隙可以但不限于是均匀的。不同的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最近的分支电极112TX_BR与112RX_BR之间或者最近的分支电极212TX_BR与212RX_BR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感测区域SR1和SR2的一个感测区域中的分支电极112TX_BR与112RX_BR之间或者分支电极212TX_BR与212RX_BR之间的间隙,不同的感测区域SR1和SR2彼此相邻并且非感测区域NSR设置在它们之间。
第二电极112RX可以不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凹槽NTH中,并且第二电极212RX可以不设置在第二力传感器200的与凹槽NTH对应的区域中。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第二电极112RX和212RX的感测布线112RX_WR和212RX_WR可以穿过上述区域。
力感测层122或222可具有与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对应的形状。力感测层122或222覆盖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感测区域SR1和SR2中的每个中的第一分支电极112TX_BR或212TX_BR和第二分支电极112RX_BR或212RX_BR可以在厚度方向上与力感测层122或222叠置。
上述的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用作包括显示装置1的各种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PC)的输入装置。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代替物理输入按钮或与物理输入按钮组合来使用。
第一凸块部分53可以设置成与第一力传感器100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块部分53可包括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
第二凸块部分55可以设置成与第二力传感器200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凸块部分55可包括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
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布置成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力传感器100的多个第一感测区域SR1沿第一方向d1布置时,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也可以沿第一方向d1布置并彼此间隔开。另外,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以分别与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
由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因此力感测层122、第一电极112TX、第二电极112RX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以在第一感测区域SR1中的每个中彼此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感测区域SR1中的每个的面积。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是25mm2或更小。
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可以布置成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由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布置成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沿第一方向d1布置并彼此间隔开。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中的每个可以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即,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以与一个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基本等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
由于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因此力感测层122、第一电极112TX、第二电极112RX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以在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中彼此叠置。
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布置成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由于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与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可以布置在凹槽NTH上方,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可以设置在凹槽NTH下方。因此,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以布置在凹槽NTH上方,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以布置在凹槽NTH下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以与第二力集中凸块533间隔开。
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以朝向第一力传感器100突出,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朝向第二力传感器200突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中的每个的剖面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但是也可以具有诸如半球形形状和多边形形状的各种形状。
当在力传感器100或200的厚度方向上施加按压力或压力时,第一力集中凸块531或第三力集中凸块551能够更可靠地将所施加的力传递到位于第一感测区域SR1中的力感测层122或222,而不分散所施加的力。另外,第二力集中凸块533或第四力集中凸块553能够更可靠地将所施加的力传递到位于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层122或222。因此,可以检测电阻值的更大变化,从而改善力传感器100或200的灵敏度。
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8中示出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11,除了力感测层122位于第一基体111的表面上,并且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位于力感测层122上之外,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100a与图8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参照图12,除了力感测层122位于第一基体111的表面上并覆盖第一电极112TX和第二电极112RX之外,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100b与图8和图10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图13是图8中示出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第一力传感器100c的布局图。
参照图13和图14,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力传感器100c的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23的形状和布置与图8和1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形状和布置不同。
具体地,参照图13和图14,第一基底110c包括第一基体111以及设置在第一基体111上的第一电极113。第二基底120c包括第二基体121、设置在第二基体121上的第二电极123以及设置在第二电极123上的力感测层122。第一电极113面对力感测层122并且与力感测层122接触或与力感测层122相邻。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23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面对并且力感测层122设置在它们之间。当施加力时,力感测层122的电阻改变,从而改变在第一电极113与第二电极123之间流动的电流的量。因此,可以感测力输入。
在图14中,第一电极113是设置在每个感测区域中的单独的感测电极,第二电极123是形成为整板电极的驱动电极。然而,第一电极113也可以形成为整板电极,第二电极123也可以形成为单独的感测电极。
图1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图16是沿图15的剖线X5-X5'截取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图17是沿图15的剖线X7-X7'截取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
参照图15、图16和图17,第一凸块部分53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分别与导电片51间隔开。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分别与导电片51间隔开。
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可沿第一方向d1彼此间隔开间隙DS1。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分别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
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可以沿第一方向d1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可以基本等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
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可沿第一方向d1彼此间隔开间隙DS2。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与第一力传感器1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的间隙DS2可以基本等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
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沿第一方向d1彼此间隔开并且与第二力传感器200的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之间的间隙可以基本等于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的间隙DS2。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面积和一个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的面积可以基本相等。另外,一个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面积和一个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的面积可以基本相等。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的厚度W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厚度W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的厚度W53可以基本等于或大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由受力变形相对较小的材料制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由与导电片5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当导电片51由铜片制成时,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也可以由铜制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和导电片51可以通过加工一个金属板(例如,一个铜板)同时形成。由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通过加工一个金属板而与导电片51一起同时形成,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艺。
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可以被不同地改变。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其它示例。在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与上述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并且将省略或简要给出对组件的冗余描述。将主要关注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来描述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1和第二凸块部分55_1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18,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1和第二凸块部分55_1的构造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1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的间隙DS2可以大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第二凸块部分55_1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的数量以及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的数量小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量。因此,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相比,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可以相对低。第二感测区域SR2可以位于当用户用手握住显示装置1时与手掌接触的部分处。因此,存在第二感测区域SR2在用户握住显示装置1的期间无意地感测力的可能性。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相对增大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的间隙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之间的间隙,可以使第二感测区域SR2相对不灵敏。因此,能够防止或减少无意的运动被感测为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输入。
图1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2和第二凸块部分55_2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19,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2和第二凸块部分55_2的构造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2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3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第二力集中凸块5333之间的间隙DS2可以基本等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_2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3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中的每个的面积,第四力集中凸块5533之间的间隙可以基本等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力集中凸块5333中的每个的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面积以及第四力集中凸块5533中的每个的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面积小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面积。因此,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相比,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可以相对低。因此,能够防止或减少在第二感测区域SR2中感测的无意输入。
图20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3和第二凸块部分55_3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20,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3和第二凸块部分55_3的构造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9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3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3之间的间隙DS2可以大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_3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3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3的数量以及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3的数量小于图1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数量。因此,与图1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相比,第二感测区域SR2中的力感测灵敏度可以相对低。因此,能够防止或减少在第二感测区域SR2中感测的无意输入。
图2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4和第二凸块部分55_4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21,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4和第二凸块部分55_4的构造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4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5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另外,第二力集中凸块5335可以成形为如同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棒并且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叠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力集中凸块5335的长度(在力传感器的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一个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长度。
第二凸块部分55_4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5的面积也可以大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中的每个的面积,第四力集中凸块5535的长度可以大于一个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长度。
图2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22,除了第一力传感器100_1和第二力传感器200_1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力传感器100_1和第二力传感器200_1中的每个还可以包括围绕第一感测区域SR1的感测区域SR1a,感测区域SR1a的面积大于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一个感测区域SR1a叠置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数量以及与一个感测区域SR1a叠置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数量可以大于与一个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数量以及与一个第一感测区域SR1叠置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数量。
图2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5和第二凸块部分55_5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23,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5和第二凸块部分55_5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5包括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并且还可以包括与每个感测区域SR1a叠置的第一子力集中凸块5311。第二凸块部分55_5包括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并且还可以包括与每个感测区域SR1a叠置的第二子力集中凸块551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子力集中凸块5311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中的每个的面积,第一子力集中凸块5311之间的间隙DS11可以基本等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_5的第二子力集中凸块5511中的每个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中的每个的面积,第二子力集中凸块5511之间的间隙可以基本等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
图2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6和第二凸块部分55_6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24,除了第一凸块部分53_6和第二凸块部分55_6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22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_6的第一子力集中凸块5311之间的间隙DS11可以大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的间隙DS1。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_6的第二子力集中凸块5511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的间隙。
图2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图26是沿图25的剖线X9-X9'截取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图27是沿图25的剖线X11-X11'截取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图28是图26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图29是图27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25、图26、图27、图28和图29,除了桥图案B1、B3、B5和B7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桥图案B1、B3、B5和B7包括第一桥图案B1、第二桥图案B3、第三桥图案B5和第四桥图案B7。
第一桥图案B1、第二桥图案B3、第三桥图案B5和第四桥图案B7可以沿第二方向d2延伸。
第一桥图案B1位于第一凸块部分53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与导电片51之间,第二桥图案B3位于第一凸块部分53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与导电片51之间。另外,第三桥图案B5位于第二凸块部分55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与导电片51之间,第四桥图案B7位于第二凸块部分55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与导电片51之间。
第一桥图案B1中的每个的端部连接到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桥图案B3中的每个的端部连接到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桥图案B5中的每个的端部连接到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桥图案B7中的每个的端部连接到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第一桥图案B1中的每个的另一端部、第二桥图案B3中的每个的另一端部、第三桥图案B5中的每个的另一端部以及第四桥图案B7中的每个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导电片5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桥图案B1、多个第二桥图案B3、多个第三桥图案B5和多个第四桥图案B7可被设置并且可以沿第一方向d1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6中所示,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可以小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另外,第二桥图案B3的厚度、第三桥图案B5的厚度和第四桥图案B7的厚度可以基本等于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如在图26和图27中所示,第二桥图案B3的厚度、第三桥图案B5的厚度和第四桥图案B7的厚度可以小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由于桥图案B1、B3、B5和B7形成为比导电片51相对薄,所以它们可以更容易变形,从而与显示装置1的第二区域DR2的形状(或弯曲部分的形状)对应。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如图28中所示,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也可以基本等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另外,第二桥图案B3的厚度、第三桥图案B5的厚度和第四桥图案B7的厚度也可以基本等于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如图28和图29中所示,第二桥图案B3的厚度、第三桥图案B5的厚度和第四桥图案B7的厚度可以基本等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当桥图案B1、B3、B5和B7的厚度基本等于导电片51的厚度和力集中凸块531、533、551和553的厚度时,因为不需要部分减小厚度的工艺,所以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桥图案B1、第二桥图案B3、第三桥图案B5和第四桥图案B7可以由与导电片5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导电片51的制造工艺中一起形成。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还设置了桥图案B1、B3、B5和B7,因此通过在将第一凸块部分53、第二凸块部分55和导电片51结合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的工艺中防止或减少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移动能够将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防止或减少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一力传感器100的未对齐以及第二凸块部分55和第二力传感器200的未对齐。
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和图36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或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或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53_1、53_2、53_3、53_4、53_5或53_6以及第二凸块部分55、55_1、55_2、55_3、55_4、55_5或55_6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和图36,除了桥图案B1、B3、B5和B7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之外,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和图36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和图24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桥图案B1、B3、B5和B7与上面在图25、图26、图27、图28和图29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桥图案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37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37,除了凸块连接图案BV1和BV2与桥图案B1、B3、B5和B7一样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之外,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与图25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
凸块连接图案BV1和BV2包括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和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
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可以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还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另外,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还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
如同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可以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还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另外,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还可以位于沿第一方向d1彼此相邻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与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到相邻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和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可以由与导电片5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在导电片51的制造工艺中一起形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的厚度和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的厚度可以基本等于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例如,当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小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时,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的厚度和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的厚度也可以小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当第一桥图案B1的厚度WB基本等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时,第一凸块连接图案BV1的厚度和第二凸块连接图案BV2的厚度也可以基本等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还提供了凸块连接图案BV1和BV2,因此在将凸块部分53和55结合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的工艺中,能够将凸块部分53和55更准确地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防止或减少凸块部分53和55与力传感器100和200的未对齐。
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和图44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或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或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53_1、53_2、53_3、53_4、53_5或53_6以及第二凸块部分55、55_1、55_2、55_3、55_4、55_5或55_6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和图44,除了凸块连接图案BV1和BV2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之外,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和图44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和图36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凸块连接图案BV1和BV2与以上在图3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凸块连接图案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45、图46和图47是示出向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1传输力信号的方法的模拟图。
在图45、图46和图47中,示出了作为智能电话而应用的显示装置1。在图45、图46和图47的显示装置1中,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设置在长边上而代替物理输入按钮。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显示装置1的所有物理输入按钮,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代替所有物理输入按钮。
在图45和图46中,示出了第一感测区域SR1用作按压识别区域的情况。即,在图45和图46中,用户用食指按压特定位置,同时用手指握住显示装置1。在特定位置处,设置力传感器100或200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当第一感测区域SR1接收力时,改变力感测层122或222的电阻,可通过第二电极112RX或212RX感测力感测层122或222的电阻的改变,以识别力是否已经施加到特定位置以及力的大小。然后,可以根据施加到特定位置的力和/或力的大小来输出显示装置1的预编程操作。例如,可以执行诸如屏幕调整、屏幕锁定、屏幕转换、应用程序调用、应用程序执行、拍照或电话呼叫接收的预编程功能。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为不同的第一感测区域SR1预编程不同的操作。因此,随着第一感测区域SR1的数量增加,显示装置1可以容易地产生更多各种输出。
当用手指按压显示装置1上的特定位置时,手指和显示装置1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比一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宽。换句话说,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设置为小于手指与显示装置1之间的接触面积。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显示装置1上的特定位置时,可由两个或更多个第一感测区域SR1识别力。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5中所示,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感测区域SR1可以形成一个感测区域组SRG,显示装置1可以被编程为响应于在每个感测区域组SRG中发生的输入而执行不同的操作。尽管在图45中两个相邻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形成一个感测区域组SRG,但这仅是示例,包括在每个感测区域组SRG中的第一感测区域SR1的数量可以不同地改变为三个或更多个。
可选择地,如果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如图46中所示形成为具有相对宽阔的面积,则当用手指按压显示装置1上的特定位置时,可由一个感测区域SR1识别力。例如,当按压发生时,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可被设置为基本等于或大于手指与显示装置1之间的接触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相邻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可以不形成感测区域组,显示装置1可以被编程为响应于在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中发生的输入而执行不同的操作。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上面的描述,可以对彼此不相邻的第一感测区域SR1(例如,位于显示装置1的左侧上的第一感测区域SR1和位于显示装置1的右侧上的第一感测区域SR1)进行编程以执行相同的操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比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大的面积的感测区域还可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SR1周围。例如,如图22至图24中所示,具有比每个第一感测区域SR1的面积大的面积的感测区域还可设置在比第一感测区域SR1相对靠近显示装置1的上端部的部分中。
在图47中,示出了使用第二感测区域SR2作为挤压识别区域的情况。即,在图47中,用户使用手掌和手指挤压相对大的面积,同时用手指握住显示装置1。第二感测区域SR2设置在执行挤压的区域中,以感测是否已经通过挤压施加了力以及力的大小。因此,可以根据感测结果来执行显示装置1的预编程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在握住显示装置1的同时通过自然地或符合人体工程学地向整个手施加力来执行挤压操作。由于用户可以在握住显示装置1的同时快速地执行挤压操作而无需手的精细运动,因此能够实现更简单和更快的输入。因此,第二感测区域SR2可以用作诸如快照拍摄或紧急救援请求的用于频繁使用的功能或需要速度的程序的输入媒介。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输入出现在第一感测区域SR1中时,显示装置1可以执行第一操作,当输入出现在第二感测区域SR2中时,显示装置1可以执行与第一操作不同的第二操作。即,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的与第一感测区域SR1对应的预编程操作和显示装置1的与第二感测区域SR2对应的预编程操作可以彼此不同。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物理输入按钮可全部从显示装置1中省略且被力传感器代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装置没有暴露在显示装置1的表面上,因此可以增加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可以增强美学外观。
另外,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可以位于显示装置1的两个长边LS1和LS2上用户的持有显示装置1的手指被自然地或符合人体工程学地定位在两个长边LS1和LS2处。因此,可以增加用户操作显示装置1的便利性。
图48是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2的剖视图。图4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2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图50是沿图49的剖线X13-X13'截取的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
参照图48,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2与图3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分57和59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结合层81进一步延伸以与第二区域DR2叠置,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通过结合层81附着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
现在将通过另外参照图49和图50来描述连接部分57和59。
连接部分57和59包括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
第一连接部分57连接到导电片51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另外,第一连接部分57连接到导电片5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57可以在平面图中包围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
第二连接部分59连接到导电片51和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另外,第二连接部分59连接到导电片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分59可以在平面图中包围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57的厚度WP可以基本等于第二连接部分59的厚度。另外,第一连接部分57的厚度WP可以小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如上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和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厚度W51可以彼此基本相等,并且可以基本等于或大于导电片51的厚度W1。因此,第一连接部57的厚度WP可以小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的厚度W31和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的厚度W51。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可以由与导电片51相同的材料(例如,铜)制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第一连接部分57、第二连接部分59和导电片51可以通过加工一个金属板(例如,一个铜板)而同时形成。例如,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第一连接部分57、第二连接部分59和导电片51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加工去除铜板的与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对应的部分而同时形成。
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第一连接部分57、第二连接部分59和导电片51通过相同的工艺制造,因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另外,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的存在使得在显示装置2的制造工艺中通过防止或减少凸块部分53和55的移动而能够将凸块部分53和55放置在期望的位置处。因此,这可以防止或减少第一力传感器100和第二力传感器200以及凸块部分53和55的未对齐。
此外,由于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连接到导电片51,所以可以改善散热效率。此外,由于第一连接部57和第二连接部59形成为比导电片51薄,因此可以增大热辐射面积,从而进一步改善散热效率。
而且,由于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形成为比导电片51薄,所以它们可以更容易变形以与显示装置2的第二区域DR2对应。
图5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2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_1和第二凸块部分55_1的布置的示例。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和图57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2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或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或200_1、导电片51、第一凸块部分53、53_2、53_3、53_4、53_5或53_6和第二凸块部分55、55_2、55_3、55_4、55_5或55_6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和图57,除了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还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结合层81(见图48)进一步延伸到第二区域DR2,并且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通过结合层81(见图48)结合到遮光层40之外,图51、图52、图53、图54、图55、图56和图57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和图24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第一连接部分57和第二连接部分59与上面在图48、图49和图5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连接部分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图58是沿图2的剖线X1-X1'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3的剖视图。图5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3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2、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布置的示例。图60是沿图59的剖线X15-X15'截取的导电片52、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图61是沿图59的剖线X17-X17'截取的导电片52、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的剖视图。
参照图58,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3与图3的显示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电片52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并进一步延伸到显示装置3的第二区域DR2,结合层81进一步延伸以与第二区域DR2叠置,导电片52在第二区域DR2中通过结合层81附着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并且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位于导电片52上。
现在将通过另外参照图59、图60和图61更详细地描述差异。
导电片52位于显示装置3的第一区域DR1和第二区域DR2中。即,导电片52不仅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的平坦部分叠置,而且设置成与显示面板30的弯曲部分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片52的厚度可以基本恒定。例如,导电片52的位于第二区域DR2中的部分的厚度可以基本等于导电片52的位于第一区域DR1中的部分的厚度W2。
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中的每个位于第二区域DR2中的导电片52上。
更具体地,第一凸块部分53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和第二力集中凸块533位于与第一边缘LS1相邻的第二区域DR2中的导电片52上,并且从导电片52的面对第一力传感器100的表面朝向第一力传感器100突出。
另外,第二凸块部分55的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位于与第二边缘LS2相邻的第二区域DR2中的导电片52上,并且从导电片52的面对第二力传感器200的表面朝向第二力传感器200突出。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片52、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一体地形成。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和导电片52可以通过加工一个金属板(例如,一个铜板)而同时形成。例如,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和导电片52可以通过使用蚀刻或激光加工部分地去除铜板(将铜板的与第一凸块部分53和第二凸块部分55对应的部分排除在外)而同时形成。
然而,第一力集中凸块531、第二力集中凸块533、第三力集中凸块551、第四力集中凸块553和导电片52的结构不限于上面的结构,并且可以根据制造工艺而变化。
图62是图60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图63是图61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62和图6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力集中凸块531a、第二力集中凸块533a、第三力集中凸块551a、第四力集中凸块553a和导电片52a可以通过按压一个金属板(例如,铜板)来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导电片52a的与第一力集中凸块531a、第二力集中凸块533a、第三力集中凸块551a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a对应的表面(面对显示面板30)的部分中形成在导电片52a的向下方向上凹进的凹陷CV,并且可以将第一力集中凸块531a、第二力集中凸块533a、第三力集中凸块551a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a分别实施为与凹陷CV对应的突起。
图64是图62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图65是图63的修改示例的剖视图。
参照图64和图65,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ORP还可以位于每个凹陷CV中。当作为输入施加力时,支撑构件ORP可以防止或减小呈突起形式的第一力集中凸块531a、第二力集中凸块533a、第三力集中凸块551a和第四力集中凸块553a变形。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ORP可以由诸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的有机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通过用有机材料填充凹陷CV来形成。
图6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3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第二力传感器200、导电片52、第一凸块部分53_1和第二凸块部分55_1的布置的示例。图67、图68、图69、图70、图71和图72分别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3中的第一力传感器100或100_1、第二力传感器200或200_1、导电片52、第一凸块部分53、53_2、53_3、53_4、53_5或53_6和第二凸块部分55、55_2、55_3、55_4、55_5或55_6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66、图67、图68、图69、图70、图71和图72,除了导电片52设置在遮光层40下方并进一步延伸到显示装置3的第二区域DR2,结合层81进一步延伸以与第二区域DR2叠置,导电片52在第二区域DR2中通过结合层81附着到遮光层40的下表面,并且第一凸块部分53、53_1、53_2、53_3、53_4、53_5或53_6和第二凸块部分55、55_1、55_2、55_3、55_4、55_5或55_6位于导电片52上之外,图66、图67、图68、图69、图70、图71和图72的示例性实施例分别与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和图24的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导电片52和凸块部分53、53_1、53_2、53_3、53_4、53_5或53_6和55、55_1、55_2、55_3、55_4、55_5或55_6与上面在图58至图65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导电片和凸块部分相同或类似,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可通过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实现的一些优点包括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装置、具有减少的由于与其它组件的干扰所导致的故障的力传感器以及简化的输入方法。另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改善的力感测灵敏度。
尽管在这里已经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是其它实施例和修改通过该描述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的,发明构思限于所附权利要求和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的更宽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导电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
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导电片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地并沿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设置;
第一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下方,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区域;以及第二感测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感测区域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以及
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导电片、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在平面图中包围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
其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与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叠置,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叠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和所述导电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连接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
4.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导电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
第一力集中凸块和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导电片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相邻地并沿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边缘设置;
第一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下方,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包括:第一感测区域;以及第二感测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感测区域的平面面积大的平面面积;
第一桥图案,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的端部和连接到所述导电片的相对端部;以及
第二桥图案,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的端部和连接到所述导电片的相对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与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叠置,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与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叠置,
其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和所述导电片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桥图案和所述第二桥图案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图案、所述第二桥图案、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图案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桥图案的厚度中的每个小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桥图案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平坦部分和位于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处的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平坦部分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一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弯曲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电片之间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附着到所述显示面板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导电片、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附着到所述遮光层的下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一力传感器与所述遮光层叠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传感器通过结合层附着到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以及
力感测层,包含具有响应于施加的压力而确定的可变电阻的力敏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之上,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单独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中的每个中,
其中,所述力感测层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中与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叠置,并且在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中与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叠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第一感测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力传感器上,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从所述第一力传感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布置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力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感测区域相邻,并且
其中,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感测区域叠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多个第一力集中凸块中的每个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沿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力集中凸块中的每个与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叠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干电极和从所述第一干电极分支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干电极和从所述第二干电极分支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分支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彼此交替地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是驱动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感测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力感测层单独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中的每个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力集中凸块和第四力集中凸块,与所述导电片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所述第三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四力集中凸块与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相邻地并且沿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边缘设置;以及
第二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四力集中凸块下方,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从所述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一端部朝向所述第二力传感器的第二端部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及第四感测区域,与所述第二力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地设置并且具有比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的面积大的面积,
其中,所述第三力集中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三感测区域中的每个叠置,所述第四力集中凸块与所述第四感测区域叠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四力集中凸块由与所述导电片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平坦部分、位于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边缘处的第一弯曲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二边缘处的第二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二力集中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部分中,所述第二力传感器、所述第三力集中凸块和所述第四力集中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曲部分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架,容纳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分别用防水胶带附着到所述支架。
CN201910692816.8A 2018-08-14 2019-07-3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825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95072A KR102626021B1 (ko) 2018-08-14 2018-08-14 표시 장치
KR10-2018-0095072 2018-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5256A CN110825256A (zh) 2020-02-21
CN110825256B true CN110825256B (zh) 2024-03-22

Family

ID=6700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2816.8A Active CN110825256B (zh) 2018-08-14 2019-07-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3374B2 (zh)
EP (1) EP3611602A1 (zh)
KR (1) KR102626021B1 (zh)
CN (1) CN110825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6464B2 (en) * 2017-03-29 2021-08-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providing touched position detection and pressing force detection
KR102582316B1 (ko) * 2018-08-20 2023-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1137334A1 (ko) * 2020-01-02 2021-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220015775A (ko) * 2020-07-31 2022-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슬라이드 아웃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20030383A (ko) 2020-08-28 2022-03-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KR20230084389A (ko) * 2021-12-03 2023-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33645A1 (en) * 2008-12-25 2011-06-1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ouch panel having pressing force detecting function and pressure sensitive sensor for touch panel
KR20150136934A (ko) * 2014-05-28 2015-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15924A (ko) * 2014-08-01 2016-02-15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7808893A (zh) * 2016-09-08 2018-03-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8760B2 (en) 2006-03-30 2009-05-26 Apple Inc. Force imaging input device and system
US20090096630A1 (en) * 2007-10-13 2009-04-16 David Belanger Laser lighted guidance exit indicator
JP2009134473A (ja) 2007-11-29 2009-06-18 Sony Corp 押圧検知センサ、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686952B2 (en) 2008-12-23 2014-04-01 Apple Inc. Multi touch with multi haptics
KR101725563B1 (ko) 2009-03-31 2017-04-10 니혼샤신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정보입력장치 및 정보입력장치에 이용되는 압력검출 유니트
US9430078B2 (en) 2009-08-12 2016-08-3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Printed force sensor within a touch screen
US8654524B2 (en) 2009-08-17 2014-02-18 Apple Inc. Housing as an I/O device
TWI408449B (zh) 2009-11-03 2013-09-11 Wintek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US8633916B2 (en) 2009-12-10 2014-01-21 Apple, Inc. Touch pad with force sensors and actuator feedback
US8787006B2 (en) 2011-01-31 2014-07-22 Apple Inc. Wrist-wor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for
US9886116B2 (en) 2012-07-26 2018-02-06 Apple Inc. Gesture and touch input detection through force sensing
US20140085213A1 (en) 2012-09-21 2014-03-27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Using Bottom-Side Force Map
US9178509B2 (en) 2012-09-28 2015-11-03 Apple Inc. Ultra low travel keyboard
CN104969158A (zh) 2012-12-14 2015-10-07 苹果公司 通过电容变化进行力感测
US9035752B2 (en) * 2013-03-11 2015-05-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Force sensing input device under an unbroken exterior portion of a device
US9513663B2 (en) 2013-04-02 2016-12-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KR20160149982A (ko) 2015-06-18 2016-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력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US10754066B2 (en) * 2015-08-24 2020-08-2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low reflectance and color matched display border
CN105867699B (zh) * 2016-06-20 2019-02-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触控压力检测方法
KR101841583B1 (ko) 2016-12-05 2018-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모듈 배치 구조
KR20180087527A (ko) 2017-01-24 2018-08-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57420B1 (ko) 2017-07-06 2022-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33645A1 (en) * 2008-12-25 2011-06-15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ouch panel having pressing force detecting function and pressure sensitive sensor for touch panel
KR20150136934A (ko) * 2014-05-28 2015-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15924A (ko) * 2014-08-01 2016-02-15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07808893A (zh) * 2016-09-08 2018-03-1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57507A1 (en) 2020-02-20
CN110825256A (zh) 2020-02-21
US11163374B2 (en) 2021-11-02
KR20200019804A (ko) 2020-02-25
KR102626021B1 (ko) 2024-01-17
EP3611602A1 (en) 2020-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5256B (zh) 显示装置
EP3605292B1 (en) Forc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3605270B1 (en) Display device
US1147463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pressure sensors on side edges
CN110502139B (zh) 力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KR10247631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압력 센서 구조물
CN110780762A (zh) 显示装置
WO2019140896A1 (zh) 触控传感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