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4771A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4771A
CN110824771A CN201911102034.0A CN201911102034A CN110824771A CN 110824771 A CN110824771 A CN 110824771A CN 201911102034 A CN201911102034 A CN 201911102034A CN 110824771 A CN110824771 A CN 110824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ixel
sub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20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4771B (zh
Inventor
许雅琴
黄丽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20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4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4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4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4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4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1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 G02F1/152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02F1/152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e.g. by the electrodeposited material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ion transporting layer, e.g. electroly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55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边框,上基板、下基板与边框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电解液,上基板朝向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下基板朝向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解液均为透明态,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施加不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能够形成反射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通过控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并与电解液形成电解池,使背光模组可在透明和反射状态之间切换,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从而实现显示装置在透射、反射以及透明状态之间切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以其优异的性能与成熟的技术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装置根据光源类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透射式(trans missive)、反射式(reflective)和透反式(transflective,也称为半透射半反射式)。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二者之间填充液晶。现有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均可以应用于户外,以便充分利用环境光,即将外界光进行反射,以获得显示图像所需的全部(反射式)或部分光源(透反式)。其中,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均具有多个像素区,每个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在反射式显示装置中,每个子像素区域就是一个反射区;在透反式显示装置中,每个子像素区域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
但是,现有的半透射半反射式的显示装置在透射区和反射区需要设置不同盒厚来使得光程差一致,此外上下偏光板均需要加上额外1/4波片来改变入射光与出射光之偏振状态,造成制程困难及成本上升。而且现有的半透射半反射式的显示装置只能实现透射显示或反射显示,不能实现透明显示,其应用场景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不能实现透明显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上基板、与该上基板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以及位于该上基板与该下基板之间边框,该上基板、该下基板与该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该容纳腔内设有电解液,该上基板朝向该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该下基板朝向该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朝向该电解液的一侧为光滑的平面,该上基板、该下基板、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以及该电解液均为透明态,当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上施加不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该第一电极或该第二电极能够形成反射层,该反射层能够反射光线。
进一步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侧入式光源,该侧入式光源位于该边框远离该电解液的一侧,该边框与该侧入式光源对应的侧壁为透明态。
进一步地,该电解液包括硝酸银、二甲基亚砜和氯化铜。
进一步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该背光模组上侧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二基板上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内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该像素电极通过该薄膜晶体管与邻近该薄膜晶体管的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该第一基板上设有与多条该扫描线和多条该数据线对应的黑矩阵,该黑矩阵限定形成与该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像素,该第一基板上设有上偏振片,该第二基板上设有下偏振片,该上偏振片与该下偏振片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多个该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该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色阻层,该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色阻层,该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色阻层。
进一步地,多个该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该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量子点层,该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量子点层,该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量子点层,该红色量子点层能激发出红光,该绿色量子点层能激发出绿光,该蓝色量子点层能激发出蓝光。
进一步地,多个该子像素为透明态并通过平坦层覆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透射显示时,该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光源打开,向该第一电极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该第二电极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该第二电极上形成该反射层,该反射层将该侧入式光源发出的光全部反射进入该背光模组上侧的显示面板,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透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
在反射显示时,该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光源关闭,向该第一电极上施加该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该第二电极上施加该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该第二电极上形成该反射层,或者,向该第一电极上施加该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向该第二电极上施加该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该第一电极上形成该反射层;
在透明显示时,该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光源打开或关闭,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上不施加任何电压,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透明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在反射显示时,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不施加任何电压,该显示装置的下表面为反射状态,或者,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该显示装置为双面反射状态。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边框,上基板、下基板与边框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电解液,上基板朝向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下基板朝向电解液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电解液的一侧为光滑的平面,上基板、下基板、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电解液均为透明态,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施加不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能够形成反射层,反射层能够反射光线。通过控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施加的对应电压并与电解液形成电解池原理,使背光模组可在透明和反射状态之间切换,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施加对应的电压,从而实现显示装置在透射、反射以及透明状态之间切换,使显示装置不可在不同的场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第二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中第二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50和位于背光模组50上侧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50与显示面板之间设有透明光学膜片60,透明光学膜片60例如为棱镜片、扩散片等。
请参照图2和图3,背光模组50包括上基板51、与上基板51相对设置的下基板52以及位于上基板51与下基板52之间边框53,上基板51、下基板52与边框53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501,容纳腔501内设有电解液54,上基板51朝向电解液5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511,下基板52朝向电解液54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521,上基板51、下基板52、第一电极511、第二电极521以及电解液54均为透明态,第一电极511和第二电极521朝向电解液54的一侧均为光滑的表面,当第一电极511与第二电极521上施加不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第一电极511或第二电极521能够形成反射层541,反射层541能够反射光线。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50还包括侧入式光源55,侧入式光源55位于边框53远离电解液54的一侧,边框53与侧入式光源55对应的侧壁为透明态,而边框53中其他没有侧入式光源55的侧壁在朝向电解液54的一侧具有反射膜,可以提高侧入式光源55射出光的利用率,以减少侧入式光源55的功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背光模组50也采用直下式光源,但如果是直下式光源,显示装置只能在透射和反射状态之间切换,而不能实现透明显示,如果要实现透明状态需将直下式光源设置成透明的,成本较高,但相对于现有反透射可切换的显示装置,采用直下式光源时不需要设置1/4波片,也不需要将反射区的盒厚设置成透射区的一半,可降低成本,并不以此为限。
其中,上基板51和下基板52的材质可以采用氮化硅P-SiNx、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等透明材料,第一电极511与第二电极52的材质包括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等透明电极,并采用电镀沉积、溅射沉积等工艺制成,电解液54包括硝酸银或其他可溶性银离子成分、二甲基亚砜(DMSO,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2SO)和氯化铜,当然,电解液54中的电解质也为具有可溶性铝离子的物质,或者其他在电解后可形成具有反射功能的电解质,并不以此为限。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与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本实施例中,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采用正性液晶分子,正性液晶分子具备响应快的优点。如图2,在初始状态(即液晶显示装置未施加任何电压的情形)下,液晶层30内的正性液晶分子呈现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基本平行的平躺姿态,即正性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表面基本平行。但在实际应用中,液晶层30中的正性液晶分子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可以具有很小的初始预倾角,该初始预倾角的范围可为小于或等于10度,即:0°≦θ≦10°。
请参照图2,第二基板20上由多条扫描线1和多条数据线2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P,每个像素单元P内设有像素电极23和薄膜晶体管3,像素电极23通过薄膜晶体管3与邻近薄膜晶体管3的扫描线1和数据线2连接。其中,薄膜晶体管3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
第一基板10上设有与多条扫描线1和多条数据线2对应的黑矩阵11,黑矩阵11限定形成与像素单元P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像素。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色阻层12a,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色阻层12b,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色阻层12c,在色阻层上覆盖有平坦层13,以方便在第一基板10上涂布用于给液晶层30配向的配向层。
第一基板10上设有上偏振片41,第二基板20上设有下偏振片42,上偏振片41与下偏振片4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当侧入式光源55采用紫外光时,上偏振片41和下偏振片42可采用紫外偏振片,或上偏振片41采用普通的偏振片,下偏振片42采用紫外偏振发光膜片,紫外偏振发光膜片具有将紫外光转换为白光且具有偏振的功能,紫外偏振发光膜片是将偶氮复合物等染料在同一方向高度配向,并且在染料分子内加入光能转换单元制备而成,且发光颜料的配向与紫外偏振发光膜片的透光轴方向一致。当侧入式光源55采用普通的白光时,上偏振片41和下偏振片42可采用普通的偏振片,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还设有公共电极21,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位于不同层且两者之间通过绝缘层22间隔开,像素电极23位于公共电极21上方,公共电极21为面状结构,像素电极23为图案化的梳状结构,使显示面板形成边缘电场切换型(Fringe FieldSwitching,FFS)的架构。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像素电极23与公共电极21也可位于同一层中,此时可以省去绝缘层22,像素电极23为图案化的梳状结构,公共电极21在与每个像素区域SP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为图案化的梳状结构,像素电极23与公共电极21在每个像素单元P呈相互插入配合,使显示面板形成面内切换模式(In-Plane Switch,IPS)的架构。或者,公共电极21位于第一基板10上,并与第二基板20形成TN显示模式或VA显示模式,并不以此为限。
其中,第一基板10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0为阵列基板,第一基板10上与第二基板20可以用玻璃、丙烯酸和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公共电极21和像素电极23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方法,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包括:
如图4所示,在透射显示时,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打开,向第一电极511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第二电极521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第一电极511与第二电极521上均施加直流电压且压差的范围为1-4V(例如,第一电极511上施加3V,第二电极521接地或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此时,第一电极511、第二电极521与电解液54形成电解池,电解液54中的银离子或铝离子得电子并在第二电极521上形成反射层541,侧入式光源55射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射层541上并朝向液晶层30反射,再经过透明光学膜片60形成近似垂直于第二基板20的光线。再向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形成一定压差(例如为3V)并形成偏转电场,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透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此时透射状态的子像素为亮态(例如图4中的红、蓝子像素),控制像素电极23施加0-255的灰阶电压,从而使透射状态的子像素呈现不同的亮度,以显示不同的画面。
如图5所示,在透明显示时,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关闭或者打开,第一电极511和第二电极521上不施加任何电压,向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形成一定压差(例如为3V)并形成偏转电场,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透明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此时,外界环境的光线可穿过显示装置,使显示装置呈现透明状态。当作为透明玻璃使用时,为减少穿过显示装置后的画面出现偏差,优选地,所有的子像素均为透明状态显示,即所有的像素电极23上施加大小相同的电压(例如为最高灰阶电压),但极性可以相反。当显示装置下方物体的光线较强时,像素电极23上施加0-255的灰阶电压,从而使透明状态的子像素呈现不同的亮度,利用显示装置底部的环境光以显示不同的画面,从而减少显示面板及背光的功耗。
如图6所示,在反射显示时,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关闭,本实施例中,向第一电极511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第二电极521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第一电极511与第二电极521上均施加直流电压且压差的范围为1-4V(例如,第一电极511上施加3V,第二电极521接地或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此时,第一电极511、第二电极521与电解液54形成电解池,电解液54中的银离子或铝离子得电子并在第二电极521上形成反射层541,优选地,显示面板不施加电压,背光模组反面(显示装置的下表面)作为镜子使用;或者再向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形成一定压差(例如为3V)并形成偏转电场,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此时,外界环境的光线穿过显示面板照射在反射层541上并反射回去,呈现双面反射状态。当作为镜子使用时,为减少反射回去的画面出现偏差,优选地,所有的子像素均为反射状态,且所有的像素电极23上施加大小相同的电压(例如为最高灰阶电压),但极性可以相反,当作为显示器显示画面时,像素电极23上施加0-255的灰阶电压,从而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现不同的亮度,利用环境光以显示不同的画面,从而减少显示面板功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向第一电极511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向第二电极521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第一电极511上形成反射层541,向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不施加任何电压或者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关闭或者打开状态。
当然,第一电极511与第二电极521在不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511、第二电极521、反射层541与电解液54形成原电池,并放电使反射层541溶解,以恢复初始状态,使电解液54可重复使用,具体的化学反应可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至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一(图3至图6)中的显示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量子点层14a,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量子点层14b,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量子点层14c,红色量子点层14a能激发出红光,绿色量子点层14b能激发出绿光,蓝色量子点层14c能激发出蓝光。
进一步地,红色量子点层14a内的量子点的尺寸为3nm~3.5nm;绿色量子点层14b内的量子点的尺寸为2nm~3nm;蓝色量子点层14c内的量子点的尺寸为1.5nm~2nm。也就是说,红色量子点层14a、绿色量子点层14b以及蓝色量子点层14c内的量子点的尺寸不同,利用量子点的尺寸效应和斯托克斯谱位移效应,使得红色量子点层14a内的量子点,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能量大于红光能量的光吸收并转化为单色红光并发射出去,红色子像素内的红光颜色将变得更纯;色量子点层14b内的量子点,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能量大于绿光能量的光吸收并转化为单色绿光并发射出去,绿色子像素内的绿光颜色将变得更纯;色量子点层14c内的量子点131,可以将光源发出的光能量大于蓝光能量的光吸收并转化为单色蓝光并发射出去,使得蓝色子像素内的蓝光颜色变得更纯。此时,优选地,侧入式光源55可采用紫外光或蓝光,因为紫外光和蓝光的光能大于红色、绿色的光能,当然,也可采用白光,但饱和度相对较低,并不以此为限。
其中,量子点(Quantum Dot,简称QD),通常是一种由II-Vl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尺寸小于或者接近激子波尔半径(一般直径不超过10nm),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准零维材料,对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
当纳米材料的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一般为10nm以下)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纳米半导体微粒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的能隙变宽,从而引起吸收和荧光谱峰的蓝移,这种现象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使得半导体量子点的光电性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半导体量子点颗粒的尺寸小于激子的玻尔半径时所产生的量子尺寸效应改变了半导体材料的能级结构,使之由一个连续的能带结构转变为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利用这一现象即可在同一种反应中制备出不同粒径的半导体量子点,产生不同频率的光发射,从而可以方便的调控出多种发光颜色。
固体吸收光子(吸收)的能量将大于辐射光子(发光),因此发光光谱与吸收光谱相比,将向能量较低的方向偏移(红移),两个光子能量的差值称为斯托克斯谱位移(StokesShift)。
由于量子点发射光谱窄并且发光效率高,且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斯托克斯谱位移效应,所以,每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内对应的量子点可吸收背光源发出的光中能量大于该子像素单元颜色能量的光,并将吸收的这部分光高效转化为该亚像素单元颜色的单色光并发射出去,使得该颜色的子像素对应的颜色更纯,饱和度更高,且可提高背光源的透过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驱动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请对照图6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在反射显示时,向第一电极511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向第二电极521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第一电极511上形成反射层541,向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
相对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采用量子点可提高显示装置的饱和度以及背光源的透过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透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透明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显示装置在反射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二(图7至图10)中的显示装置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为透明态并通过平坦层13覆盖,即子像素内既不设置色组材料,也不设置量子点。而此时,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使只能显示黑白画面,但是作为反光镜或透明玻璃使用时,可以反射或透过显示装置看到物体原本色彩,相对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在作为反光镜或透明玻璃使用时的效果更好,光线的透过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当侧入式光源55采用紫外光时,上偏振片41和下偏振片42至少其中之一为紫外偏振发光膜片,紫外偏振发光膜片具有将紫外光转换为白光且具有偏振的功能,紫外偏振发光膜片是将偶氮复合物等染料在同一方向高度配向,并且在染料分子内加入光能转换单元制备而成,且发光颜料的配向与紫外偏振发光膜片的透光轴方向一致。当然,也可采用白光,当相对于紫外光透过率较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二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50),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50)包括上基板(51)、与该上基板(51)相对设置的下基板(52)以及位于该上基板(51)与该下基板(52)之间边框(53),该上基板(51)、该下基板(52)与该边框(53)之间形成密闭的容纳腔(501),该容纳腔(501)内设有电解液(54),该上基板(51)朝向该电解液(54)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511),该下基板(52)朝向该电解液(54)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521),该第一电极(511)和该第二电极(521)朝向该电解液(54)的一侧为光滑的平面,该上基板(51)、该下基板(52)、该第一电极(511)、该第二电极(521)以及该电解液(54)均为透明态,当该第一电极(511)与该第二电极(521)上施加不同极性的直流电压时,该第一电极(511)或该第二电极(521)能够形成反射层(541),该反射层(541)能够反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50)还包括侧入式光源(55),该侧入式光源(55)位于该边框(53)远离该电解液(54)的一侧,该边框(53)与该侧入式光源(55)对应的侧壁为透明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液(54)包括硝酸银、二甲基亚砜和氯化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该背光模组(50)上侧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与该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以及位于该第一基板(10)与该第二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该第二基板(20)上由多条扫描线(1)和多条数据线(2)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P),每个像素单元(P)内设有像素电极(23)和薄膜晶体管(3),该像素电极(23)通过该薄膜晶体管(3)与邻近该薄膜晶体管(3)的扫描线(1)和数据线(2)连接,该第一基板(10)上设有与多条该扫描线(1)和多条该数据线(2)对应的黑矩阵(11),该黑矩阵(11)限定形成与该像素单元(P)一一对应的多个子像素,该第一基板(10)上设有上偏振片(41),该第二基板(20)上设有下偏振片(42),该上偏振片(41)与该下偏振片(4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该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色阻层(12a),该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色阻层(12b),该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色阻层(12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该红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红色量子点层(14a),该绿色子像素对应设有绿色量子点层(14b),该蓝色子像素对应设有蓝色量子点层(14c),该红色量子点层(14a)能激发出红光,该绿色量子点层(14b)能激发出绿光,该蓝色量子点层(14c)能激发出蓝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子像素为透明态并通过平坦层(13)覆盖。
8.一种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透射显示时,该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打开,向该第一电极(511)上施加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该第二电极(521)上施加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该第二电极(521)上形成该反射层(541),该反射层(541)将该侧入式光源(55)发出的光全部反射进入该背光模组(50)上侧的显示面板,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透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
在反射显示时,该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关闭,向该第一电极(511)上施加该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向该第二电极(521)上施加该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该第二电极(521)上形成该反射层(541),或者,向该第一电极(511)上施加该第二电压信号并作为阴极,向该第二电极(521)上施加该第一电压信号并作为阳极,该第一电极(511)上形成该反射层(541);
在透明显示时,该背光模组(50)的侧入式光源(55)打开或关闭,该第一电极(511)和该第二电极(521)上不施加任何电压,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透明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射显示时,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不施加任何电压,该显示装置的下表面为反射状态,或者,向该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23)和公共电极(21)上施加对应的驱动电压,使反射状态的子像素呈打开状态,该显示装置为双面反射状态。
CN201911102034.0A 2019-11-12 2019-11-12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10824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2034.0A CN110824771B (zh) 2019-11-12 2019-11-12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2034.0A CN110824771B (zh) 2019-11-12 2019-11-12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4771A true CN110824771A (zh) 2020-02-21
CN110824771B CN110824771B (zh) 2022-03-25

Family

ID=6955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2034.0A Active CN110824771B (zh) 2019-11-12 2019-11-12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477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045A (zh) * 2020-03-02 2020-05-19 辽宁科技大学 可开关控制透明显示的tft液晶显示模组
CN111338146A (zh) * 2020-04-09 2020-06-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其调光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89637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596304A (zh) * 2020-12-30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614465A (zh) * 2020-12-21 2021-04-06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显示器背光亮度精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38415A (zh) * 2021-05-13 2021-08-10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5630A (zh) * 2021-05-31 2021-08-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88224A (zh) * 2023-02-27 2023-05-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908A (zh) * 2003-03-14 2006-04-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
US20170235165A1 (en) * 2014-12-24 2017-08-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device
JP2018180456A (ja) * 2017-04-20 2018-11-1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782475A (zh) * 2019-01-10 2019-05-2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0262098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1908A (zh) * 2003-03-14 2006-04-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系统
US20170235165A1 (en) * 2014-12-24 2017-08-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device
JP2018180456A (ja) * 2017-04-20 2018-11-15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782475A (zh) * 2019-01-10 2019-05-21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0262098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045A (zh) * 2020-03-02 2020-05-19 辽宁科技大学 可开关控制透明显示的tft液晶显示模组
WO2021203525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其调光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38146A (zh) * 2020-04-09 2020-06-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其调光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38146B (zh) * 2020-04-09 2021-04-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及其调光方法、显示装置
US11940706B2 (en) 2020-04-09 2024-03-26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plane, dimm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11489637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614465A (zh) * 2020-12-21 2021-04-06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机载显示器背光亮度精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96304A (zh) * 2020-12-30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238415A (zh) * 2021-05-13 2021-08-10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38415B (zh) * 2021-05-13 2023-05-23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5630A (zh) * 2021-05-31 2021-08-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088224A (zh) * 2023-02-27 2023-05-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US11876082B1 (en) 2023-02-27 2024-01-16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Backlight circuit, displaying device and displaying driv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4771B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4771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7102704B2 (en) Display
JP265102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764291B (zh)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09633999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610845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lor filter and 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 layer
US20200133053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7133133A1 (zh) 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3126380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188354A1 (zh) 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5078026A1 (zh) 彩色液晶显示面板
CN111679466A (zh) 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视角切换方法
CN102819154B (zh) 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JPH0718147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83684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09234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2155068A (ja) 表示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6203769A (zh) 反射式显示屏
CN211786513U (zh) 双液晶盒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86072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JP4248062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US20050140905A1 (en) In-plane field type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3391485A (zh) 阵列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220020052U (zh) 双面显示装置
CN220105483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