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1769B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21769B CN110821769B CN201911010298.3A CN201911010298A CN110821769B CN 110821769 B CN110821769 B CN 110821769B CN 201911010298 A CN201911010298 A CN 201911010298A CN 110821769 B CN110821769 B CN 110821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ing medium
- seawater
- temperature
- pump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4—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pressure differences or thermal differences occurring in nature
- F03G7/05—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i.e. OTE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ceanograph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分别实时获取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2)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以及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3)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采集步骤1)、2)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实时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最大化时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洋温差能系统中的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的流量,使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朗肯循环的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海洋温差能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温差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海洋表层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的温差,通过热力循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常用的热力循环形式包括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上原循环。其中朗肯循环使用低沸点工质在闭路中循环,同时具有结构简单、装置(特别是透平机组)尺寸相对较小的优点,易实现工业化开发及推广,因此是最常用的循环形式。如图1所示,基于朗肯循环的海洋温差能系统包括透平、冷凝器、工质泵、蒸发器。
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冷热源温差小,系统转换效率低,做功能力不佳;同时又需要泵入大量的上层温海水和深层冷海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系统的自耗功很大,因此导致系统的净输出功较低。虽然温海水和冷海水流量越大,海洋温差能系统换热后冷热源的的温度损失越小,系统有效温差越大,做功能力越强。但是由于泵功耗与流速成正比,流量越大,则流速越大,流阻也越大,由此导致泵功耗更大,因此控制不当会导致净输出功降低。为了使系统净输出功尽可能大,应科学平衡和控制温海水泵、冷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的流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海水泵和工质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以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尽可能最大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朗肯循环的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以使海洋温差能系统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分别实时获取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
2)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以及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
3)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采集步骤1)、2)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实时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最大化时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洋温差能系统中的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的流量,使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1),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海水入口的温海水的温度、蒸发器的海水出口的温海水的温度、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处的冷海水的温度和冷凝器的海水出口的冷海水的温度,并将上述温度数据发送至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
在上述步骤2)中,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入口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并将上述温度和压力数据传至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控制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3.1)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交换器传热规律,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e为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1为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h4为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为温海水流量;Cp,ws为温海水定压比热容;Tws,i为蒸发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ws,o为蒸发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同理,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c为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2为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h3为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为冷海水流量;Cp,cs为冷海水定压比热容;Tcs,i为冷凝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cs,o为冷凝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3.2)透平发电机输出功率Wt计算公式为:
工质泵功耗Wp的计算公式为:
温海水泵功耗Wp,ws计算公式为:
其中,ΔHws=ΔHws,p+ΔHws,e (6)
式(6)、(7)、(8)中,ΔHws,p为温海水管水头损失;ΔHws,e为蒸发器中的热交换器内的水头损失;lws为温海水管长;dws为温海水管径;Ae和Be为常数,与蒸发器型式相关;
结合式(5)~(8)得出
冷海水泵功耗Wp,cs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Hcs=ΔHcs,p+ΔHcs,c+ΔHcs,d (11)
式(11)~(14)中,ΔHcs,p为冷海水管水头损失;ΔHcs,c为冷海水在冷凝器内的水头损失;ΔHcs,d为冷温海水密度差引起的水头损失;lcs为冷海水管长;dcs为冷海水管径;Ac和Bc为常数,与冷凝器型式相关;ρcs为冷海水密度;ρws为温海水密度;
结合(10)~(14)得出
3.3)海洋温差能系统净输出功计算公式为:
Wn=Wt-Wp-Wp,ws-Wp,cs (16)
由(1)、(2)、(3)、(5)、(10)推出:
由式(16)~(20)得出: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3)中,根据上述步骤2)中的获取的温度和压力值,依据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表查得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冷凝器中的热交换器的工质出口、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h1、h2、h3和h4。
基于上述的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工质出口处的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四个温度传感器、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电连接的信号采集控制器,信号采集控制器根据实时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时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实时计算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水泵和工质泵流量,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实时趋于最大化。
进一步地,所述海水泵和工质泵采用可控流量泵。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控制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系统海水温度、工质温度和压力、温海水流量、冷海水流量以及工质流量,结合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实时计算并调节海水流量、冷海水流量以及工质流量及比例关系,使三者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海洋温差能系统包括透平、工质泵、蒸发器、冷凝器温海水泵、温海水管、冷海水泵、冷海水管。其中,透平、冷凝器的工质侧、工质泵、蒸发器的工质侧构成热力循环回路;温海水管、温海水泵以及蒸发器中的海水侧构成温海水回路;冷海水管、冷海水泵以及冷凝器的海水侧构成冷海水回路。透平用于把热力循环回路中的流体工质中蕴有的能量转换成机械功,工质泵用于驱动工质在热力循环回路中流动,蒸发器用于在温海水和工质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将工质加热至蒸发温度,温海水泵用于将作为热源的温海水送至蒸发器以便加热工质,冷凝器用于在冷海水和工质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将工质冷凝至冷凝温度,冷海水泵用于将作为冷源的冷海水送至冷凝器使工质冷凝。
基于上述解释,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ws,i以及海水出口温度Tws,o,分别实时获取冷凝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cs,i和冷海水出口温度Tcs,o;
2)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工质出口(亦为1点、透平入口)处的温度T1和压力p1,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亦为2点、透平出口)处的温度T2和压力p2;冷凝器的工质出口(亦为3点、工质泵入口)处的温度T3和压力p3;以及蒸发器的工质入口(亦为4点、工质泵出口)处的温度T4和压力p4;
3)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采集步骤1)、2)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实时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最大化时的海水泵(包括温海水泵和冷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洋温差能系统中的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的流量,使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在上述步骤1),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入口的温海水的温度Tws,i、蒸发器的出口的温海水的温度Tws,o、冷凝器的入口处的冷海水的温度Tcs,i和冷凝器的出口的冷海水的温度Tcs,o,并将上述温度数据发送至信号采集控制器。
在上述步骤2)中,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四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T1和压力p1、冷凝器的工质入口的温度T2和压力p2、冷凝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T3和压力p3、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T4和压力p4,并将上述温度和压力数据传至信号采集控制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在上述步骤3)中,控制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3.1)根据上述步骤2)中的获取的温度和压力值,依据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表查得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和出口、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和出口处的其他热力学状态参数,如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冷凝器的的工质入口、冷凝器的的工质出口以及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h1、h2、h3和h4;
3.2)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交换器传热规律,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e为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1为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h4为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为温海水流量;Cp,ws为温海水定压比热容;Tws,i为蒸发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ws,o为蒸发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同理,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c为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2为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亦为2点、透平出口处)的焓值;h3为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亦为3点、工质泵入口处)的焓值;为冷海水流量;Cp,cs为冷海水定压比热容;Tcs,i为冷凝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cs,o为冷凝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3.3)透平发电机输出功率Wt计算公式为:
工质泵功耗Wp的计算公式为:
温海水泵功耗Wp,ws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Hws=ΔHws,p+ΔHws,e (6)
式(6)、(7)、(8)中,ΔHws,p为温海水管水头损失;ΔHws,e为温海水在蒸发器内的水头损失;lws为温海水管长;dws为温海水管径;Ae和Be为常数,与蒸发器型式相关;
结合式(5)~(8)可以推出
冷海水泵功耗Wp,cs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Hcs=ΔHcs,p+ΔHcs,c+ΔHcs,d (11)
式(11)~(14)中,ΔHcs,p为冷海水管水头损失;ΔHcs,c为冷海水在冷凝器内的水头损失;ΔHcs,d为冷温海水密度差引起的水头损失;lcs为冷海水管长;dcs为冷海水管径;Ac和Bc为常数,与冷凝器型式相关;ρcs为冷海水密度;ρws为温海水密度;
结合(10)~(14)可以得出
3.4)海洋温差能系统净输出功计算公式为:
Wn=Wt-Wp-Wp,ws-Wp,cs (16)
由(1)、(2)、(3)、(5)、(10)可以推出:
由式(16)~(20)可以得出: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的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系统,其包括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四个温度传感器100,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工质出口处的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110,以及与四个温度传感器100、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110、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电连接的信号采集控制器120,信号采集控制器120根据实时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时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实时计算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水泵和工质泵流量,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实时趋于最大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海水泵(包括温海水泵和冷海水泵)和工质泵采用带有流量测量和控制的可控流量泵。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信号采集控制器120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可将工质的热力学参数(如焓值)随温度、压力参量变化的数据表(即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表)存储于可编程控制器的ROM中,信号采集控制器120将获取的温度、压力值与自身的ROM中的存储的温度、压力值对比,直接调用对应的焓值参数,可以提高控制器内的运算速度。
本发明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6)
1.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分别实时获取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温度;
2)分别实时获取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以及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温度和压力;
3)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采集步骤1)、2)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控制算法实时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最大化时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计算得到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洋温差能系统中的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的流量,使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
在上述步骤3)中,控制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3.1)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交换器传热规律,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e为蒸发器中温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1为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h4为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为温海水流量;Cp,ws为温海水定压比热容;Tws,i为蒸发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ws,o为蒸发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同理,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Qc为冷凝器中冷海水与工质的热交换率;为工质流量;h2为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h3为冷凝器的工质出口处的焓值;为冷海水流量;Cp,cs为冷海水定压比热容;Tcs,i为冷凝器的海水入口温度,Tcs,o为冷凝器的海水出口温度;
3.2)透平发电机输出功率Wt计算公式为:
工质泵功耗Wp的计算公式为:
温海水泵功耗Wp,ws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Hws=ΔHws,p+ΔHws,e (6)
式(6)、(7)、(8)中,ΔHws,p为温海水管水头损失;ΔHws,e为蒸发器中的热交换器内的水头损失;lws为温海水管长;dws为温海水管径;Ae和Be为常数,与蒸发器型式相关;
结合式(5)~(8)得出
冷海水泵功耗Wp,cs计算公式为:
其中,
ΔHcs=ΔHcs,p+ΔHcs,c+ΔHcs,d (11)
式(11)~(14)中,ΔHcs,p为冷海水管水头损失;ΔHcs,c为冷海水在冷凝器内的水头损失;ΔHcs,d为冷温海水密度差引起的水头损失;lcs为冷海水管长;dcs为冷海水管径;Ac和Bc为常数,与冷凝器型式相关;ρcs为冷海水密度;ρws为温海水密度;
结合(10)~(14)得出
式中,
3.3)海洋温差能系统净输出功计算公式为:
Wn=Wt-Wp-Wp,ws-Wp,cs (16)
由(1)、(2)、(3)、(5)、(10)推出:
由式(16)~(20)得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四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海水入口的温海水的温度、蒸发器的海水出口的温海水的温度、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处的冷海水的温度和冷凝器的海水出口的冷海水的温度,并将上述温度数据发送至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
在上述步骤2)中,分别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出口处安装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实时采集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入口的温度和压力、冷凝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蒸发器的工质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并将上述温度和压力数据传至预设的信号采集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根据上述步骤2)中的获取的温度和压力值,依据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表查得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冷凝器的工质入口、冷凝器中的热交换器的工质出口、蒸发器的工质入口处的焓值h1、h2、h3和h4。
4.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海水入口和海水出口的四个温度传感器(100),分别设置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质入口以及工质出口处的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110),以及与所述四个温度传感器(100)、四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110)、海水泵以及工质泵电连接的信号采集控制器(120),信号采集控制器(120)根据实时获取的温度、压力数据,采用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控制方法中的控制算法计算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趋于最大化时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并根据实时计算的海水泵和工质泵的流量,实时调节海水泵和工质泵流量,使海洋温差能系统的净输出功实时趋于最大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泵和工质泵采用可控流量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控制器(120)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10298.3A CN110821769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10298.3A CN110821769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1769A CN110821769A (zh) | 2020-02-21 |
CN110821769B true CN110821769B (zh) | 2021-03-30 |
Family
ID=6955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10298.3A Active CN110821769B (zh) | 2019-10-23 | 2019-10-23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82176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94820B (zh) * | 2020-06-09 | 2021-09-03 | 同济大学 | 一种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
CN113982873B (zh) * | 2021-10-18 | 2023-06-02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钻井平台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3527A (en) * | 1984-01-13 | 1986-06-1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ower plant |
CN102498352A (zh) * | 2009-07-23 | 2012-06-13 | 西门子工业公司 | 按需流量泵送 |
CN103913023A (zh) * | 2014-03-10 | 2014-07-09 | 重庆大学 | 地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流量控制方法 |
KR101556914B1 (ko) * | 2014-10-01 | 2015-10-13 |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 증기-액 이젝터와 재열기를 이용한 고효율 해양온도차 발전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48312B2 (ja) * | 1981-06-17 | 1984-11-26 | 工業技術院長 | 2相流型オ−プンサイクル海洋温度差発電法 |
JPH02204685A (ja) * | 1989-02-01 | 1990-08-14 | Nkk Corp | 海洋温度差発電装置の運転方法 |
-
2019
- 2019-10-23 CN CN201911010298.3A patent/CN11082176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3527A (en) * | 1984-01-13 | 1986-06-1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Power plant |
CN102498352A (zh) * | 2009-07-23 | 2012-06-13 | 西门子工业公司 | 按需流量泵送 |
CN103913023A (zh) * | 2014-03-10 | 2014-07-09 | 重庆大学 | 地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流量控制方法 |
KR101556914B1 (ko) * | 2014-10-01 | 2015-10-13 | 한국해양과학기술원 | 증기-액 이젝터와 재열기를 이용한 고효율 해양온도차 발전시스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21769A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21769B (zh)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泵流量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
AU201635956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combined power plant for waste heat conversion to electrical energy, heating and cooling | |
JPH0633766B2 (ja) | 動力装置 | |
JP5714006B2 (ja) | カリーナサイクル効率を上げ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10208966B2 (en) | Fluid heating and/or cool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02102550A (zh) | 一种新型温差发动机装置 | |
CN104088771A (zh) | 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泵机组最优组合运行方案的精确确定方法 | |
CN204267120U (zh) | 采用变频自动控制技术的低温余热发电设备 | |
CN109059149A (zh) | 太阳能-地热能光热电复合能源系统及其应用 | |
CN201843651U (zh) | 汽轮机内冷循环水余热利用系统 | |
CN105756736A (zh) | 低温热源透平机发电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有机双循环方法 | |
CN108413470A (zh) | 基于固体储热的热电解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10748466B (zh) | 一种海洋温差能系统透平输出功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4807265B (zh) | 磁制冷设备及其热交换液流量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
CN101397983B (zh) | 工质相变焓差海水温差动力机 | |
CN210289855U (zh) | 一种热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 |
RU159686U1 (ru) | Тепловая схема тригенерационной мини-тэц | |
Chen et al. |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rankine cycle in 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 |
CN103912325B (zh) | 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水供热凝汽器实现高背压可调运行装置 | |
CN115247828A (zh) |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水水换热器供热调节方法 | |
CN206191982U (zh) | 热电转换系统 | |
CN205605259U (zh) | 一种低温热源透平机发电装置 | |
CN210532348U (zh) | 一种基于回热式储水罐的凝结水再热装置 | |
CN206571539U (zh) | 利用燃料动力机余热实施动力输出或发电的系统 | |
CN111396301B (zh) | 一种海边电厂循环水泵双变频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