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9752A -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9752A
CN110819752A CN201911214721.1A CN201911214721A CN110819752A CN 110819752 A CN110819752 A CN 110819752A CN 201911214721 A CN201911214721 A CN 201911214721A CN 110819752 A CN110819752 A CN 110819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blast
blast furnace
hot blast
ho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4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裴宗保
刘会圈
刘志勇
戚兆刚
冯继东
张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Ze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Ze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Ze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Zehu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47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97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9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9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4Preheating the combustion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包括多个热风炉、一个控制室、一个烟囱和连接用热风管道,多个热风炉集中布置,多座高炉对称排布在多个热风炉的两侧,每座高炉通过一组热风管道与两个热风炉连通,热风炉通过换热器连接有助燃风机,烟囱安装在换热器上;所述控制室与所述热风炉、换热器、助燃风机、高炉上的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发明构思巧妙,布局紧凑,热风炉集中布置,可以共用一套辅助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人员少,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高炉的大型化发展,高炉占地面积、投资越来越大。通常每座高炉配套3-4座热风炉,2烧1送工艺,其中热风炉的整体投资、占地面积所占比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布局方式,高炉占地面积大、投资越来越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包括多个热风炉、一个控制室、一个烟囱和连接用热风管道,多个所述热风炉集中布置,多座高炉对称排布在多个所述热风炉的两侧,每座所述高炉通过一组所述热风管道与两个热风炉连通,所述热风炉通过换热器连接有助燃风机,所述烟囱安装在所述换热器的后方;所述控制室与所述热风炉、换热器、助燃风机、高炉上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炉设置有两座,包括一号高炉和二号高炉,所述热风炉设置有四个,包括第一热风炉、第二热风炉、第三热风炉和第四热风炉,所述第一热风炉、第二热风炉并排设置通过第一热风管与所述一号高炉连通,所述第三热风炉、第四热风炉并排设置通过第二热风管与所述二号高炉连通。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助燃风换热器和煤气换热器,所述助燃风换热器和煤气换热器并排设置,所述助燃风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助燃风机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风炉、第二热风炉连通;所述煤气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烟囱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热风炉、第四热风炉连通。
优选的,所述助燃风机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助燃风换热器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一热风炉、第二热风炉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一热风管道通入所述一号高炉;所述助燃风机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煤气换热器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三热风炉、第四热风炉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二热风管道通入所述二号高炉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风管道和所述第二热风管道平行设置的部分通过垂直的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管道隔断阀门,所述第一热风管道、所述第二热风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管道隔断阀门;所述第一热风炉、第二热风炉、第三热风炉和第四热风炉的热风出风管道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包括多个热风炉、多座高炉、一个控制室、一个烟囱和连接用热风管道,多个热风炉集中布置,多座高炉对称排布在多个热风炉的两侧,用于热风供应的多个热风炉集中布置;首先,通过单体热风炉容积变大,使得蓄热能力增强,从而减少热风炉的数量;其次,共用辅助设施,单体设备能力加强,减少了备用设备,例如:液压站、电气室、烟囱等,布局紧凑,减少了占地面积,相应的减少了线路、管路的工程量;再者,热风系统的操作,由于设备大型化,布置集中,操作便利,两套系统可以通过一班操作人员负责,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炉用热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四个热风炉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热风炉;1-1、第一热风炉;1-2、第二热风炉;1-3、第三热风炉;1-4、第四热风炉;
2、换热器;2-1、助燃风换热器;2-2、煤气换热器;
3、控制室;4、烟囱;5、助燃风机;6、高炉;6-1、一号高炉;6-2、二号高炉;7-1、第一热风管道;7-2、第二热风管道;
8、管道隔断阀门;9、热风出口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包括多个热风炉1、一个控制室3、一个烟囱4和连接用热风管道,多个所述热风炉1集中布置,多座高炉6对称排布在多个所述热风炉1的两侧,每座所述高炉6通过一组所述热风管道与两个热风炉1连通,所述热风炉1通过换热器2连接有助燃风机5,所述烟囱4安装在所述换热器2的后方;所述控制室3与所述热风炉1、换热器2、助燃风机5、高炉6上的驱动装置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控制室3内设置有液压站和PLC控制中心,以实现整体设备的室内自动化控制。此外,高炉6上安装的其他控制或传动部件均与控制室3内PLC控制中心电连接,其中也包括热风炉上的各种阀门均与PLC控制中心电连接。关于高炉应用过程中PLC控制中心的使用,已经成为本行业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所述高炉6设置有两座,包括一号高炉6-1和二号高炉6-2,所述热风炉1设置有四个,包括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第三热风炉1-3和第四热风炉1-4,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并排设置通过第一热风管7-1与所述一号高炉6-1连通,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并排设置通过第二热风管7-2与所述二号高炉6-2连通。
所述换热器2包括助燃风换热器2-1和煤气换热器2-2,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和煤气换热器2-2并排设置,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的一端与所述助燃风机5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连通;所述煤气换热器2-2的一端与所述烟囱4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连通。具体的,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和煤气换热器2-2二者平行布置单独作业,分别应用于平行安装的两组热风炉的高温热风的供应。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和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平行设置的部分通过垂直的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管道隔断阀门8,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管道隔断阀门8;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第三热风炉1-3和第四热风炉1-4的热风出风管道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阀门9。其中,管道隔断阀门8、热风出口阀门9均采用液压控制,并与控制室3内的液压站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所述助燃风机5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通入所述一号高炉6-1;
所述助燃风机5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煤气换热器2-2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通入所述二号高炉6-2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个热风炉的供应能力,通过增大单体热风炉容积,使得蓄热能力增强,从而减少热风炉的数量,便于实现集中排布,统一控制。以1000m3级别及以下高炉使用为例,例如:一座1000m3高炉,需要三座热风炉蓄热总面积达到120000m2;而改为两座热风炉,保持总蓄热面积不变,单体热风炉蓄热面积由原来的40000m2增加到60000m2即可。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热风炉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蓄热耐材加热冷风,给高炉提供热风,两座热风炉与一座高炉连通,其中一座热风炉处于烧炉状态,另一座热风炉处于送风状态,从而实现高炉送风过程中的一烧一送。
如图2所示,其中两个热风炉为一组,均通过热风管道与高炉连接;且两个热风管道即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和第二热风管道7-2之间通过垂直的管道连通,且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有管道隔断阀门8;特殊情况时,同时打开垂直的管道上的管道隔断阀门8、第一热风管道7-1上的管道隔断阀门8,关闭第二热风管道7-2上的管道隔断阀门8,可以实现四座热风炉同时给一号高炉6-1送风。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热风炉(1)、一个控制室(3)、一个烟囱(4)和连接用热风管道,多个所述热风炉(1)集中布置,多座高炉(6)对称排布在多个所述热风炉(1)的两侧,每座所述高炉(6)通过一组所述热风管道与两个热风炉(1)连通,所述热风炉(1)通过换热器(2)连接有助燃风机(5),所述烟囱(4)安装在所述换热器(2)的后方;所述控制室(3)与所述热风炉(1)、换热器(2)、助燃风机(5)、高炉(6)上的驱动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用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6)设置有两座,包括一号高炉(6-1)和二号高炉(6-2),所述热风炉(1)设置有四个,包括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第三热风炉(1-3)和第四热风炉(1-4),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并排设置通过第一热风管(7-1)与所述一号高炉(6-1)连通,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并排设置通过第二热风管(7-2)与所述二号高炉(6-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用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包括助燃风换热器(2-1)和煤气换热器(2-2),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和煤气换热器(2-2)并排设置,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的一端与所述助燃风机(5)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连通;所述煤气换热器(2-2)的一端与所述烟囱(4)连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用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5)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助燃风换热器(2-1)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通入所述一号高炉(6-1);
所述助燃风机(5)将自然风供应至所述煤气换热器(2-2)内初步加热,再经过管道进入所述第三热风炉(1-3)、第四热风炉(1-4)内,再次加热后的高温热气经过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通入所述二号高炉(6-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用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和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平行设置的部分通过垂直的管道连通,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管道隔断阀门(8),所述第一热风管道(7-1)、所述第二热风管道(7-2)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管道隔断阀门(8);
所述第一热风炉(1-1)、第二热风炉(1-2)、第三热风炉(1-3)和第四热风炉(1-4)的热风出风管道上设置有热风出口阀门(9)。
CN201911214721.1A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Pending CN1108197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4721.1A CN110819752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4721.1A CN110819752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9752A true CN110819752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4721.1A Pending CN110819752A (zh) 2019-12-02 2019-12-02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975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0561A (zh) * 2013-06-08 2013-09-2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烧高炉煤气实现高风温的热风炉系统及方法
CN203668437U (zh) * 2014-01-28 2014-06-25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供两座高炉共用的热风炉
CN104988266A (zh) * 2015-07-13 2015-10-21 首钢总公司 高炉用共享热风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0561A (zh) * 2013-06-08 2013-09-25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烧高炉煤气实现高风温的热风炉系统及方法
CN203668437U (zh) * 2014-01-28 2014-06-25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一种供两座高炉共用的热风炉
CN104988266A (zh) * 2015-07-13 2015-10-21 首钢总公司 高炉用共享热风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项钟庸等: "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理论与实践(第2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44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6385U (zh) 一种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3893353U (zh) 具有热回收和预热功能的空气处理系统
CN101634529B (zh) 一种热风炉板式换热器预热系统
CN110819752A (zh) 一种高炉用热风系统
CN101424430B (zh) 带有送风热回收器的空气处理机组
CN105403058A (zh) 热风炉废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及流程
CN103063044A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CN2900546Y (zh) 高炉组合式空气煤气双预热余热回收装置
CN201266035Y (zh) 一种热风炉板式换热器预热系统
CN101186829B (zh) 复热式单侧烟道焦炉
CN210107993U (zh) 一种高效烘干炉
CN104988266A (zh) 高炉用共享热风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475529U (zh) 一种具备冷热水机组的空调节能冷热联供系统
CN203373367U (zh) 一种热风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111841861A (zh) 一种降低磨煤机冷风量的系统及方法
CN206593514U (zh) 一种新的喷流换热器系统
CN2669131Y (zh) 高炉高风温的组合换热系统
CN102305536B (zh) 辊道窑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CN202246727U (zh) 高炉高风温组合换热系统
CN219829124U (zh) 一种热风炉用预热管道
CN201129859Y (zh) 彩色涂覆层钢板热风烘烤炉
CN206875433U (zh) 一种蓄热式燃气加热炉
CN105157028B (zh) 一种无引风机无换向阀钢/铁包蓄热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CN219037632U (zh) 一种热风炉烟气余热与燃烧炉综合利用的预热系统
CN210711607U (zh) 一种高炉热风炉串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