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2694A -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2694A
CN110812694A CN201911054951.6A CN201911054951A CN110812694A CN 110812694 A CN110812694 A CN 110812694A CN 201911054951 A CN201911054951 A CN 201911054951A CN 110812694 A CN110812694 A CN 110812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iode
resistor
module
pu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49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但果
杨宇乾
陈子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0549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2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2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升压模块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方法包括:利用通信模块获取电刺激方案;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升压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信号。本发明利用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电刺激装置的无线通信,使用者在进行电刺激时不必受到连接线的束缚;通信模块同时使任意两个电刺激装置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在没有上位机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完成电刺激工作,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设备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电刺激疗法是通过输出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脉冲来刺激使用者的萎缩肌肉,使萎缩肌肉抽搐或者收缩,从而实现康复治疗。但是目现大多数电刺激设备都需要在计算机旁进行,计算机和电刺激设备通过有线的方式通信,电刺激设备内的各个刺激器可以与计算机进行通信,但各个刺激器相互之间无法相互通信,一但计算机出现故障,该电刺激设备内的刺激器随之无法工作,而且有线的通信方式会使产生的肢体动作受到连接线的限制。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电刺激装置设备只能输出固定频率和幅值的电刺激脉冲频率,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电刺激脉冲来进行电刺激,可定制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连接,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通信以及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无线通信;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组成通信网络。
进一步,所述电刺激装置还包括:
供电模块,用于为升压模块供电;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
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脉冲输入端、第二脉冲输入端、脉冲输出端、第一三级管、第二三级管、第三三级管、第四三级管、第五三级管、第六三级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分别与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分别与第二脉冲输入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分别与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的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五电阻分别与第一脉冲输入端和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进一步,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十一电容、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七三极管和第三脉冲输入端;
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采用CC2530芯片。
进一步,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电刺激方案的参数包括电刺激脉冲频率、电刺激脉冲幅值、电刺激脉冲脉宽以及作用时间。
本发明所采取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通信模块获取电刺激方案;
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将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组成通信网络。
本发明的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连接,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升压模块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利用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电刺激装置的无线通信,使用者在进行电刺激时不必受到连接线的束缚;通信模块同时使任意两个电刺激装置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在没有上位机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完成电刺激工作,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通信模块实现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通信,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利用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电刺激装置的无线通信,使用者在进行电刺激时不必受到连接线的束缚;通信模块同时使任意两个电刺激装置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在没有上位机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完成电刺激工作,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个电刺激装置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无线体域网拓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4为图1的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的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为图1的升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7为图1的供电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包括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连接,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参照图1,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通信以及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无线通信;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采用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各个电刺激装置之间的无线通信,使用者不必守在电脑旁进行电刺激,而且通信模块能够实现任意两个电刺激装置之间的相互通信,电刺激装置能够摆脱上位机的控制,互相间协调完成电刺激工作,有效避免上位机故障、电刺激装置也无法工作的情况出现。
控制模块通过输出一路不同占空比的脉冲调制信号(PWM)来控制升压模块的升压比,从而控制升压模块输出的电刺激脉冲的幅值,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通过产生两路频率和脉宽相同的PWM控制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刺激脉冲的频率和脉宽,通过输入不同的电刺激方案,控制升压模块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刺激脉冲的幅值、频率和脉宽,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对电刺激强度的需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组成通信网络。
无线体域网是一种小规模无线通讯网络,通信范围一般被限制在几米内,无线体域网的拓扑结构能够随着网络内节点的移动而改变,上位机居于无线体域网的中心位置,各个电刺激装置都可以和上位机进行通信,各个电刺激装置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通信。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刺激装置还包括:
供电模块,用于为升压模块供电;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
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发明增设了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存有来自上位机或其他电刺激装置的电刺激方案,在使用者不需要使用新的电刺激方案,可以调取存储模块中的电刺激方案使用,无须重复从上位机下载电刺激方案;当上位机故障时,电刺激装置可以调取存储模块中存有的电刺激方案继续使用,不会出现上位机瘫痪、电刺激装置也无法工作的情况。
本发明还增设了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内置锂电池,使得使用者在使用电刺激装置时不用在连接充电线的情况进行电刺激,更利于患者在电刺激作用下做肢体伸展运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脉冲输入端NET_PWM1、第二脉冲输入端NET_PWM2、脉冲输出端OUTPUT、第一三级管Q1、第二三级管Q2、第三三级管Q3、第四三级管Q4、第五三级管Q5、第六三级管Q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1R8和第一二极管D1;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十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R9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和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OUTPUT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分别与第二脉冲输入端NET_PWM2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OUTPUT的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分别与第一脉冲输入端NET_PWM1和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和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组成桥式电路,这种桥式电路能够输出正方两方向的电刺激脉冲,即双向电刺激脉冲,双向电刺激脉冲相较于单向电刺激脉冲而言,能够减少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提高了电刺激的安全性,而且给使用者提供更多的电刺激方案选择。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二极管D2、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第七三极管Q7和第三脉冲输入端NET_PWM3;
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和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均接地。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信模块采用CC2530芯片。
所述CC2530芯片具有良好的收发功能,能够以非常低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而且能够适应低功耗的系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刺激方案的参数包括电刺激脉冲频率、电刺激脉冲幅值、电刺激脉宽以及作用时间。
参照图3,本发明一种应用图1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通信模块获取电刺激方案;
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信号。
电刺激装置利用通信模块与上位机或其他电刺激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因此电刺激装置获取到的电刺激方案可以来自上位机或者其他电刺激装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将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组成通信网络。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部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硬件部分主要包含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上位机将电刺激方案输送至电刺激装置,电刺激装置根据相应的时序输出电刺激脉冲作用于使用者的肌肉,从而完成一套动作训练。如图1所示,所述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组成通信网络,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升压模块、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电极贴片、存储模块、供电模块和通信模块。
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该控制模块包括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用于根据电刺激方案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升压模块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刺激脉冲的幅值、频率和脉宽,所述控制信号为脉冲调制信号。
如图5所示,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采用桥式结构电路,所述桥式电路由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级管Q4构成,用于控制电刺激脉冲输出的方向;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用于驱动桥式电路工作。当脉冲信号从第二脉冲输入端NET_PWM2进入电路时,第六三极管Q6、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电流经过第五三极管Q5、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电流经过脉冲输出端OUTPUT,脉冲输出端OUTPUT的两端各连接一个电极贴片,因此,电流流经两个电机贴片时,便会产生正向电刺激脉冲作用于人体。当脉冲信号从第一信号输入端NET_PWM1进入电路时,产生反向电刺激脉冲作用于人体。通过正反方向的电刺激脉冲交替作用于人体,提高了电刺激脉冲的安全性。
如图6所示,升压模块采用三极管作为核心元件,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输出一路固定占空比值的PWM信号,该PWM信号用以驱动三极管工作,当第七三极管Q7导通时,电流流过第一电感L1,第二二极管D2用于防止第三电容C3对地放电,电能在第一电感L1上以磁能的形式存储,当第七三极管Q7处于截止状态时,由于电感的电流保持特性,第一电感L1产生反向电势,由于无法通过处于截止状态的第七三极管Q7放电,该电势便会叠加在第十一电容C11原有的电压上,以此完成升压的过程。
电极贴片,用于将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输出的电刺激脉冲作用于人体,所述电极贴片有两个,分别与单极性输出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脉冲输出端OUTPUT的两端连接。
如图7所示,供电模块,供电模块用于为升压模块供电,供电模块采用TP4056作为供电模块的核心芯片,供电模块内置一块锂电池BAT,采用两个发光二极管LEDR和LEDG分别表示锂电池处在充电状态和充满电状态。锂电池BAT的输出电压为3.7V,将锂电池BAT的输出端连接至升压模块,即可为升压模块供电。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上位机或其他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存储模块的核心芯片采用SPI芯片W25Q64,控制模块通过SPI口与存储模块进行双向通信。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上位机与电刺激装置无线通信以及电刺激装置之间无线通信。上位机和电刺激装置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组成通信网络,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一上电,通过通信模块进行上位机和电刺激装置以及各个电刺激装置之间进行组网,上位机和电刺激装置以及电刺激装置之间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电刺激方案。所述通信模块采用CC2530芯片实现,所述CC2530芯片通过UART通信方式与控制模块进行通信。如图4所示,CC2530芯片的P17引脚和单片机STM32F103RCT6的P42引脚连接,CC2530芯片的P16引脚和单片机STM32F103RCT6的P43引脚连接,CC2530芯片未示出。
而本实施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在硬件平台上编写软件程序来实现的。本实施例软件流程图如图8所示,其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S1:电刺激装置开始组网;
S2:判断组网成功,则执行步骤S3,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
S3:判断电刺激装置接收到输出指令,则执行步骤S4,否则继续执行本步骤;
S4:根据电刺激方案输出电刺激脉冲;
S5:产生一个或多个输出指令并将指令发出。
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上电后,电刺激装置开始进行组网,组网具有时间延迟,因此需要判断组网是否成功。当组网成功后,电刺激装置判断是否接收到输出命令,所述输出指令即是指能够控制电刺激装置根据电刺激方案输出电刺激脉冲的控制指令,电刺激装置接收到输出指令后,即根据电刺激方案输出对应的电刺激脉冲,输出电刺激脉冲结束后,电刺激装置产生一个或多个输出指令并将该输出指令发送到相邻的电刺激装置,相邻电刺激装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以此完成一个电刺激循环。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电刺激装置的无线通信,使用者在进行电刺激时不必受到连接线的束缚;通信模块同时使任意两个电刺激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在没有上位机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协调完成电刺激工作,具有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
(2)通过升压模块调节输出的电刺激脉冲的幅值,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电刺激脉冲的幅值,可定制性更强。
(3)通过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调节输出电刺激脉冲的频率和脉宽,利于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更多选择,而且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输出的双向电刺激脉冲相较于传统的单向电刺激脉冲而言,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害更小,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和若干个电刺激装置,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连接,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所述电刺激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上位机与各所述电刺激装置无线通信以及每两个所述电刺激装置之间无线通信;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和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组成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装置还包括:
供电模块,用于为升压模块供电;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来自上位机或各所述电刺激装置发送的电刺激方案;
所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存储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脉冲输入端、第二脉冲输入端、脉冲输出端、第一三级管、第二三级管、第三三级管、第四三级管、第五三级管、第六三级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分别与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和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电阻分别与第二脉冲输入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分别与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的一端和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脉冲输出端的另一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十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五电阻分别与第一脉冲输入端和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二极管、第十一电容、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七三极管和第三脉冲输入端;
所述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感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CC2530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方案的参数包括电刺激脉冲频率、电刺激脉冲幅值、电刺激脉冲脉宽以及作用时间。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通信模块获取电刺激方案;
控制模块根据电刺激方案进行数据处理,以触发相应的控制信号;
升压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幅值的电刺激脉冲;
单极性输入双极性输出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频率和脉宽的电刺激脉冲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无线体域网的组网方式将所述上位机和各所述电刺激装置组成通信网络。
CN201911054951.6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ending CN110812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951.6A CN110812694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951.6A CN110812694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2694A true CN110812694A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5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4951.6A Pending CN110812694A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26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7971A (zh) * 2022-07-28 2022-10-25 喻鹏铭 一种自主神经电刺激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7971A (zh) * 2022-07-28 2022-10-25 喻鹏铭 一种自主神经电刺激器
CN115227971B (zh) * 2022-07-28 2023-11-24 喻鹏铭 一种自主神经电刺激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79775B2 (en) Voltage converter for implantable microstimulator using RF-powering coil
CN103068440B (zh) 功能性电刺激系统
US8155752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ith single coil for charging and communicating
CN104001265B (zh) 一种智能脉冲电疗仪
CN101391130A (zh) 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
CN202920822U (zh) 电子神经假体步态矫正和助行系统
CN204193307U (zh) 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的便携式生物反馈仪
CN105763173B (zh) 一种电脉冲发生装置
CN110812694A (zh)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127152A (zh) 用于机器人动物控制的编码信号发生器与无线遥控装置
CN211461790U (zh) 一种无线分布式多通道自主神经电刺激系统
CN213159140U (zh) 智能瑜伽垫
CN1947812B (zh) 胃肠起搏仪
CN203898940U (zh) 一种智能脉冲电疗仪
CN114602062A (zh) 用于电刺激和电场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580245A (zh) 重复脉冲型神经磁刺激发射源
CN114618082A (zh) 用于电刺激和电场治疗的设备及其电路
CN204193308U (zh) 基于移动终端控制的电刺激肌肉训练仪
CN202637717U (zh) 多功能智能肌肉电刺激治疗系统
CN101881940A (zh) 一种用于控制动物机器人停止的方法
CN210933446U (zh) 一种智能健身的控制系统
CN219814146U (zh) 基于织物电极的肌电功能电刺激设备
CN202554757U (zh) 重复脉冲型神经磁刺激发射源
CN213252586U (zh) 一种智能微电流按摩仪
CN108969348A (zh) 微电流透穴电刺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