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11716A -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11716A
CN110811716A CN201911259663.4A CN201911259663A CN110811716A CN 110811716 A CN110811716 A CN 110811716A CN 201911259663 A CN201911259663 A CN 201911259663A CN 110811716 A CN110811716 A CN 110811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ection
section
arc
radius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96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11716B (zh
Inventor
杨学文
魏泽全
郭珍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19112596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117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11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11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11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杆、连接杆以及钩端结构,钩端结构由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连接端向远离连接杆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连接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连接,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朝向相反,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处的切线相同;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的朝向均相同,且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第三连接段与第四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连接钩的直径由第一连接段向第四连接段的方向减小。该装置操作便捷,且能提高手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背景技术
牙颌面畸形在人群在约占5%,正颌手术是治疗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手段。其中LeFort Ⅰ型截骨术是最常用的术式。当上颌骨折断降下(down fracture)后,常需处理上颌窦内、后壁的骨质或蝶骨大翼的翼外板,使已截开的上颌骨能按术前设计方向移动,达到理想手术效果。折断降下的上颌骨断面由两侧弧形鼻底、上颌窦底壁以及中央高拱的鼻中隔组成。手术需充分显露和消除上颌窦内后侧骨壁及翼外板的干扰,此时牵拉已离断的上颌骨向前下方移动,因解剖形态特殊,选用一般拉钩既不稳定又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术者操作,延长手术时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旨在改善现有的正颌手术的拉钩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杆、连接杆以及钩端结构,所述钩端结构由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的连接端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所述连接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的朝向均相同,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连接钩的直径由所述第一连接段向所述第四连接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均呈弧形状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均呈圆弧状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段呈90°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三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相同。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钩的直径为0.8~4mm。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两个相间隔地所述连接钩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为12mm。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握持杆呈正六棱柱状结构,所述连接杆呈圆柱状结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中,其通过设计一种适合于上颌骨折断降下后稳定地钩住鼻底的钩端结构,该钩端结构由主刀或助手顺势牵拉已截开的上颌骨向前、下方移动,充分暴露上颌窦内、后壁及蝶骨大翼之翼外板,便于手术去除各种干扰点。该钩端结构可利用连接钩嵌入上颌骨鼻底部骨质的稳定性,适当左右移动握持杆,可增加对侧上颌窦内、后壁和翼外板的暴露范围,便于术者按次序手术。另外,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角度,在充分暴露上颌窦内、后壁以及翼外板的同时,可减少器械对手术视野的干扰,便于术者操作,既增加了安全性,又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该设计可使连接钩尽量贴合上颌骨鼻底表面,便于施力,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握持杆受下颌软硬组织的阻挡。此外,该握持杆的外形便于握持,能够有效地增加握持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第一尺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第二尺寸示意图。
图标:1-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2-握持杆;3-连接杆;4-钩端结构;5-连接钩;6-第一连接段;7-第二连接段;8-第三连接段;9-第四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2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1,其主要应用于正颌手术中,使已截开的上颌骨能按术前设计方向移动;该结构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杆2、连接杆3以及钩端结构4;其中,钩端结构4由与连接杆3相连接的连接端向远离连接杆3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5,而连接钩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6、第二连接段7、第三连接段8以及第四连接段9,第一连接段6的一端与连接杆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7连接,且第一连接段6与第二连接段7的朝向相反,第一连接段6与第二连接段7相连接处的切线相同;同时,第二连接段7、第三连接段8以及第四连接段9的朝向均相同,且第二连接段7与第三连接段8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第三连接段8与第四连接段9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钩5的直径由第一连接段6向第四连接段9的方向逐渐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段6、第二连接段7、第三连接段8以及第四连接段9均可以采用弧形状结构;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6、第二连接段7、第三连接段8以及第四连接段9均采用的是呈圆弧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6呈45°的圆弧状结构,第二连接段7呈90°的圆弧状结构,第三连接段8呈45°的圆弧状结构,第四连接段9呈45°的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段8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第一连接段6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第二连接段7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以及第四连接段9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段9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第一连接段6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第二连接段7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第一连接段6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与第二连接段7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钩5的横截面可以采用圆形状结构,其直径范围可以采用0.8~4mm;其中,第二连接段7和第三连接段8的直径均可以采用2mm,第一连接段6的直径可以采用1mm;采用该种尺寸的连接钩5与人体鼻底的骨面能够较好的配合使用,使用起来更加的便捷,能够与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度。
钩端结构4外形较锐利,其横截面由直径1mm的圆形向后移为横截面呈直径2mm的圆形,从而能够有效的嵌入人体鼻底的骨面。从侧面看该钩端结构4,其由较小的45°圆弧(第四连接段9)、较大的45°圆弧(第三连接段8)、一段90°圆弧(第二连接段7)以及另一段45°圆弧(第一连接段6)依次流畅延续而成。规定第四连接段9在平行于人体鼻底骨面的直线上的投影长度为L1=1.5mm。在理想状态下牵拉该钩端结构4时,钩端结构4与人体鼻底骨面垂直;若在第四连接段9与第三连接段8相接处分别作切线,则两切线重合,且该切线与人体鼻底骨面成角45°。实际牵拉该钩端结构4时,第一连接段6较为短小,且其钩端与人体鼻底骨面垂直,从而可有效嵌入人体鼻底骨面,减少滑动。从侧面观看该钩端结构4时,第四连接段9和第三连接段8由两段圆弧延续而成。在第四连接段9和第三连接段8相接处作切线,两切线重合,且与人体鼻底骨面成角45°。
实际操作时,于第三连接段8与第二连接段7的相接处作切线,该切线与人体鼻底骨面平行。通过圆弧设计可有效地降低钩端结构4的高度,从而能够减小该结构对手术视野的干扰,也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因钩端结构4的钩体钩住人体鼻底的位置不可过于深入,还需避让牙龈软组织,因此拟设计L2=10mm(即第三连接段8与第二连接段7在人头鼻底骨面平行线上的投影长度)。
从侧面看该装置时,钩端结构4的两端向中间汇聚合为一体,两个连接钩5汇合后再向前延伸为第一连接段6,该第一连接段6与连接杆3相连接。从正面看该结构呈似“U”形或“Y”形,其横截面为圆形,直径由2mm逐渐过渡到4mm。如此结构能够适度避让了人体鼻子的梨状孔下缘的软硬组织,从而减小组织损伤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握持杆2呈正六棱柱状结构,连接杆3呈圆柱状结构。从连接杆3延伸至握持杆2则是由截面直径4mm的圆柱(连接杆3)向着截面边长4mm的正六棱柱(握持杆2)延伸。其中,连接杆3长度为50mm,握持杆2长度为80mm,二者的几何中心重合。理想状态下使用该结构时,连接杆3的方向与人体鼻底骨面呈45°角。握持杆2的外形便于握持,能够进一步地增加其使用时的稳定性。上颌骨折断降下后,鼻底骨面的方向会朝前下倾斜,握持杆2和连接杆3的方向也向前下倾斜。该设计可使握持杆2和连接杆3避免受下颌软硬组织阻挡,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握持杆2和连接杆3阻挡手术视野。握持杆2和连接杆3的外形便于握持,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其稳定性。
综上可知,本申请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1中,其通过设计一种适合于上颌骨折断降下后稳定地钩住鼻底的钩端结构4,该钩端结构4由主刀或助手顺势牵拉已截开的上颌骨向前、下方移动,充分暴露上颌窦内、后壁及蝶骨大翼之翼外板,便于手术去除各种干扰点。该钩端结构4可利用连接钩5嵌入上颌骨鼻底部骨质的稳定性,适当左右移动握持杆2,可增加对侧上颌窦内、后壁和翼外板的暴露范围,便于术者按次序手术。另外,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5与连接杆3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角度,在充分暴露上颌窦内、后壁以及翼外板的同时,可减少器械对手术视野的干扰,便于术者操作,既增加了安全性,又节约了手术的时间,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该设计可使连接钩5尽量贴合上颌骨鼻底表面,便于施力,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握持杆2受下颌软硬组织的阻挡。此外,该握持杆2的外形便于握持,能够有效地增加握持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握持杆、连接杆以及钩端结构,所述钩端结构由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的连接端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两个相间隔地连接钩,所述连接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的朝向均相同,且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连接处的切线相同;所述连接钩的直径由所述第一连接段向所述第四连接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均呈弧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均呈圆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段呈90°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三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段呈45°的圆弧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以及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圆弧所在的圆状结构的半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钩的直径为0.8~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间隔地所述连接钩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为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杆呈正六棱柱状结构,所述连接杆呈圆柱状结构。
CN201911259663.4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Active CN110811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9663.4A CN110811716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9663.4A CN110811716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1716A true CN110811716A (zh) 2020-02-21
CN110811716B CN110811716B (zh) 2021-04-20

Family

ID=69544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9663.4A Active CN110811716B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1171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622A (en) * 1994-09-02 1996-09-24 Greenberg Surgical Technologies, Llc Mandibular border retractor and method for fixating a fractured mandible
US6354994B1 (en) * 1998-01-23 2002-03-12 Rultract, Inc. Surgical support apparatus with specialized rakes and method of xiphoid retraction
CN202637170U (zh) * 2012-04-12 2013-01-02 曾振文 口内手拉钩
US8784101B1 (en) * 2005-12-07 2014-07-22 Michael G. Engeron Retractor apparatus
KR20150012545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주식회사 제일메디칼코퍼레이션 수술용 견인기
CN205947849U (zh) * 2016-05-30 2017-02-15 四川大学 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拉钩
CN207654184U (zh) * 2017-05-25 2018-07-27 韩小东 一种上颌骨手术用颊牵拉器
CN208892661U (zh) * 2018-01-29 2019-05-2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新型无损伤气管拉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8622A (en) * 1994-09-02 1996-09-24 Greenberg Surgical Technologies, Llc Mandibular border retractor and method for fixating a fractured mandible
US6354994B1 (en) * 1998-01-23 2002-03-12 Rultract, Inc. Surgical support apparatus with specialized rakes and method of xiphoid retraction
US8784101B1 (en) * 2005-12-07 2014-07-22 Michael G. Engeron Retractor apparatus
CN202637170U (zh) * 2012-04-12 2013-01-02 曾振文 口内手拉钩
KR20150012545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주식회사 제일메디칼코퍼레이션 수술용 견인기
CN205947849U (zh) * 2016-05-30 2017-02-15 四川大学 下颌骨髁突骨折复位拉钩
CN207654184U (zh) * 2017-05-25 2018-07-27 韩小东 一种上颌骨手术用颊牵拉器
CN208892661U (zh) * 2018-01-29 2019-05-2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新型无损伤气管拉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11716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0400B2 (en) Pediatric liver retractor
EP3258854A1 (en) Surgical rectractor blade with distal end formation for engaging anchor pin
BR212019003904Y1 (pt) Cinzel para um osteótomo ultrassônico
WO2018001050A1 (zh) 一种超声骨刀刀头
US20120197320A1 (en) Foraminoplasty Device
CN110811716B (zh) 一种正颌手术用上颌降下拉钩
CN204106162U (zh) 一种持骨钳
CN207492780U (zh) 骨盆多功能s形拉钩
CN217510585U (zh) 一种固定角度定位型锁定螺钉
CN206365906U (zh) 一种腓骨干高位截骨手术牵开器组件
CN211325364U (zh) 一种限位式弧形骨刀
CN213430463U (zh) 一种妇产科手术用刮匙
CN209611242U (zh) 一种整容手术用鼻整形软骨取出器
CN106618652A (zh) 一种手术开口器
CN209808479U (zh) 交换棒及髋关节镜手术系统
CN106473782A (zh) 一种腓骨干高位截骨手术牵开器组件及其手术方法
CN212661851U (zh) 胸腰椎微创通道手术拉钩
CN210408582U (zh) 一种新型骨科靶向加压复位钳
CN212326492U (zh) 一种产科手术用止血钳
CN111643173A (zh) 一种防头颈骨块后倾的新式头髓钉
CN206777359U (zh) 内镜颅底手术用拉钩
CN210697744U (zh) 一种椎间孔补充成形的舌状环锯
CN218009876U (zh) 一种髋关节股骨头圆韧带切割器
CN217244727U (zh) 一种改良的骨牵引弓
CN215129780U (zh)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