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9530A -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9530A
CN110809530A CN201880044210.7A CN201880044210A CN110809530A CN 110809530 A CN110809530 A CN 110809530A CN 201880044210 A CN201880044210 A CN 201880044210A CN 110809530 A CN110809530 A CN 110809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otor
track
transition region
commutato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42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9530B (zh
Inventor
H·戴维森
T·金德尔
斯蒂芬·波舍尔
迈克尔·纽鲍尔
M·卡默拉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ones AG
Original Assignee
Kron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ones AG filed Critical Krones AG
Publication of CN110809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9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9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03Crossings;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3Electric propulsion by linear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64Switching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5/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 H02P25/0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AC motor or by structur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motor
    • H02P25/06Linear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66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load carrier(s)
    • B65G2203/0283Position of the loa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T)的输送系统的换向器(1),其中:换向器(1)包括主轨道(3)和分叉的次轨道(4);可移动输送元件(T)能够被从过渡区域(2)引导为沿着主轨道(3)前进或被转移到次轨道(4),在过渡区域(2)中次轨道(4)从主轨道(3)分叉;用于移动可移动输送元件(T)的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5a,5b,5c,5d)分别设置于主轨道(3)和次轨道(4);并且能够借助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产生换向力,使用该换向力能够使可移动输送元件被沿着主轨道(3)输送或被转移到次轨道(4);其特征在于,在过渡区域中设置有用于增大换向力的部件。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换向器的输送系统和用于这种输送系统的输送元件。

Description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在下文中称为换向器(switch)),其中具有磁性反应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可移动输送元件(还称为移动件)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还称为定子)沿着输送轨道移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输送系统以及被构造为用于这种换向器的输送元件,其中该输送系统包括这种换向器和可选择地一个、两个或多个可移动输送元件。输送系统可以被构造为特别用于饮料工业、例如用于饮料灌装系统。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具有线性马达驱动的这种输送系统。例如,DE 10 2013 218389A1示出了利用线性马达使用于输送系统的无源换向器换向的装置和方法。
在输送系统中,可以通过在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处产生的磁场与安装到可移动输送元件的磁性反应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向各个可沿着输送轨道独立移动的元件施加预定的前进力。可移动输送元件上的磁性反应元件可以由永磁体和/或非切换式电磁体构成,或者包括永磁体和非切换式电磁体。非切换式电磁体典型地是以如下方式连接到电源和/或输送装置的控制单元的电磁体:优选地,可控制的电流总是沿相同方向通过该电磁体。系统可以被模块化,即可以由预制模块组装。模块可以包括直的和弯曲的轨道,并且特别地包括换向器。
还已知在这种系统中使用法向力(磁性法向力)以在输送轨道上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该法向力是可移动输送元件各自在一个相邻的线性马达线路(或多个相邻的线性马达线路)的方向上的保持力。可移动输送元件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可以实现的最小距离以及横向于运动轴线的位移可以被限制,和/或可以借助于机械部件(在下文中还称为引导件或引导弯曲部)限定在输送轨道上的可移动输送元件的引导。
当在过渡区域中使用两个反向布置的定子时,由于次轨道从主轨道分叉,所以可以创建两侧的磁性法向力上升的磁性换向器,从而不存在优选方向。典型地,磁性反应元件在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之间接合。
通过选择性地激励(energizing)位于可移动输送元件两侧的线性马达线路,能够影响过渡区域中的力。特别地,所产生的力可以在期望的换向器侧增大,从而换向器可以换向成使得可移动输送元件被沿期望方向导向。用于选择性地沿着主轨道或在次轨道的方向上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的力(例如通过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选择性地激励线性马达线路)被称作换向力。
这种输送系统还被称为长定子线性马达,例如从WO 2015 013824 A1中已知这种输送系统。
在本申请中的法向力(磁性法向力)是指在可移动输送元件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由于可移动输送元件处的磁性反应元件而产生的力,特别地,法向力还可以典型地在不向线性马达线路施加电流的情况下由于磁性反应元件而存在。
例如,它可以基于可移动输送元件上的磁性反应元件与定子中的芯(典型地为铁芯)之间的磁阻力。特别地,它可以用于在输送期间相对于定子稳定或保持可移动输送元件,特别是将可移动输送元件保持在引导件上。除了法向力之外,在换向区域中还采用基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磁场与定子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换向力。这些换向力叠加到法向力上。
由于制造公差或者在操作期间相对于可移动输送元件与定子之间的距离,并且由于可移动输送元件中可能采用的电磁体的磁性强度,可能产生附加力。这种公差可能使在一个定子的方向上的法向力比配置于另一侧的定子的法向力大,从而这可能引起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根据技术方案1的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输送系统的换向器、输送元件以及包括这种换向器的输送系统。在从属技术方案中说明了有利的实施方式。输送系统可以被设计为特别用于饮料工业,例如用于饮料灌装系统。
根据本发明,应当以使换向器可靠地起作用的方式选择换向区域中法向力与换向力的关系。由于法向力越大,扰动通常就越大,所以法向力与换向力之间的关系的优化通常还改变扰动与换向力之间的关系。
在根据本发明的换向器中,因此可以以使换向器可靠地起作用的方式选择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法向力和/或换向力。
在换向器的区域(特别是次轨道从主轨道分叉的过渡区域)中,输送系统典型地被构造为使法向力的引导效果不相关,即、特别地法向力的减小不会危害系统。例如,这可以通过例如定子上的引导件来完成。例如,这种引导件可以仅存在于换向器的区域中、仅存在于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或者可选择地还存在于输送系统的其它区域或全部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输送系统的换向器包括主轨道和分叉的次轨道,其中可移动输送元件能够从过渡区域可选择地沿着主轨道引导或转移到次轨道中,在过渡区域中,次轨道从主轨道分叉。输送元件的运动方向是使得它在过渡区域的方向上沿着主轨道移动,从而输送元件能够可选择地被进一步引导沿着主轨道或转移到次轨道中,然后,在通过换向器之后,进一步沿着主轨道或沿着次轨道移动(在下文中还称作:朝向换向器的运动方向)。当下文中使用“上游”或“下游”时,则采用了该运动方向。当然,在可移动输送元件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可移动输送元件还可以从次轨道向主轨道输送或者沿着主轨道输送。然而,由于不必选择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轨道,所以在之后不必进一步处理换向,其中可移动输送元件根据该换向被从换向器的两个次轨道中的一者引导向主轨道。典型地可以通过线性马达线路产生换向力,可以利用该换向力在主轨道上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或将可移动输送元件转移到次轨道。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过渡区域中设置用于改变法向力的装置。
特别地,过渡区域可以包括或者就是如下区域:该区域位于输送轨道的与输送元件相邻的添加了第二线性马达线路的点(如果其它区域中的输送元件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与输送轨道的输送元件仅被主轨道的线性马达线路或次轨道的线性马达线路驱动和/或(实质上)影响的点之间。
如果通过两个线性马达线路移动输送系统中的输送元件,则过渡区域能够可选地包括或者就是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在主轨道旁的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不再被彼此平行地引导(分叉)并且在在次轨道旁配置的线性马达线路也不彼此平行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典型地,两个线性马达线路实际上在换向器尖端处接合,从而输送元件还能够经由两个线性马达线路移动到次轨道中。过渡区域的起点可以是指过渡区域的当在主轨道上在运动方向上朝向换向器引导输送元件时输送元件首先通过的部分,即在主轨道旁的两个线性马达线路开始分叉的区域(或者,在两个线性马达线路被平行于输送轨道边缘引导的情况下是两个线性马达线路将要开始分叉的区域)。
过渡区域可以包括如下区域:在该区域中,一个(每个)输送元件采用相同的路径,而无论它是否将进一步沿着主轨道被引导或进入次轨道。在该区域中,两个线性马达线路能够可选择地在主轨道旁被彼此平行地引导(或者,在两个线性马达线路平行于输送轨道边缘被引导的情况下,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以它们将被平行引导的方式配置)。如果该区域被过渡区域所包括,则用于增大换向力和/或用于改变或减小法向力的装置可以已经设置在过渡区域的该部分中。即使在路径分开之前沿着主轨道或进入次轨道,也能够确保作用于输送元件的、实现期望方向上的可靠引导的力。
特别地,例如,在换向器的该过渡区域中可以设置用于改变法向力的装置。特别地,“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装置”的设置可以包括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或在换向器的整个过渡区域中设置那些装置。
当在本文中给出相关陈述时,特别地,改变、减小和增大法向力(或场强度、匝数等),那么该陈述与换向器的另一区域(例如换向器的过渡区域外的区域)和/或换向器或输送系统的任意其它区域进行比较地给出。特别地,可以与对应的力或大小进行比较地给出相关陈述,其中在可移动输送元件和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该对应的力或大小与在可移动输送元件和换向器下游的(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和/或上游的对应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该对应的力或大小进行比较。
在过渡区域(特别地,过渡区域包括在主轨道旁的线性马达线路被彼此平行地引导的区域)的情况下,用于增大换向力和/或用于改变或减小法向力的装置在过渡区域中典型地以如下方式形成:与在相应的输送元件和过渡区域下游的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力进行比较,和/或与在借助于输送系统的其它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产生法向力或换向力的情况下将要产生(或已产生)的法向力或换向力进行比较,这些装置可以改变相应的力,例如法向力或换向力。例如,如果在过渡区域的下游通过线性马达线路驱动可移动输送元件,则在过渡区域中该线性马达线路与输送元件之间的法向力可以被改变(减小、增大)。另外,在过渡区域中(例如,由于附加的线性马达线路)可以存在其它法向力分量,相比于附加的线性马达线路与可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法向力,该法向力分量也被改变(减小、增大)。
特别地,可以设置用于改变法向力的装置以减小法向力。例如,这些装置可以适合于以如下方式影响法向力:使得法向力在过渡区域中较低,特别地,例如在过渡区域的下游较低。
例如,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可以扩大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例如比过渡区域的下游大。
通过扩大换向器区域中的空气间隙,典型地随着空气间隙的宽度以二次方减小(reduce by the power of two)的(磁性)法向力比典型地随着空气间隙的宽度线性减小的换向力减小得快,从而通过扩大的空气间隙改善了换向力与法向力之间的关系。
特别地,由于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两个线性马达线路相对于输送轨道的边界错开,即,两个线性马达线路距输送轨道边缘以与换向器的其它区域(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中的情况不同的距离延伸,而是在过渡区域中距输送轨道的相应边缘设定为较大的距离,所以可以执行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的这种扩大。
可选地或附加地,由于线性马达线路被安装为相对于彼此和输送轨道(或输送轨道边缘)关于法线安装方向转动,所以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也可以扩大。
可选地或附加地,由于输送元件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距离通过用于输送元件的特殊引导弯曲部扩大,即与换向器的其它区域(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相比,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引导弯曲部以线性马达线路与输送元件之间的距离更大的方式引导,所以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可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也可以扩大。这可以例如因为输送元件的引导弯曲部远离输送轨道边缘而实现。
可选地或附加地,过渡区域可以通过将过渡区域形成得较宽而扩大,即与换向器的其它区域(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相比,过渡区域中的两个线性马达线路被以更大的距离引导至引导弯曲部。
可选地或附加地,由于在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的磁导率减小,即,例如小于换向器的其它区域(例如,过渡区域的下游),所以法向力可以减小。
可以减小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的磁导率,例如,这是因为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的(至少)铁磁部被形成为逐渐变细,从而逐渐变窄。由此,例如,其芯(诸如铁芯)可以在该区域中被形成得较薄。由此与线性马达线路的铁磁部未逐渐变细的区域相比,这可以减小线性马达线路的磁导率。因而,能够减小逐渐变细的区域中的法向力。在过渡区域中,可以仅线性马达线路的芯逐渐变细并且可选择地线性马达线路的外边界的直径可以不变,或者可选地线性马达线路自身也可以逐渐变细。
可选地或附加地,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基体的一部分可以由与至少一个其它区域(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中的线性马达基体不同的材料制成。线性马达基体典型地由铁制成。该不同的材料典型地展现出较小的磁导率(导磁率),从而可以减小磁导率。因此,过渡区域中的线性马达基体可以部分或全部由不同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源可以设置在过渡区域中并且允许致动位于输送元件的均面向线性马达线路的两个可以独立致动的电磁体。对于这两个电磁体,致动可以是可能的或者彼此独立地耦合。电源典型地被构造为,使输送元件的第一电磁体可以被切换成在面向第一线性马达线路的那侧的法向力增大,使第二电磁体被切换成位于面向第二线性马达线路的那侧的法向力减小。典型地还可以是相反切换,从而输送元件能够可选择地被沿着主轨道引导或转移到次轨道中。因此,法向力的改变可以有助于将可移动输送元件转移到所选择的轨道中(增大换向力)。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输送系统的可移动输送元件。可移动输送元件典型地被构造为在输送系统上移动,特别地,可移动输送元件典型地包括磁性反应元件,利用该磁性反应元件,输送元件可以在输送轨道上典型地沿着引导件移动并且被线性马达线路控制。
除了磁性反应元件之外,可移动输送元件还可以包括两个可以彼此独立切换的电磁体和/或可以由两个可以彼此独立切换的电磁体形成磁性反应元件。这些电磁体典型地以如下方式形成:例如利用上述电源,可以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独立致动这些电磁体,使得位于面向一个线性马达线路的那侧的法向力可以被减小,并且位于另一侧的法向力可以被增大,使得输送元件可以以可选择地沿着主轨道或进入换向器的次轨道中的方式被更可靠地引导。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过渡区域中为换向器设置用于增大换向力的装置。
特别地,例如,在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可以将线性马达线路的磁场强度切换得高于特别是主轨道和/或次轨道中的过渡区域的下游和/或上游。特别地,这可以意味着,能够该区域的线性马达线路的用于安全操作的磁场强度较高。
线性马达线路中磁场强度的增大使线性马达线路(定子)与可移动输送元件(更准确地:可移动输送元件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反应元件或者其它(无源)磁性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利用较高的磁场强度,特别地,能够增大所产生的换向力。
在该情况下,由于仅一个线性马达线路被激励、因而在所选择的轨道(主轨道或次轨道)的方向上施加吸引力,同时另一个线性马达线路未被激励,所以能够产生换向力,使得可移动输送元件在一个方向上被引导并且到达该期望的轨道。代替不激励线性马达,可选地可以激励线性马达,以使线性马达对可移动输送元件施加排斥力,使得排斥效果附加地在期望轨道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输送元件。
线性马达线路的允许磁场强度的较高切换的这种形成可以例如包括:至少与换向器或输送系统的任意其它点(特别地,例如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和/或过渡区域的上游)相比,在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的匝数较高。利用较高的匝数,使最大可能的前进速度减小,使得具有增大的匝数的换向器可以典型地用于在换向器上不需实现与上游相同的前进速度的输送系统。
可选地或附加地,过渡区域中的线性马达线路的允许电流强度可以被增大,例如高于过渡区域的下游和/或上游。例如通过使用具有较大线圈截面的线圈可以使这种情况成为可能。利用这种较大的线圈截面,可以在较高的电流下获得相同的热负荷,即仍然可以观察到热限。
可选地或附加地,可以采用具有允许电流增大的较高热限的部件。
可选地或附加地,在过渡区域中可以改善散热,例如好于下游和/或上游的区域。可以通过更好的冷却(诸如利用附加的散热片、水冷、改善的水冷或安装风扇、和/或改善的对流)来实现更好的散热。附加的冷却可以增大允许电流强度,这是因为与不冷却的情况相比,会没那么快地到达热限。
可选地或附加地,换向器可以在过渡区域中包括可致动线圈,除了线性马达线路的线圈还存在可致动线圈并且该可致动线圈适合于与可移动输送元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导磁无源部件一起增大换向力。
例如,附加线圈可以包括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例如在想象通过两个线性马达线路的平面时,垂直于该平面的上下(或左右)的平面。线圈可以与线性马达线路一起配置在垂直于通过线性马达线路的想象平面的平面中。如果该线圈具有与线性马达线路的线圈不同的宽度,则想象平面典型地与线圈侧的面向可移动输送元件的平面相关。可选地,它们可以在与在输送轨道的方向上穿过线性马达线路的想象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向后错开。
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磁无源部件,该一个或多个导磁无源部件以如下方式配置:它们可以与前述线圈一起相互作用,前述线圈附加于线性马达线路的线圈而存在于过渡区域中,以增大换向力。特别地,通过这些线圈与导磁无源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换向力在所选择的沿着主轨道或进入次轨道的方向上增大。
无源部件可以被构造为例如是输送元件的一部分并且由诸如铁或包括铁的铁磁材料制成。它们典型地在尺寸上、至少在高度上对应于(接近)附加设置的线圈的尺寸,并且典型地还在空间方面定位于该平面。这种无源部件典型地最多与输送元件上的磁性反应元件一样宽。高度典型地基于待产生的力并且典型地在大约5mm至10mm的范围。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上述换向器的输送轨道。输送系统可以被设计为特别用于饮料工业,例如饮料灌装系统。输送系统可以可选择地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换向器以及/或者主轨道和/或次轨道的模块化延长部。这种输送系统典型地包括引导弯曲部或其它机械部件,沿着该引导弯曲部或该其它机械部件在输送轨道上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这种输送系统可以包括一个上述输送元件或多个上述输送元件。
可以以任意组合使用用于增大换向力和改变法向力的装置。例如通过附加线圈和/或电磁体同时与增大换向力一起改变(减小)法向力可以实现更可靠地将输送元件供给到换向器的期望轨道。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在输送系统中使一个或多个上述部件换向以便将可移动输送元件转移到所选择的轨道(沿着主轨道或进入次轨道)的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其它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A和图1B示出现有技术的换向器;
图2A和图2B示出在过渡区域中在输送轨道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具有较大空气间隙的换向器;
图3A和图3B示出在过渡区域中在输送轨道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具有较大空气间隙的不同换向器;
图4A和图4B示出在过渡区域中在输送轨道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具有较大空气间隙的另一换向器;
图5A和图5B示出在过渡区域中的线性马达基体的一部分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换向器;
图6A和图6B示出在过渡区域中的线性马达基体全部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换向器;
图7示出穿过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输送元件的截面;
图8示出穿过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输送元件的截面;并且
图9示出穿过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输送元件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这种换向器1。它包括过渡区域2、主轨道3和次轨道4,可移动输送元件T能够可选择地沿运动方向B(朝向换向器)转移到次轨道4中。当然,只有在可移动输送元件在输送轨道上沿运动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这种转移才有效。通常,相应地反方向运动也是可以的。然而,由于在该情况中不需作出方向的选择,所以在下文中不会进一步讨论该情况。
沿着主轨道,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在过渡区域中首先平行地延伸。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彼此分开(分叉,使得它们不再平行地延伸)。在过渡区域的下游,沿着主轨道3引导线性马达线路5a,沿着次轨道4引导线性马达线路5d。线性马达线路5b和5c在换向器尖端处接合,使得对于在分开之后的次轨道来说通过彼此平行延伸的两个线性马达线路引导可移动输送元件T。线性马达线路5b然后平行于线性马达线路5a延伸,而线性马达线路5c平行于线性马达线路5d延伸,使得线性马达线路5a和5b一起可以加速位于主轨道3上的输送元件,而线性马达线路5c和5d一起可以加速位于次轨道4上的输送元件T。
在图1A中绘制出过渡区域的示例性起点
Figure BDA0002346385300000111
在该示例性起点处,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开始分叉。可选地,过渡区域的该起点还可以在其它位置,例如可以向图的左侧进一步偏移,并且过渡区域可以包括主轨道的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平行延伸的区域(未示出)。
在另一现有技术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输送元件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5a沿着主轨道3移动,并且仅在过渡区域2中增加了另一线性马达线路5d,利用该另一线性马达线路5d,可移动输送元件能够可选择地被转移到次轨道4。同样标记了过渡区域的示例性起点
Figure BDA0002346385300000112
在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在现有技术以及以下说明的换向器(例如图2B、图3B、图4B、图5B中的换向器)中),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在过渡区域中能够在它们分开以沿着主轨道或次轨道引导之前可选择地在一个区域中平行延伸(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如同针对图1A的以示例的方式说明的过渡区域也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开始,例如向图中的左侧进一步偏移,特别地,在第二线性马达线路结合所在的区域的起点处开始。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换向器的示例,其中在过渡区域中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大于输送轨道的至少另一个点(例如下游)。特别地,图2A中的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在过渡区域中相对于线性马达线路5a’、5d’的通常配置错开,并且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在过渡区域的下游相对于输送轨道边缘R、R’布置,从而在过渡区域中形成了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与输送轨道边缘R、R’之间的较大空气间隙,进而典型地还形成了在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和在过渡区域中(典型地沿着引导件)在输送轨道上移动的输送元件之间的较大空气间隙。
如同以示例的形式在该处绘制的,空气间隙在过渡区域的起点处可以具有最大值。典型地,在该点处执行可移动输送元件的第一控制操作,使得在该区域中的扰动特别有干扰性,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非常容易地导致可移动输送元件转移到错误的轨道中。因此,在该区域中法向力的减小特别有利。
图2B示出了用于如下系统的换向器:在该系统中,输送系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在换向器外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例如,在主轨道上(在过渡区域外的区域中)通过线性马达线路5a’和5a”驱动,在次轨道上通过线性马达线路5d”驱动。然而,相应地在图2B中不存在线性马达线路5d’。在这种系统中,相应于图2A在过渡区域中在两个线性马达线路与移动输送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也能够被扩大,即,相比于例如在换向器的端部处的下游或者在可移动输送元件被进一步沿着该线性马达线路引导时换向器的下游,在过渡区域中每一个输送元件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距离更大。类似地,图2B所示的换向器能够可选择地包括针对图2A说明的其它特征。
图3A示出了可选实施方式,其中在过渡区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与线性马达线路之间的空气间隙同样被扩大。同样在这里,空气间隙的最大值可以出现在特别是过渡区域的起点处。然而,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线性马达线路未被配置为错开,而是被形成为逐渐变细,使得然后与输送轨道边缘R、R’形成扩大的空气间隙,从而还形成了到位于输送轨道上的可移动输送元件的扩大的空气间隙。可选地,线性马达线路的直径可以保持不变,并且仅线性马达线路的芯(例如铁芯)可以被形成为逐渐变细(未示出)。
图3B示出用于如下系统的对应换向器:在该系统中,输送系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在换向器外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图3B所示的换向器也能够可选择地包括针对图3A说明的其它特征和替代方案。
图4A示出了空气间隙被扩大的换向器的另一示例。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之间的空气间隙被扩大,因为引导件(当前以引导弯曲部FK’、FK”的形式例示出)被相应地构造,即从线性马达线路引开。可选地,空气间隙还可以被换向器区域的扩大或者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进一步向外(未示出)的配置实现。
空气间隙的扩大可以被影响,例如因为由引导件和马达线路组成的单元(在图4A中例如5d和FK”)从单元5a和FK’移动期望的附加距离。FK’和FK”之间的距离可以例如对应于换向器中(例如,上游或下游)先前未改变的引导距离。归因于调节过的引导边缘的轮廓,与图4A类似,于是可以形成线性马达线路与反应元件之间的较大空气间隙。
图4B示出了用于如下系统的与图4A中类似的对应换向器:在该系统中,输送系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在换向器外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图4B所示的换向器也能够可选择地包括针对图4A说明的其它特征和替代方案。
图5A示出如下换向器的实施方式:在该换向器中,线性马达基体的一部分由与线性马达基体的其余部分(特别地,在所示出的线性马达基体的示例中,例如为过渡区域的下游)不同的材料制成。在该情况下,典型地将比线性马达基体5a和5d以及线性马达基体5b和5c的其它部分的磁导率小的材料用于区域5a*和5d*。这使得能够减小过渡区域中的法向力。如果基体的替代体积(replaced volume)沿着基体的走向变化,则典型地在过渡区域的起点处使用不同材料来替代线性马达基体的最大部分,使得在扰动典型地具有最大影响的区域中,法向力被最大程度地减小。
图5B示出了用于如下系统的对应换向器:在该系统中,输送系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在换向器外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图5B所示的换向器也能够可选择地包括针对图5A说明的其它特征。
图6A示出如下换向器的实施方式:在该换向器中,区域5a*和5d*中线性马达基体完全由与例如区域5a’、5a”、5d’、5d”中的线性马达基体不同的材料(典型地具有较小的磁导率)形成。该不同的材料典型地配置于过渡区域。
图6B示出用于如下系统的对应换向器:在该系统中,输送系统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在换向器外仅通过一个线性马达线路驱动。相应地,在所示出的换向器中不存在线性马达线路区域5d’。图6B所示的换向器也能够可选择地包括针对图6A说明的其它特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移动输送元件T的截面。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移动输送元件包括位于两侧的可以独立切换的电磁体E。示例示出了输送元件以及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的截面,即在输送元件被转移到次轨道或者进一步沿着主轨道移动之前位于主轨道上的过渡区域中,同时用于引导输送元件的力已经作用于所选择的轨道。
这里是所绘出的情况,其中可以彼此独立切换的两个电磁体E在相同的方向上切换,使得都与线性马达相互作用的这两个电磁体施加朝向左侧的力。在输送元件T的绘制于图的左手侧的那侧,电磁体E使法向力增大,而位于图中右侧示出的那侧的电磁体使法向力减小。总体上,产生朝向左侧的附加力,使得将会在该方向上引导输送元件T,因此,输送元件T可以被导向位于左侧的轨道(例如,主轨道或次轨道,取决于哪一个通向左侧)。未绘制出用于电磁体E的电源,尽管该电源典型地存在于本发明的系统中(至少在过渡区域中)或者存在于可以使用这种输送元件的换向器中。可以例如借助于输送轨道上方和/或下方的刷式捡拾器(brush pick-ups)提供电力供应。
还以示例的方式示意性绘制出的是具有引导件7的机架6,然而,引导件7还可以与所绘制出的情况不同地形成。这种引导件可以在如下位置处存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换向器:仅在过渡区域中,或仅在换向器处,或还在输送系统的其它区域中。还绘制出的是磁性反应元件8,其可以例如形成为永磁体。
电磁体E还可以例如以如下方式被不同地切换:位于右手侧的法向力被加强,并且位于左手侧的法向力被减弱。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独立切换的电磁体E(替代永磁体8)也可以承担磁性反应元件的工作。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非切换式电磁体(替代永磁体)也可以用作磁性反应元件8。
图8示出输送轨道上的输送元件T的截面。所绘制出的是示意性的机架6(其还可以与所绘制出的情况不同地形成)、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以及输送元件的导磁无源部件10,它们被构造为与换向器的过渡区域中的可致动线圈9一起作用,除了线性马达线路的线圈还存在可致动线圈9以添加相应的换向力,从而增大换向力。
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将线圈9切换成使附加的换向力向上作用。其它切换也是可以的,例如,可以将线圈切换成使附加的换向力在图中向下地作用(未示出)。当从穿过(输送轨道和)线性马达线路(的中间或对称平面)的第一平面以及垂直于第一平面且平行于输送轨道的方向(或输送轨道上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运动方向)的均穿过线性马达的面向输送轨道的那侧(或线性马达的最靠近输送轨道的点)的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观察时,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的附加的线圈9以示例的方式均配置于与线性马达线路相同的平面(至少是面向输送轨道的那侧或最靠近输送轨道的点),即配置在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中。
在图9中,存在与图8中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区别仅在于,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附加的线圈9未布置于与线性马达线路相同的平面(即未在参照图8讨论的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中),而是,与第二平面或第三平面相关地位于与第二平面或第三平面平行的平面,并且与第二平面或第三平面相比距输送轨道更远。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连接,其中线圈9与部件10一起施加朝向左侧的换向力,并且通过切换线性马达线路5a和5d而同时产生向左侧的换向力,这是因为线性马达线路5a以法向力增大的方式切换,并且线性马达线路5d以法向力减小的方式切换。其它连接(当前未示出)当然也是可以的,例如,产生在附图中朝向右侧的方向上的换向力。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T)的输送系统的换向器(1),其中所述换向器(1)包括主轨道(3)和分叉的次轨道(4),所述可移动输送元件(T)能够被从过渡区域(2)可选择地沿着所述主轨道(3)引导或转移到所述次轨道(4)中,其中在所述过渡区域(2)中所述次轨道(4)从所述主轨道(3)分叉,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5a,5b,5c,5d)分别设置在所述主轨道(3)处和所述次轨道(4)处,用于移动所述可移动输送元件(T),能够借助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线性马达线路(5a,5b,5c,5d)产生换向力,由此使所述可移动输送元件(T)能够沿着所述主轨道(3)被引导或转移到所述次轨道(4)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区域(2)中设置有用于增大所述换向力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以使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的磁场强度能够被切换得更高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过渡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在所述过渡区域中的匝数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的允许电流强度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中的散热被改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1)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包括可致动线圈(9),所述可致动线圈(9)附加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的所述线圈而存在,并且适合于与一个或多个导磁无源部件(10)一起增大对可移动输送元件(T)的所述换向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致动线圈(9)在所述过渡区域中配置于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相同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致动线圈(9)配置于与所述线性马达线路(5a,5d)不同的平面。
9.一种用于输送系统的输送元件,其中可移动的所述输送元件包括以能够与可致动线圈(9)相互作用的方式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导磁无源部件(10),所述可致动线圈(9)附加于线性马达线路的线圈而存在于过渡区域中,以便增大换向力。
10.一种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输送系统,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向器(1)的输送轨道。
11.一种用于可移动输送元件的输送系统,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元件(T)。
CN201880044210.7A 2017-05-18 2018-05-03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Active CN110809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08455.3A DE102017208455A1 (de) 2017-05-18 2017-05-18 Magnetweiche für ein Transportsystem
DE102017208455.3 2017-05-18
PCT/EP2018/061248 WO2018210569A1 (de) 2017-05-18 2018-05-03 Magnetweiche für ein transport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9530A true CN110809530A (zh) 2020-02-18
CN110809530B CN110809530B (zh) 2023-08-18

Family

ID=6220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4210.7A Active CN110809530B (zh) 2017-05-18 2018-05-03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4909B2 (zh)
EP (1) EP3625080B1 (zh)
CN (1) CN110809530B (zh)
DE (1) DE102017208455A1 (zh)
WO (1) WO20182105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08454A1 (de) * 2017-05-18 2018-11-22 Krones Ag Magnetweiche für ein Transportsystem
AT520088B1 (de) * 2017-06-29 2019-01-15 B & R Ind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ransporteinrichtung in Form eines Langstatorlinearmotors
WO2019006361A1 (en) 2017-06-30 2019-01-03 Hyperloop Technologies, Inc. ACTIVE CONTROL SYSTEM
WO2019018661A1 (en) 2017-07-21 2019-01-24 Hyperloop Technologies, Inc. GUIDED SWITCHING BASED ON A VEHICLE
WO2019023041A1 (en) 2017-07-27 2019-01-31 Hyperloop Technologies, Inc. AUGMENTED PERMANENT MAGNET SYSTEM
EP3457560A1 (de) * 2017-09-14 2019-03-20 B&R Industrial Automation GmbH Langstatorlinearmo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1952A (en) * 1997-12-24 2000-08-15 Magnemotion, Inc. Vehicle guidance and switching via magnetic forces
JP2001527006A (ja) * 1997-12-29 2001-12-25 イーペーテー ヴァインフェルデン アーゲー 運搬システム
DE20209174U1 (de) * 2002-06-12 2003-10-23 Wampfler Ag Weichenanordnung für ein auf induktivem Wege mit elektrischer Energie versorgtes Bodentransportsystem
CN105531423A (zh) * 2013-09-13 2016-04-27 克朗斯股份公司 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
CN205274713U (zh) * 2015-12-18 2016-06-01 湖州上电科电器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流水线物料自动传输装置
EP3109998A1 (de) * 2015-06-23 2016-12-28 Bernecker+Rainer Industrie-Elektronik 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und langstatorlinearmotor zur übergabe einer transporteinheit an einer übergabe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23888A1 (de) * 1976-05-25 1977-12-08 Siemens Ag Antrieb eines schienengebundenen triebfahrzeuges mit hilfe von linearmotoren
US5778796A (en) * 1994-06-21 1998-07-14 Kim; In Ki Switch system for personal rapid transit
US5517924A (en) * 1994-07-27 1996-05-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uble row loop-coil configuration for high-speed electrodynamic maglev suspension, guidance, propulsion and guideway directional switching
CN1791527A (zh) * 2003-05-21 2006-06-21 希尔霍尔茨传送电梯瑞士股份公司 导轨装置、道岔和具有磁致伸缩的传感器的输送装置
JP2009514716A (ja) 2005-07-22 2009-04-09 マグネモーショ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車両の軌道作動型磁気的切換方法
WO2015013824A1 (en) 2013-07-29 2015-02-05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Conveyor bearing system
WO2018161160A1 (en) * 2017-03-06 2018-09-13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Linear motor conveyor system with diverter and method for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1952A (en) * 1997-12-24 2000-08-15 Magnemotion, Inc. Vehicle guidance and switching via magnetic forces
JP2001527006A (ja) * 1997-12-29 2001-12-25 イーペーテー ヴァインフェルデン アーゲー 運搬システム
DE20209174U1 (de) * 2002-06-12 2003-10-23 Wampfler Ag Weichenanordnung für ein auf induktivem Wege mit elektrischer Energie versorgtes Bodentransportsystem
CN105531423A (zh) * 2013-09-13 2016-04-27 克朗斯股份公司 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
EP3109998A1 (de) * 2015-06-23 2016-12-28 Bernecker+Rainer Industrie-Elektronik 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und langstatorlinearmotor zur übergabe einer transporteinheit an einer übergabeposition
CN205274713U (zh) * 2015-12-18 2016-06-01 湖州上电科电器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流水线物料自动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08455A1 (de) 2018-11-22
EP3625080B1 (de) 2023-05-24
CN110809530B (zh) 2023-08-18
WO2018210569A1 (de) 2018-11-22
US10974909B2 (en) 2021-04-13
US20200180872A1 (en) 2020-06-11
EP3625080A1 (de)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9530A (zh)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CN110799376B (zh) 用于输送系统的磁性换向器
CN109756094B (zh) 长定子线性电机
CN107985982B (zh) 件货用的由线性马达操作的传输系统的无源切换装置
CA2933654A1 (en) Method and long stator linear motor for transferring a transport unit at a transfer position
US10618750B2 (en) Transport device in the form of a long-stator linear motor having a turnaround portion
CN110562748B (zh) 用于在转移位置处转移运输单元的方法和运输装置
CN109428460B (zh) 长定子线性电动机定子的长定子线性电动机线圈的控制
US10532891B2 (en) Transport route of a long stator linear motor
US7498700B2 (en) Linear drive system
KR20200011897A (ko) 충돌 모니터링 및 이송 유닛을 갖는 롱 스테이터 선형 모터를 작동하는 방법
WO2012056840A1 (ja) 搬送システム
CN112368225A (zh) 用于长定子线性马达的运输组件
JPWO2012056841A1 (ja) 搬送システム
US20160009505A1 (en) Transport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transport device
KR101489928B1 (ko) 전자기식 선형 추진 및 안내 시스템
JPWO2019008021A5 (zh)
CN108966684B (zh) 用于利用变频驱动器控制具有多个部段的线性马达的系统和方法
KR20050091126A (ko) 안내력을 증가시킨 자기부상 이송 시스템
JP2022137806A (ja)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搬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