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923A -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8923A
CN110808923A CN201910900381.1A CN201910900381A CN110808923A CN 110808923 A CN110808923 A CN 110808923A CN 201910900381 A CN201910900381 A CN 201910900381A CN 110808923 A CN110808923 A CN 110808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etworking
equipment
top box
set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03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8923B (zh
Inventor
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03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8923B/zh
Priority to CN202211450741.0A priority patent/CN115834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8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7Aggreg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or reservation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路由器,包括: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主要是下发给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或者上网设备或者机顶盒设备,本方案通过在路由器将业务流混合下发,可以发送至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Description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的普及,用户希望有更多的灵活性把机顶盒(Set Top Box,STB)放到客厅,多个卧室等地方。而当前国内普遍的网络入户方式是家庭网关(Modem)放在入户位置的弱电箱,而家庭路由器和STB都放在客厅中心的可见位置,分布式路由更分散在家庭中的各个房间。
目前,该分布式网络在具体实现时,有一根从弱电箱到客厅中心,而用户期望用这根网线既上网又看IPTV。常用的方式是破解家庭网关(Modem)的超级管理员配置页面,去掉IPTV和Internet业务的绑定和端口隔离,配置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绑定规则;或者渠道购买没有限制的家庭网关(Modem),但是要配置注册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然后再进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VLAN配置,(可能还涉及组播VLAN配置)。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破解家庭网关(Modem)和配置路由器的高级IPTV功能,交换机配置需要命令行,千兆网线分线等,普通用户不可能完成,实现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破解家庭网关(Modem)和配置路由器的高级IPTV功能,交换机配置需要命令行,千兆网线分线等,普通用户不可能完成,实现难度大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本方案中,针对下行数据,通过不同的连接从网关传输至路由器,路由器将通过桥接WAN接收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接收的第二数据,聚合后下发至该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可以发送至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
或者,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路由器下可以继续通过子路由器与上网设备和机顶盒电视机等连接,也可以直接在该路由器下连接上网设备和机顶盒电视机等设备,路由器将数据聚合后可以直接下发,由接收设备选择需要的数据进行应用,降低了组网的复杂程度,容易实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在后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不同连接传输的数据并进行聚合转发,在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该方案的含义是根据路由器下的请求联网的联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报文,对联网设备进行识别,确定联网设备是机顶盒设备的时候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在数据转发过程中,能够正确确定数据是机顶盒设备发送的,在向网关转发时能够正确转发。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第二种,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在该方案中,可以在路由器上进行显示,也可以在设置路由器时连接的电脑等设备上进行显示。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这种连接通过安装向导进行指示即可,对于在两跟物理网线中建立不同连接的方式,需要进行其他的设置,只需要根据安装向导将网线与不同接口安装即可,组网方式简单容易实现。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将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二数据。
本方案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过程,路由器下连接的设备,例如子路由器将即有上网的网络数据以及电视的流量数据一并发送,对于路由器则接收到了上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流,通过与网关之间的不同的连接分别进行发送,以便网关能够识别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该方案中不需要额外在进行别的配置,只需要连接好路由器与网关之间的线路即可,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所述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在另一种具体实现方案中,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
或者,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第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路由器,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与网关通信的接口;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芯片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网关、第五方面提供的路由器、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
所述网关与所述路由器之间建立桥接WAN连接和路由WAN连接,所述路由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
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路由器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将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主要是下发送给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或者上网设备或者机顶盒设备,本方案通过在路由器将业务流混合下发,可以发送至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组网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a-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组网中的WAN模式示意图;
图6a-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组网中的数据的请求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用户希望使用家庭中的一根网线既上网又能够看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的需求,常用的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进行IPTV的灵活部署:
方式一,破解家庭网关(Modem)的超级管理员配置页面,去掉IPTV和Internet业务的绑定和端口隔离,配置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绑定规则;或者渠道购买没有限制的家庭网关(Modem),但是要配置注册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terminal,OLT),然后再进行WAN/LAN/VLAN配置,(可能还涉及组播VLAN配置)。
方式二,选择支持IPTV和VLAN配置的高端路由器,在IPTV子功能配置VLAN和端口绑定。
方式三,单线两端分别增加交换机做IPTV和Internet业务的汇聚和分离。
方式四,弱电箱增加一个路由器,IPTV独占单线,客厅中心只部署子路由,通过WiFi连接弱电箱路由器。
方式五,用转接头吧1000M的网线分成两组100M的网线。一根承载上网业务,一根承载IPTV。
方式六,针对IPTV流,增加一对电力线通信(Powerline Communication,PLC)或者WiFi网桥进行收发。
然而,在上述的几种方案中,对用户个人网络技术要求非常高,比如破解家庭网关(Modem)和配置路由器的高级IPTV功能,交换机配置需要命令行,千兆网线分线等,普通用户不可能完成;并且上述方案都不支持分布式IPTV,即运营商以及用户的机顶盒(Set TopBox,STB)在家庭中部署难度很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案,在家庭布网的主路由器上自动识别STB和普通上网设备,并将STB和普通上网设备的请求分发到桥接WAN连接和路由WAN连接,并对于来自运营商的下行IPTV流量做相应的处理并转发到正确的目的设备,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家庭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组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家庭组网或者其他需要同时传输上网数据和IPTV数据的组网等分布式组网中,以家庭组网为例,至少包括一个入户的光纤连接的光猫,一个主路由器,光猫和主路由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上网业务以及一个IPTV业务的连接,这两个连接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两根网线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接口上即可,也存在是通过同一根线路中建立桥接WAN以及路由WAN连接的情况,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在主路由器之下可以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上网设备,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获取网络电视数据的电视等设备。这些普通的上网设备以及电视可以直接与主路由器连接,也可以通过子路由器与主路由器之间建立连接,例如,图1中所示的家庭组网中,还包括子路由器1和子路由器2,两个子路由器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子路由器1下分别可通过网线或者无线连接其他的上网设备STA,通过网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STB以及电视。子路由器2下分别可通过网线或者无线连接其他的上网设备STA,通过网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互联网越过运行商(Over The Top,OTT)的电视。
在一种具体的组网过程中,根据用户实际的组网情况,以及运营商IPTV业务的布放方式,在主路由器安装向导引导用户把主路由的上行WAN口和家庭网关(Modem)的相应LAN口进行正确的连接,建立起主路由器与网关(例如光猫)之间的桥接WAN以及路由WAN连接。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示出了在上述图1所示的类似的布网中,由网络或者运营商进行下行数据传输的实施例,执行主体为路由器(也就是上述组网中的主路由器),该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在本步骤中,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通过光纤传输到网关,然后从网关再传输至路由器,向路由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网关和路由器之间建立了不同的链路,也就是桥接WAN连接以及路由WAN连接,这两种连接可以在同一条物理线路中建立,也可以在不同的物理线路中分别建立,例如:可以在路由器和网关之间通过两根不同的网线进行连接,在路由器的安装设置过程中,通过安装向导进行提示,提示用户在进行组网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线路连接正确的接口即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在建立了网关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之后,当网络需要向上网设备或者机顶盒(或者电视机)发送下行数据时候,在将数据传输至网关之后,网关将网络数据通过建立的路由WAN连接进行下发,发送至路由器,将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通过建立的桥接WAN连接进行下发,发送至路由器,也就是路由器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接收到流量数据和网络数据,即上述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S102: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在本步骤中,路由器将接收到的两个数据进行聚合,即将要下发给普通上网设备的网络数据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聚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路由器覆盖范围的的设备,在该方案中,路由器覆盖的设备包括子路由器,普通上网设备、机顶盒(和/或电视机)中的至少一个,对于路由器来说,对于数据不需要再分别转发,而是直接下发即可。
在该方案的具体实现中,包括至少两种数据聚合后的转发方式:
第一种方式,当路由器下端通过子路由器连接上网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或者机顶盒(和/或电视机)时,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由该子路由器再将接收到的数据下发到连接的普通上网设备以及机顶盒,由接收数据自行判断自己需要的数据进行获取。
第二种方式,在上述路由器直接与覆盖范围内的普通的上网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以及机顶盒(和/或电视机)连接,即中间不通过别的路由设备,此时,路由器再接收到下行的第二数据(网络数据)和第一数据(流量数据)之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由于接收设备自己获取需要的数据进行显示或者播放等处理。在该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中,IPTV流只会发到机顶盒,Internet流只会到手机/PC等设备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路由器以及网关之间建立路由WAN以及桥接WAN连接,分别接收不同的数据,且该路由器可将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主要是下发给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或者上网设备或者机顶盒设备,本方案通过在路由器将业务流混合下发,可以发送至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示出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路由器需要确定是否覆盖连接了机顶盒设备,以便再接收到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之后,确定是否转发,需要预先对自身覆盖范围内连接的设备类型进行确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联网请求报文包括联网设备的标识。
在本步骤中,路由器覆盖范围内的设备,包括手机、电脑、智能家电、机顶盒、电视机等君可以成为联网设备,在通过该路由器连接至网络时,需要向该路由器发送联网请求报文,为了使得路由器判断设备以及进行授权,该联网请求报文至少需要包括该联网设备的标识,以便能够确定该联网设备是哪个设备即可,该标识可以是设备本身的名称,也可以是用户手动设置的设备名称,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S202:根据联网请求报文,识别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在本步骤中,路由器可以根据该联网设备报文对该联网设备进行识别,具体实现中,可以通过设备的标识进行识别,例如在路由器数据库中或者路由器的服务端存储有各种类型的机顶盒设备的标识,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器设备的标识从数据库或者服务器中的机顶盒设备的标识与该联网设备的标识进行比对,确定如果该联网设备的标识与数据库或者服务端中的匹配,则可确定该联网设备是机顶盒设备,否则确定该联网设备不是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联网请求报文本身的特征也可以用来确定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路由器接收到联网请求报文之后,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其中,该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可以包括历史机顶盒发送请求中的MAC地址,MAC地址中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字段,机顶盒的生产商信息等至少一个信息,也可以是机顶盒设备的其他特性信息,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可选的,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在需要与路由器建立连接时候,路由器能够获取到该联网设备的MAC地址,自身进行显示或者在设置路由器时在电脑等设备上,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由用户自行根据已经申请的业务的MAC地址和或设备地址,确定该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即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或者也可以选择出该设备不是机顶盒设备。
S203:若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路由器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识别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的设备,确定是否有机顶盒设备,如果确定了某个联网设备是机顶盒设备,则可以在本地对机顶盒设备进行标识,以便再后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转发。
具体的,如果路由器联网的设备中,不存在机顶盒(和/或电视机)之类的设备,即便是再数据传输过程中,路由器接收到了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也不需要进行下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并具体提供了集中确定联网设备是否是机顶盒设备的方式,通过在联网过程中或者路由器的设置过程中,对路由器覆盖范围内连接的设备进行识别,以便能够再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正确的转发。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1所示的组网方式中,当上网设备或者机顶盒电视机之类的存在上行数据传输时,也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分布式网络的中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本步骤中,以家庭分布式组网为例,当其中的普通上网的终端设备以及电视机的机顶盒都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发送端的该些设备直接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至组网中的主路由器,或者通过连接的子路由器发送至主路由器,对于与网关连接的路由器(也就是主路由器),接收到上行数据之后,则需要将其通过网关进行上传。
S301:将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S301: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二数据。
在本方案中,路由器再接收到上行数据之后需要进行分流,如果直接是从两个不同的设备接收到的流量数据以及网络数据,则可以直接区分,如果是从子路由器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可以根据数据的类型等特征进行分流,在分流之后,路由器将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通过桥接WAN连接发送至网关,将网络数据通过路由WAN连接发送至网关,以便网关能够将不同的数据分别转发至不同的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实现中,路由器也可以对覆盖范围内的联网设备或者发送上行数据的联网设备进行识别,确定并记录联网设备是否是机顶盒设备,进行标记存储。具体的识别方案与图3所示实施例中类似,可直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执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上行数据传输过程,路由器下连接的设备,例如子路由器将即有上网的网络数据以及电视的流量数据一并发送,对于路由器则接收到了上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流,通过与网关之间的不同的连接分别进行发送,以便网关能够识别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该方案中不需要额外在进行别的配置,只需要连接好路由器与网关之间的线路即可,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结合上述任一实施例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在主路由器上自动识别STB的IPTV请求和普通设备的上网请求,进而区分IPTV设备和普通上网设备。把STB和普通上网设备的请求分发到不同的逻辑WAN连接(即物理WAN上可以建立路由和桥接的连接)或物理WAN连接(物理WAN连接代表多个物理上行口的情况,逻辑WAN连接代表在一个物理上行口下面虚拟多个WAN接口的情况),对于来自运营商的下行IPTV流量做相应的处理并转发到正确的目的设备。在回传链路中(包括WiFi,PLC,以太网等),IPTV和普通上网流量混合传输,而不再局限于一般运营商定义的IPTV和上网流量用不同物理LAN口来承载,业务混合流可以到达家庭分布式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同时路由器会对IPTV流量做传输质量的保证,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家庭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中,例如,如图1所示的家庭组网方式中,在弱电箱中光纤通过家庭网关(也就是光猫Modem)连接入户,主路由器也可以设置在该弱电箱中,主路由器和光猫质检可以通过两根网线进行连接,分别建立起上网业务以及IPTV业务的传输通道。在客厅中,包括普通的上网设备STA以及通过机顶盒连接的电视,该电视和STA可以通过一个子路由器1与主路由器质检建立连接,同样的,卧室中存在普通的上网设备的STA以及通过OTT连接的电视机,该电视和STA可以通过子路由器2与子路由器1建立连接,也可以直接与主路由器建立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均可以是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对此不做限制。
在图1所示的组网安装过程中,根据用户实际的组网情况,以及运营商IPTV业务的布放方式,在路由器安装向导引导用户把主路由的上行WAN口和家庭网关(Modem)的相应LAN口进行正确的连接。
在联网过程中,主路由器根据STB联网请求报文中的特性,通过本地数据库或者云端接口对其进行智能的识别,识别出来的联网设备将其标记为STB设备。
然后在具体的转发处理过程中,主路由器会把下行的IPTV和普通上网流量混合传输,而不再局限于一般运营商定义的IPTV和上网流量用不同物理局部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LAN)LAN口来承载,业务混合流可以到达家庭分布式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同时路由器会对IPTV流量做传输质量的保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该分布式组网中的组网以及数据传输过程进行说明。
1、路由器安装向导
a.家庭网关(Modem)的IPTV通过单独的LAN口承载,一般称做iTV口。向导引导用户用两根网线把IPTV口和普通上网口分别连接到主路由器的WAN口上,在安装向导中配置路由器的两个WAN口和业务的对应关系。
b.家庭网关(Modem)的IPTV和上网业务通过同一个LAN口承载。向导引导用户用一根网线把这个口和路由器的WAN口连接。
2、STA设备智能识别
用户可以把STB在家庭分布式组网的任意接入点接入(WiFi或者以太网),STB上电以后,自动发起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请求或者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通讯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拨号请求,主路由器根据相应的规则对STB的请求报文的源MAC地址以及特征进行识别。
在具体实现中,家庭网关IPTV WAN模式包括路由和桥接模式,在路由模式时,STB的网络模式为DHCP获取家庭网关(Modem)分配的地址,路由器可以通过通过dhcp的option125,或者option60,MAC地址的数据库来识别请求是否是由STB设备发出的,然后确定联网设备是否是STB设备。在桥接模式,STB的网络模式包括PPPoE拨号获取BRAS分配的地址,或者DHCP获取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分配的地址的模式,在PPPoE拨号获取BRAS分配的地址的模式中,路由器工作在路由模式,正常上网设备是不会发出PPPoE拨号请求的,所以发PPPoE拨号请求的一定是STB设备,另外可以联合MAC地址数据库进行联合判断;在DHCP获取BRAS分配的地址的模式中,路由器通过dhcp的option125,或者option60,MAC地址的归属库来识别请求是否是由STB设备发出的,从而确定联网设备是否是STB设备。
具体的,可以通过建立STB特征数据库,支持option125,option60,MAC地址的联合匹配和部分匹配,最大程度的完成STB的精准识别,同时STB特征库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数据做更为精确的匹配;并且支持与运营商的服务器对接,来完成STB的识别。
在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中,接收到DHCP请求之后,通过分析里面的某个协议字段(比如Option60)进行识别,另外还可以根据MAC地址中的OUI字段和制造厂家的信息形成数据库,根据DHCP请求的源MAC来查找数据库,判断其是否是机顶盒设备,也可以逐渐在数据库中增加机顶盒类型的设备的其他的特性,以用来识别机顶盒,对此本方案不做限制。
如果存在STB无法正确识别的问题,用户可以手动针对设备MAC进行STB设置,结果会自动保存在路由器配置和云端中。后续用户把路由器恢复出厂配置或者更换新的路由器都会完成自动识别的过程,无需再手动设置。
3、主路由器对IPTV流和Internet数据的聚合和分流转发
图5a-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组网中的WAN模式示意图。如图5a所示,双WAN上行时,主路由基于上网WAN口建立一条桥接WAN,基于IPTV WAN口建立一条路由器WAN连接;如图5b所示,单WAN上行时,主路由基于这个上行WAN口同时建立一个桥接WAN+一个路由WAN口。
图中的上网设备传输的是网络设备,STB设备传输的IPTV流。在上述两个模式的示意图中,只有桥接WAN才能用于IPTV业务。
主路由器需要先识别下挂的所有STB设备,如果识别不到STB设备则不允许往桥接WAN口转发任何报文;如果识别到IPTV特征,则认为其是STB;识别不到或者误识别的情况需要用户通过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或者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WEB)指定STB设备。
图6a-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组网中的数据的请求过程示意图。图6a所示,主路由根据STB设备发送的DHCP请求(上行数据)中的STB MAC进行上行转发到IPTV桥连接,以及报文回程寻路过程中,在将请求转发至网关或者局端设备之前那,可根据发送的数据请求,确定该设备是STB设备进行标记。然后住路由器再网关或者局端设备反馈DHCP响应(下行数据)之后,通过从路由(也就是子路由器)转发至该STB设备。如果STB有VLAN,路由转发时进行透传,也就是不修改直接带到家庭网关(Modem)上即可。具体的IPTV请求和IPTV流也是一样的方式进行传输。
如图6b所示,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发送DHCP请求时候,路由器识别出该设备不是STB设备,则确定该请求是网络数据,此时可通过与网关或局端设备之间的路由WAN连接发送该请求,同样的网关或局端设备也通过路由WAN连接反馈给PC对应的DHCP响应,在后续过程中上网请求以及上网流(网络数据)也是该种方式进行传输。
综上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中,通过本地数据库和运营商云端接口,端云结合,对分布式组网内任意位置的STB设备进行智能的识别。同时通过双WAN连接对上网的网络数据和IPTV流量(即流量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流,适用不同运营商的IPTV组网方式。
并且,基于STB的MAC地址,实现基于设备的桥绑定,从而对普通上网流量和IPTV流量进行分发,在主路由器上把下行组播流转为单播流,还可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10,包括: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12,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同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通过在路由器将业务流混合下发,可以发送至路由覆盖的任何地方,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12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
或者,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10还包括:处理模块13和存储模块14;
所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14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该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10还包括:
显示模块15,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13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同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20,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处理模块22,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23,用于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第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对于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流,通过与网关之间的不同的连接分别进行发送,以便网关能够识别数据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该方案中不需要额外在进行别的配置,只需要连接好本装置与网关之间的线路即可,从而解决了IPTV不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部署的难题,保证了用户组网的简单和灵活。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20还包括:存储模块24;
所述接收模块21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24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22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20还包括:
显示模块25,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22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可选的,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同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路由器30包括:
处理器31、存储器32、与网关通信的接口33;
存储器32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31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芯片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网关、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器、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
所述网关与所述路由器之间建立桥接WAN连接和路由WAN连接,所述路由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路由器,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通过至少一个子路由器与路由器连接。
在上述在路由器的实现中,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实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具体的介质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制。

Claims (26)

1.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
或者,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7.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将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的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的第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12.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桥接WAN发送的第一数据和通过路由WAN发送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进行转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子路由器;
或者,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聚合后发送至所述路由器下连接的机顶盒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18.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子路由器发送的上行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分流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流量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网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桥接WAN向网关发送第一数据,并通过路由WAN向所述网关发送第二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联网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报文,所述联网请求报文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识别所述联网设备是否为机顶盒设备;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则存储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并标记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联网请求报文的特征是否与机顶盒特征数据库中存储的机顶盒设备的特征匹配;
若匹配,则确定所述联网设备为机顶盒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网请求报文还包括所述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网请求报文,显示所述联网设备的标识以及MAC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所述联网设备配置为机顶盒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同一条物理网线中建立;或者,所述桥接WAN和所述路由WAN在分别在不同的物理网线中建立。
23.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与网关通信的接口;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24.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芯片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25.一种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关、权利要求23所述的路由器、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
所述网关与所述路由器之间建立桥接WAN连接和路由WAN连接,所述路由器与所述至少一个上网设备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机顶盒设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900381.1A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08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381.1A CN110808923B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211450741.0A CN115834270A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0381.1A CN110808923B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0741.0A Division CN115834270A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923A true CN110808923A (zh) 2020-02-18
CN110808923B CN110808923B (zh) 2022-11-25

Family

ID=694877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0381.1A Active CN110808923B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211450741.0A Pending CN115834270A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0741.0A Pending CN115834270A (zh) 2019-09-23 2019-09-23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80892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565A (zh) * 2020-05-19 2020-09-0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关
CN112437355A (zh) * 2020-11-23 2021-03-02 深圳市友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三层组播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162824A (zh) * 2021-04-13 2021-07-23 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对子路由下的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364661A (zh) * 2021-06-11 2021-09-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52862A (zh) * 2021-03-02 2021-12-28 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15766340A (zh) * 2022-11-03 2023-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路由设备及可读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195A (zh) * 2012-11-02 2013-03-13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eoc的接入网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4486643A (zh) * 2014-12-17 2015-04-01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实现上网和互动电视的业务系统
CN107196793A (zh) * 2017-05-18 2017-09-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Iptv组网系统、第一转发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US20180124158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Hybrid clou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8069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终端获取业务的方法、设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0195A (zh) * 2012-11-02 2013-03-13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eoc的接入网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4486643A (zh) * 2014-12-17 2015-04-01 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实现上网和互动电视的业务系统
US20180124158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Hybrid clouds
CN107196793A (zh) * 2017-05-18 2017-09-22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Iptv组网系统、第一转发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4565A (zh) * 2020-05-19 2020-09-01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关
CN111614565B (zh) * 2020-05-19 2022-05-10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网关
CN112437355A (zh) * 2020-11-23 2021-03-02 深圳市友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三层组播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2437355B (zh) * 2020-11-23 2022-07-01 深圳市友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三层组播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3852862A (zh) * 2021-03-02 2021-12-28 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13162824A (zh) * 2021-04-13 2021-07-23 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器对子路由下的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364661A (zh) * 2021-06-11 2021-09-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364661B (zh) * 2021-06-11 2022-06-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组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766340A (zh) * 2022-11-03 2023-03-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路由设备及可读介质
WO2024093516A1 (zh) * 2022-11-03 2024-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路由设备及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4270A (zh) 2023-03-21
CN110808923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923B (zh) 分布式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96462A1 (zh) 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6209537A (zh) 一种家电设备及其wifi模块、配网方法
KR20150033513A (ko) 스마트 홈 서비스를 위한 기기들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38023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6958B (zh) 双系统装置的配置管理方法及双系统装置
CN103237071B (zh) 一种无线EoC终端集中管理的方法
CN103118064A (zh) 一种Portal集中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US9635711B1 (en) Mobile broadband management over plurality of operating systems and media
US1032665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switching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network devices based on user action
KR20220162678A (ko) 디지털 방송용 셋톱 박스와 이를 이용한 원격 컴퓨팅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및 단말과 원격 컴퓨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US11153118B2 (en) Technique for executing a service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through a wide are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638806B (zh) 即插即用的无线以太延伸基地台与其自动设定方法
CN109639554B (zh) 一种远程vlan实现方法
KR102560548B1 (ko) 액세스 포인트, 홈 게이트웨이 및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과, 상기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ip 통신 수행 방법
KR201401435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992649B1 (en) Mobile broadband management
CN115022116A (zh) 一种电台拉远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2070227A (ja) 異種の通信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制御する端末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7336857B2 (ja) 制御システム、接続状態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721212A (zh) 实现cm模块远程配置wifi路由模块的系统及方法
TWI511496B (zh) 無線通訊系統與管理方法
JP4912161B2 (ja) 同軸線通信装置の自動設定方法、ゲートウェイ、マスタ同軸線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817149B (zh) 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的信号控制方法及其服务器
CN111935299B (zh) 一种通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