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5438A -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5438A
CN110805438A CN201910994928.9A CN201910994928A CN110805438A CN 110805438 A CN110805438 A CN 110805438A CN 201910994928 A CN201910994928 A CN 201910994928A CN 110805438 A CN110805438 A CN 110805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esorption
pressure
coal bed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49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军太
肖芝华
武男
李相方
侯伟
林文姬
曾雯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ian Coalbed Methan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etrochina Coalbed Meth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ian Coalbed Methan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etrochina Coalbed Meth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ian Coalbed Methan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etrochina Coalbed Meth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ian Coalbed Methan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49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54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5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54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9/00Testing the nature of borehole walls; Formation testing;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samples of soil or well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to earth drilling or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包括:收集、测试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计算的基本参数和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考虑煤层中液相水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计算并绘制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根据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获取煤层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然后用计算得到的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压降和/或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压降来修正获得的解吸压力。本发明引入了储层中液相水对计算结果影响以及解吸产气与井底见气之间产生的额外压降消耗,解决了目前常用的临界解吸压力的确定方法所获得的数值与实际现场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藏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煤层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煤层气井临界解吸压力的确定是煤层气开采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原则上是指解吸与吸附达到平衡时对应的压力,即压力降低使吸附在煤微孔隙表面上的气体开始解吸时的压力。对于不饱和煤层气藏,只有在煤储层压力下降到临界解吸压力之后,吸附在煤基质中的煤层气才能够解吸出来。
目前获得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等温吸附曲线的图版法,和通过统计现场实际生产井见气时的井底压力的直接法。图版法可以简便的获得临界解吸压力的具体数值,但从机理上说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针对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而言,曲线的测定未考虑实际储层中水的影响造成误差;二是针对解吸曲线与储层含气量的耦合方式上,没有考虑纳米孔隙解吸产气与井底见气之间由于扩散、渗流产生的额外压降消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以便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或测试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计算的基本参数和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
步骤2、考虑煤层中液相水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计算并绘制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
步骤3、根据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获取煤层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
进一步的,本方法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假设解吸气体不影响压力和气体体积,通过如下公式式计算解吸气体的量;
V=α(Vmax-VL(p))+(1-α)(Vmax-V(p)) (1)
式(1)中: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max为最大Langmuir 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
α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21
式(2)中:Sw为含水饱和度,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
步骤202、比较上述气体体积V与气体在孔隙中最大储存体积大小,取较小的气体体积作为新的气体体积Vd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22
式(3)中:r为平均孔喉半径,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空隙体积, 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p为压力为p时由于气水毛管力导致所能发生驱替流动的最小毛管半径;
rp的计算公式为:
rp=2σ/p (4)
式(4)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p为气相压力;
步骤203、利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气相压: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31
式(5)中,p0为初始计算条件下的压力,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孔隙体积;
V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32
步骤204、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和所述新的对应压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解吸气体体积: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33
式(7)中,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Vmax为最大Langmuir 吸附量,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
步骤205、重复步骤202~步骤204直至计算结果稳定,最终计算结果为考虑液相水影响下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
步骤206、分别对不同压力下的Langmuir吸附量进行计算,获得该压力下所对应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并绘制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煤岩孔喉分布曲线f(r)通过如下任一种或几种方式获得:利用压汞实验测定、利用液氮吸附实验测定、利用分形理论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rc由努森数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进行修正的步骤,所述修正考虑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和/ 或,考虑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
进一步的,所述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ΔPr由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41
式(8)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r为平均孔喉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平均孔喉半径r由储层孔喉分布测试结果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ΔPd利用达西渗流方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42
式(9)中,Q为气体产量,μ为流体黏度,L为割理平均长度,k为割理相渗,A为割理平均横截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引入了储层中液相水对计算结果影响以及解吸产气与井底见气之间产生的额外压降消耗,解决了目前常用的临界解吸压力的确定方法所获得的数值与实际现场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该方法在计算临界解吸压力,进而评价煤储层特征,优化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考虑不同含水修正后的等温吸附解吸曲线图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包括:根据煤储层中甲烷产出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甲烷气从基质中解吸阶段、基质孔隙向割理窜流阶段、割理向压裂裂缝/井筒达西渗流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确定考虑水影响下的解吸曲线,然后分别考虑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压降后确定修正后的解吸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确定煤层气井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测试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计算的基本参数和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包括:平均孔喉半径r、煤岩孔喉分布曲线f(r)、参与渗流的最小空隙半径rc、气体产量Q和割理平均横截面积A。
步骤2、考虑煤层中液相水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计算并绘制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气体进行解吸时,气体分子要达到一定的活跃度,由于Gibbs自由能,就需要额外的能量给系统做功,来使气体分子活跃度提高,进而使气体达到解吸的状态。
步骤3、根据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获取煤层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
由于在煤储层中含有液相水,则应该基于固液系统吸附特征去研究,溶解态甲烷在转化为自由态甲烷的过程中必须经历气体分子成核的阶段,该阶段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固液系统下的气体解吸除了需要Gibbs自由能还需要额外的气体分子成核的能量。在甲烷气从基质中解吸的阶段,考虑到煤储层含水对解吸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建立不同含水对储层解吸的影响关系方程,认为该阶段储层含水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进一步的,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假设解吸气体不影响压力和气体体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解吸气体的量:
V=α(Vmax-VL(p))+(1-α)(Vmax-V(p)) (1)
式(1)中: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max为最大Langmuir 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
α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61
式(2)中:Sw为含水饱和度,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
步骤202、比较上述气体体积V与气体在孔隙中最大储存体积大小,取较小的气体体积作为新的气体体积Vd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62
式(3)中:r为平均孔喉半径,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空隙体积, 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p为压力为p时由于气水毛管力导致所能发生驱替流动的最小毛管半径;
rp的计算公式为:
rp=2σ/p (4)
式(4)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p为气相压力;
步骤203、利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气相压: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63
式(5)中,p0为初始计算条件下的压力,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孔隙体积;
V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64
步骤204、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和所述新的对应压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解吸气体体积: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65
式(7)中,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Vmax为最大Langmuir 吸附量,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
步骤205、重复步骤202~步骤204直至计算结果稳定,最终计算结果为考虑液相水影响下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
步骤206、分别对不同压力下的Langmuir吸附量进行计算,获得该压力下所对应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并绘制曲线。
其中,煤岩孔喉分布曲线f(r)通过如下任一种或几种方式获得:利用压汞实验测定、利用液氮吸附实验测定、利用分形理论获得。
本实施例中,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rc由努森数确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方法还包括对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进行修正的步骤,修正考虑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和 /或,考虑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修正的具体方式是通过从等温吸附解吸曲线上获得地层含气量对应的解吸压力加上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压降和/或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压降得到修正后的临界解吸压力。在基质孔隙向割理窜流阶段,考虑到基质孔隙较小的孔喉半径,气相运移时势必存在由于毛管力造成的压降损耗,因此该阶段储层本身性质中的孔喉半径大小,或储层热成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割理向压裂裂缝/ 井筒达西渗流阶段,考虑到割理较高的渗透率和较大的孔喉尺度,可采用达西渗流方程近似描述该阶段的流动规律,此处压降可由达西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达西公式,一定产量下,压降损耗与渗流距离及渗透率有关,因此该阶段储层中割理和人工裂缝的尺度及渗流能力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本实施例中,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ΔPr由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71
式(8)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r为平均孔喉半径。
其中,平均孔喉半径r由储层孔喉分布测试结果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ΔPd利用达西渗流方程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239451190000081
式(9)中,Q为气体产量,μ为流体黏度,L为割理平均长度,k为割理相渗,A为割理平均横截面积。
综上,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确定煤层气井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收集、测试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计算的基本参数和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然后,考虑煤层中液相水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计算并绘制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最后,根据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获取煤层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用计算的到的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压降和/或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压降来修正获得的解吸压力。本发明引入了储层中液相水对计算结果影响以及解吸产气与井底见气之间产生的额外压降消耗,解决了目前常用的临界解吸压力的确定方法所获得的数值与实际现场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或测试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计算的基本参数和煤层气井的原始地层数据;
步骤2、考虑煤层中液相水的影响,利用Gibbs自由能理论及储层孔喉分布曲线计算并绘制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
步骤3、根据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获取煤层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假设解吸气体不影响压力和气体体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解吸气体的量:
V=α(Vmax-VL(p))+(1-α)(Vmax-V(p)) (1)
式(1)中: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max为最大Langmuir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
α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Sw为含水饱和度,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
步骤202、比较上述气体体积V与气体在孔隙中最大储存体积大小,取较小的气体体积作为新的气体体积Vd
式(3)中:r为平均孔喉半径,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空隙体积,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p为压力为p时由于气水毛管力导致所能发生驱替流动的最小毛管半径;
rp的计算公式为:
rp=2σ/p (4)
式(4)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p为气相压力;
步骤203、利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气相压:
式(5)中,p0为初始计算条件下的压力,V0为初始条件下充满气相的孔隙体积;
V0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239451180000022
步骤204、用所述新的气体体积Vd和所述新的对应压力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新的解吸气体体积:
Figure FDA0002239451180000023
式(7)中,α为气相孔隙所占总煤岩孔隙的体积,f(r)为煤岩孔喉分布曲线,r为平均孔喉半径,rc为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Vmax为最大Langmuir吸附量,VL(p)为压力为p时的Langmuir吸附量,V(p)为压力为p时的固液界面吸附量;
步骤205、重复步骤202~步骤204直至计算结果稳定,最终计算结果为考虑液相水影响下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
步骤206、分别对不同压力下的Langmuir吸附量进行计算,获得该压力下所对应的煤层气等温解吸量,并绘制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岩孔喉分布曲线f(r)通过如下任一种或几种方式获得:利用压汞实验测定、利用液氮吸附实验测定、利用分形理论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与渗流的最小孔隙直径rc由努森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曲线进行修正的步骤,所述修正考虑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和/或,考虑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气体从基质孔隙到割理毛管产生的压降ΔPr由如下公式计算:
式(8)中,σ为甲烷与地层水间的表面张力,r为平均孔喉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孔喉半径r由储层孔喉分布测试结果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吸气体从割理到压裂裂缝达西流动产生的压降ΔPd利用达西渗流方程计算得到:
Figure FDA0002239451180000032
式(9)中,Q为气体产量,μ为流体黏度,L为割理平均长度,k为割理相渗,A为割理平均横截面积。
CN201910994928.9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Pending CN110805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928.9A CN110805438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4928.9A CN110805438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5438A true CN110805438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8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4928.9A Pending CN110805438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54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974A (zh) * 2022-01-07 2022-04-08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煤层气开发井原始含气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5688639A (zh) * 2023-01-04 2023-02-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的煤颗粒尺寸判定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2997A (zh) * 2017-07-31 2018-01-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排采数据评价低渗透煤储层压裂效果的方法
CN10781633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气含气量开发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6335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气含气量开发下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562997A (zh) * 2017-07-31 2018-01-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排采数据评价低渗透煤储层压裂效果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泽阳等: "考虑气水分布的煤层气解吸模型", 《天然气地球科》 *
石军太等: "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模型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3974A (zh) * 2022-01-07 2022-04-08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煤层气开发井原始含气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4293974B (zh) * 2022-01-07 2023-12-15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煤层气开发井原始含气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15688639A (zh) * 2023-01-04 2023-02-0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基质煤层气单孔隙输运模型的煤颗粒尺寸判定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1115B (zh) 一种页岩气井动态配产方法
CN105275442B (zh) 一种老井重复改造体积压裂工艺
CN104018829B (zh) 一种利用煤层气井生产数据测量气水相渗曲线的方法
CN110162808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井吸附气和游离气产出贡献的方法
CN107387068B (zh) 一种用于确定页岩气储层游离气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Liu et a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ainage optimiz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wells: A case study from low-permeability anthracite hosted reservoirs i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China
Gu et al.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by reservoir and geomechanical coupling simulation
CN110805438A (zh) 一种确定煤层气临界解吸压力的方法
CN110306960B (zh) 双孔双渗介质储层的压裂液渗吸增产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4481520A (zh) 页岩气井可采储量早期评价方法
CN115034489B (zh) 一种考虑溶解作用的气藏co2埋存潜力预测方法
Bacon et al. CO2 storage by sorption on organic matter and clay in gas shale
CN112253071A (zh)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预处理解堵增容压裂设计方法
CN115788402A (zh) 一种页岩气水平井焖井时间确定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08446511B (zh) 缝洞型油藏油、水的储量预测方法
陈元千 et al. Der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sothermal adsorption rate calculation method
CN116335654B (zh) 一种模拟页岩气特殊机理的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方法
CN110939430B (zh) 一种确定页岩气压裂液返排模型的方法
CN110862813A (zh) 一种煤层气井co2泡沫压裂液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制备的泡沫压裂液体系
CN111841460B (zh) 水合物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1396020B (zh) 一种煤层气井井间干扰的评价方法
CN113530511B (zh) 天然气藏的开发方法
Liu et al. Effects of Liquid CO2 Phase Transition Fracturing on Methane Adsorption of Coal
CN114753818A (zh) 提高稠油吞吐井产量的方法
CN117251662A (zh) 前置二氧化碳用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