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4991A - 河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河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4991A
CN110804991A CN201911147436.2A CN201911147436A CN110804991A CN 110804991 A CN110804991 A CN 110804991A CN 201911147436 A CN201911147436 A CN 201911147436A CN 110804991 A CN110804991 A CN 110804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river channel
main
channel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74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nmuyua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74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49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49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主河道沿水流的流动方向包括入流段以及分流段;干流河道,干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支流河道,支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且在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形成陆地带,其中,支流河道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的宽度。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对主河道的水流进行有效分流,保持水流的稳定流动,有利于降低水灾发生的可能性,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

Description

河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河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因防洪等问题影响,河道分叉处周边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遇到河道分叉多采用分水引流或修建水闸控制流量的方式,但以现有的河道支流分水引流,引流流量小,且在汛期时容易造成水位快速升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修建水闸成本过高,且不利于干流与支流的水流循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主河道沿水流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入流段以及分流段;干流河道,干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支流河道,支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且在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形成陆地带,其中,支流河道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河道结构,通过主河道包括入流段和分流段,以对入流段的水流进行分流;通过干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以使主河道中的大部分水流通过分流段后通过干流河道正常向下游流动,防止发生堵塞;通过支流河道的一端与分流段相连,以将主河道中的部分水流引向支流河道,并通过支流河道向下游流动,可对主河道的水流进行分流,对干流河道的水流流动起到缓解作用,防止在水流流量较大时造成干流河道的水位过快上升,降低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在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形成的陆地带,将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隔开,以防止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水流相互影响,同时陆地带的土地可进行开发,提高土地使用率;其中,通过支流河道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的宽度,可使支流河道与干流河道在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水的体积相同,使得干流河道中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支流河道的宽度相对较窄,在支流河道的底高程大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时,限制了支流河道的分流作用的发挥,容易造成在主河道水位低时,支流河道中的水流较少甚至无水流流过,而在主河道水位高时,支流河道中的水位上升过快,极易使水流漫过支流河道两岸的陆地而引发水灾,影响对支流河道两岸的陆地的利用;在支流河道的底高程小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时,会使得分流段的水流优先流向支流河道,影响干流河道的水流量,同时增加了支流河道的水流通行压力,增加了发生水灾的隐患。以上情形在支流河道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的底高程相差较大时尤为明显。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河道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分流段位于入流段下游,分流段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扩大,其中,干流河道的宽度和支流河道的宽度与分流段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相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位于入流段下游的分流段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扩大,以引导主河道中的水流分别流入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且保持在分流段的水流的稳定性,避免主河道的宽度在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交叉处发生骤变造成水流异常流动,防止水流对河道或陆地带造成较大的冲击。可以理解,如在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交叉处的主河道宽度发生突变,容易造成水流流速骤变,或水流方向发生较大角度的变化而增加对河道以及陆地带的冲击等异常状况,甚至会在局部区域形成漩涡或阻塞,不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河道结构受损,增加维护成本。其中,通过限定干流河道的宽度和支流河道的宽度与分流段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相关,以使支流河道与干流河道的宽度尺寸相适,可保证主河道中的水流正常通过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流动的同时保持水流的稳定,防止水流发生异常流动,降低发生水灾或河道受损的可能性,具体地,分流段的长度为10米,分流段的最大宽度为60米,而干流河道的宽度为45米,支流河道的宽度为15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主河道在入流段与分流段连接处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过渡。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主河道在入流段与分流段连接处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过渡,可使主河道在宽度开始发生变化处的河岸边缘无棱角,使得主河道的宽度不发生骤变,防止局部水流发生异常流动,进一步加强水流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陆地带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干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支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陆地带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即陆地带的宽度随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使陆地带朝向主河道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主河道一侧的宽度,以使干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支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以防止因干流河道或支流河道的宽度发生变化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可以理解,在水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水流流速与通过面积相关,因底高程固定,因而水流流速与宽度相关。另外,还可保持陆地带的两侧分别与干流河道远离陆地带的一侧和支流河道源流陆地带的一侧的距离不发生较大变化,以降低陆地带与两侧陆地之间的通行距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河道结构还包括连接河道,设于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通过连接河道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于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连接河道,使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连通,以使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可进行水流交互,由于支流河道的宽度小于干流河道的宽度,支流河道的分流能力存在极限,在支流河道的水流量超过了支流河道的分离能力极限时通过连接河道引导支流河道的水流流入干流河道,可有效防止支流河道的水流量超限引发水灾,从而减少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陆地带由干流河道、支流河道以及连接河道合围形成岛屿,岛屿由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大于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陆地带由干流河道、支流河道以及连接河道合围部分形成岛屿,通过限定岛屿由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大于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减少岛屿朝向水流方向的面积,降低岛屿整体所承受的水流冲击力,减少岛屿因水流冲击造成的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岛屿由交叉处至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为30米,岛屿在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由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为30米,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米,以使岛屿保持足够的面积,以利于对岛屿上的土地的利用,同时不影响连接河道对支流河道水流的引导作用。可以理解,如岛屿面积过小,不便于对岛屿上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如岛屿面积过大,尤其是由交叉处至连接河道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会对连接河道分流支流河道的水流的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在支流河道水位较高时,水流尚未到达连接河道水流量已超过了支流河道的极限,引发水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河道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通道,设于岛屿与干流河道远离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或设于岛屿与支流河道远离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以供通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岛屿与干流河道远离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或岛屿与支流河道远离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通道,以供通行,便于岛屿与其他陆地之间的交通,有利于降低通行时间和成本。其中,连接通道可以是桥梁,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陆地带朝向主河道的一侧的边缘线为圆滑曲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陆地带朝向主河道的一侧的边缘线为圆滑曲线,一方面可减缓主河道水流对对岛屿的冲击作用,减少岛屿因水流的冲击所受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圆滑的边缘线引导主河道的水流分流至干流河道和支流河道,防止水流流向的骤变引发异常流动,有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陆地带朝向主河道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陆地带中其他位置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陆地带朝向主河道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陆地带中其他位置的高度,以在主河道水流量较大时,防止主河道的水流直接流入陆地带内而引发水灾,起到防洪作用。同时,避免了对陆地带整体高度进行加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河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河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主河道,11入流段,12分流段,21干流河道,22支流河道,23连接河道,3陆地带,31岛屿,4连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河道结构。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河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河道1、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主河道1沿水流的流动方向包括入流段11以及分流段12;干流河道21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支流河道22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且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陆地带3,其中,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通过主河道1包括入流段11和分流段12,以对入流段11的水流进行分流;通过干流河道21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以使主河道1中的大部分水流通过分流段12后通过干流河道21正常向下游流动,防止发生堵塞;通过支流河道22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以将主河道1中的部分水流引向支流河道22,并通过支流河道22向下游流动,可对主河道1的水流进行分流,对干流河道21的水流流动起到缓解作用,防止在水流流量较大时造成干流河道21的水位过快上升,降低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的陆地带3,将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隔开,以防止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的水流相互影响,同时陆地带3的土地可进行开发,提高土地使用率;其中,通过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可使支流河道22与干流河道21在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水的体积相同,使得干流河道21中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支流河道22相对于干流河道21而言宽度较窄,在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大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时,限制了支流河道22的分流作用的发挥,容易造成在主河道1水位低时,支流河道22中的水流很少甚至无水流流过,而在主河道1水位高时,支流河道22中的水位上升过快,极易使水流漫过支流河道22两岸的陆地而引发水灾,影响对支流河道22两岸的陆地的利用;在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小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时,会使得分流段12的水流优先流向支流河道22,影响干流河道21的水流量,同时增加了支流河道22的水流通行压力,增加了发生水灾的隐患。以上情形在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差较大时尤为明显。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结构,如图1所示,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1、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主河道1沿水流的流动方向包括入流段11以及分流段12;干流河道21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支流河道22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且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陆地带3,其中,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分流段12位于入流段11下游,分流段12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扩大,其中,干流河道21的宽度和支流河道22的宽度与分流段12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相关。通过位于入流段11下游的分流段12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扩大,以引导主河道1中的水流分别流入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且保持在分流段12的水流的稳定性,避免主河道1的宽度在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交叉处发生突变造成水流异常流动,防止水流对河道或陆地带3造成较大的冲击。可以理解,如在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交叉处的主河道1宽度发生突变,容易造成水流流速骤变,或水流方向发生较大角度的变化而增加对河道以及陆地带3的冲击等异常状况,甚至会在局部区域形成漩涡或阻塞,不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河道结构受损,增加维护成本。其中,通过限定干流河道21的宽度和支流河道22的宽度与分流段12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相关,以使支流河道22与干流河道21的宽度尺寸相适,可保证主河道1中的水流正常通过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流动,同时保持水流的稳定,防止水流发生异常流动,降低发生水灾或河道受损的可能性,具体地,分流段12的长度为10米,分流段12的最大宽度为60米,而干流河道21的宽度为45米,支流河道22的宽度为15米。
进一步地,主河道1在入流段11与分流段12连接处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过渡。通过主河道1在入流段与分流段12连接处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过渡,可使主河道1在宽度开始发生变化处的河岸边缘无棱角,使得主河道1的宽度不发生骤变,防止局部水流发生异常流动,进一步加强水流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结构,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陆地带3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干流河道21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支流河道22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通过陆地带3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即陆地带3的宽度随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使陆地带3朝向主河道1一侧的宽度小于远离主河道1一侧的宽度,以使干流河道21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支流河道22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以防止因干流河道21或支流河道22的宽度发生变化影响水流的正常流动,可以理解,在水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水流流速与通过面积相关,因高程固定,因而水流流速与宽度相关。另外,还可保持陆地带3的两侧分别与干流河道21远离陆地带3的一侧和支流河道22源流陆地带3的一侧的距离不发生较大变化,以降低陆地带3与两侧陆地之间的通行距离。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结构,如图2所示,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1、干流河道21、支流河道22和连接河道23。主河道1沿水流的流动方向包括入流段11以及分流段12;干流河道21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支流河道22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且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陆地带3,其中,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连接河道23设于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以使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通过连接河道23连通。通过主河道1包括入流段11和分流段12,以对入流段11的水流进行分流;通过干流河道21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以使主河道1中的大部分水流通过分流段12后通过干流河道21正常向下游流动,防止发生堵塞;通过支流河道22的一端与分流段12相连,以将主河道1中的部分水流引向支流河道22,并通过支流河道22向下游流动,可对主河道1的水流进行分流,对干流河道21的水流流动起到缓解作用,防止在水流流量较大时造成干流河道21的水位过快上升,降低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的陆地带3,将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隔开,以防止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的水流相互影响,同时陆地带3的土地可进行开发,提高土地使用率;其中,通过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且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可使支流河道22与干流河道21在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水的体积相同,使得干流河道21中的水流保持相对稳定。通过设于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连接河道23,使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连通,以使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可进行水流交互,由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小于干流河道21的宽度,支流河道22的分流能力存在极限,在支流河道22的水流量超过了支流河道22的分离能力极限时通过连接河道23引导支流河道22的水流流入干流河道21,可有效防止支流河道22的水流量超限引发水灾,从而减少损失。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结构,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陆地带3由干流河道21、支流河道22以及连接河道23合围形成岛屿31,岛屿31由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23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最大距离。通过限定岛屿31由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23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最大距离,以减少岛屿31朝向水流方向的面积,降低岛屿31整体所承受的水流冲击力,减少岛屿31边缘因水流冲击造成损失。
进一步地,岛屿31由交叉处至连接河道23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0米,岛屿31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米,以使岛屿31保持足够的面积,以利于对岛屿31上的土地的利用,同时不影响连接河道23对支流河道22水流的引导作用。可以理解,如岛屿31面积过小,不便于对岛屿31上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如岛屿31面积过大,尤其是由交叉处至连接河道23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会对连接河道23分流支流河道22的水流的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在支流河道22水位较高时,水流尚未到达连接河道23水流量已超过了支流河道22的极限,引发水灾。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结构,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在岛屿31与支流河道22远离岛屿31一侧的陆地之间设有一个连接通道4,以便于岛屿31与支流河岸之间的交通,有利于降低通行时间和成本。另外,连接通道4也可以设于岛屿31与干流河道21源流岛屿31的一侧陆地之间,其中,连接通道4可以是桥梁,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通道。
进一步地,陆地带3朝向主河道1的一侧的边缘线为圆滑曲线,一方面可减缓主河道1水流对对岛屿31的冲击作用,减少岛屿31因水流的冲击所受的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圆滑的边缘线引导主河道1的水流分流至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防止水流流向的骤变引发异常流动,有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
更进一步地,陆地带3朝向主河道1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陆地带3中其他位置的高度,以在主河道1水流量较大时,防止主河道1的水流直接流入陆地带3内而引发水灾,起到防洪作用。同时,避免了对陆地带3整体高度进行加高,可有效降低成本。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河道结构,包括主河道1、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可对主河道1的水流进行分水引流。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主河道1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流段11和分流段12,主河道1在的分流段12处与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连通,干流河道21的宽度大于支流河道22的宽度。入流段11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分流段12的宽度由入流段11向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交叉处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入流段11与分流段12的连接处的河岸采用圆弧过渡,以将入流段11的水流平稳地引导至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中,减少因宽度突变造成水流的异常流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形成有陆地带3,陆地带3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以使干流河道21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上保持一致且支流河道22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一方面减少对水流的正常流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可保持陆地带3分别与两侧河岸之间的距离不发生较大变化,以缩短陆地带3与两侧河岸之间的通行距离。
其中,支流河道22的底高程与干流河道21的底高程相同,以使支流河道22与干流河道21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水量相同,防止因高程不同影响支流河道22的分水引流作用,减少出现支流河道22内缺水或水位过高超过水流通行极限的可能性,以提高支流河道22的引流效率,减少水灾隐患。分流段12的长度为10米,分流段的最大宽度为60米,干流河道21的宽度为45米,支流河道22的宽度为15米,可保证主河道1中的水流正常通过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流动的同时保持水流的稳定,防止水流发生异常流动,降低发生水灾或河道受损的可能性
另外,陆地带3朝向主河道1的一侧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曲线,以平稳地将主河道1的水流引导至干流河道21和支流河道22,降低主河道1的水流对陆地带3的冲击作用,减少陆地带3因水流冲击而受到损失。陆地带3朝向主河道1的一侧的高度高于陆地带3其他位置的高度,以在主河道1水位较高时,防止水流直接漫入陆地带3内,以起到防洪作用,减少陆地带3的损失。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设有连接河道23,使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连通,以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可进行水流交互,尤其在支流河道22的水流量过大超过了支流河道22的水流通行极限时,可通过连接河道23引导支流河道22的水流流向干流河道21,以防止支流河道22内的水流漫入河岸中引发水灾。陆地带3上由干流河道21、支流河道22以及连接河道23合围形成岛屿31,岛屿31由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的交叉处至连接河道23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0米,岛屿31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米,以使岛屿31保持足够的面积,以利于岛屿31上的土地利用,同时以免连接河道23距支流河道22与干流河道21的交叉处的距离过大而影响连接河道23的引流作用。岛屿31与支流河道22源流岛屿31一侧的陆地之间设有连接通道4,以供通行,有利于降低通行时间和成本。
此外,在干流河道21与支流河道22之间的陆地带3上的其他位置,也可设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河道23,使陆地带3形成多个不同的岛屿。
本发明的河道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可对主河道的水流进行有效分流,同时有利于保持水流的稳定流动,降低发生水灾的可能性,同时具有防洪作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对主河道的水流进行有效分流,保持水流的稳定流动,有利于降低水灾发生的可能性,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河道周边的土地利用。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河道,所述主河道沿水流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入流段以及分流段;
干流河道,所述干流河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段相连;
支流河道,所述支流河道的一端与所述分流段相连,且在所述干流河道与支流河道之间形成陆地带,
其中,所述支流河道的底高程与所述干流河道的底高程相同,且所述干流河道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流河道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段位于所述入流段下游,所述分流段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扩大,
其中,所述干流河道的宽度和所述支流河道的宽度与所述分流段的长度及宽度尺寸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河道在所述入流段与所述分流段连接处的河岸边缘采用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带的宽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干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支流河道的宽度沿水流方向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河道,设于所述干流河道与所述支流河道之间,所述干流河道与所述支流河道通过所述连接河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带由所述干流河道、所述支流河道以及所述连接河道合围形成岛屿,所述岛屿由所述干流河道与所述支流河道的交叉处至所述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干流河道与所述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岛屿由所述交叉处至所述连接河道的最大距离为30米,所述岛屿在所述干流河道与所述支流河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通道,设于所述岛屿与所述干流河道远离所述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或设于所述岛屿与所述支流河道远离所述岛屿的一侧的陆地之间,以供通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带朝向所述主河道的一侧的边缘线为圆滑曲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陆地带朝向所述主河道的一侧的高度高于所述陆地带中其他位置的高度。
CN201911147436.2A 2019-11-21 2019-11-21 河道结构 Pending CN1108049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436.2A CN110804991A (zh) 2019-11-21 2019-11-21 河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7436.2A CN110804991A (zh) 2019-11-21 2019-11-21 河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4991A true CN110804991A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9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7436.2A Pending CN110804991A (zh) 2019-11-21 2019-11-21 河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49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896A (zh) * 2020-07-15 2020-10-13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三霞,熊峰,操昌碧,朱永刚: "航道整治水保生态工程措施体系探讨", 《低碳世界》 *
张少杰,陈辉,景卫华,陆建宇: "南京长江新济洲-新生洲备用水源地可行性研究", 《人民长江》 *
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腾讯•大苏网,http://js.qq.com/a/20150506/014274.htm》", 6 May 2015 *
谢鉴衡: "《河床演变及整治》", 31 October 201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2896A (zh) * 2020-07-15 2020-10-13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CN111762896B (zh) * 2020-07-15 2023-08-29 福建荣冠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4926B (zh) 坝面挑坎分流消能的溢流坝
CN110804991A (zh) 河道结构
US4884917A (en) Flow modification at the bifurcation of a branch channel from a main channel carrying a water flow
CN109778800B (zh) 渐变跌坎型消力池
CN109750641A (zh) 水电工程岸边不同泄水建筑物集中布置时的出口消能布置结构
CN107386220B (zh) 缺口分流式二道坝结构
CN111501682A (zh) 一种适用于高拱坝的泄洪孔口多层不对称布置方法
CN206971181U (zh) 一种可分散消能的多通道坎消力池
CN109235626B (zh) 一种内置有异型薄板式消除回流装置的箱式双向流道
CN111395278A (zh) 一种连续导流消能式溢洪道及弧形消力墩
CN214301639U (zh) 整流消能跌井装置
CN204644988U (zh) 一种异型反台阶消力池
CN106400753B (zh) 一种琴键堰流式分级消能消泡虹吸井和方法
CN216304593U (zh) 一种泄洪消能装置
CN212248137U (zh) 一种连续导流消能式溢洪道、弧形消力墩及消能单元
CN103132482A (zh) 一种弯道导流坎结构
CN212536295U (zh) 一种液压阀块
SU1271934A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 каналов
CN2121039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CN215482289U (zh) 一种公路桥梁排水结构
CN220704421U (zh) 蜗隧型防浪结构
CN219710180U (zh) 一种堤坝建筑构件
CN112854151B (zh) 整流消能跌井装置
CN219327046U (zh) 一种泵站出水池结构
CN109594533A (zh) 一种涡流室消力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