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3590B -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3590B
CN110803590B CN201911042679.XA CN201911042679A CN110803590B CN 110803590 B CN110803590 B CN 110803590B CN 201911042679 A CN201911042679 A CN 201911042679A CN 110803590 B CN110803590 B CN 110803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elevator
data
relative distan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26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3590A (zh
Inventor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rong Iot Investment Enterprise L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eral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eral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eral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267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3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3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3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3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2Position or depth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87Devices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repair or inspection ta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其中,电梯监控系统包括无线测距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无线测距模块设置于轿厢本体和/或电梯井,用于采集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测距模块电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无线测距模块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处理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相对距离数据,并根据相对距离数据获取轿厢本体在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电梯一旦出现故障,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于终端获取到电梯的实时位置信息,直接前往电梯故障现场实施救援或维修,有效提高了救援和维修效率,降低了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往往成为人们在高层建筑中上下行的必备工具,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则严重影响到人们的上下行,甚至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
目前电梯维保技术尚未完善,当电梯出现故障,维修技术人员需要先到达电梯现场确认轿厢位置,之后才能前往轿厢停靠楼层或距离轿厢最近楼层进行救援或维修,工作效率低下。另外,由于电梯数量较为庞大,一旦多台电梯同时出现故障,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相当大,无法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和维修,影响人们的上下行,如轿厢内有被困人员,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维修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实施救援和维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包括:
无线测距模块,设置于轿厢本体和/或电梯井,用于采集所述轿厢本体和所述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测距模块电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所述无线测距模块采集到的所述相对距离数据;
处理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相对距离数据,并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获取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外壁或所述电梯井顶部内壁,用于采集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到所述电梯井顶部之间的距离;
和/或,所述无线测距模块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底部外壁或所述电梯井底部内壁,用于采集所述轿厢本体的底部到所述电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测距模块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选用低功率广域网络通信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为云平台服务器。
一种电梯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集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的步骤包括:
采集所述轿厢本体底部与所述电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轿厢本体和所述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所述轿厢本体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所在楼层信息,其中,所述轿厢本体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和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轿厢本体顶部和所述电梯井顶部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轿厢本体和所述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所述轿厢本体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所述轿厢本体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所在楼层信息,其中,所述轿厢本体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所述轿厢本体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上述电梯监控系统包括无线测距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处理模块,通过无线测距模块获得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进而将该相对距离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该相对距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轿厢本体在电梯井中所处的位置信息,并最终输出轿厢本体的位置信息,供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参考。由此,电梯一旦出现故障,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于终端获取到电梯的实时位置信息,直接前往电梯故障现场实施救援或维修,有效提高了救援和维修效率,降低了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风险。
上述电梯监控方法,通过采集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再根据相对距离数据分析处理得到轿厢本体在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由此,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可快速获取到轿厢本体在电梯井中所处位置信息,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可在第一时间赶往轿厢本体所在位置实施救援或维修,有效提高了救援和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测距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无线通信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中网关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梯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执行步骤S20的参考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轿厢本体;2-电梯井;10-无线测距模块;11-无线通信模块;111-信号收发单元;112-射频信号单元;113-天线;12-处理模块;13-第一微处理器;14-第一供电单元;15-网关模块;151-第一通信单元;152-第二通信单元;153-第二微处理器;154-第二供电单元;155-存储单元;20-存储器;21-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根据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测距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11以及处理模块12。
其中,如图2-9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轿厢本体1和/或电梯井2中,用于采集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或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用于采集轿厢本体1的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由于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和电梯井2顶部内壁在位置上是相对的,因此无线测距模块1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或者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均可以采集到轿厢本体1的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安装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将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还是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
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或电梯井2底部内壁,用于采集轿厢本体1的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由于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和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在位置上是相对的,因此无线测距模块1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或者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均可以采集到轿厢本体1的底部到电梯井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安装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将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在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还是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
作为另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无线测距模块10可以同时采集轿厢本体1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和轿厢本体1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有以下几种设置方式:
如图6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和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或者,如图7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和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或者,如图8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和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或者,如图9所示,无线测距模块10设置于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和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方位点之间的距离超过无线测距模块10的量程时,无线测距模块10将采集不到距离数据。实际应用时,电梯停靠的位置不确定,可能会出现轿厢本体1顶部和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超出量程的情况或者轿厢本体1底部和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超出量程的情况。
基于上述考虑,本申请将上一段中无线测距模块10的几种设置方式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当轿厢本体1顶部和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超出量程,可采集轿厢本体1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当轿厢本体1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超出量程,可采集轿厢本体1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得无线测距模块10可以至少采集到轿厢本体1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轿厢本体1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无线测距模块10分别设置于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和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实际应用时,轿厢本体1的顶部外壁和电梯井2的底部内壁相对于轿厢本体1的底部外壁和电梯井2的顶部内壁,更便于无线测距模块10的安装和固定,有助于减小电梯工作人员的安装难度。
作为一种变形实施方式,无线测距模块10还可以设置于电梯井2的内侧壁。具体地,可以在各个楼层所在的电梯井2内侧壁上均设置无线测距模块10,当轿厢本体1到达各个楼层时,设置在该楼层所在的电梯井2内侧壁上的无线测距模块10可采集到轿厢本体1外侧壁到电梯井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旦出现故障,电梯可能不会准确停靠在楼层的预设位置,而是停靠在电梯井2中的任意位置,因此可能出现轿厢本体1停靠在两个相邻的无线测距模块10之间的情况,这样无线测距模块10不会采集到轿厢本体1外侧壁到电梯井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基于这点考虑,作为上述变形实施方式的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相邻的无线测距模块1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等于轿厢本体1的高度。由此可确保轿厢本体1无论停靠在电梯井2的什么位置均可以被无线测距模块10采集到相对距离数据。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到的轿厢本体1顶部和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轿厢本体1底部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以及轿厢本体1外侧壁到电梯井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均定义为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综上,本申请中的无线测距模块10可以有多种设置方法,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也可以为多种,可选择性和灵活性较强。
本实施例中,无线测距模块10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无线测距模块10为激光测距仪。具体地,激光测距仪朝被测物体方向发射激光信号,再接收由被测物体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激光测距仪结合激光信号的往返时间和光速,计算得出被测物体到无线测距模块10之间的距离,即相对距离数据。该测量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较为测量数据较为准确。
当然,还可以选用其他能够实现无线测距功能的仪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无线测距模块10的种类,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无线通信模块11与无线测距模块10电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无线测距模块10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1和无线测距模块10集成于同一片电路板上,提高了集成度,有助于实现当前微型化发展趋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11选用低功率广域网络通信模块。其中,低功率广域网络也被称为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或LPWA(Low-PowerWide-Area)或LPN(Low-Power Network),是一种用在物联网,可以用低比特率进行长距离通讯的无线网络,其每个频道的传输速率介于0.3kbit/s至50kbit/s。
本实施例中,低功率广域网络通信模块可以采用LoRa通信模块或者NB-IoT通信模块。NB-IoT又称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由于备受国家政策、电信运营商和业内大厂的青睐,NB-IoT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较为迅速,其可以工作在授权频谱下,具有覆盖能力强、连接数量多、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等特点。LoRa全称Long Range,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应用在非授权频谱下,不依赖运营商便可部署自主、可控的专用网络,灵活性强、布设快且成本更低,另外还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等特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无线通信模块11选用LoRa通信模块。其中,如图10所示,LoRa通信模块包括集成封装在一起的信号收发单元111和射频信号单元112,信号收发单元111与无线测距模块10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无线测距模块10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并发送至射频信号单元112,并调节数据接收灵敏度和数据发射速率,降低外界信噪干扰,以及调节信号带宽以及缩短数据传输时间。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单元111采用SX1276芯片或SX1277芯片或SX1278芯片。射频信号单元112用对数据进行扩频技术处理、实现远距离传输数据。另外,LoRa通信模块还包括与射频信号单元112相连的天线113,具体地,天线113可以直接焊接于射频信号单元112所在的电路主板上,实现与射频信号单元112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还包括分别与无线测距模块10和无线通信模块11电性连接的第一微处理器13,第一微处理器13的输入端连接无线测距模块10的输出端,第一微处理器13的输出端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1的输入端,主要用于接受无线测距模块10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并对该相对距离数据进行统一打包封装,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11。这是由于无线测距模块10发送数据的频率和无线通信模块11对外发送数据的频率往往不一致,例如,无线测距模块10每秒钟发送三次数据给无线通信模块11,而无线通信模块11需要三秒才能对外发送一次数据,这样容易导致无线测距模块10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部分丢失,影响整体监控效果。因此,通过第一微处理器13将接收到的数据打包封装一并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11,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监控的准确性。
此外,如图11所示,第一微处理器13还电性连接有第一供电单元14,第一供电单元14为第一微处理器13提供工作电源,保证其能够长期持续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无线测距模块10、第一微处理器13、第一供电单元14以及无线通信模块11均集成在一块电路主板上,实现了高集成度,满足当前微型化发展趋势,同时有助于提高信号传输速率。
处理模块12与无线通信模块11电连接,用于接收相对距离数据,并根据相对距离数据获取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2优选为云平台服务器,云平台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11发送的相对距离数据后,根据内部计算方法获取到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所处的位置信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的位置信息一般是指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所在的楼层信息。
当处理模块12获取到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的位置信息后,可以将其保存在本地端,也可以输出至屏显终端。其中,屏显终端可以是手机端、电脑端、LED显示屏、OLED显示屏、智能穿戴设备等各种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由此,电梯一旦出现故障,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于终端远程获取到电梯的实时位置信息,直接前往电梯故障现场实施救援或维修,有效提高了救援和维修效率,降低了被困电梯人员的安全风险。
关于处理模块12如何通过相对距离数据获取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的位置信息,参见后文电梯监控方法中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该电梯监控系统中还包括网关模块15,网关模块15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11以及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负责无线通信模块11与处理模块12之间的通信。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无线通信模块11、网关模块15以及处理模块12之间的通信方法进行讲解:
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11选用LoRa通信模块,处理模块12为云平台服务器,如图13所示,网关模块15包括基于LoRaWAN协议设置的第一通信单元151、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设置的第二通信单元152、分别与第一通信单元151和第二通信单元152电性连接的第二微处理器153。其中互联网通信协议选用但不限于2G、3G、4G、5G、WIFI、以太网通信协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时,LoRa通信模块通过LoRaWAN协议将相对距离数据发送至第一通信单元151,第一通信单元151收到数据后交由第二微处理器153进行数据整理后,第二微处理器153将整理后的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单元152,第二通信单元152通过互联网通信协议发送至云平台服务器。由此实现无线通信模块11与处理模块12之间的跨协议通信。
另外,如图13所示,第二微处理器153还电性连接有第二供电单元154和存储单元155,第二供电单元154为第二微处理器153提供工作电源,保证其可以长时间持续工作。存储单元155用于存储无线通信模块11发送过来但由于网络信号的原因未成功上传至处理模块12的数据,确保数据不丢失。
在实际应用时,网关模块15和无线通信模块11是双向通信,网关模块15可以接收无线通信模块11传过来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向无线通信模块11发送指令,例如调节无线通信模块11发送数据的频率、时间、间隔等,由此可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传输的不同需求。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监控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采集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
步骤S20、根据相对距离数据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步骤S10包括:采集轿厢本体1底部与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作为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具体的采集方法可参考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里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20包括: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并输出,其中,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和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具体地,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指的是,实际使用时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最低位置到电梯井2底部之间的距离。楼层的层高数据指的是每个楼层的高度。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指的是采用以下公式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
Figure BDA0002253287570000121
其中,F表示轿厢本体所在楼层信息,X2表示轿厢本体底部到电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距离数据),A1表示轿厢本体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h表示楼层的层高数据。(可参考图15)
作为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
步骤S10包括:获取轿厢本体1顶部和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作为轿厢本体1和电梯井2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具体的采集方法可参考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电梯监控系统里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S20包括: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其中,轿厢本体1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具体地,轿厢本体1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指的是,实际使用时,轿厢本体1的顶部可到达的最高位置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轿厢本体1的高度指的是轿厢本体1顶部到底部的距离,楼层的层高数据指的是每个楼层的高度。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指的是采用以下公式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
Figure BDA0002253287570000131
其中,F表示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X1表示轿厢本体1的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距离数据),A2表示轿厢本体1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A3表示轿厢本体1的高度,h表示楼层的层高数据。(可参考图15)
作为上述可替换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步骤S20包括: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楼层的层高数据以及电梯井2的高度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其中,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楼层的层高数据以及电梯井2的高度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电梯井2的高度指的是电梯井2的顶部到底部之间的距离。
依据相对距离数据、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轿厢本体1的高度、楼层的层高数据以及电梯井2的高度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指的是通过以下公式获取得到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
Figure BDA0002253287570000141
其中,F表示轿厢本体1所在楼层信息,H表示电梯井2的高度,X1表示轿厢本体1的顶部到电梯井2顶部之间的距离(相对距离数据),A3表示轿厢本体1的高度,A1表示轿厢本体1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h表示楼层的层高数据。(可参考图15)
作为另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
步骤S10包括:采集设置在各楼层电梯井2内侧壁上的无线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信息。具体地,各楼层电梯井2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无线测距模块,无线测距模块负责测量与其最接近的物体之间的距离,当轿厢本体1停靠在某一楼层,该楼层的电梯井2内侧壁上的无线测距模块会采集到与轿厢本体1侧壁之间的距离。该距离必然小于其他楼层的无线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
步骤S20包括:根据各楼层的无线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信息判断轿厢本体1所在的楼层信息。具体地,由于轿厢本体1所停靠层的无线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必然小于其他楼层的无线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因此只要比对各楼层之间的距离信息便可判断出轿厢本体1停靠的楼层信息。
通过上述电梯监控方法,电梯维修救援人员可快速获取到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所处位置信息,一旦电梯出现故障,可在第一时间赶往轿厢本体1所在位置实施救援或维修,有效提高了救援和维修效率。另外,轿厢本体1在电梯井2中所处位置信息的获取方式较多,实际应用时,可以灵活选择。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如图16所示,包括存储器20和处理器21,其中存储器20和处理器21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2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2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梯监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处理器2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电梯监控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21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测距模块,设置于轿厢本体的顶部外壁或电梯井顶部内壁,用于采集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到所述电梯井顶部之间的距离,所述无线测距模块还设置于所述轿厢本体的底部外壁或所述电梯井底部内壁,用于采集所述轿厢本体的底部到所述电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
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测距模块电连接,用于无线发送所述无线测距模块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
处理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相对距离数据,并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以及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运行的上下限高度数据获取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测距模块包括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选用低功率广域网络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为云平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监控系统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无线测距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测距模块采集到的相对距离数据,并对相对距离数据统一打包封装,并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
6.一种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轿厢本体和电梯井之间的相对距离数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包括所述轿厢本体的顶部到所述电梯井顶部之间的距离和所述轿厢本体的底部到所述电梯井底部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以及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运行的上下限高度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并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以及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运行的上下限高度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所述轿厢本体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所在楼层信息并输出,其中,所述轿厢本体底部可到达的下限高度数据和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以及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运行的上下限高度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在所述电梯井中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相对距离数据、所述轿厢本体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所述轿厢本体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获取得到所述轿厢本体所在楼层信息并输出,其中,所述轿厢本体顶部可到达的上限高度数据、所述轿厢本体的高度以及楼层的层高数据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CN201911042679.XA 2019-10-30 2019-10-30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803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2679.XA CN110803590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2679.XA CN110803590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590A CN110803590A (zh) 2020-02-18
CN110803590B true CN110803590B (zh) 2021-06-08

Family

ID=69489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2679.XA Active CN110803590B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035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1865A (zh) * 2020-05-28 2020-08-11 深圳市通用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监测系统
CN115108422A (zh) * 2021-03-23 2022-09-27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电梯定位系统以及使用电梯定位系统的方法
CN113023515B (zh) * 2021-04-15 2023-06-23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运载设备的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8524A (ja) * 2002-11-22 2004-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491132A (zh) * 2011-11-30 2012-06-13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位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39852A (zh) * 2017-09-29 2018-01-05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楼层自动识别方法、系统及控制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355A (zh) * 2018-07-27 2018-12-07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位置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941859B (zh) * 2019-03-21 2021-04-02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绝对位置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8524A (ja) * 2002-11-22 2004-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2491132A (zh) * 2011-11-30 2012-06-13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位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539852A (zh) * 2017-09-29 2018-01-05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楼层自动识别方法、系统及控制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3590A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3590B (zh) 电梯监控系统及方法
US1185655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obile devices as location anchor points
US10589961B2 (en) Maintenance monitoring of passenger carrying system
EP345101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try and exit monitoring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beacons
CN112019593A (zh) 电动工具的数据传输系统
US20150170435A1 (en) Intelligent, Cloud-Based, and Real-Time Vehicle Care System
US99491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adio parameters, network oper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radio base station
US9625510B2 (en) Vehicle antenna diagnostics
CN102711140A (zh) 一种zigbee网络信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083045A (zh) 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边缘计算网关及其通信处理方法
US10454840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receiver controlled interruption mitigation
KR20170036924A (ko) 드론을 이용한 전파 측정 시스템
Zheng et al. A practical deploy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CN110933593B (zh) 一种基于uwb技术的安全防控系统
KR102019755B1 (ko) 작업자 위치 추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50527B (zh) 用于测试烟雾感知功能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356514A1 (en) Mobile beacon for locating building occupants
CN210427811U (zh) 机载测向定位装置、测向定位终端、无人飞行器和测向定位系统
EP34480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acceptable performance of a network in a building
Adjih et al. FIT IoT-LAB: A Large Scale Open Experimental IoT Testbed—A valuable tool for IoT deployment in Smart Factories
KR101927451B1 (ko) 초광대역 레이더를 이용한 적설량 측정 시스템
Tao et 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ir-conditioning automatic control with intelligent build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US11380013B2 (en) Self-initializing machine vision sensors
CN113124759B (zh) 弧垂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72473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半導体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Room 202, Building A, Garden City Digital Building, No. 1079 Nanhai Avenue, Yanshan Community, China Merchants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6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irong IoT Investment Enterprise (Limited Partnership)

Address before: 518051 202, huayuancheng digital building, 1079 Nanhai Avenue,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ENERAL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