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5060B -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5060B
CN110795060B CN201810876941.XA CN201810876941A CN110795060B CN 110795060 B CN110795060 B CN 110795060B CN 201810876941 A CN201810876941 A CN 201810876941A CN 110795060 B CN110795060 B CN 110795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display
host
display screen
data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69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5060A (zh
Inventor
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769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50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5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5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体;耳机支架,设置于支撑体上;耳机,可取下地支撑于耳机支架上;显示屏,嵌设于支撑体内;主机,与耳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且主机与显示屏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感器,设置于耳机支架或耳机上,用于检测耳机的取下和支撑状态,在取下状态,耳机与耳机支架分离,在支撑状态,耳机支撑于耳机支架上;在传感器检测到耳机处于取下状态时,耳机将其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主机将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用户在进行听觉体验的同时,有直观的视觉感受,能够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展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日新月异,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厂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较好的满足客户的体验,各种电子产品的体验店层出不穷。
耳机是这种电子体验店中的一种常见的配件,传统的体验店中,耳机通常是呆板的陈列在桌面,体验者将其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感受音质。这种展示方式过于死板,不能完美的展示耳机的性能,会使电子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撑体;耳机支架,设置于支撑体上;耳机,与耳机支架一一对应,且耳机可取下地支撑于耳机支架上;显示屏,嵌设于支撑体内;主机,主机与耳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且主机与显示屏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感器,设置于耳机支架或耳机上,用于检测耳机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在取下状态,耳机与耳机支架分离,在支撑状态,耳机支撑于耳机支架上;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到耳机处于取下状态时,耳机将其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主机将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包括:支撑体;耳机支架,设置于支撑体上;耳机,与耳机支架一一对应,且耳机可取下地支撑于耳机支架上;显示屏,嵌设于支撑体内;主机,与耳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且与显示屏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感器,设置于耳机支架或耳机上,用于检测耳机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在取下状态,耳机与耳机支架分离,在支撑状态,耳机支撑于耳机支架上;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到耳机处于取下状态时,将耳机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主机将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能够在取下耳机时触发将耳机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图像在嵌入墙体内的显示屏显示,使得用户在进行听觉体验的同时,能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可以提升用户的视听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主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可以包括:支撑体10、耳机支架11、耳机12、显示屏13、主机14、传感器15、摄像头16、距离传感器17、装饰面板18以及移动终端19。
支撑体10可布置于电子产品体验店,也可布置于其他体验店。支撑体10可以为支撑墙体,支撑墙体垂直于地面设置,也可以与地面呈其他角度设置。支撑体10也可以为支撑面板,支撑面板可平行于地面设置,或者相对于地面倾斜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耳机支架11固定设置于支撑体10上。耳机支架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耳机支架11可以为并排设置,沿一条水平直线设置,且两相邻的耳机支架11间隔设置。当然,多个耳机支架11也可以不并排设置,也可以是并排设置但不沿水平方向设置。例如,多个耳机支架11可排列成直线,也可分散或者随机排列,如可排列成三角形、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等等,在此不限定排列方式。
可选地,耳机支架11包括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第一支撑部111大致为球形或椭球形。第二支撑部112与第一支撑部11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112可以为支撑杆。
耳机12可取下地支撑于耳机支架11上。具体而言,耳机12依靠自身弹力夹在耳机支架11上。在来自用户的外力作用下,可克服耳机12弹力将耳机12从耳机支架11上取下。耳机12的数量与耳机支架11的数量一一对应。各个耳机12支撑于对应的耳机支架11上。
可选地,耳机12可以包括两个耳罩121和一个连接部122。两个耳罩121相对设置。连接部122两端分别与两个耳罩121连接。连接部122提供夹在耳机支架11上的弹力。在连接部122的弹力作用下,两个耳罩121夹在第一支撑部111上,且第二支撑部112支承连接部122。
可选地,连接部122可以为弓形连接部。连接部122的形状不限于弓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折线状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形状。
可选地,第二支撑部112可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设置,从而更好地支承连接部122,克服耳机12的重力。两个耳罩121夹在第一支撑部111上产生克服耳机12重力的摩擦力,耳机12在夹在第一支撑部111上时,两个耳罩121的连线沿水平方向。
由于两个耳罩121与第一支撑部111接触的两个位置,连接部122与第二支撑部112接触的位置,形成三角位置关系,保证了耳机支架112支撑耳机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方便用户取下耳机12。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并排的耳机支架11可以供多人同时体验耳机12。设置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第一支撑部111方便耳机12夹在其上,设置第二支撑部112支撑弓形连接部122,进一步提供较强的克服耳机12重力的支撑力,保证稳定性。
显示屏13嵌设于支撑体10内。支撑体10设有与显示屏13对应的安装槽,显示屏13设置于安装槽中。
通过将显示屏13嵌设于支撑体10中,使显示屏13不会占用支撑体10之外的空间,还可以提升支撑体10外观的表现力,使得显示屏13与支撑体10有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装饰面板18设置于安装槽中,装饰面板18将安装槽密封,将显示屏13密封在安装槽中。装饰面板18与支撑体10的靠近耳机支架11的墙面齐平。
显示屏13可以为透明显示屏。支撑体10也可以为透明材质。
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在透明的支撑体10内设置透明的显示屏13,能够提升支撑体10的整体感,提升外观表现力,且能够使得体验店的空间显得更大,用户的视线不受遮挡。
可选地,装饰面板18可以为雾面玻璃。雾面玻璃能在表面形成漫反射,避免反光看不清显示屏13所显示的内容,增大显示屏13的可视视角,使得在体验店的大部分位置都能看清显示屏13。
显示屏13可以为LED显示屏,例如显示屏包括透明基质可嵌设与透明基质内的LED像素单元,LED像素单元在透明基质内呈矩阵分布。应理解,显示屏也可以为LCD显示屏、PDP等离子显示屏、OLED显示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显示屏13的横向尺寸为7000mm,纵向尺寸为1500mm。
显示屏13的透光率为80%-90%,不会影响透明的支撑体10的通透性。
显示屏13的最大可视角度为160度,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且用户的可视角度大。
移动终端19支撑于支撑体10上。移动终端19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19的数量与耳机12的数量一一对应。
请结合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主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主机14可以是电脑、服务器等,其具备运算判断能力和音频与图像的转换能力。主机14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141以及与第一处理器141电连接的第一无线通信器142、存储器143。
第一处理器141用于处理分析计算等,存储器143用于存储数据,第一无线通信器142用于通信。
传感器15设置于耳机支架11或者耳机12上,用于检测耳机12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在取下状态,耳机12与耳机支架11分离,在支撑状态耳机12支撑于耳机支架11上。
例如,传感器15可以为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通过检测到的磁通量大小来判断耳机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例如,以霍尔传感器设置在耳机12上为例,耳机12支撑在耳机支架11上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较大,耳机12处于取下状态时,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较小。
传感器15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例如传感器15可以为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耳机支架11对应于耳罩121的位置。在支撑状态,光线传感器被耳罩121遮挡,检测的光线强度较小;在取下状态,光线传感器外露,检测的光线强度较大。
在传感器15检测到耳机12处于取下状态时,触发耳机12将其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14。主机14将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显示屏13进行显示。
请结合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耳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耳机12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器12a以及与第二处理器12a电连接的第二无线通信器12b、发声器12c。
移动终端19向耳机12发送音频数据流。耳机12通过其第二无线通信器12a接收音频数据流,并将音频数据流发送至发声器12c进行播放,第二处理器12a与传感器15电连接,在传感器15(以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为例)检测到磁通量小于预设值时,第二处理器12a判定耳机12处于取下状态,触发第二处理器12a控制将第二无线通信器12接收到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14。
主机14的第一无线通信器142接收耳机12发送来的音频数据流,并将音频数据流发送至第一处理器141,第一处理器141将该音频数据流同步转换成图像数据流,并控制第一无线通信器142发送至显示屏13进行显示。
可选地,图像数据流可以是音频数据流对应的动态频谱图。图像数据流可以进一步动态显示音频数据流的采样率、播放码率。使得耳机的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音质的好坏,并且带动用户的情绪,相比目前体验店单单是拿起耳机听音乐,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利于产品的呈现和展示。
摄像头16设置于支撑体10或者耳机支架11上。摄像头可为红外摄像头,深度摄像头、2D摄像头等等。若为深度摄像头可通过检测人体骨骼节点判定是否为取下状态或支撑状态,而不限于上述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取下状态或支撑状态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6设置在耳机支架11上,具体是安装于耳机支架11的安装孔内,且摄像头16的表面与耳机支架11的表面保持齐平。
摄像头16与主机14有线或者无线连接,摄像头16用于获取耳机12的用户的图像并将用户的图像发送至主机14。
可选地,摄像头16获取的是用户的面部图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图像,例如用户的全身图像。
耳机12的音源可以是移动终端19也可以是主机14。主机14根据用户的图像分析用户的情绪,并根据用户的情绪向耳机12发送相应音乐风格的音频数据流。
主机14进一步根据用户的情绪,控制显示屏13显示相应的背景图片。
例如,主机14分析出的用户的情绪为喜悦,则主机14可以向耳机12发送节奏欢快的音频数据流,并且控制显示屏13显示暖色的背景图片;主机14分析出的用户的情绪是悲伤的,则主机14可以耳机12发送节奏舒缓的音频数据流,并控制显示屏13显示冷色的背景图片,从而可以迎合用户当前的情绪。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机14根据分析出用户的实时情绪向耳机12发出相应的音频数据流,并控制显示屏显示相应的背景图片,若分析到用户情绪比较低落,主机14筛选较为温暖的歌曲(音频数据流)发送至耳机12,并控制显示屏13显示的背景图片为暖色,从而可以安抚用户当前的情绪。
通过上述方式,检测并分析用户的情绪,并根据用户的情绪向用户推送相应的音乐,在显示屏13显示相应颜色的背景图片,能够提升支撑体10的整体外观表现力,并与用户产生情绪互动,能够全面的展示耳机12的音质效果。
传感器15检测到耳机从支撑状态切换至取下状态时,主机控制显示屏显示第一影像。第一影像可以是静态的图片,或者动态的视频。第一影像用户指示用户已经成功从耳机支架11上取下耳机12,避免用户在已经成功从耳机支架11上取下耳机12而又不知情的情况出现,提升用户体验。
传感器15检测到耳机12从取下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时,主机14控制显示屏13显示第二影像。第二影像可以是静态的图片,或者动态的视频。第二影像用于指示用户已经成功的将耳机12正确的放置在耳机支架11上,避免用户没有正确的放置在耳机支架11导致音频数据流还在传输至主机14导致不必要的功耗,能够节约能源。
特别是在传感器15采用光线传感器来实现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到耳机12与耳机支架11的相对位置是否准确,例如,耳罩121遮挡光线传感器时,相对位置是准确的,即检测到耳机12处于支撑状态。
距离传感器17设置于支撑体10或者耳机支架11上。可选地,距离传感器17设置于耳机支架11,耳机支架11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距离传感器17安装于安装孔中,距离传感器17的表面与耳机支架11的外表面齐平。
距离传感器17与主机14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距离传感器17用于检测与耳机12的用户的距离,主机14根据检测的该距离控制显示屏13显示对应的影像,且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显示屏13显示预定提示影像。
例如,距离传感器17检测的与耳机12的用户的距离越大,则显示的图片的颜色越深,距离越近则显示的图片的颜色越浅。
耳机12与移动终端19之间的无线传输存在距离限制,例如蓝牙的距离限制通常在10米以内。距离越近信号越强,距离越远信号越弱,通过颜色的变化,指示用户在颜色越深时,耳机12接收到移动终端19的信号越弱,耳机12播放的音频数据流的音质会越差。
在距离大于预设距离,例如超出了蓝牙的传输限制距离时,会显示预定提示影像提示用户将会断开连接,且引导用户靠近耳机支架11。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连接可以是指WIFI、zigbee、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有线连接可以是指USB连接、网线连接等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包括:支撑体;耳机支架,设置于支撑体上;耳机,与耳机支架一一对应,且耳机可取下地支撑于耳机支架上;显示屏,嵌设于支撑体内;主机,与耳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且与显示屏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感器,设置于耳机支架或耳机上,用于检测耳机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在取下状态,耳机与耳机支架分离,在支撑状态耳机支撑于耳机支架上;其中,在传感器检测到耳机处于取下状态时,将耳机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主机,主机将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显示屏进行显示,能够在取下耳机时触发将耳机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图像在嵌入墙体内的显示屏显示,使得用户在进行听觉体验的同时,能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通过视觉体现耳机音质,提升用户试听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支撑体;
耳机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上;
耳机,与所述耳机支架一一对应,且所述耳机可取下地支撑于所述耳机支架上;
显示屏,嵌设于所述支撑体内;
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耳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且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屏有线或者无线连接;
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耳机支架或所述耳机上,用于检测所述耳机的取下状态和支撑状态,在所述取下状态,所述耳机与所述耳机支架分离,在所述支撑状态,所述耳机支撑于所述耳机支架上;
摄像头,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或者所述耳机支架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主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所述耳机的用户的图像并将所述用户的图像发送至所述主机,所述主机根据所述用户的图像分析所述用户的情绪,并根据用户的情绪向所述耳机发送相应音乐风格的音频数据流;
其中,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耳机处于取下状态时,所述耳机将其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发送至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将所述音频数据流转换为对应的图像数据流,并将所述图像数据流发送至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移动终端,所述耳机与所述移动终端无线或者有线连接,所述耳机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流由所述移动终端发送至所述耳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通过所述霍尔传感器检测到的磁通量的大小来检测所述耳机的取下状态或支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进一步根据所述用户的情绪,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相应的背景图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耳机从支撑状态切换至所述取下状态时,所述主机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第一影像,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耳机从所述取下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时,所述主机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第二影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或者所述耳机支架,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主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与所述耳机的用户的距离,所述主机根据所述距离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对应的影像,且在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控制所述显示屏显示预定提示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透明的装饰面板,所述支撑体设有与所述显示屏对应的安装槽,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装饰面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装饰面板将所述安装槽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板为雾面玻璃,且所述装饰面板与所述支撑体的表面齐平。
CN201810876941.XA 2018-08-03 2018-08-03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Active CN1107950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6941.XA CN110795060B (zh) 2018-08-03 2018-08-03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6941.XA CN110795060B (zh) 2018-08-03 2018-08-03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5060A CN110795060A (zh) 2020-02-14
CN110795060B true CN110795060B (zh) 2023-06-09

Family

ID=69426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6941.XA Active CN110795060B (zh) 2018-08-03 2018-08-03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506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7126U (ja) * 1999-09-01 2000-03-21 ボディ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試聴用音響体感装置
JP2001189900A (ja) * 1999-12-28 2001-07-10 Toshiba Corp 映像表示装置
US20080183932A1 (en) * 2007-01-26 2008-07-31 Wei Hsu Talking webcam
CN201639777U (zh) * 2010-01-28 2010-11-17 刘得胜 多功能试听台结构
US9167082B2 (en) * 2013-09-22 2015-10-20 Steven Wayne Goldstei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oice augmented caller ID / ring tone alias
DE102014204630A1 (de) * 2014-03-13 2015-09-17 Steffen Armbruster Mobile Vorrichtung für immersive Sounderlebnisse
JP2018030700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ホーン展示装置
CN106445460B (zh) * 2016-10-18 2019-10-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5060A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3638B2 (en) Modular quick-connect A/V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JP7227321B2 (ja) センサ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US20130279724A1 (en)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US20160260418A1 (en) Smart bracelet display control system and smart bracelet
CN10427062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04347368U (zh) 智能眼镜
US11137972B2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brainwave information to control sound play
CN110795060B (zh) 耳机音频可视化系统
WO2020037637A1 (zh) 一种十字型全息广告风扇屏
CN212909824U (zh) 多摄像头切换画面的直播声卡
WO2008089650A1 (fr) Un dispositif d'affichage compact pour afficher une vidéo stéréoscopique haute définition
TW202134839A (zh) 具有增強的功能的電腦鼠標
CN219068296U (zh) 一种vr展示装置
US20190047140A1 (en) Robot structure
CN218162645U (zh) 一种带有滑动音响的电视机
KR200243789Y1 (ko) 뒷모습 디스플레이어 부착형 거울
CN215341172U (zh) 一种基于三维实时重建技术的ar采集交互装置
US20220141937A1 (en) Illuminating Television Mounting Device
CN203773909U (zh) 一种数码向导设备
CN208172493U (zh) 一种多层幻影成像装置
CN115225927B (zh) 提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98052B (zh) 一种基于多维感知的智能画框及控制方法
JP2023024021A (ja) 自己観察装置
US20190294208A1 (en) Da'cor Headdress with Display Unit
CN116860102A (zh)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