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6310A -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 Google Patents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6310A
CN110786310A CN201911305272.1A CN201911305272A CN110786310A CN 110786310 A CN110786310 A CN 110786310A CN 201911305272 A CN201911305272 A CN 201911305272A CN 110786310 A CN110786310 A CN 110786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praying
spray
zipp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52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元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Feng R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Feng R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Feng R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Feng Rui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52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6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6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6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25Mechanical sprayers
    • A01M7/0032Pressure sprayers
    • A01M7/0046Hand-operated spr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25Mechanical sprayers
    • A01M7/0032Pressure spr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5Specia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he spraying or distributing parts, e.g. 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the spray booms, mounting of the nozzles, protection shields
    • A01M7/0053Mounting of the spraybooms
    • A01M7/0057Mounting of the spraybooms with active regulation of the boom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5Specia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he spraying or distributing parts, e.g. 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the spray booms, mounting of the nozzles, protection shields
    • A01M7/006Mounting of the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5Special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he spraying or distributing parts, e.g. adaptations or mounting of the spray booms, mounting of the nozzles, protection shields
    • A01M7/0071Construction of the spray b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2Undercarriages, frames, mountings, couplings, t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2Undercarriages, frames, mountings, couplings, tanks
    • A01M7/0085Ta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7/00Special adapt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liquid-spraying apparatus for purpos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A01M7/0089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由操作者操控、且与动力喷雾机或机动喷雾机匹配的专用喷洒组件,专用喷洒组件采用4种结构之一:结构一、结构二、结构三或结构四,4种结构型式均能采用圆形喷头或扇形喷头;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扫瞄喷药作业,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扫瞄喷药作业、且能喷洒作业高度在1.2‑2.0米范围内无级调节,能替代在小型不规整地块无法施展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本发明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避免了常规喷药法和配套机具的费药、费水、费工、重喷和漏喷等问题,既可以应用于南方山区丘陵农田,也可以应用于北方平坝平原农田。

Description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低秆作物高效、精准、均匀的扫瞄喷药组件,尤其涉及对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属于农业植物保护喷药技术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平坝地区。尽管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但依然是我国农机化的最大短板所在。农药品种、农药使用技术和植保机械是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三大要素,多年来国内外的农业生产中大都重视选择“农药品种”而忽略了“农药使用技术”和“植保机械”的重要性:由于农药科技的进步,近代溴氰菊酯农药的杀虫活性比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DDT农药提高了1600倍,但前者的田间有效成份用量只是后者的1/50,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费工、费药、费水和防效不佳等问题。当代国外施药技术及其配套药械沿着精准性、低容量、高浓度、对靶性、自动化方面发展,已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应用先进的“精准喷雾”技术,如美国等发达国家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的喷雾技术和药械,把施药工作标准化、队伍职业化、现场规范化进行管理,已经做到了“非常专业化、全部法律化、机具现代化和指标国际化”。国内农业植保机械装备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没形成系统性学科、缺乏技术装备,除了北方平原地区已经实行农业喷药机械化外,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喷药植保机械化水平仍然较薄弱,无法实现大型植保机械化的农户或种植基地往往购买一种喷药机具及其喷头来包打一年四季所有作物,没能针对不同的作物或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所展现出来的农艺性状或栽培特征而对症下药,一种植保机械受到自身结构和配置的限制只能适合数种作物喷药保护,常规低秆作物的喷药方法为用一个喷头在低秆作物株行的左侧、右侧循环往复地来回摆动喷药,喷药时费工费药费水、对环境污染重,难免产生重喷和漏喷的问题且防治效果较差,导致了农药的重用、滥用和乱用。据测算,常规的喷药方法只有20-30%的农药喷到作物靶标上且其中只有1%的药剂真正发挥了防治作用,而其它的药液则全部流失到环境中造成污染,产生环境污染、病虫抗性和再生猖獗等一系列难题和后果,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和“植保机械”的科技水平对当前的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潜力极大,为此我国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农药应用必须减量增效的要求。在农药使用方法中,喷雾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喷雾方式划分中,针对性喷雾是当前比较可靠且技术成熟的方式。受当前技术装备条件限制,各种不同农艺性状的作物通常选配一两种喷雾机来喷药、且其喷头的静态喷幅只有固定的尺码,当作业靶标大于喷头的静态喷幅时,就要在喷头行进的同时左右往复摆动以增加喷幅,这种喷头的运动方式为来回往复周期性变向兼具前向行进的复合型运动,从而减少操作者在靶区上来回作业行进的距离,依赖喷头左右摆动速度和机具行进速度两个变量来控制药物在靶区的沉降密度,为了表述方便本说明书称之为摆动喷洒法,其喷头称为摆动喷药喷头,它的运动轨迹、方向和靶标幅宽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为了能更好地探寻之字形摆动喷洒法内在的规律性和便于阐述,假定操作者的左右摆动幅度均相等、操作者与喷头向前行进的速度均为匀速前进,ef为单次作业靶区宽度(摆动喷洒喷幅),摆动喷洒喷头的静态喷幅xy,ab、mn为摆动喷洒的喷头喷幅在摆动喷洒喷幅上边的相交线,AB、MN为摆动喷洒的喷头喷幅在摆动喷洒喷幅下边的相交线,为了说明方便,只选择图1左边的虚线平行四边形所框选的SANan区域靶标作为研究局部进行测算,图1中C为面积SabG重喷区且为恒定值、C=C1=C2=C3=C4,L为面积Sbag的漏喷区且为恒定值、L=L1=L2,D为单喷区(只喷洒一次的靶区)且为恒定值、D=D1=D2=D3,根据几何关于面积的基本定义和原理,则
靶标区域的总面积SANan= SBGM+Sbqm+SABg+SabG+SMNq+SmnQ+SagBG+SbGMq+SmqNQ
= L1+L2+C1+C2+C3+C4+D1+D2+D3
=2SBGM+3SagBG+4SABg=2L+4C+3D
根据上式中SANan区域中,摆动喷洒法所喷施单遍的区域共有SagBG+SbGMq+SmqNQ= D1+D2+D3=3SagBG=3D
喷头在SANan区域中重喷区喷洒的面积有2SABg+2SabG+2SMNq+2SmnQ=2C1+2C2+2C3+2C4=8SABg
SANan区域中漏喷区共有SBGM+Sbqm=L1+L2 =2SBGM
由图1中可见,摆动喷洒法喷药时重喷区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块田地的喷药无数次的来回往复摆动喷洒法作业中漏喷区也很难避免的,当漏喷区越小、则重喷区域越大、喷施单遍的区域也越小,直至bqm三点重合为r、BGM三点重合为R,这时就没有了漏喷区和单喷区,此时SANan区域均被划分成2C1+2C2+2C3+2C4四个重喷区;在图1的往复摆动喷洒喷头的行进轨迹中:往复摆动喷洒喷头的静态喷幅xy(即aA与bB之间的间距)较小,为了减少来回喷药的次数,必须一边来回往复周期性摆动喷头、一边行进来摆动喷洒喷施靶标来增加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即ab与AB之间的间距),其喷头的行进轨迹为之字形(亦称折尺型)的曲线,一个左右往复摆动喷洒法的周期必须使得b点与m点重合且B点与M点也重合才能不会出现面积为SBGM的“漏喷区”L,但不管如何操作都是难于消除面积为SABg的“重喷区”C,即面积为SABg的“重喷区”C区域在一个往复摆动喷洒法的周期中被喷了2次,当面积为SBGM的“漏喷区”L的面积无限小时直至直至bqm三点重合且BGM三点重合成图3的规范摆动喷洒状态时,才能消除常规左右往复喷药法存在的“漏喷区”L而影响防效的弊端,但此时“重喷区”C的面积达到最大,结果除了起始和结束的半个喷幅外,其它的喷药靶区都被方向相反往复摆动喷洒喷头喷了二遍药,这样才能达到全面防治、没有漏喷药的要求,这种往复摆动喷洒法的重喷、漏喷、单遍喷和作业靶标的区域面积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之前还没有被农业科技工作者所认识并加以规避,其漏喷靶标所减低农药防治的防治效果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给予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摆动喷洒法的技术特征有:
Figure 259197DEST_PATH_IMAGE001
、往复摆动喷头的静态喷幅xy小于单次作业的靶标宽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喷头行进的同时左右往复摆动以增加喷幅,这种喷头的运动方式为来回往复周期性变向兼具前向行进的复合型运动,其喷头的行进轨迹为折尺型(亦称之字形)的曲线;
Figure 645179DEST_PATH_IMAGE003
、依赖喷头左右摆动速度和机具(或操作者)的行进速度这二个变量来控制药物在靶区的沉降密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本技术难于避免重喷和漏喷的问题,为确保不会漏喷靶区,喷头必须在单位面积的靶区必须多行进来回2倍以上的趟数,亦即用工、用药、用水、喷洒总面积必须加大一倍(重喷一遍)才能消除摆动喷洒法的漏喷问题,即为“往复摆动喷洒法欲求全喷靶标须重喷一遍”现象。采用摆动喷洒法必然会有重喷区、难免会有漏喷区,且所喷施药剂的均匀度和密度难于掌控、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这种现象使得本来就效率低下的往复摆动喷药喷头的喷药的效率成倍降低且效果较差,由于植物的株型、高低、叶型、叶势、栽培方位、立地与田块条件等农艺性状特征千变万化,一种喷洒装置不能适应所有种类植物高效、精准、便利、经济地喷药,为此国内外都急需研究开发针对不同种类农艺性状、不会重喷漏喷的高效精准喷雾方法及其机具。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一种机器包打所有作物的落后技术装备和常规的摆动喷药技术存在上述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适用于低秆作物扫瞄喷药的新方法的专用喷洒组件,局部改变一种喷雾机包打多种作物的落后局面,革新单个喷头在低秆作物的左右两侧不断变换位置与角度面不断变化位置与角度复杂低效的喷药操作现状,使用专业的喷洒部件喷施低秆作物这种特殊生物学与栽培性状作物的专业化操作,提供一类针对低秆作物(水稻、甘薯、上海青等叶菜类、苗木等低秆作物)的高效精准、不会重喷和漏喷的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将从动力喷雾机输出的高压药液经过药液开关控制到达专用喷洒组件后分流给喷头,并使专用喷洒组件的静态喷幅大于对高低秆作物靶标喷洒作业的宽度,使得专用喷洒组件的喷头产生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对高低秆作物株冠面的完全覆盖,无需摆动专用喷洒组件的喷头,只需保持专用喷洒组件的喷头对高低秆作物的空间相对位置不变,操作者操控着专用喷洒组件、靠其行进速度来控制对高低秆作物靶标的雾滴覆盖密度,所有参与扫瞄喷药作业用喷洒组件的喷头的行进轨迹呈直线或曲线,实现了高低秆作物高效精准、均匀周到的扫瞄喷药,提高了防治效果,避免了常规喷药法的费药、费水、费工、重喷和漏喷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适用于扫瞄喷雾法的喷雾组件,与常规的摆动喷洒法的本质区别在于:摆动喷洒法的喷头静态喷幅小于作物靶标的受药面,为了能覆盖整个靶标,必须左右往复摆动喷头对作物受药面进行往复摆动喷洒,喷头的运动方向与操作者的行进方向不一致、属于复合运动,其喷头的行进轨迹为折尺型的曲线,甚至是复杂的圆弧型曲线,喷洒大面积的靶标就必须进行无数次的左右往复摆动,造成常规喷药法无法避免的费药、费水、费工、重喷和漏喷等问题;而扫瞄喷药法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喷头静态喷幅大于等于作物靶标的受药面,无须左右往复摆动喷头就能对作物受药面全覆盖喷药,其喷头的运动方向与操作者的行进方向一致、属于单向运动,扫瞄喷药作业喷头的行进轨迹呈直线或与作物栽培行走向中心线一致的简单曲线,可以确保高效精准、均匀周到地对靶标扫瞄喷药而节约人工、农药和水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操作者操控、且与动力喷雾机或机动喷雾机匹配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采用如下4种结构之一:
1)结构一:
左握杆与右握杆的长度相等,左握杆的前端与前左杆的左端垂直焊接、左握杆的后端与左喷杆的右侧垂直焊接、且前左杆与左喷杆互相平行,水平仪套装在前左杆的左侧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左握杆的后端与左喷杆的右侧焊接有左加强筋,前左杆右侧端与左喷杆右侧端的端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左握杆平行,形成左半件;药械开关设在右握杆上,前开槽抱管的右端与右握杆的前端垂直焊接,右握杆的后端与右喷杆的左侧垂直焊接、右握杆的后端与右喷杆的左侧焊接有右加强筋,且前开槽抱管与右喷杆互相平行,形成右半件;上述的左半件、右半件为类似Z字形结构且两者镜像对称;
将左半件、右半件镜像对称放置在平整面上,将前左杆右侧端对准前开槽抱管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对准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的开放口,将前左杆右侧端对准前开槽抱管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插入前开槽抱管的管内到达前长开槽的右端而撑开前长开槽、同步将左喷杆右侧端从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的开放口插入到后长开槽的右端而撑开后长开槽,然后锁紧前抱箍并将左半件的前左杆右侧端锁紧在右半件的前开槽抱管内,锁紧后抱箍的松紧螺母后将左半件的左喷杆右侧端锁紧在右半件的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的管内,使左半件和右半件牢固地锁紧并作为结构一的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的一端固定在左握杆的后端,背带的中部跨过操作者肩膀,背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握杆的前端,使背带能承担左半件、右半件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或圆形喷头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或圆形喷头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或者扇形喷幅组合,圆形喷幅组合或扇形喷幅组合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转动套装在前左杆的水平仪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2)结构二:左纵杆的前端与前全杆的左端垂直焊接、左纵杆的后端与后中杆的中点左侧垂直焊接,水平仪套装在前全杆的中央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右纵杆的前端与前全杆的右端垂直焊接、右纵杆的后端与后中杆的中点右侧垂直焊接,药械开关设在右纵杆上;后中杆的左端为中杆左端,中杆左端设有中杆左开槽抱管、左长开槽和中杆左箍,后中杆的右端为中杆右端,中杆右端设有中杆右开槽抱管、右长开槽和中杆右箍;后中杆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上述焊接固定后,左纵杆与右纵杆互相平行,后中杆与前全杆互相平行,左纵杆、右纵杆、前全杆与后中杆形成矩形喷杆组件;
将上述的矩形喷杆组件与互为镜像对称的右拓展杆和左拓展杆放置在平整面上,松开中杆右箍和中杆左箍的松紧螺母,将左拓展杆右端对准中杆左端并插入中杆左开槽抱管左端开放口而撑开左长开槽并锁紧中杆左箍的松紧螺母,右拓展杆左端对准中杆右端并插入中杆右开槽抱管右端开放口而撑开右长开槽并锁紧中杆右箍的松紧螺母,使得矩形喷杆组件与右拓展杆、左拓展杆形成一个牢固连接并作为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设的圆形喷头或者扇形喷头之间并联后连接上连接胶管; 将背带的一端固定在左纵杆的后端,背带的中部跨过操作者肩膀,背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纵杆的前端,使背带能承担上述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或圆形喷头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或圆形喷头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或者扇形喷幅组合,圆形喷幅组合或扇形喷幅组合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转动套装在前全杆的水平仪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3)结构三:由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和加长高压胶管组成,需要匹配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常用件),不使用结构一或结构二所匹配的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在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与比背负式动力喷雾机体积和功率更大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之间连接有加长高压胶管,把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的路上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辅助操作手发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后,操作者操控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前喷沟中对同一畦沟的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一个辅助操作者负责举高并牵引加长高压胶管行进在回喷沟中,形成了本组件前喷状态;操作者将前喷沟两侧的低秆作物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并使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回喷沟再对回喷沟两侧的低秆作物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经由回喷沟返回,形成本组件回喷状态直至对回喷沟两侧的低秆作物靶标喷洒作业完毕也返回回喷沟返回完成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然后在毗邻的未喷药的低秆作物靶区继续下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循环直到将所有的靶区全部喷施完毕。
4)结构四:需要匹配功率和体积更大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常用件),不使用结构一或结构二所匹配的背负式动力喷雾机。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采用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和操控罩组件安装好后立杆脚轮着地支撑起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的主要重量,操作者3站在操控罩内,左手把持左下侧杆、右手把持右下侧杆,将加长高压胶管一端与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连接、另一端穿过撑顶杆的撑管环后与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连接,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起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打开药械开关,操作者推着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或牵拉着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高秆作物的高秆前喷沟中开始对同一畦沟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靶标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此时辅助操作者行进在高秆回喷沟中,手举着撑顶杆将加长高压胶管撑高升离高秆作物的株冠顶部而不对高秆作物的株冠造成扰动;操作者将高秆前喷沟两侧的高秆作物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并使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高秆回喷沟再对高秆回喷沟两侧的高秆作物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经由高秆回喷沟返回,形成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从高秆前喷沟出发经由高秆回喷沟返回终点完成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然后在毗邻的未喷药的高秆作物靶区继续下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循环直到将所有的高秆作物靶区全部喷施完毕。
本发明根据国内外农药使用技术和植保机械相对落后的状况,本发明研究了千变万化的植物农艺性状特征,针对与常规的摆动喷洒法的弊端提出了扫瞄喷药法(本说明书为了方便表述的命名,区别于上述的常规“摆动喷洒法”,下同)的新技术和机具,见图2,由图2可见,扫瞄喷药法喷药时喷头的静态喷幅xy大于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喷头与机具行进方向一致,只做单向运动。
扫瞄喷药法的技术特征为:
Figure 893758DEST_PATH_IMAGE001
、扫瞄喷头的静态喷幅xy大于等于单次作业作物靶区的受药面,无须左右往复摆动喷头就能对作物受药面全覆盖喷药;、喷头的运动方向与机具(或操作者)的行进方向一致、属于单向运动,扫瞄喷药作业喷头的行进轨迹呈直线;
Figure 878623DEST_PATH_IMAGE003
、喷头在靶标上的雾滴密度沉积由喷头和机具(或者操作者)的行进速度这一个变量来控制,容易做到均匀沉积;
Figure 435507DEST_PATH_IMAGE004
、喷头巡喷的作业面积大于等于作业靶标面积,只要巡喷一遍的靶标面积即可,不会重喷和漏喷;扫瞄喷药法克服了常规的摆动喷洒法的所有缺点,可以确保高效精准、均匀周到地对靶标扫瞄喷药而节约人工、农药和水源。
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是:采用常见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液泵喷雾机或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以下简称为动力喷雾机)配以专用喷洒组件进行2米以下各种高低秆作物多行扫瞄喷药,通过本专用喷洒组件结合操作技术可以实现在多行高低秆作物高效精准扫瞄喷雾技术,无需摆动喷头,只需保持专用喷洒组件的扫瞄喷头对应多行高低秆作物的空间相对位置不变,操作者操控本专用喷洒组件、靠其行进速度来控制对高低秆作物株行靶标的雾滴覆盖密度,实现同时对多行高低秆作物高效精准、均匀周到的扫瞄喷药,提高了防治效果,避免了常规喷药法的费药、费水、费工、重喷和漏喷等问题,本发明既可以应用于南方山区丘陵农田,也可以应用于北方平坝平原农田,可以解决无法实现大型植保机械化的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喷药植保机械化的技术瓶颈,补齐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喷药植保机械化的“短板”,使得山区和平原都能实现因地制宜的植保机械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往复扫喷法存在重喷区和漏喷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扫瞄喷雾原理图。
图3为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一采用扇形喷头俯视图。
图4为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一采用圆形喷头俯视图。
图5为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二采用扇形喷头俯视图。
图6为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二采用圆形喷头俯视图。
图7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一安装示意图。
图8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结构二安装示意图。
图9为结构一、结构二中水平仪主视图。
图10为镜像对称的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和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结构图。
图11为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后视图与左、右纵杆可调节方向示意图。
图12为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主视图与左、右纵杆可调节方向示意图。
图13为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后视图与左、右纵杆可调节方向示意图。
图14为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主视图与左、右纵杆可调节方向示意图。
图15 为图11-14中的操控架的立体图。
图16 为图11-14中的立杆脚轮的结构图
图17为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放入防护罩后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的配用的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能旋转调整示意图。
图19为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放入防护罩后示意图。
图20为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喷洒高秆作物时的示意图。
图21为结构三专用喷洒组件在低秆作物田间喷洒作业来回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22为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在高秆作物田间喷洒作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扫瞄喷雾法进行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喷头扫瞄的静态喷幅xy大于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喷药时扫瞄喷头无需再靠摆动来增加喷幅就可以全部覆盖住作物靶标,扫瞄喷头的运动方向与操作者的行进方向(见图2中扫瞄喷头的箭头方向和行进方向的箭头方向)一致,靠把持喷头的操作者行进速度这种单向运动来控制喷头所喷施的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密度和均匀度,扫瞄喷药作业的喷头的行进轨迹呈直线或与作物栽培行走向中心线一致的简单曲线;而常规喷药法的往复摆动喷头的静态喷幅(指摆动喷洒法喷头没有摆动时所能产生的喷幅尺码,下同)小于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需要喷头边行进边在左右两侧循环往复地来回摆动喷药,喷头需要在纵向和横向做复合运动,这样难于控制往复摆动喷头所喷施的雾滴在靶标上的沉积密度和均匀度,难免产生重喷和漏喷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3-22和本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附图3-22所示,
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以常规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简称为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液泵喷雾机或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以下简称为动力喷雾机)作为主要配套动力,主要由动力喷雾机1、连接胶管1-1、本组件前喷状态1-3,本组件回喷状态1-4、左握杆2、左纵杆2-1、左加强筋2-2、操作者3、背带3-1、前左杆4、前左杆右侧端4-1、后中杆4-2、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长开槽4-3-1、中杆右端4-4、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长开槽4-5-1、中杆左端4-6、前全杆4-7、水平仪4-8、前抱箍5、后抱箍5-1、中杆右箍5-2、中杆左箍5-3、前开槽抱管6、前长开槽6-1、前抱管无槽端6-2、药械开关7、右握杆8、右纵杆8-1、右加强筋8-2、右喷杆9、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后长开槽9-2、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左喷杆11、左喷杆右侧端11-1、扇形喷头12、圆形喷头12-1、右拓展杆13、右拓展杆左端13-1、左拓展杆右端13-2、左拓展杆13-3、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左横箍14-1、左竖箍14-2、左卡扣活节14-3、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右横箍15-1、右竖箍15-2、右卡扣活节15-3、左竖架杆16、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上前透孔17-2、上后透孔17-3、右竖架杆18、下横前杆19、下前透孔19-1、下横后杆19-2、下后透孔19-3、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防护罩22、通风孔22-1、防护罩顶22-2、罩后侧面22-3、左拉链23、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加长高压胶管25、辅助操作者26、前喷沟27、回喷沟27-1、低秆作物27-2、撑顶杆28、撑管环28-1、高秆作物29、高秆前喷沟29-1、高秆回喷沟29-2、立杆脚轮30、伸缩节30-1、立杆下通孔30-2、立杆上通孔30-3、立杆上螺栓30-4、立杆下螺栓30-5部件组成;为了叙述方便将本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分解为操作者3操控、且与动力喷雾机1或机动喷雾机匹配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大于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喷药时专用喷洒组件中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对两行以上的高低秆作物靶标的喷洒角度保持不变: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中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包括扇形喷头12和圆形喷头12-1,喷药时这些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与操作者3的行进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并呈单向运动,行进在高低秆作物畦沟中的操作者3依靠所把持单向运动的专用喷洒组件的行进速度,来控制专用喷洒组件的这些扫瞄喷头所喷施的雾滴在所种植的低秆作物27-1或高秆作物29的沉积密度和均匀度;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采用如下4种结构之一:
1)结构一:
主要由动力喷雾机1、连接胶管1-1、左握杆2、左加强筋2-2、操作者3、背带3-1、前左杆4、前左杆右侧端4-1、水平仪4-8、前抱箍5、后抱箍5-1、前开槽抱管6、前长开槽6-1、前抱管无槽端6-2、药械开关7、右握杆8、右加强筋8-2、右喷杆9、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后长开槽9-2、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左喷杆11、左喷杆右侧端11-1、扇形喷头12、圆形喷头12-1组成;其中左握杆2与右握杆8的长度相等,左握杆2的前端与前左杆4的左端垂直焊接、左握杆2的后端与左喷杆11的右侧垂直焊接、且前左杆4与左喷杆11互相平行,水平仪4-8套装在前左杆4的左侧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左握杆2的后端与左喷杆11的右侧焊接有左加强筋2-2,前左杆右侧端4-1与左喷杆右侧端11-1的端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左握杆2平行,形成左半件;药械开关7设在右握杆8上,前开槽抱管6的右端与右握杆8的前端垂直焊接,右握杆8的后端与右喷杆9的左侧垂直焊接、右握杆8的后端与右喷杆9的左侧焊接有右加强筋8-2,且前开槽抱管6与右喷杆9互相平行,形成右半件;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顶点与后长开槽9-2的左端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右握杆8平行;连接焊接后前左杆4中心轴线与左喷杆11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前开槽抱管6中心轴线与右喷杆9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左喷杆11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右喷杆9的下方也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上述的左半件、右半件为类似Z字形结构且两者镜像对称;
前开槽抱管6上设有的前长开槽6-1和前抱箍5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前左杆4插入前开槽抱管6的开放性一端时,前开槽抱管6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前抱箍5、前开槽抱管6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前左杆4夹紧在前开槽抱管6的管内;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上设有的后长开槽9-2和后抱箍5-1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左喷杆右侧端11-1插入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性一端时,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后抱箍5-1、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左喷杆右侧端11-1夹紧在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管内;
将左半件、右半件镜像对称放置在平整面上,松开前抱箍5和后抱箍5-1的松紧螺母,将前左杆右侧端4-1对准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11-1对准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口,将前左杆右侧端4-1对准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11-1插入前开槽抱管6的管内到达前长开槽6-1的右端而撑开前长开槽6-1、同步将左喷杆右侧端11-1从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口插入到后长开槽9-2的右端而撑开后长开槽9-2,然后锁紧前抱箍5并将左半件的前左杆右侧端4-1锁紧在右半件的前开槽抱管6内,锁紧后抱箍5-1的松紧螺母后将左半件的左喷杆右侧端11-1锁紧在右半件的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管内,使左半件和右半件牢固地锁紧并作为结构一的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握杆2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握杆8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左半件、右半件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1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1-1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10-1或者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或扇形喷幅组合10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3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1、转动套装在前左杆4的水平仪4-8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2)结构二:主要由动力喷雾机1、连接胶管1-1、左纵杆2-1、操作者3、背带3-1、后中杆4-2、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长开槽4-3-1、中杆右端4-4、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长开槽4-5-1、中杆左端4-6、前全杆4-7、水平仪4-8、中杆右箍5-2、中杆左箍5-3、药械开关7、右纵杆8-1、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扇形喷头12、圆形喷头12-1、右拓展杆13、右拓展杆左端13-1、左拓展杆右端13-2、左拓展杆13-3组成;其中左纵杆2-1与右纵杆8-1的长度相等,左纵杆2-1的前端与前全杆4-7的左端垂直焊接、左纵杆2-1的后端与后中杆4-2的中点左侧垂直焊接,水平仪4-8套装在前全杆4-7的中央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右纵杆8-1的前端与前全杆4-7的右端垂直焊接、右纵杆8-1的后端与后中杆4-2的中点右侧垂直焊接,药械开关7设在右纵杆8-1上;后中杆4-2的左端为中杆左端4-6,中杆左端4-6设有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长开槽4-5-1和中杆左箍5-3,后中杆4-2的右端为中杆右端4-4,中杆右端4-4设有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长开槽4-3-1和中杆右箍5-2;后中杆4-2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上述焊接固定后,左纵杆2-1与右纵杆8-1互相平行,后中杆4-2与前全杆4-7互相平行,左纵杆2-1、右纵杆8-1、前全杆4-7与后中杆4-2形成矩形喷杆组件,左纵杆2-1、右纵杆8-1、前全杆4-7与后中杆4-2的中部区域构成一个矩形,且左纵杆2-1、右纵杆8-1镜像对称,中杆左开槽抱管4-5与中杆右开槽抱管4-3镜像对称,左长开槽4-5-1与右长开槽4-3-1镜像对称,中杆左箍5-3与中杆右箍5-2镜像对称;
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的长度相等且它们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加长或缩短,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
中杆左开槽抱管4-5上设有的左长开槽4-5-1和中杆左箍5-3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左拓展杆右端13-2插入中杆左开槽抱管4-5的开放性一端时,中杆左开槽抱管4-5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中杆左箍5-3、中杆左开槽抱管4-5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左拓展杆右端13-2夹紧在中杆左开槽抱管4-5的管内;中杆右开槽抱管4-3上设有的右长开槽4-3-1和中杆右箍5-2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右拓展杆左端13-1插入中杆右开槽抱管4-3的开放性一端时,中杆右开槽抱管4-3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中杆右箍5-2、中杆右开槽抱管4-3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右拓展杆左端13-1夹紧在中杆右开槽抱管4-3的管内;
将上述的矩形喷杆组件(由前全杆4-7与后中杆4-2、左纵杆2-1与右纵杆8-1,中杆左开槽抱管4-5与中杆右开槽抱管4-3,左长开槽4-5-1与右长开槽4-3-1,中杆左箍5-3与中杆右箍5-2部件构成),与互为镜像对称的右拓展杆13和左拓展杆13-3放置在平整面上,松开中杆右箍5-2和中杆左箍5-3的松紧螺母,将左拓展杆右端13-2对准中杆左端4-6并插入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端开放口而撑开左长开槽4-5-1并锁紧中杆左箍5-3的松紧螺母,右拓展杆左端13-1对准中杆右端4-4并插入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端开放口而撑开右长开槽4-3-1并锁紧中杆右箍5-2的松紧螺母,使得矩形喷杆组件与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形成一个牢固连接并作为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设的圆形喷头12-1或者扇形喷头12之间并联后连接上连接胶管1-1;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纵杆2-1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纵杆8-1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上述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1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1-1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10-1或者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或扇形喷幅组合10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3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1、转动套装在前全杆4-7的水平仪4-8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3)结构三:由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和加长高压胶管25组成,需要匹配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常用件),不使用结构一或结构二所匹配的背负式动力喷雾机,在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1-1与比背负式动力喷雾机体积和功率更大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之间连接有加长高压胶管,把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的路上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辅助操作手发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后,操作者3操控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前喷沟27中对同一畦沟的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27-2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一个辅助操作者26负责举高并牵引加长高压胶管25行进在回喷沟27-1中,形成了本组件前喷状态1-3;操作者3将前喷沟27两侧的低秆作物27-2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7并使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回喷沟27-1再对回喷沟27-1两侧的低秆作物27-2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26经由回喷沟27-1返回,形成本组件回喷状态1-4直至对回喷沟27-1两侧的低秆作物27-2靶标喷洒作业完毕也返回回喷沟27-1返回完成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然后在毗邻的未喷药的低秆作物27-2靶区继续下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循环直到将所有的靶区全部喷施完毕。
4)结构四:需要匹配功率和体积更大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常用件),不使用结构一或结构二所匹配的背负式动力喷雾机。由操作者3、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加长高压胶管25、辅助操作者26、前喷沟27、回喷沟27-1、低秆作物27-2、撑顶杆28、撑管环28-1、高秆作物29、高秆前喷沟29-1、高秆回喷沟29-2和操控罩组件组成,需要匹配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常用件);操控罩组件由防护罩22和操控架组成,防护罩22由通风孔22-1、防护罩顶22-2、罩后侧面22-3、左拉链23、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组成, 防护罩22是由一个防护罩顶22-2和四个侧面组成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罩顶22-2位于防护罩22上面,防护罩22的四个侧面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22-1,防护罩22的罩后侧面22-3的两侧设有互相平行的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均为上端是闭尾、下端是开尾型式的拉链,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左拉链23整条链齿上,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与左下拉头23-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X型结构拉链,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可以从左拉链23的下端开尾取出;
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右拉链24整条链齿上,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X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可以从右拉链24的下端开尾取出;
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左O型圈23-2和右O型圈24-2的孔径均大于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的左纵杆2-1或右纵杆8-1的外直径;左上拉头23-1与右上拉头24-1镜像对称,左O型圈23-2与右O型圈24-2镜像对称,左中拉头23-3与右中拉头24-3镜像对称,左下拉头23-4与右下拉头24-4镜像对称;
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是呈类似C字型的立体结构,由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左横箍14-1、左竖箍14-2、左卡扣活节14-3、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右横箍15-1、右竖箍15-2、右卡扣活节15-3、左竖架杆16、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上前透孔17-2、上后透孔17-3、右竖架杆18、下横前杆19、下前透孔19-1、下横后杆19-2、下后透孔19-3、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立杆脚轮30、伸缩节30-1、立杆下通孔30-2、立杆上通孔30-3、立杆上螺栓30-4、立杆下螺栓30-5组成;
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的长度相等,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和下横前杆19三个部件的长度相等,但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和下横前杆19三者的长度均小于前全杆4-7的长度,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的长度相等,且这些杆体的直径均相等、并等于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的直径,上横前杆17-1的中央设有上前透孔17-2,下横前杆19的中央设有下前透孔19-1,立杆脚轮30下部设有伸缩节30-1能够调节伸缩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操作者3使用;
以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作为矩形的两条长边、以上横后杆17和上横前杆17-1作为矩形的两条宽边并通过四角焊牢成操控架上矩形框架,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前角下垂直焊牢左竖架杆16的上端、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后角下垂直焊牢右竖架杆18的上端,使得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位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同一侧且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相互平行;将左下侧杆21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左上侧杆20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左下侧杆21的右端与左竖架杆16的下端焊牢,将右下侧杆21-1置放在右上侧杆20-1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右下侧杆21-1右端与右竖架杆18下端焊牢,将下横前杆19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上横前杆17-1的正下方、把下横前杆19的一端与左下侧杆21左端焊牢后,把下横前杆19的另一端与右下侧杆21-1的左端焊牢,焊接完毕后,使得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与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之间均互相保持平行状态,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下横前杆19三件杆体之间均相互保持平行,下横前杆19、下横后杆19-2、左下侧杆21和右下侧杆21-1形成操控架中的下矩形框架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这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平面均与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保持垂直状态,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上后透孔17-3和下后透孔19-3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立杆脚轮30上端的立杆上通孔30-3与中部的立杆下通孔30-2之间的距离。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横前杆17-1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前透孔19-1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前杆19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后透孔17-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后横前杆17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后透孔19-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后杆19-2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
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和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为完全相同的构件,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设在左竖架杆16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设置在右竖架杆18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与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均能上下同步移动调节位置且互为镜像设置,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竖箍14-2锁在左竖架杆16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的右竖箍15-2锁在右竖架杆18上;
操控罩组件的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放进防护罩22内,使得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承托住防护罩22的防护罩顶22-2,将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横箍14-1对准左O型圈23-2,将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的右横箍15-1对准右O型圈24-2,这样就安装好了操控罩组件;
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与脚轮前置式的操控罩组件装配前,先把左拉链23的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从下端开尾取出、把右拉链24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从下端开尾取出,接着将立杆上螺栓30-4松开并从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拔出,使上横前杆17-1和立杆脚轮30的上端分开后放入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的前全杆4-7,然后再将立杆上螺栓30-4插入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紧;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与脚轮后置式的操控罩组件的装配,则能直接将前全杆4-7放在脚轮后置式的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的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框架之间;把左横箍14-1套住左纵杆2-1并锁定、把右横箍15-1套住右纵杆8-1并锁定,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就能围绕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卡扣活节14-3和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的右卡扣活节15-3而上下微调角度,以达到调整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喷洒角度的目标;最后将左拉链23的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从下端开尾处按原样装回、把右拉链24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从下端开尾处按原样装回;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均能前后同步移动以调整位置,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还能在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的长度范围内上下同步移动、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高低杆作物喷洒作业的要求;
所述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采用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和操控罩组件安装好后立杆脚轮30着地支撑起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的主要重量,操作者3站在操控罩22内,左手把持左下侧杆21、右手把持右下侧杆21-1,将加长高压胶管25一端与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1-1连接、另一端穿过撑顶杆28的撑管环28-1后与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连接,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起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打开药械开关7,操作者3推着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或牵拉着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高秆作物29的高秆前喷沟29-1中开始对同一畦沟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29靶标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此时辅助操作者26行进在高秆回喷沟29-2中,手举着撑顶杆28将加长高压胶管25撑高升离高秆作物29的株冠顶部而不对高秆作物29的株冠造成扰动;操作者3将高秆前喷沟29-1两侧的高秆作物29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7并使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高秆回喷沟29-2再对高秆回喷沟29-2两侧的高秆作物29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26经由高秆回喷沟29-2返回,形成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从高秆前喷沟29-1出发经由高秆回喷沟29-2返回终点完成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然后在毗邻的未喷药的高秆作物29靶区继续下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循环直到将所有的高秆作物29靶区全部喷施完毕。
本发明的专用喷洒组件采用如下4种结构之一:结构一、结构二、结构三或结构四,4种结构型式均能采用圆形喷头或扇形喷头;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27-2扫瞄喷药作业,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29扫瞄喷药作业、且能喷洒作业高度在1.2-2.0米范围内无级调节,能替代在小型不规整地块无法施展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结构一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握杆2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握杆8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左半件、右半件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纵杆2-1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纵杆8-1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
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由操作者3、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加长高压胶管25、辅助操作者26、前喷沟27、回喷沟27-1、低秆作物27-2、高秆前喷沟29-1、高秆回喷沟29-2、撑顶杆28、撑管环28-1、高秆作物29和操控罩组件组成,操控罩组件由操控罩22和操控架组成。
防护罩22是由一个防护罩顶22-2和四个侧面组成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罩顶22-2位于防护罩22上面,防护罩22的四个侧面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22-1。
防护罩22的罩后侧面22-3的两侧设有互相平行的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均为上端是闭尾、下端是开尾型式的拉链,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左拉链23整条链齿上,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与左下拉头23-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X型结构拉链,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可以从左拉链23的下端开尾取出;
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右拉链24整条链齿上,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X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可以从右拉链24的下端开尾取出;
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左O型圈23-2和右O型圈24-2的孔径均大于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的左纵杆2-1或右纵杆8-1的外直径;左上拉头23-1与右上拉头24-1镜像对称,左O型圈23-2与右O型圈24-2镜像对称,左中拉头23-3与右中拉头24-3镜像对称,左下拉头23-4与右下拉头24-4镜像对称;
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是呈类似C字型的立体结构,以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作为矩形的长边、以上横后杆17和上横前杆17-1作为矩形的宽边四角焊牢成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前角下垂直焊牢左竖架杆16的上端、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后角下垂直焊牢右竖架杆18的上端,使得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位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同一侧且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相互平行;将左下侧杆21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左上侧杆20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左下侧杆21的右端与左竖架杆16的下端焊牢,将右下侧杆21-1置放在右上侧杆20-1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右下侧杆21-1右端与右竖架杆18下端焊牢,将下横前杆19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上横前杆17-1的正下方、把下横前杆19的一端与左下侧杆21左端焊牢后,把下横前杆19的另一端与右下侧杆21-1的左端焊牢,焊接完毕后,使得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与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之间均互相保持平行状态,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下横前杆19这三件杆体之间均相互保持平行,下横前杆19、下横后杆19-2、左下侧杆21和右下侧杆21-1形成操控架中的下矩形框架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这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平面均与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保持垂直状态,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上后透孔17-3和下后透孔19-3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立杆脚轮30上端的立杆上通孔30-3与中部的立杆下通孔30-2之间的距离。
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横前杆17-1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前透孔19-1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前杆19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后透孔17-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后横前杆17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后透孔19-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后杆19-2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立杆脚轮30下部设有伸缩节30-1能够调节伸缩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操作者3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专用喷洒组件均能采用圆形喷头或扇形喷头,采其中结构一、结构二或结构三的3种结构型式适用于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27-2扫瞄喷药作业,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29扫瞄喷药作业、且能喷洒作业的高度可以在其变化范围内无级变化,替代在小型不规整地块无法施展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以常规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背负式液泵喷雾机或背负式电动喷雾机配以专用喷洒组件通过来实施扫瞄喷药,喷药作业时专用喷洒组件保持与操作者行进方向一致,扫瞄喷药作业喷头的行进轨迹呈直线或与曲线状的低秆作物中心线重合,提高了喷洒农药雾滴均匀度和击中靶标率,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浪费,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实现了对低秆作物尤其是已经封行的生长阶段(水稻、甘薯、上海青等叶菜类、苗木等低秆作物)进行高效精准、均匀周到的扫瞄喷药,与常用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指工农-16型)相比可提高工效6倍以上,节水、省药并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避免了常规喷药法的费药、费水、费工、重喷和漏喷等问题,解决传统喷药技术和植保机械落后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病虫抗性和再生猖獗等一系列难题,本发明既可以应用于南方山区丘陵农田,也可以应用于北方平坝平原农田,可以解决当前无法实现大型植保机械化的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喷药植保机械化的技术瓶颈,补齐南方丘陵山区农业喷药植保机械化的“短板”,使得我国的山区和平原都能实现因地制宜的植保机械化。

Claims (10)

1.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包括由操作者(3)操控、且与动力喷雾机(1)或机动喷雾机匹配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大于单次作业靶区宽度ef,喷药时专用喷洒组件中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对两行以上的高低秆作物靶标的喷洒角度保持不变: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中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包括扇形喷头(12)和圆形喷头,喷药时这些并排的多个扫瞄喷头与操作者(3)的行进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并呈单向运动,行进在高低秆作物畦沟中的操作者(3)依靠所把持单向运动的专用喷洒组件的行进速度,来控制专用喷洒组件的这些扫瞄喷头所喷施的雾滴在所种植的低秆作物(27-2)或高秆作物(29)的沉积密度和均匀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喷洒组件采用如下4种结构之一:
1)结构一:
主要由动力喷雾机(1)、连接胶管(1-1)、左握杆(2)、左加强筋(2-2)、操作者(3)、背带(3-1)、前左杆(4)、前左杆右侧端(4-1)、水平仪(4-8)、前抱箍(5)、后抱箍、前开槽抱管(6)、前长开槽(6-1)、前抱管无槽端(6-2)、药械开关(7)、右握杆(8)、右加强筋(8-2)、右喷杆(9)、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后长开槽(9-2)、扇形喷幅组合、圆形喷幅组合(10-1)、左喷杆(11)、左喷杆右侧端(11-1)、扇形喷头(12)、圆形喷头组成;其中左握杆(2)与右握杆(8)的长度相等,左握杆(2)的前端与前左杆(4)的左端垂直焊接、左握杆(2)的后端与左喷杆(11)的右侧垂直焊接、且前左杆(4)与左喷杆互相平行,水平仪(4-8)套装在前左杆(4)的左侧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左握杆(2)的后端与左喷杆(11)的右侧焊接有左加强筋,前左杆右侧端(4-1)与左喷杆右侧端(11-1)的端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左握杆(2)平行,形成左半件;药械开关(7)设在右握杆(8)上,前开槽抱管(6)的右端与右握杆(8)的前端垂直焊接,右握杆(8)的后端与右喷杆(9)的左侧垂直焊接、右握杆(8)的后端与右喷杆(9)的左侧焊接有右加强筋(8-2),且前开槽抱管(6)与右喷杆(9)互相平行,形成右半件;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顶点与后长开槽(9-2)的左端顶点之间的连线与右握杆平行;连接焊接后前左杆(4)中心轴线与左喷杆(11)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前开槽抱管(6)中心轴线与右喷杆(9)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左喷杆(11)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右喷杆(9)的下方也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上述的左半件、右半件为类似Z字形结构且两者镜像对称;
前开槽抱管(6)上设有的前长开槽(6-1)和前抱箍(5)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前左杆插入前开槽抱管(6)的开放性一端时,前开槽抱管(6)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前抱箍、前开槽抱管(6)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前左杆(4)夹紧在前开槽抱管(6)的管内;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上设有的后长开槽(9-2)和后抱箍(5-1)一侧为开放性一端,在左喷杆右侧端(11-1)插入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性一端时,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会张开以扩大内径,然后锁紧后抱箍(5-1)、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就会收缩以缩小内径,即可将左喷杆右侧端(11-1)夹紧在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管内;
将左半件、右半件镜像对称放置在平整面上,松开前抱箍(5)和后抱箍(5-1)的松紧螺母,将前左杆右侧端(4-1)对准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11-1)对准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口,将前左杆右侧端(4-1)对准前开槽抱管(6)的左端开放口,将左喷杆右侧端(11-1)插入前开槽抱管(6)的管内到达前长开槽(6-1)的右端而撑开前长开槽(6-1)、同步将左喷杆右侧端(11-1)从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开放口插入到后长开槽(9-2)的右端而撑开后长开槽(9-2),然后锁紧前抱箍(5)并将左半件的前左杆右侧端(4-1)锁紧在右半件的前开槽抱管(6)内,锁紧后抱箍(5-1)的松紧螺母后将左半件的左喷杆右侧端(11-1)锁紧在右半件的右喷杆左侧开槽抱管(9-1)的管内,使左半件和右半件牢固地锁紧并作为结构一的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握杆(2)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握杆(8)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左半件、右半件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1)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1-1)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10-1)或者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或扇形喷幅组合(10)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3)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1)、转动套装在前左杆(4)的水平仪(4-8)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2)结构二:主要由动力喷雾机(1)、连接胶管(1-1)、左纵杆(2-1)、操作者(3)、背带、后中杆(4-2)、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长开槽(4-3-1)、中杆右端(4-4)、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长开槽(4-5-1)、中杆左端(4-6)、前全杆(4-7)、水平仪(4-8)、中杆右箍(5-2)、中杆左箍(5-3)、药械开关(7)、右纵杆(8-1)、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扇形喷头(12)、圆形喷头(12-1)、右拓展杆(13)、右拓展杆左端、左拓展杆右端(13-2)、左拓展杆(13-3)组成;其中左纵杆(2-1)与右纵杆(8-1)的长度相等,左纵杆(2-1)的前端与前全杆(4-7)的左端垂直焊接、左纵杆(2-1)的后端与后中杆的中点左侧垂直焊接,水平仪(4-8)套装在前全杆(4-7)的中央并能转动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便于观测水平状态,右纵杆(8-1)的前端与前全杆(4-7)的右端垂直焊接、右纵杆(8-1)的后端与后中杆(4-2)的中点右侧垂直焊接,药械开关(7)设在右纵杆(8-1)上;后中杆(4-2)的左端为中杆左端(4-6),中杆左端(4-6)设有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长开槽(4-5-1)和中杆左箍(5-3),后中杆(4-2)的右端为中杆右端,中杆右端(4-4)设有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长开槽(4-3-1)和中杆右箍(5-2);后中杆(4-2)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上述焊接固定后,左纵杆(2-1)与右纵杆(8-1)互相平行,后中杆(4-2)与前全杆互相平行,左纵杆(2-1)、右纵杆(8-1)、前全杆(4-7)与后中杆(4-2)形成矩形喷杆组件,且左纵杆(2-1)、右纵杆(8-1)镜像对称,中杆左开槽抱管(4-5)与中杆右开槽抱管(4-3)镜像对称,左长开槽(4-5-1)与右长开槽(4-3-1)镜像对称,中杆左箍(5-3)与中杆右箍镜像对称;
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的长度相等且它们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加长或缩短,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的下方等距离设有2个以上的圆形喷头(12-1)或者设有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
将上述的矩形喷杆组件与互为镜像对称的右拓展杆(13)和左拓展杆(13-3)放置在平整面上,松开中杆右箍(5-2)和中杆左箍(5-3)的松紧螺母,将左拓展杆右端(13-2)对准中杆左端(4-6)并插入中杆左开槽抱管(4-5)左端开放口而撑开左长开槽(4-5-1)并锁紧中杆左箍(5-3)的松紧螺母,右拓展杆左端(13-1)对准中杆右端(4-4)并插入中杆右开槽抱管(4-3)右端开放口而撑开右长开槽(4-3-1)并锁紧中杆右箍(5-2)的松紧螺母,使得矩形喷杆组件与右拓展杆(13)、左拓展杆(13-3)形成一个牢固连接并作为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所设的圆形喷头(12-1)或者扇形喷头(12)之间并联后连接上连接胶管; 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纵杆(2-1)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纵杆(8-1)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上述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
将动力喷雾机(1)和专用喷洒组件通过连接胶管(1-1)连接输送高压药液到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而雾化喷洒低秆作物靶标,这些在专用喷洒组件的下方间隔设置的2个以上的扇形喷头(12)或圆形喷头(12-1)形成的条带形雾滴弥漫区域即为圆形喷幅组合(10-1)或者扇形喷幅组合(10),圆形喷幅组合(10-1)或扇形喷幅组合(10)的总宽度即为专用喷洒组件扫瞄的静态喷幅(xy);操作者(3)背负并开动动力喷雾机(1)、转动套装在前全杆(4-7)的水平仪(4-8)使其水平尺正对准操作者(3)的眼睛,操控上述的专用喷洒组件并根据水平尺的状态随时观测调整专用喷洒组件水平状态,即可对多行的低秆作物同时实施高效扫瞄喷药作业;
3)结构三:由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和加长高压胶管(25)组成,需要匹配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在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1-1)与比背负式动力喷雾机体积和功率更大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之间连接有加长高压胶管,把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的路上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辅助操作手发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后,操作者(3)操控结构一或结构二的整套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前喷沟(27)中对同一畦沟的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27-2)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一个辅助操作者(26)负责举高并牵引加长高压胶管行进在回喷沟(27-1)中;操作者(3)将前喷沟(27)两侧的低秆作物(27-2)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7)并使结构一或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回喷沟(27-1)再对回喷沟(27-1)两侧的低秆作物(27-2)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26)经由回喷沟(27-1)返回;
4)结构四:由操作者(3)、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加长高压胶管(25)、辅助操作者、前喷沟(27)、回喷沟(27-1)、低秆作物(27-2)、撑顶杆(28)、撑管环(28-1)、高秆作物、高秆前喷沟(29-1)、高秆回喷沟(29-2)和操控罩组件组成,操控罩组件由防护罩(22)和操控架组成,防护罩(22)由通风孔(22-1)、防护罩顶(22-2)、罩后侧面(22-3)、左拉链(23)、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组成, 防护罩(22)是有四个侧面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罩顶(22-2)位于防护罩(22)上面,防护罩(22)的四个侧面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22-1),防护罩(22)的罩后侧面的两侧设有互相平行的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均为上端是闭尾、下端是开尾型式的拉链,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左拉链整条链齿上,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O型双拉链头结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与左下拉头(23-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X型结构拉链,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能从左拉链(23)的下端开尾取出;
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右下拉头(24-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右拉链(24)整条链齿上,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所在的右拉链区域形成X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能从右拉链(24)的下端开尾取出;
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左下拉头(23-4),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左O型圈(23-2)和右O型圈(24-2)的孔径均大于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的左纵杆(2-1)或右纵杆(8-1)的外直径;左上拉头(23-1)与右上拉头镜像对称,左O型圈(23-2)与右O型圈(24-2)镜像对称,左中拉头(23-3)与右中拉头镜像对称,左下拉头(23-4)与右下拉头(24-4)镜像对称;
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是呈类似C字型的立体结构,由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左横箍、左竖箍(14-2)、左卡扣活节(14-3)、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右横箍(15-1)、右竖箍、右卡扣活节(15-3)、左竖架杆(16)、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上前透孔、上后透孔(17-3)、右竖架杆(18)、下横前杆(19)、下前透孔(19-1)、下横后杆(19-2)、下后透孔(19-3)、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立杆脚轮(30)、伸缩节(30-1)、立杆下通孔(30-2)、立杆上通孔(30-3)、立杆上螺栓、立杆下螺栓(30-5)组成;
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的长度相等,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和下横前杆(19)三个部件的长度相等,但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和下横前杆三者的长度均小于前全杆(4-7)的长度,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的长度相等,且这些杆体的直径均相等、并等于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的直径,上横前杆(17-1)的中央设有上前透孔(17-2),下横前杆(19)的中央设有下前透孔(19-1),立杆脚轮(30)下部设有伸缩节(30-1)能够调节伸缩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操作者(3)使用;
以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作为上矩形框架的两条长边、以上横后杆(17)和上横前杆(17-1)作为上矩形框架的两条宽边并通过四角焊牢成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前角下垂直焊牢左竖架杆(16)的上端、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后角下垂直焊牢右竖架杆(18)的上端,使得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位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同一侧且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相互平行;将左下侧杆(21)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左上侧杆(20)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左下侧杆(21)的右端与左竖架杆(16)的下端焊牢,将右下侧杆(21-1)置放在右上侧杆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右下侧杆(21-1)右端与右竖架杆(18)下端焊牢,将下横前杆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上横前杆(17-1)的正下方、把下横前杆(19)的一端与左下侧杆左端焊牢后,把下横前杆(19)的另一端与右下侧杆(21-1)的左端焊牢,焊接完毕后,使得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与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20-1)、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之间均互相保持平行状态,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下横前杆(19)三件杆体之间均相互保持平行,下横前杆(19)、下横后杆(19-2)、左下侧杆(21)和右下侧杆(21-1)形成操控架中的下矩形框架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这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平面均与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保持垂直状态,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上后透孔(17-3)和下后透孔(19-3)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立杆脚轮(30)上端的立杆上通孔(30-3)与中部的立杆下通孔(30-2)之间的距离;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横前杆(17-1)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前透孔(19-1)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前杆(19)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后透孔(17-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后横前杆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后透孔(19-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后杆(19-2)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
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和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为完全相同的构件,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设在左竖架杆(16)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设置在右竖架杆(18)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与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均能上下同步移动调节位置且互为镜像设置,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竖箍(14-2)锁在左竖架杆(16)上,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的右竖箍(15-2)锁在右竖架杆(18)上;
操控罩组件的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放进防护罩(22)内,使得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承托住防护罩(22)的防护罩顶(22-2),将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横箍(14-1)对准左O型圈(23-2),将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5)的右横箍(15-1)对准右O型圈(24-2),这样就安装好了操控罩组件;
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与脚轮前置式的操控罩组件装配前,先把左拉链(23)的左中拉头和左下拉头(23-4)从下端开尾取出、把右拉链(24)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从下端开尾取出,接着将立杆上螺栓(30-4)松开并从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拔出,使上横前杆(17-1)和立杆脚轮(30)的上端分开后放入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的前全杆(4-7),然后再将立杆上螺栓(30-4)插入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紧;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与脚轮后置式的操控罩组件的装配,则能直接将前全杆(4-7)放在脚轮后置式的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和下矩形之间;把左横箍(14-1)套住左纵杆(2-1)并锁定、把右横箍(15-1)套住右纵杆(8-1)并锁定,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就能围绕左直角转向连接卡扣(14)的左卡扣活节(14-3)和右直角转向连接卡扣的右卡扣活节15-3而上下微调角度,以达到调整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喷洒角度的目标;最后将左拉链(23)的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从下端开尾处按原样装回、把右拉链(24)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从下端开尾处按原样装回;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均能前后同步移动以调整位置,左纵杆(2-1)和右纵杆(8-1)还能在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的长度范围内上下同步移动、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高低杆作物喷洒作业的要求;
所述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采用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和操控罩组件安装好后立杆脚轮着地支撑起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的主要重量,操作者(3)站在操控罩22内,左手把持左下侧杆(21)、右手把持右下侧杆(21-1),将加长高压胶管(25)一端与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中的连接胶管(1-1)连接、另一端穿过撑顶杆(28)的撑管环(28-1)后与放置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的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连接,并由1个辅助操作手在田埂上或田边路上协助看护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并负责收放加长高压胶管;起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打开药械开关(7),操作者(3)推着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或牵拉着脚轮后置式的操控架的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行进在高秆作物(29)的高秆前喷沟(29-1)中开始对同一畦沟左右两侧的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29)靶标同时实施了扫瞄喷药,此时辅助操作者行进在高秆回喷沟(29-2)中,手举着撑顶杆(28)将加长高压胶管(25)撑高升离高秆作物的株冠顶部而不对高秆作物(29)的株冠造成扰动;操作者(3)将高秆前喷沟(29-1)两侧的高秆作物(29)靶标都喷施完毕后,关闭药械开关(7)并使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暂时停止喷雾,然后行进到高秆回喷沟(29-2)再对高秆回喷沟(29-2)两侧的高秆作物(29)靶标喷洒作业,辅助操作者(26)经由高秆回喷沟(29-2)返回,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也从高秆前喷沟(29-1)出发经由高秆回喷沟(29-2)返回终点完成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然后在毗邻的未喷药的高秆作物(29)靶区继续下一个来回的喷药作业循环直到将所有的高秆作物(29)靶区全部喷施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专用喷洒组件采用如下4种结构之一:结构一、结构二、结构三或结构四,4种结构型式均能采用圆形喷头或扇形喷头;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米高度以下的低秆作物(27-2)扫瞄喷药作业,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适用于高度在1.2-2.0米的高秆作物(29)扫瞄喷药作业、且能喷洒作业高度在1.2-2.0米范围内无级调节,能替代在小型不规整地块无法施展的高地隙喷杆喷雾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结构一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握杆(2)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握杆(8)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左半件、右半件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3)双手的负担;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将背带(3-1)的一端固定在左纵杆(2-1)的后端,背带(3-1)的中部跨过操作者(3)肩膀,背带(3-1)的另一端固定在右纵杆(8-1)的前端,使背带(3-1)能承担所有构件的重量,减轻操作者双手的负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结构四专用喷洒组件由操作者(3)、结构二的专用喷洒组件、加长高压胶管(25)、辅助操作者(26)、前喷沟(27)、回喷沟(27-1)、低秆作物(27-2)、撑顶杆(28)、撑管环(28-1)、高秆作物、高秆前喷沟(29-1)、高秆回喷沟(29-2)和操控罩组件组成,操控罩组件由操控罩22和操控架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防护罩是由一个防护罩顶(22-2)和四个侧面组成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罩顶(22-2)位于防护罩(22)上面,防护罩(22)的四个侧面上设有复数个通风孔(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防护罩的罩后侧面(22-3)的两侧设有互相平行的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左拉链(23)和右拉链(24)均为上端是闭尾、下端是开尾型式的拉链,左拉链(2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23-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左拉链(23)整条链齿上,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与左下拉头(23-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左上拉头(23-1)与左中拉头(23-3)所在的左拉链(23)区域形成X型结构拉链,左中拉头(23-3)和左下拉头(23-4)可以从左拉链(23)的下端开尾取出;
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右下拉头(24-4),这些部件能按上下顺序依次设在右拉链(24)整条链齿上,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的双拉头呈相对设置,双拉头呈相对设置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24-3)所在的右拉链(24)区域形成 O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上拉头(24-1)与右中拉头之间的开启的孔洞为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呈相背设置,双拉头呈相背设置的右中拉头(24-3)与右下拉头(24-4)双拉头所在的右拉链区域形成X型双拉链头结构,右中拉头(24-3)和右下拉头(24-4)可以从右拉链(24)的下端开尾取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左拉链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左上拉头(23-1)、左O型圈(23-2)、左中拉头(23-3)、左下拉头,右拉链(2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右上拉头(24-1)、右O型圈(24-2)、右中拉头(24-3)、右下拉头(24-4),左O型圈(23-2)和右O型圈(24-2)的孔径均大于结构二专用喷洒组件的左纵杆(2-1)或右纵杆(8-1)的外直径;左上拉头(23-1)与右上拉头(24-1)镜像对称,左O型圈(23-2)与右O型圈(24-2)镜像对称,左中拉头(23-3)与右中拉头镜像对称,左下拉头(23-4)与右下拉头(24-4)镜像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操控罩组件的操控架是呈类似C字型的立体结构,以左上侧杆(20)和右上侧杆(20-1)作为矩形的长边、以上横后杆(17)和上横前杆(17-1)作为矩形的宽边四角焊牢成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前角下垂直焊牢左竖架杆(16)的上端、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右侧后角下垂直焊牢右竖架杆(18)的上端,使得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位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的同一侧且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相互平行;将左下侧杆(21)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左上侧杆(20)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左下侧杆(21)的右端与左竖架杆(16)的下端焊牢,将右下侧杆(21-1)置放在右上侧杆的正下方并保持相互平行、把右下侧杆(21-1)右端与右竖架杆(18)下端焊牢,将下横前杆置放在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上横前杆(17-1)的正下方、把下横前杆(19)的一端与左下侧杆(21)左端焊牢后,把下横前杆(19)的另一端与右下侧杆(21-1)的左端焊牢,焊接完毕后,使得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与左上侧杆(20)、右上侧杆、左下侧杆(21)、右下侧杆(21-1)之间均互相保持平行状态,上横后杆(17)、上横前杆(17-1)、下横前杆(19)这三件杆体之间均相互保持平行,下横前杆(19)、下横后杆、左下侧杆(21)和右下侧杆(21-1)形成操控架中的下矩形框架与操控架中的上矩形框架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这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平面均与左竖架杆(16)和右竖架杆(18)保持垂直状态,下前透孔(19-1)和上前透孔(17-2)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上后透孔和下后透孔(19-3)的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立杆脚轮(30)上端的立杆上通孔(30-3)与中部的立杆下通孔(30-2)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前透孔(17-2)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上端固定在上横前杆(17-1)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前透孔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前杆(19)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或将立杆上螺栓(30-4)穿过立杆上通孔(30-3)和上后透孔(17-3)后锁定,把立杆脚轮的上端固定在上后横前杆(17)上;将立杆下螺栓(30-5)穿过立杆下通孔(30-2)和下后透孔后锁定,把立杆脚轮(30)的中部固定在下横后杆(19-2)上,形成脚轮前置式的操控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其特征在于立杆脚轮下部设有伸缩节(30-1)能够调节伸缩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操作者(3)使用。
CN201911305272.1A 2019-12-18 2019-12-18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Pending CN110786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5272.1A CN110786310A (zh) 2019-12-18 2019-12-18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5272.1A CN110786310A (zh) 2019-12-18 2019-12-18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6310A true CN110786310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5272.1A Pending CN110786310A (zh) 2019-12-18 2019-12-18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6310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260U (zh) * 1989-08-12 1990-03-14 曹稳定 快速自动喷雾器
JPH1075703A (ja) * 1996-09-06 1998-03-24 New Delta Ind Co 自走式噴霧機の噴孔支持構造
CN2395544Y (zh) * 1999-11-17 2000-09-13 张战学 农药喷施机
CN1675994A (zh) * 2005-04-25 2005-10-05 中国农业大学 机动背负式喷杆喷雾机
CN101263804A (zh) * 2008-04-30 2008-09-17 长江大学 一种防治稻麦类作物茎基部病虫的喷施方法及其喷雾装置
CN201552086U (zh) * 2009-11-13 2010-08-18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
CN204168927U (zh) * 2014-08-04 2015-02-25 长春市矩型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立体多功能组合型喷雾机具
CN205922630U (zh) * 2016-07-25 2017-02-08 湖北工业大学 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小型农药喷洒无人机
CN106717433A (zh) * 2016-11-23 2017-05-31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叶面喷施用可旋转双杆喷雾器及其应用
CN206251797U (zh) * 2016-11-10 2017-06-16 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背负式喷雾器u型双喷头喷杆
CN208490679U (zh) * 2018-06-11 2019-02-15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园林高效精准扫瞄喷雾车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260U (zh) * 1989-08-12 1990-03-14 曹稳定 快速自动喷雾器
JPH1075703A (ja) * 1996-09-06 1998-03-24 New Delta Ind Co 自走式噴霧機の噴孔支持構造
CN2395544Y (zh) * 1999-11-17 2000-09-13 张战学 农药喷施机
CN1675994A (zh) * 2005-04-25 2005-10-05 中国农业大学 机动背负式喷杆喷雾机
CN101263804A (zh) * 2008-04-30 2008-09-17 长江大学 一种防治稻麦类作物茎基部病虫的喷施方法及其喷雾装置
CN201552086U (zh) * 2009-11-13 2010-08-18 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
CN204168927U (zh) * 2014-08-04 2015-02-25 长春市矩型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立体多功能组合型喷雾机具
CN205922630U (zh) * 2016-07-25 2017-02-08 湖北工业大学 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小型农药喷洒无人机
CN206251797U (zh) * 2016-11-10 2017-06-16 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背负式喷雾器u型双喷头喷杆
CN106717433A (zh) * 2016-11-23 2017-05-31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草叶面喷施用可旋转双杆喷雾器及其应用
CN208490679U (zh) * 2018-06-11 2019-02-15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园林高效精准扫瞄喷雾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1055B (zh) 一种施肥喷药两用车
CN206251797U (zh) 一种背负式喷雾器u型双喷头喷杆
CN109041603A (zh) 一种农业用沟垄喷药、覆膜一体化装置
CN110999638A (zh) 一种农业用可调式除草装置
CN104813903A (zh) 一种盐碱地用可移动式喷灌机
CN212184827U (zh) 手持式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CN110786310A (zh) 高低秆作物全幅扫瞄喷药组件
CN211152744U (zh) 一种农业用施肥装置
CN108207575B (zh) 一种偏心转动式牵引型农业田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
CN212184825U (zh) 低秆作物半幅扫瞄喷药组件
KR100966115B1 (ko) 농약살포장치
CN206620753U (zh) 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
CN212184826U (zh) 大葱高效宽幅扫瞄喷药组件
CN110786308A (zh) 立蔓型作物无级变幅扫瞄喷雾机
CN205848462U (zh) 一种适用于果园、农田喷洒农药的机动自走式多功能农药喷雾机
CN110915793A (zh) 大葱全株高效扫瞄喷药法
CN212184824U (zh) 茶园高效扫瞄喷药组件
CN110786307A (zh) 大葱多行扫瞄喷药组件
CN110612789A (zh) 一种自动施肥浇水设备
CN111869399A (zh) 一种应用于花椒树种植基地的灌溉施肥装置
CN213719554U (zh) 一种农业喷洒装置
CN212970741U (zh) 一种节能农药化肥并用喷洒机
CN110786309A (zh) 茶园无级变幅扫瞄喷药组件
CN220274496U (zh) 一种林业用快速施肥装置
CN210203043U (zh) 一种茶树喷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