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2127A -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2127A
CN110782127A CN201910919762.4A CN201910919762A CN110782127A CN 110782127 A CN110782127 A CN 110782127A CN 201910919762 A CN201910919762 A CN 201910919762A CN 110782127 A CN110782127 A CN 110782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apability
node
appeal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97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俊峰
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 Zhen Community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 Zhen Community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 Zhen Community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 Zhen Community Ser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97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2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2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2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每个调度动作无需定制开发,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壁垒;第三方面,可以为流程流转提供数据支撑,让流程更科学、合理,效率也更高。

Description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业务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各个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层出不穷。面对一些需要跨领域的流程调度和分析却还没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员工入职需要有简历匹配度分析的招聘管理、有分级提示的办公自动化审批、有自动匹配薪酬体系的人力资源定薪、有可订阅的入职培训课程以及有多维度分析的转正考核,等等,这些需要打通多个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
然而,现有技术只是定制固定流程和简单条件过滤的方式即通过接口方式来打通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流程的串联,在具体实现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定制开发。
因此,如何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从而快速打通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壁垒,降低开发成本是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快速打通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壁垒,降低开发成本。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包括:
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可选地,所述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对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可选地,所述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所述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所述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包括:分析所述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根据所述模型的分析结果,从所述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所述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包括:
动态代理模块,用于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业务能力组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方案适配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下方法:
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可选地,所述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对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可选地,所述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所述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所述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包括:分析所述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根据所述模型的分析结果,从所述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所述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执行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实现如下方法:
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可选地,所述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对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可选地,所述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所述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所述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包括:分析所述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根据所述模型的分析结果,从所述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所述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相比于现有技术只是定制固定流程和简单条件过滤的方式即通过接口方式来打通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流程的串联,在具体实现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定制开发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使得每个调度动作无需定制开发,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来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可以快速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壁垒;第三方面,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来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可以为流程流转提供数据支撑,让流程更科学、合理,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只是通过接口方式来打通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流程的串联,在具体实现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定制开发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流程图,该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详细说明如下:
步骤S101,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在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之前,可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具体可通过如下步骤S1011至S1012实现:
步骤S1011,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
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快速响应用户的诉求,因此,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需要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在图论中,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沿图的边到达另一顶点所经过的路径中,各边上权值之和最小的一条路径叫做最短路径,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叫做最短路径算法。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包括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算法和SPFA算法等。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编排系统业务能力的起始节点是可以确定的,因此,最短路径算法可以是迪杰斯特拉算法。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系统业务能力泛指现有系统能够提供的业务能力。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为例,系统业务能力包括生成每月应付账单的业务能力、线上支付缴费的业务能力、通知住户缴费的业务能力、停车场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能力和发起法律诉讼的业务能力等。
由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的前提是能够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因此,在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之前,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a1和Sa2:
步骤Sa1,创建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
如前所述,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例如,生成每月应付账单的业务能力、线上支付缴费的业务能力、通知住户缴费的业务能力、停车场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能力和发起法律诉讼的业务能力等都被注册到一个称作资源管理服务中。此外,也将所创建的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注册至上述资源管理服务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创建和注册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时,可以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节点的出参和入参也配置到资源管理服务中,即除了节点地址等信息会收集之外,节点的请求参数的结构也会一起收集存储起来。
步骤Sa2,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系统业务能力与一项服务相对应,因此,根据用户意图,匹配系统业务能力与匹配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含义相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在使用系统进行查询时,首先会向系统发出请求。因此,可以该请求或者其中的关键字为语义分析的关键信息,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例如,通过从场景、分类、标签、行为习惯等维度,识别用户当前意图是什么,从而智能匹配到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或与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为了用户能够与系统进行良好交互,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生成交互界面,该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例如,采用对话框的方式对用户进行问询,以期得到用户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智能匹配的方式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服务编码的方式,直接获取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显然,该方式的前提是用户熟悉该服务的编码。
步骤S1012,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
在系统中,一个节点就是一个接口,每个节点各负其责,具备其对应的业务能力,并通过其入参被调用。例如,在一个提升物管费催缴率的系统中,可以包括生成每月应付账单节点、通知住户缴费节点和提升物管费催缴率节点等节点,生成每月应付账单节点具备生成每月应付账单的业务能力,通知住户缴费节点具备通知住户缴费的业务能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可通过如下步骤Sb1和Sb2实现:
步骤Sb1,从源节点开始,若当前节点没有可匹配的前置条件或入参,则通过传来的入参调用当前节点获取出参。
若当前节点有可匹配的前置条件或入参,那么就通过这些前置条件或入参来直接调用当前节点。若当前节点没有可匹配的前置条件或入参,则通过传来的入参,例如,用户输入的一些信息,调用当前节点获取出参。
步骤Sb2,以当前节点的出参匹配下一节点的入参,若前后两个节点的出参与入参能够匹配,则将出参与入参能够匹配的前后两个节点的串联关系确定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调用路径中的一段路径。
假设系统具有A、B、C、D和E等5个节点,节点A的出参匹配到节点B的入参,节点B的出参又可以匹配到节点C的入参,而节点C的出参可以匹配到节点D的入参,节点D的出参又可以匹配到节点E的入参,如此,A→B→C→D→E就构成从当前节点A到节点E的一条调用路径,节点A与节点B或节点B与节点C或节点C与节点D或节点D与节点E的串联关系确定为A→B→C→D→E这条调用路径中的一段路径;又如,节点A的出参匹配到节点B的入参,而节点B的出参可以匹配到节点D的入参,节点D的出参又可以匹配到节点E的入参,如此,A→B→D→E就构成从当前节点A到节点E的另一条调用路径,节点A与节点B或节点B与节点D或节点D与节点E的串联关系确定为A→B→D→E这条调用路径中的一段路径;再如,节点A的出参匹配到节点D的入参,而节点D的出参可以匹配到节点E的入参,如此,A→D→E就构成从当前节点A到节点E的又一条调用路径,节点A与节点D或节点D与节点E的串联关系确定为A→D→E这条调用路径中的一段路径,等等。
步骤S1013,对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这些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具体地,对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这些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可通过如下步骤Sc1和步骤Sc2实现:
步骤Sc1,分析节点的调用成功率、节点的资源限制、节点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以及节点的调用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是每个节点都能被成功调用,节点的资源也会受到限制,节点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也不会是百分之百,节点的调用成本也有高低之分,对节点的调用成功率、节点的资源限制、节点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以及节点的调用成本等指标进行分析,就是对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所有可能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
步骤Sc2,若节点的调用成功率高于预设调用成功率阈值,和/或节点调用时资源不受限,和/或节点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高于预设执行成功率阈值,和/或节点的调用成本低于预设成本,则将节点所属的调用路径确定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节点的调用成功率、节点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以及节点的调用成本等指标,分别设置一个阈值,在分析出某个节点的调用成功率高于预设调用成功率阈值,和/或其调用时资源不受限,和/或其调用后的流程执行成功率高于预设执行成功率阈值,和/或其调用成本低于预设成本,则将该节点所属的调用路径确定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丰富系统联想能力和历史资源的重复使用能力,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出最优调用路径后,可以对该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并与用户问询和/或搜索关键字进行关联,以便当用户再次有需求时可直接使用该最优调用路径。
所谓动态代理是指通过指定不同的参数即可调用不同的接口,能够实现一套方法可以调用不同的多个接口。具体而言,由于在创建和注册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时,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节点的出参和入参也配置到资源管理服务中,如此,在调用这个节点时,可以根据这些配置,将请求参数的结构重新赋值后通过动态代理的方式发起对这个节点的调用,即用一套方法实现N个不同方法的调用。从上述分析可知,相对于现有的接口调用方式,例如若要调用一个用户查询接口,则需要封装一个方法即指定请求地址、端口,请求参数是什么等等都要写死在代码里,当需要调用另一接口时,又需要重复编写相应的代码,动态代理的最大优势是减少或免去了对每个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这一动作的定制开发,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
步骤S102,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过程本身,就能获取从某个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这为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提供了可能。至于数据的封装,是指通过传参的方式对请求参数赋值,然后,按照之前在注册服务时存储的请求参数的结构封装该请求参数,而动态封装请求参数是指通过传不同的请求参数的值给资源管理服务中的请求参数的结构赋值。需要说明的是,若传入的参数和在资源管理服务中注册的入参的参数名对应不上,则需要配置传入的参数名和注册的参数名,然后通过映射关系赋值封装。例如,请求参数用户名是user,资源管理服务中用户名是username,就要根据资源管理服务中配置的映射关系,将user映射为username。由于映射不是我们希望的,因此,在开发系统业务能力时,对同一参数,要求统一其命名,这就是约定好于配置的规则的实践要求。
步骤S103,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可通过如下步骤S1031至S1033实现:
步骤S1031,分析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经分析,一种系统业务能力可能包含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例,通知住户缴费的业务能力包含手机短信通知、电话通知、上门通知和住户门上贴通知函等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这些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可以单种方式使用,亦可以结合其中几种方式一起使用。
步骤S1032,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
大数据平台记录了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例如,一个小区的住户)的行为习惯的数据,例如,工作日回家时间、停车场出行时间、休息日出行时间和物管费的缴纳方式等等,根据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这些数据,可以对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模型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会根据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的数据不断地迭代更新,使之对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的预测更加精准。
步骤S1033,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从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对经步骤S1032所建立模型的分析,可以预测出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从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例,对于喜欢按季度或偶尔逾期缴纳物管费的小区住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通知进行物管费的催缴,对于物业管理人员投诉且仍然不缴纳物管费的小区住户,则选择上门通知的方式催缴物管费,此举亦可以方便具体沟通投诉反馈,同时分析小区住户出行记录,精准识别该小区住户此时是否在家,而对三个月内不缴费而且上门不见的小区老赖住户,则选择先在住户门上贴通知函,若三个月后,该小区住户仍然对催缴通知置之不理的,则选择提起法律诉讼的方式来催缴物管费,等等。仍然以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例,通过步骤S1032,得出某个小区住户的缴费习惯是按月缴纳,则调度平台可设置定时任务,以一个月,例如30天为周期,或者在每个月的固定一天,调用通知住户缴费的业务能力对小区住户进行物管费的催缴。
为了管理单位能够更好地服务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例如,小区住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以上述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为例,小区住户反馈手机短信通知容易被忽略,则可以增加微信公众号通知功能来对物管费的催缴方案进行优化;又如,可以打通缴费流程,可在小区住户收到物管费催缴通知后,直接通过链接线上支付等方式来对物管费的催缴方案进行优化。基于这些诉求,对现有物管费催缴流程进行升级,整合更多的业务能力到系统,并遴选出物管费最佳催缴方案,将该物管费最佳催缴方案当作一个业务能力注册到资源管理服务,为小区住户提供更高效快捷的行业解决方案,等等。
从上述附图1示例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知,相比于现有技术只是定制固定流程和简单条件过滤的方式即通过接口方式来打通各个业务系统来实现流程的串联,在具体实现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定制开发这一缺陷,一方面,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使得每个调度动作无需定制开发,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来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可以快速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壁垒;第三方面,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来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可以为流程流转提供数据支撑,让流程更科学、合理,效率也更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包括:动态代理模块201、业务能力组合模块202和方案适配模块203,其中:
动态代理模块201,用于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业务能力组合模块202,用于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方案适配模块203,用于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目标节点找寻模块、路径串联模块和可行性分析模块,其中:
目标节点找寻模块,用于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
路径串联模块,用于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
可行性分析模块,用于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创建模块和智能匹配模块,其中: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
智能匹配模块,用于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界面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交互界面,该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对可行性分析模块得出的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方案适配模块203还可以包括分析单元、模型建立单元和业务解决方案适配单元,其中:
分析单元,用于分析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
业务解决方案适配单元,用于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从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还可以包括方案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发出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设备3主要包括:处理器30、存储器3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31中并可在处理器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32,例如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的程序。处理器30执行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或者,处理器30执行计算机程序3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2所示动态代理模块201、业务能力组合模块202和方案适配模块203的功能或者这些模块所包含的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32主要包括: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31中,并由处理器3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32在计算设备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32可以被分割成动态代理模块201、业务能力组合模块202和方案适配模块203(虚拟装置中的模块)的功能,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动态代理模块201,用于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业务能力组合模块202,用于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方案适配模块203,用于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计算设备3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30、存储器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仅仅是计算设备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计算设备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计算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31可以是计算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设备3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31也可以是计算设备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计算设备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3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设备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即,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基于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通过对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根据用户意图匹配到相应的系统业务能力后,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
从当前节点开始,串联出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
对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所述所有可能的调用路径中遴选从所述当前节点到所述目标节点的最优调用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找到与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相应的目标节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并将所述服务注册至资源管理服务;
通过语义分析的方式对所述用户意图进行识别,智能匹配到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交互界面,所述交互界面提供是否调度与所述用户意图匹配的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服务的确认信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最优调用路径进行存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包括:
分析所述系统业务能力所包含的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
通过从大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对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建立模型;
根据所述模型的分析结果,从所述多维度业务解决方案中适配出与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行为习惯相应的业务解决方案后予以实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发出所述业务诉求的用户的信息反馈,对所述业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
8.一种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态代理模块,用于在对系统业务能力进行智能编排后,动态代理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的调度;
业务能力组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编排所得到的最优调用路径,动态组合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节点和数据的封装;
方案适配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系统业务能力对应的业务诉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对所述业务诉求施以与其适配的业务解决方案。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的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19762.4A 2019-09-26 2019-09-26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782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762.4A CN110782127A (zh) 2019-09-26 2019-09-26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9762.4A CN110782127A (zh) 2019-09-26 2019-09-26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2127A true CN110782127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9762.4A Pending CN110782127A (zh) 2019-09-26 2019-09-26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212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201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深圳市云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物业单智能化生成与递交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30899A (zh) * 2016-07-14 2016-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业务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94674A (zh) * 2017-07-06 2017-09-22 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项业务规则的智能分发调度系统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9120459A (zh) * 2018-09-27 2019-0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编排器的城域网业务处理方法
CN109257222A (zh) * 2018-09-27 2019-0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编排器的城域网网络架构
CN109816321A (zh) * 2018-11-27 2019-05-28 深圳市汇邦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201A (zh) * 2016-01-28 2016-07-06 深圳市云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物业单智能化生成与递交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30899A (zh) * 2016-07-14 2016-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业务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1538A (zh) * 2017-06-14 2017-10-24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面向任务的拟态云构建方法及基于拟态云的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
CN107194674A (zh) * 2017-07-06 2017-09-22 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事项业务规则的智能分发调度系统
CN109120459A (zh) * 2018-09-27 2019-01-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编排器的城域网业务处理方法
CN109257222A (zh) * 2018-09-27 2019-01-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编排器的城域网网络架构
CN109816321A (zh) * 2018-11-27 2019-05-28 深圳市汇邦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0220B (zh) 基于系统当前业务能力整合的智能调度方法和装置
US11330111B2 (en)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for management and tracking of exchanges of wireless services between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s
US20180012232A1 (en) Using semantic processing for customer support
CN108681975A (zh) 一种家政服务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90150036A1 (en)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exchanges of wireless services between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s
KR102038269B1 (ko) 전문가 방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657901B (zh) 欠费用户的催收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0807542A (zh) 智能编排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3741A (zh) 服务计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0923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创新专家智库平台
CN111080204A (zh) 一种基于客户优先级评价的智能排序派件系统
CN109412930A (zh) 一种im落地页的跳转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982126A (zh) 一种资源共享计费方法及计费装置、内存库
CN111178722B (zh) 适用于销售线索评级和分配的机器学习系统、方法及介质
CN110782127A (zh) 统一调度系统业务能力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08604B (zh) 集群在线计费方法和设备
CN103229485A (zh) 业务能力共享的实现方法和平台
WO20231415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obtaining and processing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quests
CN104137475A (zh) 用于对事件进行计费的函数模型
CN110837914A (zh) 提升物管费催缴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25556A (zh) 一种适于交易处理的会员管理系统
JP5354433B1 (ja) 通知システム
CN115238988A (zh) 一种纪念币的分配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1429125B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99328B (zh) 一种宽带业务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 Junfeng

Inventor after: Liu Yunfeng

Inventor after: Li Juan

Inventor before: Yu Junfeng

Inventor before: Liu Yunf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